收藏 分享(赏)

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84643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5.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余四中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一、单选题(每题2分,总计60分)1.公元前782年,周幽王继位。周幽王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B.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C.元侯(大国之君)作师,卿率之,以承天子。D.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2.周代“雅乐”实际上是西周的京畿之乐,通过制度的形式推行到各个不同等级的阶级中去,本质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雅乐”的传播(

2、)A推动了文化认同B实现了思想统一C加强了中央集权 D孕育了宗法制度3.殷墟甲骨卜辞大多是占卜的记录。从 10 多万片甲骨卜辞中可以看出,一切民事都被涂上了“神事”的色彩。商王一年之中,无日不祭;大事小事,无事不卜。这反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宗法制度雏形已现端倪B政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C政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D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4.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和方法。基于下列史料,可以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时间记载楚武王十七年晋之曲沃庄伯弑主国晋孝侯楚武王十九年郑伯弟段作乱楚武王二十三年卫弑其君桓公楚武王三十一年宋太宰华督弑其君

3、殇公A.封邦建国,众星捧月 B.兼并不断,局部统一 C.宗法破坏,贵族内讧D.王室衰微,诸侯混战5.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下令毁天下城郭;刘邦建立汉朝后,要求县以上的治所一般均须筑城。两位皇帝,一个“毁城”,一个“筑城”,看似矛盾,但其意图均在于( )A.巩固中央集权B.承认土地私有C.发展商品经济D.抑制诸侯势力6.著名学者王亚南在分析了秦王朝的各项政治制度后指出,其最基本的措施,则是“天下皆为郡县,子弟无尺土之封”。因为有了这一项根本规定,任何贵族就没有“食土子民”的权能。材料表明秦朝实施郡县制度的主要作用是( )A.创新地方行政管理体制B.打击贵族政治C.使奴隶获得了人身自由D.加强君主

4、专制7.钱穆认为:封建制逐步破坏,郡县制逐步推行,自春秋至战国已然。虽封建遗形尚未全绝,然终不能再兴此自景、武下逮东汉,封建名存实亡,尺土一民,皆统于中央。这说明秦汉( )A结束分封制,实施郡县制B开创并巩固中央集权制度C建立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D以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8.有学者指出,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变革围绕“国君通过对官员的任免和监督以加强权力的统一和集中”“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来加强中央集权”“国君掌握兵权和军权以保障国君的权力和地位”等方面进行。这说明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 )A.使君主专制集权制度在全国建立起来B.以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体制C.为建立专制集权体制进行了多方准备D.导致

5、贵族分封体制开始走向崩溃9.唐朝沿用隋制,国家每一政令的下达,都经由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的程序。后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这说明政事堂的设立( )A有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B扩大了三省长官的权力C缓解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D旨在终结三省六部制度10.“(它)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各地来管亊”“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文中的“它”是指( ) A秦朝的郡县 B西汉的郡国 C宋代的路州D元朝的行省11.清代皇帝的诏敕文书,除了沿用前代的文种外,还独创了“寄信谕旨”这一机密文种。“寄信谕旨”简称“寄信”,指皇

6、帝的谕旨不经内阁宣示而直接由军机大臣等寄发全国各省。这一创新( )A.有助于减少行政决策的失误 B.体现出君主专制的强化C.反映出君权与相权矛盾加深 D.利于防止地方势力膨胀12.元朝划分行政区采取了“犬牙交错”的原则,将环境差异大的地区拼成一个又一个的行省。如设置湖广行省,洞庭湖横亘其间,而且又跨岭南,直到今广西。元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统治区域B.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C.加强专制皇权D.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13.“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

7、书省但主书撰奉行而已。”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省长官皆宰相,相权被分散 B尚书省地位低下,没有权力C中书省负责草拟,下辖六部 D门下省地位最高,掌握决策权14.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15.下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其作用是()A.加强中央集权 B.巩固分封制度 C.增加财政收入 D.增强王国势力16.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

8、“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17.两汉和魏晋时期,士子必须获得地方官员及世族豪门的推荐,才能参加考试。而唐代规定,士子可以自带一种叫做“牒”的身份证明即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地方政府不能压制。这一变化反映了唐代( )A.选官不受身份限制B.宗法关系仍受重视C.人才选拔渐趋开放D.官僚政治逐步形成18. 由于东汉后期世家豪族势力的不断膨胀,以往在选官制度上实行的察举征辟制的弊端逐渐显露。曹魏时期改为实行九品中正制,并规定中正官由中央政府

9、委任。由此可知,九品中正制的实行( )A.过分重视对品行的考察B.彻底解决了察举制弊端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触犯了地主豪强势力19.有学者对新唐书列传中1443名官员的来源进行分析如下:入仕途径科举制入仕胥吏出职等杂色入仕开国功臣与降归入仕门荫入仕入仕途径不详人数54034416292306比例37%24%11%7%21%这说明( )A.唐代“文官政治”特色明显B.门阀政治彻底被科举政治取代C.唐代政治具有一定开放性D.选官制度受到佛道思想的冲击20.宋朝,州县长官都改作“知州”与“知县”,这与汉朝时期的州牧、郡太守以及县令大不相同,“知”就是代理、兼任,名义上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

10、这说明宋朝( )A.中央权力进一步强化B.地方官员的权力扩大C.中央与地方互相制衡D.世家大族控制地方行政21.内阁在明朝最高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于裁决权和执行权之间构成一中介程序,缓和了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间的对立。这表明明朝内阁制( )A. 导致国家政治日益黑暗 B. 有利于国家机器合理运作C. 解决了权力之间的矛盾 D. 有效地限制了君主的专权22.观察下列两幅图之间的变化,这种变化有利于( )A.提高行政效率B.加强中央集权C.防止宰相专权D.选拔优秀人才23.明成祖在设立内阁的同时,又重用宦官。到明朝中后期,在内阁权威扩大的同时,代天子“批红”的司礼监权力也不断上升,甚至出现

11、宦官专权现象。这反映出( )A内阁和司礼监相互制衡、共同决策 B中央集权达到顶峰C内阁和司礼监权力扩大削弱了皇权 D君主专制得到强化24.清代非常重视对全国性地图、地志的纂修。从康熙到乾隆,清政府先后三次纂修大清一统志,并且对台湾、西藏、新疆等边疆地区进行了详细的测量。这反映了清代( )A近代国家主权观念的兴起B政府致力于巩固一统局面C具有浓郁的边患危机意识D测绘技术水平在迅速提高25.“在雅典,公职津贴制实行后,特别是给出席公民大会和公民法庭的公民津贴,使穷人也能从政。公民大会和公民法庭中的人数较前大为增加。”材料表明公职津贴制的实行( )A.提高了公民的参政热情B.使雅典公民摆脱了贫困地位

12、C.扩大了雅典的公民范围D.基本铲除了贵族的政治特权26.克里斯提尼改革肃清了氏族残余,结束了雅典平民反对贵族的长期斗争,最后完成了雅典由氏族过渡到国家的历史过程,确立了奴隶主民主政治。促成这一变化的措施是( )A.制定了陶片放逐法 B.成立十个地区部落代替血缘部落C.建立十将军委员会 D.设立五百人会议代替四百人会议27.“万民法吸收了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市民法的规范、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规范、地中海商业习惯与法规,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万民法继承了公民法的具体内容B.万民法是公民法的适时革新C.公民法忽略了财产所有权的规定D.公民法是

13、万民法的组成部分28.在古代雅典,官员只有通过任职资格审查等程序才能正式就职。官员在接受资格审查时必须要回答的问题包括:直系亲属的姓名以及其中男性亲属所在的村社名称;是否善待双亲;是否纳税;是否服兵役等。这一做法( )A. 扩大了公民参政权B. 保护了平民利益C. 防止了官员的腐败D. 维护了城邦体制29.十二铜表法第七表第二条: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筑围墙的应留空地一尺;挖坟墓或沟的应留和其深同等宽的空地;掘井的应留空地六尺;栽种橄榄树和无花果树的,应留空地九尺;其他树木留五尺。这表明十二铜表法( )A.强调私有财产的不可侵犯性B.注重预防和调节经济纠纷C

14、.注重维护贵族的土地私有权D.强调经济自由的基本原则30.罗马社会重视名誉,将其与个人行为能力绑定,立法者制定了“丧廉耻”制度。凡触犯了法律,法院便要在判罪或宣布行为人败诉的同时宣告其“丧廉耻”;但凡做了某种法律明确的、不符合公序良俗的行为,罗马执政官便可在选举时将该人从名单中剔除。“丧廉耻”制度( )A.构建了罗马民主制度的基础B.有利于增强个人社会责任C.消除了伤风败俗的社会现象D.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二、材料题(31题22分,32题18分,总计40分)31.(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地方行政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变革完善。 材料一 后世对秦

15、始皇的这一做法,大多盛赞不已虽然秦代仅仅持续了二世但秦代所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及其所确定的以郡县制为表现形式的行政区划,却为后世历代所遵奉(西汉初年)刘邦采用的是混合体。李晓杰体国经野:历史行政区划 材料二 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材料三 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

16、的变动。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后世对秦始皇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的哪一做法“盛赞不已”?概括这一做法的影响。(6分)(2)据材料二,概括行省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行省制的积极影响。(6分)(3)据材料三,你如何理解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中得到的基本认识。(10分)32.(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 让一

17、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段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精彩演说 材料二: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此前的习惯法是口耳相传,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习惯法时任意曲伸,平民深受其苦,十二铜表法的出现,使刑事诉讼中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诉讼中的裁决有了确定和公开的法律条文作为准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十二铜表法是当时罗马社会政治斗争,特别是平民与氏族贵族斗争的产物。它集中了过去的习惯法,并结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编纂而成。它是罗马习

18、惯法向成文法转变的重要标志,是罗马法发展的基础。郭守兰等西方法文化史纲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6分)2.据材料二,概括十二铜表法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影响。(12分)参考答案1-5CABCA 6-10 BBCAD 11-15 BDAAA 16-20 DCCCA 21-25BADBA 26-30 BBDBB31.答案:(1)做法:全面推行郡县制。影响: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巩固了国家统一;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为后世历代所沿用。(每点2分,6分)(2)特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每点2分,6分)(3)理解:始终维护中央集权(或始终为加强中央集权服务)。认识:地方行政制度的调整关系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主要调节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制度随社会发展需要而变化。(每点2分,10分)32.答案:(1)特点:人民主权;公民内部平等;直接民主制;轮番而治;法律至上。(任3点6分)(2)背景:平民和贵族的矛盾斗争;罗马习惯法的传统。 影响:限制了贵族对法律的任意解释,有利于维护平民的利益;形成了成文法,为罗马法律的发展奠定基础(每点3分,1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