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九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59579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99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九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九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九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九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九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九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九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九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九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九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九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九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九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九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九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九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九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九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九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九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九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4页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九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4页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九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4页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九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九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说法正确的是A. 施莱登和施旺发现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B. 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C. 魏尔肖指出“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D. 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答案】C【解析】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而细胞是由英国的罗伯特虎克发现的,A错误;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B错误;德国科学家魏尔肖指出“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C正确;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没有涉及多样性,D错误。2. 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的叙述,错误

2、的是( )A. 引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甲型H1N1流感病原体均无细胞结构,其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B. 绿藻、变形虫、酵母菌、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只靠一个细胞就可以完成摄食、运动、分裂、应激性等多种生命活动C. 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的完成均需要多种细胞的密切合作D. 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单细胞生物依赖单个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多细胞生物依靠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病毒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和繁殖。【详解】A、引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甲型H1N1流感的病原体都是病毒,病毒只有在宿主细胞中才能完成生命

3、活动,A错误;B、单细胞生物的一个细胞就相当于个体层次,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B正确;C、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如反射活动,要在多种细胞的参与下才能完成,体现了多细胞生物的细胞间的协作关系,C正确;D、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考生要识记并理解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包括病毒、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非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须在寄主细胞内才能进行代谢和繁殖;明确单细胞生物的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而多细胞生物必须依靠分化的细胞。3. 下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图中能表示生命系统个体层次的是( )A. B

4、. C. D. 【答案】B【解析】【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9个层次;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也是能完整表现各生命活动的最微小的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对应于细胞层次,也对应于个体层次。【详解】A、图中为口腔上皮细胞,属于细胞层次,A错误;B、图中为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既属于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B正确;C、图中为植物组织,属于组织层次,C错误;D、图中为血细胞,属于细胞层次,D错误。故选B。4. 下图是用集合的方法,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其中与图示相符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对用图形表示集合

5、关系、生物概念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和细胞学说的发展。【详解】细胞包括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是原核细胞就不是真核细胞,是真核细胞也就不是原核细胞,没有交集,A错误。侵染细菌的病毒就叫噬菌体,B正确。蓝藻细胞是原核细胞,不属于真核细胞,C错误。细胞学说是施旺和施莱登为主共同创立的,D错误。【点睛】区别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依据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核膜就是真核细胞,无核膜就是原核细胞。5. 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32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A. 1个B. 2个C. 4个D. 8个【答案】D【解析】【分析】显微镜放大

6、的是长度或者宽度,不是面积或者体积;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详解】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32个细胞,一行细胞是长度,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比原来放大了4倍,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324=8个细胞,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显微镜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注意显微镜放大的是长度或者宽度,放大倍数并非面积放大倍数。6. 下图表示低倍镜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的一个视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圆饼形的细胞必须经过染色才能观察到B. 圆饼形的细胞细

7、胞呼吸能产生大量的CO2和H2OC. 人体中细胞可能因为形状改变而导致贫血症的发生D. 为放大细胞观察形态结构需先将涂片向右下方移动【答案】D【解析】【分析】考点有红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以及显微镜的使用,考查把握知识的要点,系统掌握有关红细胞的知识。【详解】圆饼形细胞是成熟红细胞,本身是红色,不需要染色,A错误.成熟红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B错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因为红细胞中血红蛋白改变而导致贫血症的发生,是白细胞,C错误.视野中细胞偏右下方,观察形态结构需先将涂片向右下方移动,目标才会到视野的中央,D正确.【点睛】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没有

8、二氧化碳和水的生成;显微镜下看得到像和物体是相反的。7. 据美国趣味科学家网站报道,科学家发现了一种通体绿色的海蛤蝓,这种奇怪的生物竟然一半是动物,一半是植物,这也是已知唯一能够产生植物叶绿素的动物。科学家认为,这种神秘的海洋动物可能是通过进食藻类“窃取”到这一能力的。由于具有动植物双重基因,它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海蛤蝓含有叶绿素B. 构成海蛤蝓的细胞为真核细胞C. 这种海蛤蝓具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体D. 海蛤蝓的细胞与绿藻的细胞结构不同【答案】C【解析】【详解】A、据题意可知,海蛤蝓含有叶绿素,A项正确;BC、海蛤蝓属于动物,动物均属于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但含

9、有叶绿素,B项正确,C项错误;D、海蛤蝓的细胞没有细胞壁,与绿藻的细胞结构不同,D项正确。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海蛤蝓属于动物,进而作出有关判断。8. 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如图所示,将不同成熟阶段的种子匀浆后检测,结果正确的是( )选项取样时间检测试剂检测结果A第10天斐林试剂不显色B第20天双缩脲试剂不显色C第30天苏丹试剂橘黄色D第40天碘液蓝色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据图可知,第10天时,有可溶性糖,因此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能出现砖红色沉淀,故A错;种子萌发过程中,可溶性糖转化成淀粉,相应的酶存在于细胞内,催化淀粉合成的酶化学本

10、质是蛋白质,因此加入双缩脲试剂后,能出现紫色反应,故B错;第30天时,脂肪的含量较高,加入苏丹试剂后,出现橘黄色颗粒,故C正确;第40天时,淀粉的含量降低至0,因此加入碘液后,不会出现蓝色,故D错。【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有机物的鉴定,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9. 学校小卖部售卖有某品牌牛奶,研究小组计划检测牛奶成分是否合格。下列关于检测项目、方法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项目检测方法现象滴加2滴碘液滴加3滴苏丹染液依次滴加01 g/mL NaOH、0

11、01 g/mL CuSO401 g/mL NaOH、005 g/mL CuSO4等量混合后加入牛奶,60 水浴A. 成分未标注“淀粉”,因此不需要项目B. 现象中显红色,说明牛奶含有脂肪C. 如果牛奶含有蛋白质,现象显紫色D. 现象无砖红色沉淀说明牛奶不含糖【答案】C【解析】【分析】碘液和淀粉呈蓝色;苏丹III染液可以与脂肪反应呈橘黄色;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反应生成紫色物质;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详解】A、成分中未标注“淀粉”,但是可能会参入淀粉,需用碘液检测,故项目需要进行,A错误;B、苏丹染液鉴定脂肪呈橘黄色,B错误;C、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依次滴加0.1g/mLNaOH、

12、0.01g/mLCuSO4)反应呈紫色,C正确;D、斐林试剂(0.1g/mLNaOH、0.05g/mLCuSO4)可与还原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现象无砖红色沉淀不能说明牛奶不含糖,可能含有非还原糖,D错误。故选C。10. 如图是对刚收获的种子所做的一系列处理,据图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和是同一种物质,但是在细胞中存在的形式不同B. 和均能萌发形成幼苗C. 在生物体内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D. 点燃后产生的CO2中的C只来自种子的糖类【答案】A【解析】【分析】1、水在细胞中存在的形式及水对生物的作用: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结合,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自由水(占大多数)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

13、自由流动(幼嫩植物、代谢旺盛细胞含量高)。2、据图示可知,为晒干的种子,为烘干的种子,为种子燃烧后剩下的灰分,即无机盐,为自由水,为结合水。【详解】A、和表示的都是水,前者是自由水,后者是结合水,A正确;B、为晒干的种子,可以萌发,而为烘干的种子,不能萌发,B错误;C、为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C错误;D、点燃后产生CO2中的C可以来自于种子中的糖类、脂质、蛋白质等有机物,D错误。故选A。11. 与完全营养液培养的植物相比,缺镁元素的营养液培养的植物显出缺绿症状。当补充镁盐时,上述症状得以缓解。这说明( )A. 镁是叶绿素合成代谢的必需元素B. 缺绿病症是细胞不能吸收镁离子引起的C. 镁是

14、构成叶绿素分子的微量元素D. 细胞内供能不足会影响镁离子的吸收【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是通过实验考查无机盐的作用,分析题干可知,本题的自变量是培养液中是否含有镁元素,因变量是植物是否表现缺绿症状。【详解】A、由题意可知,培养液中不含镁元素植物表现缺绿症,加入镁元素缺绿症消失,说明镁是叶绿素合成所必需的元素,A正确;B、根据题意,缺镁元素的营养液培养的植物显出缺绿症状。当补充镁盐时,上述症状得以缓解。说明缺绿病症是由于培养液中没有镁,而不是细胞不能吸收镁离子引起的, B错误;C、镁元素是大量元素,不是微量元素,C错误;D、本题实验的自变量是培养液中是否含有镁元素,不是细胞供能情况,因此该实

15、验不能证明细胞内供能不足时会影响镁元素的吸收,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无机盐的作用,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通过题干信息分析出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实验目的是解题的关键,D选项本身是正确的,但是该实验不能获取这一结论。12. 某植物培养液中含有甲、乙、丙3种离子,它们对植物的生长都有影响。下表列出的5种培养液中,甲、乙、丙3种离子的浓度(单位:mmol/L)不同。为了研究丙离子的浓度大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进行实验时可以选用的两种培养液是( )培养液编号甲离子2030503040乙离子5545604555丙离子1015202525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

16、意可知,该题主要考察了实验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在设计实验时,需要首先明确实验目的,题干中明确的指出实验目的为“研究丙离子的浓度大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所以自变量为丙离子的浓度。【详解】A、中除了丙离子的浓度不同以外,甲离子的浓度也不相同,没有遵循单一变量原则,A错误;B、两组三种离子的浓度都不相同,没有遵循单一变量原则,B错误;C、中甲离子和乙离子的浓度相同,控制了无关变量,C正确;D、两组三种离子的浓度都不相同,也没有遵循单一变量原则,D错误。故选C。【点睛】该题的重点是考虑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由于实验目的是探究丙离子的浓度,则除了丙以外的两种离子都属于无关变量,在实验设计时需要保

17、证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13. 如图是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干物质和水分的变化,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随着种子的成熟,种子的生命活动由代谢活跃状态转入休眠状态B. 种子中水分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植物吸收的水分减少C. 种子中自由水和结合水之间可以相互转化D. 种子成熟期间的这两种物质的变化和种子萌发时相反【答案】B【解析】分析题图可知,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水分含量逐渐降低,种子的生命活动由代谢活跃状态转入休眠状态,A正确;种子成熟期间干物质相对含量升高,水分的相对含量下降,因此植物吸收的水分并没有减少,B错误;自由水与结合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相互转化,种子代谢强时,自由水多,种子成熟之

18、后,结合水多,C正确;种子成熟期间干物质相对含量升高,水分的相对含量下降,种子萌发时干物质的相对含量降低,水的相对含量下降,D正确。14. 下列关于哺乳动物体内脂质与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中的脂质和糖类可以相互转化B. 细胞膜上的脂质包括磷脂、胆固醇等C. 淀粉和脂肪均为体内储能物质,它们水解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D. 质量相同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分解时,糖类耗氧少【答案】C【解析】【分析】糖类与脂质的比较:比较项目糖类脂质区别元素组成C、H、OC、H、O(N、P)种类单糖、二糖、多糖脂肪、磷脂、固醇合成部位叶绿体(淀粉)、高尔基体(纤维素)、肝脏和肌肉(糖原)主要在内质网生理作用

19、主要的能源物质;构成细胞结构,如糖被、细胞壁;核酸的组成成分,如核糖生物体的储能物质,如脂肪;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如磷脂;调节新陈代谢和生殖,如性激素【详解】A、细胞中的脂质和糖类可以相互转化,在糖类供应充足时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在糖类代谢发生障碍时,少部分脂肪可以转化为糖类,A正确;B、动物细胞膜上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还有少量胆固醇等,B正确;C、哺乳动物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是脂肪和糖原,淀粉是植物体内的储能物质,它们彻底氧化分解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C错误;D、由于脂肪分子中的H元素含量远多于糖类,质量相同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分解时,糖类耗氧少,D正确。故选C。15. 下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

20、和种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B. 、均属于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砖红色沉淀C. 、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二者均贮存能量,可作为贮能物质D. 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使用纤维素酶可将其破坏【答案】D【解析】、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单糖不可继续水解,A错误;为单糖,属于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砖红色沉淀,中蔗糖不是还原性糖,B错误;、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肌糖原可贮存能量,可作为贮能物质,纤维素只能构成植物细胞壁的成分,C错误;植物细胞壁是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为纤维素,使用纤维素酶可将其破坏,D正确。

21、【点睛】本题考查糖类的分类以及还原糖鉴定的相关知识,解题关键能识记单糖不能被再度水解;识记还原糖的种类;明确纤维素不属于储能物质。二、选择题16. 如图所示:甲图中表示目镜,表示物镜,表示物镜与盖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观察物像丙时应选用甲图中组合B. 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操作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调节细准焦螺旋C. 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细胞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10倍D. 若丙图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乙图右上方的细胞,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答案】A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表示的是目镜,长度越长放大

22、倍数越小,所以的放大倍数小于,表示的是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所以的放大倍数大于,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距标本的距离越小,所以的放大倍数大于;丙图是乙图的放大图像。【详解】A、据图判断,丙图是高倍镜下看到的视野,放大倍数越大,选用的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要越大,物镜与观察对象解距离越短,因此应选用组合,A正确;B、从图中的乙转为丙,要先把观察对象移到视野中央,改用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调焦,还要调整视野亮度,故正确调节顺序为: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B错误;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长度或者是宽度的放大倍数,故细胞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100倍,C错误;D、显微镜观察的物象是反向放大的虚像

23、,若丙图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乙图右上方的细胞,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D正确。故选AD。17. 图甲表示A、B两种无机盐离子处于不同浓度时与作物产量的关系;图乙表示钙对某种植物花粉管生长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据图甲可知,B的浓度为b时,对提高作物的产量最有利B. 据图甲可知,B的浓度为d时,虽然对提高产量有利,但会造成肥料的浪费C. 据图乙可知,适宜浓度的钙有利于花粉管的生长D. 据图乙可知,钙对花粉管生长速率的影响随浓度变化而变化【答案】BCD【解析】【分析】分析图示可知,图甲中,作物对A离子的需要量较少,当A离子的浓度为a时,作物产量最高,作物对B离子的需

24、要量较多,当B离子浓度在cd范围内时,作物产量较高;图乙中,植物花粉管生长速率随着钙离子浓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详解】A、据图甲可知,B的浓度在cd范围内时,对提高作物的产量最有利,A错误,B、据图甲可知,当B的浓度为c左右时(曲线峰值之前),提高作物产量的效果与浓度为d时相同,而dc,因此在B的浓度为d时,虽然对提高产量有利,但会造成肥料的浪费,B正确;C、据图乙可知,植物花粉管生长速率随着钙离子浓度的增大,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因此适宜浓度的钙有利于花粉管的生长,C正确;D、据图乙可知,钙离子浓度对花粉管的生长有影响,花粉管生长速率随钙的浓度的变化而变化,D正确。故选BCD。18. 下列

25、关于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脂质中的磷脂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B. 维生素D和性激素属于固醇类物质C. 脂肪比相同质量的糖类彻底氧化产能多D. 脂质是一类由单体缩合而形成的多聚体【答案】ABC【解析】【分析】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功能分类化学本质分类功能储藏脂类脂肪生物体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有保温、缓冲、减压、减少摩擦的作用结构脂类磷脂构成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的重要成分调节脂类固醇胆固醇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激发和维持第二性征及雌性动物的性周期维生素D促进动物肠道对钙、磷的吸收,调节钙、磷的平衡【详解】A、脂质中的磷脂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26、,构成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A正确;B、维生素D和性激素均属于固醇类物质,B正确;C、同糖类相比较,脂肪的H含量比较高,较相同质量的糖类彻底氧化产能多,消耗的氧气多,C正确;D、多聚体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而脂质不是由单体缩合而成的多聚体,D错误。故选ABC。19. 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B. 植物细胞中的多糖主要是淀粉和纤维素,动物细胞中的多糖主要是乳糖和糖原C. 固醇类物质对生物体正常的代谢和生殖过程起调节作用D. 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答案】ACD【解析】【分析】糖类包括:

27、单糖:葡萄糖(重要能源)、果糖(植物)、核糖、脱氧核糖(构成核酸)、半乳糖(动物);二糖:蔗糖、麦芽糖(植物);乳糖(动物);多糖:淀粉、纤维素(植物);糖原(动物)。脂质的种类与作用:脂肪:储能、维持体温;磷脂:构成膜(细胞膜、液泡膜、线粒体膜等)结构的重要成分;固醇:维持新陈代谢和生殖起重要调节作用,分为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详解】A、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细胞膜,因此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A正确;B、植物细胞中的多糖为淀粉和纤维素,动物细胞中的多糖为糖原,乳糖属于动物细胞特有的二糖,B错误;C、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性激素对生物体的正常代谢和生殖

28、过程起调节作用,C正确;D、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有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D正确。故选ACD。20. 根据表中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在彻底氧化分解时的差异进行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物质部分元素的比例氧化分解CO最终产物产生的水量脂肪75%13%CO2,H2OX糖类44%50%CO2,H2OYA. 相同质量条件下,脂肪比糖类在氧化分解时耗氧量多B. 脂肪中的H的比例是12%C. 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氧化分解时产生的水量XYD. 脂肪中H的比例较高,氧化分解时释放的能量较多【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是脂肪和糖类在元素组成特点上、耗氧量、放能多少方面进行比较的题目,分析题干表格可知,同质量的脂肪和

29、糖类相比,O元素含量少,H元素含量多,释放的能量也较多。【详解】A、由于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相比,脂肪H元素含量多,因此氧化分解时耗氧量多,A正确;B、脂肪中H的比例是1-75%-13%=12%,B正确;C、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还原氢与氧气反应生成水,脂肪中H的比例大,产生的还原氢多,生成水多,即XY,C错误;D、脂肪中H的比例较高,所以释放的能量较多,D正确。故选C。三、非选择题21. 观察下面图示,回答相关问题。(1)图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有_(填标号),乙在结构上不同于丁的最显著特点是_。甲、乙、丙、丁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都有_(写两点)。(2)乙细胞中的是_(物质),位于_区域。(3)甲图所示

30、生物过量繁殖会引起“水华”,此生物是自养生物,因为细胞中含有_,所以能进行光合作用。(4)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一个草履虫是_层次。【答案】 (1). 甲、乙 (2). 乙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3). 细胞膜、细胞质、DNA (4). 环状DNA (5). 拟核 (6). 叶绿素、藻蓝素 (7). 细胞、个体【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甲为蓝细菌模式图,属于原核生物;乙为细菌模式图,属于原核生物;丙为衣藻,含有叶绿体,是真核生物;丁为草履虫,是原生动物(真核)。【详解】(1)图中甲是蓝细菌,乙是细菌,丙是衣藻,丁是草履虫,甲和乙是原核生物,丙和丁是真核生物。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显著区别为

31、原核细胞中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DNA。(2)细菌的拟核区含有环状的DNA分子。(3)蓝细菌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故能进行光合作用。(4)草履虫为单细胞生物,既是细胞层次,又是个体层次【点睛】准确判断题图中四种生物的类别是关键,其次应熟悉原核生物的基本结构组成。22. 光学显微镜是中学阶段最常用的实验仪器之一,图1中7 mm、05 mm表示观察清楚时物镜与观察物之间的距离。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表示显微镜的_镜,在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实验中,应先用图中_(填甲或乙)镜观察。(2)图2表示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目镜标有5和15字样,物镜标有1

32、0和40字样。图3表示镜头与盖玻片之间的距离。请看图回答:要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时,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其与盖玻片间的距离组合为_(填图示字母标号),此时放大倍数为_倍。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被相连的96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视野中可观察到的细胞数为_个。在观察中,c与d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_。(3)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一位同学在观察酵母菌细胞时发现视野右上方有一中间亮的黑边圆圈,于是想将它移到视野中央仔细观察,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中间亮的黑边圆圈是_。换高倍镜观察前,要将黑边圆圈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将标本向_移动,这样做的理由是_。【答案】 (1). 物

33、 (2). 甲 (3). b、c、A (4). 600 (5). 6 (6). d (7). 气泡 (8). 右上方 (9). 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倒像【解析】【分析】1、物镜有螺纹,而目镜无螺纹,且物镜长短与放大倍数呈正相关,即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而目镜长短与放大倍数成相反关系,即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倍数与装片的距离是相反关系,即距离越大,放大倍数越小。因此图1是物镜,且甲是低倍镜,乙是高倍镜;图2中,a和b是目镜,且a是低倍镜,b是高倍镜,c、d是物镜,c是高倍物镜,d是低倍物镜。图3中A中物镜与装片的距离最近,说明放大倍数最大。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将长或者是宽放大,显微镜放大

34、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3、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反之,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细胞越小。【详解】(1)图1中的镜头有螺纹,表示显微镜的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在使用显微镜时,应先用低倍镜(甲)观察。(2)要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时,应使用高倍镜,所以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其与盖玻片间的距离组合为b、c、A,此时放大倍数为1540600。物镜转换为40后,则物体的长度和宽度在原来的基础上各放大4倍,因此视野中可观察到的细胞数为96446(个)。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因此c与d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d。(3)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视野中的黑边圆圈是制作装片时

35、产生的气泡。由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倒像,而气泡位于视野右上方,所以换高倍镜观察前,应将标本移到视野的中央,即应向右上方移动。【点睛】本题较简单,属于考纲中应用层次的考查,考查了显微镜的工作原理以及操作技能等方面的知识,考生要能够准确辨别物镜和目镜中的高倍镜,以及高倍物镜与切片的距离;识记显微镜的成像原理以及高倍镜使用的操作步骤。23. 不同植物种子中所含营养成分有差异,如豆类作物中蛋白质含量较高,玉米种子中淀粉含量较高,花生种子中脂肪含量相对较多。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表用碘液、苏丹染液和双缩脲试剂测得甲、乙、丙三种植物的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颜色反应,其中“”的数量代表颜色反应深浅程度,有关

36、说法不正确的是( ) 试剂种类 碘液苏丹染液双缩脲试剂甲乙丙A.乙种子中含蛋白质最多B碘液、苏丹染液和双缩脲试剂与相应的物质发生的颜色反应分别是蓝色、橘黄色和紫色C在观察颜色时有可能用到光学显微镜D这三种试剂使用时均不需要水浴加热(2)某玉米新品种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普通玉米,请用所学的方法设计实验加以验证。实验原理:_。材料用品:新鲜的普通玉米子粒,新鲜的新品种玉米子粒,研钵,试管,漏斗,纱布,吸管,清水,双缩脲试剂A液,双缩脲试剂B液,量筒。方法步骤:将两种玉米子粒分别进行_,制备组织样液。取A、B两支试管,向A中加入新品种玉米组织样液2 mL,B中加入普通玉米组织样液2 mL。向A、B两支

37、试管中分别加入1 mL_,摇匀,再分别加入4滴_,摇匀。观察_预期结果:_【答案】 (1). A (2).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蛋白质含量越高颜色越深 (3). 研磨 (4). 双缩脲A液 (5). 双缩脲B液 (6). 颜色变化并比较紫色的深浅 (7). 预期结果:新品种玉米子粒组织样液(A试管)紫色较深【解析】【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蔗糖)。(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

38、用苏丹染液(或苏丹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详解】(1)A、苏丹染液是用于鉴定脂肪的,乙种子与苏丹染液反应的颜色最深,因此乙种子中含脂肪最多,A错误;B、碘液能将淀粉染成蓝色,苏丹染液能将脂肪染成红色,双缩脲试剂能将蛋白质染成紫色,B正确;C、在观察脂肪的颜色时需要用到光学显微镜,C正确;D、这三种试剂使用时均不需要水浴加热,D正确。故选A。(2)鉴定蛋白质实验原理: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蛋白质含量越高颜色越深方法步骤:将两种玉米子粒分别进行研磨,制备组织样液。取A、B两支试管,向A中加入新品种玉米组织样液2mL,B中加入普通玉米组织样液2mL。用双缩脲试

39、剂鉴定蛋白质时要先加双缩脲A液,后加入双缩脲B液,因此向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双缩脲试剂A,摇匀,再分别加入4滴双缩脲试剂B,摇匀。观察颜色变化并比较紫色的深浅;预期结果:新品种玉米子粒组织样液(A试管)紫色较深。【点睛】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24. 试回答下列问题:(1)种子在入仓之前需晾晒,所去除的水分主要是细胞中的_水。(2)将干种子用水浸泡后种子能萌发,但干种子不经水浸泡不能萌发,这说明_。(3)新鲜的鸡蛋清呈液态胶状,而臭鸡蛋清则是相对更“

40、稀”的液体,呈水状,这是因为在新鲜的鸡蛋清中的水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液态胶体,这时的水为_,而臭鸡蛋中的蛋白质被微生物分解成小分子物质,使这部分水释放出来,转变为_。(4)贫血症患者血液运输_的能力低。一般的贫血症患者除要补充铁以外,还应多吃一些含_丰富的食物。(5)人体中含钙最多的是_。A肌肉 B骨组织C上皮组织 D神经组织(6)人在长跑后,因流汗过多常出现抽搐现象,这时应及时补充含_食物【答案】 (1). 自由 (2). 自由水与细胞代谢强度有关,自由水多,代谢旺盛 (3). 结合水 (4). 自由水 (5). O2 (6). 蛋白质 (7). B (8). Ca2【解析】【分析】1、

41、水存在形式及生理功能形式自由水结合水定义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含量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95%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4.5%功能细胞内良好的溶剂参与生化反应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联系自由水和结合水能够随新陈代谢的进行而相互转化2、部分无机盐离子的具体功能分析无机盐功能含量异常I-甲状腺激素的组成成分缺乏时患地方性甲状腺肿Fe2+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缺乏时患贫血Ca2+ 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血钙过低时,会出现抽搐现象;血钙过高时,会患肌无力Mg2+ 组成叶绿素的元素之一缺乏时叶片变黄,无法进行光合作用B促进

42、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油菜缺硼时,会出现“花而不实”K+促进植物体内淀粉的运输;动物细胞内液渗透压的维持缺乏时植物抗逆能力减弱,易受病害侵袭Na+ 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缺乏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详解】(1)种子在入仓之前需晾晒,所去除的水分主要是细胞中的自由水。(2)将干种子用水浸泡后种子能萌发,但干种子不经水浸泡不能萌发,这说明自由水与细胞代谢强度有关,自由水多,代谢旺盛。(3)新鲜的鸡蛋清呈液态胶状,而臭鸡蛋清则是相对更“稀”的液体,呈水状,这是因为在新鲜的鸡蛋清中的水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液态胶体,这时的水为结合水,而臭鸡蛋中的蛋白质被微生物分解成小分子物质,使这部分水释放出来,

43、转变为自由水。(4)贫血症患者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低。一般的贫血症患者除要补充铁以外,还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5)人体中含钙最多的是骨组织,故选B。(6)人在长跑后,因流汗过多常出现抽搐现象,这时应及时补充含Ca2+的食物。【点睛】本题考查水和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和作用,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不大。25. 某研究小组测定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相关物质干重的百分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1)在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种子中淀粉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2)试分析,在620天内小麦种子中淀粉含量上升的原因是_。(3)在上述定量测定之前,研究小组进行了还原性糖含量变化的预测实验,请填充

44、实验原理,完成实验步骤,并写出初步的实验结论。实验原理:还原性糖_,颜色深浅与还原性糖含量成正比。(4)实验步骤:取三份等量的分别发育至6、12、18天的小麦种子,各加入适量蒸馏水,研碎、提取、定容后离心得到还原性糖制备液;取3支试管,编号A、B、C,分别加入等量的上述还原性糖制备液;在上述试管中加入_;将三只试管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分钟,观察颜色变化。(5)预期结果:_。【答案】 (1). 先增加后保持稳定 (2). 还原糖不断转化成淀粉 (3). 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 (4). 等量且适量的现配的斐林试剂 (5). A试管中砖红色沉淀颜色最深,其次是B

45、试管,C试管中砖红色沉淀颜色最浅【解析】【分析】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还原性糖的含量逐渐降低,淀粉的含量逐渐升高,蛋白质的含量基本不变,种子成熟后,淀粉含量最高,占干重的80%左右。【详解】(1)由图可知,成熟的小麦种子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淀粉,在种子成熟过程中,种子中淀粉含量的变化是先增加后保持稳定。(2)由图可知,在种子成熟的620天内,还原性糖含量逐渐减少,淀粉含量逐渐增加,蛋白质的含量基本不变,故可知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还原性糖转化成了淀粉。(3)鉴定还原性糖的原理为:还原性糖可以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颜色深浅与还原性糖含量成正比。(4)本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成熟期的种子,因变量为还原性糖的多少,可用斐林试剂来检测,通过观察砖红色沉淀的颜色深浅来反应还原性糖的多少。实验设计如下:取三份等量的分别发育至6、12、18天的小麦种子,各加入适量蒸馏水,研碎、提取、定容后离心得到还原性糖制备液;取3支试管,编号A、B、C,分别加入等量的上述还原性糖制备液;在上述试管中加入等量且适量的现配的斐林试剂;将三只试管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分钟,观察颜色变化。(5)根据实验结果可预期A试管中砖红色沉淀颜色最深,其次是B试管,C试管中砖红色沉淀颜色最浅。【点睛】本题考查物质代谢和鉴定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信息提取分析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