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练案二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50673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练案二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练案二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练案二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练案二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练案二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练案二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练案二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练案二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练案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题。(20分)八年,伐陆浑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王孙满曰:“呜呼!君王其忘之乎?昔虞夏之盛,远方皆至,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桀有乱德,鼎迁于殷,载祀六百。殷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必重;其奸回昏乱,虽大必轻。昔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王乃归。十六年,伐陈,杀夏徵舒。徵舒弑其君,故诛之也。已破陈,即县之。群臣皆贺,申

2、叔时使齐来,不贺。王问,对曰:“鄙语曰,牵牛径人田,田主取其牛。径者则不直矣,取之牛不亦甚乎?且王以陈之乱而率诸侯伐之,以义伐之而贪其县,亦何以复令于天下!”庄王乃复国陈后。十七年春,楚庄王围郑,三月克之。入自皇门,郑伯肉袒牵羊以逆,曰:“孤不天,不能事君,君用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惟命是听!宾之南海,若以臣妾赐诸侯,亦惟命是听。若君不忘厉、宣、桓、武,不绝其社稷,使改事君,孤之愿也,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楚群臣曰:“王勿许。”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庸可绝乎!”庄王自手旗,左右麾军,引兵去三十里而舍,遂许之平。潘尫入盟,子良出质。夏六月,晋救郑,与楚战,大败晋师河上,遂

3、至衡雍而归。二十年,围宋,以杀楚使也。围宋五月,城中食尽,易子而食,析骨而炊。宋华元出告以情。庄王曰:“君子哉!”遂罢兵去。(节选自史记楚世家,有删改)1.(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遂至洛,观兵于周郊昔成王定鼎于郏鄏B.呜呼!君王其忘之乎以义伐之而贪其县C.亦何以复令于天下郑伯肉袒牵羊以逆D.引兵去三十里而舍易子而食,析骨而炊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戎”是古代中原王朝对北部地区少数民族的统称,“陆浑戎”即来自中原北方陆浑的少数民族部落。B.“虞夏”指有虞氏之世虞代和夏代。有虞氏是远古部落名,

4、舜是虞代最后一位统治者,称“虞舜”;相传舜禅位禹,夏代由此开始,称为“夏禹”。C.“肉袒牵羊”是古代战败投降的一种仪式。“肉袒”指脱去上衣,露出肢体,以示降服或谢罪。“牵羊”指牵着羊,表示犒劳军队。D.“质”是“质子”,是古代君主为表示诚意与妥协,派往敌方或他国去的人质,多为王子或世子等贵族。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楚庄王胸有大志,意属天下。他借问鼎之机,向王孙满示威。王孙满告诫他君临天下要重德,并借天命之名使楚庄王知难而退。B.楚庄王善于纳谏,过而能改。他攻灭陈国,令其成为楚国的一个县。后来他听从申叔时的劝谏,将陈国政权还给陈君的后裔。C.楚庄王重视

5、道义,言而有信。他力排众议,接受郑伯的投降,亲自指挥军队后退三十里而驻扎,并与郑国订立平等条约。D.楚庄王宅心仁厚,不为已甚。他敬重郑伯的谦卑诚恳,断定他深受人民爱戴,故不灭其国,他赞赏华元为民请命,故退兵离开宋国。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2)孤不天,不能事君,君用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惟命是听!5.楚庄王先后征战陈国、郑国和宋国等三国,都事出有因,请简要说明。(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610题。(20分)李壁字季章。父焘,典国史。壁少英悟,日诵万余言,属辞精博。孝宗尝问焘:“卿诸子孰可用?”焘以壁对。召试,

6、为正字。宁宗即位徙著作佐郎时韩侂胄专国建议恢复用师意方锐壁言进取之机当重发而必至毋轻出而苟沮大臣或以沮兵议忤侂胄得罪贬,壁论待敌先发,然后应之。侂胄意不怿。壁度力不能回,乃入奏:“自秦桧首倡和议,使父兄百世之仇不复开于臣子之口。愚以为宜亟贬秦桧,示天下以仇耻必复之志,则君臣上下奋励振作,拯溃民于残虐,湔祖宗之宿愤。在今日举而措之,无难矣。”疏奏,秦桧坐追王爵。议者谓壁言虽公,特以迎合侂胄用兵之私而已。金遣使来,微示欲和意。丘崈以闻,壁贻崈书,俾遣小使致书金帅求成。金帅报书以用兵首谋指侂胄,侂胄大恚,不复以和为意。壁言:“苟利社稷,固难执一。”侂胄不听,用兵之意益急。壁方与共政,或劝其速去,毋与

7、侂胄分祸,壁曰:“嘻,国病矣,我去谁适谋此?”后侂胄被诛,御史叶时论壁反复诡谲,削三秩,谪居抚州。越四年,复除知遂宁府,未至,而溃兵张福入益昌,戕王人,至遂宁,壁传檄谕之,福等读檄泣下,约解甲降。会官军至挑贼,贼忿,尽燔其城。顾府治曰:“李公旦夕来居,此其勿毁。”壁驰书大将张威,使调兵士来战。威夜遣人叩门,言曰:“贼垒坚不可破,将选死士,梯而登,以火攻之。”壁曰:“审尔,必多杀士卒,盍先断贼汲路与粮道,使不得食,即自成擒矣。”以长围法授之,威用其谋,贼遂平。壁嘉定十五年六月卒,谥文懿。壁嗜学如饥渴,群经百氏搜抉靡遗,于典章制度尤综练。为文隽逸,所著有雁湖集一百卷、涓尘录三卷等。(节选自宋史李壁

8、传,有删改)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宁宗即位/徙著作佐郎/时韩侂胄专国/建议恢复用师/意方锐壁/言/进取之机/当重发而必至/毋轻出而苟沮/B.宁宗即位/徙著作佐郎/时韩侂胄专国/建议恢复/用师意方锐/壁言/进取之机/当重发而必至/毋轻出而苟沮/C.宁宗即位/徙著作佐郎时/韩侂胄专国/建议恢复用师/意方锐/壁言/进取之机/当重发而必至毋轻出/而苟沮/D.宁宗即位/徙著作佐郎时/韩侂胄专国/建议恢复/用师意方锐壁/言/进取之机/当重发而必至/毋轻出而苟沮/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卿,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也可以是君对

9、臣的称谓或夫妻、朋友间的爱称。B.爵,是君主国家贵族封号。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C.秩,指官吏的俸禄,也指官吏的官阶、品级,文中“削三秩”指李壁被贬官三级。D.嘉定、孝宗都是年号,是古代历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往往也是时运变化的标志。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壁聪颖好学,著作颇丰。他年轻时每天诵读一万多字,所写的文章精当广博;求学如饥似渴,涉猎广泛,撰有多部著作。B.李壁审时度势,随机应变。他先是反对韩侂胄草率用兵,后因估计自己的力量不能挽回出兵局面,又建议贬斥秦桧以振奋人心。C.李壁勇于担当,不怕担责。他和韩侂胄共同执掌朝政,韩侂胄

10、执意用兵,他不顾他人劝阻,与韩侂胄一起出兵,兵败后被贬居抚州。D.李壁精于谋略,平定贼兵。平定贼兵的过程中,他调兵遣将,反对火攻,建议采取断汲路与粮道的长围之法,最后贼兵被平定。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金遣使来,微示欲和意。丘崈以闻,壁贻崈书,俾遣小使致书金帅求成。(2)审尔,必多杀士卒,盍先断贼汲路与粮道,使不得食,即自成擒矣。10.韩侂胄被诛杀,李壁要负主要责任吗?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练案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1.AA项“于”,前者介词,在;后者介词,在。B项“其”,前者副词,难道;后者代词,他的。C项“以”,介词,用;后者表修饰。D项“而”,

11、前者“而”,表顺承;后者连词,表目的。2.AA项“戎”是中原王朝对西部少数民族的统称,陆浑戎来自中原的西北部。3.CC项“平等条约”有误,文中有“子良出质”,楚庄王已接受了郑伯的投降,胜负已定,已无“平等”可言。4.参考答案 (1)你不要倚仗九鼎!楚国只要销毁刀剑上的刀尖便可以铸成九鼎。(2)我不为上天所保佑,不能侍奉您,您因此发怒,来到我国,这是我的罪过。我怎敢不听从您的命令呢!解析 这两句话翻译的重点是“阻”,依仗;“喙”,刀尖;“用”,因此;“敢不惟命是听”,判断句。5.楚庄王讨伐陈国,因为夏徵舒杀死了自己的国君;楚庄王攻打郑国,因为郑国没有当楚国的属国;楚庄王攻打宋国,因为宋国杀死了楚

12、国使者。参考译文 八年,楚国讨伐陆浑戎,到达洛阳,在周都郊外阅兵。周定王派王孙满犒劳楚王。楚王向王孙满询问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回答说:“统治国家在于道德不在于宝鼎。”庄王说:“你不要倚仗九鼎!楚国只要销毁刀剑上的刀尖便可以铸成九鼎。”王孙满说:“唉!君王忘记这些了吗?过去虞夏昌盛时,边远的国家都来朝贡,让九州的长官进贡金属,铸成九鼎,在鼎上铭刻各种物类的形体,各种怪异之物都具备,好让百姓知道神灵和奸邪。桀道德败坏,鼎便被迁到殷朝,在殷延续祭祀了六百年。殷纣王残暴狂虐,鼎又被迁到周朝。如果天子道德美好,鼎虽然很小却重得移不动;如果天子道德败坏,鼎即使再重也容易移动。过去,周成王把九鼎安置在郏鄏,

13、占卜说可以传世三十代,立国七百年,这是上天的意旨。如今周王室的德政虽然衰微,但上天的意旨没有改变。鼎的轻重,确实不可以问啊。”楚王这才撤军回国。十六年,楚国讨伐陈国,杀了夏徵舒。因为徵舒杀死了自己的国君,所以楚国杀死了他。攻下陈国后,楚国就把它划作自己的县。群臣都庆贺胜利,只有申叔时刚从齐国出使归来不庆贺。庄王问他为什么,申叔时回答说:“俗语说,牵着牛直接走到人家田里,田的主人抢走了牛。牵牛走入人家田里确实不对,但抢走牛不也太过分了吗?当然,庄王您是因为陈国动乱才率领诸侯们攻伐它,明明是有理攻伐它,但贪婪地把它划归为自己的一个县,又用什么再去号令天下啊!”庄王于是又恢复了陈国后代的地位。十七年

14、春天,楚庄王包围了郑国,三个月攻下它。从皇门进入郑都,郑伯脱去上衣露出胳膊牵着羊迎接庄王说:“我不为上天所保佑,不能侍奉您,您因此发怒,来到我国,这是我的罪过。我怎敢不听从您的命令呢!您把我遗弃到南海,或者把我当臣妾赏赐给诸侯,我也惟命是听。假若您不忘记周厉王、宣王、郑桓公、武公,不断绝他们国家的祭祀,让我改而侍奉您,这是我的心愿,我也不敢有如此的奢望。只是大胆地向您表白一下。”楚国的大臣们都说:“君王不要答应他。”庄王说:“郑国国君能这样谦卑,就一定能诚信用人,怎么可以断绝他们国家的祭祀呢?”说完,庄王亲自举起军旗,左右指挥着军队,率军退后三十里驻扎下来,于是答应与郑国国君讲和。郑大夫潘尫来

15、订立盟约,子良到楚国当人质。夏季六月,晋国救助郑国,与楚国大战,在黄河河畔楚军大败晋军,楚军一直打到衡雍才回去。二十年,楚军包围了宋都,因为宋国杀死了楚国使者。围困宋国五个月之久,都城内粮食吃尽,人们互换亲子而食,劈开人骨当柴烧。宋国的华元出城向楚军讲明实情。庄王说:“这是君子啊!”于是撤军离去。6.B“时”是“当时”的意思,一般做状语,所以应在“韩侂胄专国”前,因此可以排除C、D两项,“壁”是“言”的主语,应在“壁”前断开,可排除A、D项。7.D“嘉定、孝宗都是年号”错,嘉定是年号,孝宗是庙号。8.CC项“与韩侂胄一起出兵,兵败后”于文无据。9.参考答案 (1)金国派使臣来,稍微表示了想议和

16、的意愿。丘崈把这件事报告朝廷,李壁送给丘崈一封信,让他派侍役送信给金兵元帅讲和。(2)真是这样,必然大量损失士卒,为什么不先断绝贼兵汲水的通路和运粮的道路,让他们得不到食物,他们就会自动被擒了。解析 “微”,稍微;“以”,介词把;“闻”,使知道;“俾”,使;“审尔”,真是这样;“盍”,为什么不。10.示例 李壁要负主要责任。李壁与韩侂胄共同执掌朝政,他没有极力阻止韩侂胄对金用兵,反而借贬斥秦桧以振奋人心,促使韩侂胄用兵。李壁不负主要责任。李壁认为要慎重发兵并一定要达到目的,不要轻率出兵而随便停止,但韩侂胄准备不充分,一意孤行造成兵败,致使后来被诛杀。(言之成理即可)参考译文 李壁字季章。他的父

17、亲李焘,主修国史。李壁年轻时聪颖过人,每天诵读一万多字,写的文章精当广博。孝宗曾问李焘:“你的各个儿子中,谁可任用?”李焘回答说李壁可用。被召试后,李壁担任正字。宁宗即位后,李壁改任著作佐郎。当时韩侂胄专权,建议收复失地,出兵的想法正急切。李壁说:“进攻的关键,应该是慎重发兵并一定要达到目的,不要轻率出兵而随便停止。”有的大臣因为提出阻止发兵的意见违逆了韩侂胄获罪被贬,李壁议论应该等待敌人先发兵,然后应对他们。韩侂胄心中不悦。李壁估计自己的力量不能挽回(出兵的局面),就上奏说:“自从秦桧首先提倡和议,这使得父兄百世的仇恨不再从臣子口中说出。臣认为应该立即追贬秦桧,向天下表明报仇雪耻的志向,这样

18、一来,君臣上下奋发振作,从凶残暴虐的敌人手中拯救出离散的人民,洗去祖宗的长久怨愤。在今天提出并去施行这些,不难啊。”奏疏交上去,秦桧被判罪追削王爵。议论的人认为李壁的话虽然公道,只不过是用来迎合韩侂胄用兵的私意而已。金国派使臣来,稍微表示了想议和的意愿。丘崈把这件事报告朝廷,李壁送给丘崈一封信,让他派侍役送信给金兵元帅讲和。金兵元帅回信称用兵的主要谋划者是韩侂胄,韩侂胄大怒,不再考虑议和。李壁说:“如果对国家有利,本来也难以始终采取一个策略。”韩侂胄不听,出兵的想法更加急切。李壁正和韩侂胄共同执掌朝政,有人劝李壁赶快离开,不要和韩侂胄一起分担祸患,李壁说:“唉,国家困乏了,我离开了谁适合谋划这

19、些?”后来韩侂胄被诛杀,御史叶时议论李壁反复无常变化多端,李壁被降官三级,贬居抚州。过了四年,李壁又被授任遂宁府知府,还没有到任,而溃散兵卒张福进入益昌,杀害朝廷命官;(张福)到达遂宁,李壁发布文书谕示他们,张福等人读檄文流下眼泪,约定解甲投降。恰好官军来到向贼兵挑战,贼兵愤怒,把全城都烧了,看着府衙说:“李公很快要来居住,这里不要烧毁。”李壁快马传信给大将张威,叫他调集士兵来会战。张威夜间派人敲门,告诉他说:“贼兵城垒坚固无法攻破,将要挑选敢死队,用云梯登城,用火攻城。”李壁说:“真是这样,必然大量损失士卒,为什么不先断绝贼兵汲水的通路和运粮的道路,让他们得不到食物,他们就会自动被擒了。”李壁把长期围困的方法教给张威,张威使用了他的计谋,贼兵于是被平定。李壁于嘉定十五年六月去世,谥号文懿。李壁爱好学习,如饥似渴,各家经典全都搜集(研究),没有遗漏,对典章制度尤其综博精通。他写的文章俊逸不凡,著作有雁湖集一百卷、涓尘录三卷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