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内蒙古赤峰二中2021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48306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赤峰二中2021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内蒙古赤峰二中2021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内蒙古赤峰二中2021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内蒙古赤峰二中2021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内蒙古赤峰二中2021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内蒙古赤峰二中2021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内蒙古赤峰二中2021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内蒙古赤峰二中2021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内蒙古赤峰二中2021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试卷类型:A 赤峰二中高三年级文科第三次月考 命题:孙炳山 审核:李卿 2020-11-21历 史 试 卷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 卷注意事项: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一变化反映了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C嫡长子继承制的确立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2. 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说,“天命”的观念帮助周人肯定了自己的统治,也帮助周人说服了许多商人的后代与他们合作,将商周文化体系

2、扩张到整个中国北方。这取决于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察举制3秦朝法律是关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楚地的刘邦集团入主关中后,采取了“承秦制而定汉律”的做法,此举得到了秦人的拥护。由此可知A. 汉承秦制得到天下认同 B. 秦楚文化冲突难以调和C. 民心向背决定政治走向 D. 文化传承影响制度选择4学术界常年争议且今日仍有讨论的问题之一,就是武则天上台导致的统治集团的东西更替,特别是低于贵族势力的山东势力取代关陇(地区)贵族的趋势。与下列哪一项制度的结合更能反映了这一发展的趋向 A. 郡县制 B. 察举制 C. 科举制 D. 监察制5唐朝沿用隋制,国家政令的下达,都经中书出

3、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的程序。后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针对这一状况,唐朝统治者设政事堂A协调三省关系 B加强中书省的权力C增加官僚人数 D强化对三省的监督6汉代董仲舒的儒家学说吸取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宋代儒家学者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原因A. 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B. 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C. 佛教道教盛行与冲击 D. 现实统治的需要 7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我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甚至有些地方只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由此可知A. 经济结构发生

4、变化 B.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 抑商观念发生改变 D. 区域经济繁荣发展8乾隆皇帝亲自主持编撰四库全书,每部分装三万六千余册,分别储存于华北和浙江等地;在编撰过程中,被销毁的图书约有三千种,几乎与四库全书收书量相当。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文化重心转移 B. 弘扬传统文化 C. 皇权专制强化 D. 满足科举需要9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浙江和江苏的太平军颁布告示:“今凡有田者,得自征半年租”“业主租收五成”。在这种情况下,地主收租“如乞丐”,佃户“善者给数斗,黠者不理,或全家避出”。出现这种现象说明太平天国运动A. 具有空想社会主义色彩 B. 触动了封建的生产关系C. 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D.

5、 贯彻了天朝田亩制度10鸦片战争前后,清代史籍著述出现重大变化:由校勘古籍转向研究本朝掌故,寻求经世之道;随着边患加剧,着意边疆地理研究;伴随西方殖民者东来,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译介西方书刊。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人们 A. 关注社会现实及世界形势 B. 改变了传统治史方法 C. 转向对本朝边疆史地研究 D. 挣脱了文字狱的枷锁111897年,清政府根据两年来很多官员的建议,发布上谕,决定逐步将江南制造总局从上海迁往湖南,同时在内地大力兴建与扩充军事工厂。这一决定旨在A加强国防安全 B调整轻重工业的比例C降低生产成本 D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12南京临时政府拟定清帝退位诏书稿,袁世凯收到后擅自在诏书稿上

6、加入“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等内容发表。孙中山表示反对,致电袁世凯强调“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他们分歧的实质体现在A. 是否赞同共和政体 B. 临时大总统的人选C. 是否进行社会革命 D. 政府组建的主导权13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对峙阶段后,1951年6月,苏联提议,五大国(苏联、法国、英国、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和平公约。新中国政府也表示,如今国际上任何重大问题,如果没有苏联和新中国参加都无法解决。随后,美国同意和谈。这表明A社会主义阵营放弃与西方国家冷战对峙 B抗美援朝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C五大国缔结和约,实现了朝鲜半岛的统一 D上述五大国在联合国中开始发挥决定作

7、用14毛泽东说:“我们的国家现在是空前统一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迅速地改变了旧中国的面貌。祖国的更加美好的将来,正摆在我们的面前。”这段话出自A.新民主主义论 B.论联合政府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519791981年,中国减少粮食播种面积5000万亩,有计划地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始逐步退耕还林还牧,鼓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这些政策体现在A私营企业加快发展 B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C市场经济体制健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6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规定:特区企业雇用的职工,由该企业按其经营

8、的要求进行管理,必要时可以解雇,其手续按照劳动合同的规定办理。这一规定A 推进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建立 B. 确立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自主权 C. 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D. 激发工人积极性,提升企业效益17在古代雅典,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成为公民,才能享有一定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在梭伦、克利斯提尼和伯利克里执政时期,“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A与自由民身份的区别已不复存在 B进入议事会的资历条件逐渐提高C取得行政官职的限制最终取消 D不再履行自备武器服兵役的义务18“在政体形式这个关键问题上,只有完全的一致,或者多数派强大到近乎全体一致的程度,即使那些不完全赞同的

9、人也必须尊重这种政体,才能让政治激情不至于造成流血,同时让国家权威部门受到人们充分而自如地平和批评。”这一论述可以用来说明 A. 僭主政治 B. 罗马共和政体 C. 寡头政治 D. 雅典民主政治19一些启蒙思想家提出:“世界可以根除一切邪恶,因为任何邪恶的存在仅仅是不良环境的产物,而这种环境是人类创造的,人类也可以改变它”。这反映出他们已经理性地思考A. 人类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B. 宗教改革运动的缺陷 C. 现实社会的改造问题 D. 科学的价值与作用201832年,在两次否决改革法案后,英国议会上院第三次表决时,国王以增加上院贵族人数相威胁,加上强大的民意压力,反对派议员接受国王的劝告,采用缺

10、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改革法案的通过表明 A. 保守势力最后时刻做出让步 B. 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 C. 上院在议会中有决定性作用 D. 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21美国国会在19世纪60年代通过了3条宪法修正案,禁止各州实行奴隶制和强制服役,合众国的所有合法居住者都是美国公民,各州不得剥夺公民生命、自由和财产的权利。这些修正案A. 赋予了国会修改联邦宪法的权力 B. 破坏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C. 反映出1787年宪法存在缺陷 D. 取消了各州的立法权力22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仅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在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1884年,法国议会又通过决议“

11、政府的共和国形式不得作为宪法修改提议的对象”。这表明法国A保皇派的力量仍然强大 B借鉴了英国责任内阁制C民主政治进程的曲折性 D总统共和制更符合国情23从推翻俄国沙皇专制政府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经过了8个月时间。在此期间,苏维埃几经变动最终成为新型的国家政权机关,完成这一转变的决定性因素是 A. 工人武装控制了全国各大中心城市 B. 布尔什维克党政治影响力不断增强 C. 广大农民迫切希望重新分配土地 D. 前线士兵支持退出帝国主义大战241969年美国出台了新的出口管制法,不再使用“共产党国家”与“非共产党国家”这一概念和划分方法,代之以“鼓励与美国有外交关系或贸易关系的国家进行贸易”

12、,并要求商业部修订管制清单。这一调整主要是由于美国A. 与西欧竞争加剧 B. 国家实力相对衰弱 C. 同苏联关系缓和 D. 陷入侵越战争泥潭第 卷非选择题(包括选修题,二选一作答),共52分。25. (25分)近代中国社会认识和汲取西学的历程充满艰辛曲折,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汲取西学过程是在“中体西用”宗旨下起步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须知那个时候的中国,要在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里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来。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史思辨录材料二 中国驻法大使郭嵩焘的翻

13、译马建忠,于1877年写信给李鸿章汇报自己来欧洲的思想认识,指出欧洲各国“求强者以得民心为要学校建而智士日多,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 摘编自郑大华晚清思想家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材料三 新事物在旧体内总是较有活力的因素,人们虽想把它限制在原先许可的范围内,却是很难如愿的以后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历程,是在“中体西用”宗旨指导下迈开步伐的,又徐徐地总冲击着“中体西用”的宗旨。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体西用”思想为什么能成为当时清政府的最佳选择。(6分)(2)19世纪晚期,洋务思想家对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化,请根据材料二

14、加以说明。(6分)(3)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以后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历程”是如何冲击“中体西用的宗旨”的。(13分)26.(12分)自行车是近代工业社会中常见的大众交通工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战爆发次年,即1915年,日本出口中国自行车总价值达到55687关平两,占全年总进口价值的59.70,以绝对优势位列第一,老牌自行车工业强国英国是年占有35.73,屈居第二。之后连续8年间,日产自行车都占据中国市场第一进口国的位置。而此时日本自行车工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并未羽翼丰满,相对仍在襁褓中的中国民族自行车业,优势虽然已经十分明显,但与欧美诸国自行车工业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一战结束后,

15、待欧美各国自行车工业恢复元气,重新大量输入中国市场之后,日产自行车的市场竞争优势则不再明显。最早于1926年,由大兴车行开始聘请2名日籍技工,购入进口钢管和接头,正式进行自行车车架的组合、焊接和油漆,配以部分进口零部件组装成红马、白马牌自行车销向市场。这是最早的国产自行车。1927年,润大车行也在自制部分零部件的基础上,配以进口零部件组装成飞龙牌自行车。两大车行的国产自行车分别参加了上海中华国货展览会和杭州西湖博览会的展出,得到与会人士的一致好评,销路渐暢。淞沪商埠督办公署所发布的脚踏车取缔章程在中国的自行车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该部章程是国人单独针对自行车交通安全所发布的第一部法律法规。

16、1927年3月,上海特别市临时市政府成立,取代淞沪商埠督办公署,成为上海市政管理的新主人。次年3月,上海特别市政府参照脚踏车取缔章程核准颁布上海特别市暂定稽查脚踏车罚则。 摘自徐涛自行车与近代中国从上述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多角度论证,史论结合)2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从一些沿海城市起步构建对外开放基地:1980年5月,决定对广东和福建两省实行对外开放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1980年8月,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试办“以市场调节为主的区域外向型经济形式”的经济特区。国家对特区

17、各类企业的自用货物免征进口关税和工商统一税;对国外进口的商品实行减半征收进口关税和工商统一税;特区自产的商品在区内销售,也减半征收工商统一税。1984年5月,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包括防城港)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给予外资企业与经济特区相类似的某些优惠待遇。1985年2月,又确定把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闽南的厦、漳、泉三角地区,以及胶东半岛、辽东半岛列为经济开发地区。1988年4月,决定兴办海南经济特区。至此,中国沿海地区成为对外开放基地的总体布局基本形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对外开放基

18、地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建设对外开放基地的重要意义。(9分)2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唐太宗论“明君”执政之“君道”,为此后历代帝王所推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贞观元年,太宗令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修定法律,并说“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不可任情以轻重”。此后,太宗提出:“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岂如广任贤良,高居深视,法令严肃,谁敢为非?”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征:“何谓为明君?”魏征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太宗以为然,并说“主欲知过,必藉忠臣”,“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贞观期间,太宗屡屡对

19、“一士之谔谔(直言)”表示“此言是也,当为卿改之”,并赐绢帛。贞观六年,太宗对侍臣说:“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1)根据材料,概括唐太宗的“君道”内涵。再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君道”产生的客观因素。(6分)(2)以帝王政治为视角,综合评价唐太宗的“君道”。(9分)高三历史参考答案:2020112115 CBDCA 610 DACBA 1115 ADBDB 1620 BCDCA 2124 CABB25.(25分) (1)原因:“中体西用”思想一方面以维护封建制度为宗旨,适应了清政府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另一方面学习西方

20、先进技术,谋求国家富强。(6分)(2)说明:承认西方政体的优越性;认为西学也有本末之分。(6分)(3)说明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维新思想,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反对君主专制,“中体”受到冲击;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三民主义,主张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抛弃“中体”;新文化运动时期,资产阶级激进派提倡民主与科学,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全盘否定“中体”。(13分)26.(12分)论题:自行车与中国民族工业(自行车与大众生活;自行车与时代变迁)。多角度:进口自行车(工业化)、中国民族自行车业仿制、造车(国产化)、自行车交通法律法规的制定(法制化)。27.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

21、眸】(15分)(1)特点:试点开始,逐渐推开(由点到线再到面或由经济特区到整个沿海地区);享有优惠政策;全方位对外开放;外向型经济。(3点6分)(2)意义:建设对外开放基地可以有效地利用国际资源,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先行区;有力地促进本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内地对外开放;发挥了外引内联的功能,成为连接内地与国际市场的枢纽;更重要的是这些对外开放地区成为建立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的试验场。(3点9分)28.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1)内涵:严肃法令,遵守法律;减少独断,广任贤良;兼听纳谏,激励直言。(3分)客观因素:隋朝无道而亡(农民战争的威力);传统儒家的民本、仁政思想;大乱初定,经济凋敝。(3分)(2)评价:唐太宗的“君道”是古代开明政治的典范;促成了封建治世的出现;成为古代统治者的“明君”理想。(6分)但唐太宗的“君道”是为了维护李唐王朝的统治;其实施有赖于帝王的个人品质;唐太宗晚年背离了自己的这一“君道”。(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