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内蒙古集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74235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集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内蒙古集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内蒙古集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内蒙古集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内蒙古集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内蒙古集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内蒙古集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内蒙古集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内蒙古集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内蒙古集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集宁一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在秦统一后一次朝廷上的辩论中,廷尉李斯说:“周文武所封子弟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李斯主张推行A. 郡县制B. 分封制C. 宗法制D. 世袭制【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李斯分析的是分封制的弊端,李斯主张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A正确。分封制是李斯主张废除的制度,B错误。宗法制不是管理地方制度,C错误。世袭制属于王位继承的制度,D错误。2.下列制度其有打击世家大族、促进社会公平重要作用的是A. 分封制B 宗法制C. 察举制D. 科举制【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

2、知识可知,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以才能、学识选官,打破了保世家大族垄断选官的局面,促进社会公平,D项正确。分封制、宗法制有维持“世卿世禄”的特权,与材料设问不符,排除AB。察举制是西汉时期的选官制度,会产生“累世公卿”的局面,排除C。3.许多学者认为,秦朝的建立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过去的贵族政治。官僚政治最基本的特点是A. 颁布秦律,依法治国B. 三公九卿制度,维护皇权C. 建立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系统D. 以血缘作为官员选拔的标准【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秦朝的建立”、“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等,结合所学知识,秦朝设立三公九卿制,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打破依据血缘世袭的贵族政治,故B正确,D错误;

3、官僚政治与依治国无关,排除A;在商周时期已经建立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系统,排除C。【点睛】解答本题关键信息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联系秦朝的政治制度分析解答。4.唐代名臣范祖禹说:“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何审议,尚书省奉行命令,机要事务滞留,上(皇帝)意颇为悔。”由此可知,范祖禹认为此制度A. 易形成冗(多)官现象B. 降低行政效率C. 减少决策的失误D. 加强君主专制【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信息“机要事务滞留”,意指三省分权并相互牵制,有可能导致相互之间的扯皮,降低行政效率,进而耽误国事,B正确;冗官是指官员人数超出实际需要,机构职能重叠,导致行政效率低下,材料中没有体现出

4、人数过多和机构重叠的信息,故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减少决策失误的信息,C错误;材料的侧重点在干三省六部制的弊端,没有表达关于加强君主专制的意思,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关键信息是“机要事务滞留”,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5.宋朝以前,丞相大臣见皇帝时,皇帝让坐着面谈,还时常赐茶。以后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到明清,大臣连站着都不行,必须跪着。这种情况从本质上说明了A. 专制皇权不断加强B. 丞相和皇帝的关系日渐疏远C. 满族和汉族风俗有很大区别D. 皇帝刁难大臣,以便控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中的信息说明大臣地位下降,君权加强,反映的趋势和本质问题是专制皇权不断加强。故选A项。B项不是本质上

5、的反应;C项说法错误,这不是风俗的问题,而是权力的分配的问题;D项明显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6.史书云:“(宋)太祖鉴前代之失,集精锐于京师。”“禁军者皆以守京师,备征伐。”这表明宋代的意图是A. 分割相权,加强皇权B. 重文轻武,中央集权C. 精兵简政,提高效率D. 守内虚外,消除割据【答案】D【解析】【详解】“集精锐于京师”和 “禁军者皆以守京师”反映的是 “守内虚外”的方针。“鉴前代之失”指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备征伐” 指在当时内有割据和外有边患的情况下皇帝随时都可调用禁军。“守内虚外”是当时北宋消灭割据、抵御外患的需要,也是当时

6、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的需要,故D正确;材料与分割相权无关,材料也不能体现重文轻武,排除AB;宋代出现冗官冗兵现象,C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集精锐于京师”“禁军者皆以守京师”,联系所学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分析解答。7.中国古代行政区经历了秦时期的郡县制,唐朝的节度使制度,宋时期的路府州县,元代的行省制度,变化相对较大。这反映出A.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B. 地方行政区的数量不断增多C.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日趋合理D. 专制主义集权的不断完善【答案】C【解析】【详解】秦朝实行郡县制、宋时期的路府州县,加强了中央集权;唐朝的节度使制度,后来造成地方割据;元朝实行行省制,加强

7、了中央集权,同时又赋予地方较大的自主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日趋合理,故C正确;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不能体现地方行政区的数量不断增多,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中央集权问题,不是君主专制问题,D错误。8.明朝废除宰相和清朝设立军机处的相同目的是A. 避免决策失误B. 提高行政效率C. 加强君主专制D. 强化地方管理【答案】C【解析】【详解】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清朝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皇权,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故C正确;军机处和废除宰相,都不能避免决策的失误,排除A;军机处能够提高行政效率,废除宰相不能提高行政效率,排除B;明朝废除宰相和清朝设立军机

8、处是中央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不是地方行政管理体制,D错误。9.古代雅典,维护民主制度,打击专制独裁的举措主要体现在A. 公民大会权力不断缩小B. 陶片放逐法日益完善C. 五百人议事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D. 陪审法庭建立【答案】B【解析】【详解】古代雅典,为了防止少数精英分子专制独裁破坏民主制度,实行陶片放逐法,故B正确;A不符合史实,排除;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C错误;陪审法庭与打击专制独裁无关,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打击专制独裁的举措”,联系所学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内容分析解答。10.实行民主制的雅典被称作“男性公民的俱乐部”,这意味着雅典的主人是A. 奴隶主的民主B. 除奴隶之

9、外的所有男性成员C. 祖籍本邦的男性D. 除奴隶,妇女,外邦人之外的成年男性【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雅典的主人是雅典男性公民,指除奴隶,妇女,外邦人之外的成年男性,故D正确;雅典的主人是雅典男性公民,包括奴隶主,还包括平民,A错误;雅典公民不包括外邦男性成员,B错误;雅典公民不包括祖籍本邦的男性奴隶,C错误。11.十二铜表法的编纂被认为是斗争的结果,这主要是因为A. 体现了法律的公平和正义B. 平民推翻贵族政权,建立新政权C. 平民利益得到最大化体现D. 按律量刑,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答案】D【解析】【详解】在平民的斗争下产生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按律量刑,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

10、律,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故D正确;十二铜表法实质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并非真正公平正义,排除A;平民没有推翻贵族政权,B不符合史实,排除;十二铜表法实质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C错误。12.从罗马法的产生发展过程,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类社会法律的产生和演变的发展过程。罗马法发展的演变过程中,演变顺序合理的是A. 习惯法习惯总结习惯成文法B. 公民法万民法成文法十二铜表法C. 十二铜表法习惯法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万民法D. 习惯习惯法成文法法律总结【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罗马法最早是习惯,以后习惯成为法律,即习惯法;习惯法是不成文的,贵族掌握司法权,贵族随意解释法律,平民的利益受到损害

11、,在平民的斗争下产生十二铜表法,这是罗马最早的成文法;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使罗马法体系化、法典化,是罗马法的总结,故D正确;罗马法最早是习惯,以后习惯成为法律,即习惯法,A错误;十二铜表法早于万民法,B错误;习惯法早于十二铜表法,万民法早于查士丁尼民法大全,C错误。13.罗马法中有句名言,即“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这就是由“控诉式诉讼”派生出来的“不告不理”审判原则。这说明古罗马 ()A. 减少诉讼案件B. 维护贵族利益C. 注重法律程序D. 强调证据作用【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不告不理”审判原则,就是民不告,官不究,反映出古罗马对法律程序的注重,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减少诉讼案件

12、,而是强调注重法律程序,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维护贵族利益,而是强调注重法律程序,排除B。 材料强调的是告与不告,不是证据,排除D。 14.十二铜表法第八条规定,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必须支付300阿司罚金,如果被打断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第十一条规定,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这些条文反映A. 平民地位低下B. 法律体现统治阶级意志C. 贵族可以随心所欲解释法律D. 奴隶与平民未受到法律保护【答案】B【解析】【详解】十二铜表法规定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与打断奴隶的骨头处罚标准不一样,并且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体现了罗马法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实质,故B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平民地位低下,排除A;十

13、二铜表法限制了贵族随心所欲解释法律的权利,排除C;奴隶受不到法律保护,D错误。15.“对于罗马人来说,法律是社会的基石,他对公民的个人权利很重视,同时它又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对于欧洲人来说,民法的法律形式,影响远远大于刑法。”这说明A. 罗马法保障每个罗马人的利益B. 罗马法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发展C. 民法的社会重要性比刑法大D. 罗马影响后世近代资产阶级立法原则【答案】D【解析】【详解】罗马法对公民的个人权利很重视,近代欧洲民法影响远远大于刑法,说明近代资产阶级立法深受罗马法影响,故D正确;罗马法不保护奴隶的利益,A错误;B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材料说明近代欧洲民法影响远远大于刑法,不能说明民法

14、的社会重要性比刑法大,C错误。16.有学者指出:“在这样的法制基础上,帝国范围内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人员的来往大为便利罗马文化的综合统一达到前无古人之境。”材料中便利帝国经济文化交流的“法制基础”是A. 习惯法B. 十二铜表法C. 公民法D. 万民法【答案】D【解析】“帝国范围内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人员的来往大为便利,罗马文化的综合统一达到前无古人之境”说明此时是帝国时期,使用万民法,故D正确;A、B和C均不符合帝国时期法律。二、非选择题1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有一天,始皇帝外出,看见丞相车骑很多,认为不是好事。宫中有人将此事告诉丞相,丞相随即减少车骑数

15、量。始皇帝大怒,说:你们有人泄露我说的话!但没人敢承认。于是,秦始皇下诏,逮捕当时在场者,并全部杀掉。摘自人教版必修一材料二 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朱熹朱子语录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

16、“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赵翼詹曝杂记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说明历代如何解决这一问题?(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比较唐代和元时期的中书省职权的变化。并说明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意义。【答案】(1)问题: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解决:秦朝设立三公九卿制,皇权至高无上;西汉实行内外制度,削弱相权;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分散相权,加强皇权;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明朝废除丞相。(2)变化:唐代中书省是决策机构,元代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同时还统辖腹里。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我国省制的开端。【解析】【详解

17、】(1)问题:根据“始皇帝外出,看见丞相车骑很多,认为不是好事”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解决:联系所学,分别回答我国古代加强君主专制的史实即可,即秦朝设立三公九卿制,西汉实行内外制度,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明朝废除丞相。(2)变化:根据“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出唐代中书省是决策机构,根据“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得出元代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同时还统辖腹里。意义:结合所学,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是行省制度,意义可从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我国行省制度的开端等角度分析总结。18.古代欧洲

18、历史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在变化中雅典走向民主、罗马法治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公元前7世纪,雅典陷入动荡,根源是农业问题。农民向密集型农业技术以及树木、葡萄种植的转变需要资金投入,很多农民因此背上债务,不可避免的是许多雅典人因无法履行契约而成为奴隶。穷人要求变革的势头不断高涨。改编自【美】唐纳德卡根等西方的遗产材料二 由于商品货币经济的深度与广度都已今非昔比。其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远非市民法(即公民法)所能逮及。市民法扩大为世界性的法律万民法,已势在必行。米健略论罗马万民法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思想渊源材料三 罗马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实际上最早采用陪审制度的国家之一,并实行了一种“保

19、护人制度”,即保护人为被保护人进行诉讼代理的法律制度,并有着不告不理的原则。(1)据材料一回答雅典民主制的背景?雅典人采取什么措施?(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万民法取代公民法“势在必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万民法特点。(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谈谈罗马法的意义。【答案】(1)背景:平民沦为债务奴隶,和贵族矛盾日益尖锐。措施:梭伦改革,废除债务奴隶制。(2)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公民法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存在弊端;罗马领土的扩张,各种新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特点:针对罗马各族自由民,灵活实用,侧重经济和民事等私法规范。(3)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缓解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矛盾,巩固罗马统

20、治。罗马法的有关私法体系,被西欧大陆资产阶级民事立法成功地借鉴与发展。是欧美法系的源头,对欧美国家的立法起到了借鉴作用。【解析】【详解】(1)背景:国家“不可避免的是许多雅典人因无法履行契约而成为奴隶。穷人要求变革的势头不断高涨”得出平民沦为债务奴隶,和贵族矛盾日益尖锐。措施:结合所学可知,梭伦改革,废除债务奴隶制。(2)原因:根据“商品货币经济的深度与广度都已今非昔比”得出商品经济发展;根据“其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远非市民法(即公民法)所能逮及”得出公民法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存在弊端;根据“市民法扩大为世界性的法律万民法,已势在必行”得出罗马领土的扩张,各种新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特点:结合所学可知,可从针对罗马各族自由民,灵活实用,侧重经济和民事等私法规范等角度分析总结。(3)结合所学,可从巩固罗马统治、被西欧大陆资产阶级民事立法成功地借鉴与发展、是欧美法系的源头等角度分析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