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课时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纲扫描考试内容考情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老子、韩非子所属的学派及其思想主张2014年:战国时期的思想家、“百家争鸣”的原因、商鞅的思想;2015年:法家思想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2012年、2013年:汉代儒家思想宋明理学“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及主要代表人物“心学”的主要内容及主要代表人物2012年、2013年:朱熹的思想;2015年:王阳明心学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之际重要的思想家及其主张2012年:儒家思想的发展;2013年:明清思想家的共同点;2015年:明清之
2、际的儒学思想 1(2015年新疆学业)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主张统治者实行“仁政”的是()A孔子 B孟子C荀子 D韩非子1解析:孔子是“仁”的思想;孟子是“仁政”思想。故选B。答案:B2(2014年福建学业)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异彩纷呈。其中主张加强君主集权的学派是()A道家 B法家C儒家 D墨家2解析: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法家要求结束分裂割据,加强中央集权、君主集权;儒家强调尊卑等级,主张建立有序的社会,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墨家主张兼爱、非攻等。这些学派为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故选B。答案:B(201
3、5年陕西学业)某校高二3班在历史研究性学习的中期报告中,提到了如下关键词:克己复礼、仁政、罢黜百家、朱熹、黄宗羲。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儒学的形成及发展B中央集权体制的演变C法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D科举制度的发展完善解析:“克己复礼”是孔子的思想;“仁政”是孟子的思想;“罢黜百家”使儒学为正统思想;朱熹使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黄宗羲对儒学所维护的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故选A。答案:A1朱熹在理学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他是宋明理学的开创者B他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C他将理学发展到“心学”阶段D他反对君主专制倡导言论自由1解析:朱熹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程颐、
4、程颢是宋明理学的开创者;陆九渊提出“心即理也”,把理学发展到“心学”阶段;黄宗羲提出限制君主的理论和设想,包括倡导言论自由。答案:B2(2015年北京学业)“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这一主张来自于()A道家学派 B佛教禅宗C朱熹理学 D陆九渊心学2解析:据题干之意是“心”即宇宙万物的本原。故选D。答案:D1(2015年海南学业)有一位思想家,具有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大胆地挑战正统思想。在其著作藏书中,赞扬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武则天是“政由己出,明察善断”的“圣后”,对历史人物做出了不与传统见解苟合的评价。这位思想家是()A李贽 B黄宗羲C顾炎武
5、D王夫之1解析:李贽思想的特征就是“离经叛道”;故选A。答案:A2(2015年山东学业)认为皇帝是“天下之大害者”,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主张的思想家是()A孟子 B董仲舒C朱熹 D黄宗羲2解析:黄宗羲思想的特征就是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猛烈抨击,尖锐地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故选D。答案:D一、单项选择题1(2013年山东学业)春秋战国时期,认为“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的思想家属于()A道家 B儒家C法家 D墨家1解析:“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意思是统治者若真能行仁政,将无敌于天下。答案:B2(2013年天津会考)古代某思想家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鸡犬之声相闻,
6、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 B墨子C老子 D韩非子2解析:老子主张清静无为的思想,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答案:C3(2013年福建会考)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异彩纷呈。其中主张“以法为教,今必胜昔”的学派是()A儒家 B法家C道家 D墨家3解析:“以法为教”体现了法家的思想。答案:B4(2013年江苏学业)为响应党中央厉行节约的号召,许多学校加入到反对“舌尖上的浪费”的“光盘行动”中。早在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在提出“兼爱”“非攻”的同时,就倡导“节俭”“节用”。该思想流派的创始人是()A老子 B墨子C荀子 D韩非子4解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答案:B
7、5儒学到了汉代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是指()A人定胜天,天行有常B君权神授,天人感应C无为而治,积极无为D轻徭薄赋,实行仁政5解析:A项是荀子的思想;C项属于黄老之学的范畴;D项属于孟子的仁政思想。只有B项是汉代董仲舒新儒学的思想。答案:B6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B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C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D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6解析: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是为了达到思想上的统一,而大一统是通过地方服从中央,全国服从皇帝以达到政治上的统一,所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为政治上的大一统服务的。答案:A7
8、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本质上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传统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7解析:朱熹认为,“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体现在社会上就是儒家的道德伦理。故朱熹所强调的“理”从本质上讲是儒家的传统道德规范和封建等级秩序。答案:C8不符合陆王心学特点的说法是()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B“发明本心”以求理C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D“理”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去寻找8解析:陆王心学强调“天理就在自己心中”,故求“理”不必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去寻找。答案:D9明清之际,对封建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批
9、判,指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思想家是()A黄宗羲 B顾炎武C王夫之 D李贽9解析:黄宗羲在其著作原君中提出皇帝是“天下之大害也”的观点,对君主专制进行了尖锐的批判。答案:A10王夫之提出“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掌握国家命脉)也”的观点从本质上说明了()A重农抑商的政策得到加强B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D工商皆本的思想10解析:王夫之的观点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的挑战,反映出商品经济发展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答案:B二、单项选择题11论语雍也第六载:“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段记载反映了孔子教育的基本思想是()A启发诱导 B循序渐进C因材施
10、教 D有教无类11解析:由题目材料中的意思可知是分层教学即因材施教。答案:C12(2015年江苏学业)有人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统计制作出下表。据此可看出当时()西汉主要思想派别及其作品篇数表派别儒家(六艺)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支派103372110761220篇数3 1239933692173686107403A.儒学地位明显提高B“百家争鸣”趋于结束C活字印刷广泛采用D科举制度逐渐完善12解析:由题目中表格信息儒家“支派”占有103,“篇数”是3 123,说明汉代儒学地位明显提高,故A项正确;材料表格中体现出百家争鸣局面尚存在,故B项错误;活字印刷出现在北宋时期,故C项错误;科举
11、制度出现隋朝时期,故D项错误。答案:A13汉初“反秦之弊,与民休息”,实行轻徭薄赋、慎刑措施,其实行统治的根本思想是()A法家 B儒家C墨家 D道家13解析:西汉初年,社会经济凋敝,人民生活困苦,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反映的统治思想是道家的“无为”思想。答案:D14下列引文,符合程朱理学思想的是()A“夫盈宇宙者,无非物”B“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C“宇宙之间,一理而已”D“天,有形之大者也”14解析:程朱理学的核心思想是“理”是世界的本原,必须通过格物致知的办法去把握“理”。答案:C15下列对明朝思想家李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他对程朱理学大加鞭挞B他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
12、”C他认为人皆有私D他是早期资产阶级的代表15解析:李贽是明朝反封建思想家,但在他生活的时代我国还没有形成资产阶级,所以他不可能是资产阶级的代表。答案:D16顾炎武主张“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保国者,其君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矣”。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将其概括为()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C三人行,必有我师D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16解析:题目材料反映的“保国、保种、保天下”体现了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答案:A三、双项选择题17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思想活跃,原因是当时()A中央集权加强 B旧制度日趋衰落C出现新的经济因素 D中西文化
13、交流频繁17解析:战国时期处在新旧社会交替时期,旧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日趋遭到破坏,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渐形成,所以反映在思想文化上面就出现了诸子百家争鸣,思想活跃。答案:BC18从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A中央集权的强化B思想控制的加强C国家的分裂局面D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18解析: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由于当时面临一系列问题,需要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的统一。但西汉的“罢黜百家”并不是消灭各家。答案:AB19下列哪些历史人物属于理学代表人物()A董仲舒 B孟子C二程 D王阳明19解析:理学的代表人物是: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和王阳明。答案:CD20明清之际,下列哪些因素促进了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A封建制度的衰落 B封建专制的加强C商品经济发展 D封建制度的完善20解析:明清之际,由于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早期民主思想产生。而封建专制的加强和封建制度的完善不利于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答案: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