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中图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章末测评:第4章 地球上水的运动与能量交换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74304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中图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章末测评:第4章 地球上水的运动与能量交换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中图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章末测评:第4章 地球上水的运动与能量交换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中图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章末测评:第4章 地球上水的运动与能量交换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中图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章末测评:第4章 地球上水的运动与能量交换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中图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章末测评:第4章 地球上水的运动与能量交换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中图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章末测评:第4章 地球上水的运动与能量交换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中图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章末测评:第4章 地球上水的运动与能量交换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中图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章末测评:第4章 地球上水的运动与能量交换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章末综合测评(四)(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下图为世界某大洋边缘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图,该海域存在一个势力较强的洋流,其对沿岸气候有着重要影响。据此完成12题。1该海域可能位于()A美国东岸 B北非西岸C秘鲁西岸 D巴西东南岸2该洋流对沿岸地理环境的影响是()A提高了平均气温 B加剧沿岸的干旱C延长河流结冰期 D利于雨林的形成1.C2.B第1题,读图可知,图示海域水温大致北高南低,故图示海域位于南半球;根据等温线弯曲状况可知,图示海域有寒流流经。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洋流为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作用,会加剧沿岸的干旱。洋流对调节全球水热平衡起重要作用,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重

2、要影响。读图,回答34题。北大西洋洋流分布示意图3图中洋流对沿岸地区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影响,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的纬度上限较高B为暖流,使非洲西海岸温度升高C为暖流,给北美洲带来丰沛降水D为寒流,加剧了南美洲沿岸地区的荒漠化4图中渔场的成因是()A寒暖流交汇 B水温高C上升补偿流 D水质好3.A4.A第3题,为北大西洋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受其影响,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的纬度上限较高;为本格拉寒流,使非洲西海岸温度降低;为拉布拉多寒流,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为墨西哥湾暖流,使沿岸地区降水更多。第4题,图中渔场为纽芬兰渔场,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渔场。读太平洋沿某一

3、纬线的表层水温变化简图,回答56题。5据图推断该纬线可能为()A60N B30N C30S D60S6下列关于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Aa海域有暖流经过Bb海域有寒流经过Ca海域冬夏季节水温差异大Db海域受暖流影响,等温线向北凸出5.B6.D第5题,同一纬度比较,暖流经过的海域,水温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域,水温偏低。由8月份水温高于2月份水温可知,该纬线应位于北半球。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大陆东岸为暖流,西岸为寒流,故可推知,该纬线可能为30N。第6题,由上题可知,该海域是以30N为中心的副热带海区。因此,b、c海域流经的是暖流;a海域流经的是寒流,且其2、8月水温比较接近,说明水温差异小。202

4、0年11月太平洋赤道附近中东部海区进入拉尼娜状态(海温持续异常偏低的状态),拉尼娜现象又称反厄尔尼诺现象。据此完成78题。7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太平洋赤道地区大气环流的是()ABCD8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区域性 B整体性C综合性 D开放性7.A8.B第7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拉尼娜现象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结合热力环流可分析判断。第8题,拉尼娜现象与赤道中、东部太平洋海面温度变冷、信风的增强密切关联,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并且其会对全球局部地区的气温和降水产生影响。因此拉尼娜现象对

5、全球气候的影响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南海诸岛雨量丰沛,热量充足,岛上的岩石主要是珊瑚、贝壳碎屑砂,质地疏松。诸岛面积小,海拔低,鸟类多,植被有200余种。除滨海地区外,土壤含盐量大部分较低。南海诸岛是一个独特的富磷生态系统,土壤是这个生态系统的纽带。下图示意海岛生态系统与富磷土壤间的物质循环。据此完成910题。9南海诸岛除滨海地区外,其他地区土壤含盐量较低,其主要原因是()A气温低,蒸发弱 B降水多,淋溶作用强C植物多,吸收盐分 D距海远,海水影响小10南海诸岛土壤中富磷,磷的最主要来源是()A鱼类死亡分解 B植物死亡分解C鸟粪、鸟类残体 D珊瑚、贝壳碎屑9.B10.C第9题,南海诸岛纬

6、度较低,气温高,蒸发量大,A错误;南海诸岛面积小,雨量丰沛,淋溶作用强,使岛上土壤含盐量降低,B正确;植被主要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对盐度的影响作用较小,C错误;南海诸岛面积小,岛上各地距海比较近,D错误。第10题,根据材料可知,南海诸岛鸟类较多,鸟类食用富含磷的海产品,磷在鸟类体内富集,死亡后分解进入土壤中,结合图可知,鸟粪也为土壤提供了磷的来源,C正确;鱼类死亡后沉积在海底,分解后对岛屿土壤含磷量影响较小,A错误;读图,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磷,死亡分解后,体内的磷再次回到土壤中,对土壤中含磷量的影响较小,B错误;珊瑚、贝壳碎屑不易被分解,所以对土壤磷的含量影响较小,D错误。土壤有机物含量的高低

7、是判断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通常通过测定土壤中有机碳含量来换算,下图为内蒙古草原地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图。据此完成1112题。11内蒙古草原地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布特征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A纬度地带性 B陆地干湿度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12影响内蒙古草原地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主要因素有()降水风力气温地形A B C D11.B12.A第11题,从图中看,有机碳含量大体由东向西递减,反映的是陆地干湿度地带性。第12题,内蒙古东部地区降水多,有机碳含量丰富;降水适宜,气温较高的地区植物生长茂盛,则土壤有机碳含量丰富。所以影响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主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二

8、、综合题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位于内蒙古高原西部的巴丹吉林沙漠(图1),其东南部分布着100多个湖泊,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沙山湖泊”景观。湖泊群中的苏木吉林湖区被高大的沙山(1 0801 590 m) 圈闭形成局部流域,湖区多年平均蒸发量约1 261 mm 比百公里外的阿拉善右旗多年平均值3 452 mm小得多,湖区多年平均降水量约116 mm。图中湖泊与外部无地表水体交换,水量稳定。图2为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苏木吉林湖区降水量、湖泊水位与地下水位变化图。图1图2(1)概括该湖区湖泊水位与地下水位的变化特征。(2)判断图示湖泊的主要补给类型,并说明判断依据。(3)说明与

9、阿拉善右旗相比苏木吉林湖区蒸发量偏小的主要原因。解析第(1)题,读图2可知,该湖区湖泊水位与地下水位的变化特点具有一致性,而其特征描述则应结合其横坐标所示的时间特征,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极值出现时间;二是具体变化情况(11月至次年3月水位总体上升,3月至11月水位总体下降);三是变化幅度(根据两曲线的数值特征即可知其变化幅度在0.2 m以内,即变化幅度较小)。第(2)题,根据图2中湖水水位变化曲线与地下水水位和降水量情况之间的相关性即可判断出当地湖泊水位和地下水水位的相关性最密切。第(3)题,蒸发量的大小与温度的高低及风速的大小有很大的关系,结合图示材料分析回答。答案(1)变化趋势一致;最

10、大值、最小值均分别出现在3月、10月和11月;11月至次年3月水位总体上升,3月至11月水位总体下降;水位变幅均较小。(2)类型:地下水补给;依据:降水量与蒸发量差值大,但湖泊水量较稳定;湖泊与外部无地表水体交换,说明无地表径流补给;湖泊水位与地下水位变化趋势一致,说明二者具有相关性;湖泊水位与降水变化关系不明显,说明湖泊水位受降水影响小;地下水位始终高于湖泊水位,说明地下水补给湖泊水。(3)湖区被高大沙山包围,风速小于阿拉善右旗,蒸发较小;夏季湖区气温低于周边沙漠,蒸发较弱。1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山地垂直自然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

11、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 0002 600 m)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4)说明从230

12、0 m至2600 m,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正常来说,在苔原带下部地区,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植物多样性升高,到了高海拔地区,植物多样性降低,所以山地苔原带的植物多样性随海拔升高应该呈低高低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阳坡曲线随海拔升高呈下降趋势,植物多样性稳定降低,说明受到了干扰,按照一般变化规律,植物多样性应当先升高再降低。阳坡2 0002 300 m海拔升高时植物多样性降低,而在2 300 m以上基本符合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所以在2 300 m以下,干扰强度大,2 300 m以上,干扰强度减小。第(2)题,根据材料中的单峰变化规律

13、可知,阳坡苔原带的植物多样性最高值应出现在苔原带中部,即图中2 300 m左右的区域,其海拔低于阴坡最高值的,所以推测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比阳坡植物多样性高。第(3)题,阳坡受太阳光照射时间较长,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所以地表温度高。根据材料可知,阳坡与阴坡的降水条件、坡度差别不大,而阳坡与阴坡的植物多样性有明显差异,引起干扰的因素应为蒸发量大小导致的水分条件的差异,所以可以判断阳坡温度高,蒸发量较阴坡的大,湿度低。第(4)题,由材料可知,在更高海拔地区,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海拔升高,气温降低,热量条件变差,蒸发量减小,而水分差异也相应变小,对植被分布的干扰强度降低,从而导致阴坡和阳坡的植物多样性差异减小。答案(1)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阳坡,苔原带的下部(中下部,2 0002 300 m)。干扰强度分布特征: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越低,干扰越强烈)。(2)(未遭受干扰时)阴坡较阳坡植物多样性高。依据:(按单峰变化规律)阳坡苔原带的植物多样性最高值应在中部(海拔2 300 m左右),低于阴坡最高值。(3)特点:阳坡地表温度高、湿度低(水分条件差)。原因:阳坡太阳辐射强,地表温度高,蒸发强度大;阳坡融雪早,蒸发历时长。(4)随着海拔升高,阴、阳坡面积减小,坡面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阴、阳坡相互影响(水分、热量交换作用)增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