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二节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课程标准学习目标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了解农奴制改革前的准备。 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 认识“二一九法令”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一、“二一九法令”1签署:俄历1861年2月19日(公历3月3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正式签署关于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同时签署改革的特别宣言。称为“二一九法令”。2内容(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有权拥有财产、进行诉讼和从事工商业。此后地主再无权买卖、交换或抵押农奴。(2)农奴在获得人身解放的同时,可获得一块份地和宅旁园地(土地在法律上仍是地主的财产)。农民在向地主缴纳赎金
2、后,才可把份地和宅旁园地归为私有。(3)农奴解放后被组织在旧有的村社中。村社的公职人员由农民选举产生,隶属于地方行政机构。村社实行连环保制度,以监督农民按时缴纳赎金和完成各种赋役。3结果(1)农民普遍感到极度的失望和不满,各地不断发生农民自发的骚动和暴动。(2)被誉为“平民革命家”的赫尔岑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以极其鲜明的态度否定沙皇的改革法令,号召农民继续进行反对沙皇专制的斗争。名师指津内外交困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社会改革的重要因素,改革焦点不是地主内部的斗争,而是农民与地主之间的阶级斗争。当时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无产阶级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这为沙皇推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创造了条件。二、上层
3、建筑领域的改革1内容(1)政治改革:在省和县设立地方自治机构,由选举产生;成立城市杜马,由纳税人选举产生,使资产阶级和民众有了一定的参政权。(2)司法改革:规定审判公开举行,建立陪审员和律师制度。(3)教育改革:颁布初级和中级教育条例,创办近代化的新式中学;授予大学广泛的自治权。(4)财政改革:创办国家银行,由国家对财政预算和收支统一管理。(5)军事改革:改募兵制为普遍义务兵役制;改善军法。2意义(1)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意义:成为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转折点,是由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第一步。(3)局限性: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三、解放农奴步履维艰1
4、原因(1)农奴制改革是对农民的一场残酷的掠夺。(2)农民仍缺少土地,遭到沉重剥削及村社的约束。2民粹派的斗争(1)发起“到民间去”的运动,遭镇压。(2)出现热衷于个人恐怖活动的“民意党”,1881年民意党人暗杀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3)沙皇专制依旧,民粹派运动彻底失败。深度认知判断俄国1861年改革的性质不能依据改革者及其主观目的,而应从其内容和积极作用方面来判断。无论从经济基础还是从上层建筑方面来分析,俄国1861年改革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它加速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俄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里程碑。1.亚历山大二世自上而下进行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巩固沙皇的统治,主要目的是缓解社会矛盾,发展
5、经济,增强抵御西欧国家侵略及扩张的能力。2“二一九法令”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了俄国社会的发展,是一次历史的进步。3改革是统治阶级为维护其阶级利益而进行的,它没有摧毁地主土地所有制和沙皇专制制度,而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正确认识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性质史料一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列宁关于纪念日史料二1861年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这次改革是按照农奴主利益进行的,因此,农奴制度废除的很不彻底
6、。改革后,沙皇政权基本原封不动,大部分的土地还是掌握在贵族地主手里,保存了贵族地主大土地占有制俄国引起革命的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并且继续在发展。张兴仪浅谈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指出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积极意义: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指出了俄国1861年改革的局限性。(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史料一列宁这一观点的主要理由。提示 理由:经济上,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政治上,推动了俄国政治近代化进程。(2)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提示 局限性:改革不彻底;政治上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没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正确认识俄国
7、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性质1861年农奴制改革从根本上看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1)从背景上看:改革是由于受到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潮流和工业革命的影响,在本国的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发生的。(2)从内容上看改革在法律上废除了农奴制,农民成为自由人,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得以废除。改革还使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了一块份地,部分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部分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这均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3)从作用上看: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国内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农奴制改革的特点史料一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
8、解放”法令,宣布废除农奴制。根据这一法令,农民无条件地获得了法律上的人身自由,从此以后,他们成为政府的臣民,不再隶属于他们的主人。史料二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时间企业数工人数(人)产值(千卢布)1860年9911 6007 9541879年18742 00051 937史料三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的劳役的办法。”表明了改革的主导者和方式。表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工业发展。表明改革后农民因遭受大规模掠夺而产生不满情绪。(1)史料一反映
9、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突出特点是什么?提示 改革形式是由封建地主自上而下进行的,改革内容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2)史料二这些数据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具体的历史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 企业发展较快、工人人数增多、经济效益增加。说明了废除农奴制使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经济的发展。因此,农奴制的废除具有进步性。(3)史料三中“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的原因是什么?提示 农民所付赎金高于当时地价;分得的土地面积比改革前少;没有完全摆脱封建义务。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特点(1)从背景来看:是在战争失败与西方文明冲击下由沙皇推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2)从政治方面看:农奴获得了人身
10、自由并享有公民权利,说明其有资本主义民主的性质。(3)从经济方面看:土地仍归地主所有,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具有不彻底性。同时,高额的赎金实际上是对农民的掠夺。(4)从整个内容来看:其目的是为了巩固沙皇统治,实现富国强兵。 认识亚历山大二世政治上的变革亚历山大二世政治变革的目的是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以维护其统治。从变革的内容来看既有进步性,又有很大的局限性。在政治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代议制模式,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自治机构由选举产生,但是有严格的财产限制,同时,地方和城市实权仍掌握在沙皇任命的行政官僚手中。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废除了原来
11、按照等级进行审理的制度,实行公开审判,但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仍按旧制度审理案件,农民受到不公正待遇。尽管改革后沙皇照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改革让西方的资产阶级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推动了俄国由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的转变,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步伐,是俄国历史的一大进步。一、选择题1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上再次强调:“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这说明改革的本质目的是()A制止农奴暴动B实现富国强兵C维护地主阶级利益D增加政府收入解析:选C。依据材料信息“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分析可知,
12、改革的本质目的是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故C项正确;A项为直接目的;B、D两项并非农奴制改革的本质目的,排除。2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经历了缓慢而谨慎的酝酿过程,其主要原因是()改革必然触动封建地主利益,阻力非常大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害怕引起人民大规模暴动为了维护封建地主利益ABC D解析:选C。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并非为了发展资本主义,但其改革的客观效果却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加快了俄国的近代化。之所以缓慢而谨慎酝酿,一是吸取以前改革的教训,二是害怕农民暴动,根本上是为了巩固沙皇统治。31857年1月3日,俄国成立了农民事务秘密委员会,后于1858年改组为农民事务委员会。该委员会是()A农民建立的自治机关B
13、沙皇成立的改革领导机构C农民建立的改革机构D激进青年建立的革命机构解析:选B。农民事务委员会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领导建立的负责农奴制改革的机构。4以下各项中,哪些是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许买卖农奴削弱大贵族势力,收回军权农民出钱赎买份地A BC D解析:选D。是彼得一世改革的措施之一,“削弱大贵族势力,收回军权”与史实不符,是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5“二一九法令”规定土地属于()A国家 B地主C农民 D资产阶级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改革内容,农民可以购买一块份地,但是土地仍然归属地主所有。6史
14、学界认为,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这次改革()A顺应了政治民主化的潮流B改变了落后的生产关系C彻底改变了俄国政治体制D使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解析:选B。农奴制是19世纪中期俄国社会落后的根源。废除农奴制,改变了落后的生产关系,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7之所以说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它()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奴B使农民获得了土地C动摇了俄国落后的生产关系D从根本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选D。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其依据在于农奴制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资金和广阔的市
15、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8俄国1861年改革的局限性最主要体现在 ()A农民在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B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C农民不得不重新再受地主的盘剥和奴役D改革后农民的土地比原来还少,不足以维持生计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D项表述不合史实,B项有所夸大,A、C两项正确,比较而言,更符合题意的是A项。9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在农民与地主缔结赎地契约前,农民对地主应履行“临时义务”,在这之前不能真正享受法令中规定的与此有关的一切权利。下列相关的解释正确的是()A1861年改革彻底地废除了封建隶属关系B1861年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C1861年改革
16、没有改善地主与农民的关系D1861年改革彻底解放了广大的农民解析:选B。材料信息表明在1861年改革后,地主对农民的强制并未完全消失,农民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这说明1861年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10废除农奴制度后,沙皇政府对司法机关进行了改革,废除过去的等级法院,建立了统一的各级法院,全国的一切案犯都在统一的法院里按照同一法律和同一审判程序受审。这表明俄国的司法改革()A贯彻了资产阶级的法制原则B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烙印C适应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需要D与农民愿望完全背道而驰解析:选A。就题目提供的材料来看,俄国的司法改革注重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明显贯彻了资产阶级的法制原则。B、C
17、、D三项的叙述在题目材料中无法印证。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面三则有关俄国1861年改革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62年,一位对农奴制改革法令失望的人说:“皇上已经背叛了人们的希望,他给予人们的自由不是真实的,也不是人们所梦想的所需要的”材料二1876年一位封建地主说:“街上到处都是热烈的气氛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他们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逝的无影无踪”材料三1978年,一位历史学家这样评价道:“农民改革保护了封建主义的许多方面。毫无疑义,改革是对农民的诈骗。”(1)据材料一、二,概括两人对“二一九法令”的不同观点。(2)你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改革是对农民的诈骗”?“对农民
18、的诈骗”对俄国产生了什么影响?解析 (1)从材料一“令人失望”等可知对改革是否定的,材料二站在统治阶级立场对改革给予肯定。(2)本题通过设置新情境从多个角度考查对1861年改革的认识,解答时要注意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掌握答题的基本方法。答案 (1)材料一:认为改革没有使农奴获得真正的自由。材料二:认为改革使农奴获得彻底解放。(2)理解:农民为赎地背负了沉重的债务;虽摆脱了地主奴役,却遭受村社束缚。影响:激化了社会矛盾;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12阅读下列反映19世纪中期俄国社会状况的材料:材料一废奴法令原文影印件材料二托尔斯泰小说复活中的插图:法庭材料三沙皇政府参照西方
19、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这些机构由选举产生,主要负责地方的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事务。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方面的改革? (4)综合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对俄国19世纪中期的改革有何认识?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及评价的掌握情况。应注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条理作答。答案 (1)废除农奴制,农民成为法律上的自由人;农民可以赎买一块土地,赎金由地主与农民协商确定,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些地块。 (2)废除旧的等级法院,所有人在同一法院,依照同一法律,遵照同一司法程序受审;实行公开诉讼程序,由陪审团参加审判,允许律师替被告辩护。 (3)地方自治改革。 (4)“解放农奴”法令、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改革是俄国向近代化迈出的重要步骤。但这次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7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