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3 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读教材预习新知一、马丁路德宗教改革1背景(1)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思想:使各国人文主义思想十分活跃。罗马教会宣扬,树立教皇的绝对权威。文艺复兴因行称义2序幕1517 年,为反对教皇兜售,马丁路德发表_,要求公开辩论赎罪券问题。3主张(1)强调,主张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2)宣称赎罪券的功效微不足道,只要内心真诚悔罪,就能得到赦免。赎罪券九十五条论纲因信称义4性质是反对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5意义(1)标志着宗教改革运动在拉开了序幕。(2)改革后创立的与原来的天主教、形成三足鼎立的新局面。天主教会德国新教东正教二、加尔文宗教改革
2、1背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运动的推动。2著作1536 年出版。3主张(1)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2)核心是。基督教原理先定论含义:永生与永罚、成功与失败,甚至贫富荣辱,由先定,人的意志无法改变。影响:否定对教皇的盲从,否定的特权,在宗教改革时期具有积极作用。4意义(1)为发财致富作辩护,从神学角度论证世俗生活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2)为以后提供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上帝封建主资产阶级资产阶级革命巧归纳核心必记1宗教改革的原因(1)经济方面:新航路的开辟,对外贸易和经济的腾飞,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2)政治方面:罗马天主教会与欧洲各主权国家及社会各阶层的矛盾。(3)思想方面:文艺复兴运
3、动的兴起,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4)宗教方面:天主教会腐败,基督徒要求振兴基督教。2宗教改革的影响(1)积极影响:政治上,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剥夺了教会在各国的政治经济特权,各国王权得到加强,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经济上,确立了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伦理规范和生活方式,夺取了大量原属教会的财产和土地,有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与经济的发展。思想上,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垄断,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发展了人文主义;改革还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旗帜与方向。文化上,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各国开始普遍重视教育,兴办学校,增加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学习科目,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
4、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总体上,为欧洲从中世纪向现代社会迈进开辟了道路,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转型。(2)消极影响:宗教迫害与宗教纷争愈演愈烈,要实现彻底的宗教宽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用一种新的权威代替教皇的权威。主题(一)宗教改革中的人文主义思想史料实证材料一 宗教改革运动最早在德国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分裂的德国使得罗马教廷有机可乘,特别是在敛财方面,德国故有“教皇的奶牛”之称。随着德国新兴市民阶层的出现和长期植根在日耳曼民族心灵深处的民族意识的增强,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各路诸侯都希望得到绝对的政治主权利奥十世派人在德国兜售赎罪券,导致后来发生的一切。材料二 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他认为,灵魂得救
5、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路德选集(1)依据材料一,探究宗教改革运动在德国兴起的原因。(2)材料二中,马丁路德的主张如何体现了人文主义?与文艺复兴相比,有何本质相同点?提示:(1)德国分裂;受罗马教廷剥削最重;新兴市民阶层的出现;民族意识的增强。(2)体现:宗教改革实际上否定了教皇和天主教会的权威,使人们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从而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相同点:都体现了人文主义,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反封建斗争。系统认知宗教改革中的人文精神(1)“因信得救”否定了教会的权威,肯定了个
6、人在宗教信仰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具有鲜明的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的人文主义色彩。(2)以圣经和个人内在信仰的权威否定教会特权和等级制度,确立了个人宗教信仰平等的权利。(3)马丁路德要求建立独立自主的德意志民族教会,把人文主义关于民族自由的理想进一步推向政治现实。针对训练1马丁路德曾指出:“所有节日都应当废除,唯有礼拜日应该保留。假若有意要保留圣母和较大圣徒的节日,就应当把它们并入礼拜日,或在节日仅举行一个早晨弥撒,把那日的其余时间仍用为工作的时间。”这一观点()A有利于促进工商业发展B将矛头指向“因信称义”C强调市民要禁欲和节制D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解析:材料内容说明马丁路德主张将宗教节日与宗教仪
7、式简约化,以便节省时间与金钱发展工商业,故 A 项正确。答案:A 主题(二)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关系史料实证材料一 文艺复兴(Renaissance)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rebirth),一是新生(new-birth),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因为从一方面来看,文艺复兴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是一种复生运动;从其他方面看来,文艺复兴却是欧洲近代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陈衡哲西洋史材料二 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1)依据所学知识指出作者所说“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
8、的依据。(2)从材料二的角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宗教改革比文艺复兴“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提示:(1)文艺复兴的思想核心是人文主义,是对古希腊肯定人的价值和作用的人文精神的继承发展,因此是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生”;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要求反教会神学世界观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欧洲思想文化的近代化,因此是资产阶级文化的“新生”。(2)文艺复兴运动主要表现在思想文化领域,局限于社会上层和知识阶层;宗教改革则表现为一场政治运动,群众基础较广泛。系统认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关系1相同点:(1)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年代。(2)性质:它
9、们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3)形式:两者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的是古典文化,马丁路德从罗马书中采用“因信称义”信条并将之引申为“唯信称义”。(4)两个运动在与统治者的关系上也是相似的:人文主义者需要教皇、国王、贵族和富商的庇护;宗教改革与统治者关系更是紧密,马丁路德就是得到封建王侯的保护,英国的宗教改革更是在亨利八世的领导下展开的。2不同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人的问题上人是万物的尺度一切以神为中心信仰上信仰与思想自由的运动以另一个权威来取代教皇的权威范围上局限于少数的知识分子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核心内容上宣扬资产阶级人文主义世界观,肯定人性,反对神权,以把人从神
10、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为最终目的“信仰得救”和简化宗教仪式,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新教,但最终还承认神的存在形式上在“复兴”古典文化的形式下,宣扬资产阶级世界观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一场反封建的社会运动实质和影响上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革命,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不仅是思想领域内的反封建斗争,更是在宗教外衣下的新兴资产阶级反对以罗马天主教会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运动针对训练2有学者指出:对于欧洲的现代化进程而言,真正的文化起点不是富庶的意大利那场华丽而感性的文艺复兴,而是贫穷的北欧那场质朴而深刻的宗教改革。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宗教改革()A宣传了早期天赋人权思想B突显了资产阶级的革命精神C具有更为
11、广泛的群众基础D摧毁了欧洲传统的宗教信仰解析:材料认为宗教改革相比文艺复兴更能推动文化现代化,联系史实可知文艺复兴主要是在上层知识分子中进行,影响范围有限,而宗教改革则波及广大信徒,更能推动民众的思想解放,从而推动文化现代化,故 C 项正确;宗教改革反对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但不反对信仰上帝,因而没有摧毁欧洲传统的宗教信仰,故 D 项错误。答案:C 随堂达标验收 题组一 对宗教改革的认识1宗教改革在欧洲近代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封建王侯、普通民众、教会内部的宗教人士都参与其中。下列叙述中,反映普通民众愿望的是()A“脱离罗马教会之束缚而自立”B“增加真正之宗教束缚耳”C“恢复教会之美风,由之恢复其
12、威力”D“各国皆有治理本国境内一切事情之权利”解析:A、D 两项反映的是新教诸侯的意愿,排除;宗教改革打破了外在的枷锁,但是给人们的心灵套上了枷锁,靠虔诚的信仰得救,故 B 项正确;“恢复教会之美风,由之恢复其威力”反映的是新教宗教人士的意愿,故 C 项错误。答案:B 215 世纪,欧洲中产阶级与国家君主觊觎教会巨大的地产和各种金银珠宝、艺术作品等巨额可动产财富,同样让他们垂涎的是以什一税的形式从各个国家源源不断流入罗马的税收,以及大量的诉讼费、特许费和豁免税。这导致了()A人文主义思潮的产生和发展B近代欧洲革命的相继发生C教权与世俗权力的矛盾严重D信仰危机在欧洲不断发展解析:材料反映了 15
13、 世纪时欧洲资产阶级、王权与天主教会在经济上的矛盾,人文主义思潮产生于 14 世纪意大利的商业城市,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A 项错误;近代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王权的政治革命,与题意不符,故 B 项错误;C 符合题意,故 C 项正确;材料中未体现信仰问题,故 D 项错误。答案:C 3马丁路德认为人在世间的一切工作,包括社会劳作和家庭生活、教会服侍和国家公务以及士兵作战等,都是神圣的天职,渎职即渎神。马丁路德的实质目的是()A维护世俗君主的权威 B将世俗生活神圣化C否定教会的权威D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材料的主要意图为否定教会的权威,与维护世俗君主的权威无关,故 A 项错误;材料内容应
14、该是将神权世俗化,故 B 项错误;马丁路德进行上述活动的实质目的是为了否定教会的权威,故 C 项正确;这样做在客观上会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但这并不是其实质目的,故 D 项错误。答案:C 题组二 人文主义宗教观4圣经新约中称:“心里相信,就可称义。”但又强调“信心没有行为是死的”。因此有宗教学者认为马丁路德强调信仰即可得救是“故意曲解了圣经”。这种“曲解”()A缓解了天主教会的危机B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C打破了教会的思想专制D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解析: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打破了教会的思想专制,创立了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教,故 C 项正确;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破除了教皇的宗教权威,加重了天主教会的
15、危机,使民众的传统信仰发生危机,故 A、B、D 三项错误。答案:C 5欧洲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的继续与发展,体现在()高扬人性对抗神性 反对迷信和宗教狭隘 强调宗教信仰自由 强调世俗生活合理性ABCD解析:高扬人性对抗神性是文艺复兴运动,故错误;宗教改革没有反对宗教狭隘,故错误;欧洲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运动都强调宗教信仰自由,故正确;欧洲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运动都强调世俗生活合理性,体现人文精神,故正确,选择 D 项符合题意。答案:D 6马丁路德说:“一个人应该通过虔诚的信仰来获得免罪,达到灵魂得救,而虔诚的信仰来自崇敬上帝和对于圣经的心领神会。”材料表明他()A宣扬了上帝的万能B肯定了世俗的王权C
16、打破了宗教的束缚D否定了教皇的权威解析:A 项表述错误;宗教改革反封建,故 B 项错误;马丁路德只是反教皇,不反宗教,故 C 项错误;马丁路德主张与上帝直接沟通,不需要教皇,故 D 项正确。答案:D 1516 世纪之关键词宗教改革呼唤思想解放,“人”和“社会”双重觉醒文化上(1)文艺复兴唤醒了沉睡的人们,理性高于信仰的人文主义宗教观逐渐兴盛,罗马教皇至高无上的权威开始受到挑战,一场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席卷了西欧各国。人们进一步摆脱天主教会的思想禁锢,焕发出创新精神和生活热情。(2)马丁路德强调因信称义的学说,主张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这一思想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
17、人文主义色彩。(3)欧洲宗教改革家用人文主义宗教观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为西欧社会的思想解放、为人类不断认识自己的历史写下了发人深省的一页。政治上(1)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天主教会建立了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罗马教皇高高在上。(2)14、15 世纪,欧洲封建制度逐渐衰落,天主教会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将反对教会的人斥为异端,并建立宗教裁判所,残酷迫害进步人士。(3)加尔文把“依靠信仰才能得救”解释成先定论,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经济上(1)14、15 世纪,意大利出现了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著名的工商业城市,欧洲资本主义兴起。(2)15 世纪前后,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3)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一场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席卷了西欧各国。加尔文的学说在西欧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广泛传播。“课下能力提升”见“课时跟踪检测(十三)”(单击进入电子文档)谢 观 看THANK YOU FOR WATCHING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