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份月考(见面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6709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份月考(见面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份月考(见面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份月考(见面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份月考(见面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份月考(见面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份月考(见面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份月考(见面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份月考(见面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份月考(见面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份月考(见面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份月考(见面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份月考(见面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份月考(见面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份月考(见面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份月考(见面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份月考(见面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份月考(见面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份月考(见面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份月考(见面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份月考(见面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份月考(见面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32页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份月考(见面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32页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份月考(见面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32页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份月考(见面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32页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份月考(见面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32页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份月考(见面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32页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份月考(见面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32页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份月考(见面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32页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份月考(见面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32页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份月考(见面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32页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份月考(见面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32页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份月考(见面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下关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见面考政治试卷第I卷 选择题(共30题,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1. 当下,人们对“舌尖上的安全”越来越关心。尽管有机食品的价格明显高于普通食品,但很多人认为“吃得健康比什么都划算”,甚至有人想自己种菜、种粮吃。人们这种自食的农产品()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是商品,因为它耗费了人类劳动不是商品,因为它只有使用价值是商品,因为它能满足人们的需要。A. B. C. D. 2.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品牌众多,竞争激烈。2016年,多数国际厂商出货量同比下滑。中国某厂商依托技术创新和流程创新,自主开发芯片、电池等核心部件,生产出功能

2、更强、性价比更高的手机,出货量逆势增长58.4%该厂商的成功得益于()依托自主开发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价值增加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获得竞争优势依托自主创新提高商品的使用价值,扩大了商品需求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增加。A. B. C. D. 3. 结合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目标价格制度违背了市场供求规律B. 补贴生产者避免了农产品价格的下跌C. 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发挥了财政改善民生的功能D. 目标价格制度使农产品价格在目标区间内波动4. 某地政府逐步将市政道路、地下管网、污水和垃圾处理、土壤和水土修复等公益类项目和非运营类项目向社会开放,允许企业参

3、股投资和经营。这一做法的目的在于()发挥不同所有制经济的优势提高公益类项目的运营效率让市场决定公共资源的配置逐步建立国有资本退出机制。A. B. C. D. 5. 某社区老年人较多,但没有老年人文化和娱乐活动场所。这一问题引起了媒体的关注。该社区的几名中学生联名向社区居委会提交了一份“建立老年人活动站”的建议书。同学们的做法是()A. 通过信访举报制度行使监督权B. 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C. 通过舆论监督制度寻求政府帮助D. 通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参与民主管理6. 刚买房就被装修的盯上:到医院孩子还没生,各种奶粉生产厂家就“闻风而动”近年来各种个人信息遭泄露的事件频频发生,给人们的生

4、活带来严重困扰。对此,我国出台并实施了个人信息保护国家标准,这()创新了政府的社会管理,尊重了公民的知情权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表明政府切实履行了加强社会建设的职能充分维护了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A. B. C. D. 7. 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积极稳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设立雄安新区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战略的重大实践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全面发展的制度创新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推进我国行政区划全面改革与调整的重要举措。A. B. C. D

5、. 8. “中国护照关键时刻能带我们回家!”利比亚战乱、也门危机、尼泊尔地震,我国政府反应快速,在第一时间派出飞机、舰艇迅速撤离滞留公民和侨胞,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力量和温暖。这表明()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管辖权是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自卫权是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在国际法上国家地位是由国家力量决定的。A. B. C. D. 9. 回家吃饭栏目是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最新推出的一档生活服务类节目。厨房里的美食哲学,描摹出我们的民族性格,熏染着我们的文化品位,无论怎样的烹调和饮食,只要我们细细咀嚼,总能体味其中中华文化与人生的况味。这主要表明()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文化对人产生深远

6、持久的影响人们在实践中创造文化享用文化。A. B. C. D. 10. 读图净化。抵制网络谣言,要净化互联网空间,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是因为( ) A. 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B.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C.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D.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11. 数字时代”让过年多了一份穿越感,也有了更宽广的共享空间。打开老相册,在微信群回忆“小时候的年”,总能引起许多共鸣;回到老地方,在朋友圈晒出“各地的年俗大全”,总能激发更多欢乐。互联网为我们调制出别具一格的年味儿。这表明()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

7、共享的强大功能人们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享用文化传统年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A. B. C. D. 12. “有一种孝顺,是带老人跟上这个信息时代。”在当今这个互联网社会,子女孝顺不仅仅是物质赡养,更要注重情感赡养和知识赡养。事实证明,从绘制图文并茂的“微信操作说明书”,到教父母熟练使用各种出行软件,来自后辈的“文化反哺”,既能避免老人因知识脱节而被边缘化,也能大大减缓其身处数字时代的寂寞空虚。这表明()“孝”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孝顺”的具体内涵应该因时而变对“孝顺”的判断和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情感、知识赡养比物质赡养更重要。A. B. C. D. 13. 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吉祥

8、物“津娃”,取材于享誉中外的天津杨柳青年画,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天津特色,将杨柳青年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与现代卡通形象有机整合,融入了极强的时代气息。这表明()文化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在继承的过程中发展文化创新源于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实现文化创新需要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区域性。A. B. C. D. 14. 猴年春节见证了“中国年”国际化的新步伐。从各国政要到媒体,从国际商家到民众,来自中国的“春意”越来越受欢迎。如今,全球十多个国家把春节列为本国的法定假日。“中国年味”飘向全球、走红海外体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不同文化之

9、间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A. B. C. D. 15.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有诗云:“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桑和梓原本是两种树,在古代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人们常在房前屋后栽植桑梓,而后人对父母先辈所栽植的桑树和梓树也心怀敬意。久而久之,“桑梓”便成为祖先崇拜的符号和故乡的代称。由此可见()文化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的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文字是文化发展的基本载体A. B. C. D. 16. 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孕育伟大的青年。“红船精神”贯穿着中国共产党的红色理想,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烈愿望。这一宝贵精神财富

10、启示青年学生应该()自觉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做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使者唱响文化主旋律,坚定崇高理想信念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践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做新时代的建设者A. B. C. D. 17. 抖音是一款社交类软件,通过抖音,可编辑短视频分享生活,也可在这里认识朋友,了解歌曲和奇闻趣事。近日,央视曝光某些短视频出现了未成年人禁忌内容。对此,我们在文化消费时应该()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网络文化环境提高眼力,辨别不同文化影响改进信息技术,促进传媒的商业化发展加强修养,提升文化审美品位A. B. C. D. 18.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一方面

11、,物质财富积累,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文明发展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另一方面,地区冲突频紧发生,恐怖主义、难民潮全球性挑战此起彼伏世界面临的不确定性上升。下列名句所蕴含的哲学智慧与上述材料主要体现的哲理能够形成哲学对子的是()A.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B. 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C. 仁之与义,散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D. 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19.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改革开放近40年来对社会主要矛盾判断首次发生变化。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个新的重大政

12、治论断,对于深刻理解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具有重要意义。做出这个新的重大政治论断的唯物论依据是 物质决定意识,我们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意识的变化促进客观世界的改变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能追溯过去和预测未来A. B. C. D. 20. 2016年11月10日,中国科学院称,在我国贵州瓮安生物群中发现一枚6亿年前的原始海绵动物化石“贵州始杯海绵”,是迄今为止全球发现的最古老的可靠海绵化石。该发现将原始动物在地球上出现的实证记录从寒武纪向前推进了6000万年。这一科学发现佐证了()探索真理是认识的目的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思维与存

13、在具有同一性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A. B. C. D. 21. 我希望,有朋自远方来,岁月不改其性,红尘不染其心;我希望岁月无痕,大地不老,一路最美际遇充满诗情和画意。但从哲学角度看( ) 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物质的运动具有绝对性,不存在“大地不老”的现象物质决定意识,人在红尘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不染其心”是不可能存在的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岁月无痕”只能是美好的祝福A. B. C. D. 22. 2018年,亚洲鲤鱼被评为世界十大危害最大的外来入侵物种。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从中国引进这些鱼类,以改善生态,但随着数量的增加,亚洲鲤鱼已经向美国和加拿大交界处

14、的“五大湖”区繁殖,危害当地的生态环境。为保护当地的生态,美国政府于2009年底开始大规模捕杀亚洲鲤鱼。美国政府从2014年开始斥资180亿美元将耗时25年建堤坝防止五大湖遭到亚洲鲤鱼入侵。对此正确的认识是()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应该人为的去改变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应该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利用规律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A. B. C. D. 23. 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的内容,如“地冷宜亲火,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市风貌:“开函喜动

15、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A. B. C. D. 24. 2018年4月l6日,人民日报评论员发表的题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有说服力”的文章指出,“道虽迩,不行不至”,一切伟大的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中实现的。材料表明()事业的成功需要“道”的指导唯有“行”才能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有说服力“行”是“道”存在与发展的具体条件一代又一代人量的积累方能

16、实现伟大成就A. B. C. D. 25. 风筝在我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最初用于军事,到了唐代中期逐渐转向娱乐。后来,人们又将神话故事、吉祥寓意等表现在风筝上,使风筝成为了一门艺术。现在,风筝艺术在我国仍然很受欢迎,并形成了以山东潍坊风筝、北京风筝、江苏南通风筝等为代表的风筝流派。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事物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事物变化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 B. C. D. 26.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尊重各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的选择、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也要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

17、让共建成果惠及更广泛区域。这体现()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着眼于事物的关键部分矛盾具有特殊性,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矛盾具有普遍性,坚持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论原则方法。A. B. C. D. 27.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成为中国民众的焦点关切。对新时期的改革,“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几乎成了各个社会利益阶层的共识。形成这一“共识”的依据是:()上层建筑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辩证否定就是要创新社会发展规律A. B. C. D. 2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中国

18、独有的创新理论,植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现实土壤,是引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南,将指中国经济赢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A. 改变市场经济规律,能避免前进中的困难和曲折B. 是在理论基础上的实践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先导C. 正确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D. 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为社会变革提供巨大的物质力量29. 哲学史上存在着“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能正确体现“两个对子”的是()气者理之依也-天地合而万物生形存则神存-存在就是被感知擒贼先擒王-牵一发而动全身沧海变桑田-天不变道亦不变。A. B. C. D. 30. 党的十九大

19、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政治理论正确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为更好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提供了重要遵循。这表明()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正确反映A. B. C. D.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2题,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31.(1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越来越多的网民发现:自己中意哪个品牌、喜欢去哪些地方旅行、坐火车还是飞机这些关乎个人隐私的信息,好像不少商家都知道。网络时代,个人信息是网络交易的前提和基础

20、,一旦被对方掌握,会给信息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有其自身的弱点,因此有人认为,在网络时代,我们有必要限制市场的作用,让强有力的政府推进网络社会信用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建设。 材料二 在网络平台上,人人可观可言,世界触手可及。越是开放,就越需要确立共同遵守的规则、划定网络言行的边界。加快网络信息立法是人大必须对人民的一种交代。但是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我们今天强调网络安全需要建立的社会行为规范体系应该有两种:一种是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体系,一种是法律规范体系,网络要靠这个体系保证它的安宁、和谐,而这都是文化的成果、文化的凝聚作用。 (1)结合政治生活相关知识,为什么说“加快网络信息立法

21、是人大对人民的一种交代”。 (2)结合文化作用的知识点,谈谈材料二为什么说网络的安宁和谐是文化的成果、文化的凝聚作用。32.(2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最本质的体现。核心价值观是一国之“维”、一国之“纲”,是一个国家共同的道德基础,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22、。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 有学者指出,在对青年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是选择生硬灌输,“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单向交流,还是选择润物无声、和风细雨的双向互动方式,显现着教育者和引导者的水平与层次,关乎教育和引导的效果。核心价值观教育只有跟上青年学生生活变化的新节奏,传递青年学生生活变化的新信息,与青年学生的需要和利益相契合,才会被其主动和建构性地接受。唯有说到点子上,打动内心,青年学生才会积极接受和认同,进而自觉维护和捍卫。(1)在新时代,价值观自信对于个人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知识对此加以说明。(2)根据

23、材料有人得出结论:“对青年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否收到成效取决于教育者的理念。”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角度对此观点加以评析。(3)某班团支部准备举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活动,请你帮忙策划两项活动。下关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见面考政治参考答案1. B2. C3. C4. A5. D6. D7. B8. A9. B10. C11. B12. A13. B14. A15. D16. B17. C18. A19. D20. B21. A22. C23. C24. D25. B26. B27. B28. C29. D30. B31.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

24、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的特点,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关系人民的权利保护,网络立法体现了民主权利的真实性特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需要坚持依法治国、人民当家作主、党的领导三者的结合,需要从法律层面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人大制度应该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立法的实施正是体现了这一点。(2)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一个民族,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只有通过加强社会文化建设,建立社会行为规范体系,才能保持网络的安宁和谐。文化的这种影响,

25、还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文化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只有通过加强社会文化建设,建立社会行为规范体系,才能促进网络健康发展。32. (1)价值观自信与文化自信,形成文化氛围和文化环境,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人;通过培育价值观自信,有利于引导人们坚定理想信念,转变思维方式,采取自觉行动;价值观和世界观、人生观一起成为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正确的价值观教育,有利于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提高人的道德素

26、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不同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收到的成效不同。先进的理念能使青年学生积极接受和认同,落后的理念则难达预期效果,可见该观点具有合理性;认识发生作用需要条件,认识通过实践才能变为现实。教育者的理念如果不通过实践,不能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就不能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因此该观点具有片面性;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要求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核心价值观教育只有跟上青年学生生活变化的新节奏,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真正收到实效。(3)示例:以“法治”为主题出一期板报;开展以“向善”为主题的志愿者活动;开展“爱国”主题中国古诗词朗诵比赛。【解析】1.

27、符合题意,自食的农产品没有用于交换,所以不是商品; 说法错误,自食的农产品是劳动产品,但没有用于交换,所以不是商品; 符合题意,自食的农产品没有用于交换,只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不是商品; 说法错误,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的不一定就是商品; 故选:B。本题考查:商品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 1、商品的含义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属于知识的再认,难度不大。要求考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一定要夯实基础知识,强化记忆和理解。2. 错误,该厂商依托自主开发提高劳动生产率,

28、是个别劳动生产率,而不是社会劳动生产率,再者,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话,商品价值量应该降低; 正确,“中国某厂商依托技术创新和流程创新,自主开发芯片、电池等核心部件,生产出功能更强、性价比更高的手机,出货量逆势增长58.4%”说明该厂商通过自主创新、科技进步提高了自身的生产效率,使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获得了竞争优势; 正确,“依托技术创新和流程创新,自主开发芯片、电池等核心部件,生产出功能更强、性价比更高的手机,出货量逆势增长58.4%”,说明依托自主创新提高商品的使用价值,提供高质量的商品,扩大了商品需求; 错误,一:如果该厂商的个别劳动时间大于

29、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该厂商不会成功;二:商品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故选:C。本题考查: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价值量与劳动生产效率关系 1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开发适应市场适销对路、有市场前景的产品,正确市场定位等;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市场多元化。-市场观念 自主创新、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质量、品牌、服务、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转变发展方式,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效益观念 依法诚信经营,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质量、品牌、服务;责任、质量观念

30、。 2价值量与劳动生产效率关系 商品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效率无关,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与个别劳动生产效率成正比。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应用知识能力,难度一般。我们做每一道政治选择题都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对题干提供的材料、信息进行分析、甄别、遴选,平时要注意夯实基础,培养能力。3. A选项,错误排除,从读图可知,农产品价格围绕着一条未标明的价值轴线上下波动,这符合市场供求规律,没有违背价值规律; B选项错误,排除。农产品作为具有特殊意义的物品,通过发挥国家宏观调控对市场价格的影响来实现目标价格有其重

31、要意义,因此补贴生产者的目的不是为了避免农产品价格下跌,而是为了鼓励生产者的积极性; C选项正确,当选。补贴低收入消费者是发挥国家财政对改善民生的积极作用; D选项跟图标信息和实际情况不相符合,排除; 综上所述正确的选项是C。本题主要涉及知识点如下:1)国家财政的作用;2)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生活和对生产者的影响;3)国家的宏观调控;4)价值规律。本题以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运行机制的图象为材料,考核解读不同形式信息,进行相互转换,辨识材料信息所对应的概念或原理的能力。本题命题形式新颖,知识容量大,能力要求较高4. 符合题意,某地政府逐步将公益类项目和非运营类项目向社会开放,允许企业参股投资和经营,这

32、说明我国在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的同时,积极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创造力和活力; 符合题意,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持经济增长、促进创新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公益类项目和非运营类项目向社会开放,目的在于利用非公有制经济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公益类项目的运营效率; 说法错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而对于公共资源的配置,市场配置存在失灵,市场解决不了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因此不能让市场决定公共资源的配置,公益类项目和非运营类项目不能完全交给市场,还需要政府的引导和监管; 说法错误,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

33、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增强控制力、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因此国有资本不可能退出。 故选:A。本题考查: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 1、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2)意义:促进生产力发展、繁荣活跃市场、增加就业和收入、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3)政策和态度: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统一于现代化建设中,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平等竞争、相互合作

34、、共同发展。 2、在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主要是通过市场调节来实现的。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解答本题最快的方法为排误法,即排除题肢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运用此方法的前提是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难度不大。5. A不合题意,材料不涉及通过信访举报制度行使监督权; B不合题意,材料不涉及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C不合题意,材料不涉及寻求政府帮助; D符合题意,社区居委会属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该社区的几名中学生联名向社区居委会提交“建立老年人活动站”的建议书,同

35、学们的做法是通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参与民主管理。 故选:D。本题考查:我国的农村村民(城市居民)自治 (1)农村村委会(城市居民委员会)作为村民(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主管理机构,是村民(城市居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2)发展基层民主、参与民主管理的意义 发展基层民主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 有利于增强公民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有利

36、于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和能力。题目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正确把握题干的主旨,围绕主旨选择选项,不符合题意的均可以排除。6. 不合题意,材料中没有涉及尊重公民的知情权; 符合题意,个人信息保护,维护的是个人利益,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体现; 符合题意,出台国家标准保护个人信息,是政府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不合题意,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与题意无关; 故选:D。本题考查: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我国政府的职能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民主主体的广泛

37、性。 (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2、我国政府的职能 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加强社会建设的职能。例如,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公共卫生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优化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等等。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可运用排除法,排除不符题意的选项,选出正确选项。本题难度中等。7. 符合题意

38、,设立雄安新区是党中央深入推进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积极稳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这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战略的重大实践。故正确。 不合题意,设立雄安新区是为了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没有涉及到制度创新; 符合题意,河北雄安新区的设立,有利于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缓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体现了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不合题意,题干强调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只是局部行政区划的调整,而不是推进我国行政区划全面改革与调整。 故选:B。本题考查:党的执政理念、宗旨、政府宗旨 1、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9、的宗旨。 2、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考生在分析题肢的时候,要结合材料进行思考,排除题肢中和材料无关以及本身说法错误的,剩下的就是正确的选项了。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本题难度适中。8. 符合题意,在国外发生战乱危机的时候,中国政府立即反应,迅速撤离滞留公民和侨胞,体现了我国政府尊重和保障人权,全力维护人民的利益,故入选; 符合题意,管辖权是指对公民和物的管理和保护,包括居住在国外的侨民和驻外使馆,我国政府积极撤侨行为体现了国家行使管辖权,保护在外侨民,故入选; 不合题意,选项说法正确,但本题体现的是国家行使管辖权,而非行使自

40、卫权,故排除; 表述错误,主权国家享有平等权,具体就是指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故排除。 故选:A。本题考查:人权问题;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 1人权问题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主要表现在: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得到保障;公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得到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得到保障等方面,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2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 基本权利: 独立权:内政、外交按照自己意志处理,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 平等权:在国际法地位上的一律平等,包括使用本国文字、不可强迫他

41、国接受不平等条约。 自卫权: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包括防御、和自卫; 管辖权: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的管辖,包括居住在国外的侨民和驻外使馆。该题考查人权和主权国家权利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或不合题意的选项。9. 烹调和美食能体味其中中华文化与人生的况味,这主要表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或物质载体体现出来的;也表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和享用文化,故当选; 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故选:

42、B。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 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生活、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或物质载体体现出来的。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考生在分析题肢的时候,要结合材料进行思考,排除题肢中和材料无关的。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本题难度适中。10. 此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再现能力。准确识记教材知识是解题的关键。抵制网络谣言,要净化互联网空间,营造健康文明的网

43、络环境,这是因为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故C符合题意;漫画未涉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11. 不合题意,题目内容没有涉及民族节日与民族情感的关系; 符合题意,“数字时代让过年多了一份穿越感,也有了更宽广的共享空间”表明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符合题意,“打开老相册,在微信群回忆小时候的年,总能引起许多共鸣;回到老地方,在朋友圈晒出各地的年俗大全,总能激发更多欢乐,表明人们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享用文化; 不合题意,题目内容体现不现传统年俗是中国传统

44、文化的标志。 故选:B。本题考查:现代文化传播手段;文化的特点 1、现代文化传播手段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集中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2、文化的特点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获得和享用文化。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考查学生提取信息

45、、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的选项。12. 符合题意,“在当今这个互联网社会,子女孝顺不仅仅是物质赡养,更要注重情感赡养和知识赡养”,一方面表明“孝”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另一方面也表明“孝顺”的具体内涵应该因时而变; 不合题意,材料不涉及对“孝顺”的判断和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说法错误,情感、知识赡养和物质赡养都重要,不能说哪一种赡养更重要。 故选:A。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文化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1、传统文化的特点 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

46、又能够因时而变。 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2、文化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1)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2)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表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和错误的选项。13. 说法错误,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说法错误,文化创新源于社会实践; 符合题意,“将杨柳青年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与现代卡通形象有机整合,

47、融入了极强的时代气息”说明实现文化创新需要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符合题意,“取材于享誉中外的天津杨柳青年画,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天津特色”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区域性。 故选:B。本题考查:文化创新与继承的关系、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1、文化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1)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2)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表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2、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又一基本特征。独特性、区域性和民族性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解答本题最

48、快的方法为排误法,即排除题肢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运用此方法的前提是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难度不大。14. 符合题意,从各国政要到媒体,从国际商家到民众,来自中国的“春意”越来越受欢迎体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不符合题意,材料的主旨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无关; 表述错误,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 符合题意,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故选:A。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

49、济、政治所决定, 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A、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B、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C、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A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B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文化既是世界的,又是民族的) (1)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

50、,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所以,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2)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 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3)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的,又是民族的。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和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正确解题的关键是,一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二要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和无关的选项。15. 错误,文化发展不仅仅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不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人

51、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符合题意,材料“在古代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人们常在房前屋后栽植桑梓,而后人对父母先辈所栽植的桑树和梓树也心怀敬意。久而久之,“桑梓”便成为祖先崇拜的符号和故乡的代称”这体现了人的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符合题意,材料“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有诗云: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这体现了文字是文化发展的基本载体; 故选:D。本题考查: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中华文化 1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1)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主体和客体条件的限制,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

52、2)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的过程。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但是,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 2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

53、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和错误的选项。16. 错误,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而不是做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使者。 符合题意,“红船精神”贯穿着中国共产党的红色理想,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烈愿望。说明青年学生应该唱响文化主旋律,坚定崇高理想信念;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错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 故选:B。本题考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

54、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心骨”作用。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民族精神产生于社会实践,弘扬培育民族精神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解答本题最快的方法为排误法,即排除题肢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运用此方法的前提是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难度不大。17. 【分析】此题考查文化消费的相关知识,考查调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正确把握设问方向。【解答】央视曝光某些短视频出现了未成年人禁忌内容。对此,我们在文化消费时

55、应该加强修养,提升文化审美品位,要提高眼力,辨别不同文化影响,正确;设问强调的是文化消费时应该采取的措施,没有强调政府应该怎么做,不选;促进传媒的商业化发展,会进一步引发令人忧虑的文化现象,不选。故选C。18. 材料表明世界面临的不确定性上升,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变化发展的观点。 A符合题意,“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认为天是万物主宰,是世界本原,天的本质不变,(封建伦理的)道也不会变,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该观点与材料中体现的变化发展的观点能够形成哲学对子; B不合题意,“凡可状者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意思是凡是有形态看得见的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而凡是客观存在的事物,都

56、是一些大自然现象的表现;而这些现象,都可以解释为灵气驱动的使然,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观。该观点与材料中体现的变化发展的观点不能形成哲学对子; C不合题意,“仁之与义,散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意思是:仁和义,敬与和,看起来是相反的事物,实际上是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体现了矛盾双方的同一性,该观点与材料中体现的变化发展的观点不能形成哲学对子; D不合题意,“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该观点与材料中体现的变化发展的观点不能形成哲学对子。 故选:A。本题考查: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基于它对世界

57、的理解,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该题属于哲理对应题,用名人名言,古诗词、成语、典故为命题背景,既考查学生的人文功底,又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解题的关键: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无关的选项。平时要多收集古诗、谚语等并理解其蕴含的哲理。19. 此题考查唯物论的知识,考查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我们要做到一切

58、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正确;正确的意识起促进作用,排除;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表述有变,但实质上仍然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与人民需求的矛盾,体现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正确;对社会主要矛盾判断并不涉及追溯过去和预测未来,排除。故选D。20. 错误,认识的目的是实践,而不是探索真理; 符合题意,科学家发现的古生物化石佐证了进化论的观点,否定了上帝或者其它神灵造物的谬论,证明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符合题意,原始动物在地球上存在过,人类能够发现和认识它们,并探索生物演化的规律,说明人的意识能够反映和认识客观世界,世界是可知的,即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错误,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说法错误; 故选:B。本题

59、考查:世界物质性原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1)世界物质性原理: 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自然界具有物质性: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 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2)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人可以正确认识世界,不仅可以认识事物的现象,还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考生在分析选项的时候,要结合材料进行思考,排除选项中说法自身错误的,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本

60、题难度适中。21. 此题考查运动和物质的关系、发展的普遍性,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把握材料主旨。从哲学角度看,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故正确;物质的运动具有绝对性,不存在“大地不老”的现象,故正确;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在红尘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故错误;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故错误。故选A。22. 错误,不利于人的自在事物的联系,人类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固有的联系,创造条件加以改造,建立起有利于人类的新的联系; 符合题意,材料中美国改变生态环境的举措说明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应该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发

61、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利用规律; 表述错误,联系是有条件的,不是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故选:C。本题考查:联系的多样性条件性;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 1联系的多样性条件性 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这就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 规律是客观的。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但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

62、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这就要求我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该题以“美国政府改变生态环境的举措”为命题立意,考查学生对联系的多样性条件性、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理解运用。考查主要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解题的关键: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23. 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的内容。据此推断出: 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是因为社会生活发生了改变,因此选项观点错误,不选;选项符合题意,应

63、选; 中国旧体诗的内容来自于客观生活,没有被反映者自然不会有任何意识的内容。所以选项正确; 但是不同的主体由于立场、观点、思维方式等不同,对同一个对象会产生不同的意识。因此选项错误,不选; 故选:C。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的内容和本质: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印象。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意识的产生离不开客观存在,离不开人脑。 不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意识的本质的理解,以及对材料的解读与信息的提取的能力。24. “道虽迩,不行不至”是指路程即使很近,但不走就不能到达。说明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

64、要准备,同时要注重实践。 不符合题意,材料所述与“事业的成功需要“道”的指导”无关。 符合题意,一切伟大的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中实现的。说明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同时要注重实践。因此唯有“行”才能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有说服力;一代又一代人量的积累方能实现伟大成就。 不符合题意,材料所述与“行”是“道”存在与发展的具体条件”无关。 故选:D。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及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 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

65、化。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这要求我们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果断抓住机遇,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当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稳定时,要坚持适度原则。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题目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应变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具有灵活的思考能力,但是在回答的过程中不能脱离材料的中心思想和教材的知识点。25.

66、 符合题意,风筝不仅是一门艺术,而且在这基础之上,又形成了不同的风筝流派,这体现事物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不合题意,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但是在题干所给的材料中并没有得到体现。 不合题意,题干中提到了风筝的发展演变的历史,但是没有体现发展过程的曲折,因此该选项与题无关。 符合题意,风筝在其历史上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但是在某一具体的时代,风筝有其具体的意义,因此体现了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故选:B。本题考查: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1、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辩证关系:任何事物都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

67、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指导意义:要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既要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又要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个性)。 2、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区别: 一是含义不同。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

68、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二是特点不同。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联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解答本题应运用的解题方法为排异法,即排除题肢本身尽管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相符合的,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运用此类方法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难度中等。26. 说法错误,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符合题意,“要尊重各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的选择、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符合题意,“也要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寻

69、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体现了矛盾具有普遍性,要坚持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说法错误,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不属于认识论的原则方法。 故选:B。本题考查: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 (1)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表现在: 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事物矛盾的双方也各有其特点。 方法论:要求我们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2)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70、。解答本题最快的方法为排误法,即排除题肢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这样既节省了考试时间,又提高了正答率。本题难度不大。27. 错误,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才能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符合题意,依据题意,对新时期的改革,“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几乎成了各个社会利益阶层的共识。形成这一“共识”的依据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错误,“创新社会发展规律”说法错误,规律具有客观性,不能创造或消灭; 故选:B。本题考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1)

71、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2)方法论要求: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该题

72、属于依据类选择题,以“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来考查学生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的理解和运用,分析其哲学依据,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有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解题的关键:哲理与材料对接的吻合性,解题时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28.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但不能改变规律故A错误 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故B错误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正确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真正的哲学,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故C正确 哲

73、学提供的是精神力量,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哲学的功能和任务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本题设问直接指向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应用知识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难度一般29. 不符合题意,“气者理之依也”、“天地合而万物生”均体现的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符合题意,“形存则神存”强调了“神”精神对“形”身体的依赖作用,体现了唯物主义观点;“存在就是被感知”体现的是唯心主义观点。二者体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不符合题意,“擒贼先擒王”体现的是抓住主要矛盾,“牵一发而动全身”体现的是整体与

74、部分,二者没有体现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的任何一个; 符合题意,“沧海变桑田”强调了事物的运动和变化,体现了辩证法的观点,“天不变道亦不变”强调了不变、静止,体现了形而上学的观点,二者体现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故选:D。本题考查: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 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指的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承认矛盾,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

75、片面的观点看问题,不承认矛盾,否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本题考查考生对题目材料的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考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既要准确解读题意,还要夯实教材基础知识。准确识记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的所指,理解题中各名言所体现的观点是做好本题的关键。本题难度适中。30. 符合题意,党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作出了主要矛盾转化的论断,表明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说法错误,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 符合题意,“这一重大政治理论正确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为更好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提供了重要遵循”表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76、说法错误,正确的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正确反映。 故选:B。本题考查: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1、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表现: 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矛盾的双方也各有其特点。 方法论: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与社会存在不完全同步;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77、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阻碍作用。本题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为背景,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31. (1)此题考查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的特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权力机关吧、人大制度,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审题,准确把握材料主旨。本题知识限定明确,设问角度是原因,首先要回顾教材具体内容;其次要认真审读材料,分层找关键词,把握材料有效信息;第三,调动运用教材知识,对材料进行具体分

78、析;最后组织答案要注意要点化序号化。可从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的特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需要坚持依法治国、人民当家作主、党的领导三者的结合。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人大制度应该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等方面具体分析。(2)此题考查的文化的力量、文化的影响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审题,准确把握材料主旨。本题知识限定明确,设问角度是原因,首先要回顾教材具体内容;其次要认真审读材料,分层找关键词,把握材料有效信息;第三,调动运用教材

79、知识,对材料进行具体分析;最后组织答案要注意要点化序号化。可从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的这种影响,还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文化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具体分析。32. (1)此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塑造人生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设问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知识对在新时代,价值观自信对于个人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加以说明,属于分析说明类试题。解答此题首先需要学生分析材料,然后调动课本相关知识,最后依据材料和课本知识

80、分析说明即可。价值观自信与文化自信,形成文化氛围和文化环境,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人;通过培育价值观自信,有利于引导人们坚定理想信念,转变思维方式,采取自觉行动;价值观和世界观、人生观一起成为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正确的价值观教育,有利于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此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设问要求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角度,“对青年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否收到成效取决于教育者的理念。”的观点加以评析,属于评析类试题。解答此题首先需要学

81、生分析材料,然后调动课本相关知识,最后依据材料和课本知识分析说明即可。注意要有观点、有评价、有分析。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不同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收到的成效不同。先进的理念能使青年学生积极接受和认同,落后的理念则难达预期效果,可见该观点具有合理性;认识发生作用需要条件,认识通过实践才能变为现实。教育者的理念如果不通过实践,不能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就不能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因此该观点具有片面性;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要求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核心价值观教育只有跟上青年学生生活变化的新节奏,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真正收到实效。(3)此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问要求请你为举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活动帮忙策划两项活动。此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只要符合材料主旨、言之有理即可得分。示例:以“法治”为主题出一期板报;开展以“向善”为主题的志愿者活动;开展“爱国”主题中国古诗词朗诵比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