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83968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解析》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解析》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解析》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解析》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解析》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解析》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解析》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解析》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解析》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解析》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解析》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解析》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解析》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解析》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解析》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解析》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峨山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12月考试卷(历史)第卷(共6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反映了北京人会制造和使用石器、骨器会种植庄稼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保留了猿某些特征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可以看出北京人会制造和使用石

2、器、骨器,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故、项正确。北京人不会种植庄稼,其食物来源主要是用火烧烤猎取的动物、采集植物果实,故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北京人生理特征,故项错误。故选组合,排除ACD,B符合题意。2. 战国时期,“天下九州”的观念逐步取代西周、春秋的“华夷之辨”,居于中原的豫州、并州、冀州已与居于北方的幽州、南方的荆州、东南的扬州趋向平行、平等。这一变化表明A. 天下一统的整体观念正式形成B. 华夏与蛮夷之间存在文化冲突C. 内近外疏的正统观念已经动摇D. 趋向统一的文化心理初步具备【答案】D【解析】【详解】战国时期的“天下九州”观念逐步取代“华夷之辨”,无论南北,九州趋向平行、平等。依据所学

3、知识可知,这一变化说明中国各地趋同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即趋向统一的文化心理已经初步具备,故D项正确;秦朝时期,天下一统的整体观念才正式形成,故A项错误;材料是说华夏与蛮夷之间的趋同,而不是冲突,故B项错误;尽管如此,中国传统的内近外疏的正统观念仍然存在,材料体现不出动摇,故C项错误。3. 在阿房宫遗址出土的一块秦砖(见下图)上,用小篆写了“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十二个字。其中“海内皆臣”这四个字最能表明秦朝A. 经济繁荣B. 国家统一C. 文化统一D. 百姓安居乐业【答案】B【解析】【详解】小篆是秦朝统一后的通用字体,“海内皆臣”说明四海之内都臣服,体现出的是秦朝国家统一的信息,故B项正

4、确;秦砖显然是歌颂秦始皇的丰功伟绩,不是经济繁荣的体现,故A项错误;小篆是通用字体,不能说明文化上统一,故C项错误;秦朝的百姓赋税沉重,并不是安居乐业,故D项错误。4. 如图中的斜线部分是中国古代某王朝的直接统治区域。该王朝在地区设立的军政机构是A. 安西都护府B. 北庭都护府C. 西域都护府D. 安北都护府【答案】C【解析】【详解】匈奴主要活动时间是在秦汉时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代并未管辖西域,汉代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C正确;A、B、D是唐代设置的机构,排除。5.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A. B. C. D.

5、 【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国鼎立中魏国位于北方,蜀国位于西南,吴国位于东南,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6. 甘肃敦煌出土的父母恩重经是由唐代中国本土僧人编写的佛经,该经借佛陀之口,讲述人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恩惠,倡导子女感恩、孝顺父母。这表明A. 佛教思想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B. 宣扬“孝道”成为佛经主要内容C. 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趋于合流D. 佛教文化主动适应中国文化传统【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佛教僧人在传颂佛经的同时,还宣传感恩和孝顺父母等中国传统文化,故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佛教思想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故排除A;佛经的主要内容是佛教的经义,而

6、不是“孝道”,说法错误,故排除B;材料不能说明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趋于合流,故排除C。7. 唐前期,科举中制举科目以文辞科和儒学科居多,策问针对性不强;唐中后期则以政事科为主,策问的题材包括藩镇割据、军费开支、财政税收、土地兼并、边疆关系、吏治铨选等重大问题。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B. 国家政治形势的变动C. 门阀士族势力的衰落D. 科举考试制彻底崩溃【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唐中后期则以政事科为主,策问的题材包括藩镇割据、军费开支、财政税收、土地兼并、边疆关系、吏治铨选等重大问题”可以看出,唐朝中期之后,国家由盛转衰,统治面临着诸多问题,因此在科考的题目及内

7、容中也有相应的体现,故B项符合题意;当时并没有经世致用思潮,排除A;门阀士族势力衰落与科考内容的变化没有关系,排除C;D项不符合唐朝的史实,排除D。8. “唐诗对于唐代史事的反映,比起后人修纂的史书来,还是更原始的第一手资料”。对于这种把唐诗用于历史研究的新趋向,下列解读最合理的是A. 唐诗属于文学作品,多虚构之词,不能用作历史研究B. 唐诗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经考证后可使用C. 唐诗最能反映唐朝的真实情况,引入有利于历史研究D. 唐诗是原始的第一手资料,最适合用来研究唐代历史【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唐诗作为文学作品,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但是唐诗作为修纂史书的证据资料,必须要经过

8、考证之后,才能使用,可以用作历史研究,故答案选B。唐诗经考证正确后可使用,排除A;C项“最”说法错误;唐诗是第二手材料,排除D。点睛:注意史料的分类:按表现形式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民俗史料、影像史料等类型。按学术相对价值分为直接史料(第一手史料)和间接史料(第二手材料)。9. 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称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这反映了宋代A. 国家权力运作渐趋理性B. 中央集权制的加强C. 君主专制制度得到加强D. 宰相制度日益完善【答案】C【解析】【详解】宋朝中央政治体制以同中书门

9、下平章事为宰相,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相权,反映了宋代君主专制制度得到加强,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国家权力运作渐趋“理性”,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中央对地方垂直管理即中央集权制的加强,B项错误;宰相制度日益完善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错误。10. 宋朝时期,政府在商业管理上出现两种模式,一曰“买扑”,一曰“钞引。“买扑”类似于后世的招标承包制。在暴利性的盐业出现“钞引”,就是商人向官府缴纳一定数量的钱物换取凭证,拿凭证到指定机构支取食盐,再到指定地点销售。材料表明宋代A. 放弃了传统盐铁专卖政策B. 政府专营政策有所放松C. 民间商人已处于主导地位D. 官商勾结现象日益严重【答案】B【解析】【详

10、解】“钞引”,就是商人向官府缴纳一定数量的钱物换取凭证,拿凭证到指定机构支取食盐,再到指定地点销售。“盐铁官营”从汉武帝就开始成为政府专卖,到宋朝时候,“钞引”表明打破政府专营食盐政策,故选B;A“放弃了”说法绝对化,排除;材料体现商人可以凭“钞引”到指定地点售盐,但是不能体现民间商人处于主导地位,C错误;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11. 北宋科学家沈括用笔记文学体裁写成梦溪笔谈,遍及天文、数学、物理、地理以及机械、造纸等各个方面,内容十分广泛、丰富,书中记载的当时的发明应该是A. 司南B. 造纸术C. 雕版印刷术D. 活字印刷术【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用笔记文学体裁写

11、成梦溪笔谈”、“记载的当时的发明”反映了北宋的发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应选活字印刷术,故项正确。A在战国时期已有,B在西汉时期出现,C在隋唐时期已有,都排除。12. “文史不分”,意在说明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可再现历史的信息。以下诗词出现时序排列正确的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属于唐诗;属于宋词;出自汉乐府;出自元曲,因此C正确,ABD排除。故选C。13. 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是继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又一个北方少数民族

12、活跃的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下面是某校学生用列表法梳理知识时制作的表格,由上到下应以此填写的是少数民族主要活动9161227建国,实行南北面官制度政权都兴庆,创制文字,模仿北宋制度与南宋长期对峙,后现“大定之治”完成统一,创制文字,进行了制度创新A. 契丹、党项、女真、蒙古B. 鲜卑、女真、蒙古、满洲C. 契丹、吐蕃、女真、满洲D. 鲜卑、女真、党项、蒙古【答案】A【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9161227建国,实行南北面官制度的少数民族是“契丹”,建立了政权“辽”;都城在“兴庆”,并创制文字“西夏文字”,模仿北宋制度的少数民族是“党项”族;据所学可知,南

13、宋时期女真族建立的金与其长期对峙,在金世宗完颜雍在位期间出现了短暂的稳定繁荣局面“大定之治”;据所学可知,结束五代辽宋夏金分裂局面,统一中国,并创制文字,进行了制度创新的是“蒙古族”;故选A;B、C、D错误。【点睛】“大定之治” 是指金国在金世宗完颜雍在位期间出现了短暂的稳定繁荣局面。14. “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相结合。”下列史实能体现“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的是A. 戚继光抗倭B. 郑成功收复台湾C. 康熙亲征噶尔丹D. 雅克萨之战【答案】C【解析】【详解】康熙亲征噶尔丹,最后平定了噶尔丹叛乱,符合题干的“对内同

14、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故C符合题意;明朝的戚继光抗倭属于反抗外来侵略,故A不符合题意;郑成功收复台湾属于反抗外来侵略,故B不符合题意;康熙帝组织的雅克萨之战属于反抗外来侵略,故D不符合题意。15. 某同学以“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为主题整理了下面示意图。与甲、乙相关的史实是首创皇帝制度,中央官职以丞相为首,但设御史大夫、太尉相互牵制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管理体制,三分相权,彼此牵制监督加强皇权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关,后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相权设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相继被撤销,内阁制也名存实亡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和题干可知

15、,甲是宋朝,因此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是二府三司制,符合题意;乙是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符合题意,因此D正确;是秦朝时期设置的机构,不符合题意,A排除;是唐朝时期设置的机构,不符合题意,BC排除。故选D。16. 1571年,某位少数民族首领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明朝册封,基本维持了边疆的和平局面。该少数民族首领是A. 大祚荣B. 阿保机C. 阿骨打D. 俺答汗【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鞑靼首领俺答汗接受明朝册封,与明朝订立和议,故D项正确;大祚荣是唐玄宗时期粟末靺鞨首领,故A项错误;阿保机是契丹族首领,辽朝的建立者,故B项错误;阿骨打是女真族首领,金朝的

16、建立者,故C项错误。17. 明中叶以前,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多被描述为见利忘义、骄奢淫逸之徒;此后,秉性端庄、诚信有义的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中却屡见不鲜。商人形象的变化反映出A. 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B. 商业道德伦理水准超越前代C. 士人主流价值取向改变D. 社会经济变动冲击传统观念【答案】D【解析】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重农抑商政策贯穿封建政治始终;B项不符合史实,无法从材料中得到体现;C项说法错误,主流价值观依然是儒家思想;D项正确,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活跃,商人地位有所提高,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对商人看法的观念。18. “经济上的暴力强制”是近代历史上外国对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连外国人也承认在

17、华洋商“个个都是大恶棍”,美国公使承认:“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外国政府“庇护”在华外国人所依据的是A. 永久居住权B. 协定关税C. 领事裁判权D. 片面最惠国待遇【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根据所学可知,题干体现的是领事裁判权,又称治外法权,是指一国公民在侨居国成为民事、刑事诉讼被告时,该国领事具有的按照本国法律,予以审判、定罪的权力。在中国近代,西方列强根据强迫中国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获得了这项特权,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便利列强在中国胡作非为,正如美国公使承认:“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外国政府“庇护”在华外国人所依据的是领事裁判权,故

18、C项正确;在中国近代,“永久居住权”是英国人最早获得,可以在通商口岸租地造屋居住,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协定关税”是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它破坏了中国贸易主权,与材料主旨不符,故B项错误;“片面最惠国待遇”便于列强扩大在华侵略权益,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19. 某同学在学习太平天国运动时列了一个大事年表,请你给这个表选个恰当的标题A. 农民阶级的抗争和局限B. 农民阶级发展资本主义C. 农民阶级的英勇与智慧D. 农民阶级抵制外来侵略【答案】A【解析】【详解】由太平天国运动大事年表中的“金田起义”“太平军北伐”“追求财富平均”“领导集团内讧”等信可知,恰当的标题是农民阶级的抗争和局限,故A正

19、确;大事年表中没有涉及发展资本主义,故B错误;大事年表主旨不是强调农民阶级的英勇与智慧,故C错误;材料没有农民阶级抵制外来侵略的信息,故D错误。20. 1900年,列强在华设厂的总数由以前的80家猛增到933家。与此现象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列强在华设厂总数的猛增主要和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内容有关,故选C项;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中没有相关内容,排除;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排除D项。故选C。21. 1863年,有官员上奏清廷:“闻日本近遣幼童分往俄美两国,学习制造船炮、铅药及一切军

20、器之法,期以十年而回学习制造船炮等法,我国家亦宜行之”据此可知,该官员A. 主张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B. 认为西方长技值得学习C. 敦促清政府学习日本政体D. 意识到洋务运动的局限【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该官员认为清政府应该仿效日本向西方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先进的制造船炮等法,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已经开放了通商口岸;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仿效日本向西方派遣留学生的要求,并非是学习日本政体;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22. 下边诗歌片段中提到的“现代化”运动是世纪末那个多事之秋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

21、变,不变亦变”“杀”匆匆来去的“现代化”运动,在菜市口的刑场上画上休止符。A. 洋务运动B. 百日维新C. 左宗棠收复新疆D. 黄海大战【答案】B【解析】【详解】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中国民族危机深重。为挽救民族危亡,1898年6月至9月,在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运动失败,谭嗣同等六人被捕遇害。由材料“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几个读书人”“在菜市口的刑场画上了休止符”,可得出这场“现代化”运动是指百日维新,B项符合题意;洋务运动始于19世纪60年代,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与材料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左宗棠收复新

22、疆不属于变法运动,故C符合题意;1894年的黄海大战是甲午中日战争的海上决战,不属于变法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23. 梁启超曾评说:“辛亥革命让国人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他意在说明辛亥革命A. 增强了国人的民族民主意识B. 与立宪派政治理想完全一致C. 完成了推翻封建主义的使命D. 废除了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 “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体现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体现了革命促进了民主意识的觉醒,故选A项;辛亥革命体现的是民主共和制跟立宪派不一致,排除B项;辛亥革命推翻了清

23、王朝结束君主专制制度,没有推翻封建主义,排除C项;辛亥革命后临时政府承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排除D项。点睛】24. 重大历史事件由若干历史事件构成,历史事件又由若干小的历史事件构成,由此可以列出一系列历史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A. 维新变法预备立宪剪辫易服B. 义和团运动一创立拜上帝教八国联军侵华C. 辛亥革命一公车上书颁布临时约法D. 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一狂人日记发表【答案】D【解析】【详解】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倡导新文学的革命,属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狂人日记发表属于批判封建礼教的新文学作品,故D正确;预备立宪兴起于20世纪初,戊戌变法爆发于19世纪末,排除A;创立拜上帝教

24、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指导思想,排除B;公车上书是戊戌变法时期的活动,排除C。故选D。25. 1919年前后,中国城市出现了第一次离婚高潮,而且在某些地区甚至出现了离婚主动方以女性居多的现象;“婚姻自由”也登上了当时的话题榜前列。这说明当时A. 婚姻自由成为社会共识B. 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C. 封建礼教开始遭到抨击D. 女性掌握了婚姻自主权利【答案】B【解析】【详解】离婚现象增多得益于当时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中列举了一些离婚自主的现象,但不能扩大为婚姻自由成为全社会的共识,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论及封建礼教问题,C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只是述及了某些地区“出现了离婚

25、主动方以女性居多的现象”,不能扩大为女性掌握了婚姻自主的权力,D项不符合题意。26. 下表是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一些部门资本额增长情况统计表(单位:万元),关于下表的说法准确的是 行业 1913年 1921年 增长量 发展速度% 年均增长率% 棉纺 1423 9842 8819 6916 2735 面粉 885 3257 2372 368.0 1769 缫丝 1603 2253 650 1406 400 卷烟 138 1680 1542 12194 367 水泥 285 880 595 4032 1513 火柴 294 746 452 3088 1234 合计 4628 18658 144

26、30 4032 1904 A. 民国初年的重工业发展最迅速B. 民族工业的资本总额迅速增加C. 工业分布上西部多于东部地区D. 北洋政府的政策阻碍工业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这是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一些部门资本额增长情况统计表,表中1913年到1921年中国的棉纺织业、面粉业、缫丝业、卷烟业等行业的增长量和发展速度均有显著增长,故B项正确;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故A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故C项错误;这一时期北洋政府鼓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故D项错误。27. “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状况,

27、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这一论断揭示出五四运动A. 显示了无产阶级的力量B. 促进了民众的思想启蒙C. 废除了列强的在华特权D. 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可知,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促进了民众的思想启蒙,故B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强调了五四运动对促进民众思想启蒙方面的影响,没有体现无产阶级力量的问题,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可知,五四运动促进了民众的思想启蒙,没有涉及废除列强的在华特权的问题,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

28、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但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五四运动指明中国革命方向的信息,故D选项错误。28. 被称为“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的重要事件是A. 中华民国建立B.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C. 红军长征结束D. 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被称为“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的重要事件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故B正确;中华民国建立是在1912年,不符合“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故A错误;红军长征结束是在1936年,解放战争取得胜利是在1949年,均不符合材料信息,故CD错误。

29、29. 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掌握武裝力量的重要性,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对这一历程表述准确的是A. 南昌起义八七会议创建井冈山根据地秋收起义B. 八七会议创建井冈山根据地南昌起义秋收起义C. 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根据地D. 八七会议南昌起义创建井冈山根据地秋收起义【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探索过程是:1927年8月1日,发动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27年8月7日的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的方针;1927年9月秋收起义部队在文家市会师,毛泽东及时作出从进攻大城

30、市转向农村进军的决定;1927年10月毛泽东等人创建了井冈山根据地。由此可知,C正确;ABD错误。30. 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指出:“如果毛泽东不在20世纪30年代成为领袖,那么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就不可能掌权。”毛泽东在20世纪30年代成为中共领袖是在A. 八七会议B. 南昌起义C. 秋收起义D. 遵义会议【答案】D【解析】【详解】1935年,在红军长征图中召开的遵义会议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D正确;八七会议是1927年召开,A错误;南昌起义是1927年举行,B错误;秋收起义是1927年发动,C错误。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小题14

31、分,第32小题14分,第33小题12分,共40分。)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当今中国版图范围内,先秦时期共有战争 661 次(此从周平王东迁算起),平均每年约 12 次;秦汉时期有战争 682 次,平均每年 16 次;魏晋南北朝时战事最多,共有 1677 次,平均每年有 46 次;而隋唐五代时期,战事亦不少,共 1411 次;至宋辽金夏,战争只有 620 次;而元明时期,战争次数亦达千次以上。施和金中国古代战争的时空分布材料二 自永嘉至刘宋之季,南迁人口约九十万,占当时户政人口的六分之一,以江苏为最多,山东、安徽、四川、陕南、湖北等次之。换言之,亦即晋永嘉以来,北方平均八人之中,

32、有一人迁徙至南方。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材料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哪一时期战争最为频繁?说明这一时期战乱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口南迁现象出现的原因,并说明人口南迁的历史作用。(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央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不同方式。【答案】(1)时期:魏晋南北朝。原因:国家分裂;少数民族内迁,互相争夺统治权。(2)原因:北方战乱。作用:有利于江南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 (3)方式:和亲、设立机构、战争、册封。【解析】【详解】(1)时期:根据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战事最多,共有 1677 次,平均每年有 46 次”可归纳出魏晋时期战争最频繁。原因

3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战争频繁的原因需要从国家分裂、少数民族内迁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2)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北方战乱是北民南迁的主要原因。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民南迁有利于江南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3)方式:唐蕃会盟碑体现的是和亲;宣政院印体现的是设立机构;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体现的是战争;金瓶掣签体现的是册封。32. 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是近代历史上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基本形式,请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材料二 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

34、银。材料三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回答以下问题:(1)上述材料分别出自哪些不平等条约?(2)依据上述材料,概括三个不平等条约有哪些相同点?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反映出列强侵华特征有何新变化?(3)依据上述条约内容,分析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答案】(1)条约:材料一出自南京条约、 材料二出自北京条约、材料三出自马关条约。(2)相同点: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新变化: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

35、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3)影响:在政治上:中国的领土、领海、贸易等主权,遭到严重破坏;在经济上:赔款加重中国人民负担,西方国家利用侵略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瓦解,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社会性质: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析】【详解】(1)条约:根据材料“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可知,材料一出自南京条约;根据材料“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可知,材料二出自北京条约;根据材料“赔偿

36、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可知,材料三出自马关条约。(2)相同点:从三则材料中都可以看出,不平等条约都涉及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等内容。新变化:根据材料三“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3)影响:根据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社会性质方面等角度回答近代西方列强和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产生的主客观影响。具体而言,在政治上:中国的领土、领海、贸易等主权,遭到严重破坏;在经济上:赔款加重中国人民负担,西方国家利用侵略特权

37、,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瓦解,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社会性质: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材料二 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承接古今、连接中外,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因为,它既传承以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为

38、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21世纪时代潮流,将“中国梦”与“世界梦”进行有机的衔接,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全球性影响力。陈凤英习近平“一带一路”构想战略意义深远(1)“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哪个朝代?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丝绸之路”的主要历史作用。(2)根据材料二,说明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进程中,我们应如何弘扬丝绸之路精神?【答案】(1)朝代:西汉。历史作用:(历史上)“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今天)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2)与沿线各国平等互利、包容互信;加强团结合作,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各国经济繁荣和贸易发展;共筑“中国梦”与“世界梦”。【解析】【详解】(1)朝代:根据所学是西汉张骞开通的。历史作用:根据所学可从对历史的影响和当今的影响这两个角度概括。(2)根据“它既传承以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可结合所学概括得出与沿线各国平等互利、包容互信;加强团结合作,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各国经济繁荣和贸易发展;共筑“中国梦”与“世界梦”等方面。- 17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