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吉林省德惠实验中学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61474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德惠实验中学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吉林省德惠实验中学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吉林省德惠实验中学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吉林省德惠实验中学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吉林省德惠实验中学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吉林省德惠实验中学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吉林省德惠实验中学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吉林省德惠实验中学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吉林省德惠实验中学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历 史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1关于王位世袭制的表述错误的是A它取代禅让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B它是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之一C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D王位只能父子相传2商朝在中央设立的政务官中,能够参与商王决策的是A师 B相、卿士 C卜、祝、史 D侯、伯3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王位世袭制 4西周时期,一诸侯王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再娶了一个妾,为他生了大儿子,后来妻子又为他生了二儿子,妾为他生了三儿子,当该诸侯王死后,

2、继承他王位的应是 A女儿 B大儿子 C二儿子 D三儿子 5齐国是西周初年重要的封国,依据当时的宗法制度,在齐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应是 A周天子的嫡长子 B齐国国君 C卿大夫 D国君次子 6西周分封制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A扩大了奴隶制的规模 B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发展C巩固并扩大了西周王权统治 D避免了诸侯国势力的增长7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之间的关系是: A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B互相制约C互为表里 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8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说明西周分封制下分封的主体是A功臣 B古代帝王的后代 C立功将士 D同姓亲族9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

3、重要特征是A皇位世袭和皇权至上 B皇帝称号创立 C“三公九卿”服从皇帝命令 D郡县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10有关秦始皇“皇帝”称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 B立志效法古代名君C是君主集权的产物 D体现了专制主义的倾向11. 秦朝的中央官制A最高官职是御史大夫B主要包括丞相和太尉C服务于皇帝,皇帝掌握大权D分工交叉且互相牵制12. 秦始皇时期实际掌握军权的是A丞相B太尉 C御史大夫 D秦始皇13. 有关分封制与郡县制的说法,错误的是A血缘关系是进行分封的依据之一,而郡县制的实行与血缘无关B两种政治制度下官员的权限大不相同C二者在当时都有利于巩固统治 D都实行世袭制,以巩固家天下的统治1

4、4秦朝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产生的方式是 A世袭 B考试选拔 C地方推荐 D 皇帝任免15当我们看到某最高一级地方行政长官向秦始皇汇报工作的场景时,我们能够确认这一地方行政长官是A诸侯 B县长 C郡首 D太尉16秦朝建立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这套机构的特点包括分工明确 互相配合 互相牵制 皇权集中 A B C D17秦朝的统一,对后世所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A结束了诸侯割据称雄的政治局面 B使全国有了统一的法律制度 C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基础 D拓展了疆域,使秦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18下列有关中国古代郡县制的评价,正确的是郡县制是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 废分封、立郡县

5、是秦二世而亡的主要原因 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 废分封、立郡县有利于国家统一与巩固 A B C D19.下列对西汉初年地方行政制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全部实行分封制 B全部实行郡县制 C郡县、封国并存制 D实行节度使制度 20.下列关于“推恩令” 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汉景帝在位时颁布的 B规定地方诸侯王死后由嫡长子继承王位 C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 D列侯归郡管辖 21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发生在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元朝 22地方势力威胁中央政权的形势基本解除始于 A隋唐时期 B北宋时期 C元朝时期 D清朝时期 23元朝时期实行的行省制度有效地加强了对辽阔疆域的管理 进一步

6、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促进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有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A B C D24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之一是加强了对地方的监督,设置了A御史大夫B太尉C刺史D通判25隋唐时期,我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创新是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B三公九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26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被举荐为孝廉。这一材料反映的是A三省六部制 B科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察举制27宋朝为加强皇权极力削弱相权。下列措施是为了削弱相权的有设枢密使 设参知政事 设三司使 设中书门下 A B C D 28宋朝和元朝时期的最高行政机构

7、分别是A中书省和枢密院 B中书门下和中书省 C参知政事和平章政事 D枢密院和宣政院29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元朝时负责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 A西藏行省 B宣政院 C枢密院 D中书省30科举制正式形成是在A隋文帝时期 B隋炀帝时期 C唐高祖时期 D唐太宗时期31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康熙帝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入值A说明明清饱学之士享有政治特权 B明太祖和康熙帝处于权力危机境地C明清皇帝重视文人 D都是君主专制的产物32我国古代丞相一职的设立和废除体现了 A 国家统一需要 B封建专制统治阶级需要C 权力相互制约的需要 D 政令统一的需要33明朝中央制度的创新主要表现为 A废丞

8、相和设内阁 B 废行省和设三司C 完善三省六部制 D中书省掌握行政权34票拟制度化,成为阁臣的一项专职是在A明太祖 B明成祖 C明宣宗 D明英宗 35从明初废除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这一变化表明 A皇权日益加强 B皇权和相权矛盾日益加强 C皇权代替相权 D. 皇权与相权协调36清初皇权受到很大的限制,主要是由于存在着A议政王大臣会议 B内阁 C南书房 D军机处37康熙时期,曾出现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的局面。这样做的实际意义是 A互相制约防止专权 B提高中央决策机构的行政效能 C使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C都随社会经济基础的崩溃而瓦解38对于清朝军机处这一机构职能的理解正确的是

9、 A相当于唐代的三省合一机构 B主要职能是负责军事指挥调动 C是替代宰相职能的工作班子 D只是跪受笔录和负责传达皇帝旨意39明代内阁和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40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逐步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 B C D41古希腊城邦的突出特征是 A地域包括市区和周边的农村地区 B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 C多由山峦和海洋天然阻隔而成 D城邦之间摩擦不断42古希腊文明对后世影响深远,主要指的是古希

10、腊的A民主制度 B戏剧 C哲学 D. 神话43梭伦时期雅典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十将军委员会 B执政官 C五百人议事会 D公民大会44雅典民主政治确立于 A梭伦改革时 B克利斯提尼改革时 C伯利克里执政时 D雅典城邦萌芽时45一位与伯利克里同时代的人曾经自豪地说:“假如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春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 A疆域最辽阔 B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C经济最繁荣 D对外战争屡获胜利46雅典陪审法庭的性质是 A最高审判机关 B最高司法机关 C最高监察机关 D最高司法机关与监察机关47古希腊在众多

11、文化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A从周边国家吸取了许多优秀文化成果 B古希腊历届统治者高度重视文化教育 C比较民主动的城邦制度为之提供了宽松的环境 D动荡的社会环境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48古希腊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是 A奴隶 B外国商人 C公民 D. 海外移民49伯利克里著名的葬礼演说中说:“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国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这段话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是 A主权在民 B民主面前人人平等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民主为国内人共享50古希腊民主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公民大会 五百人议事会 陪审法庭 十将军委员会A B C D 51

12、罗马法不断积累与完备的根本动力是 A罗马法学家不断努力 B罗马平民的强烈要求和不断斗争 C罗马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需要 D罗马社会的不断发展52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A习惯法的废除 B民法大全的制定 C十二铜表法的发表 D. 万民法的制定53之所以说“万民法”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是因为它 A在罗马帝国统治地区内适用 B用来管理所有罗马帝国公民 C包含了罗马帝国的全部法律文献 D适用于罗马帝国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54公民法和万民法最主要的不同是 A规定的内容不同 B适用的范围不同C制定的依据不同 D量刑的标准不同55万民法的出现反映出 A罗马社会内部各阶层的激烈斗争 B罗马公民权的丧失

13、C罗马平民的权力得到不断扩大 D罗马对外不断扩张,版图不断扩大56雅典民主政治的顶峰和完成罗马法体系任务的分别是 A伯利克里和查士丁尼 B梭伦和屋大维 C克利斯提尼和查士丁尼 D梭伦和查士丁尼57罗马法对后世最深远的影响是 A罗马法的历史学价值 B解决疑难案件的案例 C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观念 D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法律文献58假设某年雅典全国人口约20万,自由民约为168万,其中男性成年公民约45万,外邦人约3万,奴隶约1万。其中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有 A约168万 B约45万 C约75万 D. 约85万59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和古罗马的法律都是 A小国寡民的产物 B平民和贵族斗争的产物 C维护

14、庞大的帝国 D维护广大平民的利益60古希腊城邦民主制度最终结束是由于A马其顿的征服 B罗马帝国的征服 C古埃及的征服 D波斯帝国的征服 二、材料解析题:61题12分,62题12分,63题8分,共32分。61.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定,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以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摘自贞观政要论政体材料二 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不敢相压,事皆

15、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摘自明史纪事本末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指出唐太宗和明太祖对丞相作用的看法有何不同?简要概括其主要做法。 (6分)(2)综合上述材料比较唐朝和明朝皇权与相权关系的异同。(6分)6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慎“奉行”而已。朱熹朱子语类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逐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逐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朱熹朱子语类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

16、、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中,则谴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材料四: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诏。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赵翼檐曝杂记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的叙述,如果唐朝准备在长安城内兴建某一大型工程,试简要说明这一工程在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

17、序。(4分)(2)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2分)材料二的作者对此有何看法?(1分)(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2分)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1分)(4)材料四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什么?(1分)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什么政治特点?(1分)63. 阅读下列材料: 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为保护公民利益,制约官员 ,曾经实行“陶片放逐法”。在公民大会上,凡公民认为某人的行为有损公民利益,就把他的名字写在陶片上。如被写名的人数超过6000,就意味着多数通过,那个人就要被流放国外年,但不得动其财产。请回答:(1)概括该材料

18、反映的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3分) (2)该原则的实施有何意义?它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何借鉴?(5分)三、问答题:64题8分.64.简述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和影响。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12345678910DBBCBCCDAB11121314151617181920CDDDCDCCCA21222324252627282930CBDDCDBBBB31323334353637383940DBADAACDCA41424344454647484950BADBBDCCAD51525354555657585960CCDBDACBBA二材料解析题:6

19、1题12分,62题12分,63题8分,共32分。61(1)唐太宗认为设置宰相有利于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避免君主独断,造成决策失误而亡国。做法:百司与宰相集体议政,皇帝最后决断。明太祖认为设置宰相是政治动乱的根源,应集权于皇帝一身。做法:废丞相,中央各部门分理政务,互不统属,皇帝总揽大权。(6分)(2)同:最高决策权都在皇帝手中,相权的存废都服从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异:唐太宗把皇权和相权协调起来,注意发挥宰相的参政辅政作用;明太祖把君主专制与宰相制相对立,从制度上取消相权,以保证皇权的绝对权威。 (6分) 62(1)程序:中书省草拟皇帝关于此项工程兴建的报告,门下省审议此项报告,尚书省将其

20、兴建计划交工部,由工部具体实施。(4分)(4)职能:迅速将笔录的皇帝旨意传达给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大臣去执行。(1分)反映: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1分)63(1)基本原则: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集中原则;执政为民原则;私有财产神圣不可动摇。(3分)(2)意义:它们最大限度地维护了雅典公民的利益,从而巩固了雅典的民主政治。(2分)借鉴:应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执政为民,同时也应该加强人民群众对政府的监督。(3分)三问答题:64题8分64(1)内容:罗马法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罗马法指通行于罗马统治的整个地中海世界的法律制度。狭义的罗马法指罗马公民法,从形式上可以区分为成文法与习惯法;从整体结构上看包括公民法和万民法。(5分)(2)影响: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完成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当代很多法律制度中的原则和做法,都可在罗马法中找到源头。(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