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向高考 生物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 高考总复习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环境第二单元 必修三 稳态与环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第一讲 种群的特征及种群数量变化第二单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考情考点探究 方法警示探究课前基础回扣核心考点突破课 时 作 业方法技巧警示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考情考点探究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考纲要求三年考情种群的特征2014广东、福建、四川、浙江,
2、2013浙江、新课标、福建,2012安徽、新课标全国卷种群的数量变化2014年福建、浙江、四川,2013山东、重庆,2012山东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2014江苏、上海,2013新课标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1.(2014广东,6)在一稳定生态系统中,灰线小卷蛾幼虫以落叶松松针为食,幼虫摄食对松树的代谢活动有一定影响,进而影响下一年幼虫食物的质和量。幼虫密度与最大松针长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A幼虫密度呈周期性波动B幼虫摄食改变了落叶松的丰富度C可利用样方法调查
3、幼虫的密度D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滞后性答案 B解析 本题通过坐标图分析,考查种群数量特征以及种间关系对种群数量的影响。物种丰富度是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由图知,幼虫摄食改变了落叶松松针的长度,没改变落叶松的种类。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2(2014福建,3)研究人员用样方法调查了某地北点地梅(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A1972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生存斗争程度较1975年低B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C统计种群
4、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D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5年间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答案 B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解析 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的相关知识。分析图示曲线可知,1972年北点地梅种群密度比1975年的大,个体间生存斗争也大,A错误;横坐标为种群密度(表示单位面积的个体数)纵坐标为时间,而死亡率可看成单位个体数在单位时间死亡的个体数,从图中数据可知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B正确;统计种群密度时,不应舍弃所得数据,C错误;从图中5年数据可看出,种群密度每年都在下降,D错误。解答此类问题关键是认真审图,提
5、取准确信息:种群密度越大,种内斗争越激烈;样方法统计数据时应取所有数据的平均数。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3(2014浙江,4)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B种群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C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D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答案 B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解析 本题考查环境容纳量的有关知识。环境容纳量是指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重在维持,也就是说环境中的种群数
6、量有可能超过环境容纳量,一旦超过往往会通过反馈调节数量有所下降,故A错误;环境条件若改变,环境容纳量也会改变,而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B正确;理想条件下为“J”型增长,无环境容纳量,C项错误;自然条件下,冬季植食动物的食物减少,其环境容纳量会变小,故D错误。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准确理解环境容纳量的含义,把握影响环境容纳量的外界因素。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课前基础回扣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一、种群特征1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1)样方法:适用范围植物、_取样关键_常用取样法五点取样法、_活动范围小的动物随
7、机取样等距取样法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2)标志重捕法:适用范围:_、活动范围大的动物。计算公式:_(N为种群数量,M为标记个体数,重捕个体数量为n,被重捕个体中被标记个体数为m)。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1)概念: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或迁入或迁出的个体数目占_的比率。(2)意义:决定种群大小和_的重要因素。活动能力强NMn/m该种群个体总数种群密度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1)写出上图中各年龄组成的类型。_,_,_。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8、 生物与环境(2)根据上图分析,将各年龄组成类型、特点及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用线连起来。(3)性别比例:种群中_数目的比例。雌雄个体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4种群特征均匀分布 种群密度 随机分布出生率、死亡率 集群分布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将上述序号填在合适的横线上:(1)属于种群数量特征的是:_。(2)属于种群空间特征的是:_。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二、种群数量的变化1 A 图 为 _ 曲 线(1)产 生 原 因:_、气候适宜、_等。(2)曲线特点:种群数量_。“J”型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无敌害以一定的倍数连续增长走向高考
9、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2B图为_曲线(1)产生原因:受环境条件如_的制约。(2)曲 线 特 点:种 群 数 量 达 到 环 境 条 件 所 允 许 的_(K值)后,将停止增长。3决定因素_4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食物、被捕食、传染病。(2)人为因素:受_的种群数量不断增加,野生动植物_不断减少。“S”型空间、食物、敌害环境容纳量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人工控制种群数量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1.我国在实行计划生育以前,人口数量急剧增加,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 主要因为出生率太高。2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方式一般
10、是“S”型,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提示 因为自然界中生物的生存条件是有限的,所以呈“S”型增长。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3与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的稳定性一样,种群数量的稳定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从种群本身的特征分析,种群数量波动的原因是什么?提示 种群的数量受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因为这四个率不是固定不变的,所以种群数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1.近几年来,我国南方沿海如深圳、广州、珠海等城市人口急剧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B性别比例发生变化C迁入率大于迁出率D
11、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答案 C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2.在一个玻璃容器内,装入一定量的符合小球藻生活的营养液,接种少量的小球藻,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小球藻的个体数量,绘制成曲线,如图所示。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答案 D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3(2014杭州模拟)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某动物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B若某动物的婚配
12、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D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答案 B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解析 本题以出生率为切入点,考查出生率计算以及性别比例、性成熟时间、年龄组成等对出生率的影响等相关内容。种群年初个体数为100,一年新生个体数量为20,出生率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死亡率为10%,种群年增长率为10%,A项错误;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的动物,当雌雄比例为1:1时,每个个体都能产生后代,此时的出生率最高,越接近该比例,出生率越高,B项正确;调控环境
13、条件,使动物性成熟推迟,动物的繁殖时期推迟,会导致年平均出生率更低,C项错误;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增长型的出生率最高,D项错误。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生物学研究方法。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达乌尔黄鼠的种群密度。4(2015北京丰台区月考)在生态学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是()A给海龟安装示踪器调查其洄游路线B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迁徙路线C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关系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达乌尔黄鼠的丰(富)度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核心考点突破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
14、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1.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1)图解:种群的特征及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2)分析: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出生率、迁入率高时,种群数量增加;反之,种群数量减少。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则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的,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a年龄组成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稳定型:出生率死亡率基本不变衰退型:出生率增长快增长相
15、对稳定增长慢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比较项目样方法标志重捕法调查对象植物或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活动范围大的动物调查程序确定调查对象 选取样方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 计数 计算种群密度(取平均值)确定调查对象 捕获并标记(数量为 N1)重捕、计数捕获数N2标记数N0 计算种群密度(NN1N2N0)注意事项随机取样样方大小适中样方数量不宜太少宜选用双子叶植物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同调查期间没有大规模迁入和迁出,没有外界的强烈干扰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1)年龄组成并不决定种群密度的变化:只
16、是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但该趋势不一定能够实现,还要看影响种群密度变化的其他因素,如气候、食物、天敌等。(2)种群数量不等于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强调“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即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密度不一定增加。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 6 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期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
17、能为零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能影响该种群的密度解析 该动物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由坐标图知,在12月已无未成熟个体,说明从6月末开始已无新个体出生,由此可推断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A项正确。天敌的迁入,会捕食该种群中年幼或弱小的个体,会影响种群的年龄结构,B项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月份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会有变化,表明种群的年龄结构会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C项正确。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会降低种群的出生率,从而对种群密度造成影响,D项叙述不正确。答案 D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下列关
18、于人口数量动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决定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B年龄组成是预测未来人口动态的主要依据C人口数量问题既有其自然生理基础又有其社会制约因素D影响不同人口种群出生率的原因主要是生殖年龄和个体数答案 D解析 人与一般动物不同,影响其出生率的因素除了自身的生理基础、生殖年龄等,社会因素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如人的生育观念和计划生育制度等。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种群数量的变化1.曲线图解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2种群增长的两种曲线比较曲线比较 “J”型曲线“S”型曲线坐标曲线增长率K2值处增长
19、最快,达到 K 值的增长率为 0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形成条件理想状态食物(养料)充足、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现实状态在有限环境中,随种群密度上升,个体间因空间、食物(养料)等生活条件引起的种内斗争加剧且天敌增多特点种群数量连续增长,第二年是第一年的 倍(NtN0t,代表增长倍数)增长到一定数量保持相对稳定;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数量达稳定状态时,增长速率为 0,即K2值处增长速率最大适用范围实验条件下或种群迁入新环境最初一段时间自然种群有无K 值无 K 值,种群数量持续增长有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特别
20、提示(1)NtN0t,代表增长倍数,不是增长率。1时,种群密度增大;1时,保持稳定;C试管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不同D试管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开始下降试管号培养液体积(mL)105105起始酵母菌数(103个)105510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解析 当种群迁入一个新环境时,若环境适宜生存,由于起初种群数量不多,环境条件(食物、空间)优越,天敌少,环境阻力小,种群表现出种群增长速率加快。一段时间后,种群数量增多,环境阻力使种群增长速率减缓,种群表现为“S”型增长,在K/2时4个试管内的种群数量增长最快。K值指的是环境容纳量,到达K值的时间与环境阻力的大小呈正相
21、关,因此4个试管内的种群达到K值的时间不同,号试管内的环境阻力最大,因此最先达到K值并积累有毒物质,导致种群数量最先开始下降,所以4个试管内的种群达到K值所用的时间I。答案 B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同学用1 000 mL的锥形瓶作为培养容器,棉塞封口,装入200 mL培养液,接种酵母菌后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培养过程中()A用血球计数板计数,不同时间取样后显微镜视野中酵母菌细胞数量不断增加B一段时间内酵母菌以“J”型方式增长C氧气的消耗量等于二氧化碳的产生量D可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出培养原液稀释后进行计数答案 B走向高考
22、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解析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因此在生活过程中,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因此氧气的消耗量小于二氧化碳的产生量。一段时间内酵母菌以“J”型方式增长。用血球计数板计数,相同时间取样才能说明问题。应该振荡混合均匀后取出培养原液稀释后进行计数而不是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样计数。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方法技巧警示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例 1 右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 t2 时B在 t1t
23、2 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C在 t0t1 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D若在 t2时种群的数量为 K,则在 t1 时种群的数量为 K/2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解析 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1时,A错;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增长趋势,B错;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K,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K/2,D对。答案 D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技法提炼(1)“S”型曲线的开始部分并非“J”型曲线。“J”型曲线由始到终都保持指数式增长,其增长率不变而增长速率持续增加,而“S”型
24、曲线自始至终具有环境阻力,其增长率持续减小,而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少。所以绝不能认为“S”型曲线的开始部分是“J”型曲线。(2)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通过清扫卫生、做好粮食贮存、饲养天敌等来降低其环境容纳量(K值)。(3)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减少和活动范围缩小,其K值变小,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提高K值,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4)生产上捕获生物资源,要保证捕捞或利用后,生物种群数量不低于K/2。但杀虫效果最好的时期在潜伏期。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经典图示1种群的年龄组成图(1)曲线图获取信息图甲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出生
25、率死亡率,种数数量增加,属增长型;而图乙相反,应为衰退型。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2)柱形图获取信息图A中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为衰退型。图B中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为增长型。图C中各年龄段比例适中,应为稳定型。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2 值变化曲线获取信息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 倍,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1)oa 段,1,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数量不变,年龄组成为稳定型。(2)ab 段,0,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数量减少,为衰退型。(3)bc 段,1,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数量增加。(5)de 段,不变,种群数量呈
26、 J 型增长。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3不同曲线中K值的表示方法获取信息图中A、B、C、D时间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值,A、C、D时间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值。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强化过关如图表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和有环境阻力条件下的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A为“J”型增长,每年增加的个体数量始终不变B图B为“S”型增长,G点时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F点时进行D渔业捕捞后剩余量应该在E点左右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答案 D解
27、析 图A曲线的斜率代表种群的增长速率(即单位时间内种群个体的增加数目),由题图曲线特征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时间点,曲线的斜率不同,即种群的增长速率不同,故A错误。图B中G点时种群的数目不再变化,增长速率为0,故B错误。防治蝗灾应该在D点之前进行,超过D点,蝗虫增长速率加快,灭虫效果差,故C错误。渔业捕捞应该在超过K/2时进行,且每次捕劳后的剩余量应保持在E点左右,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故D正确。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对种群的数量特征及生长曲线理解不透彻例2(浙江理综)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不考虑
28、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A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S”型增长B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超过b点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答案 A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解析 a点时,若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可影响种群的个体数量,但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仍符合“S”型增长。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则因存在生存斗
29、争,死亡率也将会随之升高,故种群个体数量不会大幅超过b点。天敌的大量捕食会使种群个体数量减少,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年龄组成变动会使种群个体数量发生变动,但无论增加还是减少,其种群个体数量始终会在K值上下波动,变化过程与cd段相似。错因分析 在分析“J”型、“S”型曲线时要考虑环境因素,分析数学方程式模型时要理解每个字母代表的含义。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纠错笔记(1)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与增长速率曲线不同:把握种群的数量增长方式时,要从增长条件、增长率变化,有无K值等几个方面进行把握。“J”型增长是在一种理想条件下形成的,自然界中的“J”型增长往往是短时期的
30、,如一个物种迁入一个新的环境后的短期内的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数量增长呈“S”型增长。(2)“增长率”是否就是曲线的斜率:增长率是单位时间内增长的个体数/初始个体数;增长速率是单位时间内增长的个体数/时间。其实,在种群增长曲线中,增长率并不等于曲线的斜率,只有增长速率才等于曲线的斜率。“J”型增长曲线的增长率不变,但其增长速率(等于曲线的斜率)却逐渐增大。“S”型增长曲线的种群增长率先不变后下降,其增长速率(相当于曲线斜率)是先增后减。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3)“S”型增长曲线的开始部分是不是“J“型增长曲线答案是否定的,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S”型增长曲线的种群增长率是先不变后下降,而“J”型增长曲线的种群增长率始终保持不变。“J”型增长曲线是一种理想条件下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如有些种群迁入一个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的理想环境,迁入后种群数量马上就会呈指数形式增长,不存在适应过程;而“S”型增长曲线的前段是种群对新环境的一个适应阶段,始终存在环境阻力。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课 时 作 业(点此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