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集宁一中(西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70270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集宁一中(西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解析》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集宁一中(西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解析》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集宁一中(西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解析》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集宁一中(西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解析》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集宁一中(西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解析》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集宁一中(西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解析》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集宁一中(西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解析》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集宁一中(西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解析》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集宁一中(西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解析》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集宁一中(西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解析》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集宁一中(西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集宁一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化学试题本试卷满分为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C 12 N 14 O16 Na23 Al 27 S32第卷 (选择题 共42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42分)1. 下列常用化学仪器中,不能直接用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的是( )A. 普通漏斗B. 容量瓶C. 分液漏斗D. 蒸馏烧瓶【答案】B【解析】【详解】A. 普通漏斗用于难溶物与液体的分离,故A不符合题意;B. 容量瓶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不用于混合物的分离,故B符合题意;C. 分液

2、漏斗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故C不符合题意;D. 蒸馏瓶用于互溶液体或可溶固体与液体的分离,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B。2. 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A.冷水浸泡B.加热煎制C.箅渣取液D.灌装保存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分析】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操作方法。【详解】A、冷水浸泡属于物质的溶解,不属于过滤操作,故A错误;B、加热煎制,属于加热,不属于过滤操作,故B错误;C、箅渣取液,是将液体与固体分离,属于过滤操作,故C正确;D、灌装保存,是液体进行转移,不属于过滤操作,故D错误,答案选C。3. 化学实验设计和操作中必须十分重视

3、安全问题和环保问题。下列实验方法或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在蒸馏操作时,冷凝水应从冷凝管下口进水,上口出水进行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水和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分液时,水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漏斗上口倒进行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酒精着火时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火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在蒸馏操作时,为达到最大冷凝效果,冷凝水应从冷凝管下口进水,上口出水,故正确;进行萃取操作时,萃取剂的密度不一定比水大,如苯作萃取剂,密度比水小,故错误;分液时,下层液体先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四氯化碳密度大于

4、水,水和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分液时,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漏斗下口流出,水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否则引进杂质,故错误;进行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大部分蒸干后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溶液蒸干,故错误;酒精着火时可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火,不能用水扑火,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火目的是隔绝空气,故正确;实验方法或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答案选D。4. “物质的量”是联系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桥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B. 1 mol O2的质量是32 g/molC. 任何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均为22.4 L/molD. 10 mL 2 mol/L H2SO4溶液中取出的5 mL溶液,

5、其浓度为1 mol/L【答案】A【解析】【详解】A、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故正确;B、质量的单位是g,故错误;C、必须是标准状况下,故错误;D、溶液是均一透明、稳定的体系,取出5mL溶液,浓度仍为2molL1,故错误。5. 关于气体摩尔体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的体积约为22.4 LB. 22.4 L氮气的物质的量一定是1 molC. 如果1 mol气体的体积为22.4 L,则这些气体一定处于标准状况D. 在标准状况下,0.5 mol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的总体积约为11.2 L【答案】D【解析】【详解】A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固体和液体

6、不是,故A错误;B温度、压强未知,不能根据Vm=22.4L/mol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故B错误;C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关,若1 mol气体的体积为22.4 L,气体不一定处于标准状况,故C错误;D标准状况下,Vm=22.4L/mol,因此在标准状况下,0.5mol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的总体积约为0.5mol22.4L/mol= 11.2L,故D正确;故选D。6. 同温同压下,下列关于氢气和氧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等体积的氢气和氧气所含的分子数相等氢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和氧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几乎是相等的氢分子与氧分子大小相同氢分子和氧分子本身的大小对于气体体积影响可以忽略不计A.

7、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由阿伏伽德罗定律可知:同温同压同体积的氢气和氧气所含的分子数相等,故正确;气体分子间的距离主要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同温同压下氢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和氧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几乎是相等的,故正确;氢原子和氧原子大小不同,则氢分子与氧分子大小也是不相同的,故错误;对于气体来说,粒子之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粒子本身的直径,则氢分子和氧分子本身的大小对气体体积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故正确;说法正确的为,答案选B。7. 分类是化学学习与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 Na2O2、MgO、Al2O3均属于碱性氧化物B. 纯碱、烧碱、熟石灰均属于碱C. 空气、液氯、冰

8、水混合物均属于混合物D. 混合物、分散系、胶体从属关系如图所示【答案】D【解析】【详解】A. 过氧化钠属于过氧化物,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A错误;B. 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类,B错误;C. 液氯即液态氯气,由氯气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冰水混合物只含水分子,属于纯净物,C错误;D. 分散系是混合物的一类,胶体是分散系的一类,D正确。故选D。8. 以下表示的是碳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依次为A. 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B. 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C. 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D. 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答

9、案】B【解析】【详解】C和CuO发生置换反应生成Cu和CO2;CO2与H2O发生化合反应生成H2CO3;H2CO3和Ca(OH)2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CaCO3和H2O;CaCO3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CaO和CO2,综上所述,故选B。9. 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 烧碱、液态氧、碘酒B. 干冰、铁、冰水混合物C. 生石灰、白磷、熟石灰D. 碱石灰、氮气、胆矾【答案】A【解析】【详解】A. 烧碱为NaOH,是化合物,液态氧是氧单质,碘酒是碘单质和酒精的混合物,故A符合题意;B. 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为水的不同形态,故B不符合题意;C. 熟石灰是Ca(OH)

10、2,为纯净物,故C不符合题意;D. 碱石灰是混合物,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0. 胶体与其他分散系本质的区别是( )A. 是否具有吸附性B. 能否发生丁达尔现象C. 是否均一、稳定、透明D. 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胶体分散系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差别是分散质直径的大小不同分析判断。【详解】当分散剂是水或其它溶液时,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来分类,把分散系划分为:溶液(小于1nm)、胶体(1nm100nm)、浊液(大于100nm),所以,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的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答案选D。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卤水点豆腐”“黄河入海口处三

11、角洲形成”都与胶体的聚沉有关提纯胶体,可以采用的方法是过滤明矾能作净水剂是因为铝离子与水作用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悬浮杂质的作用在制备胶体实验中,可以长时间加热向胶体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先有红褐色沉淀生成,然后沉淀溶解形成棕黄色溶液A. 2个B. 3个C. 4个D. 5个【答案】B【解析】【详解】稀豆浆分散系属于胶体,加入卤水(含氯化镁等)发生聚沉,泥浆水属于胶体,海水中含有大量的可溶性电解质,如氯化钠等,可以使泥浆水聚沉形成三角洲,正确;提纯胶体可用渗析的方法,溶液和胶体都可以通过滤纸,不能通过过滤提纯胶体,错误;明矾能用于净水是因为铝离子与水作用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水中

12、悬浮杂质而达到净水效果,正确;在制备胶体实验中,长时间加热会使生成的胶体聚沉,错误;向胶体中加入稀硫酸先发生胶体的聚沉,过量时溶解,得到硫酸铁棕黄色溶液,正确;故正确,故答案为:B。12.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5molO3与11.2LO2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B. 常温常压下,18gH2O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C. 0.5molL-1的K2SO4溶液中含有的钾离子数目为NAD. 常温常压下,22.4L的NO2和CO2混合气体含有2NA个氧原子【答案】B【解析】【详解】A温度压强未知,无法确定11.2LO2的物质的量,故A错误;B18gH2O的物质的量为

13、1mol,含有3mol原子,即3NA个原子,故B正确;C溶液体积未知,无法确定溶液中的微粒数目,故C错误;D常温常压下22.4L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是1mol,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B。13. VmLAl2(SO4)3溶液中含Al3ag,取0.2VmL溶液稀释到5Vml,则稀释后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 125a/(9V)molL-1B. 125a/(18V)molL-1C. 20a/(9V)molL-1D. 20a/(18V)molL-1【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n=m/M 计算出铝离子的物质的量,再根据硫酸铝的化学式组成计算出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

14、质的量不变计算出稀释后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浓度。【详解】A.ag铝离子的物质的量为:n(A13+ )=ag/27g.mol-1=a/27mol,根据Al2(SO4)3 可知,VmL该硫酸铝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a/27mol3/2=a/18mol,原溶液中硫酸根离子浓度为:c(SO42-)=1000a/18V mol.L-1, n=0.2V10-3L1000a/18Vmol.L-1=2a10-1/18mol,稀释后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C=n/v=2a10-1/18mol5V10-3L= 20a/(9V)molL-1,所以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注意

15、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表达式,明确硫酸铝中铝离子、硫酸根离子之间关系为解题关键,Al2(SO4)3 -2A13+ -3SO42-抓住守恒关系进行判断。14. 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浓度表述正确的是A. 98%的H2SO4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 ,则49%的H2SO4物质的量浓度为9.2mol/LB. 当2L水吸收44.8L氨气(标况)时所得氨水的浓度不是1molL-1,只有当44.8L(标况)氨气溶于水制得2L氨水时,其浓度才是1molL-1C. 只含K2SO4和NaCl的混合水溶液中,如果Na+和SO42-的物质的量相等,则K+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同D. 50mL 1mol/L

16、的AlCl3溶液中的Cl浓度与50ml 3mol/L的BaCl2溶液Cl浓度相等【答案】B【解析】【详解】A由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分数的换算公式得: ;解得:,但是浓度不同,密度一定不同,说明此说法错误,A错误;B、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时,应该用溶液总体积,显然2L水吸收44.8L氨气(标况)时所得氨水的体积不可能是2L,B正确。C、只含K2SO4和NaCl的混合水溶液中,如果Na+和SO42-的物质的量相等,说明K2SO4和NaCl的物质的量相等,所以K+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为2:1,C错误。D、50mL 1mol/L的AlCl3溶液中的Cl浓度为3mol/L,50ml 3mol/L的BaC

17、l2溶液Cl浓度为6mol/L(注意这里浓度计算实际与溶液体积无关),所以D错误。 第卷 (非选择题 共58分)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8分)15. ()下列物质:H2O2 CO2 Na2O Ba(OH)2 MgCl2 NH4Cl H2SO4 C2H5OH(酒精)。(用序号作答)(1)按组成进行分类,酸有_,碱有_,盐有_;(2)写出与反应化学方程式:_(3)利用上述物质写出酸碱中和反应的方程式:_(4)利用上述物质写出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方程式:_()Fe(OH)3胶体是中学常见的胶体,某课外兴趣小组制备了Fe(OH)3胶体,并探究其性质。(1)制备方法:将几滴_滴入_中,继续煮沸至液体变为

18、_色,停止加热,可得到Fe(OH)3胶体,制备的化学方程式为_。(2)某同学向制备好的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结果出现了一系列变化,首先看到_,原因是_,随后看到_,这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 (1). (2). (3). (4). (5). (6). (7). 饱和FeCl3溶液 (8). 沸水 (9). 红褐 (10).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11). 产生红褐色沉淀 (12). Fe(OH)3胶体遇到电解质溶液发生聚沉 (13).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变为黄色 (14). 2Fe(OH)3+3H2SO4=Fe2(SO4)3+6H2O【

19、解析】【分析】按组成进行分类H2O2属于氧化物,CO2 属于非金属氧化物,Na2O属于金属氧化物 ,Ba(OH)2属于碱 ,MgCl2 属于盐, NH4Cl属于盐,H2SO4 属于酸, C2H5OH(酒精)属于有机物。【详解】() (1)据分析,按组成进行分类,酸有,碱有,盐有;(2)CO2与Ba(OH)2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水,化学方程式:;(3)硫酸和氢氧化钡的反应属于酸碱中和反应,则该反应方程式:;(4)利用过氧化氢在实验室制备氧气,反应方程式:;()(1)Fe(OH)3胶体制备方法:将几滴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煮沸至液体变为红褐色,停止加热,可得到红褐色澄清透明的Fe(OH)

20、3胶体,制备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2) 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首先看到产生红褐色沉淀,原因是Fe(OH)3胶体遇到电解质溶液发生聚沉,随后看到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变为黄色,这时发生化学方程式为2Fe(OH)3+3H2SO4=Fe2(SO4)3+6H2O。16. 请回答下列问题:(1)2 mol的CO2与3 mol的SO3的分子数比是_;原子数比是_。(2)1.8g水与_mol硫酸所含的分子数相等,它们所含氧原子数之比是_。(3)将8g NaOH固体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4)质量相同的H2、NH3、S

21、O2、O3四种气体中,含有分子数目最少的是_,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压强条件下,体积最大的是_。【答案】 (1). 2:3 (2). 1:2 (3). 0.1mol (4). 1:4 (5). 0.4mol/L (6). SO2 (7). H2【解析】【详解】(1)物质的量之比即分子数之比,则2 mol的CO2与3 mol的SO3的分子数比是2:3;原子数比是(32):(43)=1:2。(2)物质的量相等即分子数相等,1.8g水的物质的量,与0.1mol硫酸所含的分子数相等,它们所含氧原子数之比是分子内氧原子数目之比即1:4。(3)将8g NaOH固体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2、为:。(4)质量相同的H2、NH3、SO2、O3四种气体,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成反比,分子数与摩尔质量成反比,H2、NH3、SO2、O3摩尔质量分别为2g/mol、17 g/mol、64 g/mol、48 g/mol,则含有分子数目最少的是SO2;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压强条件下,气体体积与摩尔质量成反比,则体积最大的是H2。17. 某实验需要100mL、0.1mol/L的Na2CO3溶液,现通过如下操作配制:把称量好的固体Na2CO3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为加快溶解可以使用_(填仪器名称)搅拌;把所得溶液冷却到室温后,小心转入_(填仪器名称);继续加蒸馏水至液面至刻度线12cm处,改用_(

23、填仪器名称)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玻璃棒和烧杯23次,每次洗涤的溶液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将容量瓶塞紧,充分摇匀。(1)横线上依次填入:_、_、_(2)本实验需称量固体Na2CO3质量是_ g(3)操作步骤正确顺序是_(填序号)。(4)若没有操作,则所配溶液的浓度会_(填“偏高”或“偏低”)。(5)若取出20mL配好的Na2CO3溶液,加蒸馏水稀释成c(Na)0.01mol/L的溶液,则稀释后溶液的体积为_mL。(6)在配制100mL、0.1mol/L的Na2CO3溶液时,下列操作中的_会导致结果偏低(请用序号填写)。a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

24、时不慎洒到容量瓶外b定容时仰视刻度线c干净的容量瓶未经干燥就用于配制溶液d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于是又加水【答案】 (1). 玻璃棒 (2). 100mL容量瓶 (3). 胶头滴管 (4). 1.1 (5). (6). 偏低 (7). 400 (8). abd【解析】【详解】溶解过程使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配制100毫升溶液需要选用100 mL容量瓶,溶解后溶液转移入容量瓶中;最后改用胶头滴管滴加;(1)故答案为:玻璃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2)所需碳酸钠的物质的量n=0.1mol/L0.1L=0.01mol,质量m=0.01mol106g/mol=1.06g,则本实验用托盘天平

25、称取1.1g碳酸钠,故答案为:1.1;(3)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加水定容摇匀,所以顺序为,故答案为:;(4)若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溶质有损失,溶液的浓度偏低,故答案为:偏低;(5)0.1mol/L的碳酸钠溶液中钠离子浓度为0.2mol/L,根据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0.220=0.01V ,解得V=400mL,故答案为:400;(6)a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时不慎洒到容量瓶外,则溶质有损失,浓度偏低;b定容时仰视,溶液的体积变大,浓度偏低;c干净的容量瓶未经干燥就用于配制溶液,对浓度无影响;d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于是又加水,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低;故答案为:abd。- 11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