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必备知识知识体系学科素养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2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应用。3自然地理环境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4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综合思维: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解释地理现象。2区域认知:结合图文材料,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3人地协调观:结合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演变的整体性,树立人地协调的发展观。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1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2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途径: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等。3意义:各要素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4生物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
2、物,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创造者。生物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1生产功能: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2平衡功能: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2结果:保证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四、自然带的形成和特点1成因2特点: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3陆地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不同的气候对应不同的自然带类型,不同的自然带都有与之对应的气候类型。如图所示(以北
3、半球为例):五、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类型表现典型地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并与纬线大体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沿着经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并与经线大体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中纬度地区2.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成因:随着海拔的变化,水热条件随之发生变化而形成。(2)变化规律:山麓与水平带一致,垂直带谱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上的水平地带带谱相似。3非地带性现象成因:主要受海陆分布、地形和水分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技法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可用两个词来理解记忆,即“关联性”和“制约
4、性”。关联性指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统一的演化过程;制约性指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点拨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中,气候是主导性要素,植被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要素,土壤为各要素的中心环节。拓展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具体作用(1)改变大气成分,改造大气圈。(2)制约陆地水的化学成分,改善陆地水分状况。(3)改造岩石圈,促进土壤形成。(4)使地球面貌发生根本的变化。(5)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点拨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不是由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完成的,而是整个地理环境各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点拨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1)相同的自然带对应
5、的气候类型不唯一,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2)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不唯一,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主要为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3)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不是热带沙漠带,而是热带荒漠带。技法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1)由赤道到两极分异规律的判断看更替方向:南北方向。看延伸方向:多东西方向(受地形影响,南、北美洲西海岸南北延伸)。看自然带变化: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苔原冰原。看主导因素:热量。(2)从沿海向内陆分异规律的判断看更替方向:东西方向。看延伸方向:多南北方向。看自然带变化:森林草原荒漠。看主导因素:水分。点拨雪线与林线(1)雪线是永久
6、积雪带的下限(雪线以上气温在0 以下),影响雪线高度的主要因素有气温、降水、地形坡度等。(2)林线是森林带的上限。林线高度受热量和水分的共同影响。气温高、降水多,则林线高;气温低、降水少,则林线低。技法非地带性现象的判断方法依据该现象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海拔,按地带性规律判断应该是什么自然带,然后将实际环境与理论上的自然带相比较,如果一致就是地带性现象,不一致就是非地带性现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命题情景】黑河发源于祁连山山脉南部,上游冰川广布,最终注入内蒙古西部的居延海。居延海后期因湖面缩小被分裂成两个湖泊,即东居延海和西居延海。下图为黑河流域示意图。【问题探究】探究1说明灌区的分布
7、特点。区域认知探究2分析居延海被分裂成两个湖泊的原因。综合思维探究3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居延海面积萎缩对周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综合思维提示1.分布在祁连山北坡山麓地带(河流上游地带)。2农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过度引入湖河流的水,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流域内降水少,蒸发旺盛,导致湖面萎缩;湖泊中部高,东西两侧地势低。3气候更加干旱,温差加大,风沙天气增多,成为沙尘暴的发源地之一;物理风化加剧,风力侵蚀加强;湖水盐度升高,水质恶化,湿地减少,水生生物减少;植被大面积死亡;土地盐碱化、土地荒漠化加剧,生态环境急剧恶化。1明确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联系(1)气候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联系(2
8、)地貌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联系水河流运动塑造地貌,地貌影响河流的流速及水系分布特征大气大气运动(风力作用)塑造地貌,高大的山体阻碍大气的运动,进而形成地形雨土壤坡度陡,易水土流失;坡度缓,土壤沉积,土壤肥沃生物植被可以涵养水源,进而影响地貌形态;平坦的地形有利于农业发展(3)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联系大气气候的干湿冷暖条件影响土壤,土壤是气候的反映生物土壤的肥力、酸碱性、透气性影响植物的生长水、地形土质疏松,易水土流失,进而影响河流的含沙量,并进一步塑造地表形态岩石地壳表层的岩石圈经过风化作用成为风化壳,即成土母质(4)生物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联系以农业发展为例,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
9、温差)、地形、土壤、灌溉水源等都会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影响。2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的案例分析表现举例说明意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地理要素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并以此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其他区域全球共同努力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生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类试题答题思路(1)陆生动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答题术语生存空间面积大,地形复杂,气候差异显著,环境多样,适生空间大;环境空间差别大,适生空间小;长期与大陆分离,环境封闭,物种独特气候纬度(海拔)低,水热充足,植物繁茂,食物充足
10、;纬度(海拔)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冬季(终年)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环境生态环境发生改变,食物来源减少,饮用水短缺,生存空间减小;全球气候变化,草地退化,生存环境改变;生态良好,环境污染少天敌缺少,天敌少;受到天敌威胁人类活动人烟稀少,人类活动强度小,干扰少;森林、草原减少,污染加剧,食物减少,栖息环境遭破坏(2)水生动物(鱼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答题术语生存空间湖面(海域)广阔,生存空间大;跨度大(流程长),水域环境多样,种类繁多;河湖(海)相连,有利于洄游产卵气候纬度低,水温高,生长速度快;水温适宜,利于产卵、繁殖;水域浅(纬度低),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水文盐度高(低),适宜咸水
11、(淡水)鱼类生存;纬度(海拔)高,盐度低、水温低,适宜冷水性鱼类生长;结冰期长,存活率低;水质好食物多条河流入海(湖)、寒暖流交汇(上升流、水温变化明显),底层海水上泛,营养盐类丰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草丰美、其他鱼类为提供充足饵料天敌缺少天敌制约,繁殖速度快,种群密度大人类活动人类活动使水质下降,污染加重;过度捕捞(2020高考全国卷)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岳桦林带气候寒冷,生长季短,只有其下部的岳桦才结实(种子)。岳桦结实的海拔上限称为岳桦结实线,岳桦林分布上限即长白山林线。监测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
12、0米,但近年趋于稳定。据此完成13题。1目前,长白山北坡林线附近的岳桦多为()A幼树B中龄结实树C老树 D各树龄组混生2推测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岳桦林带()A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稳定B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延长C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稳定D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延长3在气候变暖背景下,长白山北坡林线近年却趋于稳定,原因可能是()A降水稳定 B水土流失量稳定C土壤肥力稳定 D岳桦结实线稳定【解题流程】【尝试解答】1.A2.C3.D(2021北京高三模拟)北京某中学学生暑假期间在北京延庆世界园艺博览会植物馆拍摄了一张“沙漠玫瑰”的照片(下图),经查阅得知因其原产地接近沙漠且花朵红如玫
13、瑰而得名。该植物喜高温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酷暑,不耐寒。据此完成12题。1该植物可能生长在以下哪个地区()2该同学也养殖了一盆沙漠玫瑰。半年后发现植株慢慢枯萎,原因可能是()A花土中掺入沙粒 B长时间阳光下暴晒C花土干裂才浇水 D室内温度比较低解析:第1题,该植物原产地接近沙漠,D为阿拉伯半岛,沙漠面积大,适合该植物生长。其他选项中没有大面积沙漠分布。故选D。第2题,该植物喜高温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酷暑,不耐寒,原产地接近沙漠,由此可知,花土中掺入沙粒、长时间阳光下暴晒、花土干裂才浇水都不会影响植株生长;室内温度比较低,可能导致植株慢慢枯萎。故选D。答案:1.D2.D(2021合肥高三
14、模拟)下图示意秦岭地区森林植被生长季始期(甲)和生长季末期(乙)与海拔之间的关系。据此完成35题。3秦岭地区森林植被()A生长季山上比山麓长B生长季末期南坡比北坡早C生长季山上比山麓短D生长季始期南坡比北坡迟4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图中甲、乙()A相互靠近 B上下远离C同时下降 D同时上升5推测南、北坡水热差异最小处位于海拔()A500 m以下 B1 0001 500 mC2 0002 500 m D3 0003 500 m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该地森林植被生长季始期随海拔升高而推迟,生长季末期随海拔升高而提前,森林植被生长季是生长季始期到生长季末期的时间,因此图示海拔越高生长季越短,故生长季山
15、上比山麓短,A错误、C正确;秦岭山区的南坡为阳坡,热量条件相对较好,生长季始期较北坡早,生长季末期较北坡迟,因此B、D错误。故选C。第4题,随着全球变暖,热量条件变好,森林植被生长季始期提前,生长季末期延迟,故图中甲位置下降,乙位置上升,即上下远离,B正确,A、C、D错误。故选B。第5题,随着海拔升高,山坡面积缩小,南、北坡相隔距离缩短,水热交换增多,森林植被生长的水热条件差异减小,因此南、北坡水热差异最小处位于秦岭山顶附近。故选D。答案:3.C4.B5.D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命题情景】北京雨燕属于小型候鸟,在我国北方地区繁殖,在非洲南部越冬,目前其数量急剧减少。为研究和保护候鸟,科研人员为北京
16、雨燕装上光敏定位仪,光敏定位仪在良好气象条件下得到的数据相对准确。根据定位仪所获取的数据,绘制出了北京雨燕迁徙线路图(下图)。【问题探究】探究1分析北京雨燕迁徙路线图中路线的自然景观变化特点。区域认知探究2分析北京雨燕迁徙路线图中路线的自然景观变化特点。区域认知提示1.段自南向北主要经过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温带荒漠带。2段自西向东主要经过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1影响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因素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规律影响因素主导因素热量(太阳辐射)水分(海陆位置)成因总结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水分条件沿
17、经度变化的方向变化,即以水分为基础分布特征延伸方向纬线方向(东西方向)经线方向(南北方向)更替方向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典型地区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1)在分析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特别要关注纬度位置的差异。(2)在分析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特别要关注海陆位置的差异。陆地自然带的判断技法1根据水热条件判断陆地自然带(1)下图中序号表示:热带雨林带、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18、(2)下图为自然带与水热条件关系图,R为年辐射差额(热量收入);R/Lr为干燥指数(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图中序号表示: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热带草原带、温带草原带、荒漠草原带、荒漠带。2根据分布模式图判断陆地自然带(植被类型)(1)下图中沿X方向热量递减,沿Y方向降水递增,甲、乙、丙分别为热带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热带(季)雨林。(2)右图表示陆地植被类型与纬度、干燥度(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关系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的植被类型分别为a热带雨林、b热带季雨林、c热带草原、d热带荒漠、e亚热带常绿阔叶林、f亚热带常绿硬叶林、g亚热带草原、h亚热带荒漠、
19、s温带落叶阔叶林、t温带草原、k温带荒漠、m亚寒带针叶林、n苔原。(2020高考全国卷)如下图所示,乌拉尔山脉绵延于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东欧平原之间。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比东欧平原降水少。乌拉尔山脉两侧自北向南都依次分布着苔原、森林、森林草原和草原等自然带,但在同一自然带内乌拉尔山脉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等存在差异。据此完成13题。1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比东欧平原降水少,是由于其()距水汽源地远受北冰洋沿岸洋流影响小地势南高北低水汽受乌拉尔山脉的阻挡ABC D2推断乌拉尔山脉东西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差异最小的自然带是()A苔原带 B森林带C森林草原带 D草原带3西西伯利亚平原年降水量南北差异较小
20、,但南部较干,主要原因是南部()A沼泽分布少 B太阳辐射强C河流向北流 D远离北冰洋【解题流程】【尝试解答】1.D2.A3.B(2021杭州高三模拟)读非洲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完成12题。1影响自然带沿EF方向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 B光照C水分 D地形2图中()A甲、乙两地气候成因相同B甲、丁两地气候成因相似C丙、丁两地气候特征相同D乙、丁两地气候特征相似解析:第1题,图中EF沿线的自然带自南向北依次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自然带呈现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的特点,属于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是由热量因素引起的,A正确。故选A。第2题,图中甲地
21、的气候为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乙地的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受暖流、东南信风及地形的影响,全年高温多雨;丙地的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全年高温多雨;丁地的气候为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干、湿季分明。据此进行判断,甲、丁两地气候成因属于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成因相似,故选B。答案:1.A2.B(2021丽水高三一模)土壤有机物含量的高低是判断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通常通过测定土壤中有机碳含量来换算,下图为内蒙古草原地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图。读图完成34题。3内蒙古草原地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布
22、特征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A纬度地带性分异 B经度地带性分异C垂直地带性分异 D地方性分异4影响内蒙古草原地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主要因素有()降水风力气温地形A BC D解析:第3题,从图中看,有机碳含量从大体由东向西递减,反映的是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影响因素是水分,B正确。第4题,东部地区降水多,有机碳含量丰富,影响因素是降水;当降水量相当时,纬度高的地区气温低,有机质分解慢,有机碳含量丰富,影响因素是气温,A正确。答案:3.B4.A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命题情景】下图是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问题探究】探究1分析垂直自然带谱的复杂程度与纬度高低的关系。区域认知探究2分析雪线位置最
23、高处并没有出现在赤道,而是出现在南北两个副热带高气压带附近的原因。综合思维提示1.纬度越低,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越复杂;纬度越高,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越简单。2南北两个副热带高气压带附近同赤道的温度差别并不显著,降水量却相当悬殊,副热带高气压带降水少,雪线高;赤道地区降水多,雪线低。1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原因高大山脉的水热状况随海拔变化而变化,形成垂直气候带,自然景观相应地呈现垂直变化热量: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因此垂直自然带谱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水分:一般来说,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变化分异规律山地垂直自然带基本沿着水平方向延伸,垂直方向更替。同一自然带
24、内,水热状况、自然景观相似垂直自然带谱基带(山麓自然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山体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垂直自然带谱越复杂。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与由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分异类似。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同一山体阳坡比阴坡上限(山地自然带所达到的高度)高;随纬度的增加,其分布的海拔降低。如下图所示:2.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1)山体所在纬度纬度越低越复杂,纬度越高越简单。(2)山体海拔海拔越高越复杂(当然有极限),海拔越低越简单,甚至没有。(3)山顶、山麓之间的相对高度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3雪线高度的判读气温(热量和纬度)雪线高度和基带气温呈正相关
25、,阳坡高于阴坡降水量降水量越多,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少,雪线越高地形坡度坡度越陡,雪线越高;坡度越缓,雪线越低季节夏季气温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低,雪线下降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雪线上升;沙漠化导致气候变干,雪线上升气候、地形等综合影响若一山坡既是迎风坡又是阳坡,一般降水对雪线高度的影响大于气温对雪线高度的影响,故雪线低4.影响山地林线分布高度的因素垂直自然带谱图的判读(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2)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通常,带谱数量越
26、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带谱的复杂程度受山体所在纬度、山体海拔和相对高度影响,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的山体,垂直带谱越复杂。(3)通过同类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判断纬度高低同类自然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高,在高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低。(4)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的山体因正午太阳在南边,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分布上限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如下图所示:(5)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
27、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6)根据山坡不同走向及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及迎、背风坡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如喜马拉雅山)。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自然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如下图所示:(2020高考全国卷)堪察加火山群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北端,气候冷湿,火山锥各坡的降水差异小。近几十年来受全球
28、气候变化的影响,火山锥的林线(森林分布上限)升高,雪线(终年积雪下限)有所降低。此外,其他干扰也影响林线和雪线高度。例如,火山喷发彻底破坏原有景观,若干年内该火山锥的林线与雪线高度往往发生显著变化。据此完成13题。1一般情况下,与阴坡相比,该地火山锥阳坡的()A林线与雪线更高B林线与雪线更低C林线更高、雪线更低 D林线更低、雪线更高2林线升高,雪线有所降低,表明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为()A暖湿 B暖干C冷湿 D冷干3火山喷发后若干年内,该火山锥()A林线升高,雪线升高 B林线升高,雪线降低C林线降低,雪线升高 D林线降低,雪线降低【解题流程】【尝试解答】1.A2.A3.B(2020高考江
29、苏卷)下图为甲、乙两山地同纬度的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两山地属于()A昆仑山脉B秦岭C祁连山脉 D横断山脉2两山地的基带植被类型不同,原因是乙山地()A基带更高,热量不足 B海拔更高,山谷风强C基带受焚风作用更强 D基带原生植被遭破坏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甲、乙两山地经度、甲山地基带典型植被为常绿阔叶林、乙山地基带典型植被为干热河谷灌丛可知,该山地为横断山脉,D正确。昆仑山脉经度在9840E以西,秦岭位于10030E以东,A、B错误。祁连山脉位于温带,纬度较高,山地基带植被不可能是常绿阔叶林,C错误。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乙山地属于横断山脉,呈南北走向。甲山地位于横断山脉西
30、段,离西南季风源地近,受西南季风带来的湿润气流影响大,在甲山地基带形成常绿阔叶林。随着西南季风的不断深入,受重重山岭阻挡,到达乙山地时,西南季风势力大大减弱,基带受焚风作用影响形成干热河谷灌丛,C正确。乙山地基带典型植被为干热河谷灌丛,而与乙山地基带同海拔的甲山地典型植被为常绿阔叶林,由此可知,两山地的基带植被类型不同与海拔无关,A、B错误。即使原生植被遭破坏,新生长的植被依然应该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而不会是干热河谷灌丛,D错误。答案:1.D2.C(2020山东等级考)山地地形影响气候特性,进而使山地景观类型随海拔升高而变化。太行山区地处华北地区,其间分布有盆地和丘陵;黔桂喀斯特山区岩溶地貌发
31、育,形成了基座相连、异常陡峭的峰丛洼地集合体。下图示意两山区各景观类型沿海拔梯度分布的面积占比情况。据此完成35题。3与黔桂喀斯特山区相比,太行山区针叶林()A垂直分布高差大B总分布面积占比小C各海拔梯度均有分布D面积占比最大处海拔低4黔桂喀斯特山区较低海拔区针叶林面积占比较高,主要由于该山区()A山体陡峭 B水分充足C土壤肥沃 D热量充足5两山区农田分布上限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光照条件不同 B水热组合不同C耕作技术不同 D耕种历史不同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与黔桂喀斯特山区相比,太行山区针叶林分布范围为1 0002 800 m,垂直分布高差小,而且总分布面积占比也小,B正确,A、
32、C错误。黔桂喀斯特山区针叶林分布面积占比最大处位于600800 m,海拔低;太行山区针叶林分布面积占比最大处位于2 2002 400 m,海拔较高,D错误。第4题,黔桂喀斯特山区较低海拔区针叶林面积占比较高,主要是因为该海拔范围内山体陡峭,垂直分异更明显,A正确。水分和热量充足,通常会使针叶林的分布高度变高,B、D错误。针叶林分布高度与土壤肥沃程度关联度低,C错误。第5题,太行山区农田分布上限低,黔桂喀斯特山区农田分布上限高,主要原因是黔桂喀斯特山区所处的纬度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即使在较高海拔处,水热条件也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B正确。答案:3.B4.A5.B非地带性规律【命题
33、情景】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也有差异性;自然环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下图是南美洲自然带分布图。【问题探究】探究1分析乙地虽然远离赤道,但自然带类型却与甲地相同的原因。综合思维、区域认知探究2分析丙地出现荒漠景观的原因。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提示1.乙地处于迎风坡,终年受东南信风带来的海洋水汽影响;沿岸有巴西暖流流经,起到增温增湿作用,因此乙地形成了与甲地相同的热带雨林带。2地处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难以获得西风从海洋带来的水汽。非地带性现象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水分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陆地环境出现了一些非地带性的地理景观和自然带现象。如下表:地区地带性分布(理想状态)非地带性分布(现
34、实状况)形成原因南美大陆西岸3S30S自北向南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和热带荒漠带热带荒漠带呈狭长带状分布安第斯山脉限制荒漠向内陆延伸(东西窄);秘鲁寒流降温减湿(南北长)南美大陆南部安第斯山脉以东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荒漠带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深入;东岸为离岸风,处于背风坡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地势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巴西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纬度较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坡;沿岸有暖流流经南半球中高纬度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缺失南半球相应纬度几乎全为海洋天山、昆仑山山麓地带温带荒漠带绿洲高山冰雪融水
35、使其地表水或地下水丰富(高考上海卷)海南岛西部某些地方呈现热带稀树草原的自然景观,这一现象引起地理工作者的思考。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海南岛地处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为旱、雨两季。专家研究认为,海南岛西部某些地方旱季比岛内其他地区更干旱,是那里形成热带稀树草原景观的关键因素。材料二海南岛旱季以偏东风为主。材料三海南岛西部一些地方沉积岩透水性强,地表水易于渗漏。海南岛东部(海口、琼海)和西部(东方)旱季降水量、平均风速、日照时数(19712000年)表月份降水量(mm)平均风速(m/s)日照时数(h)东方海口琼海东方海口琼海东方海口琼海1126.581.3159.64.62.62.720
36、2.2144.8121.11213.934.968.24.52.42.5187.0131.3112.217.619.531.44.22.52.4179.2109.1116.3214.235.043.54.12.62.6147.698.7101.6317.450.647.53.92.82.9185.3137.3150.3430.0100.2125.44.12.72.9213.9167.9181.4(1)海南岛西部的热带稀树草原景观反映了什么地域分异现象?说明判断理由。(2)海南岛西部“旱季更显干旱”的一个主要因素是降水量少。从风向、地形角度分析降水量少的原因,并概括造成这里“旱季更显干旱”的其他
37、因素及其作用。【解题流程】【尝试解答】(1)现象: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理由:海南岛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应该出现的是热带季雨林景观,海南岛西部却呈现热带稀树草原景观,因此其反映的是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2)原因:海南岛旱季以偏东风为主,水汽受到中部山脉阻挡与拦截,西部为雨影区,降水明显减少。其他因素及其作用:风速大,日照长,导致蒸发量大;岩石和土壤持水性差,旱季土壤含水量更小。因此,这里旱季更旱,不利于热带季雨林的生长。(2021衢州高三模拟) 在四川某山区,土壤呈碱性的山坡以柏树为主,土壤呈酸性的山坡以松树为主。该山区用柏树叶烟熏制作的腊肉富有独特的味道,但四川以外地区却少有销售。据此完成
38、12题。1该山区柏树和松树的分布,体现了地域分异的()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B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C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2影响该腊肉较少在四川以外地区销售的因素是()A气候 B生产技术C交通运输 D消费状况解析:第1题,材料信息表明,该山区柏树和松树的分布差异是因土壤性质不同而产生的,这是在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差异影响下,自然环境各组成成分和自然综合体沿地势剖面发生变化的规律,属中小尺度的地域分异规律,因此体现了地方性分异规律,D符合题意。故选D。第2题,材料信息表明,该山区用柏树叶烟熏制作的腊肉富有独特的味道,四川以外地区的消费者接受度不高,导致该腊肉在四川以
39、外地区销售较少,因此消费状况是影响该腊肉较少在四川以外地区销售的因素。故选D。答案:1.D2.D(2021宁波高三模拟)枫树为落叶乔木,秋季树叶变成红色,适宜观赏,下图为华东地区最美枫叶观赏日地图(地点下面为日期和海拔)。据此完成34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枫树属于常绿阔叶树种B婺源的最美观赏日最晚C最美观赏日无规律可找D图中有体现地方性分异4影响婺源和庐山最美观赏日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 B地形C水分 D土壤解析:第3题,枫树属于落叶乔木,A错误;从图中可看出山东天上王城的观赏日期最晚,B错误;枫叶要在气温降低到一定的温度下才会红。从图中可看出同纬度地区(或纬度相差不大的地区)海拔越高,气温降低得越快,最美观赏日的日期越早(如江西的婺源和庐山,上海的鲁迅公园和江苏的太平山等),还是有规律可找的,C错误;一般来说,随着气温的降低,枫叶逐渐变红,且随纬度的升高,气温降低,枫叶变红的日期更早,但从图中可看出天上王城在我国的北方地区,且海拔较高,但枫叶变红较晚,体现地方性分异,D正确。故选D。第4题,从图中可看出婺源的枫叶最美观赏日比庐山的最美观赏日晚,原因是庐山的海拔更高,因此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B正确。故选B。答案:3.D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