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议用时:30分钟)一、选择题12015年底,中国铁路里程达到14万公里。近代中国出现的的第一条铁路是()A淞沪铁路B京张铁路C唐胥铁路 D京广铁路解析:选A。结合所学近代中国出现的第一条铁路是淞沪铁路。2上海洋场竹枝词写道:“往来如织密如麻,满眼汽车与电车”;“欲保安全维秩序,认明红绿两边灯。”材料反映了()A中国交通设施发展迅速 B工业革命促进交通发展C交通发展引发观念转变 D近代交通的半殖民地色彩解析:选C。题干中“欲保安全维秩序,认明红绿两边灯”说明交通发展引发观念转变,故选C。根据题干中“上海洋场竹枝词”这一信息可知,题干中只体现出了上海这一地区交通设施的变化,A项错误;题干中并
2、未提到工业革命,B项错误;题干中并未体现半殖民地色彩,D项错误。3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了一辆奔驰牌轿车。不料,慈禧仅试坐一下便将其“打入冷宫”弃置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说明()A慈禧生活俭朴B中国不需要汽车C中国汽车依赖进口D中国的近代化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解析:选D。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慈禧坚持封建等级观念,对近代化交通工具持反对态度,反映了中国的近代化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4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打破列强垄断局面的交通行业是()A公路运输B铁路运输C轮船运输 D航空运输解析:选C。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是由洋务派领导的,在近代交通方面,李鸿章创办
3、的上海轮船招商局首次打破了列强垄断长江航运的局面,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国家的侵略。5历史教授何辉庆说:“民国成立,中国面临了人类由陆路、海路活动,走向天空的关口,列强挟带着科技优势,已抢先一步研发,中国人在后辛苦的追赶,希望不会落后太远。”下列的科技成就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A19世纪80年代,中国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B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C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D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解析:选D。“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意味着中国飞机制造、航行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故选D。“19世纪80年代,
4、中国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不符合材料时间,A项错误;“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不符合材料“民国成立”“走向天空的关口”,B项错误;“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证明中国紧跟科技发展潮流,但是在民国成立之前,C项错误。6.“人手而能用,着而能得声。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声咳。”这项近代发明指的是()A电话 B电报 C电影 D互联网解析:选A。材料反映此项发明需要用手拿着,能听到声音,坐在一个房间可陆续与很多个朋友通话,虽然看不到表情,却能听到对方的咳嗽声,可见是电话,故选A。材料与电报无关,B项错误;材料与电影无关,C项错误;材料与互联网无
5、关,D项错误。7有人写诗赞叹道:“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对这首诗理解正确的是()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我国的交通和电信事业迅速发展我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交通和电信大国A BC D解析:选A。本题角度新颖,要求看出是电讯业的发展逐渐取代了邮政的地位。很明显的表述不正确,所以用排除法可以得出答案。8我国的移动电话使用总量居世界第一位,电话从奢侈品变成了日用品,这个现象不能说明的是()A我们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依赖现代通讯工具B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C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D中国疆域辽阔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B项是原因
6、,A、C两项是影响。移动电话使用总量居世界第一,说明中国的消费市场广阔,而中国疆域辽阔不能说明市场就一定大,故D项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光绪年间上海黄浦江畔的街景:房屋多为西式,轩敞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钟楼矗立,烟囱如林,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大厦商铺、中西邮局、洋行、海关、银行、电报局、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这里修建了许多教堂,在众多的外国领事馆的小教堂,都有钟楼和高耸的十字架。还有一些以营利为目的“蕃菜馆”“面包房”“咖啡店”出现,许多身着西装的中国人在此出入。选取任意角度,指出上海社会生活的变化,分析说明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解析 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所给材料,变化非常多,只要提取其中一点即可,如出现西式建筑、西餐西装流行等;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所学知识,此题实际上强调的是上海出现变化的原因,可以从上海的地理位置、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生活、政府政策及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角度分析。答案 变化:近代商业、邮电事业发展。或出现西式建筑。或外来宗教的传播。或西餐、西式服装成为时尚。原因:上海地理位置优越,处于沿海地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口岸,较早受到西方文明的影响;近代生产方式的产生;近代生活方式的变化;近代科学技术的传入;政府政策影响;上海人生活水平较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