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年高考冲刺卷 (山东卷)语文 06(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84082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7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高考冲刺卷 (山东卷)语文 06(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6年高考冲刺卷 (山东卷)语文 06(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6年高考冲刺卷 (山东卷)语文 06(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6年高考冲刺卷 (山东卷)语文 06(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6年高考冲刺卷 (山东卷)语文 06(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2016年高考冲刺卷 (山东卷)语文 06(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2016年高考冲刺卷 (山东卷)语文 06(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2016年高考冲刺卷 (山东卷)语文 06(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2016年高考冲刺卷 (山东卷)语文 06(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2016年高考冲刺卷 (山东卷)语文 06(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2016年高考冲刺卷 (山东卷)语文 06(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2016年高考冲刺卷 (山东卷)语文 06(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2016年高考冲刺卷 (山东卷)语文 06(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2016年高考冲刺卷 (山东卷)语文 06(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2016年高考冲刺卷 (山东卷)语文 06(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2016年高考冲刺卷 (山东卷)语文 06(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2016年高考冲刺卷 (山东卷)语文 06(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2016年高考冲刺卷 (山东卷)语文 06(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2016年高考冲刺卷 (山东卷)语文 06(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2016年高考冲刺卷 (山东卷)语文 06(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2016年高考冲刺卷 (山东卷)语文 06(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4页
2016年高考冲刺卷 (山东卷)语文 06(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6年高考冲刺卷(6)(山东卷)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2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卸载试卷上无效。3第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

2、案无效。第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路两侧是青青的草坪,森森的梧桐,间或有刻着李白、杜甫、孟浩然、皮日休、欧阳修等人诗词的碑刻。一粒粒黑黝黝的饱满遒劲的汉字,婉如圣哲先贤们的一颗颗瞳仁,静谧、肃穆而又慈祥。走出一片松林,眼前豁然一亮。箕形山坡下,累累卧石和簇簇青葱之间,好鸟相鸣,荷叶田田,萼红(灼灼/濯濯),一池晶莹,笑容可掬。池塘约三四亩,澄澈(宁静/幽静),(映照/映衬)着青山绿树,蓝天白云,日月沉浮,好一个安详的世界!那是大地的脉络,那是历史的记忆。 ,重檐六角,斗拱高耸,恰似魏晋高士的峨冠。池水周围是一丛丛毛竹, ,又如美女明眸的睫羽。1

3、文中加点的词语,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间(jin)或 婉如 B黑黝黝(yu ) 笑容可掬C累累(li) 安详 D遒劲(jn) 峨冠【答案】D【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技巧点拨】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如“累累”。常见别字的类型:(1)因字形相近写成别字;(2)因字音相同或相近而致别;(3)音同形

4、近:(4)受前后字偏旁影响而写成别字(5)因不理解字义而致别。纠正错别字的方法:1形辨法。(1)是要注意形体相近的偏旁部首。(2)是要记清字的笔画。2音辨法。(1)利用字音分析形声字的声旁。有些形声字,声旁近似,但读音不同,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区别声旁近似的字。(2)读准字音。有些字是由于读错了字音而随着就把字写成了别字。3义辨法(1)了解一些常见部首的含义(2)对一些词语尤其是成语中的字义理解有误而产生的,需要了解这些字义。如“宛”与“婉”可用“义辨法”。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灼灼 幽静 映照 B灼灼 宁静 映照C濯濯 宁静 映衬 D濯濯 幽静 映衬【答案

5、】B【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易错警示】词语的考查,重点在语境,易混词语。词语重点考查考生结合语境(上下文)准确理解和使用词语(包括虚词)的能力。可采用如下方法:1语感法。在语言文字学科中,语言感觉是十分重要的。语感是对语言现象的感知能力,语文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2正确释义法。正确使用词语的基础是能够根据语境辨析词语的意义。语境就是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也就是上下文。3望词生义法。望词生义就是看到词语,根据自己在平时的构字、用词地学习和领悟中,估计和推测该词的意义和用法。4联想想象法。如果所给选项中,有的词语很不容易区别或很难理,就可以把词语中比较费解的

6、语素,通过联想或想象的方式进行组词或造句。5排除带入法。排除,即把最不可能的干扰选项排除掉,再把相似的两项带入句子,综合运用以上的各种技巧,最终,选出答案。如“映衬”与“映射”可用“望词生义法”推敲。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池中有一座湖心亭 滴青流翠,楚楚动人B湖心亭位于池中 楚楚动人,滴青流翠C池中有一座湖心亭 楚楚动人,滴青流翠D湖心亭位于池中 滴青流翠,楚楚动人【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A“池中有一座湖心亭”句“池中”承接上文,“湖心亭”关照下文。“滴青流翠,楚楚动人”句“滴青流翠”承接上文,“楚楚动人”关照下文。【

7、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技巧点拨】纵观近几年高考的语句衔接题,题型无非是三种:嵌入题(也称“复位题”),已给定上下文(句),确定了语境,要求在其中填上一句或几句话;排列题,即给出若干句子,按语意连贯的要求排列成一段话;承接题,只给定上文(句),要考生选择与之衔接连贯的下文(句)。在熟悉题型的基础上掌握“句式知识”“命题规律”“解题方法”等;平时多读些名家作品或时文中的精美语段,增强语感;要有整体意识,欣赏一段话,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有意识地研究语句间的内在联系甚至语言风格等;要有文体意识,把握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文字的各自表述顺序;要

8、学会从陈述对象入手,通过梳理句子主干把握陈述主体,确定选句的角度。该题中考核“嵌入题”。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党员干部要洁身自好,非分之礼不收、不义之财不取、分外之物不拿,“以德治家、以廉养家”,用实际行动筑牢家庭廉政防线。B随着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实施,农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农村被盗率已经每况愈下,但是,我们仍应加强防盗意识。C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大型文艺晚会上,享有盛誉的香港歌手“四大天王”那极具磁性的歌声如空谷足音般美妙动听,使得众多歌迷如痴如醉,为之疯狂。D芯片是数字电视的“大脑”,在数字电视产业发展过程中居于举重若轻的地位。所以发展数字电视必须先发展芯片,发展芯

9、片,首先得培养芯片研究人才。【答案】A【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技巧点拨】成语的错误类型主要有内涵不明,感情色彩失当、对象错类和不合语法,考核的重点是望文生义、对象错配和褒贬失当,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成语积累中找到成语的关键,记忆含义的同时还要记忆用法,如词义的褒贬、适用的对象、语法功能,在答题时首先明确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然后分析成语的内涵,看是否恰当,此题中的“每况愈下”“举重若轻”属于使用对象不对,“空谷足音”属于语境不对。总之不但要加强成语的意思的积累,还要注意用法的积累。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冬日,“九眼贡莲”已进入双节前的黄金

10、采摘期,数名采藕人正穿着防护衣在地里忙着采摘莲藕,将销往四川、陕西、甘肃等地。B这家4S店长期占道修车,不仅毁坏了人行道地砖,而且不能让行人、车辆正常通行,给周围群众的日常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C建设智慧城市要从解决城市实际问题入手,合理规划管理城镇,打造城市宜居环境,最终增强市民的幸福感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D进入秦岭,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漫山遍野点缀着火红的枫叶,蔚为壮观,这是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绝美画卷。【答案】D【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技巧点拨】结构混乱是课标卷必考点额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杂糅主要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

11、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暗换主语表现为句子前面没有主语,而前句的主语不能作该句的主语。此题B项句式杂糅。应该为“给周围群众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或“周围群众的日常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二、(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中国社会向来以幅员广大、民风殊异为其核心特征。差异的民风营造出差异的地方秩序,进而形成了各地特殊的社会规范体系,这些规范体系又被称为“乡规民约”。这不是指国家法体系意义上的正式的法律制度,而是在地方上极为有效的规条以及数代沿袭下来的习惯。这些规条和习惯在一个地方不仅有效而且起着跟法律一样的约束人的行

12、为的作用。乡规民约在中国历史悠久。据有文字记载的资料,周代就有邦国之内的州长、党正、族师以及属地里的人民一起听人诵读邦法的记载,不过真正地成为地方制度要从北宋写作吕氏乡约的蓝田四吕兄弟开始算起。明代中后期,社会出现严重的道德崩溃,乡规民约曾经一度中兴,上下达成倡导“乡约”的共识。到了民国时期,由于严重的农村危机,里甲制度曾经再度复兴,伴之而出现的就是以地方自治为目标的各个层次的乡规民约得到蓬勃发展。究其本意,“乡约”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乡村城防的民众,以美俗息讼、安里弭盗为宗旨,或为了抗敌御侮、保耕护林、应付差徭等而自发订立、共同遵守的乡规民约;二是指建立在自发订立、共同遵守的乡规民约基础上

13、的,伴有一套较完整的体制,以口头规劝、立誓和乡评载之簿册的形式,对本乡本坊的民众进行彰善、纠恶的自治组织,这也是乡约的实质。乡约根本上是一套道德教化的仪式,它之所以有效率,在于其相信人性根基于善,凡违背社会常规的行为都可以经过乡约的宣讲而得到纠正。实质上,乡规民约是具有跟国家正式颁布的法律有着异曲同工作用的社会约制机制,只是其管辖的范围有限,仅限于乡里的范围。但正是由于其地域范围的有限性,使得其效率在当地特别的明显。不过应该指出的是,由于乡规民约的地方性特质,其效率是建立在自发性的基础之上的,离开这一点而越俎代庖地外加一种“乡规民约”,如今天许多地方写在乡村告示牌上的那些命令式的“乡规民约”,

14、其对于村民的约束力几乎为零。这同时也提醒国家的政策制定者,他们应该真正地从尊重当地人自发建立起来的社会秩序这样的高度来重新理解作为建构新乡村法制秩序的乡规民约。因为,确实不能否认,乡约制度乃是长期发展起来的用以教化、组织以及鼓励人们相互和谐地生活的、老百姓自己认可和接受下来的行为规则。这种乡规民约能够持久地起作用是与中国社会的整体结构密不可分的,这种结构就是已故的费孝通教授所总结出来的“由上而下”以及“由下而上”的两股轨道,对于前者我们强调过了头,而对于后者又无人问津,近乎凋敝了。但是乡规民约能够发生作用的土壤恰恰就在这“由下而上”的轨道里,这一轨道能够真正地起作用是因为那里的秩序是自发生长出

15、来的。(选自赵旭东乡规民约与新乡村建设,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中国社会差异的民风营造出差异的地方秩序,进而形成了各地特殊的社会规范体系,即乡规民约。B乡规民约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乡约根本上是一套道德教化的仪式,它在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C乡规民约是具有与国家正式颁布的法律有着异曲同工作用的社会约制机制,只是其管辖的范围有限。D乡规民约具有地方性特质,它起作用的基础是自发建立的社会秩序,这对新乡村建设有重要启示。【答案】D【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技巧点拨】归纳概括文章内容要点是要求考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的进一步分析

16、与整理的能力。归纳内容要点一般是对一段或者几段文字进行分析概括,而概括中心则是就整篇文章来的分析概括。而对内容要点及中心的概括,要在结合命题意图基础上,抓住关键的语段,推敲领会句段的含义,对内容进行提炼加工,有时需要概括的内容包含了多层意思,要依据试题的要求进行取舍,注意概括的周全。对于文章的内容要点归纳,则要注意以下几点:注意抓住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点。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分析语句间的关系,分析把握其内容的重点。分析归纳时,要整体把握,从全文出发,既高瞻远瞩,不偏不漏,又不纠缠于细枝末节。例如本题思考的重点是抓住题干中的“主旨”来分析,选项ABC表述

17、的均不属于主旨。7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属于“乡规民约”的一项是( )(3分)A某村经商议出台了红白喜事办理办法,规定凡本村村民,家里有红白喜事,皆由村里集体操办宴请亲朋,不许大吃大喝,不许攀比、浪费。B某村村委会的墙壁上,醒目地写着“努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幅标语。C某村亭内保留着两块乾隆年间的禁约碑,其中一块禁约碑刻有关于大米买卖使用椰筒作为量具以及操作规范的规定,要求做买卖要童叟无欺。D四川隆昌县有着“川南民风民俗的活化石”美誉的“鬼市”延续至今,它遵循着颇具地方特色的“夜半相聚、鸡鸣则散”的市场规矩。【答案】B【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

18、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等。例如本题选项B的表述就属于答非所问,没有紧扣“乡规民约”来表述,因此解答此类题,从文本中找到属于“乡规民约”的语段,然后将选项带入进行比较分析即可。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A周代就有邦国之内的州长、党正、族师以及属地里的人民一起听人诵读邦法的记载,但此时尚未形成真正的乡规民约。B“乡约”一词的第一层含义是指本乡自发订立、共同遵守的规约,第二层含义是指对本乡本坊的民众进行彰善、纠恶的自治组织。C乡规民约有效率的

19、原因在于其相信人性根基于善,实际的情形是通过乡约的宣讲,那些违背社会常规的行为都能够得到纠正。D乡规民约持久发生作用的土壤是在中国社会整体结构中“由下而上”的轨道里,而现在人们对这一轨道却极不重视。【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思考时,要根据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仔细辨识选项的表述是否与原文内容有细微的差别,C项“实际的情形”说法不正确。故选C。【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技巧点拨】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准确

20、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本题可联系文本第三段中“乡约根本上是一套道德教化的仪式,它之所以有效率,在于其相信人性根基于善,凡违背社会常规的行为都可以经过乡约的宣讲而得到纠正”,很容易得出选项C的表述不符合原文。三、(每小越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是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是故吕

21、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纣用恶来,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其亡也。齐景公伐宋,至于岐堤之上,登高以望,太息而叹曰:“昔我先君桓公,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今我长毂三千乘,而不敢久处于此者,岂其无管仲欤!”弦章对曰:“臣闻之,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公在此,则车下之臣尽管仲也。”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人矣。”简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22、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范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范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贤者怨之,不肖者雠之;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无常安之国,无恒治之民;得贤者则安昌,失之者则危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明镜所以昭形也,往古所以知今也。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昌,则未有异乎却走而求逮前人也。 (节选自刘向说苑卷八尊贤,有删改)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 致:达到B

23、贱不肖而不能去也 贱:地位低下C是故绝江海者托于船 绝:横渡D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雠:同“仇”,仇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认为是低贱的,轻视,意动用法。【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近几年文言实词错误选项经常出现“以今释古”的例子,同时注意在实词中考核一些此类的活用,如此题的选项B就是词类活用。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登高以望,太息而叹 秦人以十五城

24、请易寡人之璧B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 其孰能讥之乎?C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D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答案】D【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文言虚词的考核一直是山东卷必考的题目,注意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命题的方式一般为课本一个句子,文本一个句子,首先明确课本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把它带到文本的句子中去,看是否得当,解释的是否通顺,即所谓的代入法。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B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

25、/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C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D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一般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的充当的成分,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注意句子间结构的一致。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作者认为人君

26、树立功名、成就霸业抑或破家亡国、身败名裂,根本的原因在于能否尊贤而下士。B齐景公感慨自己有三千辆兵车却不敢在宋国久留,弦章告诉他,要多有几个管仲一样的贤臣就好了。C杨因是一个有争议的人,而赵简主用鞭辟入里的分析力排众议,委以重任,表明赵简主能够尊贤用贤。D孔子认为尊贤与贱不肖是治国的重要方略,中行氏因为“尊贤而不能用”,“贱不肖而不能去”而导致灭亡。【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弦章的观点是齐景公应该学习齐桓公,那么齐国的大臣都是管仲一样的人才了。【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

27、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如此题弦章的观点是齐景公应该学习齐桓公,那么齐国的大臣都是管仲一样的人才了。20080418第卷(非选择题,共114分)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3分)(2)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昌,则未有异乎却走而求逮前人也。(3分) 【答案】(1)想要使天下安定太平,并且把光荣的名声流传到后世的君王,一定要尊重贤臣并且谦虚地对待士人。(2)知道厌恶历史上那些导致国家动荡灭亡的方法(原因),却不去追求、学习历史上

28、那些让国家安定昌盛的方法,那么与倒退着跑却想要追上前面的人的行为没有差别。【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文言文的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平治”“垂”“下”“所以”“却走”“逮”等词语和定语后置句以及固定句式“未有异乎”的落实。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建议翻译时打草稿。【参考译文】要想使天下安定太平,把光荣的名声流传到后世的君王,一定要尊重贤

29、臣,谦虚地对待士人。朝廷没有贤臣,就像鸿鹄没有翅膀一样,虽然有飞翔千里的愿望,还是不能达到自己心中想要到达的地方;所以越过江海的人要依靠船只,到达远方的人要依靠车马,想要称霸成王的人要依靠贤士。因此,吕尚被聘用,天下人就知道商将要灭亡,周将要称王了;管仲、百里奚被任用,天下人就知道齐、秦一定会称霸了。纣王任用恶来,齐国任用苏秦,秦王任用赵高,天下人就知道他们将要灭亡了。齐景公攻打宋国,来到岐堤上面,登高而望,长叹道:“过去我的先父桓公,只有八百辆兵车,就能在诸侯中称霸。如今我有三千辆兵车,却不敢长久地呆在这里,难道是因为没有管仲的缘故吗?”弦章回答说:“我听说,水面宽广,鱼儿就长的大,君王圣明

30、,臣子就忠诚。从前,因为有桓公,所以才有管仲;现在如果桓公在这里,那么车下的大臣就全都是管仲了。”杨因求见赵简主,说:“我在家乡,三次被人驱逐,侍奉国君,又有五次被撤职;听说您喜爱士人,特地跑来见您。”赵简主听了,停止吃饭,叹息不已,直起身子,跪着行走。左右的人上前劝谏说:“在家乡三次被人驱逐,这说明他不受大家欢迎;事奉国君五次被撤职,这说明他对国君不忠。现在你的士中见到了有过失的人。”赵简主说:“你们不知道啊,美女是丑妇的仇敌;品德高尚的君子,是被乱世所疏远的;正直的行为,是邪恶坏人所憎恶的。”于是出去接见杨因,并授给他相位,国家治理得很好。子路问孔子说:“怎样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治

31、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尊重贤能的人,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子路说:“晋国的中行氏尊重贤能,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他的灭亡是什么缘故?”孔子说:“中行氏尊重贤人却不能重用他们,轻视不贤之人却不能罢免他们;贤能的人知道他不重用自己而埋怨他,不贤之人知道他看不起自己而仇恨他;贤能的人埋怨他,不贤之人仇恨他,埋怨和仇恨一同摆在他面前,中行氏即使想不遭灭亡,能够办得到吗?”没有永远安定的国家,没有一直自觉的人民;得到贤能的人才国家就安定昌盛,失去贤能的人才国家形势就会变得危急甚至国家灭亡,自古至今,没有不这样的。明镜是用来清晰地反映外物,过去是用来认识现实的。知道厌恶那些历史上导致国家动荡灭亡的方法,却不

32、去追求、学习那些历史上让国家安定昌盛的方法,那么与倒退着跑却想要追上前面的人的行为没有差别。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官舍竹 王禹偁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注闲官:诗人当时因受谗而被贬,所任的商州团练副使是个无事可干的虚衔,所以称作“闲官”。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为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远的地方。(1)请赏析颈联中“拂”字和“侵”字的妙处。(4分)【答案】两字运用了拟人手法,“拂”,即吹拂,竹声萧萧拂琴,写出了竹声的美妙含情,令人神往;“侵”写出了竹的影子映在棋盘上,似

33、与人同乐。(2分)营造了一种物我为友、物我同趣的意境。(2分)【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技巧点拨】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主要是锤炼诗中的动词、形容词和虚词。) “炼字”的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方法:(1)直接释义;(2)从语法的角度,分析其特殊用法;(3)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运用效果。本题两字运用了拟人手法。2结合原诗句,再现景象。方法展开联想,描绘该字所在诗句呈现的景象。注意点出意象的特点。题中“

34、拂”,即吹拂,竹声萧萧拂琴,写出了竹声的美妙含情,令人神往;“侵”写出了竹的影子映在棋盘上,似与人同乐。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或评价该字的表达效果(准确鲜明、形象生动、新颖贴切、耐人寻味等)。题中营造了一种物我为友、物我同趣的意境。考生抓住三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组织答案。(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4分)【答案】托物言志,竹“不随夭艳”“独守孤贞”,表现了清白、坚贞、高洁的特点,(2分)作者以竹自喻,表达了诗人孤独而坚贞不渝的情怀(2分)。【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技巧点拨】这是考查诗歌的语言

35、和表达技巧。在古诗鉴赏中,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起兴、互文)、表现手法(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对比、对照、抑扬、照应、动静、正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这是诗词考核鉴赏的重点,再次强调答题要领:内容(写什么)、方法(怎么写,也就是表达技巧)、效果(怎么样)。(注意:这三者的顺序可以按需要倒换,但答题时不可缺漏。)考生在具体答题时要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例如本诗中就运用了托物言志艺术手法,考生答题时要结合意象、意境、情感入手赏析,不可只背术语。15补写出下列句

36、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孔子的名言“ , ”道出了为人处世的原则: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2)阿房宫赋中,杜牧告诫统治者汲取秦速亡的教训,否则会重蹈覆辙的句子是: , 。(3)齐桓晋文之事中强调学校教育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 。【答案】(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庠序”“ 颁”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

37、笔误。【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题中的“银瓶乍破水浆迸”中的“乍”考生容易错写成“炸”, 句中的“乍”是突然的意思,整句形容音乐突然变得激昂或者悲壮,考生在理

38、解通假字的基础上就不会写错了。五、(12分)1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以“设置国家公祭鼎”开头,概括设置国家公祭鼎的作用。要求:要点全面;运用结构整齐的短语;不超国35字(含标点)。(4分)2014年12月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少先队员代表 一起为国家公祭鼎揭幕鼎在中国传统中是国家重器,是国家政权的象征,也是祭祀时重要的祭器和礼器。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设立“国家公祭日”,并首次以国之名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国家公祭仪式,是体现国家意志的最高规格的祭祀仪式。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逢有重大政治和社会事件,有铸鼎记事的传统。设置国家公祭鼎纪念设立国家公祭日和举行首次国家公祭活动两个重大

39、历史事件,符合传统礼制。古之以鼎记事,今之铸鼎铭史,设置国家公祭鼎并永久陈列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无论对历史记事,还是对凝固社会记忆将起到积极作用。设置国家公祭鼎: 。【答案】(设置国家公祭鼎)体现了国家意志、传承了传统礼制、便于历史记事、凝固社会记忆。(每点1分)【考点定位】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技巧点拨】此题属于提取关键词。 如何提取关键词,可采用如下一些方法:方法一、提取要素。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记叙类材料,记叙性文段包括消息在内。对这种 文体形式的压缩,要把握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包括对象、身 份等)、事件。概括起来就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人

40、干了什么事情, 有什么结果。然后再对这些信息进行调整提取关键词。方法二、摘取中心。这种方法要注意准确地把握一段语言材料的中心,打叶削枝,摘取中 心句或关键句,根据要求把多余的枝叶去掉。一般说来,新闻材料往往要 抓住第一句或第一段,即新闻的导语。议论类或说明类的材料要能抓住中 心论点或者要说明的中心意思,然后再在中心句中提取关键词。方法三:分层提炼 针对语意较复杂的材料,我们可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先给原有的语 段划分层次,提炼各层次的要点,然后再提取关键词。17有不少名人的名字来源于古代诗文,请仿照示例,从“刘海粟(国画大师)、王朝闻(著名美学家)、周信芳(京剧艺术大师)、李行健(著名语言学家)

41、”四个名人的名字中任选一个,写出相关的名句并对名字加以合理阐释。不要求句式及阐释角度完全一致,不超过80字。(4分)示例:“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著名科学家屠呦呦的名字就来源于此。这个名字让我们可以联想到这位科学家为中医药研究而生的诗意人生。【答案】“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国画大师刘海粟的名字就来源于此。这个名字让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大师开阔的胸襟和谦虚的品德。“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京剧艺术大师周信芳的名字就来源于此。这个名字使人不由想起这位大师不但演艺精湛而且不流世俗、宁折不弯的高大形象。“朝闻道,夕死可矣!”著名美学家王朝闻的名字就来源于此。这个名字让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大

42、师不惜以全部生命追求美学之“道”这一至高境界的决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著名语言学家李行健的名字就来源于此。这个名字可让我们感受到他在学术研究上努力上进、永不停息的精神。【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名师点睛】仿写的题目主要有嵌入式仿写,续写式仿写,命题式仿写和开放式仿写,此题属于开放式仿写,此类仿写在结构上要求不严,注意是文句的内涵上要像,此题注意名字中包含的诗句,然后结合诗句的阐释名字的内涵。18仿照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4分)雨借着芭蕉或屋瓦,敲打出柔肠寸断或满怀激情。【答案】有的人向往人格的升华,于是就

43、洁身自好,一尘不染 有的人向往私欲的满足,于是就贪赃枉法,中饱私囊【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题干要求“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用拟人修辞,句式与例句相同”,要求比较宽泛。答题时注意修辞和句式,思想积极健康向上就行。如“风借着檐铃或波涛,流转出浅吟低唱或澎湃激昂”“云借着明月或山雨,幻化出旖旎缠绵或豪情奔放”。【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技巧点拨】解题思路:从上面的考查点上,同学们可以了解到,仿例造句难度大,要答好这类题应从几个方面入手:1仿句式: 句子形式(注意点):(1)仿句的陈述对象(主语)(2)句子的固定格式。(3)相对应的词性。2仿修辞:八种修辞是

44、 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反问、反复、设问、夸张。3仿语境:仿写的语句大多是要求富有哲理的,或者意蕴含蓄的,这就要求同学们首先应该领会或领悟其中蕴含的哲理,把握上下文的意脉,防止“形合而意离”的仿写。色彩角度:感情上句子包含的褒贬之情,多用格调高雅的词句。仿例造句题进行语言表述时,应该考虑到几个方面:1内容上保持语意连贯,要集中反映文段的整体内容。2形式上力求句式相同。注意修辞手法。3表达上必须手法一致。注意句子结构类型。如本题题干要求“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用拟人修辞,句式与例句相同”,要求比较宽泛。答题时注意修辞和句式,思想积极健康向上就行。如“风借着檐铃或波涛,流转出浅吟低唱或澎湃激昂”

45、“云借着明月或山雨,幻化出旖旎缠绵或豪情奔放”。六、(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生命之灯逄金一在济南地图上,你一定能很快找到顺河高架路。它南北纵贯,状如一个发福中年男性的啤酒肚曲线。大约在这啤酒肚的肚脐眼处,由东向西挺出如小火柴棒一样的一条街,那就是馆驿街。馆驿街是一条温暖的街。1987年夏天,我第一次来到济南。济南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大明湖,不是趵突采,不是千佛山,不是泉城路,而是馆驿街。我至今还记得那次和父亲走过两个开满丰满荷花的大池塘,那荷花拥拥挤挤却高高兴兴的样子,荷花长得好像比我还高。站在街口,父亲一字一顿地念:“馆一一驿一一街,嗯,走走看。”多么有意思的一个名字!“馆

46、驿”,它带着古文明的胎记,带着汉炙字的神秘感,指向古代,指向了大多数当代人看不清的远方。“馆驿”让我想到“战国四公子”之一孟尝君的门下冯谖。孟尝君最初将他“置于馆驿”,不甚重用,后来冯谖唱长铁歌,吐槽自己“食无鱼,出无车”,终成孟尝君的高级食客。著名成语“狡兔三窟”也源于此人。典称“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馆驿”让我想到商鞅。这是一个在生命的最后“驿不得”的可怜之人。他被迫逃亡到边境时,想投宿馆驿,却被以“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予以回绝,最终被逮捕遭车裂而死。“馆驿:还让我想到杜牧那首著名诗作:“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此诗

47、讽刺唐玄宗为了爱吃鲜荔枝的杨贵妃,动用国家驿站运输系统,从南方运送荔枝到长安。那得得马蹄声,历久千年,犹自回响耳畔。父亲和我就在那沙沙的长铗歌声中,在那慌慌的择路声中,在那隐隐的马蹄声中,像两簇小火,一步一步照亮这根充满神秘感的火柴棒。多少年后,当我终于在这座城市落户,而所居住的地方恰巧就在馆驿街附近时,就每每想到与父亲共度的那些宝贵时光。现在,这条路只能由我一个人走了,火柴棒被我一次次孤独地擦亮,父亲那慈祥的笑容就浮现在眼前,他身上那淡淡的烟草气息就萦绕于鼻尖,他那略带低沉的声音就回荡在耳畔。后来,我慢慢理解了这条街。这是一根燃烧了六百多年的火柴棒。它最初出现在文字中是一条大道,俗称官道。那

48、是在明洪武九年(1376年),三司(布政司、按察司、都司)移于历城,此地始设馆驿,名曰谭城驿。这是传送公文、迎送官员的馆驿,百姓称“接官亭”。这根火柴棒正式成为一条街,是在清代。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 历城县志将这一带称“十王殿街”。后来,在馆驿和十王殿之间形成街巷,才统称馆驿街。续修历城县志记载,馆驿街“北走燕冀,东通齐鲁,为济南咽喉重地”。既为“咽喉”,那么我想,明代“后七子”领袖、大诗人李攀龙(今济南人)按理说也会从此街走过。因为他曾在今广东、山西、河北、河南、浙江、陕西等多地出任高官并多次回乡,一定有机会经过此街,而在极其重视迎送程序的古代中国,他在馆驿街上寒喧几句,当是必有的

49、步骤。这根火柴棒的东端为荚贤桥:西端,也即它的红色磷头,是红瓦坡顶的德式建筑津浦铁路宾馆。我们在说这座建筑的时候,其实应该降低了声调,因为它可是一位业已107岁的历史老人。在一百多年的时光中,它有很多荣耀的时刻,孙中山、胡适、泰戈尔与徐志摩均曾在此住过。孙中山与胡适的这次济南之行,均曾抽时间游览了大明湖。从路线上考量,他们均可能走过馆驿街,只是未曾有确实的文字留下而已。一条街就是一条街,它平躺着,只供人走来走去,未必非得让人记住它,不像湖山胜景,或以水的形式低下头去一脸娇羞,或以碑、塔、寺、观的形式仰起头来一脸的正能量,让人在俯仰之间流连忘返。一条街,以正直为本分,沉默是它的声音,寂寞是它的命

50、运。从更大的视野上看去,这条街在现代史上,日本人的铁蹄踏过,国民党的军警皮靴踩过,解放军的步鞋丈量过。720米的长度,一部大历史的容量。而今,我上下班都要穿过英贤桥,脚触馆驿街:我的孩子也曾每日路经馆驿街。而每次经过这条街,我都会有一种不一样的感受。我们称它为街,实则好似省略了什么。在我眼里,它是一座以直线形式存在的高山,是一条以硬土方式存在的长河。它甚至也可视为典型山东人的一个隐喻:外表平凡、平实、平和、平静,而目光久远、沉稳老练、处变不惊。每个人的记忆中,都会有这样燃烧着的火柴棒。它们默默燃烧,侍奉着岁月,滋养着时光。它们小到无名无姓,却大到能照亮一座城市、光耀一部历史。它们,是能够点亮人

51、们心海沉舟的生命之灯。 (选自2015年第10期散文选刊,有删改) 19文章第一、第二两个自然段有何特点和作用?(4分) 【答案】第一自然段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介绍了馆驿街的地理位置及其形状特点;(2分)第二自然段以济南标志性的名胜来衬托馆驿街给我的印象深刻、影响深远,自然引出下文。(2分)【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技巧点拨】散文中的环境描写多指文章中的景物描写,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作者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写这些景物,以此映衬人物的心情,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它与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一定的区别。环境

52、描写主要有以下作用:一是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如孔已己中开头对鲁镇酒店的格局的描写);二是渲染气氛(如故乡中对故乡景象的描写);三是烘托人物性格(如驿路梨花中对小茅屋的描写)。此外,还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映衬人物的心情,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等。环境描写主要有以下作用:一是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如孔已己中开头对鲁镇酒店的格局的描写);二是渲染气氛(如故乡中对故乡景象的描写);三是烘托人物性格(如驿路梨花中对小茅屋的描写)。此外,还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此处考查某一情节对主旨及结构的作用。20作者在文中写到父亲,看似闲笔,实则含有深意,试简要说明其用意。 (4分) 【答案】通过父亲交待我与馆驿街相遇

53、的缘起,而馆驿街又经常让我怀念起父亲,从而赋予了馆驿街人情温暖,增强了文章的感情色彩;(2分)强调父亲与馆驿街一样,都给予我生命的启迪,是点亮我心海沉舟的生命之灯,含蓄表达了对父亲的感激之情。(2分)【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易错警示】散文很少象小说那样具有鲜明的人物形象,但在写人或叙事散文中,一般还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要特别注意从人物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多个角度把握他们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从而去赏析人物的形象美和精神美。要求根据题目引导语的要求或暗示,到原文中去理清思路和作者的意图,体会散文的思想境界和情感,再经过分析达到理性的判断。散

54、文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的人物形象那样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形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洁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鉴赏人物形象就可以通过一些片断、局部来“窥斑见豹”。此处的人物形象“父亲”一定要与“驿馆街”联系起来。21本文引用了大量历史典故、历史资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答案】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使文章更具人文色彩,增强了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2分)介绍了馆驿街的历史沿革,说明它尽管平凡平常,但历史底蕴深厚、文化内涵丰富,是时代变迁的见证者,从而有力揭示了文章主旨

55、。(2分) 【解析】试题分析:引用大量历史典故、历史资料在不同的文体中作用也会有区别,文本是散文主要从它对语言的精彩、丰富性所起的作用方面去考虑,除此之外还要想到它对主旨表达的作用。【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技巧点拨】在说话和行文中,引入现成的语句(包括诗文、成语、谚语等),借以在说明问题、阐明观点时增强说服力,叫做“引用” 引用的种类: 1明引,直接引用原话,在形式上注明,或者加上引号的。 2暗引,间接引用,不注明出处,也不加引号,直接把原话融合在自己的话里,或者只引原话的大意。 3仿引,仿用原话的形式,保留一部分原话,另外换上某些新

56、词。 引用的特点: 1语言凝练,言简意明。 2形象鲜明,增强表现力。(如说明文中引用诗文) 3加强真实性。(如引资料) 4起证明作用。(如引名人名言或格言等作理论论据) 引用的注意点: 1一定要正确理解原话的意义。 2引用原话,不是为特定的需要,一定要忠于原文。 3引用时要与自己的意思配合得当,避免语意含混不清。 4引用谬误观点,必须选用对方有代表性的观点,才能反驳有力、中肯。本文是散文,引用典故可以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使文章更具人文色彩,增强了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22结合全文,谈谈文章给了你哪些人生启示。(6分) 【答案】人生可能有得意辉煌,也可能有失意落寞,都要坦然面对,宠辱不惊。做人要

57、正直平实,沉稳低调,甘于寂寞,不求外表繁华,但求内蕴丰厚。要善于从简单、平凡的事物中汲取人生智慧,点亮生命之灯,指引人生航向。(每点2分。其他答案如果合乎文意、言之有理,也可以得分。)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技巧点拨】问阅读后的体会、体验、启示、见解:要注意观点正确、健康,注意言之有理答题步骤按总分总的顺序答题:A你从文中得到的收获、体会,明白的道理,可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回答。B结合文中和生活中具体的事例、材料加以举例说明,阐明理由C所以我们应该怎样怎样。对于托物抒情类散文一般说来,作者所描绘的事物并非最终所赞美的对象,真

58、正赞美的对象常常隐含其中,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品读文章,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会作者的情感脉搏,找出所托之物与所赞美的对象之间的相似点。红砖颂的结尾,将红砖与砌砖工人融为一体,红砖与砌砖工人都有相同可贵的精神,这就暗示了红砖的品格正是砌砖工人的品格,这样就基本完成了“托物言志”类散文的阅读。当然,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各个步骤是密不可分的,这里一步步展示阅读步骤,是让你有依据可寻,有方法可求。本文的物是“馆驿街”主要从它身上找到作者赞美的品质。七、作文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那些有渡河经验的人,在涉水之前,总会习惯地随手抓起一块石头投入水中以测

59、量水深,水花溅得越高,水声越是响亮,河水也就越浅。那溅不起多大水花、听不见多大水声的河水,必定是深不可测的。黄河并不总是奔腾咆哮的。黄河中游有一段,看上去就是凝滞不动的混浊的泥浆,然而,连搏击过激流的黄河船夫也不敢在这里行船,因为河心是流动的,没有谁能说清它究竟有多深。静,是外观姿态;流,显示了内在的力量;深,则意味着蕴藉和深重。静水流深,不显不露,昭示着生命的博大精深。令人屏息凝神,浮想联翩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答案】静水流深静水流深,宁静故而致远,长流故而不绝,幽深故而博大。人生之大境界莫过如此。哪位哲人说过,海是最宽广的孤独。巨浪涛天固然

60、摄人心魄,浪前的平静更是无人企及。溪流易竭,恰是太过活泼;海静谧之处,恰将其背影塑成永恒的幽蓝。风云绕转之际,奔走钻营者踏出满地烟尘。然而草帽一顶,持竿不顾,庄子静默的背影留给世人无限深思。濮水一潭,树一棵,人一个。那人,宁静于风中的姿态亦化作一棵树,孤独地守候着一汪清水,任身后名利之争喧嚣造作。清风夜唳明月静,庄子将静的境界演绎到极致。不为尘俗所扰,在静中达到内心的净与洁,这是静的智慧。湘江远流,古朴而宁谧。孜孜之声孕育出山的清幽,一株虎耳草在梦中唱歌,歌声随长流之水愈飘愈远在这长流之江畔长大的,可是你,从文!行走湘江,那份灵动不绝的清越之声是否亦融入了你的灵魂?在那审美观点偏颇的年代,人们

61、将你清新质朴的文字捧过天又掷于地,如此反复无常,品评随意。你黯然却不愿落寞。将天生的才情运用于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事业。在此你开辟出了无人企及的新领域。于是,那些品评声终于自消自匿,隐遁而去。你便如那湘江,择道而流,长流不绝,温婉清雅的才情又何愁无处可施?内心的力量不绝,便能流动从容。这便是水“流”的智慧。同样是一弯月,一潭水,惠山脚下那潭水边,盲人用心拉奏着胡琴。人比弦还瘦,眼比水还深。潭深故而无声,万籁俱寂处,二胡深邃的乐音在空谷绕转,又沉至潭底一如你可叹的身世。阿炳,多少个风雪之夜,你与妻相伴走过无人的街道,身后胡琴哀鸣;多少个孤独之日,你独坐泉边,深思你走过的过去与未知的将来而此时,一腔哀

62、怨凝于乐音,深泉伴你,乐音伴你,于是你深邃的眼又烁动着坚定与希望无论身世,无论际遇,深邃中体悟生的价值。这便是“深”的智慧。濮水、湘江、惠山之泉静水流深,展现人生大智慧!【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所给材料有三节文字。第一节文字从渡河涉水经验谈起,将浅水河与深水河进行对比,实际上对外表深沉不露而内在深邃博大的人生态度进行了肯定。第二节将黄河外表的平静与内在的流动与渊深进行对比,主张不能仅看其表,而应当看到内在的流动与深邃。第三节文字进行评说,为文章立意作了暗示。“静”可以理解为“沉静”“宁静”“平静”“冷静”“静默”“静穆”“沉稳”,类似的还有“不张扬”“不显山”“不露水”“内敛”等等

63、。(“镇静”“谦虚”属于擦边球,语言基本功好的,降一个档次处理。)“流”可以是一种内在的活力,内在的动力,内在的能量。“深”是“深邃”“深沉”“深度”“丰厚的内蕴”“厚实的功底”“博大精深的素养”。“静、流、深”提倡内敛、不张扬、有底蕴,这是中国人传统的为人风范。“静、流、深”三者是表里的辩证统一,三者分为两个方面:“静”为一方面,一定要涉及;“流”“深”为另一方面,可都涉及,也可仅涉及其一。【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名师点睛】一类作文应当体现哲理,整体能从表里两个方面立意,或侧重于说“静”一个方面,但“流”或“深”的另一个方面应点到且语言功夫好,文章结构合理二类作文能看懂材料含义,但缺少辩证的分析;或虽能体现哲理,但语言基本功一般;或语言、立意均好,但文章结构呈简单列举,思想不够深刻,内容比较空洞仅涉及“静”或仅涉及“流”“深”,语言基本好的可进入二类三类作文存在明显偏颇,仅单纯谈一个方面,且语言基本功差,表达缠夹不清或不是从材料的整体出发得出的立意,仅从材料的某一个侧面或某一句话引申出的观点,如“尝试”“实践出真知”“要敢于搏击激流”等四类作文完全偏离材料所能容纳的立意范围,完全背离材料的主旨,如谈“表里如一”,认为“深藏不露的人是狡诈阴险的”等等语言基本功好的打可35分,语言基本功差的再适当降低分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