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东海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83841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东海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苏省东海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苏省东海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苏省东海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苏省东海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江苏省东海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江苏省东海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江苏省东海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江苏省东海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江苏省东海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江苏省东海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江苏省东海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江苏省东海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江苏省东海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各句划横线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3分) ( )自古以来,台湾与大陆一直同属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法律地位不容 ,更不容挑战。可下半场的最后5分钟内,我们差点将全场的劳动成果 ,所以说我们要拿下一场比赛还是要在5分钟之后才能确保。艺术家抚弄艺术,不是在乎其“市场价值”,而是用来搭建心灵之“庐”。明代戏剧家祁彪佳说其寓园为 之所,可寄寓心灵。A置疑 功亏一篑 安贫乐道 B质疑 功亏一篑 安身立命C质疑 毁于一旦 安贫乐道 D置疑 毁于一旦 安身立命【答案】(3分)D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

2、运用E。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来自中俄两军以及我国地方科研院校的专家学者共百余人,紧紧围绕“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与中国战场”这一主题进行研讨交流。 B门罗的许多小说写的是平凡小镇上的普通人物,因而文笔细腻、精致,能够精确把握节奏和气氛,准确拿捏人物心理。C中国著名女科学家屠呦呦所从事的科学工作,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为促进人类健康和减少病患痛苦作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D中国将为来华工作的外国人才,提供进一步便利条件,使其在得到中国政府支持的项目、奖项等方面,与中国公民享受同等待遇。【答案】(3分)A【解析】试题分析:B不合逻辑,句子前后无因果关系;C 成分残缺,“降低”缺宾语

3、,可在“疟疾患者”后加“的死亡率”;D语序不当,应改为“进一步提供”。 病句题历来是高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 )A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B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C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D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答案】(3分)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句中所用的修辞手法。A用了借代的手法,粉黛:粉黛本为女性化妆用品,粉以抹

4、脸,黛以描眉。此代指六宫中的女性。B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C走得越远离愁越没有穷尽,像那迢迢不断的春江之水。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D眉妆漫染,叠盖了部分额黄,鬓边发丝飘过。洁白的香腮似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好的散文家是旅人,他只是如实记下自己的人生境遇和感触。他知道自己是易朽的,自己的文字也是易朽的,不过他不在乎。这个世界已经有太多的文化,用不着他再来添加点什么。另一方面呢,他相信人生最本质的东西终归是单纯的,因而不会

5、永远消失。这境遇也许很平凡,这感触也许很普通,然而是他自己的,他舍不得丢失。他写时没有想到读者,更没有想到流传千古。他今天所拣到的贝壳,在他之前一定有许多人拣到过,在他之后一定还会有许多人拣到。ABC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后应为,排除BD,本语段陈述的话题是好的散文家,首句应为,故选A。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5下图为读者的两个徽

6、标图案。下列对图案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图案属于传统的静态设计风格,唤起人的怀旧感;图案采用动漫风格,有鲜明的时代色彩,更能吸引年轻人。 B图案蕴含了读者就像一只只蜜蜂,不断从读者中撷取人生智慧和精神营养去酿造甜蜜生活的寓意。 C图案蕴含了读者杂志愿像辛勤的蜜蜂采蜜一样,采集天下的美文佳作奉献给读者的寓意。D图案采用静态的对称设计,富有装饰性;图案采用不对称的设计,更具有动态感。 【答案】A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二、文言文阅读(一)(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9分)林运使墓志铭杨万里公讳孝泽,字世传,莆田人也。少

7、好词章,卓然自立,一时流辈罔不推表。宣和六年,登进士第。建炎初,调南剑州顺昌县尉。会有告某贼欲犯城邑,公不谋同僚,不檄旁援,独计以为可先未发禽也,提兵宵征,黎明至其所,贼方槌牛酾酒,聚神祠中,乃突掩之,无一人免者。未几,丁太夫人忧,当论功,而郡僚有沮格者,通判吴建曰:“使贼而张,州且不保,况邑乎?是不可不赏!”乃以闻。服除,授左承事郎,监建阳县麻沙镇税。秩满,调泉州晋江县丞。太守器其详整,讼有积岁不决者,一以属公,靡不立断,人情服焉。知漳州,公年弥高矣,听决益精明。北边有衅,敛兵于漳以戍焉。前守匮于赋,故事戍者既行,居者增餐钱,而州不时给。其徒族立庭下不去,有猘色,公不为动,徐曰:若辈欲反,必

8、先杀我。餐钱极无几尔,独不可强取。叱令还营,取一二尤者置之法,而令月庚之,众服其暇。岁大疫,为糜粥药饵,赒路界。死不能掩埋者,官为棺敛。部使者上最,进提点广南东路刑狱,公力辞不就。天子高之,改除直秘阁,主管建宁府武夷山冲佑观。训词曰:循良之吏吾所重,止足之人吾所敬,重秘之直吾所惜。朝廷方行综核之政,切齿污吏。有言于丞相者曰:林公虽老,持节乡部,肃清一路,独不可耶?丞相然之,白上,除公本路转运副使。命下,八郡耸然曰:此真监司也。公即以乡里引嫌,有旨趣公入奏,公谓所知曰:广南之命既得辞矣,顾拜今命,辞远乐近,非人臣义。章再上,朝廷知不可强致,复俾祠禄,是岁乾道六年也。明年正月十八日疾终,得年八十有

9、三。公性淡然,无外嗜。与人交,一见倾底里;至遇事,凛不可犯。南康、临漳岁倚山泽之入以佐公币,公尽捐以俾民。遇过使客,燕享俭而敬,宾亦欣然满意。公自律清苦,一夕视事,竟有持烛送公至闑内者,公曰:此官烛也,亟命持去。注释:猘zh,狂犬,猛犬。祠禄,官名。宋制,大臣罢职,令管理道教宫观,以示优礼,无职事,但借名食俸,谓之“祠禄”。闑,ni古代竖在大门中央的短木。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公不谋同僚,不檄旁援 檄:檄文B而令月庚之,众服其暇 更:赔偿C岁大疫,为糜粥药饵,赒路界。 赒:救济D有旨趣公入奏 趣:催促7下面句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天

10、子高之,改除直秘阁 君将哀而生之乎 B敛兵于漳以戍焉 有言于丞相者曰 C使贼而张,州且不保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公尽捐以俾民 欲以客往赴秦军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太守器其详整,讼有积岁不决者,一以属公,靡不立断,人情服焉。(5分)(2)前守匮于赋,故事戍者既行,居者增餐钱,而州不时给。(4分)9请简要概括林运使为官有哪些优秀的品质?(4分)【答案】6(3分)A7(3分)C8(5分)(1)太守器重他处事周详完备,有多年都不能决断的案件,全都把它们交付给林运使,没有不迅速决断的,人们心里很佩服他(每句1分。“器”1分;定语后置句1分;“属”1分;“靡”1分;“焉”1分

11、。)(4分)(2)前太守税收匮乏,按照旧例戍边的人出发后,家里人可以补贴些餐钱,但州郡却不能按时给予。(每句1分。“匮于赋 ”1分;“故事”1分;“居者”1分;最后一句意思对即可。)9(4分)廉洁自律,公正严明,果敢善断,体恤百姓(每点1分,共4分。)【解析】6试题分析:檄,动词,发檄文。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多,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7试题分析:C项均为副词,尚且。A项分别为:代词,他/ 代词,我。B项分别为:介词,在/介词,对、向)。D项分别为:连词,来/ 介词,率领。文言虚词的

12、意义和用法是高考的一个高频考点,平时复习中要注意了解文言虚词在高考中的考查要求及题型种类。积累常考文言虚词的意义和基本用法。另外虚词大多是多义的,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同时还需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9试题分析:这类题目解答时需要通读全文,根据题干要求筛选出相关信息,然后归纳整理出答案。林运使在面对贼人和处理前太守税收匮乏事件中决断精明;发生疫情时准备稀粥药物救济古典百姓;对待朝廷的升迁,他退避;和人交往坦诚无私考生依据这些信息可顺利得到正确答案。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

13、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参考译文】林公名孝泽,字世传,是莆田人。年轻时喜欢词章,卓越不凡,一时间同辈人没有不推崇举荐的。宣和六年,考中进士。建炎初,调任南剑州顺昌县尉。恰巧有人报告某贼想要侵犯城邑,林公不跟同僚商讨,不发檄文请求援助,独自谋划认为可以(在贼人)为发动袭击之前就先擒住敌人,他带领士兵趁夜出发,黎明到达贼人所在的地方,贼人正杀牛斟酒,聚集在神祠中,于是林公等人突然袭击他们,没有一人幸免。没过多久,遭遇他母亲的丧事,应当论定功劳,却有个郡僚阻止此事,通判吴建说:“假使让贼人发动袭击,州郡尚且可能不能保全,何况小小的城邑呢?这不能不奖赏!”于是把这件事上报朝廷,服丧期满,林公被授予左承事

14、郎,监管建阳县麻沙镇税务。任期届满,调任泉州晋江县丞。太守器重他处事周详完备,有多年都不能决断的案件,全都把它们交付给林运使,没有不迅速决断的。人们心里很佩服他。担任漳州知州,林公年龄越大,决断越精明。北边有战事,林公在漳州征兵来守边。前太守税收匮乏,按照旧例戍边的人出发后,家里人可以补贴些餐钱,但州郡却不能按时给予。那些守边的人聚集在庭下不肯离开,有狂怒神色,林公不为所动,缓缓地说:你们想要造反,就先杀了我。餐钱肯定寥寥无几,唯独不能以强硬方式取得。林公大声呵斥他们回到军营,将其中一、二个闹事最凶的人按军法处置,令他们按月赔偿,众人都很佩服他从容(处置突发事件)。有一年发生大的疫情,林公准备

15、了稀粥、药物,在各地区救济百姓。已经死亡不能掩埋的,官府提供棺材收殓。督察人员上报考核林运使为最优,提拔林公为提点广南东路刑狱,林公竭力推辞不上任。天子重视他,改任直秘阁,主管建宁府武夷山冲佑观。训词说:守法循理的官吏是我所看重的,知道满足的人是我所尊敬的,秘阁重臣的正直是我所爱惜的。朝廷正推行综合考核管理的政策,对贪官污吏切齿痛恨。有人对丞相说:林公虽然年纪大了,在乡部为官,扫除障碍,难道不可以么?丞相认为他说得很对,向皇帝报告,让林公担任本路转运副使。诏令下达,八郡惊恐说:这是真正的监司啊。林公就以乡里避嫌请求退避,有圣旨催促林公入朝向朝廷禀告,林公对了解内情的人说:(前面)广南的任命已经

16、辞掉了,反而接受现在的任命,推辞远处的任职而愿意近处就职,这不是做臣子应有的节义。奏章两次呈上,朝廷知道不能用强力使他上任,又使他担任祠禄,这一年是乾道六年。第二年正月十八日生病去世,享年八十三岁。林公本性淡然,没有别的嗜好。和人交往,坦诚无私;一旦有事务要处理,就凛然不可侵犯。南康、临漳每年倚靠山泽收入来增加官费,林公将它全部捐献来帮助百姓。遇到经过此地的公差,林公用酒食款待他们,既节俭又恭敬,宾客们也很高兴满意。林公为官自律,清廉节俭,一天晚上办理公务结束,有人举着蜡烛送林公到大门口,林公说:这是公家的蜡烛,让他赶紧拿走。三、文言文阅读(二)(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

17、8分)于休烈,河南人也。至性贞悫,机鉴敏悟。自幼好学,善属文。举进士,授秘书省正字。转比部员外郎,郎中。杨国忠辅政,排不附己者,出为中部郡太守。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休烈迁太常少卿,知礼仪事,兼修国史。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尝谓休烈曰:“君举必书,良史也。朕有过失,卿书之否?”对曰:“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无史籍检寻。休烈奏曰:“国史实录,圣朝大典,修撰多时,今并无本。伏望下御史台推勘史馆所由,令府县招访。有人别收得国史实录,如送官司,重加购赏。”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贼,入东京,至是以其家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休烈寻转工部侍郎

18、、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代宗即位,甄别名品,宰臣元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在朝凡三十余年,历掌清要,家无儋石之蓄。恭俭温仁,未尝以喜愠形于颜色。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笃好坟籍,手不释卷,以至于终。大历七年卒,年八十一。是岁春,休烈妻韦氏卒。上特诏赠韦氏国夫人,葬日给卤簿鼓吹。及闻休烈卒,追悼久之,褒赠尚书左仆射,赙绢百匹、布五十端,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就私第宣慰。儒者之荣,少有其比。 (节选自旧唐书于休烈传)10对下列

19、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 践祚:帝王即位。B有德之君,不忘规过 规过:规劝有错之人。C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 推毂:推荐,推举。D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就私第宣慰。 宣慰:宣旨慰问。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休烈性情忠诚,机敏聪明。他自幼好学,入仕后受到杨国忠排挤,离京到地方任职;安禄山叛乱以后,他曾巧妙地回答了肃宗关于史官职责的问题。B休烈审察形势,做好本职事务。当时历经战乱,典章史籍散佚,他提出购求当朝大典以备查检使用,最终得到前修史官韦述家藏国史一百余卷。C休烈淡泊名利,终生好学不倦。他虽遭贬职,却恬

20、然处之,毫不在意,在朝三十余年,历任要职,并无多少积蓄;喜好典籍,终日捧读,直至去世。D代宗即位,鉴别官员的名望品德,于休烈受到宰相元载称赞,于是被授为右散骑常侍,虽然仍兼管修撰国史,但是因为有功,直接进升为东海郡公。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无史籍检寻(4分)(2)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4分)13于休烈一生除了为官清廉、淡泊名利外,还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请简要概括。(4分)【答案】10B 11D 12(1)当时中原动荡颠覆,典章几乎散失尽,没有历史典籍查寻。(理解句意、句子通顺1分,“荡覆”“殆”“检

21、寻”各1分。共4分)(2)宰相李揆恃才自夸而嫉妒贤人,因为于休烈修撰国史与自己同列,便嫉妒他,奏请他任国子祭酒。(理解句意、句子通顺1分,“矜”“齐”“祭酒”各1分。共4分)13忠诚机敏;好学不倦;礼贤下士;为人恭谨俭朴温和仁义(1点1分,共4分。)【解析】10试题分析:B项应为“改正过错”。 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

22、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1)“荡覆”,动荡颠覆;“殆”, 几乎;“检寻”,查寻。(2)“矜”,自夸;“齐”,等同;“祭酒”,官职。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1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人物优秀品质的概括。这类题目解答时可

23、通读全文,找出人物的言行和作者对人物的评价,然后归纳整理总结答案。第1段中作者说于休烈“机鉴敏悟。自幼好学”,面对宰相的妒贤嫉能,他“恬然自持,殊不介意”;第2段中可筛选出“恭俭温仁”“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笃好坟籍,手不释卷,以至于终”等信息,据此可总结出答案。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参考译文】于休烈,河南人。于休烈性情正直,机警聪慧。从小好学,善于写文章,考中进士,授秘书省正字。改任比部员外郎,郎中。杨国忠任宰相时,排挤不依附自己的人,于休烈被调出京师任中部郡太守。正值安禄山叛乱,肃宗即位,于休烈调任太常少卿,掌管朝会礼仪之事,兼管编修国史。

24、肃宗自凤翔回到京,振作精神,听纳谏议,曾对于休烈说:“君主的一举一动必定记录,是杰出的史官。如果朕有过失,卿是否要记录?”于休烈回答:“大禹、商汤归罪自己,他们能够蓬勃兴起。有道德的君王,不忘改正过错,我深表庆贺。”此时中原动荡颠覆,典章几乎散失尽,没有历史典籍文献可供查寻。国史、实录是圣朝重大典籍,编撰已久,如今并无刻本。祈请下诏御史台查勘史馆藏书之来源,令府县征收寻访。有人从别处收得国史、实录,如送交官府,重金收购并赏赐。前任编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入贼中,滞留东京,到这时便将其家中所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呈送官府。于休烈随即调任工部侍郎、修国史,进献五代帝王论,皇上甚为称赞。宰相李揆恃才自夸而

25、嫉妒贤能,因于休烈修撰国史与自己平列,便嫉恨他,奏请他任国子祭酒,暂且留在史馆从事修撰以贬低他。于休烈安然自处,毫不介意。代宗即位,鉴别官员的名望品德,于休烈受到宰相元载称赞,于是被授为右散骑常侍,仍旧兼管修撰国史,多次进升为东海郡公,加封金紫光禄大夫。在朝为官共三十余年,历任清要之职,家中没有一两石的积蓄。为人恭谨俭朴温和仁义,从不将喜怒之情表现在脸上。而亲近贤才,屈身交接士人,荐举后辈,虽然位尊年高,一点倦怠的神色都没有。一心沉浸于研习古代典籍,手不释卷,直至临终。大历七年(772)去世,终年八十一岁。这年春天,于休烈之妻韦氏去世。皇上特别降诏追赠韦氏为“国夫人”,下葬那天赐给仪仗鼓乐。等

26、到听说于休烈去世,追思痛悼了很长时间,褒奖追赠尚书左仆射,赐给绢一百匹,布五十段,派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到他家中宣旨慰问。儒者所受之恩宠,很少有能与之相比的。四、古诗词鉴赏(10分)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过山农家【唐】顾况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1)请比较分析一二句中的“泉声”和“鸡鸣”的作用。(4分) (2)后两句诗中的“莫嗔”“却喜”,反映出山农怎样的心情?(2分)(3)这首诗按什么顺序写的?请概括全诗的构思脉络。(4分)【答案】 (1) (4分)“泉声”和“鸡鸣”都是声音,以声衬静,反衬了环境的幽静。(2分) “泉声”突出了山间(自然)的幽静,而

27、“鸡鸣”则充满了世间情味和日常生活气息。(2分)(2)(2分)“莫嗔”写出了山农劝说客人不要嫌怨焙茶烟雾熏蒸的歉意之情;(1分) “却喜”写出了山农看到天晴,想到可以晒谷的欣喜之情。(1分) (3)(4分)按诗人走访的顺序来写的。(1分)先写山行途中的景色,再写刚到农家时的情景,最后写山农陪诗人看焙茶和晒谷。(3分)(如答“先写环境,后写人事”,言之成理也可。)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第三句是从人物着笔,带出环境。笔法的改变是为了突出山农的形象,作者在“焙茶烟暗”之前,加上“莫嗔”二字,便在展现劳动场景的同时,写出了山农的感情

28、。从山农请客人不要责怪被烟熏的口吻中,反映了他的爽直性格和劳动者的本色。“莫嗔”二字,入情入理而又富有情韵。继“莫嗔”之后,第四句又用“却喜”二字再一次表现了山农感情的淳朴和性格的爽朗,深化了对山农形象的刻画,也为全诗的明朗色调增添了鲜明的一笔。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3)试题分析:该类题考核构思脉络,具体说,就是一首诗词是如何开头、展开、变换、衔接、结尾的。首句“板桥人渡泉声”,截取了行途中的一景。从首句到次句,有一个时间和空间的跳跃。前两句从环境着笔,点出人物,而第三句是从人物着笔,带出环境。第四句又用“却喜”二字再一次表现了山农感情的淳朴和性

29、格的爽朗,深化了对山农形象的刻画,也为全诗的明朗色调增添了鲜明的一笔。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五、句名名篇默写。(8分)15补写出下列各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 (李白蜀道难) ,肇赐予以嘉名。 (屈原离骚)彼童子之师,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韩愈师说) ,用之如泥沙。 (杜牧阿房宫赋) ,不知东方之既白。 (苏轼赤壁赋)伤心秦汉经行处, 。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先帝不以臣卑鄙,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诸葛亮出师表)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 (论语宪问)【答案】猿猱欲度愁攀援 皇览揆余初度兮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奈何取之尽锱铢 相与

30、枕藉乎舟中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猥自枉屈 知者不惑(特别提醒:加点字的写法,错漏、不规范该空不得分。)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六、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袖中藏物张 炜为什么古人常常要把东西装到袖子里?尽管他们的袖子又长又宽,可是要塞上东西当口袋用,恐怕也十分不便吧?而且这样还不安全,因为一甩手走路东西就会掉到地上。以此来判断,古人的衣装上面可能没有口袋,即没有装东西的地方。在古人那儿,衣装除了有御寒遮体的实用,更多的大概还是从可观赏的艺术品的角度去考虑,所以一般不再钉上一个口袋。在他们看来,口袋可能更像一个不太雅观的大补丁。如果有一个暗口袋,装上

31、了东西鼓鼓囊囊,也会破坏了衣装的和谐美观。这时衣装的唯美主义,理所当然地排斥了实用主义。一些小东西如果随手可携,也就顺便装到了衣袖里。问题是这样一来也就无法甩着手走路了,而只能抄着手走、背着手走。这样的走法也就无法急匆匆地快行,可见与当时总的生活节奏、人的舒缓步态是吻合的。用袖子装东西的时代,相对来讲人的行动会安稳许多,不会有匆促的步伐和惯常的那些大动作,这可能也是古人的日常情状。现在即便是讲究的西装,上面也有不少兜子,它不仅是实用的,而且还成了一种装饰,可见实用本身也成了一种美。古人要提走一些大宗东西,文雅一点的话,也不会装到一只布袋里,而是包裹到一个包袱里。身穿长衫,腋下夹一个包袱行走的人

32、,直到“五四”时期还可以见到。今天,在一些东方国家的老派文人那里,也常可以见到夹着包袱登台授课的场景。这不但不被看作土气可笑的举止,还是一种高古文雅的表现呢。将物品包入布料中,与投进布袋里,二者之间的感受是有差别的。包裹物品的过程包含了仔细和谨慎,而塞入和投放的对象只会是袋子。棉质和丝质的方巾做了包袱,包裹时要先将物品放到正中,再逐一合上四个边角,会是一种很美好很自然的动作。与袖中盛物相同的是,包袱中的物品也是需要小心夹持的,因为稍有大意就会将东西散落和遗漏。而装在皮包或布袋中的东西就没有这种危险。可见包袱的使用,同样与舒缓的步态、相对平和的生活节奏相协调。古代的意象与风气就这样渗透在举手投足

33、间。如果今天的人一味模仿古人,非要使用包袱并将东西塞入衣袖,那么行动起来稍有孟浪,一定会把其中的物品撒个满地。正像有人刻意地穿上古时长衫上街一样,让人看了觉得十分不自然、也不舒服。这些拟古人士并没有考虑别人的观感,也没有养成那样的温文和习惯,传统的斯文并没有化进血液里,所以另一种滑稽也会滋生出来。骑马民族的服装和携物习惯与农耕民族区别很大。马的速度和四处驰骋的品性,也决定了马背人的烈性和品质,并会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体现出来。袖中藏物并抄手背手而行,不会是他们的风格。一只衣袖,在今天的人看来是再简单也没有了,在古人那儿却隐含了这诸多的意义,既实用,又雅致。一些常用的汉语词汇,都在反映着过去的实际

34、情形,如“袖手旁观”、“袖珍”、“挥袖而去”、“领袖”、“袖里乾坤大”,等等。时风大变,宽松的大袖子如今只能见诸戏剧舞台之上了。 16文章开头的两个问句,有什么作用?(4分)17物品包入布料和袖中藏物,有哪些相同之处?(4分)18文中画线的句子,其中“这诸多的意义”指什么?(6分)19阅读全文,探究文章以“袖中藏物”为题的意蕴。(6分)【答案】16(4分)点明题目的含意;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针对袖中藏物的分析;具有欲扬先抑的意味。(1点1分,意思相同即可)17(4分)放入时要仔细和谨慎,夹持或携带要小心,行走要舒缓平和,举止行动要斯文。(1点1分,意思相同即可)18(6分)民族的习俗

35、、生存的方式、生活的习性、行为的风格(1点2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19(6分)“袖中藏物”是古人随身装带东西的做法;“袖中藏物”的做法具有唯美的因素;“袖中藏物”显现出一种生活节奏;“袖中藏物”的斯文不是形式而是传统。(6分。四点,前两点各1分;后两点各2分。)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7试题分析:本题信息主要集中在第4段,找到“与袖中盛物相同的是”一句话,就知道答案应在下文,仔细阅读,可筛选出“包袱中的物品也是需要小心夹持的”“可见包袱的使用,同样与舒缓的步态、相对平和的生活节奏相协调”等信息,据此考生就可以很容易总结出答案了。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

36、层级为分析综合C。18试题分析:这类题目解答时需将句子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语境来分析。本题所给句子出现在文章最后一段,有总结上文的意思。可依据的信息有上一段中“如果今天的人一味模仿古人,所以另一种滑稽也会滋生出来”以及本段中“骑马民族的服装和携物习惯与农耕民族区别很大。袖中藏物并抄手背手而行,不会是他们的风格”。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19试题分析:这类题目解答第一看标题内容,包括标题的本义和深层含义:是否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否点明写作对象;第二思考与主旨的关系:是否文眼,能否揭示主旨,阐明文章中心,能否表明作者的情感态度,是否是作者的情感的触发点等。本文题目“袖

37、中藏物”,是本文要介绍的主要内容,从本义来看,就是指古人将东西装在袖子里随身携带的方法,从表现主旨的角度看,则体现了古人的生活方式、行为风格、民族习俗等。考生把这些内容分析表述清楚即可。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七、作文(70分)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有一位闻名遐迩的伟大的钢琴家,一生弹了许多令人惊叹的钢琴曲。可是,他的钢琴装备却非常一般,穿着也很朴素。有人问他:“钢琴家得有钢琴家的样子,像不像,三分样,可怎么看你不像钢琴家呢?”他笑着说:“钢琴家别太像钢琴家,真正的行家哪有功夫注重外在的装备及打扮,

38、关键在于过硬的真功夫”【答案】于心莲开苏轼有诗曰:“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私以为所言极是。我想,拥有世界级演出才华的钢琴家,无论外在多么朴素平庸,无论钢琴靓丽与否,他定会是舞台上那颗最亮眼的星,无人能与之争辉。原因何在?只因他心头有莲盛开。音乐是他的青莲,只要音乐常在,琴声不息,光鲜的外表,华丽的钢琴如此种种都显得不足为道了。所以我说,为了内在,为了心头的那株青莲,外在的蜗角虚名皆可抛去,于心莲开,此生足矣。怀素心中的青莲就是酒与草书。“草圣欲成狂便发,真堪画入醉僧图。”怀素嗜酒如痴,爱书如命,与之相比,寒酸的住处,破败的衣衫,早已被怀素抛之脑后。一介苦行僧连纸都买不起,可那又何妨

39、?寺院的空地上万株蕉树拔地而起,片片蕉叶见证了怀素对草书的热爱。静下心来,看怀素不拘一格的草书,外在的名利与虚荣皆如昨日之风,转瞬即是烟云。又何必那么执著,那么在意?怀素的外在就在那一壶酒,一片云,一卷潇洒的草书中淡淡隐去,世人只记得他的狂草而无人提及他算不上华美的外在。为何?只因怀素的心里,美酒与草书早已占满了整个天地。如怀素一般抛却外在,忠于内心,是现在我们最缺少的东西。我们身处的时代充满了诱惑,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在灯红酒绿间迷失。外表光鲜艳丽,而内心早已千疮百孔,一如古人所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矣。一如曾经饱经诟病的钢琴王子李斯特。李斯特演奏钢琴时特别喜欢炫技,他钟情于让观众眼花缭乱而对

40、演奏并没有帮助的技法,喜欢让所有观众的目光聚集在他身上,一开始观众也曾为之沸腾,随着时间的推移,观众厌倦了李斯特外在光鲜却缺少音乐内涵的作品,而李斯特的地位也一落千丈。也许,恰如其分的外表能给我们的内在加分,但如李斯特这般只注重外在而舍弃内里的做法不免有些舍本逐末了。而今天的社会恰恰是一个只在意表象的社会:食品包装光彩照人,而内在的食品安全却屡屡出现危机;政府要政绩,而百姓的民生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医院表面上风平浪静,而潜藏的医患关系常常令人甚忧。如此种种不胜枚举。于我所想,是时候抛却外在,重新审视内心了。让心头的青莲怒放,我相信幸福就在不远的前方。【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对于材料

41、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总结出材料的主旨,紧扣材料,从材料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各类型材料作文的特点及审题立意的方法,熟练掌握并使用“主旨领悟法”“关键把握法”“由果溯因法”“舍次求主法”“寓意揭示法”“细节切入法”“多向发散法”等审题立意、提炼观点的技巧。本题可用“关键把握法”审题立意,材料中的关键句就是“真正的行家哪有功夫注重外在的装备及打扮,关键在于过硬的真功夫”,也就是说做事要靠实力,而不是表面功夫,据此可知,这则材料探讨的是表面与实质的问题。因此可以围绕以下几方面立意:表面与实质,做事要靠实力,重要与次要,朴素与伟大。以下立意当属离题:舍与得;创造与制造;珍惜时间;泛谈专注;低调做事;学会放下;平凡中的智慧;写作文别太像作文;轻装出发;谈积累;说责任;装扮即是伪装;只谈不该重外表,不谈应该重内修。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 14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