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1章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1.1走近运动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的物体B.只有做直线运动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C.转动着的物体不可以看成质点D.任何物体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看成质点解析:质点是把物体看成一种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大小的点。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不是以其大小而论,而是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有无影响。如果无影响或影响不大,物体就可以看成质点,否则就不能看成质点,任何物体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看成质点。选项A、B、C均错,D正确。答案:D2.关于参考系的选择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研究一汽车的速度,如果选取不同物体作为
2、参考系,得到的结果一定不同B.研究月球绕地球的运动,以太阳为参考系比以地球为参考系更方便C.选择作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就一定要把它看作是静止的D.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一定要选择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考系解析:参考系就是我们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看作是静止的物体,C正确;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不一定非要选择地球或相对地球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B、D错误;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不一定相同,A错误。答案:C3.2014年索契冬奥会圣火传递过程中,观察图中的旗帜和甲、乙两火炬手所传递的圣火火焰,关于甲、乙两火炬手相对于静止旗杆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旗杆和甲、乙两火
3、炬手在同一地区)()A.甲、乙两火炬手一定向左运动B.甲、乙两火炬手一定向右运动C.甲火炬手可能运动,乙火炬手向右运动D.甲火炬手可能静止,乙火炬手向左运动解析:旗帜向左偏,说明有向左吹的风,由甲的火焰向左偏,无法确定甲的运动状态,甲可能静止,也可能向右运动,还可能向左以小于风速的速度运动;乙的火焰向右偏,所以乙一定向左运动,且速度大于风的速度。答案:D4.甲、乙两运动员分别参加了在主体育场的400m标准跑道上举行的400 m和100 m田径决赛,且两人都是在最内侧跑道完成了比赛,则两人在各自的比赛过程中通过的位移大小s甲、s乙和通过的路程s甲、s乙之间的关系是()A.s甲s乙,s甲s乙B.s
4、甲s乙C.s甲s乙,s甲s乙D.s甲s乙,s甲s乙解析:田径场上的跑道如下图所示,400m比赛要从起点环绕跑道一圈,最内侧跑道的起点和终点重合,因此,路程s甲=400m,位移s甲=0,而100m比赛是直道,路程s乙=100m,位移s乙=100m,显然s甲s乙。答案:B5.如图所示是一个半径为R的中国古代八卦图,中央部分是两个半圆,练功人从A点出发沿ABCOADC行进,最后到达C点,在整个过程中,此人所经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A.3R2RB.3R3RC.4R4RD.4R4R解析:此人经过的路程为2R+2=3R,位移大小为直径AC的长度,即2R。答案:A6.(多选)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下列说
5、法正确的是()A.时刻是表示较短的时间间隔,而时间间隔是表示较长的一段时间B.描述运动时,时刻对应的是某一位置,时间间隔对应的是一段位移C.第5s内指的是4s末到5s末这1s的时间间隔D.1分钟内有60个时刻解析:时刻表示的是某一瞬时,不是时间间隔,A错误;时间间隔与位移对应,时刻与位置对应,B正确;第5 s内是一段时间间隔,即4 s末到5 s末这段时间,C正确;1分钟内有60 s,但1 s可以划分很多时刻,D错误。答案:BC7.(多选)一个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动,它的位置坐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x=-2t2-3t+1(m),式中t的单位为“s”。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从坐标
6、原点开始运动B.质点一直向x轴的负方向运动C.在最初的1s内,质点的位移是-4m,“-”表示位移的方向与x轴的正方向相反D.在最初的1s内,质点的位移大小是5m,位移的方向与x轴的正方向相反解析:t=0时,x0=1m,故质点从坐标为1m处开始运动,A错误;随着t的增大,x逐渐减小,可见质点一直向x轴的负方向运动,B正确;t=1s时,x1=-4m,所以在最初的1s内,质点的位移s=x1-x0=-4m-1 m=-5 m,即位移大小为5 m,方向与x轴的正方向相反,C错误、D正确。答案:BD8.气球升到离地面80m高时,从气球上掉出一小球,小球又上升了10m后才开始下落,规定向上方向为正方向。(1)
7、小球从离开气球到落到地面的路程是多少?(2)小球从离开气球到落到地面时的位移大小是多少?方向如何?解析:作出小球离开气球后的轨迹示意图如图所示,假设小球在A点时离开气球,上升到最高点B点,最后落到地面上的C点。 (1)小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路程l=AB+BC=10m+90 m=100 m(2)小球从离开气球到落到地面时的位移s=AC=80m,方向竖直向下。答案:(1)100m(2)80m方向竖直向下9.某人从家门口A处开始散步,先向南走了50米到达B处,再向东走了100米到达C处,最后又向北走了150米到达D处,则:(1)此人散步的总路程和总位移各是多少?(2)要比较确切地表示此人散步过程中的各位置,应采用什么数学方法较妥?将其分别表示出来。(3)要比较确切地表示此人散步的位置变化,应用位移还是路程?解析:(1)作出人行进的路线图如图甲所示。路程s路=AB+BC+CD=(50+100+150)m=300 m。位移s=AD= m=100 m,方向北偏东45。(2)在路线图中作出如图乙所示的坐标系,各位置的坐标为A(0,50),B(0,0),C(100,0),D(100,150)。(3)位移是表示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描述位置变化时应用位移表示。答案:见解析- 3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