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复习参考》历史材料与解析:人教版历史必修2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6059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复习参考》历史材料与解析:人教版历史必修2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6复习参考》历史材料与解析:人教版历史必修2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6复习参考》历史材料与解析:人教版历史必修2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6复习参考》历史材料与解析:人教版历史必修2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6复习参考》历史材料与解析:人教版历史必修2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2016复习参考》历史材料与解析:人教版历史必修2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2016复习参考》历史材料与解析:人教版历史必修2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2016复习参考》历史材料与解析:人教版历史必修2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2016复习参考》历史材料与解析:人教版历史必修2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2016复习参考》历史材料与解析:人教版历史必修2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2016复习参考》历史材料与解析:人教版历史必修2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经济体系的形成1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材料一战后初期,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在全世界处于绝对优势。从经济方面说,它虽然只占有全世界6%的人口和土地面积,却占有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量的2/3,外贸出口额的1/3,黄金储备的3/4;生产资本主义世界1/3的小麦,1/2的棉花,70%的玉米;开采62%的煤和石油,冶炼61%的钢;生产48%的电力和84%汽车;拥有全世界84%的民用飞机,85%的冰箱和洗衣机。刘绪贻等战后美国史,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材料二英法等国家虽是战胜国,但受到严重削弱,大量的军事开支和战争的破坏使他们失去了以往的富有和在世界经济中的显

2、赫地位。这正如丘吉尔所形容的那样,战争带给他们的是“胜利与悲剧”。英国的国民财富减少了1/4,对外贸易削减了2/3,外债由1939年的476亿英镑增至1945年的3355亿英镑。法国的铁路运输大部分遭到破坏,约50万座建筑物被毁。战争结束时,这些国家普遍存在财政危机、外汇短缺、货币贬值、黑市猖獗、物资贫乏等问题,国民经济呈现出一片衰微破败的景象。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解读】战后美国史是由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的六卷本美国通史(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中的一部。美国通史是国内学术界公认比较成功的美国通史著作,有助于读者客观、全面地了解美国历史,从而更好地认

3、识当今的美国社会现实。世界历史发展的实际进程也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美国取代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霸主:1在工业方面,美国拥有了强大的工业力量。过去英国是“世界工厂”,现在美国取代英国也是从建立工业优势开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罗斯福总统发表了“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制度的伟大兵工厂”的“炉边谈话”。19381943年,工业生产年平均递增率为127%,工业产值翻了一番。1937年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为42%,1945年增长到60%,这种优势远远超过了当年的英国。2在货币金融方面,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形成。英镑曾是资本主义世界

4、最主要的储备货币,直至二战前,40左右的国际贸易仍是用英镑结算的,伦敦仍然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战争开始后,英国由于大批订购武器装备,黄金外汇大量外流。而与此同时,美国的黄金储备却迅速增加,1938年为1451亿美元,1945年增加到2008亿美元,约占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总量的59%,1948年更是占到745%。3在贸易投资方面,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大的债权国。美国在国外的投资,1939年为114亿美元,1945年增至168亿美元,1949年又增至307亿美元。通过对外投资,美国资本掌握了一些国家的经济命脉。与此同时,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37年的142%上升到1947

5、年的325%,同期英国由112%下降至93%。难怪当时的英国外交大臣欧内斯特贝文在1947年6月无限感慨地说:“今天正处在拿破仑战争结束时英国的地位。拿破仑战争结束后,英国掌握全世界财富约30%,而今天,美国则掌握大约50%。”2怀特计划与凯恩斯计划的比较怀特计划规定建立两个国际金融机构:一个是联合国家与联系国家稳定基金,二是联合国家与联系国家复兴与开发银行。重点在于稳定基金方面。就稳定基金而言,计划规定通过各国认缴筹集资金50亿美元,包括黄金、各国本国货币与政府有价证券。由各国组成的董事会及其选举产生的总裁和执行董事会管理。基金的资金只用于向处于临时性国际收支赤字的国家提供短期贷款,即用于纠

6、正暂时性的不平衡。各国货币按黄金定值,汇率固定,只有在“纠正根本性不平衡”,而且只有在成员国投票权的五分之四赞成时,才能改变汇率,在基金规定的狭小范围内即1%的变动除外。关于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凯恩斯所提建议的核心是建立一个国际清算同盟。其“实质是银行业务的基本原则向国际领域的扩展”,“就是借贷的必要平衡”。所有的外汇都集中在各国中央银行手中,国际交易则在与国际清算银行设有黄金账户的中央银行之间结算。各中央银行应控制其本国居民购买外汇,但必须准备向其他中央银行出卖本国货币,以抵付其清算账户上的贷款。各国货币按清算银行发行的货币班柯(Bancor)定值,班柯则按黄金定值,非经协议不得改变。王在帮霸

7、权稳定论批判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历史考察,时事出版社1994年版【解读】本资料摘自王在帮所著霸权稳定论批判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历史考察(时事出版社1994年版)一书。该书运用唯物辩证法和系统论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兴衰的历史进程,揭示出战后西方国际货币体系运营的规律和特点,对于我们了解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怀特计划”强调了黄金作为国际储备和决定汇率的作用,突出了拥有绝大部分黄金储备的美国的地位。它的目的显然是要把英镑排挤出“世界货币”之外,由美国凭借其日益强大的经济实力建立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从而取得世界经济的霸权地位。2“凯恩斯计划”排除了黄金作

8、为国际储备的必要性,强调“国际清算同盟”的清算作用。其目的是坚持多边自由汇兑,使英国能够摆脱黄金储备短缺、国际收支严重逆差的困境,并通过从“国际清算同盟”的借款中保持对英镑区的控制权,从而与美国共同分享国际金融霸权。“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充分反映了美国和英国经济实力的变化和两国争夺国际货币金融霸权的野心。早在1942年9、10月间,美、英两国政府的代表就如何建立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进行了两次非正式会谈。从1943年9月起,美英两国政府的代表团在华盛顿开始正式的谈判。在谈判过程中,美国仰仗其数倍于英国的经济实力,在作出了适当让步的情况下,迫使英国放弃了它的“凯恩斯计划”,从而为布雷顿森

9、林体系的形成铺平了道路。3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通过设置一常设机构,便于国际货币问题的商讨与协作,以促进国际货币合作。()便利国际贸易的扩大与平衡发展,以促进和维持高水平的就业和实际收入,以及所有会员国生产资源的发展,作为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促进汇价的稳定,维持会员国间有秩序的外汇安排,并避免竞争性的外汇贬值。()协助建立会员国间经常性交易的多边支付制度,并消除妨碍世界贸易发展的外汇管制。()在充分保障下,以基金的资金暂时供给会员国,使有信心利用此机会调整其国际收支的不平衡,而不致采取有害于本国的或国际的繁荣的措施。()依据以上目标,缩短会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时间,

10、并减轻其程度。基金的一切政策与决定,均应以本条所列宗旨为原则。对每一会员国将分配以特别提款权表示的份额。凡出席联合国货币和金融会议,在1945年12月31日前加入基金的会员国,其缴纳基金份额列于附录A。其他会员国的份额,由基金理事会决定。每一国的认缴额应等于其份额,并在适当的存款机构全部缴付给基金。基金应设理事会、执行董事会、总裁及工作人员。执行董事会应由执行董事组成,由总裁任主席。5人应由持有最大份额的5个会员国指派,其余15人由其他会员国选举产生。黄曙海主编国际经济贸易条约总览上卷,中国法制出版社1997年版【解读】国际货币基金协定有多种中文译本,这里采用的是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在1997年出

11、版的国际经济贸易条约总览一书中的译本。这部两卷本的条约集,收录了涉及国际经济生活的条约共490余件,主要包括那些仍然生效的多边条约,包括传统的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法和海商法等领域所有涉及国际经济生活的多边条约,对于我们了解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宗旨包括: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货币机构,促进国际货币合作;发展世界贸易,开发各国生产资源;促进汇率的稳定,防止竞争性的外汇贬值;建立多边支付制度,取消外汇管制;对会员国融通资金,调节国际收支的不平衡;缩短各会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时间,并减轻不平衡的程度。而根据该协定而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具有

12、三个重要的职能:管理各成员国的金融关系,包括监督和干预各成员国汇率制度和国际收支控制的职能;向面临国际收支困难的成员国提供资金援助。对于那些长期收支不平衡的成员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可以是最后的贷款者,但成员国获得贷款,就必须满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制定的行为章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是一个磋商机构,为各成员国政府同意消除外汇限制,并允许自由贸易和资本自由流动,提供一个舞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其上述职能的主要目的在于监督和推动国际货币体系的开放和稳定,这些职能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干预各成员国国内经济的特权。与此同时,由于美国在国际货币

13、基金组织中拥有绝对的优势地位,主导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决策权,所以它的这一特点,为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权地位提供了便利。【注释】附录A显示,美国认缴的份额在各成员国中是最大的,达到275亿美元,相比之下,英国为13亿美元,苏联为12亿美元,中国为55亿美元,法国为45亿美元。可见,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4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银行之任务为:()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包括恢复受战争破坏的经济,使生产设施恢复到和平时期的需要,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生产设施与资源的开发。()利用担保或参加私人贷款及其他私人投资的方式,促进外国私人投资

14、。但私人资本不能在合理条件下获得时,则在适当条件下,运用本身资本或筹集的资金及其他资源,为生产事业提供资金,以补充私人投资的不足。()用鼓励国际投资以发展会员国生产资源的方式,促进国际贸易长期均衡地增长,并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以协助会员国提高生产力、生活水平和改善劳动条件。()就本行所贷放或担保的贷款而与其他渠道的国际性贷款有关者作出安排,以便使更有用和更迫切的项目,不论大小都能优先进行。()在执行业务时恰当地照顾到国际投资对各会员国境内工商业状况的影响,在紧接战后的几年内,协助促使战时经济平稳地过渡到和平时期的经济。银行的一切决定,均应以本条上列宗旨为准则。黄曙海主编国际经济贸易条约总览上卷

15、,中国法制出版社1997年版【解读】上述资料显示: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宗旨是:为成员国的经济恢复与发展提供和组织长期贷款;为私人银行向各成员国的长期贷款提供担保,以促进资金流动。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从一开始就比较重视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战后初期,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工作重点是帮助受战争破坏国家的经济重建,因此其资助的重点是西欧的一些国家。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也就是人们熟知的世界银行。1946年6月25日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正式开业,其资金来源包括成员国认缴份额、借款、发行债券、利息收入、将银行贷出的债权转售给私人投资者等。最初的核定资本为100亿美元,此后一再增资。每个会员国都有250票的基本投票权,

16、此外,每认缴10万美元资本可增加一股,同时也增加一票。认股后实付股款10%,其中1%付外汇,9%付本国货币,其余90%为待交股本。美国认缴资本最多,一开始就掌握1/3的表决权。因此,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美国建立其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霸权地位的重要制度保障。不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在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学术界根据其工作重心的转变,将其发展历程划分成五个阶段:重建阶段(19461949年),重点资助西欧国家的重建工作;工业化阶段(19491973年),逐渐向世界银行集团转变,更加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问题;贷款扩大阶段(19731979年),更加关注农村部门的发

17、展问题,扩大了与之相关项目的贷款额度;调整贷款和计划贷款阶段(20世纪80年代),工作重点是帮助发展中国家摆脱债务危机,实施调整和改革;可持续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更加关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更加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统一的发展。5布雷顿森林体系材料一1944年7月1日至22日,来自美、苏、中、法等44个国家的730名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的华盛顿大旅社举行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经过三周的协商讨论,尽管大国之间矛盾重重,中小国家对漠视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表示不满,但会议最终还是通过了三个重要文件: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议书及其附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

18、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决定成立两个国际金融组织,总称“布雷顿森林体系”。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材料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意味着国际货币金融关系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动荡不安的局面的终结和新的国际货币金融格局的形成,是美国和英国逐鹿国际经济舞台的结果。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订也标志着战后以美国霸权为基础的世界经济体系的初步形成,在世界经济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布雷顿森林协定的许多规定均大大有利于形成和维护美国在世界事务中的霸权地位,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维护美国霸权的重要机制。洪国起等人权主权霸权:透视美国人权外交,世界

19、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解读】资料二摘自于人权主权霸权:透视美国人权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一书,该书是一部系统研究美国对外人权战略的著作,其中论述美国人权外交的经济起源部分,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盛衰与美国战后经济霸权盛衰的关系。布雷顿森林协定的许多规定均大大有利于形成和维护美国在世界事务中的霸权地位:美国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主导地位是不言而喻的:根据协定的规定,重大决议必须五分之四多数票赞成方能有效。这样拥有20%以上投票权的美国实际上就控制了这两个机构的表决。布雷顿森林协定所规定的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原则使美元等同于黄金,成为黄金的等价物。

20、由于各国货币不能直接兑换黄金,而只能通过美元间接地与黄金挂钩,从而是美元取得了在国际货币制度中的中心地位。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的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官价,是美国在1934年时确定的。这种规定实际上起到高估美元、低估黄金的作用。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使美国掌握了控制其他国家经济的手段。美国实际上就成为了世界的银行,它控制了国际货币的发行权,从而就为美国建立世界霸权创造了条件。总之,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所建立的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它的实力在国际货币金融领域的客观反映,同时美国又利用美元霸权为其称霸世界奠定了基础。有学者就此评论说:“货币上的支配地位

21、给美国的霸权地位带来了极大的政治好处。对内,它在制定和实施政策时可以免受外界的影响和压力;对外,它可以毫无顾忌地追求自己的外交政策,对他人施加某种程度的影响和压力。”6国际贸易组织宪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发展国际贸易,美国于1945年底向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提议召开国际贸易与就业会议,以讨论在联合国组织之下成立一个协调国际贸易的专门机构。经社理事会接受了此项建议并于1946年2月成立了国际贸易组织筹备委员会。筹委会于1946年10月在伦敦召开了首次会议,讨论美国提出的国际贸易组织章程草案。与会代表对美国提出的草案有各种不同意见,分歧很大,草案未能通过。此次会议决定成立一个专门的起草委员会对草

22、案进行修改。1947年4月筹委会在日内瓦召开了第二次会议。会议通过了国际贸易组织章程草案。同年10月,联合国贸易与就业会议在古巴首都哈瓦那举行,正式审议和通过了国际贸易组织宪章。会后,该宪章被送交各国政府批准。但是,由于欧美的一些国家,特别是美国没有批准该宪章,因此,拟建的国际贸易组织最后流产了,但其主要章节或大部分内容已为关贸总协定所吸收,所以,国际贸易组织宪章实际上被关贸总协定所取代。吴焕宁主编重要的国际经济条约,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解读】上述资料来源于吴焕宁主编的重要的国际经济条约一书,该书不仅有选择地介绍了世界上通行的重要的国际经济条约,并且作了恰如其分的点评,使广大读者对这些

23、条约有更深入的了解,对于中学生更好地了解战后世界经济史的发展历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围绕战后世界贸易安排的问题存在着很大分歧,尤其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2正是由于美国国会没有通过国际贸易组织宪章,导致拟建中的国际贸易组织胎死腹中,这表明美国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权直接影响着战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和发展。3取代国际贸易组织宪章而在战后发挥重要作用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吸收了宪章中的主要内容。由于筹建中的国际贸易组织未能获得成功,取而代之的是主要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关贸总协定,因而建立国际贸易组织就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理想。这种理想和战后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方

24、面的迅速发展,导致了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在1964年召开,并成为指导发展中国家贸易和发展问题的重要国际机构。7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缔约各国政府,认为在处理它们的贸易和经济事业的关系方面,应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巨大持续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的生产与交换为目的。切望达成互惠互利协议,导致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对上述目的作出贡献。经各国代表谈判达成如下协议:第一条一般最惠国待遇;第二条减让表;第三条国内税与国内规章的国民待遇;第五条过境自由;第六条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第十条贸易条例的公布和实施;第十一条数量限制的一

25、般取消;第十八条政府对经济发展的援助;第二十二条协商;第二十四条适用的领土范围边境贸易关税联盟和自由贸易区;黄曙海主编国际经济贸易条约总览上卷,中国法制出版社1997年版【解读】以上资料显示: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包括:非歧视原则,即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原则;关税保护原则;公平贸易原则,即反倾销、反补贴和一般禁止数量限制;争端协商解决原则。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各国在谋求成立国际贸易组织的努力遭到失败的情况下,达成的一个临时性的协议。1947年4月至10月,美、英、法、中等23个国家参加了在日内瓦举行的国际贸易和就业会议筹委会第二次会议。会议期间进行了关税减让谈判,签订了123项双边关税减让协议。这

26、些协议与拟订中的国际贸易组织宪章中有关贸易政策的条文合并,构成一项单独的协定,称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总协定本是各国在国际贸易组织建立之前所做的一种临时性安排,但由于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欧美国家的议会未批准国际贸易组织宪章,使该宪章建立国际贸易组织的计划成为泡影。于是总协定受到了重视,并由23个发起国签署了一项临时适用议定书,决定临时适用总协定。临时适用议定书于1948年1月1日生效。总协定正文包括四个部分共三十八条条款。第一部分是核心条款,规定了一般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关税减让表;第二部分是有关缔约国贸易政策的规定;第三部分主要是对加入和退出总协定的程序所做的规定;第四部分是1965年增加的,专门处理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和发展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