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第20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课程标准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考点基础知识梳理与解读考点 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1.背景(1)鸦片战争以后,_大量传入中国。(2)资产阶级_思想在中国得到传播,自由、平等的观念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变迁。(3)中国的政治运动对社会生活
2、有影响。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2.概况改革开放后,基本解决了人们的_问题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出现吃西餐现象饮食初期_和军装流行;改革开放后,服装向多样化方向发展a.鸦片战争后,“_”进入城市百姓生活b.辛亥革命后,_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服饰新中国成立后近代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断发易服a.戊戌变法时期,主张“_”;b.民国时期,政府强制“断发”废止缠足清政府和民国政府曾下令禁止缠足婚丧礼仪近代大城市,婚丧仪式由_到简约文明婚丧礼仪发生重大变化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解读】(1)中山装既受到中国传统文化观念、治国理念的影响,又受到西方新式民主理念的影响。(2)物
3、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的趋势是:从封闭到开放,逐渐文明化和走向世界。(3)由于清政府入关后强迫汉人改变发型,带有严重的民族压迫色彩,妇女缠足是在封建男权社会形成的畸形审美标准,“断发”、不缠足本身就是反封建斗争。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二、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1.近代中国交通发展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a.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一定的发展。b.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_的控制和操纵。c.地域之间发展_。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2)影响:a.积极方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_,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b.消极方面:有利于外国
4、的政治、经济侵略,便利了他们对中国进行_。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解读】阻碍近代交通发展的因素(1)列强控制中国交通,中国的政治腐败,以及政治上的不统一等。(2)近代中国缺乏资金、技术,重工业不发达。(3)守旧、传统的思想观念。(4)长期的社会动乱,使交通建设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2.通讯工具的发展(1)电报:a.19世纪70年代,福建巡抚在_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b.20世纪初,上海崇明装置无线电台,设立无线电报局。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2)电话:a.1875年,_架设电话线,开通第一部电话。b.20世纪初,_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
5、部市内电话。【解读】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通讯事业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三、大众传媒的发展1.报刊业a.人民日报 _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_工具;b.光明日报文汇报在介绍学术、社会生活方面内容较丰富现代中国a.19世纪中期,_人创办报刊,如中国丛报和万国公报;b.报刊成为先进中国人宣传_的工具,如时务报_新青年红色中华新华日报等近代中国成就时期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解读】报刊对人们生活的主要影响是: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2.影视事业的发展(1)电影事业:a.1905年,_首映成功,电影事业起步。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b.1
6、931年,第一部_电影歌女红牡丹诞生。c.1935年_是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作品。d.新中国成立后,_和革命战争题材成为电影主题。e.20世纪80年代以后,电影走向辉煌。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2)电视事业:a.1958年,_电视台开始试播,中国电视业诞生。b.改革开放后,电视逐渐普及,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3)意义: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开阔了人们的_,增加了_,对社会产生很大影响。【解读】影视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其对人们生活的主要影响是满足文化娱乐生活的需要。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3.互联网的兴起(1)兴起:a.产生于20世纪_年代末,90年代风靡全球。b._年,中
7、国正式接入互联网。(2)特点:a._的功能,被称为“第四媒介”。b._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c.高度互动,双向传受。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3)意义:改变了人们的_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解读】互联网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物。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自我校对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本讲知识体系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重点知识探究探究 近代社会生活演变的主要原因和特点【史料研读】材料一 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
8、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王文泉中国近代史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材料二 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新妇女1920年4月15日)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读史技巧】(1)材料一中“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表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平等、自由的思想对社会习俗变化的影响,说明辛亥革命冲击了传统的社会生活。(2)材料二中“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
9、态,保不住了”可知从小农经济到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与经济基础的变化冲击了旧的习俗。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请回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社会影响。【答案】社会影响:客观上促进了近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1)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2)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3)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总结升华】近代社会生活演变的主要原因和特点(1)原因: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列强不断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同时,也带来了近代西方文明,
10、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各种因素的刺激下,中国政府也不断推行各种改革,以适应社会的变化,这些改革,使中国的社会生活进一步发生变化。民主平等思想的不断传播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都冲击了旧的生活方式,促进了社会生活的演变。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2)特点: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与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密切相关。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随着中国民主进程的发展而不断加深。社会生活的变化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中国社会生活虽然变化但始终保持着民族特色。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高考真题解密考向一 近代中国服饰演变(一)近代中国服饰演变的原因【例1】(2014福建)旗袍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中
11、国城市女性的时尚着装。其社会原因是()A.西式服饰传入,生活方式完全西化B.中华民国建立,人们思想观念变化C.城市化进程中,女性开始引领时尚D.旗袍典雅大方,体现女性的曲线美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答案】B【解析】A项“完全西化”的说法错误。C项中,二者没有直接联系。D项只是旗袍的好处,没有体现其社会原因。B项正确,民国建立,人们的思想观念变化。故选B项。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例2】(2014新课标全国)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B.意在营
12、造改制的社会氛围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答案】B【解析】维新思想产生时,中国封建顽固势力依然很强大,所以维新思想家在他们的主张中强调“易服”目的就是造成氛围,以影响心理,进而为改革顺利推进扫清道路。故选B项。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二)民国初年对西装的态度【例3】(2014安徽)1912年4月22日申报刊载西装叹:“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足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自诩开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银浪掷轻利权。”这表明()A.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过于肤浅B.着西装已成为当时普遍现象C.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D
13、.大众传媒理性看待社会时尚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民国初年都市“新少年”对西方生活方式的追捧,申报的文章指出了新少年“醉心争购舶来品”“轻利权”的问题,比较理性地分析这一现象,D项正确。“新少年”的盲目时尚只能代表少数人,不能代表“国人”,也不能说明“着西装已经成为当时普遍现象”或者“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A、B、C三项均错误。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考向二 剪辫问题(一)剪辫遭遇巨大阻力【例4】(2014江苏)下面漫画发辫之将来从本质上表明,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A.盲目崇尚西洋风尚B.刻意保存传统精华C.旧有观念根
14、深蒂固D.主动破除国人陋俗【答案】C【解析】漫画中的人物把辫子剪掉一部分为的是崇尚西法,把一部分留下为的是保存国粹,可以看出该人物矛盾的心理,故可排除A、D两项;留发辫是陋习,不是传统精华,B项错误;从本质上看,该人物还是表现出与近代社会风俗相悖的一面,C项正确。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二)剪辫具有的重大政治意义【例5】(2014浙江)从甲图到乙图,表明()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A.先进习俗必然取代落后习俗B.某些生活习俗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C.专制王朝由强大走向败落的历史命运D.专制与民主的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答案】B【解析】清初剃发蓄辫是满族入主中原,打击汉族民族意识的行为,
15、而民国初年男子剪辫则是辛亥革命反清斗争的重要标志,两者都有深刻的政治意义,故选B项。A、D两项都只能反映乙图,不能说明甲图,错误。清初男子剃发蓄辫无法证明清王朝的强大,因为一个王朝的强大与否,是由其政治、经济、文化诸多因素决定的,C项错误。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三)民国初年学生剪辫易服【例6】(2014上海)下面老照片是一张学生合影,它反映了哪一时期的社会风貌()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A.19世纪初期B.19世纪中期C.20世纪初期D.20世纪后期【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风俗的变化。从照片中学生的服饰、头发的变化可知应是20世纪初期的照片。学生身着学生装,短发,女
16、生着短裙,正与这一时期的社会时代相适应。“断发易服”是辛亥革命前后的特征。故应选C项。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考向三 民国初期北京人民生活【例7】(2014北京)下图是民国时期描绘北京社会生活的风俗画。画中最能反映近代社会生活变革的有()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墙上画作的风格人物的发型照明手段饮食方式A.B.C.D.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依据所学可知,图中墙上的画作是元明清以来的文人画,不能体现这一时期社会的变化;断发易服是这一时期社会变化的重要表现,符合题意;图中使用电灯照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说明中国已受到第二次
17、工业革命成果的影响,符合题意;图中的饮食依然是中餐,体现不出近代社会生活的变革。故选B项。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考向四 近代中国电影事业【例8】(2014新课标全国)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答案】C【解析】材料只是涉及国产电影与外国电影播放比例,电影制作水平无法通过材料得
18、出,A项错误;当时中国电影大多为上海生产,上海播放国产片的比例比京津高,据此可知电影拷贝流通税费比较重,导致京津放映国产片比例较上海低,故选C项。B、D两项不能从材料中得出。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考向五 近代中国传媒【例9】(2014浙江)下图是20世纪初某报截图,它不能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A.出版业的发展B.广告业的进步C.婚姻礼俗之变迁D.世界文明之演进【答案】D【解析】图片中的信息“世界最文明之求婚广告”直接反映了婚姻礼俗的变迁,“钦定历代记事年表出书启”“中国江海险要图志出书”直接反映了出版业、广告业的发展进步,题目为逆向选择题,故排除A、B、C
19、三项;世界文明的演进是一个过程,不能从一则报纸的信息中直接得出,故选D项。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考向六 近代中国婚姻观念的演变和女性解放【例10】(2014山东)某历史兴趣小组以“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女性解放”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研究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材料甲:下图为兴趣小组根据汪盼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乙:摘编自董天野等根据巴金小说家绘制的同名连环画中的一组画面。画面中的故事发生在1919年前后。主人公是封建大家庭高府的三公子觉慧和丫环鸣凤。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20、 丙:摘编自1919年末长沙大公报的一则报道。李欣淑幼年时,父为其订了亲,未婚夫不幸去世,父母准备叫她守“望门寡”。李欣淑在女校念过书,不满这种包办婚姻,因而反抗出走,到北京工读。她说:“我于今决计尊重我个人的人格,积极的和环境奋斗,向光明的人生大路前进。”结论: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新旧交织,保守和进步共存。社会进步是女性解放的重要前提。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请回答:(1)研究该课题时,兴趣小组为什么要搜集、研究材料甲?(2)据材料乙、丙,概括指出兴趣小组得出结论的依据(举一例说明即可)。(3)使用材料乙、丙进行课题研究时,兴趣小组应该优先选择哪则材料?说明理由。(4)据材料丙并结合2
21、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发展,对结论加以阐述。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答案】(1)原因:材料甲反映出历代统治者特别是明清统治者都重视对节妇烈女的宣传褒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中国妇女受礼教压迫的状况;研究材料甲能够了解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及其成因,为探讨20世纪初中国妇女地位的变化提供比较研究的视角。(2)作答时应结合具体事实进行概括归纳,准确说明事实与结论的关系,举一例说明即可。如:觉慧反对鸣凤叫自己少爷,希望娶鸣凤为妻等,反映出当时出现了自由平等的新思想,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李欣淑的父母包办其婚姻等,说明当时封建礼教根深蒂固,反映出人们的守旧和社会的保守。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3)材料
22、丙。材料丙是当时的新闻报道,相对较为真实,史料价值较高;材料乙是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但有艺术加工成分,使用时应与其他史料印证。(4)李欣淑接受新式教育、反对包办婚姻及与封建家庭的斗争等行为是20世纪初中国女性解放的缩影。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正发生着深刻变化。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反封建斗争和社会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让更多妇女可以走出家庭并实现经济独立。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新观念、新思想,促进了女性解放。文化上,新式教育的发展,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
23、动对民主、科学的弘扬,为女性解放提供了思想动力。上述史实表明,反对专制制度,追求民主、自由和进步成为时代主题,这一切为女性解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前提条件。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针对训练1.(2013浙江)据中国近代报刊史,时务报初创时,每期只销4 000份左右,半年后增至7 000份,一年后达到13 000份,最多时销达17 000份,创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记录。这一现象说明()A.通俗性报刊广受普通民众欢迎B.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C.维新派有效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民智D.国人所办的报纸市场需求极大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答案 C解析 此题考查对于维新变法运动的理解。时务
24、报是维新派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机关报,以变法图存为宗旨,分设论说、谕折、京外近事、域外报译等栏目。故C项符合题意。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2.(2013江苏)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A.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B.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C.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答案 C解析 从题干材料: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可知强调报纸的教化作用。A、B、D三项无法在题干材料中体现,是错误的解读。故答案为C项。新课标历
25、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3.(2012四川)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下表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时的消费情况。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459娱乐享受3223书籍教育2368衣食住宿北京(%)成都(%)类别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A.当时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B.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不平衡C.吴虞到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D.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答案 C解析 由图表信息可知,吴虞到北京后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根据傅斯年的理论,由吴虞一个人的资料不能说明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中国东西部商
26、业发展不平衡、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少。故选择C项。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4.(2012浙江)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答案 C解析 从时间看,当时中国民族工业刚刚出现,社会经济结构并未出现大的变动,A项不正确;B项与材料无关;当时中国自然经济的存在,外国商品只能是少数富有的人追求时尚的选择,不可能促进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故C项正确,D项错误。新课标历史高
27、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5.(2012江苏)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上述材料最宜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A.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沿用前清审判制度B.作为“施之者”的被告不知民国政体之变C.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有意玷污平等制度D.作为“施之者”的被告等级观念根深蒂固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答案 D解析 辛亥革命后,虽然临时政府颁布法令,禁绝前清老爷、大人等有尊卑等级的称呼,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包括政府官员依然对旧的称呼习以为常,足见封建等级观念的顽固性,只有D项最符合题意。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请做:题组层级快练(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