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4届高三岳麓版历史一轮总复习同步练习 必修3 5-2新文化运动和三民主义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66248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高三岳麓版历史一轮总复习同步练习 必修3 5-2新文化运动和三民主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4届高三岳麓版历史一轮总复习同步练习 必修3 5-2新文化运动和三民主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4届高三岳麓版历史一轮总复习同步练习 必修3 5-2新文化运动和三民主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4届高三岳麓版历史一轮总复习同步练习 必修3 5-2新文化运动和三民主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4届高三岳麓版历史一轮总复习同步练习 必修3 5-2新文化运动和三民主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14届高三岳麓版历史一轮总复习同步练习 必修3 5-2新文化运动和三民主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14届高三岳麓版历史一轮总复习同步练习 必修3 5-2新文化运动和三民主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14届高三岳麓版历史一轮总复习同步练习 必修3 5-2新文化运动和三民主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14届高三岳麓版历史一轮总复习同步练习 必修3 5-2新文化运动和三民主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选择题1(2012青岛)1915年一篇文章引用尼采的观点说:“德国大哲学家尼采分道德为两类:有独立心而勇敢者曰贵族道德,谦逊而服从者曰奴隶道德。”并认为:“忠孝节义,奴隶之道德也。”该文的撰写者最有可能是()A陈独秀 B梁启超C孙中山 D毛泽东【答案】A【解析】从时间判断1915年是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时间,从文章的内容看,该作者反对“忠孝节义”,由此判断答案为A项。2(2011浙江16)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2、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从徐志摩生活的时代看,24岁以前是1920年前,这段时间刚好是新文化运动时期,而题干中他所追求的是相对论和民约论,即科学和民主,由此判断B项正确。A、C、D各项与材料不符。3(2011江苏5)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D遵循

3、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思想演进。意在考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和知识的运用能力。从材料中“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可知D项错误。题干疾呼发生在20世纪初,而康梁变法在19世纪末,故C项错误。而B项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其相关信息。因此结合疾呼出现的时间,正确的答案是A项。4(2011海南18)孙中山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此)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放大异彩,学潮弥漫全国”。孙中山此处所说的“觉悟者”应包括()A陈独秀 B梁启超C章太炎 D严复【答案】A【解析】扣住题干关

4、键词“思想界”、“出版界”、“学潮”等可知思想领域、学生运动,从而推断出“觉悟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有关,其代表人物是陈独秀。故选A项。5蔡元培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他担任北大校长后,支持新文化运动,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这一主张最重要的影响是()A活跃了思想,使学术兴盛B对旧势力妥协,致使北大旧势力猖獗C不利于资本主义思想的传播D保护了进步学术思想,促进了思想解放【答案】D【解析】 在当时思想界复古逆流盛行的情况下,“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实际上保护了进步学术思想,促进了思想解放,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6小说妖梦中

5、有一对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这样的对联最有可能出自()A洋务运动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C戊戌变法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答案】D【解析】新文化运动时期倡导新文学、批判旧文学,故最有可能出现题干中的对联。7(2012烟台)1919年12月31日深夜,诗人刘大白在他的诗作红色的新年中写道:“拿锤儿的说:世间底表面的,是谁造成的?你瞧!世间人住的、著得、使的,哪一件不是锤儿下面的工程?拿锄儿的说:世间的生命,是谁养活的?你瞧,世间人吃的、喝的、抽的,哪一件不是锄儿下面的结果?”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A胡适等人提倡文学革命B南京国民政府统治黑暗C俄国

6、建成社会主义社会D工农运动勃然兴起【答案】A【解析】1919年12月应该是在五四运动以后,作者语言特点是白话文,描写劳工大众,这是受到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的影响。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项。8(2012山东13)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B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C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国民革命,考查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北洋军阀的混战导致社会生产生活遭到严重破坏。国民革命运动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两派军阀,重创奉系军阀张作霖,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扫清了当时中国近代化最大的

7、障碍北洋军阀的统治,推动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A、B两项表述与史实不符,错误;C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要求。因此正确答案选D项。9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其认识正确的是()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B反应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C都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D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斗争方式基本一致【答案】B【解析】林则徐的“我销”指的是销毁鸦片;洪秀全的“我反”指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康有为的“我变”指的是维新变法运动;孙中山的“看我的”指的是他领导的革命活动。四者均有历史依据,斗争方式不一致,太平天国运动没有

8、加速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故A、C、D三项都不正确。10孙中山认为:“中国现在虽然没有大地主,但是一般农民,都是没有田的,农民所耕的田,大都是属于地主的,地主却不去耕作。中国农民都不是为自己耕田,是替地主耕田,所生产的产品,大半是被地主夺去了。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应该用政治和法律手段来解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体现了空想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土地问题是三民主义的核心C主张用革命手段剥夺地主土地D体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思想【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综合材料中的信息可知材料体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思想。体现了空想性和革命性统一的是天朝田亩制度,排除A项;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权主义,排

9、除B项;孙中山解决土地问题的措施是“平均地权”,并没有主张用革命手段剥夺地主土地,排除C项。11“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下列各项,孙中山落实这一见解的行动是()提出三民主义 改组国民党进行北伐战争 确立三大政策ABCD【答案】C【解析】题干中的信息是“以俄为师”, 三民主义不符合这一点,排除;北伐战争时孙中山已经逝世,排除。12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中指出:“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其倡民生,解决贫富不均的核心措施是()A平均地权 B节制资本C发展实业 D实行社会救济【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三民主

10、义的理解,孙中山认为民生主义中有利于解决贫富不均的核心措施是平均地权,干扰项是新三民主义中增加的内容。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李大钊材料二(孔教鼓吹)不犯上作乱,把中国弄成一个制造顺民的大工厂。吴虞材料三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迅狂人日记材料四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国会议员居然大声疾呼,定要尊重孔教这腐朽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得将这般反对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干净不可。否则不但共和政治不

11、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陈独秀(1)材料一中李大钊为什么说孔子是“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材料三中鲁迅为什么说孔教是“吃人”的礼教?(2)怎样理解材料二中的“犯上作乱”?“把中国弄成一个制造顺民的大工厂”对民族精神有什么影响?(3)材料四中陈独秀表明了什么观点?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渐进民主主义者为什么以反孔教为突破口开展新文化运动?【答案】(1)孔孟儒学是历代封建统治者统治人民的思想工具。封建统治者利用封建礼教使人民成为封建统治的牺牲品。(2)反抗封建君主的专制统治。使整个民族缺乏民主意识,容易产生阿Q式的民族病态心理。(3)保共和,反孔教。北洋军阀政府在思想文化

12、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倒行逆施、尊孔复古等阻碍了社会发展,所以李大钊、鲁迅指出了孔教的弊端。第(2)问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第(3)问仍然是考查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先进的知识分子从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出发,认识到共和制之所以不能真正实现和巩固,关键是因为缺少一场对封建主义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为此,他们与北洋军阀政府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的尊孔复古逆流展开坚决的斗争,新文化运动兴起。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奕驳斥倭仁反对增设天文算馆,称:“查西术之借根,实本于中术之天元,彼西土犹目为东来法。特其人情性缜密,善于运思,遂

13、能推陈出新,擅名海外耳。其实法固中国之法也,天文算术如此,其余也无不如此。中国创其法,西人袭之。”因此并非“舍中法而从西人”。朝廷采纳奕意见,颁布上谕,表示:“习西法者,不过借西法以印证中法,并非舍圣道而入歧途,何至有碍于人心士习耶?”洋务运动第二册材料二严复曾多次将中学与西学作比较,“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言平等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两止”。侯官严氏丛刊材料三1896年,孙中山言其革命“拟驱除残贼,再造中华,以复三代之规,而步泰西之法,使万姓超苏,庶物昌运,此则应天顺人之作也”“人或云共和政体不适支那之野蛮国,此不谅情势之言耳。共和者,我国治世之神髓,先哲之遗业也”。孙中山全集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奕的基本主张及其主要意图。(2)严复认为中学和西学有何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这种认识的原因。(3)材料三中孙中山认为共和政体适合于我国的理由是什么?(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的认识。【答案】(1)主张:“西学中源”。意图:减少洋务运动的阻力,巩固封建统治。(2)中学重等级和封建道德;西学重平等和近代法制。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民主思想的传播。(3)中国传统文化蕴涵共和思想,共和思想符合世界历史发展潮流。(4)由学习西方技术发展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