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方差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有这样一个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方差。一说教材、二说教法、三说学法、四说教学过程、五 设计说明一、说教材(一)教材简析: 方差这个课题选沪科版第20章第2节,描述了变量分布的数量特征,方差是描述离散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方差去描述变量分布的离散程度,还可以打开学生思路,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有重要作用。(二)教学目标:在分析学生及教材的基础上,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方差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理解方差概念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 3、会用方差计算公式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过程与方
2、法 经历探索极差、方差的应用过程,体会数据波动中的极差、方差的求法时以及区别,积累统计经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认识数据处理的实际意义。(三)教学重点难点 方差产生的必要性和应用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其求法,理解方差公式,应用方差对数据波动情况的比较、判断。(四)教材处理:将讲解的重点放在方差的概念和计算步骤上。二、说教法教法是教学中直接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围绕这一主题,根据本学科本节内容以及教学对象的特点,我选择了以下教学方法。1启发教学法:由于教学内容比较抽象,以其自身的内容很难吸
3、引学生,所以,我根据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随着教学进程的需要不断提出新问题,不断设置课程中的悬念,环环相扣,让学生带着问题融入课堂,以严密的逻辑推理紧紧吸引学生,让学生在自己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促成了学生的主动学习。2结合练习法增强教学效果。我一方面采用了讲练结合的方法,以一、二个例题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以例题为基础将知识串起来,边讲边练,这样可以增强知识的连贯性;另一方面采用了分组练习的方法,让每一个同学都参与到教学中来,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授课的指导思想。总之,在教学中我注重了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特别突出了学生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学中讲究一个“导
4、”字,充分挖掘学生潜力,使其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运用为目的”的教学原则。三、说学法我采用了“教法中渗透学法”的方法,即在讲究教学方法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将学习方法渗透到课堂中,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将来继续学习做准备。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心理特点,我注重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虽然有些基本概念也是从正面导入的,但不是填鸭式的灌输,而是使学生学会思考、总结的方法,比如给出方差的概念后,马上引导学生进行分解,总结出计算步骤,启发学生模仿老师的思维方法,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另外,学生还要学会如何利用
5、教材去获得知识,养成爱动脑、勤思考、善学习的良好习惯。四、说教学过程教学应当“为学生的学习而设计”,“为学生的发展而设计”,以教导学,以教促学,我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流程:教学过程备注教学设计与师生互动第一步:情景创设 乒乓球的标准直径为40mm,质检部门从A、B两厂生产的乒乓球中各抽取了10只,对这些乒乓球的直径了进行检测。结果如下(单位:mm):A厂:40.0,39.9,40.0,40.1,40.2,39.8,40.0,39.9,40.0,40.1; B厂:39.8,40.2,39.8,40.2,39.9,40.1,39.8,40.2,39.8,40.2.你认为哪厂生产的乒
6、乓球的直径与标准的误差更小呢?(1) 请你算一算它们的平均数和极差。(2) 是否由此就断定两厂生产的乒乓球直径同样标准?第二步:讲授新知:(一)方差 方差定义:设有n个数据,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分别是 _我们用它们的平均数,表示这组数据的方差:即用 _来表示。第三步:尝试应用例1. 在一次芭蕾舞比赛中,甲、乙两个芭蕾舞团都表演了舞剧天鹅湖,参加表演的女演员的身高(单位:cm)分别是 甲团 163 164 164 165 165 165 166 167乙团 164 164 165 165 166 167 167 168哪个芭蕾舞团女演员的身高更整齐? 分析应注意的问题:题目中“整齐”的含义是什么?说明在这个问题中要研究一组数据的什么?学生通过思考可以回答出整齐即波动小,所以要研究两组数据波动大小,这一环节是明确题意。第四步:随堂练习:第五步:课堂小结扩展提高:拓展提高题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并有助于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课后反思:五 设计说明1教学流程体现了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规律。2、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创造性。3、教法改革和学法指导同步进行;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体现了“方法比知识重要”的教学价值观。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