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练案二十三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一、对点练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梅雨柳宗元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注梅雨:江南一带在梅子成熟时常阴雨连绵,这段时间就被称作梅雨季节。楚、越:指江南的永州,诗人当时被贬谪于此。北津:北去回乡的渡口。这两句是对陆机诗“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的化用。本诗的颔联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清平乐晏殊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下片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运
2、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二、仿真练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渔家傲引洪适子月水寒风又烈。巨鱼漏网成虚设。圉圉从它归丙穴。谋自拙。空归不管旁人说。昨夜醉眠西浦月。今宵独钓南溪雪。妻子一船衣百结。长欢悦。不知人世多离别。注子月:农历十一月。圉圉:困而未舒的样子。丙穴:地名,在今陕西略阳县东南,这里借指巨鱼所生活的深渊。(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子月”一句为环境描写,既点明了渔人捕鱼的节令气候,也为下文诸多内容张本。B.“巨鱼谋自拙”三句,写巨鱼漏网,圉圉而去,但是渔人不以为意,因为他本来就志不在鱼,是想表达壮志难酬的无奈。一个“从”字尽显其洒脱旷达状。C.下片
3、“昨夜”“今宵”二句不仅勾勒了优美的意境,也通过时间和场景的迅速变换,表现了渔人生活的旷放无拘。D.“不知”一句,藏辞锋于婉转之中,由对渔人一家生活的描写,转向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揭示,名为渔人的“不知”,实为词人的“深知”。(2)渔夫(渔父或渔翁)是我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个意象。试将本词中的渔夫与柳宗元江雪中“独钓寒江雪”的渔翁做比较,说说二者的不同之处。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离亭燕张昪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注霁色:雨后初晴的景色。蓼屿
4、:长有蓼草的小岛。低亚:低垂。(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本词从近景写起,词人以独有的眼光审视眼前风物,风景如画,别有一番萧瑟韵味。B.下片第一、二句写船帆高挂、酒旗低垂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盛衰亡之事的感叹。C.最后两句写词人倚在高楼栏杆上,看着冬日的太阳默默地西沉,更增加其惆怅之情。D.词的上片描绘金陵一带的山水,下片通过对自身漂泊生活的描写,抒发了亡国之痛。(2)“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这两句在全词中的作用是什么?5.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的题目。读文选诗九首(选一)舒位云浮鸟倦早怀田,乡里儿来巧作缘。仕宦中朝如酒醉,英雄末路以诗传。五
5、株柳树羲皇上,一水桃花魏晋前。只有东坡闲不过,加餐遍和义熙年。注文选: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选的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舒位:清代诗人,一生坎坷,曾九次参加会试考试,皆不中,遂绝意进取,游食四方,以馆幕为主。(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与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云浮鸟倦”出自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乡里儿来”暗含陶渊明归隐田园的愿望。B.首联概括陶渊明空怀才志而不能为时所用,他官职卑微,又与官场格格不入,因而早已倦于仕途,决心归田隐居。C.诗人精挑“云”“鸟”“桃花”“东坡”等有典型意义的意象,巧妙组合,含蓄地展现陶渊明的精神生活和理想境界。D.这首诗是诗人编选的陶渊明的
6、诗后有感而作,诗人在结尾用苏轼的做法反衬了自己对赞扬陶渊明人生选择的赞同。(2)“五株柳树羲皇上,一水桃花魏晋前”一联刻画了陶渊明怎样的形象?答案:一、对点练1.参考答案本诗的颔联塑造了一个被贬谪于江南,深夜难眠,满怀忧愁的诗人形象。诗人被贬于永州,内心压抑,字面上说猿啼鸡鸣扰人清梦,实质是因为内心烦忧而辗转难眠。解析这首诗中的诗人形象,可从“愁深”“梦断”句感知,是一个“满怀忧愁的诗人形象”。结合注释和注释可以看出,诗人的忧愁与其被贬密切相关。由颔联中“楚猿夜”“越鸡晨”的细节可见诗人愁之深,以致彻夜难眠。2.参考答案下片描绘了一幅日暮登楼独望图。红日偏西,绿水流淌,独上西楼,孤影眺望,远山
7、却遮住视线,不见相思之人的方向。天地开阔,人更显得孤单。运用了借景抒情、以景结情的表现手法。象征了两情相对而遥相阻隔,惆怅难言。末两句以景结情,用“绿波”“东流”象征别离的惆怅和感情的悠长。以抒情之笔写景,点出相思之情,颇具情韵。解析解答此题,可先抓住“斜阳”“西楼”“遥山”“绿波”等主要景物,展开联想、想象;然后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及运用的表现手法。女主人公西楼眺望,不见思念之人的方向。词人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营造出了孤寂冷清的意境氛围,将女主人公与情人之间难以相见的惆怅之情表达出来。二、仿真练3.(1)B解析B项,“志不在鱼”“壮志难酬”错,对巨鱼漏网,渔人也是无可奈何。(2)参考答案
8、江雪中展现的是一个超然物外、洁身自好、不向世俗妥协的渔翁形象,是一个明显带有某种政治色彩的隐士。而本词中的渔夫却是一个真渔人,他生活贫困艰辛,但又乐观旷达,只要没有“人世多离别”,一家人能聚在一起,纵使“衣百结”,也是快乐与满足的。解析江雪中,渔翁在寒冷寂静的环境里,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钓鱼,清高孤傲的渔翁形象寄托了词人的思想感情。渔家傲引中,“衣百结”写渔夫全家的经济生活状况,“醉眠”“长欢悦”写渔夫的乐观。4.(1)B解析A项,“近景”不当,应为“远景”。C项,“冬日的太阳”应为“秋日凄冷的太阳”。D项,下片通过怀古,寄托了词人对六朝兴亡盛衰的感慨。(2)参考答案江岛上,蓼草、荻
9、花掩映着村民的竹篱、茅舍,描绘的是一幅宁静、幽美的景象。从自然景物写到人家,为下片“渔樵闲话”做铺垫,引发词人对六朝兴衰的怅惘之情。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形象的能力。结合“蓼屿”“荻花”“竹篱”“茅舍”不难看出描写的是宁静的江边人家之景。诗歌中的写景往往是为抒情做铺垫的,据此可以回答第二问。5.(1)B解析A项,“乡里儿来”暗含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C项,“东坡”不是意象。D项,“反衬”说法不当。(2)参考答案这一联通过展示陶渊明心中和笔下的理想社会图景以及理想的精神生活境界,刻画出一个追求理想境界、向往美好生活、精神生活丰富的人物形象。解析这两句诗中多处含有陶渊明符号:五柳、羲皇上人、一水桃花等。可以结合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以及陶渊明与子俨等疏中“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等进行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