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研究 非选择题命题特点及解题策略(2)12分开放探究题 考什么 3 年 考 情 分 析 独立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表:汤姆叔叔的小屋翻译与改动的部分情况 2019年全国卷 独立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有史以来,人们试图以各种方式认识历史。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19和20世纪世界历史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 时间坐标图: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2019年全国卷 独立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 文献:钱穆国史大纲(1
2、940)片段 2019年全国卷 能力层次 问题 材料形式 年份 独立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表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 表: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 2018年全国卷 独立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案例,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 文献:陈真等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等 2018年全国卷 独立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 小
3、说:鲁滨逊漂流记梗概 2018年全国卷 能力层次 问题 材料形式 年份 独立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 文献:吕思勉中国通史片段 2017年全国卷 独立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表:钟表的演变 2017年全国卷 独立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表: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 2017年全国卷 能力层次 问题 材料形式 年份 怎么考 开 放 思 维 自 主 化 开放性
4、试题考查考生的历史论证能力,要求观点明确、思维缜密、逻辑严密。考试大纲中提出了论证能力的三个层次:运用判断、比较、归纳论证历史问题;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法评论历史观点;独立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从近三年的开放性试题能力考查来看,全部集中在“独立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这一点上,这一能力要求考生能够理解任务,产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依据方案实施。这就要求考生具备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立德树人,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高考命题人在2019、2018两年的开放性试题中加大了渗透国家意志的力度。如2019年全国卷第 42 题。该题节选了钱穆先生在国史大
5、纲里的经典观点:对本国历史要有温情与敬意。材料中四个信念的逻辑关系是:国家向前发展的希望在国民,合格的国民要对本国历史略有所知,要对本国历史略有所知,就要有温情与敬意。惟其如此,才能杜绝偏激的虚无主义、狂妄自大和推卸责任。唯有对历史怀有温情与敬意,才能认同伟大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再如2018年全国卷第42题,以文入史,要求考生从学科素养的要求出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看似平实的历史叙述背后,折射出的是独特的学科素养立意。2018年全国卷第42题则讲述了近代著名洋务企业汉阳铁厂的建立、投产过程,反映出近代中华民族所遭遇的艰难曲折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精神,从而激励考生为实现伟大的民
6、族复兴不断开拓进取。怎么解 第一步:定论点精析材料,发现问题,寻找合适的论证角度发现问题是开启创新之门的一把钥匙,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他的问题意识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没有问题的发现,就没有问题的解决方案,因此,发现问题是突破开放性试题的前提。具体发现问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读懂、读透材料,明白问题主旨是发现问题的前提无论题目是文字材料,图片材料,表格材料,历史地图,还是文字、图表等混合材料,都要一字不漏地读完,包括材料的出处、时间、注释,做到基本理解。根据材料出处、作者、关键字词等确定题目涉及问题的时间、空间、范围。概括材料内容,区分材料中客观事实与主观见解,明白问题主旨,审出
7、材料的核心内容或问题主旨,指出其立场和时代的局限性及某些偏见,为下一步做好铺垫。2获取有效信息是发现问题的关键(1)有效信息及“有效”的体现所谓“有效信息”,是指蕴含在材料中的、对设问具有针对性、对解答问题具有实用性的信息。“有效”体现在对回答具体问题、联系所学基础知识、准确理解、把握问题主旨以及说明、论证上有效。(2)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从所提供的文字、图表等材料中获取。以 2019 年全国卷第 42 题为例:(2019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材料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二、所谓对
8、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钱穆国史大纲(1940)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通过研读材料,从中可以获取以下信息:国民史学素养的提高,是国家再发展的希望 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
9、向前发展之希望 国民对本国历史存有敬意,会减少偏激的虚无主义和自大心态 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国民对本国历史的了解,必附随一种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 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国民应该了解本国的历史 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信息获取 材料内容 获取了有效信息,也就发现了问题的所在。通过提取的有效信息并对其适当加工,然后结合所学知识拟定论
10、证角度,即最终实现问题的发现。多元一体的文化认同是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 角度四 正确的民族、国家历史观,能增强国民意识 角度三 文化认同、民族认同,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 角度二 读史可使国民增强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力 角度一 近几年第42题的考查,开放力度越来越大,相对来说,开放度越大,越给考生留足了充分发挥的自主空间,试题难度变得越小。考生在答题时,依据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选择适合自身的答题角度尤为重要。只有选择自身能驾轻就熟的答题角度,才能做到有话可说,有话会说。第二步:选论据回归教材,联系所学,依据观点选取所需论据知识是基础,知识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尤其是历史学科,任何知识和结论的得出都是
11、建立在坚实的史实基础之上的,从历史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社会和人生,若没有历史知识作为思考的原料和进行比对的参考,则不可能真实、准确和有效。新课改以来,历史开放型试题由传统的“紧扣教材”转变为“若即若离”,即仅以教材为依托。考试大纲明确指出,历史试题的命制不拘泥于教材,试题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因此在答题时必须准确调动、合理利用所学知识,将题目中的情境信息(发现的问题)嵌入到所建构起来的知识体系中,并与教材内容相对照、反思、调试,进而根据需要选择出合适的内容去解决具体问题(拟定的角度)。如上述示例中的3个角度,分别联系知识如下:明清时期的“海禁”和闭关自守,加速了中国的落后
12、。近代中国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主动学习西方,中国现代化进程逐步深入,但又出现了“打倒孔家店”全盘西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心态 角度三 汉代丝绸之路开通,中华文化开始走向世界;茶叶、瓷器、纸张等传播到世界;宋元时期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传播到欧洲,促进欧洲社会的进步 角度二 中国最早培植了粟、水稻,创造了丝绸、瓷器文明,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科举制促进了人才的流动;孔子创立儒家,儒家文化圈形成;四大发明推动了世界的进步 角度一 第三步:规范答亮明观点,组织论据,采用“三段式”作答审清题目时间、空间、角度等限定,针对不同的方法提示语,采用三段式规范进行论证。论证,就是用一个或一些已知为真的判断确定另一个判
13、断的真实性的思维过程。任何一个论证都由论题、论据和论证方法三个要素构成,即三段式论证。进行小结,升华认知 第三段 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用简要、通顺的文字从多角度进行层次分明、逻辑严谨的论证,尽量用学科术语回答 第二段 提出正确、鲜明的观点或论点 第一段 依据三段论,上述例题可结合前两步分析拟定答案如下:示例一观点:钱穆认为“国民应该了解本国的历史”,此观点正确。结论:总之,读史可使国民增强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力。论证:国民读史可知:中国为人类物质文明作出贡献,如中国最早培植了粟、水稻,创造了丝绸、瓷器文明,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中国为人类政治文明作出贡献,如创立了先进的选官制度科举制
14、,促进了人才的流动;中国为人类精神文明作出贡献,如孔子创立儒家,逐步形成儒家文化圈,四大发明推动了世界的进步,文学艺术的繁荣丰富了国人精神文化,影响了周边国家的发展。1940年,钱穆强调“国民应该了解本国的历史”,是为了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抗战必胜的信心。示例二观点:钱穆认为“国民对本国历史的了解,必附随一种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此观点正确。论证:中华文化曾长期领先世界,必然使国民附随一种对中华历史文化的温情与敬意。如汉代丝绸之路开通,中国的丝织、冶铁技术传入中亚、欧洲,中华文化开始走向世界,促进了世界的进步;唐代丝绸之路海陆并举,茶叶、瓷器、纸张等传播到世界,丰富了世界文化生活,并形成了中华文
15、化圈的格局;宋元时期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传播到欧洲,促进欧洲社会的进步;明代郑和下西洋后,华侨下南洋,带去了中华先进文化,促进了东南亚的开发。1940 年,钱穆强调此观点,是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抗战的民族意志精神。结论:总之,对中华文明附随一种温情与敬意,必将促进文化认同、民族认同,进而弘扬民族精神。示例三观点:钱穆认为“国民对本国历史存有敬意,会减少偏激的虚无主义和自大心态”,此观点正确。论证:古代中华文化曾长期领先世界,到明清形成了天朝上国的自大心态,对外闭关自守,结果加速了中国的落后。近代中国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主动学习西方,洋务运动学习器物、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学习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思想,中国现代化进程逐步深入,但又出现了“打倒孔家店”全盘西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心态。国民只有对本国历史的深入了解,在存有温情和敬意同时,又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会减少偏激的虚无主义和自大心态。1940年,钱穆强调此观点,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抗战胜利的信心。结论:总之,只有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历史观,才能增强国民意识,才有可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谢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