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4.2我们的玩具和游戏∣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56039 上传时间:2025-10-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4.2我们的玩具和游戏∣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4.2我们的玩具和游戏∣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4.2我们的玩具和游戏∣北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我们的玩具和游戏 教材分析 我们的玩具和游戏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十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课是一首儿童诗歌,内容是儿童非常熟悉的各种游戏,教学中可以联系他们的生活经验。它文质兼美,语言生动形象,读起来琅琅上口,非常适合学生的口味。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生词,学习课文中由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2、练习概括主要段落的意思;3、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积累生词,体会重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通过学习激发热爱户外活动的兴趣。【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逐渐感受诗的内涵;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律美,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

2、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户外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掌握课文生字,使自己更加了解农村孩子们的游戏;2、了解课文内容,享受到玩具和游戏所带来的快乐。【教学难点】1、学会用多音字“漂”、“钉”、“场”组词;2、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农村孩子是怎么在大自然中就地取材自做玩具,同样享受到游戏的快乐。来源:学,科,网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让学生说说平时喜欢玩的玩具和游戏,说说这些玩具和游戏是怎么玩的,这些游戏和玩具给你带来了哪些快乐;2、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快乐啊!你想知道生长在农村里的小伙伴们是怎么玩的吗?今天,我们就一

3、起来读读这篇课文;来源:3、出示教学目标。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一)自由读课文1、初读课文,画出生字;2、你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二)自主识字1、一起回忆学过的识字方法; 2、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3、(1)出示:编花环、吹口哨、打水漂、打雪仗、捉迷藏、堆雪人等。让学生说说:你认识这些玩具和游戏吗?(2)学生边说边认识生字词。(3)小游戏:我给词语找朋友。来源:戴()吹()打()丢()编()缝()捉()4、巩固识字。(一)多音字练习。用多音字“漂”、“钉”、“场”组词。(二)随文识字,读准课文。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一)第一小节:1、学生分段展示读课文,大家边听边想:课文主要写

4、了什么?2、(1)交流:课文读完了,小朋友们谁能来说说看到了什么? (2)说一说这个季节有什么玩具和游戏?3、有感情地读一读书中对孩子们在春天田野里玩耍的描写。4、春天有什么好玩的玩具和游戏?你最喜欢哪一个?5、 指导朗读:(1) 配乐朗诵;(2)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二)第二小节:1、小组合作学习“夏秋冬”三段。 合作要求:四人小组合作,小组内自由选择最喜欢的段落学习。 小组汇报:(1)学习“夏天”一段的交流: 学生交流并上台板书:打水漂赛游泳。利用字典学习多音字“漂”。 学生结合多媒体画面谈一谈打水漂、赛游泳的玩法。并请学生有感情地读文。 出示“经常”一词,引导学生用“经常”进行说话练习。

5、 充分利用教材文本对学生进行语言的感悟和积累,体现了尊重教材、实践教材的指导思想。(2)依次小组汇报“秋天”一段的学习。 生讨论并板书:玩打仗捉迷藏。并请学生读出热闹的感情。出示词语“曲曲折折”,像这样的词你还会说吗?(学生说出:许许多多、快快乐乐等。)(3) 小组汇报“冬天”一段。出示沙包、陀螺等实物请学生说说怎么玩,交流读书体会并板书玩冰雪、沙包、陀螺。并请学生读出有趣的感情。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巩固字词:我们的玩具是自己动手制作的,我们有自己的玩法,我们特别快乐。请学生自豪地读出来。教师板书:自己动手,快乐。来源:学+科+网Z+X+X+K五、课堂总结:来源:你自己动手制作过什么玩具?你

6、快乐吗?你想用什么方式与别人分享你的快乐?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六、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给父母听;2、选其一:写几句话来介绍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或游戏,记在自己的记事本上。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

7、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动手做一个玩具或动脑设计一种新游戏。 教学反思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