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数星星的孩子长春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56198 上传时间:2025-10-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数星星的孩子长春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数星星的孩子长春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数星星的孩子长春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数星星的孩子长春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数星星的孩子长春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数星星的孩子长春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数星星的孩子(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张衡从小爱好天文,喜欢研究,长大以后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启发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2.巩固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朗读感悟体会张衡从小善于思考、观察的好品质。教学难点启发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了哪一课?你还认识这些星星吗?出示字词,指名当小老师领读。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个数星星的孩子,他是谁呀?谁来介绍一下。出示第5自然段,引读。过渡:张衡长大后为什么会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来到张衡小时候的一个夜

2、晚,去解开这个谜底吧。二、感受星空的美丽1课件出示闪动的星空图 你看见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星星一闪一闪的 星星很多 星空很美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来描写星空的美丽,你会怎么说?2课文中也有一句话写出了星空的美,谁来读一读?出示句子“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指名读。4 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星空的美丽的?再仔细地读读这句话。5 朗读、交流。指名读,师评价,你读得真美,你是怎么想的?(随机指导:感悟星星很多,星星很美,星星很亮。)a.(星星很美或很亮)这里的星星就象珍珠一样美/亮。珍珠是什么样儿的?(珍珠是一颗颗的,很有光泽)这里是把星星比作珍珠。还有吗?你觉得这句话美在哪里?b.(星

3、星很多)从哪几个词语中可以看出来?(满天,无数)什么叫“无数”?(数不清)请你再来读读这句话,把星星的多读出来。还能从哪里感受到星空的美?c.(夜空很美)不仅是星星很美,夜晚的天空也很美,就象碧玉盘一样。星星在碧玉盘一样的夜空的衬托下显得更美了。让我们大家一起美美地读读这句话。6 那么美的星空,那么美的句子,老师也忍不住想来读一读,可以吗?师读“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掉在碧玉盘里。”读“掉”不行吗?为什么?6现在小朋友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会,我们再一起来读这句话。过渡:夜晚的星空多美呀!难怪张衡也对这些星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四、学习1-4自然段1、快速默读1-4段,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张衡特别

4、喜欢观察星星,用划出来。2交流反馈,相机指导读悟。A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1自由读句子,圈出表示动作的词。从这些表示动作的词中,你体会到什么?怎样才能把他认真的样子读出来呢?指名读。让我们学着他认真的样子也来数一数吧!(动作体验)你有什么感受?(累)课文里哪个词看出张衡不怕累?(什么叫“一直”?)2比较句子:“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3哪个句子好?(让学生体会:用逗号停顿的时间较长,表示张衡一边数一边想,一边数一边记,张衡数星星多耐心呀! )你能读出他的耐心来吗?指名、评价,齐读句子。板:认真数4张衡是不是只有一个晚

5、上这么认真的数星星?让我们来听听奶奶怎么说的?5指名读6你从哪个词可以看出张衡经常数星星?(又)B孩子说:“奶奶,能看得见,就能总是隔那么远。”1你还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张衡经常观察星星?2奶奶认为星星多得数不清,可张衡却认为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他的理由是什么?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发现呀!多少个夜晚,小张衡就是这样耐心地数着,仔细地观察着星星,谁能代替张衡把他的发现自豪地告诉他的奶奶?朗读,评价。男女生分角色读二、三段。板书:细观察C这孩子一夜没睡好慢慢地转动。“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

6、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1、看到小张衡这么用心地观察星星,爷爷走过来,把自己掌握的天文知识

7、告诉了他。请你读读爷爷的话,看看你能读懂什么?现在你们说说,爷爷告诉张衡哪些天文知识?相机出示相关图片。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2 理解“果然”:爷爷的话对吗?哪个词说明张衡看见的和爷爷说的一样?出示句子。“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

8、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这里“几次”起来看星星的“几次”,能省掉吗?为什么要几次起来看?板书:找规律(一夜起来几次,他观察星星多么细致,多么有恒心啊!)指导朗读:“这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几次”要突出,这句后面还得停顿长些,说明张衡在仔细观察星星。“他看清楚了”要显出高兴的心情。五、总结全文1读了课文,你最想对张衡说什么?2现在你明白了吧,张衡长大后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跟他小时候爱观察星星有什么关系?引导读读课后的“我知道”,引导学生还可以到书中或网上查找资料。六、完成课堂作业相关习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