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天津市宝坻区大口屯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68117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宝坻区大口屯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天津市宝坻区大口屯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天津市宝坻区大口屯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天津市宝坻区大口屯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天津市宝坻区大口屯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天津市宝坻区大口屯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天津市宝坻区大口屯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天津市宝坻区大口屯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天津市宝坻区大口屯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天津市宝坻区大口屯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天津市宝坻区大口屯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天津市宝坻区大口屯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天津市宝坻区大口屯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天津市宝坻区大口屯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天津市宝坻区大口屯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天津市宝坻区大口屯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历史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我国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A. 刀耕火种B. 耜耕C. 石器锄耕D. 铁犁牛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最能代表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的是封建社会时期的农业。AB项是商周时期社会的耕作方式,主要工具是耒耜等耕作;C是原始农业耕作方式,排除C项;D项是在战国以后,铁制农具出现,牛耕产生,以铁犁牛耕为基础的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成为了主要的特点。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铁犁牛耕2.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下,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

2、”这种提水工具 最早出现于( )A. 东汉B. 唐朝C. 曹魏D. 清朝【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水激轮转,众筒兜下,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可以看出,这种提水工具是筒车,最早出现于唐朝。故答案为B项。东汉和曹魏时期还没有出现筒车,清朝时期不符合“最早”的要求,排除A、C、D项。3.中央电视台有一则广告语:“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四川旅游依然美丽。”反映了四川人民在灾后重建家园、发展经济的美好愿望。广告中提到的都江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修建于A. 西周时期B. 战国时期C. 两汉时期D. 隋唐时期【答案】B【解析】【详解】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

3、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故选B;ACD时间均不符合题意,排除。4.中国经济史在评述古代中国农业生产技术发展时说:“耕用牛犁,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这一“革命性突破”发生在A. 西周B. 春秋战国C. 唐代D. 宋代【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铁犁牛耕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因此这一“革命性突破”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故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题意。5. 青铜器铸造的繁荣时期出现于( )A. 夏朝B. 商周时期C. 秦汉时期D. 隋唐时期【答案】B【解析】商周是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现存的著

4、名鼎器如后母戊鼎、毛公鼎等都是商周时期的作品,故选B。夏朝的青铜器至今发现很少,不可能是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排除A;秦汉和隋唐时期多使用铁器、瓷器、漆器等,青铜器没有太大发展,排除CD。故选B。6.清明上河图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的日常社会生活与习俗风情。有人说,该画折射出了“时代的风采”。“时代的风采”是指A. 手工工场的兴起B. 城市商业经济繁荣C. 地域性的商人集团的形成D. 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都城繁荣的城市生活,其中商业店铺林立成为反映宋代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表现,所以答案选B,

5、A C D三项出现在明代。考点: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点评:宋代商品经济发展中出现了坊市分离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既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同时又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时期。同时纸币的出现表明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活跃,但宋代并不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最高峰,唐代就以出现了信用货币“飞钱”,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商品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7.如果你是唐朝中期的人你可以在长安的夜市里购买帽子到广州进行对外贸易不用携带钱币进行长途贩运将金银财物存入柜坊A. B. C. D.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市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得知是错误的;唐朝没有夜市。通过排除法,所以选B。8.

6、明清时期我国城镇经济空前繁荣,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A. 商业活动不再局限在“市”里B. 有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出现C. 出现了“夜市”、“晓市”、“草市”D. 涌现出许多地域性商人群体【答案】D【解析】【详解】明清时期我国城镇经济空前繁荣,一些地方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如徽商和晋商。故答案为D项。宋朝时期商业活动已不再局限在“市”里,出现了“夜市”、“晓市”、“草市”,排除A、C项;唐朝时期出现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排除B项。9.从唐朝至明清时期,一直是我国重要港口城市的是( )A. 广州B. 泉州C. 扬州D. 杭州【答案】A【解析】【详解】唐朝时期,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

7、;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但广州一直对外通商。故答案为A项。元朝时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扬州和杭州一直不是对外贸易港口,排除B、C、D项。10.以下各项,体现了井田制度实质的是A.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B.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C. “大道即隐,天下为家”D.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井田制是商周时期占主导地位的一种土地制度,它还保留有原始社会公有制下农村公社对土地管理的某些形式或曰外壳,但其性质已是一种奴隶制下的土地剥削制度。“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出自诗经小雅北山,写于西周末年,反映的

8、是我国奴隶社会时期的分封制,经济上体现为井田制。“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自礼记礼运之大道之行也。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 大道就是指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其治理的效果就是国泰民安的理想状态。 天下为公: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大道即隐,天下为家”出自礼记礼运篇,翻译:如今大道已经消失不见,天下成为私家的。“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讲的是封建社会土地兼并的现象。所以答案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发展井田制11. 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是A. 禁绝中国对外贸易B. 严格限制对外交往C. 一概排斥西方事

9、物D. 封闭边疆固守疆域【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闭关锁国”只是严格限制对外交往,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错在“禁绝”,说法太绝对,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说法也太绝对,不是一概排斥,不符合题意,排除;也不是封闭边疆,例如,广州是开放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12. 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逐渐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最早出现在A. 东南沿海地区B. 长江中游地区C. 华北地区D. 东北地区【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为小。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由于五口通商集中在

10、东南沿海,所以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变化最早的是东南沿海地区。故选A。考点: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化13.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的含义是A. 大批洋货涌入中国B.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C. 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取代D.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分离并日益商品化【答案】D【解析】【详解】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的含义是封建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就是其解体的表现,故D项表述正确;A是其原因而不是含义,BC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ABC三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解

11、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掌握自然经济解体的含义。14.新航路开辟中,到达过印度洋的是( )迪亚士 达伽马 哥伦布 麦哲伦船队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达伽马于1487年到达印度,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均到达过印度洋。说法正确,故答案为D项。迪亚士到达好望角,哥伦布越过大西洋到达美洲,均不符合题意,排除含有或的A、B、C项。【点睛】本题属于组合式选择题,常见解题方法有肯定法、排除法、求同存异法等。肯定法即凭借对一些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直接作答。排除法即找出一项或两项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题肢,排除它,逐步缩小范围,最后留下正确选项。求同存异法即将备选项中相同的题肢放在一边不管,而将所

12、剩余相异的题肢加以比较辨析,从而根据题干的要求得出正确答案。15.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主要商路的变化是( )A. 从大西洋沿岸转移到地中海沿岸B. 从波罗的海转移到大西洋C. 从大西洋沿岸转移到太平洋沿岸D. 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答案】D【解析】【详解】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到大西洋沿岸。故答案为D项。欧洲原来的商路在地中海沿岸,排除A、B项;欧洲商路不可能转到太平洋,排除C项。16.开辟新航路所带来的后果中,不包括A. 西、葡两国扩大了资本B. 意大利的商业地位削弱C. 扩大了欧洲与亚洲、非洲之间的联系D. 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弱【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

13、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题干中的关键词是“不包括”,根据所学知识我们知道西、葡两国开辟新航路,掠夺金银等,并没有用于扩大再生产,而是用于王室的享受。所以选A。17.下列关于荷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拥有的商船数量居欧洲首位B. 最先控制了从欧洲到东方的航路C. 国家独立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D. 国内资源稀缺,注重商业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最先控制从欧洲到东方航路的是葡萄牙,B项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项。荷兰号称“海上马车夫”,拥有的商船数量居欧洲首位;荷兰取得国家独立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荷兰国内资源稀缺,注重商业发展。其他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

14、点睛】本题属于否定选择题(逆向选择题)。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干意思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解答此类题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1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发布的航海条例( )A. 是其确立海上殖民霸权的标志B. 为打击拿破仑帝国而颁布C. 主要针对荷兰的海上贸易活动D. 为了打击西班牙的海上贸易活动【答案】C【解析】【详解】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为了打击荷兰的海上贸易活动,保护本国的海上贸易

15、力量,颁布了航海条例,激化了英国与荷兰之间的矛盾。故答案为C项。英国确立海上殖民霸权的标志是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排除A项;英国颁布航海条例是在17世纪中期,拿破仑帝国是18041814年,排除B项;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19.在长期的殖民争霸中,英国最终战胜法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表明( )A. 英国“大陆均衡政策”的胜利B. 英国有优势的海军力量C. 工业国对农业国的胜利D. 先进制度对落后制度的胜利【答案】D【解析】【详解】比较当时英法两国的国情可知,当时英国已经是资本主义国家,而法国仍然是封建国家,因此英国最终战胜法国是先进制度对落后制度的胜利。故答案为D项。A项与题意无关,排除;

16、B项是其中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英国成为工业国是工业革命后的情况,排除C项。20.下面哪一项属于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必要性( )A. 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B. 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的需要C. 进一步推行圈地运动的需要D. 为工场手工业更新生产技术的需要【答案】A【解析】【详解】英国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和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工场手工业已不能满足这种需要,因此必须通过革命性的技术变革来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在此背景下爆发工业革命。故答案为A项。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只是对市场的扩大产生影响,排除B项;圈地运动是工业革命开展的原因和条件之一,工业革命的开展不是为了进一步推行圈地

17、运动,排除C项;工场手工业更新生产技术主要是满足不断扩大的生产需求,排除D项。21.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 汽车在马路上奔驰B. 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C. 电灯照亮千家万户D. 电话成为重要通讯工具【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发明了新式交通工具火车、蒸汽轮船;A汽车、C电灯、D电话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故选B。考点:两次工业革命。点评:工业革命是高考的重点,新课标高考尤其关注前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同时还应结合中国近代史部分,了解工业革命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22.某欧美剧作家在他的一部电影剧本中描写了19

18、世纪50年代的伦敦,你认为需要修改的一项是A. 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B. 瓦特给远在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说自己在蒸汽机研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C. 岸边工厂一间接一间,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不时有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D. 伦敦正在举办“世界博览会”,向世界炫耀其财富和技术【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调动和运用知识。首先要注意时间限制:19世纪50年代。电话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因此瓦特不可能给朋友打电话,所以本题答案为为B项;其它三个选项均符合史实。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

19、命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23.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下图所示上述两类发明,属于后者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汽车、电灯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项。蒸汽机和骡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排除含有或的A、B、D项。点睛: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这些工匠并不具备科学理论知识,因此,这一时期的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并同时与工业生产

20、紧密结合,使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主要发明都是为满足当时的社会需要而产生的,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科学研究的新发现为先导的。19世纪中期前后,自然科学研究在各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理论成果在生产领域的广泛运用,出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24.下列不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出现的新兴的工业部门的是A. 电力部门B. 石油部门C. 通讯部门D. 钢铁部门【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电力工业、石化工业、汽车工业、通讯部门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新兴产业,故排除ABC;钢铁部门不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就已出现,符合题意

21、,故选D。25. 下列有关垄断组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B. 垄断资产阶级越来越多地干预国家政权C. 促使资本主义国家侵略扩张D. 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调整【答案】D【解析】垄断组织只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而不是根本调整。26.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A. 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的发展B. 电力工业的发展尤为突出C. 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D. 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答案】C【解析】【详解】注意题干限定信息“工业结构”,工业生产结构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比重问题,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使得重工业开始占据

22、主导地位,故C项正确;AB两项不属于工业结构变化,排除;轻工业的地位不占主导地位,并非轻工业地位下降,排除D。27.鸦片战争后,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给中国带来的客观作用不包括A. 中国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B. 刺激了中国城乡经济的发展C. 瓦解了自然经济,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D. 有利于中国经济的繁荣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注意限定信息“客观”,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列强的入侵对中国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而不是有利于中国经济的繁荣发展,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ABC三项均是列强的入侵对中国带来的客观作用,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客观作用

23、不包括”,联系所学西方侵略对我国的影响分析解答。28.鸦片战争后,中国茶和丝出口数量猛增,这一现象说明的实质是A. 茶和丝生产日益商品化B. 生产茶、丝者获利甚丰C. 中国已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D.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不对,只是看到了表面现象;BD不对,题干无从体现,而且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被打开,一方面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对自然经济造成猛烈冲击;另一方面,列强大量收购中国农副产品,客观上促进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日益沦为外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沦为外国的经济附庸,因此C正确。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点评:实质(本质),是高考选择题中常用的术语,也是同学

24、们在解题过程中感到最棘手、最难把握的一类选择题。下面对实质(本质)这一概念及解题技巧予以阐述。实质就是本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变化的根本特性。本质隐藏于事物内部,比较稳定而深刻,它是通过现象也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外部表现来体现的,而有时现象中也有假象(用虚假的、歪曲的、颠倒的形式表现本质)。现象表现本质,本质决定现象。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统一的,任何事物都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体。本质不能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只有靠理性思维才能把握。因此,分析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在大量感知材料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抽象概括、准确把握,不能只凭简单直观的表面现象去认识,否则就会在选择判断的过程中造成

25、失误。29.曾国藩认为办洋务“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说明洋务派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A. 抵御外侮B. 维护封建统治C. 发展资本主义D. 镇压人民革命【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可知,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对内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对外抵御列强侵略,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故B项正确;AD两项都只是概括了其中一个目的,不是根本目的,排除;C项不是洋务运动的目的,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联系所学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分析解答。30. 李鸿章说:“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能体现上述思想的活动是(

26、)A. 创办发昌机器厂B.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C. 创办北洋海军D. 创办开平煤矿【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洋务运动后期,为了解决各军事企业资金、燃料、运输的困难,洋务派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以辅助军事工业。A是民族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B是洋务派的军事工业;C是洋务派创建的海军;D是洋务派的民用工业。考点:洋务运动点评: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主要有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李鸿章);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张之洞)。已具有资本主义性质。31.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这表明洋务运动A. 增强了封建统治力量B.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C. 引进了近代科学技术D. 抑制了外

27、国经济势力的扩张【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B项正确。兴办洋务运动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统治,不是“柳”的体现,排除A。兴办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不是“柳”的体现,排除C。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抵制外国经济侵略,但与设问无关,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答案选B。32.洋务运动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主要依据是A. 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统治B. 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C. 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D. 洋务运动吸取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答案】C【解析】近代中国的历史潮流是实现近代化,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是违背这一潮流的,故A

28、项错误。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只是近代化的表现之一,B项从属于C项,故B项错误。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启了工业化的历程,也是近代化的开端,顺应了中国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趋势。故C项正确。洋务运动是1860年开始的,这一时期还没有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洋务运动主要吸收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D项错误。点睛:近代化包含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教育近代化,洋务运动在经济工业化,军事,教育等作出很大的贡献,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33.读下图,如果把树苗比喻成民族资本主义,则“夏天”所描述的历史时期当为A. 洋务运动期间B.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C. 南京国民

29、政府统治时期D. 新中国成立之初【答案】C【解析】洋务运动期间,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排除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迎来来短暂的春天,排除B;国民政府统治的前期,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对应的是“夏天”,故选C。新中国成立之初,民族资本主义迎来新的春天,排除D。34.抗战胜利后, 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造成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A. 英国B. 苏联C. 法国D. 美国【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抗战胜利后,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造成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故D正确;英国、法国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我国的主要国家,排除AC;苏联不是抗战胜利后

30、侵略我国的主要国家,排除B。35.很多民族资本家曾尝试“实业救国”的方式,来改变社会现状,可是却最终失败。其根本原因是A. 他们只重视发展近代工业,不进行反帝斗争B. 他们受时代和自身局限性的制约C. 他们没有领导中国革命胜利的能力D. 拒绝买卖日货、拒绝使用日钞斗争的影响【答案】B【解析】【详解】近代中国,众多的民族资本家均尝试以“实业救国”作为救国方式却最终失败,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阻挠和封建势力盘剥,加上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具有依赖的一面等局限性,故选B。A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D项均不符合“根本原因”的题意要求,故排除。第II卷

31、(综合题,共3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6题16分,第37题14分)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连环画牛郎织女中的一幅插图(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及特点和耕作方式。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摧毁了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瓦解着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面临“千古未有之变局”。摘自历史学家茶座(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自鸦片战争到19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经济结构出现的变动。产生这种变动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答案】(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男耕女织铁犁牛耕。(2)变动:自然经济逐渐

32、解体,洋务经济出现、民资资本主义产生。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解析】【详解】(1)基本模式:根据图片信息可知,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特点是自给自足、男耕女织,耕作方式是铁犁牛耕。(2)变动:根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以后,我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动,主要表现有: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出现洋务经济和民资资本主义经济。原因:根据“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瓦解着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得出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37.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建立“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办了一些实业,

33、1916年前后,他兴办的这些企业最为红火。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的企业被国民政府作为“逆产”强行“接收”,拆卸、倒卖一空。请回答:(1)秦二爷投资近代企业的时代,民族资产阶级掀起了什么热潮?兴起的原因有哪些?(2)与秦二爷创业活动最相似的一位“状元实业家”是谁?他倡导的著名主张是什么?(3)你认为秦二爷的理想能否实现?请说明理由。【答案】(1)兴办实业。甲午战争后,列强侵略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2)张謇;实业救国(3)不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剥削,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发展起来。【解析】【详解】(1)热潮:根据“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得出兴办实业。原因:联系所学甲午战争后我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史实分析回答,即: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等。(2)状元实业家:结合所学可知,“状元实业家”是张謇;主张:结合所学可知,张謇倡导实业救国。(3)不能。理由:联系所学影响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分析解答,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发展起来,民族工业发展的前提是国家独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