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84244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鱼台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历史题一、选择题1. 西周频繁举行朝聘、盟会、享宴、祭祀等活动,各诸侯未必都娴于礼仪,但又不能闹笑话,这就得有一个熟悉礼仪的人在旁边帮助指点,这个人就叫“相礼”。春秋时,“相礼”演变为“上层人物的高级助手”之意,也就有了后来“丞相”的雏形。这反映出A. 丞相制度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B. 丞相的主要职责是防止诸侯失仪C. 西周时期的礼仪制度已相对完善D. 丞相自出现就可能拥有较高权力【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丞相制度出现在秦朝,与材料时间不符

2、,A项排除。材料提及丞相是“上层人物的高级助手”,其职责不是主要防止诸侯失仪,B项排除。材料提及西周时期的“相礼”,不能体现礼仪制度的完善,C项排除。材料出现的丞相雏形是“上层人物的高级助手”,可见它一开始就拥有较高的权力,D项正确。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丞相制度。2. 商鞅变法把推行平民化的社会结构作为改革的政治路线之一,将王权之外的一切政治权力、经济利益、社会荣誉,对所有民众开放。下列措施体现这一政治路线的是A. 什伍连坐制B. 燔诗书,明法令C. 统一度量衡D. 军功爵制【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实行军功爵制,打破了贵族特权,“将

3、王权之外的一切政治权力、经济利益、社会荣誉,对所有民众开放”,故选D;什伍连坐制是加强地方管理的措施,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A;BC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点睛】3.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丞相吕不韦自杀;汉武帝执政53年,先后更换12位丞相,丞相任职的平均时间为4年,被杀的概率约三分之二。这表明A. 秦汉丞相位高权重B. 秦汉相权无足轻重C. 相权不能制约皇权D. 皇帝权力至高无上【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秦汉时期,丞相统领百官,相权极重,能够与皇帝的君权相争,因此相权与君权的矛盾是中国古代改革制度中的一对重要的予盾,材料表明丞相大多不能善终,说明皇帝权力至高无上,D正确;材料表明丞相大

4、多不能善终,说明皇帝权力至高无上,非丞相位高权重,排除A;秦汉时期,丞相统领百官,相权极重,B错误;秦汉时明,相权极重对皇帝的权力具有制约的作用,C错误。故选D。4. 汉武帝命地方长官每年选举孝子廉吏,以为进仕之路,后来改为规定每郡满二十万户的举一个,孝廉不分;由于出现了请托舞弊的情况,之后朝廷于察举外再加上一番考试,同样分区定额。这些做法A. 有利于推动地区协调发展B. 保障了君主集权高效运转C. 充分扩大了王朝统治基础D. 标志科举选官维形的出现【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规定每郡满二十万户的举一个”“朝廷于察举外再加上一番考试,同样分区定额”可知,该选举制度给予经济落后地区的人和

5、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平等的参加国家官僚选举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选举公平,有利于落后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从而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促进地区协调。故答案为A项。BC项,保障了君主集权高效运转、充分扩大了王朝统治基础的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根据所学可知,科举制兴起于隋朝,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点睛】表明类选择题是高考中相对稳定的题型,该类选择题主要借用了“表明”或“说明”、“反映”、“旨在”、“体现”一词“相当肯定地显示”的含义。它要求考生获取材料中比较确切的信息,重点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试题的题干部分一般描述历史现象,考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清楚地概括现象背后的历史结

6、论。一般解题步骤有三步,第一步:概括材料的主体信息;第二步:联系选项,进行“等价转换”。“等价转换”是指第一步概括出的主体信息要与选项完全匹配;第三步:检验其他选项的正确性。5. 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A. 征辟制B. 察举制C. 九品中正制D. 科举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可以分析得出此时门第高低把持了政治仕途,有才华的人士因为出身低微,不能受到重用。这种制度是魏晋时期实行的九品中正制。AB项是在汉朝实行的选官制度,D项是在隋唐时期通过考试选官的制度。考点:古代选官制度

7、点评:古代的选官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科举制最为重要,需要掌握。除此之外,九品中正制、察举制等也需要了解。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保证官僚机构廉洁高效的监察谏议制度等也需要掌握。6. 唐朝沿用隋制,国家每一政令的下达,都经由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的程序。后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这说明政事堂的设立A. 缓解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B. 扩大了三省长官的权力C. 有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D. 旨在终结三省六部制度【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所说,政事堂的由来是因为要克服“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

8、,各逞意气”的弊端,唐太宗“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可知政事堂的设立有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C项正确;材料中设立政事堂无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A项错误;政事堂的设立并没有扩大三省长官的权力,B项错误;设立政事堂为的是解决三省议政程序中存在的弊端,不是要终结三省六部制,D项错误。7. 唐律疏议斗讼规定,对于“挟私弹事不实者”,“挟私饰诈,妄作纠弹者”,处以与“诬告之罪”相等的“反坐”。清代制定了非常完整的互监法,规定“凡定差不公,考核不当,巡按贤者不荐,不肖者不纠,诸御史亦得论劾。”上述古代监察制度的基本特点是A. 监察组织体制不断完善和系统化B. 监察机关与监察权逐步独立C. 立法加强对监察官吏的

9、监督与惩处D. 监察权限和范围不断扩大【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根据题干的内容可以知道,反映的是唐代与清代通过立法加强对监察官吏的监督与惩处,故C项正确。立法加强对监察官吏的监督与惩处,无法完全体现察组织体制不断完善和系统化,排除A项;BD两项的表述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属于无关项,应排除。8. 北宋节度使在权力方面比唐朝小,但职衔更高、待遇更丰厚,如宰相带节度使职衔者与地方节度使的俸禄明显高于不带节度使职衔的宰执。节度使作为荣誉被赏赐给宗室、元老旧臣,也被授予给那些在边疆重地手握重兵积极维护北宋王朝统治的将领。据此可知,北宋节度使的设置A. 保障了边疆的安全B. 利于

10、提高中央权威C. 位高权重威胁中央D. 利于巩固北宋统治【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可知宋代的节度使除了授予宗室和元老旧臣还被授予手握重兵的将领,并且待遇非常丰厚,主要目的是为了笼络人心,即为巩固宋朝统治服务的,故答案为D。节度使的设立并不一定能保障边疆的安全,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节度使的设立提高中央权威,排除B。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北宋的节度使权力较小,不足以威胁中央,C错误。9. 宋代官制有官、职、差遣(临时任用)之分。“官”是一种等级待遇,表示禄位、品级的高低。“职”只是一种荣誉性质的虚衔,如“大学士”等。只有“差遣”才是实际职务,握有实权,这样承担内外事务可以不受官员的品级和资历的限

11、制,宋代的这一做法A. 有利于防范官员的权力膨胀B. 促进了政府的科学管理C. 有效的解决了吏治腐败问题D. 明确了官员的职责分配【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宋代的官、职、差遣(临时任用)分开授予的做法,使位高者未必权重,这有助于防止官员权力膨胀,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这一做法仍存在很多弊端,不是科学的管理方式;C选项错误,这一做法并未有效解决吏治腐败问题;D选项错误,职位和实权的分离会造成官员职责不明确。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10. 北宋宁波人汪洙所作的神童诗中有这样的内容:“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对

12、诗中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这种现象使得社会各阶层流动性增大,不利于社会稳定 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有利于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有利于社会上重学风气的形成,但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科举制有利于社会流动,促进社会阶层的变化,不是不稳定,故错误;科举制有利于中央集权,故正确;科举制通过考试实行做官,但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是郡县制度实施,故错误;科举制是通过考试实现的,有利于社会上重学风气的形成,故正确,本题选择正确。考点:古代中国政治汉代

13、元政治制度演变 科举制【名师点睛】科举制否定了世官制,鼓励士人重视气节,敦品励学,促使社会风气淳朴,崇尚德行。但以官取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容易出现徇私舞弊等现象 世家大族把持用人权,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把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加强了中央集权.11. 1376年,明朝改行省之名为承宣布政使司,所谓“承宣布政”,强调地方行政不过是代皇帝之言、行皇帝之令而已。这反映了明朝初期A. 地方行政的宗旨与前代无异B. 地方权力间形成了相互制衡C

14、. 布政使掌握着一省全部权力D. 行省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完善【答案】A【解析】 材料信息“承宣布政,强调地方行政不过是代皇帝之言、行皇帝之令而已”反映出明朝布政使司是代表中央治理地方的,这和元代行中书省的宗旨是一样的,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地方权力的制衡,故B项错误;明代地方设立的是三司,除了布政使司还有提刑司和都司,分别掌管行政、司法和军事,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说明明代已经废除行省制度,故D项错误。12. 内阁在明朝最高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于裁决权和执行权之间构成一中介程序,缓和了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间的对立。这表明明朝内阁制:A. 实现了分权与制约平衡B. 有利于国家机器合理运作

15、C. 缓和了国家的阶级对立D. 有效地限制了君主的专权【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于裁决权和执行权之间构成一中介程序,缓和了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前的对立”体现了内阁对于国家中枢机构运转的核心作用,故B正确;A项分权与材料不符;C项阶级对立错误。D中限制君主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时期政治制度内阁制名师点睛】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极端与黑暗时代。复习时把握个“趋势”、注意两个“联系”、抓住三个“核心”。一个“趋势”: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两个“联系”:一是联系明清时期经济、思想状况,说明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二是联系同一

16、时期西方代议制的确立,说明中国政治制度的落伍。三个“核心”: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有三大核心内容,即丞相制度的废除、内阁制的形成、军机处的设立。13. 明初,设六科给事中,史载,“明代虽罢门下省长官,而独存六科给事中,以掌封驳之任,旨必下科,其有不便,给事中驳正到部,谓之参科,六部之官无敢抗科参而自行者。”六科给事中的设立A. 导致中央集权遭到削弱B. 加强了对全国官员的监察C. 减少了行政决策中的失误D. 引起中枢决策发生异变【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给事中驳正到部,谓之参科”可知,给事中的设立減少了行政決策中的失误,正确答案为C。材料体现的是君主专制加强,没有体现中央与地方的

17、关系,A说法错误。题目未涉及给事中的监察职能,排除B。明朝的中枢不是六科给事中,所以引起中枢决策发生异变说法错误,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以掌封驳之任,旨必下科,其有不便,给事中驳正到部,谓之参科,六部之官无敢抗科参而自行者”。14. 清代的监察官多由在任的京官和在外知县等政绩卓异者,经内外大员保举,考试合格入选。一般要求京官历俸两年、外官历俸三年。由此可见清代A. 监察官员选拔严格B. 构建了自上而下的监察体系C. 监察官员地位崇高D. 注重对监察官员的经费投入【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清代的监察官多由在任的京官和在外知县等政绩卓异者,经内

18、外大员保举,考试合格入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代监察官的个人功绩和品行是其选拔的标准,选拔较严格。故答案为A项。BC项,材料只是反映了监察官的选拔标准,未涉及监察体系、监察官员地位,排除;D项,材料中“一般要求京官历俸两年、外官历俸三年”也是对检察官选拔标准的规定,要求必须有丰富的为政经验,要明察事理,洞晓世事,通达治体,注重对检察官员的经费投入明显是对材料主旨的曲解,排除。【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15. 乾隆

19、时规定:到退休年龄,主动申请退休,获准退休后级别不变的官员,可以“食全俸”;没有到退休年龄,但在考核中发现年老有病,朝廷可以特批退休,但即便获准级别不变,也只能“食半俸”;被朝廷勒令退休的官员,就不能享受任何食禄了。此规定A. 利于增强政府机构的活力B. 保证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C. 对官吏体制作出法律规范D. 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答案】A【解析】退休才能让新鲜血液进入政府,才能利于增强政府机构的活力,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封建政府谈不上决策的科学性,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是对官吏退休做出法律规范而非对官吏体制作出法律规范,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君主专制强化的信息,选项D不符

20、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16.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A. 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B. 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C. 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D. 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材料“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说明专制权力的不断加强,在中国古代,伴随着每年一次分裂之后的再次统一(兼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就为完善。所以C项正确。考点:古代

21、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君主专制的演进与强化17. “临时约法未说明内阁是对总统或是对议会承担责任,导致一国之内同时具有两个行政中枢的政体格局。另一重要制度性规定是通过立法来限制行政首脑的职权发挥,但对与之对应的行政如何反过来制约立法没有任何具体规定。”这强调的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 规划政体存有重大缺陷B. 仿行了美国三权分立体制C. 确立议会的权力中心地位D. 有效防范袁世凯复辟帝制【答案】A【解析】从材料“未说明内阁是对总统或是对议会承担责任”“行政如何反过来制约立法没有任何具体规定”中可以看出,临时约法针对行政权与立法权之间关系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所规划的政体存在比较大的缺陷,故A项正

22、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三权分立、议会的地位,故BC项错误;D项说法错误,错在“有效防范”。点睛:对材料“未说明内阁是对总统或是对议会承担责任”“行政如何反过来制约立法没有任何具体规定”分析;从中可以分析出答案。18. 清末,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文艺革新运动。他们主张改革文学,主张冲破传统的古文束缚,宣传“新意境”;形式上主张白话文,积极创办白话文报刊。这些思想被守旧人士指责为“异端邪说”。由此可知,“文艺革新”A. 动摇了封建理论的根基B. 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C. 促进了维新思想的传播D. 促使国民走向革命道路【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文艺革新”主张新内容、新形式,

23、目的在于宣扬维新思想,打破思想束缚,故C正确;新学伪经考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故A错误;材料看出,守旧知识分子并不支持文艺革新,文艺革新也只在少数知识分子中进行,缺乏群众基础,故B错误;康、梁宣传的是维新思想而非革命思想,故不会促使国民走向革命道路,故D错误。19. 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A. 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

24、发B. 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C. 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D. 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答案】A【解析】由题干中的“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说明在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使得农民摆脱了原来“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的处境,农民获得了很多的自由和权利,这样就获得了农民的拥护,并激发了他们抗日的热情,故选A;由“是否减租减息”可以看出地租还要交的,所以B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由题干中的“抗日根据地”可以得出,这是抗日战争时期,而国民革命是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故排除C;D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故排除。名师点睛: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赢得民众

25、的支持,是与其一直把民族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有直接关系的,这一题考查了“执政为民,立党为公”这一时政热点。考生在做题时充分利用“抗日根据地”这一信息,然后确定时间,再结合所学与材料信息,就可以排除掉三个选项,也可以直接选,所以这一题还考查了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等历史核心素养。20. 1947年11月,中共中央转发中央工委的指示,全面变革解放区“三三制”政权形式。要求“在土地改革中,应将解放区政权,改组为人民代表会议政权”;并具体规定“在乡村人民代表大会及政府委员会中,一般贫雇农新中农应合占三分之二,旧中农及其他劳动分子应占三分之一”这反映出A. 中共坚定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

26、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正式形成C. 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D. 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转变【答案】D【解析】【详解】据“1947年11月”可知抗日战争已经结束,故A项错误;据所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于1954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是1947年7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故C项错误;据材料“应将解放区政权,改组为人民代表会议政权”将原来为抗日设立的政权改变为以人民为主体的政权,反映主要矛盾由民族矛盾转化为人民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故D项正确。21. 2019年3月15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将改革开放初期制定的中外合资

27、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三法合一”,并增加了简化投资手续、保护投资者利益等新内容。此过程反映出中国A. 对外开放从“引进来”变为“走出去”B. 加入WTO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做准备C. 基本建立起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D. 通过完善法律文件保障和推动对外开放【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中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增加了简化投资手续、保护投资者利益等新内容,进一步地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事业,故选D。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贸,即已标志着对外开放从“引进来”变为“走出去”,排除A;中国加入WTO,是在2001年,准备一说不符合史实,排除B;中国在21世纪初即已基本

28、建立起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排除C。22. 有学者指出,在演说家们的鼓动或煽动下,雅典公民往往会突然间集体丧失理智,忘记自己那一票的神圣责任和义务。西西里远征失败以后,面对惨痛的失败,雅典人开始攻击那些赞成远征的演说家,好像他们自己没有表决赞成似的。该学者旨在强调A. 雅典人民享有民主政治权利B. 间接民主缺乏对集体决策的约束C. 民主制度保障了决策的合理D. 议政方式助长了公民非理性状态【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反映受演说家们的鼓动或煽动,雅典公民往往会突然间集体丧失理智,做出非理性表决,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故选D;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雅典实行直接民主,排除B;材料反映受演

29、说家们的鼓动或煽动,雅典公民往往做出非理性表决,决策不合理,排除C。23. 18世纪下半叶,法国国王提出征收廿一税,尽管高等法院不愿登记新税法令,但是未能阻止。这种强权做法激起贵族及其他特权者的抵制,他们将君主行为斥之为“专制”,并通过公共舆论对政府施压,由此侵蚀了王权的合法基础。材料反映了A. 法国贵族成为反封建的先驱B. 法国传统秩序蕴含了民主趋势C. 征税激起了法国大革命爆发D. 贵族要求限制国王的税收权力【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18世纪下半叶,法国国王提出征收廿一税,尽管高等法院不愿登记新税法令,但是未能阻止”等信息可知,法国国王提出征税,须经高等法院登记,这体现了对国王权力

30、的“制约”,因此可判断,B正确;据材料“这种强权做法激起贵族及其他特权者的抵制,由此侵蚀了王权的合法基础”等信息可知,贵族的抵制、公共舆论对政府施压等措施并不是“反封建”,A错误;据所学可知,三级会议的召开导致法国大革命爆发,C错误;据材料“这种强权做法激起贵族及其他特权者的抵制”可知,是国王的“强权做法”,而不是贵族要求限制国王的税收权力,D错误。24. 英国“在1855年至1870年的文官制度改革期间,最大胆的举措是借鉴和采用了中国科举制度原则,对英国文官录用制度作出了革命性的变革”,孙中山因此认为“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最好的制度。”持此观点的理由是中国科举制度。A. 公开考试,公正、

31、择优录取体现了自由竞争原则B. 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光大了儒学C. 统一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便于巩固中央集权D. 创立于中国古代的隋唐时期【答案】A【解析】【详解】英国只是借鉴和采用了中国科举制度的原则,其理由是利用这种考试方法选拔官员的制度体现了一定的公正和自由竞争的原则,故选A;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是基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不符合资产阶级的治国理念,排除B;“统一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符合思想自由原则,排除C;高度评价科举制不是基于出现于隋唐时代,排除D。25. 19世纪中后期英美推行文官制度改革:文官任用采取公开平等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实行定期考绩,按照勤惰、政绩大小予以升降、奖惩;禁止文

32、官介入党派活动,文官不与执政党共进退。这种制度改革A. 有违民主自由选举的精神B. 是全面学习中国科举制度的结果C. 有利于管理专业化科学化D. 大大削弱了执政党的领导能力【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地图信息的能力。A项错误,题干体现的是通过考试选举不是民主自由选举;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全面学习中国的科举制度;C项正确,由“:文官任用采取公开平等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实行定期考绩,按照勤惰、政绩大小予以升降、奖惩;禁止文官介入党派活动,文官不与执政党共进退”可以分析出管理专业化科学化。D项错误,执政党的领导能力材料没有体现。考点: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文官制度特点26.

33、清末废除科举后,新式教育在校学生由1902年的6912人增加到1909年的1639641人。新式知识分子在质疑传统旧思想的同时,组成了各种学派和团体,其中相当部分成为了立宪派和革命派的支持者。这反映出A. 清朝统治土崩瓦解B. 社会力量分化剧烈C. 近代教育开始兴起D. 清廷重视新式教育【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表明,废除科举制后,新式教育发展迅速,新式知识分子在脱离传统旧思想束缚的同时,成为新的社会活跃力量,反映出社会力量分化剧烈,故B项正确。清朝统治土崩瓦解是在武昌起义后,并且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清朝统治瓦解的内容,A项错误;近代教育开始兴起是在洋务运动时期,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新式教育

34、是否是由政府主办的信息,D项错误。27.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建立了学堂选官制度,规定自高等小学以上,毕业考结果分为最优、优、中、上、最下5等,获得相应的翰林、进士、举人、贡生、生员5级,再被分配、担任相应的官职。这A. 促成了教育的近代化B. 动摇了传统儒学的统治地位C. 废除了科举选官制度D. 表明改革带有浓厚的封建性【答案】D【解析】【详解】学堂选官制度将毕业考核成绩与官品相对应,而且官品显示着浓厚的风建色彩,由此证明当时的学制改革具有浓厚的封建性,选项D正确;材料主旨在于说明当时的改革是将学堂和选官结合,并不能得出教育近代化的结论,排除A;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35、,而且当时清政府在学堂中教授的内容依然以儒学为主,排除B;科举制度废除是在1905年,排除C。28. 据尚书等文献记载,周人以“小邦周”战胜“大邑商”后,对夏、商以来的天命观进行了改造,提出了“天命靡常,惟德是辅”的天命论。该理论A. 实践了孔子以德治民的理念B. 改善了西周的民生状况C. 阐释了新政权的合法地位D. 为后世稳定发展提供借鉴【答案】C【解析】【详解】周的天命观强调“天命无常,有德行的统治者才会得到拥护”,结合周人改造“天命观”的背景即“周灭商”可知是为了阐释了新政权的合法地位,C正确;当时孔子尚未诞生,A错误;材料与改善西周民生无关,B排除;后世并未一直持续稳定,D排除。故选C

36、。29. 中国古代刑法起初并无公开条文,只是由判决者临事决定惩罚标准,贵族阶层以此拥有家长式的生杀予夺权力。但到春秋后期,郑国“铸刑书”,晋国“铸刑鼎”,都是将成文刑法铸在铜器上公诸于众。这反映了统治者A. 出于形势所迫实行依法治国B. 非常注重寻找权力合法的依据C. 适应现实需要调整统治方式D. 接受注重道德规范的儒家思想【答案】C【解析】【详解】刑法从“并无公开条文”到“将成文刑法铸在铜器上公诸于众”反映了刑法由不成文到成文的演变,这是适应地主阶级兴起、贵族逐渐衰落的需要,故C项正确;古代中国也有刑法,只是并未成文,故A项错误;将成文刑法铸在铜器上公诸于众并非为了寻找权力合法的依据,故B项

37、错误;材料强调刑法,未体现注重道德规范的儒家思想,故D项错误。30. 周公要求统治者要“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主张“仁政”,董仲舒主张“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A. 顺应天意,无为而治B. 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C. 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D. 用礼仪道德遏制人欲【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反映的各个时期的儒学家都要求统治者在道德方面以身作则,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故答案为B项。A项内容是道家思想,与儒家学说无关,排除;材料中的说法是对统治者的要求,排除CD项。31. 汉武帝之后,地方治理一改严酷之政,相继出现如西汉宣帝时期的颍川太

38、守黄霸“力行教化而后诛罚”,西汉元帝时期的南阳太守召信臣“视民如子”;东汉山阳太守秦彭“不任刑罚,崇好儒雅,教明庠序”等做法,治理成效显著。据此推知A. 两汉时期中央集权制持续强化B. 地方治理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C. 善治地方是汉代重要的选官条件D. 专制集权的理论基础得以确立【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力行教化而后诛罚”、“视民如子”、“不任刑罚,崇好儒雅,教明庠序”等做法都与儒学的民本思想、仁政主张有一定的关系,因此体现出地方治理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B项正确;ACD项都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32. 据统计,明代有社学1438所,遍布城乡,其中1330所为官办,占比92.49%。社学以

39、朱元璋的御制大诰、明代律令、朱子小学、孝经、孝顺事实、百家姓、千字文等为教材。明代社学的兴办A. 有利于加强教化服务统治B. 使儒、法思想走向合流C. 促进了程朱理学的新发展D. 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明代官办社学占主导地位,其教授内容为国家律令和儒家伦理孝道等著作,这种社学有利于加强教化,稳定统治,选项A正确;董仲舒吸收先秦儒家思想,并结合法家、道家、阴阳五行家思想创立汉代新儒学,实现了儒法合流,选项B排除;理学的新发展在材料中没有提及,选项C排除;材料没有提及传统教育模式的改变,选项D脱离材料主旨,排除。33. 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象。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

40、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A. 主要依据道德良知B. 侧重听取证人证言C. 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D. 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罗马法的原则,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双眼蒙布”的内涵。图片中“正义女神双眼蒙布”,这体现了法官在审案时要抵御各种利益或情感的诱惑以洞察事实真相,来作出公正的判决,实质上体现了罗马法的公平公正原则。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依据道德良知审案,不在于是否“双眼蒙布”,故A项错误;很显然,法官“双眼蒙布”只通过“听”证人的证言,不能保证审判的公平公正,故B项错

41、误;同样“双眼蒙布”也不能保证排除一切干扰,故D项错误。【考点定位】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罗马法的原则二、非选择题3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 (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划分为15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管财政兼监察地方官吏)提点刑狱(管司法兼监察)安抚使(管军事,有时也兼管民政,在边境地区设置)提举常平(管长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

42、由文臣担任。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材料三 行省品秩高,权势重,对所辖路府州县官的统摄和节制力自然较强。行省辖区广,数量有限,又便于朝廷的最高指挥和节制弥补了秦汉以来朝廷直接控制数目较多的郡、州、路时的缺陷和不足,使中央政府对各地路府州县的控制明显加强了。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1)据材料一试分析秦朝这一制度的影响。(2)概括材料二中宋代地方官制的特点。(3)综合以上分析,指出古代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趋势。【答案】(1)影响: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2)重视文官;分散地方官吏的权力。(3)趋势: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

43、“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廷尉议是”等信息可知,材料内容体现了秦朝时期实行郡县制的史实,秦朝郡县制的实行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2)根据材料“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可得出地方均有文官担任,具有重文轻武的特点;根据材料“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划分为15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提举常平等四司”等信息可得出分散地方官吏的权力。(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秦朝时期推行郡县制、宋朝时期实行路、府、州、县,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中央通过不同的措施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地方的自主性不断被削弱,因此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

44、趋势是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3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在世官制占统治地位的历史阶段,官职任定被限定于贵族范围内。察举制度创立之后,选官一般经现任官吏察访,然后向政府举荐予以任用。科举制则是通过考试选官,择优录用。摘编自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材料二 清末新政前后,清政府开始设立经济特科取士;废除八股后,又采取学堂育才选才和留学生毕业录用等措施。到了北洋政府时期,受国内外诸种因素的影响,以强化文官立法为特点,中国近代文官制度进一步趋于完善。这些近代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具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可供借鉴之

45、处,并且在某些方面还显示出了其所特有的时代价值。摘编自关学增近代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及其得失材料三 以199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正式颁布为标志,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正式建立。该规定实施20年以来,一大批优秀人才陆续进入国家机关工作,为国家公务员队伍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摘编自韩达亮当代中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浅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的趋势。并简析这些变化的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期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变革的历史背景。(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实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意义。【答案】(1)趋势:选官范围不断扩大

46、;选拔方式日益公平公正;评选标准从血缘趋向才能。积极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2)背景:清政府统治危机的加深;科举制度无法适应改革需要;新式学堂的推广;留学潮的出现;民国政治的发展。(3)意义:推动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有利于人才的选拔;有助于干部队伍的年轻化和专业化。【解析】【详解】(1)趋势,根据材料一“官职任定被限定于贵族范围内。察举制度选官一般经现任官吏察访,然后向政府举荐予以任用。科举制则是通过考试选官,择优录用”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选官范围、选拔方式、评选标准等方面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的趋势。作用,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央集权、阶层流动、统治基础、行政效率等方面简析这些变化的积极作用。(2)背景,根据材料二“清末新政废除八股后,又采取学堂育才选才和留学生毕业录用等北洋政府时期,受国内外诸种因素的影响,以强化文官立法为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统治危机、科举改革、新式学堂、留学潮、民国政治等方面分析20世纪初期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变革的历史背景。(3)意义,根据材料三“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正式建立一大批优秀人才陆续进入国家机关工作,为国家公务员队伍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人事制度、人才选拔、干部队伍等方面说明我国实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