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江门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53989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56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江门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广东省江门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广东省江门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广东省江门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广东省江门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广东省江门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广东省江门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广东省江门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广东省江门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广东省江门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广东省江门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广东省江门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广东省江门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广东省江门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广东省江门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广东省江门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广东省江门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广东省江门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广东省江门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广东省江门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广东省江门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9页
广东省江门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9页
广东省江门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9页
广东省江门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9页
广东省江门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9页
广东省江门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9页
广东省江门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29页
广东省江门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29页
广东省江门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广东省江门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不同生物的细胞大小和数目不同,但细胞周期长短相同B. 同一生物各种组织的细胞周期长短相同,但分裂间期和分裂期长短不同C. 若在分裂间期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则有丝分裂前期每个染色体仍含有2条染色单体,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的相同D.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配对,每个四分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答案】D【解析】【分析】真核细胞的分裂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一次分裂完成为止,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

2、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完成DNA分子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不同生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一般不同。同一生物各种组织的细胞周期长短也不完全相同,所以G1、S、G2和M期长短也不同。【详解】不同生物的细胞周期的长短不同,A错误;同一生物不同组织细胞的细胞周期可能不同,B错误;若在分裂间期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则DNA不能完成复制,所以不会出现每个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的现象,也不会分裂形成子细胞,C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配对,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形成一个四分体,D正确。故选D。2.在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和DNA都有复制和加倍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染色体复制后

3、其数量是之前的一倍B. 细胞中b、d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C. 染色体复制的实质是DNA数量的加倍D. 细胞中a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c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后期【答案】A【解析】【分析】题图分析:a表示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b表示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c表示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分裂后期;d表示DNA数目加倍,发生在分裂间期。【详解】染色体复制后形成两条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相连,其数量不变,A错误;细胞分裂间期,DNA分子进行复制,且复制后DNA数目加倍,B正确;染色体复制实质是DNA的复制,DNA数量的加倍,C正确;a表示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c表示染色体数目加

4、倍,其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D正确。故选A。3.下图表示真核细胞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核膜在cd时期消失,在ab时期重现B. 细胞中的DNA含量加倍是在ea时期C. 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是在bc时期D. 植物细胞中,de时期囊泡的活动加强【答案】A【解析】【分析】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

5、失。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真核细胞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变化,其中bc表示分裂间期;cd表示分裂前期;de表示分裂中期;ea表示分裂后期;ab表示分裂末期。【详解】核膜消失在前期,重建在末期,根据分析可知,cd为前期,ab表示末期,A正确;间期DNA复制会导致核DNA含量加倍,而bc表示分裂间期,ea表示分裂后期,B错误;由于后期着丝点的分裂导致细胞中染色体数量加倍,而bc表示分裂间期,C错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中央会出现细胞板形成新的细胞壁,高尔基体与细胞壁形成有关,ab时期属于细胞分裂的末期,高尔基体的活动加强,D错误。故选A。4.有丝分裂的过程中,当细胞的染色体数:

6、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时,该细胞还可能会发生()A. 细胞质进行不均等分裂B.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C. 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D. DNA聚合酶较为活跃【答案】C【解析】【分析】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变化特点 (体细胞染色体为2N):染色体变化:后期,着丝点分裂,加倍(2N4N); 核DNA变化:间期,DNA复制,加倍(2N4N);末期,细胞一分为二,还原(2N); 染色单体变化:间期出现(04N),后期消失(4N0),存在时数目同DNA。因此,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据此答题:【详解】有丝分裂前期和中

7、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有丝分裂细胞质进行均等分裂,不可能存在不均等分裂,A不合题意;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单体消失,B不合题意;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C符合题意;有丝分裂间期进行DNA的复制,此时DNA聚合酶较为活跃,D不合题意。【点睛】本题关键是理解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时,细胞所对应的时期。考查学生有丝分裂中各物质的变化情况。5.依据生理特点,鉴别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可靠的方法是检查它的A. DNA复制的方式B. 是否出现星射线C. 细胞质分成两部分的方式D. 自身的

8、蛋白质合成的方式【答案】C【解析】动植物细胞的DNA分子自我复制的方式均为半保留复制,A错误;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均有中心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中心体会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B错误;动物细胞在末期时由细胞膜向内凹陷然后缢裂成两个子细胞,而植物细胞是形成细胞板,进而形成细胞壁,细胞一分为二,C正确;所有细胞合成蛋白质的方式都是脱水缩合,D错误。6.以下有关细胞大小和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体积越小,表面积也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低B. 原核细胞只能通过无丝分裂增加数目C. 人的成熟红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蛙的红细胞能进行无丝分裂D. 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之一是细胞核中的DNA不会随着细胞

9、体积的扩大而增加【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细胞体积越小,其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高,A错误;B、无丝分裂是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方式,B错误;C、人的红细胞为分化细胞不能发生细胞分裂,蛙的红细胞能进行无丝分裂,C错误;D、细胞核中的DNA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也导致细胞不能无限长大,D正确故选:D7.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果蝇某细胞的染色体已经分成两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B. 着丝点分裂一定导致DNA数目加倍C. 染色体DNA一定由母链和子链组成D. 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其体细胞的2倍【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果蝇某细胞的染色

10、体已经分成两组,说明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若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则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都是体细胞的两倍;若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则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DNA含量是体细胞的二倍。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则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都与体细胞相同。【详解】果蝇某细胞的染色体已经分成两组,说明是后期,可能是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中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存在同源染色体,A错误;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但DNA数目不变,B错误;DNA复制方式为半

11、保留复制,所以子代DNA中一定有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C正确;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即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2倍;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相等,D错误。故选C。8.下图是一个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此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B. 此细胞分裂结束以后,子细胞内的染色体有4条C. 该细胞此时有染色单体8条D. 和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答案】B【解析】【分析】由于着丝点已经分裂,所以该图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图。和(或)为同源染色体,和(或)为同源染色体。和(或)为同源染色体,和(或)为同源染色体。该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

12、,不含染色单体。【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此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A错误;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平均移向细胞两极,故此细胞分裂结束以后,子细胞内的染色体有4条,B正确;由于着丝点已经分裂,故该细胞不存在染色单体,C错误;和是着丝点分裂后的姐妹染色体,不是一对同源染色体,D错误。故选B。9.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以下变化可能发生于同一时期的是( )A. DNA分子的复制和染色体数目加倍B. 染色单体形成和细胞板的出现C. 着丝点的分裂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 核膜的消失和纺锤体的形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在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分子的复制和染色体数目加倍分别发生于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后期,A项正确;染

13、色单体形成和细胞板的出现分别发生于有丝分裂的间期和末期,B项正确;着丝点的分裂发生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C项正确;核膜的消失和纺锤体的形成均发生于有丝分裂的前期,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10. 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以下各组之间的数量关系一定不相等的是 ( )A. 染色体数目与着丝点数目B. 染色体数目与染色单体数目C. DNA分子数目与染色单体数目D. 染色体数目与DNA分子数目【答案】B【解析】染色体数目以着丝点数目计算,二者数量一定相等;一条

14、染色体数目要么含有两条染色单体,要么不含有染色单体,二者数量一定不相等;染色单体存在时,DNA分子数目与染色单体数目一定相等;一条染色体含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选B。11. 下列对四分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一个四分体有两个着丝点B.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染色体交叉互换C. 一个四分体有4条脱氧核苷酸长链D. 人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23个四分体【答案】C【解析】联会是指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该时期已完成复制,染色单体已形成,所以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所以一个四分体有两条染色体,有两个着丝点,A正确;B由于同源

15、染色体联会在一起,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染色体交叉互换,B正确;C一个四分体有两条复制后的染色体,所以含有4条DNA,含8条脱氧核苷酸长链,C错误;D人体细胞含染色体23对同源染色体,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23个四分体,D正确。【考点定位】减数分裂【名师点睛】首先知道联会与四分体的概念 联会是指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该时期已完成复制,染色单体已形成,所以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四分体的个数等于减数分裂中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对数。联会后的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发生交换片段,即交叉互换。通过交叉互换可实现基因重组,产生

16、多种配子,产生可遗传变导。另外需要注意 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不一定相同。如人的X和Y染色体,X染色体比Y染色体大得多,但减过程中能联会,仍称为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特有的现象,有丝分裂过程中不进行联会,不存在四分体。12.某二倍体动物的某细胞内含有10条染色体、10个DNA分子,且细胞膜开始缢缩,则该细胞A. 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 正在发生基因自由组合C. 将形成配子D. 正在发生DNA复制【答案】C【解析】【分析】解答本题要紧扣题中的关键词“细胞膜开始缢缩”,说明细胞即将分离形成子细胞,这有两种可能: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和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再充分利用题中所给的另

17、一条件“含10条染色体,10个DNA分子”,从而排除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详解】该生物是二倍体生物,此时细胞膜开始缢缩,说明此细胞处于细胞分裂的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相等,说明着丝点已分裂,故不可能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10条染色体、10个DNA分子,说明每一极有5条染色体,所以每一极中一定无同源染色体,即该细胞不可能为有丝分裂后期,因此该细胞只能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结合选项可知该细胞将形成配子。综上所述,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

18、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3.关于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细胞凋亡是由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控制的B. 细胞坏死是细胞凋亡的同义词C. 细胞坏死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D. 细胞的自我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不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属于正常的生命现象,对生物体有利;细胞坏死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是不正常的细胞死亡,对生物体有害。【详解】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A正确;细胞凋亡又称细胞编程性死亡,指的是细胞按照自然规律(即基因)死亡,而细胞坏死指的是非正常因素导致细胞死亡,两者意

19、义不同,B错误;细胞坏死是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细胞非正常性死亡,C错误;细胞的自我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D错误。故选A。14.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强B. 癌细胞具有细胞增殖失控的特点C. 正常细胞的衰老凋亡必将使个体衰老死亡D. 幼年个体生长需细胞增殖,成年后不需细胞增殖【答案】B【解析】全能性是已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弱,A错误;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细胞增殖失控,B正确;人是多细胞生物,正常细胞的衰老凋亡不会导致个体衰老死亡,C错误;幼年个

20、体生长的过程需细胞增殖分化,成年后也需细胞增殖分化,D错误。【考点定位】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等15. 在不断增长的癌组织中,癌细胞A. 凋亡基因表达增强B. 都有染色单体C. 都在合成蛋白质D. DNA量都相等【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能力,不会凋亡,A错。癌细胞不都处于分裂期,更多处于分裂间期,DNA还没有复制,没有单体,BD错。癌细胞代谢旺盛,不断合成蛋白质,C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癌细胞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16.下列实例可以说明细胞具有全能性的是A. 草履虫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新个

21、体B. 小鼠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形成各种血细胞C. 小麦种子萌发形成幼苗D. 蝴蝶兰的叶肉细胞经离体培养发育成幼苗【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全能性为细胞具有发育为新个体的潜能。草履虫为单细胞生物,细胞分裂即生殖,不能说明细胞全能性,A错。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形成各种血细胞体现细胞的局部全能性,B错。种子为植物有性生殖繁殖器官,萌发形成幼苗不能体现细胞全能性,C错。叶肉细胞经离体培养结构脱分化和再分化发育成幼苗,体现植物体细胞全能性,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全能性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17.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

22、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的遗传实验基础上的B. “遗传因子在体细胞的染色体上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C. “F1 (Dd)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D和d)”属于推理内容D. 对推理(演绎)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是通过测交实验完成的【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孟德尔是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的遗传实验基础上发现并提出问题的,A正确;受科学发展的局限,该时期还没有发现染色体的结构,孟德尔仅提出“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的假说,B错误;“F1(Dd)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D和d)”属于孟德尔的推理内容,并通过测交实验对假说做了验证,C、D正确。

23、考点:本题考查孟德尔“假说-演绎”法,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18.某养猪场有黑色猪和白色猪,假如黑色(B)对白色(b)为显性,要想鉴定一头黑色公猪是杂种(Bb)还是纯种(BB),最合理的方法是A. 让该公猪充分生长,以观察其肤色是否会发生改变B. 让该黑色公猪与黑色母猪(BB或Bb)交配C. 让该黑色公猪与白色母猪(bb)交配D. 从该黑色公猪的表现型即可分辨【答案】C【解析】让黑色公猪与白色母猪交配,亲本基因型组合为B_和bb,若子代全为黑色猪,黑色公猪的基因型为BB;若子代既有黑色猪,又有白色猪,则黑色公猪的基因型为Bb,因此可以通

24、过子代中表现型来确定黑色公猪的基因型,故C正确;由于黑色为显性性状,无法通过观察表型确定公猪基因型,黑色公猪的遗传物质不会随着公猪的生长而发生改变,故A、D均错误。若选择用于交配的黑色母猪的基因型为BB,则无论待测黑色公猪基因型如何,子代都为黑色,不能够判断黑色公猪的基因型,所以B也错误。19.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F1产生配子的分离比F2性状分离比F1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亲本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F2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25、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详解】在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是1:1,正确;F2性状分离比为3:1,错误;F1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是1:1,正确;亲本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只有一种,错误;孟德尔没有做F2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实验,错误。综上分析,只有符合题意,即D正确,ABC错误。故选D。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孟德尔定律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B. 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中C. 按照孟德尔定律,AaBbCcDd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16种D. 按照孟德尔定律,对AaBbCc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有8种【答案】D【解析】【分析】1、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

26、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详解】孟德尔定律认为遗传因子是独立存在,不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A错误;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错误;按照孟德尔定律,AaBbCcDd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3333=81种,C错误;按照孟德尔定律,对AaBbCc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有222=8种,D正确。故选D。【点睛】对于两对或多对性状,可先研

27、究每一对性状的基因型种类,然后再把它们组合起来。21.某紫花植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97,则正确的是A. 该性状可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B. 子代紫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1/16C. 子代白花植株基因型有3种D. 亲代紫花植株测交后代紫花白花为11【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子代出现了9:7的比例,该比例是9:3:3:1的变形,是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结果,A正确;B、根据题意可知,亲代的紫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后代紫花占,因此紫花中能稳定遗传(AABB)的占,B错误;C、子代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5种,包括AAbb、Aabb、aaBB、aaBb、aabb,C错误;D、亲代的紫花植

28、株基因型为AaBb,因此测交后紫花:白花为1:3,D错误故选:A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22.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A. 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B. 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C. 杂合子自交后代可以出现纯合子D. 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答案】C【解析】【分析】1、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个体的现象。2、孟德尔在杂交豌豆实验中,把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子一代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3、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就

29、是相对性状。【详解】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个体的现象,A错误;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不一定是显性性状,如aaaaaa,后代表现为隐性性状,B错误;杂合子自交后代可以出现纯合子,如Aa自交的后代有AA、Aa、aa,C正确;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短毛都是相对性状,长毛和卷毛不是相对性状,D错误。故选C。23.灰兔和白兔杂交,F1全是灰兔,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中有灰兔、黑兔和白兔,且比例为934,则A. 家兔的毛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 F2灰兔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4C. F2灰兔基因

30、型有4种,能产生4种比例相等配子D. F2白兔中,纯合子的概率是1/2【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F2中有灰兔、黑兔和白兔,比例为9:3:4,说明家兔的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其中灰兔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黑兔的基因型为AAbb、Aabb(或aaBB、aaBb);白兔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或AAbb、Aabb、aabb),F2灰兔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9;F2灰兔基因型有4种,能产生4种配子,但比例不相等。【详解】9:3:4实质上是9:3:3:1的变式,所以家兔毛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A错误;F2

31、灰兔有4种基因型(1/9AABB、2/9AABb、2/9AaBB、4/9AaBb),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9,B错误;F2灰兔基因型有(1/9AABB、2/9AABb、2/9AaBB、4/9AaBb)4种,可产生的AB配子占1/9+2/91/2+2/91/2+4/91/4=4/9,同理可算出Ab和aB配子各占2/9;ab配子占1/9。所以F2灰兔产生配子及比例为AB:Ab:aB:ab=4:2:2:1,C错误;根据分析可知,F2白兔基因型为1aaBB、2aaBb、1aabb(或1AAbb、2Aabb、1aabb),故F2白兔中纯合子的概率是1/2,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

32、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要求学生能根据子代表现型比例判断亲代基因型。24.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 伴性遗传均有交叉遗传和隔代遗传现象B. 初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C.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D.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随性染色体传递【答案】D【解析】【分析】决定性别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但是性染色上的基因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基因在染色体上,并随着染色体传递。隔代交叉遗传是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次级精母细胞不一定含有Y染色体。【详解】伴X隐性遗

33、传病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的特点,但伴X显性遗传病和伴Y遗传病没有此特点,A错误;X和Y为同源染色体,在初级精母细胞中一定含有Y染色体,但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由于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有的含X染色体,有的含Y染色体,B错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只有那些能影响到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性激素合成的基因才与性别决定有关,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如与人类红绿色盲有关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但该基因与性别决定无关,C错误;基因在染色体上,伴随着染色体遗传,故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人类的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要求考生识记人

34、类的性别决定方式,明确体细胞和生殖细胞都同时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识记伴性遗传的概念,明确决定性别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但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决定性别。25. 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为1:1,原因是( )A. 雌配子:雄配子=1:1B. 含X的精子:含Y的精子=1:1C. 含X的配子:含Y的配子=1:1D. 含X的卵细胞:含Y的卵细胞=1:1【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在XY型性别决定中,雌雄个体产生的配子是不一样多的,如以人为例,男性一次可以产生几亿个精子,而女性一次一般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所以一般雄配子要远远多于雌配子,A错误; 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雌性个体(XX)减数

35、分裂形成的配子全部是X,雄性个体(XY)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雄配子X和Y,这两种雄配子与雌配子结合的机会也相等,所以产生的两种性别的个体比例为1:1,B正确;在XY型性别决定中,雄性个体形成的配子中含X的配子:含Y的配子=1:1,而雌性个体形成的配子全部是X,没有Y,C错误;在XY型性别决定中,雌雄个体产生的配子是不一样多的,一般雄配子要远远多于雌配子,所以含X的卵细胞要远少于含Y的精子,D错误;答案是B。考点:本题考查性别决定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26.如图为杜氏肌营养不良(4不携带致病基因)的遗传系谱图。

3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家系调查是绘制该系谱图的基础B. 致病基因始终通过直系血亲传递C. 可推知家系中2与3的基因型不同D. 若3与4再生孩子则患病概率为1/4【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绘制系谱图要以家系调查为基础,故A正确。致病基因是通过直系血亲传递的,故B正确。由图可知双亲没病III4不携带致病基因而其儿子有病说明是伴X隐性遗传病,II2有可能是携带者,而III3一定是携带者,故C错误。III3和III4再生孩子患病概率是1/4,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系谱图的分析能力。27.某男孩为血友病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不是血友病患

37、者。该男孩血友病基因在该家族中传递的顺序是()A. 外祖父母亲男孩B. 外祖母母亲男孩C. 祖父父亲男孩D. 祖母父亲男孩【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意知,血友病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某男孩为血友病患者,但他的父母不患病,因此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详解】据分析正常女性个体有可能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男性个体没有携带者,要么患病,要么没有该病的致病基因,该男孩的父亲、祖父、外祖父都不患病,男孩含有该病的致病基因,因此该患病男孩的致病基因来自他的母亲,母亲的致病基因来自他的外祖母,因此血友病基因在该家庭中传递的顺序是外祖母母亲男孩。故选B。【点睛】识记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根据题干

38、给出的信息进行解答。28.某株玉米基因型为AABB,周围虽生长有其它基因型的玉米,但此株玉米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A. AABBB. AABbC. aaBbD. AaBb【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产生的配子类型为AB,不论另一亲本基因型如何,后代一定从该玉米获得AB基因,所以后代不会出现含有隐性纯合基因的情况(基因突变除外),故子代不会有aaBb基因型。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遗传定律和受精作用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9. 赫尔希和蔡斯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分别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39、 若32P标记组的上清液有放射性,则可能的原因是搅拌不充分B. 选用T2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成分只有蛋白质和DNAC. 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分别用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D. 未标记的噬菌体在含32P的细菌体内复制三次,其子代噬菌体中含32P的个体占3/4【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噬菌体中DNA可用32P标记,若32P标记组的上清液有放射性,则可能的原因是部分噬菌体未侵入细胞或时间过长噬菌体又从细菌释放,A错误;噬菌体的成分为DNA和蛋白质,侵入细菌中的物质只有DNA,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正确;噬菌体为病毒,不能直接在培养基上培养,

40、应先用含32P或35S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该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使其带上32P或35S的标记 ,C错误;未标记的噬菌体在含32P的细菌体内不管复制几次,其子代噬菌体全部含32P,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30.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关于探究遗传物质的两个经典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两个实验均采用了对照实验和同位素标记的方法B. 两者的关键设计思路都是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C. 赫尔希与蔡斯对同一组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分别采用35S和32P标

41、记D.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B【解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采用了对照实验的方法,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采用了同位素标记的方法,A错误;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是,设法将DNA与其他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他们的作用,B正确;赫尔希与蔡斯对不同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分别采用35S和32P标记,C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错误。【考点定位】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名师点睛】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

42、质。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将S型细菌的各种成分分离,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核酸合成组装释放五个过程;进入细菌体内的是噬菌体的DNA,噬菌体蛋白质留在外面不起作用。31.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之间最可能相同的是A. 碱基对的排列顺序B. 氢键的数目C. (A+T)/(G+C)的比值D. 脱氧核苷酸的种类【答案】D【解析】【分析】1、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2、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可能是相同的基因或等位基因。【详解】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基因可能是相同基因,也可能是等位基因,所以二者碱

43、基排列顺序可能不同,A错误;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间碱基数量可能不同,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的数目可能不同,B错误;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DNA一般不同,而不同DNA分子中(A+T)/(G+C)的比值一般不同,C错误;不同DNA分子中均含有4种脱氧核苷酸,所以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之间最可能相同的是脱氧核苷酸的种类,D正确。故选D。32.某一个DNA分子的碱基中,腺嘌呤为100个,复制数次后,消耗周围环境中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 500个,则该DNA分子已经复制了()A. 3次B. 4次C. 5次D. 6次【答案】B【解析】1分子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含有1分子的腺嘌呤,已知某DNA分子共含有100个腺嘌

44、呤,说明该DNA分子共含有100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假设该DNA分子已经复制了n次,依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和题意则有:(2n1)1001500,解得n4。综上分析,B正确,A、C、D均错误。33.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中核苷酸的种类是A. 5种B. 4种C. 8种D. 2种【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内既含有DNA又含有RNA,但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为DNA。【详解】所有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而组成DNA的核苷酸为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共四种,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34. 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相邻的碱基中A与T

45、的连接是通过A. 氢键B. -脱氧核榶-磷酸-脱氧核糖-C. 肽键D. -磷酸-脱氧核糖-磷酸-【答案】B【解析】相邻碱基之间连接是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是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把两个相邻碱基连接起来的,故选B。35.下列有关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 DNA在复制过程中只以其中一条链作为模板链B. DNA的复制通常发生在细胞分裂前期C. DNA的复制过程是先解旋后复制D. DNA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答案】D【解析】【分析】1、DNA分子复制的特点: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两条子链的合成方向是相反的。2、DNA分子复制的场所、过程和时间: (1)DNA分子复制的场所

46、: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2)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解旋: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条母链为模板,以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形成子代DNA: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从而形成2个与亲代DNA完全相同的子代DNA分子。(3)DNA分子复制的时间: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3、复制需要的基本条件:(1)模板:解旋后的两条DNA单链(2)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3)能量:ATP(4)酶:解旋酶、DNA聚合酶等【详解】DNA在复制过程中两条链均作为模板链,A错误;DN

47、A的复制通常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B错误;DNA的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C错误;由上述分析可知,DNA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DNA分子的复制,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复制方式的时期、所需的条件、过程、特点、方式及意义等基础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36.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关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是A. 运用类比推理提出的B. 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的C. 通过做实验研究得出的结论D. 运用系统分析法提出的【答案】A【解析】【分析】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于1866年进行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

48、萨顿用类比推理法于1903年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于1910年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详解】萨顿关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运用的是类比推理法,他将看不见的基因与看得见的染色体的行为进行类比,根据其惊人的一致性,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萨顿没有做实验进行研究。综上所述,BCD错误,A正确。故选A。37.下列有关DNA与基因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基因是碱基对随机排列而成的DNA片段B. 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C. DNA的碱基排列顺序就代表基因D. 组成不同的基因的碱基数量一定不同【答案】B【解析】基因是具有遗传效

49、应的DNA片段,A错误。一个DNA上可以有许多个基因,B正确。DNA中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中碱基排列顺序才是基因,C错误。组成不同的基因的碱基数量可能相同,D错误。38.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是A. 达尔文B. 孟德尔C. 格里菲思D. 沃森和克里克【答案】D【解析】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是沃森和克里克,故D正确。39.下列关于DNA和基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DNA分子具有特异性B. DNA分子具有多样性C.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 基因中磷酸和脱氧核糖形成的序列蕴含着遗传信息【答案】D【解析】【分析】DNA分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构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

50、的数量和排列顺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序列;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详解】DNA分子中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A正确;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B正确;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正确;基因中碱基对的排列序列蕴含着遗传信息,D错误。故选D。40. 下列物质中与DNA复制无关的是A. ATPB. DNA的两条模板链C. 解旋酶D. 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DNA复制条件是酶、模板、原料和能量,故ABC正确,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是组成RNA

51、的基本单位,故D错误。【考点定位】DNA复制二、非选择题41. 下图甲中a、b、c、d表示某植物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到的该植物组织切片有丝分裂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_区细胞,该区细胞的特点是:_。(2)请按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排列图乙中细胞A、B、C、D:_。细胞D内发生的主要染色体行为变化为_。(3)细胞是独立分裂的,但不能选定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原因是_。【答案】 (1). b (2). 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3). BADC (4). 每个着丝点分裂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由纺锤丝牵引着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52、 (5). 细胞已经死亡【解析】【分析】分析甲图:图甲中a、b、c、d表示某植物根尖的不同区域,其中a为根冠;b为分生区;c为伸长区;d为成熟区。分析乙图:图乙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到的该植物组织切片有丝分裂的模式图,A细胞中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全部排列在赤道板上,为有丝分裂中期;B细胞中染色体散乱排列在细胞中,为有丝分裂前期;C细胞存在细胞板,为有丝分裂末期;D细胞中着丝点已经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详解】(1)a是根冠,b是分生区,c是伸长区,d是成熟区,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所以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b区细胞。(2)A处于中期,B处于前期,C处于末期,D处于

53、后期,因此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排列顺序为BADC。D细胞为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每个着丝点分裂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由纺锤丝牵引着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3)制作装片时经过了解离过程,细胞已经死亡,因此不能选定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点睛】本题结合根尖结构示意图和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要求考生识记植物根尖的结构,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区的名称及细胞的特点;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细胞所处的时期。42.下列甲、乙、丙图分别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生物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和分裂过程中物质或结构变化的相关模式图。请据图

54、回答问题:(1) 图甲中细胞的名称是_,细胞内有DNA_个。(2) 图甲中细胞处于图乙_段,图甲中,处于图乙HI阶段的是_(填数字)。(3) 图丙a、b、c中表示DNA分子的是_,图甲中对应图丙时期的细胞是_,图丙中,完成了图乙中的_段的变化【答案】 (1). (第一)极体 (2). 4 (3). AB (4). (5). c (6). (7). BC【解析】【分析】分析甲图: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已经分裂,处于减数第

55、二次分裂后期。分析乙图:图示纵坐标为同源染色体的对数,有丝分裂中一直存在同源染色体,而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不存在同源染色体,故虚线之前表示有丝分裂过程,虚线之后表示减数分裂。分析丙图:a表示染色体、b表示染色单体、c表示DNA。中无染色单体,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两倍,可代表有丝分裂后期;中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DNA含量=1:2:2,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代表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全过程。【详解】(1)图甲中,根据细胞的不均等分裂可知,该生物的性别为雌性,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应为

56、第一极体;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4个DNA。(2)图乙中AB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CD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EF段表示有丝分裂末期。图甲中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对应于图乙中的AB段;图乙HI阶段没有同源染色体,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对应于图甲中图像。(3)根据染色单体在有些细胞中为0,而存在染色单体时,核DNA数量和染色单体数量相等,所以图丙a、b、c中表示DNA分子的是c。图丙时期含有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全过程,对应图甲中。图丙中表示有丝分裂后期,过程,表示着丝点分裂的过程,而图乙中的BC段表示着丝点分裂,所以图丙中,完成了图乙中的BC段的

57、变化。【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曲线图和柱形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能准确判断乙图各区段形成的原因及所处的时期;准确判断图丙中a、b和c的名称及各组所代表的时期。43.鳟鱼的眼球颜色和体表颜色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现以红眼黄体鳟鱼和黑眼黑体鳟鱼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1)在鳟鱼体表颜色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鳟鱼的基因型是_。(2)已知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

58、自由自合定律,理论上F2还应该出现_性状的个体,但实际并未出现,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_的个体本应该表现出该性状,却表现出黑眼黑体的性状。(3)为验证(2)中的推测,用亲本中的红眼黄体个体分别与F2中黑眼黑体个体杂交,统计每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性状及比例。只要其中有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_,则该推测成立。【答案】 (1). 黄体 (2). aaBB (3). 红眼黑体 (4). aabb (5). 都表现为红眼黄体【解析】【分析】由遗传图可知,红眼与黑眼杂交,子代表现为黑眼,说明黑眼对红眼是显性性状,黄体与黑体杂交,子代表现为黄体,说明黄体对黑体是显性性状,亲本基因型是aaBBAAbb,子一代的基

59、因型是AaBb;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9:3:4,是9:3:3:1的变形,因此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详解】(1)红眼和黑眼这对相对性状中,黑眼是显性;黄体和黑体这对相对性状中,黄体是显性。亲本均为纯合子,所以亲本红眼黄体鳟鱼基因型为aaBB。(2)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会出现性状重组,则还应该出现红眼黑体个体,但实际情况是这种双隐性aabb个体表现为黑眼黑体。(3)亲本红眼黄体基因型为aaBB,F2中黑眼黑体基因型为aabb或A_bb,若子代全部表现为红眼黄体即说明aabb个体表现为黑眼黑体。【点睛】本题知识点是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旨在考查学生

60、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干信息综合解答遗传问题。44.现有一对青年男女(如图中-2与4),在登记结婚前进行遗传咨询。经了解,双方家庭遗传系谱图如下,其中甲遗传病相关基因为A、a,乙遗传病相关基因为B、b。(1)从上述系谱图判断,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乙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_。(2)若1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继续分析下列问题。1的基因型为_,5的基因型为_。受传统观念影响,2和4婚后想生男孩,则他们生出正常男孩的概率为_。2的哥哥和一个不患甲病也不患乙病但患有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女性(纯合子)结婚,则他们生出的小孩不患病的概率为_。【答案】 (1).

61、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3). AaXbY (4). aaXBXB或aaXBXb (5). 5/24 (6). 0【解析】【分析】分析系谱图:由于-2和-5都是患甲病的女性,而其父母均不患甲病,说明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于乙病患者都是男性,且-6患乙病而其父母均不患乙病,所以乙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2)若-1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而-1患乙病,则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1只患乙病,而其女儿患甲病,所以1的基因型为AaXbY。-

62、5只患甲病,但不知-4的基因型,所以-5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由于-1患乙病,-2患甲病,所以-2的基因型为AaXBXb。由于-5患甲病,所以-4和-5关于甲病的基因型均为Aa,则-4的基因型为1/3AAXBY、2/3AaXBY。因此2和4生出正常男孩的概率为(1-2/31/4)1/4=5/24。抗维生素D佝偻病属于伴X显性遗传病,由于该女子是患有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纯合子个体,所以所有子女均会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故2的哥哥和一个不患甲病也不患乙病但患有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女性(纯合子)结婚,则他们生出的小孩不患病的概率为0。【点睛】本题考查伴性遗传、遗传定律的应用和常见的人类遗传

63、病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人类遗传病遗传规律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学生析题解题的能力。本题是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先分析系谱图判断遗传病的类型,写出相关基因型,再根据基因型进行概率计算。45.下图所示DNA分子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DNA分子片段中有_个核苷酸。(2)若该DNA分子片段复制数次后,消耗了环境中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62个,则DNA分子已经复制了_ 次。(3)图中2表示_,4、5、6连接在一起所形成的结构叫_。(4)在该DNA分子片段中,因碱基对组成和序列不同而携带不同的遗传信息,其种类数最多可达到_种。(5)若该DNA分子的一条单链(A+T)/(A

64、+T+C+G)=k,则在整个DNA分子中这种比例是_。【答案】 (1). 8 (2). 5 (3). 腺嘌呤(A) (4).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5). 44 (6). k【解析】【分析】图示为DNA的平面结构图,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1为胞嘧啶,2为腺嘌呤,3为鸟嘌呤,4为胸腺嘧啶,5为脱氧核糖,6为磷酸,7为碱基对,8为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详解】(1)图示中含有4个碱基对,共8个脱氧核糖核苷酸。(2)根据该DNA中有4个碱基对,其中C为2个,设复制n次后共需要环境中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62个,根据(2n-1)2=62,解得n=5。所以该DNA片段共复制了5次。(3)根据碱基互补原则可

65、知,与T配对的2应为腺嘌呤。4是胸腺嘧啶、5为脱氧核糖、6为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胸腺嘧啶可构成一分子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4)在该DNA分子片段中,含有四对碱基对,可构成的DNA的种类数最多可达到44种。(5)由于DNA分子的两条链之间遵循碱基互补配对,故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的数量等于另一条链中A+T的数量,而两条链中的碱基总数也是相同的,所以若该DNA分子的一条单链(A+T)/(A+T+C+G)=k,则在整个DNA分子中这种比例也是k。【点睛】本题结合DNA分子结构示意图,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