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2《礼记》二则 大道之行也 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55385 上传时间:2025-10-29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2《礼记》二则 大道之行也 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大道之行也教学反思本课知识与过程上的具体教学目标为积累相关的文言知识和文学常识;了解古代先贤的治理想和社会构想;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主要是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句读、文言词语的用法、写作特点;通过阅读书下注释及相关资料,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大意。教学目标明确合理。本课在具体实施上,对于字词的解析检查比较到位,但是也占用了部分的课堂时间,因此前半部分显得有些松弛,而且,诵读的时间显然也不够,导致当堂成诵有些不够完善。但从课后的检测来看,学生背诵情况还是很好的。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吸取这一经验教训,类似这种需要一课时完成的文言文,应该课前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并指导学生分组检查或自

2、检。但也应注意不要让学生过分熟稔,否则课堂上学生又会失去兴趣,降低课堂效果。看来课前的准备预习需要把握好分寸。 本课在情感目标上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先贤圣哲对于大同社会的伟大构想;激发学生平等博爱的思想和情感。课堂上教师设置了开放性问题,比如何为讲信修睦;怎么样才能做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作为社会的一个普通成员,我们能做些什么等。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的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中每一个成员的重要作用,理想社会是所有人的理想,我们都要为了这个理想而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同时将这种理想内化为一种道德品质上的自我要求和约束,从而,更加认识到人与社会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学生们的讨论与表述也比较现实,而且能够紧扣身边的生活。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课后的写作作业中,学生表现出了对理想社会的理解与重构,并在一定程度上涉及了社会管理与社会制度等问题,社会素养有所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