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宁城县高三年级统一考试(2020510)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能证明蛋白酶具有水解蛋白质作用的最佳方案是()A. 在装有蛋清的两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蛋白酶和蒸馏水,然后滴加双缩脲试剂观察是否变成紫色B. 在装有蛋清的两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蛋白酶和蒸馏水,然后滴加斐林试剂加热后观察是否变成砖红色C. 在装有煮熟的蛋白块的两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蛋白酶和蒸馏水,然后滴加双缩脲试剂观察是否变成紫色D. 在装有煮熟的蛋白块的两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蛋白酶和蒸馏水,一段时间后直接观察蛋白块的大小【答案】D【解析】【分析】1.酶具有专一性,蛋白质在蛋白酶的作用下
2、水解产生多肽。2.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肽键,在碱性NaOH溶液中能与双缩脲试剂中的Cu2+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详解】A、加入蛋白酶的试管中蛋白质水解产生多肽,多肽中含有肽键,利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能够产生紫色,加入蒸馏水的试管也会变成紫色,因此该方案不能证明蛋白酶能够水解蛋白质,A错误;B、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不能鉴定蛋白质是否被蛋白酶水解,B错误;C、煮熟蛋白块也能够被水解,但是水解后的多肽和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均能产生紫色反应,因此该方案不能证明蛋白酶能够水解蛋白质,C错误;D、两个试管中均加入了蛋白酶,蛋白酶可以将蛋白块水解,所以蛋白块会消失,因
3、此可以通过蛋白块是否变小或消失来判断蛋白酶的作用,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蛋白质的鉴定以及酶特性的有关实验,要求学生掌握蛋白质鉴定实验的原理,明确蛋白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同时根据实验要求选择正确的实验方案。2.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还有RNAB. 蛋白质只能以胞吞或胞吐的方式通过生物膜C. 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D. 神经元细胞膜突起形成轴突的作用是扩大神经元接受刺激的面积【答案】C【解析】【分析】1、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和DNA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DNA,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才是RNA;2、大分子物质一般情况下通过胞吞
4、胞吐的方式通过生物膜,但蛋白质也可以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3、溶酶体是细胞“消化车间”,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4、突触前膜是释放神经递质,突触后膜才是接受神经递质的刺激,轴突膜一般是充当突触前膜,突触后膜一般是树突膜或胞体膜。【详解】A、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只能是DNA,没有RNA,A错误; B、蛋白质也可以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而核膜也属于生物膜,B错误; C、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C正确; D、神经元细胞膜突起形成树突的作用是扩大神经元接受刺激的面积, D错误。 故选C。3.下图表示利用番茄植株(HhRr)培育新品种的途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通过途径1所获得的F1
5、的每粒种子,子叶的基因型与种皮的都相同B. 途径2能缩短育种年限,秋水仙素作用的时期是细胞有丝分裂后期C. 途径2和途径3都要经过组织培养,品种B和品种C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0D. 途径4依据的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该途径最突出的优点是能产生新的基因型【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以知道:图示为番茄植株(HhRr)作为实验材料培育新品种的途径,其中途径是杂交育种;途径是单倍体育种,该途径中将花粉培养成单倍体幼苗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途径为多倍体育种,该途径中将叶肉细胞培养成幼苗需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途径是诱变育种【详解】A、番茄植株(HhRr)通过途径1(自交)所获得的F1的
6、每粒种子,子叶的基因型有9种,而种皮的基因型都和母本(HhRr)相同,A错误;B、途径中秋水仙素作用于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错误;C、于HhRr经减数分裂能产生HR、Hr、hR、hr 4种配子,所以经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数目加倍后,品种B的基因型按理论计算共有4种,分别是HHRR、HHr、hhRR和hhrr.途径3的育种方法称为多倍体育种,通过途径3获得的品种C属于四倍体品种,基因型是HHhhRRrr,故品种B和品种C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0,C正确;D、途径4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与杂交育种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能够产生新基因,而不是新的基因型,D错
7、误。故选C。4.下列有关植物生长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超过生长素最适浓度后,随着浓度升高,抑制作用逐渐增强B. 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与光照方向有关C. 促进芽生长的生长素浓度可能会抑制根的生长D. 缺乏氧气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答案】A【解析】【分析】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浓度升高,促进作用逐渐增强,超过最适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浓度升高,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当促进作用减为零时,随着浓度升高,抑制作用逐渐增强。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其为主动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横向运输才与外
8、界因素(单侧光、重力、离心力)有关。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敏感程度不同:根芽茎。【详解】A、超过生长素最适浓度后,一定范围内随着浓度升高,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当促进作用减为零时,才是随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增强,A错误;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与光照、重力、离心力等方向有关,B正确;C、由于敏感性不同,促进芽生长的生长素浓度可能会抑制根的生长,C正确;D、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主动运输,缺乏氧气会影响其能量的供应,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是对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作用的考查,回忆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作用、作用特点等相关知识,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5.下图表示免疫异常引起的某种疾病的发病机理。
9、下列相关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 这是一种自身免疫病,细胞甲为浆细胞B. 细胞甲的分泌活动对激素乙的分泌有影响C. 激素丙与抗体具有相同的受体,二者具有竞争性D. 图中所表示的反馈调节都属于负反馈调节【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图示:细胞甲能分泌抗体,则细胞甲是浆细胞;激素乙是由甲状腺细胞分泌的,则激素乙是甲状腺激素;激素丙是由垂体分泌的,且作用于甲状腺细胞,则激素丙是促甲状腺激素。【详解】A、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由图可知,这是一种自身免疫病,细胞甲为浆细胞,A正确;B、细胞甲的分泌活动增加,产生的抗体与促甲状腺激素共同竞争甲状腺细胞上的
10、受体,促进作用减弱,激素乙的分泌减少,B正确;C、由题图可知,抗体与激素丙共同竞争甲状腺细胞上的受体,二者具有竞争性,C正确;D、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属于分级调节,甲状腺激素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才属于负反馈调节,D错误。故选D。6.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1m2的石头。有人在石头的不同距离处,调查了晰蝎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结果见下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晰蝎活动的地点距离石头越近,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小B. 距离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生物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C. 在该系统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可以循环利用D. 随着蝗虫种
11、群密度的增大,禾草植物与非禾草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增强【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中信息可知,离石头越远,蜥蜴的食物越充足,但个体数量反而越少,原因在于其失去了躲避场所,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增大。石头保护了蜥蜴,蜥蜴捕食蝗虫,蝗虫以植物为食,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详解】A、根据题中信息可知,离石头越近,个体数量增多,原因在于其有了躲避场所,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减小,A项正确。B、通过图中数据可知,石头保护了蜥蜴,蜥蜴捕食蝗虫,蝗虫以植物为食,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B项正确。C、在该系统的生物群落与
12、无机环境之间,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C项正确。D、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其对植物的取食量增加,植物种群密度减小,植物之间的竞争减弱,D项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三、非选择题7.研究者选取西葫芦幼苗进行了无土栽培实验,图甲为幼苗细胞内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图乙为该幼苗的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请分析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图甲中能产生H的过程有_(填序号),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2)图乙中A点时,叶肉细胞中O2移动途径是_。此时图甲中的_(填序号)过程正在进行。(3)图乙中,_点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两倍。【答
13、案】 (1). (2).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 (3). 从叶绿体移向线粒体 (4). (5). B、D【解析】【分析】本题的知识点是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过程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温度对于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的影响。正确解读题图曲线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对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综合应用是本题考查的重点。图甲中,为光合作用暗反应,为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或无氧呼吸,为光合作用光反应,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图乙中,植物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为净光合作用的量,呼吸作用氧气的消耗量是实际呼吸作用的量,A点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为0,说明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完全被呼
14、吸作用吸收;随着温度的升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逐渐增强,大于5后经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大于0,即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实际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详解】(1)根据甲图分析,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是细胞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产生H,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产生H,而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消耗H,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消耗H。故图甲中能产生H的过程有;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其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2)由乙图可知,虚线代表呼吸作用速率,实线代表净光合作用速率。A点表示净光合作用速率为0,则叶肉细胞同时
15、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且光合作用速率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速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都被呼吸作用所利用,因此A点时叶肉细胞中O2的移动方向是从叶绿体移向线粒体。此时幼苗细胞内正在进行过程。(3)分析乙图曲线可知, B点、D点净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而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因此实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2倍。8.果蝇体色有黄身(H)、黑身(h)之分,翅型有长翅(V)、残翅(v)之分。现用黄身残翅、黑身长翅纯合果蝇杂交,F2出现4种类型且比例为5331,已知果蝇有一种精子不具有受精能力。回答下列问题:(1)不具有受精能力精子的基因组成是_。F2 黄身
16、长翅果蝇中两对基因均杂合的比例为_。(2)若让F2 黑身长翅果蝇自由交配,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3)现有多种不同类型的果蝇,从中选取亲本通过杂交实验来验证上述不能完成受精作用的精子的基因型。杂交组合:选择_的果蝇进行杂交。(写基因型,标上父母本)结果推断:若后代出现_(写表现型及比例)则不具有受精能力精子的基因型为HV。【答案】 (1). HV (2). 3/5 (3). 黑身长翅黑身残翅=81 (4). hhvvHhVv (5). 黄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111【解析】【分析】根据F2的表现型之比5331是9331的变形,可知果蝇体色与翅型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黄身残翅、黑身
17、长翅纯合果蝇杂交,F1的基因型为HhVv。【详解】(1)由于F2出现4种类型且比例为5331,可知双显性的个体有部分不能形成,可能是果蝇的HV精子不具有受精能力。F1的雌配子有1/4HV、1/4Hv、1/4hV、1/4hv,雄配子有1/3Hv、1/3hV、1/3hv,F2黄身长翅果蝇中两对基因均杂合的基因型为HhVv,占整个F2的3/12,占黄身长翅果蝇的比例为3/5。(2)F2黑身长翅的基因型是hhVV、hhVv,比例为12,所以hV配子的比例为2/3,hv配子的比例为1/3。让F2黑身长翅果蝇自由交配,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身长翅黑身残翅=(2/32/3+2/31/32)(1/31/3)
18、=81。(3)通过杂交实验来验证不能完成受精作用的精子的基因型,应选取父本能产生HV以及其他类型的配子,才能体现HV精子是否具有受精能力。因此可选取黑身残翅的果蝇做母本、双杂合的黄身长翅果蝇做父本,即杂交组合为:hhvvHhVv,可根据结果逆推,不具有受精能力精子的基因型为HV,则杂交后代中出现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111。【点睛】答题关键在于应用9331的变式分析问题并设计验证实验。9.癌症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研究人员利用与癌细胞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进行了抗肿瘤的免疫学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实验
19、过程:将形态和生理特征相似的数十只小白鼠平均分成甲、乙两组;分别向甲、乙两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悬液和具有增殖活性的ipsc缓冲液,连续4周;取甲、乙两组小鼠的血清分别与ipsc、DB7(一种癌细胞)和MEF(一种正常体细胞)混合,检测这三种细胞与甲、乙两组血清中抗体的结合率。实验结果:甲、乙两组血清分别与三种细胞结合的结合率(%)如表所示。血清ipscDB7MEF甲组77828乙组1089实验结论:ipsc与甲组血清的结合率明显高于乙组血清,说明_。DB7和ipsc分别与甲组血清作用后的检测数据无明显差异,说明_。(2)甲、乙两组实验的自变量是_。(3)进一步实验:给甲、
20、乙组小鼠的皮下分别注射DB7,一周后,甲、乙组小鼠的皮下都形成肿瘤。随后,甲组小鼠肿瘤的体积逐渐缩小,乙组小鼠肿瘤的体积逐渐增大。由此可以获得的实验结论是_。(4)由以上第(1)问的实验结论和第(3)问的实验结论,可以获得研究ipsc的潜在应用价值是_。【答案】 (1). ipsc刺激小白鼠产生了特异性抗体 (2). ipsc与DB7具有共同的抗原信息或ipsc与DB7具有共同的抗原特异性 (3). 是否注射具有增殖活性的ipsc悬液 (4). ipsc能刺激机体产生消除肿瘤细胞的能力 (5). 预防和治疗癌症【解析】【分析】由实验结果表可知,DB7和ipsc分别与甲组血清作用后的检测数据相似
21、,表明ipsc有与癌细胞表面类似的抗原,而正常体细胞表面没有。【详解】(1)ipsc与甲组血清的结合率明显高于乙组血清,因甲组注射具有增殖活性的ipsc悬液,说明ipsc作为抗原,刺激小鼠产生了能与ipsc结合的特异性抗体。DB7和ipsc分别与甲组血清作用后的检测数据无明显差异,ipsc刺激小鼠产生了能与ipsc结合的特异性抗体,而DB7与甲组的血清混合的结合率为82%,说明血清中能与ipsc结合的特异性抗体也可与DB7结合,推知DB7有与ipsc相似的抗原,可与ipsc刺激小鼠产生的特异性抗体结合。(2)甲组小鼠注射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悬液、乙组小鼠注射具有增殖活性的ipsc缓冲液,故
22、甲、乙两组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注射具有增殖活性的ipsc悬液。(3)甲乙两组的区别在于有无ipsc,甲、乙组小鼠的皮下分别注射DB7,一周后,甲、乙组小鼠的皮下都形成肿瘤。随后,甲组小鼠肿瘤的体积逐渐缩小,乙组小鼠肿瘤的体积逐渐增大。由此可以推测ipsc能刺激机体产生消除肿瘤细胞的能力。(4)根据实验结论ipsc与DB7具有共同的抗原特异性,并且能刺激机体产生消除肿瘤细胞的能力,故研究ipsc的潜在应用价值是预防和治疗癌症。【点睛】答题关键在于根据表中数据分析DB7和ipsc与甲组小鼠血清作用后的检测数据无明显差异,明确DB7有与ipsc相似的抗原,能与ipsc结合的特异性抗体也能与DB7结合。
23、10.加拿大一枝黄花原产于北美,1935年作为观赏植物引入我国。现逐步蔓延全国,成为严重威胁生态平衡的外来物种。(1) 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后与本地杂草的关系为_,导致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_(填“上升”或“下降”),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逐渐_(填“升高”或“降低”)。(2)在调查某公路两旁加拿大一枝黄花种群密度时取样方法为_。由于缺乏天敌、气候条件适宜等因素,研究人员通过对近十年该地加拿大一枝黄花种群数量分析,绘制增长曲线发现其呈类似_增长,这属于构建_模型。(3)加拿大一枝黄花全草可入药,有散热去湿功能,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价值。在加拿大一枝黄花茎秆中发现一种刺吸其汁液的昆虫,现有地区欲
24、用这种昆虫抑制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蔓延,这利用了生物间_关系,属于_防治。【答案】 (1). 竞争 (2). 下降 (3). 降低 (4). 等距取样法 (5). J型 (6). 数学 (7). 直接 (8). 寄生 (9). 生物【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内容较为简单,需识记课本基础知识,如种间关系的判断、种群数量增长模型及生物防治等。【详解】(1)加拿大一枝黄花和本地杂草都属于植物,所以二者属于竞争关系;由于加拿大一枝黄花在竞争中占优势,将会导致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下降;由于物种丰富度下降,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将逐渐降低。(2)公路为长方形,所以利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的取样方法为等距取样法;由
25、于缺乏天敌、气候条件适宜等因素,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数量将呈类似J型增长,这属于数学模型。(3)药用价值属于直接价值;昆虫以其茎秆中的汁液为食,这属于寄生,属于生物防治。【点睛】易错点:生物防治类型判断。生物选修 1 11.酒是以水、高粱、小麦为原料,通过固态发酵而成。环境中存在的独特微生物是酿制酒独特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提取环境中的独特菌种,某高中学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以优质的高粱和小麦为原料,制作培养基,搜集、分离空气中的微生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培养基接种微生物前,必须先进行_灭菌。(2)将上述培养基暴露在空气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取10g该培养基用无菌水制成100mL样品溶液。再将样
26、品溶液稀释104倍后,各取样品溶液0.1mL,在5个培养基平板上接种。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长出的微生物菌落数分别为13、156、462、178和191。该过程采取的接种方法是_。每克培养基样品中的微生物数量是_个。(3)与用血细胞计数板记数相比,该计数方法测得的微生物数目要低。其原因是_ 。(4)酿酒的主要微生物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的酶存在于_。其生产酒的总反应式可表示为_。(5)为了研究发酵罐中酿酒微生物的生长情况,常要取样统计分析,并测定pH。若某同学未将取样的样品贴上标签,那么,怎样确定取样样品的先后顺序_。主要依据是_。【答案】 (1). 高压蒸汽 (2). 稀释涂布平板法 (3).
27、1.75108 (4). 死亡的微生物不能形成菌落;两个或多个菌体连在一起时形成一个菌落 (5). 细胞质基质 (6). (7). 根据发酵液的pH大小排序 (8). 微生物发酵过程中发酵液的pH值逐渐变小【解析】【分析】微生物常见接种的方法: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每毫升样品中的细菌数=(平板的平均菌落数涂布的体积)稀释的倍数。参与酿酒的微生物是酵母菌,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大量繁殖,反应式为,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反应式为。【详解】(1)培养基灭菌一般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2)根据题干可知,菌落计数采用的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的菌落数应介于30300之间,
28、故选菌落数为156、178和191的平板计数。每克培养基样品中的微生物数量对应的应该是每毫升样品溶液中的微生物数量,因此每克培养基样品中的微生物数量为(156+178+191)30.1105=1.75108个。(3)由于死亡的微生物不能形成菌落,以及两个或多个菌体连在一起时形成一个菌落,往往统计的是一个菌落,所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得的微生物数目要低。(4)酿酒的主要微生物是酵母菌,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总反应式为。(5)发酵过程会产生CO2使培养液pH逐渐降低,因此根据发酵液的pH大小确定取样样品的先后顺序。【点睛】答题关键在于掌握微生物的培养方法、
29、菌落计数以及果酒制作原理、反应式,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网络。生物选修 312.2017年10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干细胞与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创造出了12只健康猪,其体脂肪比普通猪低约24%。低脂肪的动物有一个基因能通过燃烧脂肪控制体温,创造出的低脂肪猪将能节省养殖户的大量保温费用,减少寒冷冬季造成的损失。请回答下列问题:(1)科学家将小鼠调节体温的基因UPC1成功地编辑到缺乏调节体温基因的猪体内。猪所产生的变异属于_。(2)为了能获得更多的猪卵(母)细胞,在取卵(母)细胞前,通常需要注射_来促进排卵。注射的该物质是由猪的 _(
30、器官)分泌的。(3)判断卵细胞在体外是否受精的标志是_。(4)在获得早期胚胎移植到胚胎受体前,需要对胚胎受体进行_处理。对暂时不移植的早期胚胎,可采用_法进行保存。(5)胚胎移植的实质是_。(6)创造出12只健康猪的过程,运用到的胚胎工程技术有_(答两种即可)。【答案】 (1). 基因重组 (2). 促性腺激素 (3). 垂体 (4). 在卵细胞膜和透明带的间隙是否可以观察到两个极体 (5). 同期发情 (6). 冷冻 (7). 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环境下空间位置的转移 (8). 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解析】【分析】1、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用促性腺激素对供体母牛做超数排卵处理;配
31、种或人工授精;对胚胎的收集、检查、培养或保存(对胚胎进行质量检查,此时的胚胎应发育到桑椹或胚囊胚阶段);对胚胎进行移植;移植后的检查。、胚胎移植生理学基础:动物发情排卵后,同种动物的供、受体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是相同的。这就为供体的胚胎移入受体提供了相同的生理环境。早期胚胎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游离状态。这就为胚胎的收集提供了可能。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这为胚胎在受体的存活提供了可能。供体胚胎可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但供体胚胎的遗传特性在孕育过程中不受影响。【详解】(1)科学家将小鼠调节体温的基因UPC1成功地编辑到缺乏调节体温基因的猪体内。这属于基因工程技术,该技
32、术的原理就是基因重组。(2)为了能获得更多的猪卵(母)细胞,在取卵(母)细胞前,用促性腺激素对供体母牛做超数排卵处理。促性腺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3)判断卵细胞是否需要标志是在卵细胞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两个极体。(4)在猪胚胎移植前要对接受胚胎的受体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对暂时不移植的早期胚胎,可采用冷冻法进行保存。(5)胚胎移植的实质是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环境下空间位置的转移。(6)根据题干描述,运用到的胚胎工程技术有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等。【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胚胎移植相关知识点,包括胚胎移植的步骤,实质以及其他胚胎工程技术等。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结合题意回答相关问题是解这道题的关键。- 13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