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都师大附属苹果园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保温练习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47924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都师大附属苹果园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保温练习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都师大附属苹果园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保温练习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都师大附属苹果园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保温练习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都师大附属苹果园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保温练习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都师大附属苹果园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保温练习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都师大附属苹果园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保温练习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都师大附属苹果园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保温练习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都师大附属苹果园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保温练习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都师大附属苹果园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保温练习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都师大附属苹果园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保温练习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都师大附属苹果园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保温练习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都师大附属苹果园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保温练习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都师大附属苹果园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保温练习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都师大附属苹果园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保温练习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都师大附属苹果园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保温练习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都师大附属苹果园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保温练习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都师大附属苹果园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保温练习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都师大附属苹果园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保温练习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都师大附属苹果园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保温练习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都师大附属苹果园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保温练习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都师大附属苹果园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保温练习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33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都师大附属苹果园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保温练习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33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都师大附属苹果园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保温练习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33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都师大附属苹果园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保温练习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33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都师大附属苹果园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保温练习试题(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33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都师大附属苹果园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保温练习试题(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33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都师大附属苹果园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保温练习试题(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33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都师大附属苹果园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保温练习试题(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33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都师大附属苹果园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保温练习试题(含解析).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33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都师大附属苹果园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保温练习试题(含解析).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33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都师大附属苹果园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保温练习试题(含解析).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33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都师大附属苹果园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保温练习试题(含解析).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33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都师大附属苹果园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保温练习试题(含解析).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都师大附属苹果园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保温练习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本试卷共8页。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7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当前,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成了全球产业界、学术界的高频词。有研究者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对一种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能从环境中获取感知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人工智能并不是新鲜事物。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1936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

2、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1950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台机器具有智能。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他只有铅笔、纸张和一大本指导手册,不时会有画着陌生符号的纸张被递进来。被测试者只能通过阅读指导手册找寻对应指令来分析这些符号。之后

3、,他向屋外的人交出一份同样写满符号的答卷。被测试者全程都不知道,其实这些纸上用来记录问题和答案的符号是中文。他完全不懂中文,但他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上述过程中,被测试者代表计算机,他所经历的也正是计算机的工作内容,即遵循规则,操控符号。“中文房间”实验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实根本不理解自身处理的各种信息。希尔勒认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既然机器没有理解能力,那么所谓的 “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了。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中,不同学派的科学家对“何为智能”的理解不尽相同。符号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具体问题的求解能力,他们会为所设想的智能机器规

4、划好不同的问题求解路径,运营形式推理和数理逻辑的方法,让计算机模仿人类思维进行决策和推理。联结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非智能部件相互作为的产物,在他们眼里人类也是一种机器,其智能来源于许多非智能但半自主的组成大脑的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他们研究大脑的结构,让计算机去模仿人类的大脑,并且用某种教学模型去重建一个简化的神经元网络。行为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是机器和人类的行为相似,研究人工智能应该研究人类感知和行动的本能,而不是高级的逻辑推理,不解决基本问题就无法实现复杂的思维模拟。因而他们让计算机模仿人的行为,建立人工智能系统。时至今日,研究者们对“智能”的理解仍未形成共识。但是,正是对“何

5、为智能”这个核心问题的不断思考和解答,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层面的发展。(取材于谭营等人的文章)材料二2018年5月,谷歌Duplex人工智能语音技术(部分)通过了“图灵测试”。这个消息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思考:当机器人越来越像人,我们应该怎样做?在人工智能的开发过程中,设计者会遇到伦理问题的挑战。比如著名的“隧道问题”:一辆自动驾驶的汽车在通过黑暗的隧道时前方突然出现一个小孩,面对撞向隧道还是撞向行人这种进退维谷的突发情况,自动驾驶汽车会怎么做?自动驾驶汽车依靠的是人工智能“大脑”,它会从以往案例数据库中选取一个与当前情景较相似的案例,然后根据所选案例来实施本次决策。当遇到完全陌

6、生的情景时,汽车仍然会进行搜索,即在“大脑”中迅速搜索与当前场景相似度大于某个固定值的过往场景,形成与之对应的决断。如果计算机搜索出来的场景相似度小于那个值,自动驾驶汽车将随机选择一种方式处理。那么,如果自动驾驶汽车伤害了人类,谁来负责呢?有的学者认为不能将人工智能体作为行为主体对待。因为“主体”概念有一系列限定,譬如具有反思能力、主观判断能力以及情感和价值目标设定等。人工智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智能”,它所表现出来智能以及对人类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的掌握和遵循,是基于大数据学习的结果,和人类主观意识有本质的不同。因此,人工智能体不可以作为社会责任的承担者。以上述自动驾驶汽车为例,究竟由人工智能开发

7、者负责,还是由汽车公司负责甚至任何的第三方负责,或者各方在何种情形下如何分担责任,应当在相关人工智能的法律法规框架下通过制订商业合同进行约定。人工智能在未来还可能产生的一个问题就是“奇点(singularity)”。所谓“奇点”就是指机器智能有朝一日超越人类智能,那时机器将能够进行自我编程而变得更加智能,它们也将持续设计更加先进的机器,直到将人类远远甩开。尽管研究者对“奇点”到来的时间和可能性还有争议,但是不管“奇点”时刻能否真的到来,在技术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我们都要小心被人工智能“异化”。在我们训练人工智能的同时,有可能也被人工智能“训练”了。我们的一举一动、生活爱好都将被人工智能塑造,人工

8、智能在无形中暗暗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当我们还在为自己的自由意志而骄傲的时候,也许已不知不觉地沦为了数据的囚徒。面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种种冲击,上世纪50年代美国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提出的机器人三大定律,今天对我们依然有借鉴意义。这三大定律是:机器人不得伤害人,也不得见到人受伤害而袖手旁观;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违反第一定律;机器人应保护自身安全,但不得违反第一、第二定律。归根结底,人是智能行为的总开关。人工智能的开发者应该始终把对社会负责的原则,放在对技术进步的渴望之上。人类完全可以做到未雨绸缪,应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威胁。(取材于芮喆等人的文章)1. 下列对材料一第一段“人工智能”

9、定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人工智能是对一种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B. 人工智能是能感知行动的智能体。C.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对环境的描述和构建。D. 人工智能是对计算机思维的实现。2. 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数学家图灵提出了用机器来模拟人类行为的设想。B. “图灵测试”提出了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判断标准。C. “中文房间”实验是为了证明计算机无法理解中文。D. 图灵和希尔勒全都认为计算机是可以拥有智能的。3. 根据材料二,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自动驾驶汽车能够根据情景的相似度进行决策。B. 人工智能体的“智能”和人类的主观意识相同。C. 人们认为人工智能

10、的“奇点”总有一天会到来。D. 在任何情况下,机器都应该服从人的一切命令。4. 根据材料二,下列现象属于被人工智能“异化”的是( )A. 经常使用“健康手环”来检测自己的运动健康状况。B. 工作繁忙无暇做家务,购买智能产品帮助清扫房间。C. 出行全依赖手机导航,丧失了应有的路线识别能力。D. 从事某一职业过久,习惯了用行业思维来思考问题。5.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简要说明人类对人工智能的认识是如何不断深化的。【答案】1. A 2. B 3. A 4. C 5. 早期研究的关注点是在对机器有无智能、何为智能的认识上。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类认识到必须应对由此带来的伦理、奇点、异化等问题的挑战。人

11、类应始终把对社会负责作为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前提。【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筛选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一第一段人工智能定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B项,“是能感知行动的智能体”错误,应该是“能从环境中获取感知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而不是“感知行动”的智能体;C项,“是计算机对环境的描述和构建”错误,是对“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而不是对“环境”的描述和构建;D项,“是对计算机思维的实现”错误,人工智能是“通

12、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而非“对计算机思维的实现”。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A项,偷换概念,图灵“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而非“提出了用机器来模拟人类行为的设想”;C项,“是为了证明计算机无法理解中文”错误,“中文”只是一种符号,实验是为了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实根本不理解自身处理的各种信息”,从而提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D项,希尔勒用

13、“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文中“所谓的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了”,表明希尔勒并不认为计算机可以拥有智能。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根据材料二,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B项,“和人类的主观意识相同”错,原文为“它所表现出来的智能以及对人类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的掌握和遵循,是基于大数据学习的结果,和人类主观意识有本质的不同”;C项,“总有一天会到来”太绝对,与原文

14、不符。原文为“研究者对奇点到来的时间和可能性还有争议”;D项,“在任何情况下”错误,原文中有“但不得违反第一定律”。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进行相关的推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题干是“根据材料二,下列现象属于被人工智能异化的是”。C项,“异化”指的是“我们的一举一动、生活爱好都将被人工智能塑造,人工智能在无形中暗暗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沦为了数据的囚徒”,据此可知C项中“丧失了应

15、有的路线识别能力”属于“异化”。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该题,可以结合文中相关信息进行概括,根据题干要求,回到原文中筛选关键信息,分点概括作答即可。材料一围绕机器有无“智能”、“何为智能”进行论述,图灵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希尔勒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提出不同思考,“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中,不同学派的科学家对何为智能的理解不尽相同”“时至今日,研究者们对智能的理解仍未形成共识。但是,正是对何为智能这个问题的不断思考和解答,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层面的发展”不同学派对“智能”的思考和解答都推动了对人工智能认识的深

16、化; 材料二围绕人类如何对待“人工智能”进行思考,包括“在人工智能的开发过程中,设计者会遇到伦理问题的挑战”,对伦理问题的思考; “所谓奇点就是指机器智能有朝一日超越人类智能,那时机器将能够进行自我编程而变得更加智能,它们也将持续设计更加先进的机器,直到将人类远远甩开”,对“奇点”问题的思考;“不管奇点时刻能否真的到来,在技术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我们都要小心被人工智能异化”,对“异化”的思考;“面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种种冲击,上世纪50年代美国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提出的机器人三大定律,今天对我们低然有借鉴意义”,阿西莫夫提出的三大定律指出“人是智能行为的总开关”“人工智能的开发者应该始终把对社会负

17、责的原则,放在对技术进步的渴望之上”等,进一步深化了人类对人工智能的认识。【点睛】筛选信息归纳要点,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经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然后将文中相关的而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并加以整体处理。归纳内容要点的途径,在具体的文章中找出相关的概括性语句,概括性的语句与具体的叙述描写或阐述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概括时,要提取精要,独立归纳。有的文章,虽然有概括力强的语句,但与试题要求归纳的角度不一致,这时,就要根据题目的要求,确定范围,提取精要,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概括。归纳概括时要注意,尽可能用原文中的词语作归纳。要注意防止要点遗漏。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一)(共18分)阅读

18、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伊尹【1】五就桀,或疑曰:“汤之仁闻且见矣,桀之不仁闻且见矣,夫何去就之亟也?”柳子曰:“恶!是吾所以见伊尹之大者也。彼伊尹,圣人也。圣人出于天下,不夏商其心,心乎生民而已。思曰:汤诚仁,其功迟;桀诚不仁,朝吾从而暮及于天下可也。于是就桀。桀果不可得,反而从汤。既而又思曰:尚可十一乎?使斯人蚤被其泽也。又往就桀。桀不可而又从汤。以至于百一、千一、万一,卒不可,乃相汤。俾汤为尧、舜,而人为尧、舜之人。是吾所以见伊尹之大者也。仁至于汤矣,四去之;不仁至于桀矣,五就之。大人之欲速其功如此。不然,汤、桀之辨,一恒人尽之矣,又奚以憧憧,圣人之足观乎?吾观圣人之急生人,

19、莫若伊尹,伊尹之大,莫若于五就桀。”(取材于唐柳宗元伊尹五就桀赞)注释:【1】伊尹:夏末商初政治家、思想家,曾五次投靠夏桀、五次投靠商汤,最终受用于汤。(2)人称之曰“伊、吕【1】”,以其道相近、心一而功同也。余以为伊、吕之功同,其道、其心则异。其君无道,其国将必亡,在畎亩之中,不以其君无道而遂忘其君,不以其国将必亡而遂弃其国,五往就之,见其君,进其说,欲其君之克念其国之不亡,夏未泯祀,伊尹之心也。其君无道,其国将必亡,遂弃其国,晏安坐于磻溪之中,忍其君不道,俟其国将亡者,吕望之心也。然伊尹卒不得见听,桀卒不能知善,夏卒不能复存,终归于汤,而放桀灭夏。先就其君而君不从,不忍其民之涂炭,然后归汤

20、,得君子去就之道矣。向若桀能纳伊尹之谋,克念作圣,夏之祀未殄矣。望之心曷尝及于此乎?君暴虐于上,民涂炭于下,国之祀日且坠矣,不一起往说其君,救其民,存其国祀,直以归于文王,佐武伐纣灭商。望之心不如伊尹之心,望之道不若伊尹之道万分之一。纣有悔乱改过之心,以望为太公,黜其恶改而从于善,商之社未迁矣。惜乎望之不一往也。(取材于宋石介伊吕论)注释:【1】吕:指吕望,姓姜,名尚,字子牙。周朝政治家、军事家,辅佐周武王讨伐商纣。6.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俾汤为尧、舜 俾:使又奚以憧憧 憧憧:摇摆不定夏未泯祀 泯:亡然伊尹卒不得见听 见:看见而放桀灭夏 放:放逐国之祀日且坠矣 且:

21、将要直以归于文王 直:径直商之社未迁矣 迁:迁都A. B. C. D. 7.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夫何去就之亟也为什么在汤、桀之间多次往复呢B. 不夏商其心他心中所想的不是夏也不是商C. 汤、桀之辨,一恒人尽之矣汤和桀的区别,一个普通人都能明白D 晏安坐于磻溪之中岂能安心地坐在磻溪之中8.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柳宗元对伊尹“五就桀”的行为高度赞赏,却受到了众人的质疑。B. 石介肯定了伊尹与吕望同道同功的说法,但认为吕望不及伊尹。C. 两则短文都通过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来解释伊尹行为的合理性。D. 两则短文都表达了对现实中没有像伊尹这样的人

22、物的惋惜之情。9. 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向若桀能纳伊尹之谋,克念作圣,夏之祀未殄矣。10. 柳宗元认为伊尹是圣人,石介认为伊尹是君子,请分别简述他们这样评价的理由。【答案】6. D 7. D 8. C 9. 假如桀能够接受伊尹的策略,克制私欲,仿效圣人,夏朝就不会灭亡。 10. 柳宗元认为伊尹是圣人,因为圣人考虑的不是忠于哪一个君主,而是天下百姓的安危,伊尹认为夏桀不仁仍五次投靠,是因为如果夏桀能听自己的建议,就能尽快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石介认为伊尹是君子,因为君子忠君爱国,伊尹五次投靠夏桀,是为了向君主进言,以辅佐君主,保全国家和百姓。【解析】【6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

23、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然伊尹卒不得见听,意思是“但是伊尹(的进言)最终不被采纳”。见:表被动。商之社未迁矣,意思是“商朝(也许)不会灭亡”。迁:灭亡。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D项,晏安

24、坐于磻溪之中,意思是“安逸地坐在磻溪之中”。其中,“晏安”意思是“安逸”,并非选项中说的“岂能安心”。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A项,“柳宗元却受到了众人的质疑”错。原文是“伊尹五就桀,或疑曰”,是有人质疑伊尹五次投靠桀这件事,不是质疑“柳宗元对伊尹五就桀的行为高度赞赏”这件事。B项,“石介

25、肯定了伊尹与吕望同道同功的说法”错。原文是“余以为伊、吕之功同,其道、其心则异”,可见石介认为伊尹和吕望的追求不同,即“不同道”。D项,“两则短文都表达了对现实中没有像伊尹这样的人物的惋惜之情”错。第一则短文主要阐述的是柳宗元针对世人质疑伊尹五次投靠桀这件事,表达自己的看法,表达对伊尹的赞颂;第二则短文是石介在对比了伊尹和吕望的做法后,认为吕望的为臣之心比不上伊尹。两则短文都没有表达对现实中没有像伊尹这样的人物的惋惜之情。故选C。【9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

26、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关键词有:向若,假若;纳,接纳;克念作圣,克制私欲,仿效圣人;殄,灭亡。【10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分条回答问题。柳宗元认为伊尹是圣人的理由是:“彼伊尹,圣人也。圣人出于天下,不夏商其心,心乎生民而已”“桀诚不仁,朝吾从而暮及于天下可也”“尚可十一乎?使斯人蚤被其泽也”,伊尹是圣人,因为圣人考虑的不是忠于哪一个君主,而是天下百姓的安危;“仁至于汤矣,四去之;不仁

27、至于桀矣,五就之。大人之欲速其功如此”,伊尹认为夏桀不仁仍五次投靠,是因为如果夏桀能听自己的建议,就能尽快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石介认为伊尹是君子的理由是:“其君无道,其国将必亡,在畎亩之中,不以其君无道而遂忘其君,不以其国将必亡而遂弃其国,五往就之,见其君,进其说,欲其君之克念其国之不亡,夏未泯祀,伊尹之心也”,如果君主不行正道,国家将要灭亡,伊尹即使出身于田间,也不会因为君主不行正道就背弃君主,不会因为国家将要灭亡就背弃国家,五次前去投靠君主,拜见君主,向君主进言,想要让君主克制自己的欲念,使国家不灭亡,使夏朝不灭亡,这是伊尹的为臣之心。可见石介认为伊尹是君子,因为君子忠君爱国,伊尹五次投靠

28、夏桀,是为了向君主进言,以辅佐君主,保全国家和百姓。【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1)伊尹五次投靠桀,有人质疑说:“商汤的仁德,能够听闻并且可以看到,桀的不仁德能够听闻并且可以看到,为什么(伊尹在汤、桀之间)多次往复呢?”柳宗元说:

29、“哎!这正是我认为伊尹行为高尚的原因啊。伊尹是圣人。圣人(考虑问题)从天下百姓出发,他心中(所想的)不是夏(也)不是商,(只是)心系百姓罢了。(伊尹)想:汤确实仁德,(但我投靠他以造福百姓)成效太慢;桀确实不仁德,早上我投靠(他),晚上就能够惠及天下了。在这种情况下,(他)投靠桀。(辅佐)桀实在无法实现,(又)返回投靠汤。不久(伊尹)又思考:倘若还有十分之一(成功)的可能呢?(可)让百姓早些蒙受恩泽啊。(于是)又去投靠桀。(辅佐)桀不成功就又投靠汤。一直(考虑有)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可能,所以又多次投靠桀),(但)最终(还是)不能成功,于是辅佐汤。让汤成为(像)尧、舜一样(的君主)

30、,让百姓成为尧、舜的百姓。这就是我认为伊尹行为高尚的原因。仁厚到(像)汤(一样的程度),(以至于)四次离开汤;不仁到(像)桀(一样的程度),(以至于)五次投靠桀都不成功。圣人想要尽快看到百姓蒙受恩泽(就是)像这样(急迫)啊。(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汤和桀的区别,一个普通人都能明白,(伊尹)又怎么会往来不定,(难道)圣人看不透彻吗?我认为圣人急于解救百姓(于危难之中),没有谁比得上伊尹,伊尹行为高尚,没有什么比得上五就桀(这件事)了。”(2)人们将“伊、吕”并称,认为他们的志向追求相近、为臣之心一致并且功劳相同。我认为伊、吕的功劳相同,他们的志向追求、他们的为臣之心却不同。(如果)君主不行正道,国

31、家将要灭亡,(伊尹即使出身)于田间,(也)不会因为君主不行正道就背弃君主,不会因为国家将要灭亡就背弃国家,五次前去投靠(君主),拜见君主,(向君主)进言,想要(让)君主克制(自己的)欲念,(使)国家不灭亡,(使)夏朝不灭亡,(这是)伊尹的为臣之心。君主不行正道,国家将要灭亡,于是背弃国家,安逸地坐在磻溪之中,狠心看着君主不行正道,等待国家灭亡,这是吕望的为臣之心。但是伊尹(的进言)最终不被采纳,桀最终不能懂得正道,夏朝最终不能保全,(伊尹)最终投靠了汤,放逐桀灭掉夏朝。(伊尹)最初投靠但是桀(并)不听信(他),(伊尹)不忍心(让)百姓处于困境,这之后投奔了汤,(伊尹的行为)符合君子进退的道义。

32、假如桀能够接受伊尹的策略,克制私欲,仿效圣人,夏朝也不会灭亡。吕望的为臣之心哪到得了这种程度?君主在高位凶恶残酷,百姓在低位痛苦不堪,国家的运势一天天地衰弱,(他)不立即前去劝说君主,拯救百姓,延续国运,(却)直接投奔了文王,辅佐武王伐纣灭商。吕望的为臣之心比不上伊尹的为臣之心,吕望的志向追求比不上伊尹志向追求的万分之一。纣王(如果能)后悔自己行为、有改正过失的心理,让吕望担任太公,消除恶念改过从善,商朝(也许)不会灭亡。吕望没有(为此)奔走一次(实在)太可惜了。(二)根据要求,完成下题。(共6分)11.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

33、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子路)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论语公冶长)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社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请分条概括上面材料中孔子察人的方法,并选择其中一条联系现实谈谈你获得的启示。【答案】察人方法:从评价者品行的角度来察人;从言行一致的角度来察人;从社会贡献的角度来察人。第二问

34、答案示例:第二则的启示:察人当听其言而观其行,这启示我们在现实中观察一个人不仅要听他说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看他是否能做到言语与实践统一到一起。只有这样,才能从外而内地去了解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如在线学习中,承诺了按时提交作业,就要说到做到。生活中我们也要追求做一个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内容,并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需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分条概括上面材料中孔子察人的方法,并选择其中一条联系现实谈谈你获得的启示”,这里包含两个问题,一是“分条概括上面材料中孔子察人的方法”,二是“选择其中一条联系现实谈谈

35、你获得的启示”。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本题共有三则材料,第一则孔子认为“乡人皆好之”“乡人皆恶之”不足以体现一个人的好或坏,需要“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才可以,“乡人之善者”“其不善者”强调的是察人者的品行,由此可以得出第一点;第二则孔子说自己一开始对待别人,听了他的话便相信他的行为,而现在对待别人,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这里强调的是言行一致,由此概括出第二点;第三则材料中子贡认为管仲不能算是仁人,因为“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但孔子认为“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社矣”,显然孔子认为管仲对于社会的贡献足以让他“仁”,这是从社会贡献的角

36、度来“察人”,由此概括出第三点。然后看第二个问题,要求考生选择其中一条并联系现实来谈启示,考生可以先明确自己的态度,即从上面的三种方法中选择一种来谈自己的受到的启发,如察人要关注他的品行,这启发我们在现实中观察一个人要重在品行,如察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这启发我们在现实中观察一个人不仅要听他说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如察人要关注他的社会贡献,这启发我们观察一个人不能仅仅从他做事中的表现,还要观察他对我们这个社会的贡献;明确态度之后就要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来进行分析。【点睛】参考译文:子贡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喜欢、赞扬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还不能肯定。”子贡又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厌恶

37、、憎恨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也是不能肯定的。最好的人是全乡的好人都喜欢他,全乡的坏人都厌恶他。”宰予在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了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一样的墙壁不能粉刷。对宰予这个人,不值得责备呀!”孔子又说:“以前,我对待别人,听了他的话便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待别人,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我是因宰予的表现而改变了对人的态度的。”子贡说:“管仲不是仁人吧?齐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能以死相殉,反又去辅佐齐桓公。”孔子说:“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天下一切,人民到现在还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我们大概都会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边开了。难道他要像普通男女那样守着小节小信,在山

38、沟中上吊自杀而没有人知道吗?”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1】陈与义其一巧画无盐【2】丑不除,此花风韵更清姝。从教【3】变白能为黑,桃李依然是仆奴。其四含章【4】檐下春风面,造化功成秋免毫。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5】。注释:【1】五首绝句题咏同一幅墨梅图。【2】无盐:战国时齐国丑女钟离春。【3】从教:任凭。【4】含章:即含章殿,传说南朝时宋武帝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在额头形成美妆。【5】九方皋:春秋时相马名手。12. 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第一首前两句认为,不论怎样描画无盐也无法变丑为美,墨梅图却能尽显梅花之美

39、。B. 第二首前两句认为,墨梅图中的梅花犹如佳人容颜般美妙,展现出堪比造化的画技。C. 两首诗所题咏的墨梅图,不但描绘了梅花,还描绘了桃花、李花,对比鲜明D. 两首诗所题咏的墨梅图,没有描绘含章殿和九方皋,诗人提及二者是在用典。13. 题画诗往往包含“画外音”。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第一首反映了诗人爱好清姝、不喜浓艳的审美追求。B. 第一首讽刺了现实生活中颠倒黑白、奴颜婢膝之人。C. 第二首联想到古代公主的梅花妆,表现梅花的富贵气质。D. 第二首比较画梅和相马的相似点,说明艺术来源于生活。14. 现实中没有黑色梅花,而宋代出现了墨梅画。根据上面两首诗,概括陈与义对墨梅画特点的认识,并比较

40、两首诗题咏的侧重点有何不同。【答案】12. C 13. A 14. 认识:不施色彩,只用水墨,重视神韵而不拘泥于形貌(或:重“意足”而轻“颜色”,强调意趣而不求形似)。不同:第一首侧重于赞美墨梅的清姝气质。第二首侧重于赞美画家高妙的艺术造诣。【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手法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两首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另外要求考生熟悉常用的修辞和表现手法,知道常用的表现手法的特点,并根据其特点进行准确判断。C“还描绘了桃花李花”错误。诗人

41、并没有描绘这两种花,而是提及两花,作为对比,认为桃花李花媚俗,只能算是梅花的奴仆,照应梅花风韵“清姝”。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两首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B项,“讽刺了现实生活中颠倒黑白、奴颜婢膝之人”说法错误,“从教变白能为黑,桃李依然是仆奴”是说任凭画工把白梅画成黑色,墨梅图也能尽显梅花清雅高贵之美,逢春暖就开放桃花李花与墨梅相比,依然是一副媚俗之相,只能算是梅花的奴仆。并没有讽刺了现实生活中颠倒黑白、奴颜婢膝之

42、人。 C项第二首联想到古代公主的梅花妆。现在这些美丽了寿阳公主如春风一般娇美的容颜的梅花,又铺开在陈与义面前,它们正是经由花光仁老之手,巧夺天地造化,用一支毛笔画成的水墨梅。这两句中赞许了水墨梅和画者的技艺。D第二首最后两句比较画梅和相马的相似点,暗含原来画家追求的是艺术的至高境界,但求神似意足,而本不拘泥于外表色相的刻板相肖。为此,又拉出传说中的九方皋相马以为佐证,通过赞美画师赞美水墨梅。并没有体现“艺术来源于生活”。故D错误。故选A。【14题详解】本题考查综合比较阅读诗歌的能力。这道题的综合能力包括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筛选以及把握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综合感知两首诗的情感,再根据

43、问题回到诗歌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重要依据。关于墨梅画的特点,“此花风韵更清姝”“桃李依然是仆奴”直接点出“清姝”;“造化功成秋兔毫”“意足不求颜色似”点出艺术技艺的高超。分析两诗侧重点时不妨从内容、手法、情感上逐一思考,能说出两首诗具体内容,其区别也就体现出来了。15.在下面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前赤壁赋“酾酒临江,横槊赋诗,_,_”,借曹操这样的英雄也只是一时显赫,感叹人生短促无常。王羲之写兰亭雅集之乐:“_,_,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人生路上,有风雨也有晴天,超然物外的苏轼曾就此发出感慨:“_,归去,_。”学习中离不开积累。如果想表达积累对于结果的重要意义,我们可以引用的古诗

44、文名句有:“_,_。”【答案】 (1). 固一世之雄也 (2). 而今安在哉 (3). 仰观宇宙之大 (4). 俯察品类之盛 (5). 回首向来萧瑟处 (6). 也无风雨也无晴 (7). 不积小流 (8). 无以成江海【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察”“萧”“晴”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4分。(一)(共19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6-19。北京的“大”与“

45、深”以外地人前后居京近二十年,感触最深的,是北京的大。每次出差回来,无论出北京站奔长安街,还是乘车过机场路,都会顿觉呼吸顺畅。“顺畅”本应是空间印象,却由复杂的文化感受作了底子。日本鹤见祐辅有一篇北京的魅力,其中说,若是旅行者于“看过雄浑的都市和皇城之后”,去“凝视那生息于此的几百万北京人的生活与感情”,会由中国人的生活之中,发现“日本人所难以企及的大和深在”。外国观光客如何感觉北京姑置不论,来自人口稠密的江南城镇而又略具历史知识的本国旅游者,他们所感到的北京的大,多少应当由元明清三代帝都的那种皇城气象而来。初进北京,你会觉得马路广场无不大,甚至感到过于空阔,大而无当,大得近于浪费。由天安门下

46、穿过故宫,则像是走过了极长的一段历史。于是你又由“大”中感到了“深”。久住北京,已习惯于其阔大,所感的大,也渐渐地偏于“内在”。似乎是汪曾祺吧,于香港街头见老人提鸟笼,竟有点神思恍惚,因这种情景像是只宜在北京见到。无论世事有怎样的变幻,护城河边,元大都的土城一带,大小公园里,以至闹市区马路边人行道上,都会有老人提着鸟笼悠悠然而过,并无寂寞之色,倒是常有自得其乐的安详宁静。老派北京人即以这安详宁静的神情风度,与北京的“大”和谐。大,即能包容。也因大,无所损益,也就不在细小处计较。北京的大,北京人的大气,多少应缘于此的吧。跻身学界,对于北京城中学界这一角的大,更有会心。北京学界的大,也不只因了能作

47、大题目大文章发大议论,凭借“中心”的优势而着眼处大,人才荟萃而气象阔大,更因其富于包容,较之别处更能接纳后进。哲学家任继愈写北大的大,引蔡元培语“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说“北大的大,不是校舍恢宏,而是学术气度广大”。北大的大,也因北京的大。当年蔡元培先生的治校原则,或许最能代表北京的一种文化精神。至于其“深”,天然的是一种内在境界,非具备相应的知识并有体会时的细心,即不能领略。天下的帝都,大致都在形胜之地。龚自珍写京畿一带的形势,说“畿辅千山互长雄,太行一臂怒趋东”;还说“太行一脉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气蹲”。见惯了大山巨岭,会以为如北京西山者不便名“山”,但这一带山却给京城气象平

48、添了森严。居住城中,瓦舍明窗,但见“西山有时渺然隔云汉外,有时苍然堕几榻前”。于薄幕时分,华灯初上,独立苍茫,遥望远山,是不能不有世事沧桑之感的。即使你无意于作悠远之想,走在马路上,时见飞檐雕梁的楼宇、红漆金钉的大门,也会不期然地想到古城所拥有的历史纵深。直到此时,你还未走进胡同,看那些个精致的四合院和拥塞不堪的大小杂院。胡同人家是北京文化的保存者。四合院是一种人生境界,有形呈现的人生境界,生动地展示着北京市民的安分、平和,彼此间的有限依存和有节制的呼应。老舍四世同堂中的英国人表述其对中国式家庭关系层次的印象:“在这奇怪的一家子里,似乎每个人都忠于他的时代,同时又不激烈的拒绝别人的时代,他们把

49、不同的时代糅到了一块,像用许多味药揉成的一个药丸似的。他们都顺从着历史,同时又似乎抗拒着历史。他们各有各的文化,而又彼此宽容,彼此体谅,他们都往前走又像都往后退。”这种关系结构,推而广之即至街坊、邻里。“四世同堂”是胡同里老辈人的理想,包含其中的“和合”也被用以构造胡同秩序。厚积于北京的胡同、四合院中的文化,是理解、描述中国历史的重要材料。不但故宫、天安门,而且那些幸运地保存下来的每一座普通民居,都是实物历史,是凝结于砖石的历史文化。你在没有走进这些胡同人家之前,关于北京文化的理解,是不便言深的。就这样,你漫步于北京街头,在胡同深处谛听了市声,因融和的人情、亲切的人语而有“如归”之感。或许你有

50、时会为古城景观的破坏而慨叹不已,但仍能发现古城犹在的活力。北京是与时俱进的。这古城毕竟不是一个大古董,专为了供外人的鉴赏。即使胡同人家又何尝一味宁静燕赵毕竟是慷慨悲歌之地!旧时的文人偏爱这古城的黄昏,以为北京最宜这样的一种情调。士大夫气十足的现代文人还偏爱北京的冬天,郁达夫的北平的四季认为“北方生活的伟大幽闲,也只有在冬季,使人感受得最彻底”,这自然多半因了士大夫的“有闲”。今天的人们,或许更乐于享用生气勃勃激情涌动的北京之春。他们也会醉心于金秋十月:北方天地之高旷,空气的净爽,于声浏亮【1】的鸽哨中尤令人感得真切。北京是总让人有所期待的,她也总不负期待,因而你不妨一来再来。写到这里,发现自己

51、早已是一副东道主的吻。我有时的确将北京视同乡土了。静夜中,倾听着这大城重浊有力的呼吸,我一再地想到明天,破晓后的那个日子:那个日子将给人们带来些什么?(取材于赵园的同名散文)注释:【1】浏亮:明朗清晰。16.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较之别处更能接纳后进 后进:资历较浅的后辈B. 大致都形胜之地 形胜:外形优美C. 燕赵毕竟是慷慨悲歌之地 慷慨悲歌:激昂悲壮,有英雄气概D. 北方生活的伟大幽闲 幽闲:清静闲适17.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中称北京是与时俱进的,不是专供外人鉴赏的“大古董”,说明作者对北京这座古城的情感态度,不止于怀旧。B

52、. 结尾写道“倾听着这大城重浊有力的呼吸”,作者把北京视为生命体,“重浊有力”显示了北京城的历史感与生命力。C. 多有引用是本文的一个特色,引用老舍的四世同堂和郁达夫的北平的四季,是为了说明北京之“大”。D. 作者多次使用第二人称“你”,是为了与读者建立一种对话关系,便于带领读者感受历史现场,进入生活情境。18. 作者为什么说“你在没有走进这些胡同人家之前,关于北京文化的理解,是不便言深的”?请结合上下文具体说明。19. 作者久居北京,对北京文化既有亲切的感性体验,又有学者自觉的理性思考。作者从提笼架鸟的老人、窗外的西山、浏亮的鸽哨声等生活细节感知这座城市的文化精神。试借助这种由表及里的感知方

53、式,来谈谈你对自己所生活的周边世界(如城镇、社区、学校家庭等)的认识与思考。要求:不要透露你所在学校的信息。【答案】16. B 17. C 18. 北京文化不但保存在故宫等皇城的物质遗存上,而且保存在胡同中的普通民居里。在作者看来,北京文化的“深”更多地体现在胡同人家。这种北京文化以安分、平和的市民阶层为代表,体现为“彼此宽容,彼此体谅”的家庭伦理关系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和谐的社会秩序。走进胡同深处,接触鲜活的日常生活,更能感受到古城犹在的活力。 19. 为了锻炼自己,高三寒假,我打算和同桌结伴到哈尔滨看冰雕。临行前,同桌的妈妈千叮咛、万嘱咐,甚至要请假陪我们同行,在同桌的再三坚持下才作罢;而我

54、的父母轻描淡写,简单交代我出门要注意安全,便忙自己的工作去了。一路上,他妈妈电话不断,嘘寒问暖,他简直要崩溃了。平时,我的父母对我的教育比较民主,我也比较独立、善于与别人交流、遇事爱分析思考。而我的同桌这次出门连在自动售票机取车票都不会,因为他一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缺乏独立性,以致养成了顺从、依赖的性格。由此可见,家庭不仅提供生存所需,也提供了成长空间。对一个孩子而言,拥有一个宽容、赏识、信任的成长环境是多么幸运。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会跟着父亲学会勇敢和担当,跟着母亲学会谦和与善良当这样的孩子长大成人,他的人生会有一个宽阔的天地。【解析】【16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词义的能力。解答此题,平时

55、的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积累,弄清词语的意义、常用用法、感情色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词义的变化,辨析记忆。此处可用代入法,判断该词解说是否恰当。B项,结合后文“龚自珍写京畿一带的形势,说畿辅千山互长雄,太行一臂怒趋东;还说太行一脉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气蹲”可知,形胜:地理位置优越,地势险要。不是“外形优越”。故选B。17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理解重要语句和分析文章表现手法的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

56、得出正确结论。C项,引用老舍的四世同堂是为了说明“北京市民的安分、平和,彼此间的有限依存和有节制的呼应”;郁达夫的北平的四季是为了说明“现代文人还偏爱北京的冬天”。故选C。【18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认真审读题干,在文中找到相关语段,结合语段具体内容详细分析,概括答案。根据原文第六段“胡同人家是北京文化的保存者。四合院是一种人生境界,有形呈现的人生境界,生动地展示着北京市民的安分、平和,彼此间的有限依存和有节制的呼应”可知,北京文化还保存在胡同人家里,四合院是北京文化中安分、平和、有节制的精神的体现;“他们各有各的文化,而又彼此宽容,彼此体谅,

57、他们都往前走又像都往后退”“这种关系结构,推而广之即至街坊、邻里。四世同堂是胡同里老辈人的理想,包含其中的和合也被用以构造胡同秩序”可见,他们彼此宽容、谅解,从而构成“和合”的胡同秩序;“厚积于北京的胡同、四合院中的文化,是理解、描述中国历史的重要材料。不但故宫、天安门,而且那些幸运地保存下来的每一座普通民居,都是实物历史,是凝结于砖石的历史文化”可知,胡同是凝结于砖石的历史文化,可以用来理解、描述中国历史;根据原文第七段“就这样,你漫步于北京街头,在胡同深处谛听了市声,因融和的人情、亲切的人语而有如归之感。或许你有时会为古城景观的破坏而慨叹不已,但仍能发现古城犹在的活力”可见,胡同文化是一种

58、“活着”的文化,古城在胡同中体现出活力。答题时要抓住关键词,尽量运用文中语句,分条作答。【19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探究问题,表达见解的能力。题目明确要求要借助由表及里的感知方式,谈谈对自己所生活的周边世界的认识与思考。由表及里指的是一种从表面现象看到本质的逻辑思维方法。本题只要学生从自己生活的周边世界城镇、社区、学校、家庭中任选一个,列举出某一现象(事例),然后分析其现象出现的原因或最后可能导致的结果即可。注意重在“感悟”。比如,通过写与朋友一起旅行,感悟到两个人在处理问题,生活自理等方面的区别,进而思考到家庭教育的问题。【点睛】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答题方法如下:从关键词语入手,一个句子中总

59、有对表情达意起关键作用的词语,即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语,所以,体会句子含义一定注意把握句中的关键词语,找到它们,也就意味着把句子的理解转化成了对主要词语的理解;从分析修辞入手,作答的关键是将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还原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意思明白的句子,还原出作者原本想表达的意思即可,如果是比喻句,就要找出两者的相似性,是借代句就要找出相关性,是比拟句就要找出形象性等。(二)根据要求,完成下题。(共5分)20.在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中,警幻仙子命仙女们为贾宝玉演唱的红楼梦十二支曲,预示了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命运。其中有一句曲词:“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这句曲词中涉

60、及了小说中哪几个人物?暗示了贾宝玉怎样的性格和命运?请根据原著进行简要分析。【答案】(1)金玉良姻是指宝玉和宝钗,木石前盟指的是宝玉和黛玉。宝钗有个金锁,而且性情温柔,家世显赫,所以大家都说她和宝玉般配,黛玉前世是绛珠草,宝玉前世是神瑛侍者,两前世就有渊源,宝玉转世后配五彩石,故有木石前盟的说法。(2)这句曲词暗示了贾宝玉对爱情的忠贞以及与林黛玉终究有缘无分,而与宝钗虽结为婚姻,但也终是葬送了彼此的青春与幸福的命运。【解析】【详解】这是十二支曲子的第一首,以终身误为曲名,点明主题是“误了终身”。曲子以宝玉的自诉口吻,演唱自己与宝钗感情始终不能融洽的不幸婚姻,抒发对黛玉怀念和眷恋之情,表现出对封

61、建包办婚姻的强烈不满。原文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曲子开首两句就以强烈的对比总起,显示了宝玉思念前情的心情。前句中的“金”指宝钗,“玉”指宝玉,后句中的“木”指林黛玉,石”自指宝玉。语意是尽管他人都异口同声称赞宝钗与宝玉如金玉般匹配,强迫他们结合,但当事人宝玉却不以为然,怀念和眷恋的却是他与黛玉的,被他人认为比不上“金玉”的木石前盟。三、四句仍以对比的手法,分写宝玉对宝钗、黛玉的不同感情与态度。前句中的“高士”本意指品德高尚的人。贾府中许多人认为薛宝钗品德高尚,为人温柔敦厚,可以称为

62、“高士”,而宝玉却不以为然,曲中运用“高士”一词指宝钗,语带讽刺意味。”雪“与“薛”同音,既点出宝钗的姓氏,又写出了宝玉与宝钗相处时冰冷的感受。后句中的“世外仙姝”与“林”均指林黛玉,林黛玉因不能与宝玉结合,最后抑郁而死,“寂寞”一词表现其境遇。前一句中的一个“空”字既描述了宝玉与宝钗结婚后因意志情趣不合的难堪境遇,表现宝玉对宝钗的冷漠,又反衬出宝玉对黛玉终生难忘的眷恋之情。五、六句是宝玉经历了不幸婚姻后的人生认识。即在未与宝钗成婚前,尽管宝玉也看到他人生活的一些不幸,听到他人对生活的某些抱怨,但他自己对生活和爱情毕竟还存有信心和美好幻想;与宝钗的结婚及婚后生活,打破了他的美梦,因此发出“叹人

63、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的慨叹。最后两句,表达了宝玉对封建社会造成他不幸婚姻的愤懑不平心情。既然封建包办婚姻使宝玉不能与自己所爱的黛玉结合,那么新妇宝钗纵使变成了孟光那样举案齐眉的贤妇,也不可能抚慰平息他痛苦不满的心情。【点睛】对文学名著的阅读要“精读”与“略读”并举,“积累”和“表达”并举。阅读中既有语言积累上的收获,又有思想感情上、表达技巧上的收获。对名著的理解要结合特定的历史文化及时代背景,以历史的辩证的眼光正确看待作品。当然名著的内容、思想文化比较复杂,大家要 “取其精华,剔除糟粕”,形成批判性思考。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语言基础运用。中国园林是中国建筑艺术的突出成就, 也是世界各

64、系园林中的重要典型。它 , , , ,使自然美典型化,变成园林美。中国园林讲究“巧于因借,精在体宜”,重视成景和得景的精微推求,以组织丰富的观赏画面。同时,还模拟自然山水,使诗情画意更加深浓,趣味隽永。中国园林具有中华文化,也是民族内在的精神品格。21. 将下面句子分别填入文中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又注入了文化内涵与审美情趣以自然为蓝本摄取自然美的精华采取建筑空间构图的手法A. B. C. D. 22.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指出错误原因并修改。要求:保留原有信息。【答案】21. B 22. 错误原因:搭配不当。修改示例:中国园林承载着中华文化,是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解析】【2

65、1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语段,注意前后语境的关联。再根据语境合理推导出所要填写的内容。这是一道考查语句衔接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分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语句之间的陈述对象的一致性以及语句强调的重心。根据标点看参考依据主要在下文:它 , , , ,使自然美典型化,变成园林美。中国园林讲究“巧于因借,精在体宜”,重视成景和得景的精微推求,以组织丰富的观赏画面。同时,还模拟自然山水,使诗情画意更加深浓,趣味隽永。中国园林具有中华文化,也是民族内在的精神品格。根据答案特点先确定第一空填“以自然为蓝本”, “摄取自然美的精华”与衔接最紧,因

66、为有交集“自然”,然后填“又注入了文化内涵与审美情趣”,因为“注入”与“摄取”可以形成承接递进关系,最后确定“采取建筑空间构图的手法”为第四空的内容,恰好照应下文“使自然美典型化”。故选B。【22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要做好此题一定要熟悉六大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划线句子为:“中国园林具有中华文化,也是民族内在的精神品格”。主要是“中国园林具有中华文化”“也是民族内在的精神品格”两个句子主谓宾搭配不当。题干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指出错误原因并修改。要求:保留原有信息。第一句“中国园林具有中华文化”可以改为“中国园林具有

67、中华文化的特点”或者“中国园林象征(承载、蕴含)中华文化”;第二句“也是民族内在的精神品格”可以改为“也是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或者“也是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表现”【点睛】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句子排序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句子及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除了平时在阅读中注意语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加强对于句意理解外,还要注意明显的语言标志,如关联词语,起总领、总结作用的词语等。做题过程中,要根据句意及语言标志,判断哪些句子必须相连,哪个句子是首句,哪个是尾句。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23.班里组织“小说人物谈”专题讨论会。请你从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中

68、选择一个人物,结合作品中的相关内容,写一段文字,谈谈你对他(她)的认识以及可以从中获得的人生启示。要求:写出人物姓名,150字左右。【答案】平凡世界里的孙少平是一个穷困而有知识的农村青年,他务实、高傲、矜持、奋进,勇于听从内心声音和精神召唤。虽然物质的匮乏和精神的充盈让孙少平的生活始终在五味杂陈中行进,但他身上那种虽遭遇诸多困难和坎坷都无法磨灭心中信心和勇气的精神,始终激励着我走向美好的明天!【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题目类型属于议论类微写作。议论类微写作要求考生能够对某一人或事物、某种现象、某篇文章等发表评论或加以赏析。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然后根据要求,选择

69、自己喜爱并熟悉的作品人物,确定赏析评论对象及中心内容;最后结合作品中的相关内容及个人阅读体会,谈出自己对所选人物的认识及获得的人生启示。写作时要注意切合作品及人物、内容的特点。首先,审读题干注意几个关键点:(1)选材范围是“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中选择一个人物”;(2)中心内容是谈出“对他(她)的认识以及可以从中获得的人生启示”;(3)具体要求是“写出人物姓名,150字左右”。然后,选择作品人物,确定中心内容,比如,边城中天真善良、温柔清纯、集“爱”与“美”于一身的翠翠,让我们感受到她对爱的执着和人性之美;红岩中的江姐,她稳重、精细、安详、深沉、坚强,具有纯洁的党性和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

70、贞,让我们感受到无产阶级的真善美;老人与海中的老渔夫圣地亚哥,象征着一种哲理化的硬汉子精神,一种永恒的、超时空的存在,一种压倒命运的力量,让我们感受到人类尊严和命运重压下仍有优雅风度的硬汉子形象。最后,根据要求组织语言作答。注意要谈出人生启示。24.最近,多地中学生联合发起“推广分餐,拥抱健康,从这个春天开始”的倡议。请拟写一则微信,劝说自己的长辈接受该倡议。要求:有理有据,语言得体。150字左右。【答案】倡议书亲爱的爷爷奶奶:这个春天我们共同经历了疫情,您二老也知道,很多病菌是通过食物和嘴巴传播的,那么,我建议在我们家也实行分餐制。爷爷奶奶,分餐制的优点有很多,定量取餐、按需进食,保证营养平

71、衡,节约粮食,减少浪费,更能预防病毒感染。我倡议用餐时要必备公勺公筷,不要随便用自己的筷子夹取公共食物,而且最好在将菜盛出的时侯就分到每个家庭成员的盘子中,确保分餐制实施,保护彼此的健康。爷爷奶奶,你们说,这个提议好不好?希望您支持我呀!【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微写作的题目虽然字数少,但考查考生快速成文的能力和文字水平,体现了对记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技巧具体运用能力的考查。本题要求学生写一则微信,内容与“劝说自己的长辈接受倡议”有关,具体写作时,一要紧扣“推广分餐,拥抱健康,从这个春天开始”的倡议;二要紧扣劝说长辈接受该倡议;三是语言表达时应生动些,恰当运用修辞。在表达的

72、时候就特别需要注意语言生动形象,内容具体完整,同时还需要注意字数的精简。【点睛】微写作的考查要求常常与表达方式、修辞、句式、人称、角度等语言表达联系起来。从本质上说,微写作是语言综合运用题。微写作的形式多样化,可以改写、扩写、缩写、仿写以及种种片段性写作。25.请以“2020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首诗或一段抒情文字。150字左右。【答案】2020我想对你说我想在2020写一首抒情诗浪漫情深,爱意绵长可瞬间爆发的新冠疫情让我的笔锋改变了方向华夏儿女四海一心无数白衣战士驰援江城他们谱就的壮美诗篇在我的笔下含泪流淌忘不了,号角催征,雨夜集结除夕夜的万家灯火映照着迷彩军帽下青春的脸庞一身戎装跑步前进的

73、身影是冬去春来最美的风景2020,我深信战必胜,疫必除,春必至我的战疫英雄啊我将年年月月为你深情吟唱唱给巍巍青山、浩浩长江【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微写作的能力。写好微写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为什么要写作,即写作目的;写给谁或写给谁看,即写作对象;用什么形式来承载表达的内容;语言表达。根据写作目的、写作对象所需要的得体的语言。微写作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合理、得体。本题要求以“2020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首诗或一段抒情文字。无论是写诗还是抒情性文字,都要先想好要抒情的对象及表达的感情。2020年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抗疫”,考生可以从这个内容出发,写给医护人员、钟南山、志愿者等都可以,

74、要具体写出他们的英雄行为,表达对他们的敬仰和感激。语言要有抒情性,离不开排比等修辞,以及句式的整散结合,注意用词要有感染力等。当然,也可以把“你”看成“自己”,写出自己的愿望,或表达对自己的勉励;可以把“你”看成祖国,写出对祖国的祝福。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26.今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力量令国人自豪,令世界震惊。对此,你有怎样的感受或思考?请以“中国力量”题作文。要求:自选角度(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传统文化的土壤等),可议论,可叙述,可抒情,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答案】【例文】中国力量当古老的中

75、国搭上科学技术的快车,在广袤的世界原野飞驰呼啸,当山区的孩子能在漫漫黑夜中与电灯相伴,埋头苦读,中国已凭借它积蓄的力量在世界之林中繁茂滋长,于时代洪流中奔腾不息。它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让中国力量为世人所知晓。科学技术的发展如同一片片闪耀着光芒的砖瓦,将基础设施的大厦筑高筑牢。你看,港珠澳大桥雄健的身姿横跨大海,迅捷地沟通着两岸人的心声,它开创的诸多“世界之最”令多少人仰望星空般敬慕,那宏伟的跨度展现着中国力量;你看,那漆黑夜幕下的蜿蜒山路,点点灯光连缀成片片星海,那村民的微笑,孩子眼中的希望,“户户通电”攻克技术难关,传递着大国温暖;你看,曾经黄沙飞扬、土石遍地的山路,在科技发展的助推下,已

76、是平整坚实的山间公路科技的发展引领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奏响中国的时代强音。基础设施的完善,如同夏日里繁盛的树木,为炎热中的人们洒下片片荫凉。如今的5G网络飞驰,让人们身处天涯海角却如同近在咫尺;高铁呼啸而过,让你不必再忍受十几个小时的漫漫旅途;山间公路延伸向远方,让山里的孩子能够走出那闭塞的“世外桃源”,融入这斑斓多彩的现代城市;共享单车的普遍投放,让你不必担心“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从古老的日出则作,日落则息的简单生活,到如今缤纷多彩的夜景,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中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同在中国过去单调的花园中怒放出一个崭新的春天。生活方式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

77、高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源泉与不竭的动力。当人们为拥有了幸福的生活而满足时又不禁翘首远望,看看山的那一边还有什么靓丽的风景。于是,人们在这好奇心的驱使下,又于茫茫世界中开疆拓土,开辟一个又一个崭新的天地。于是,便有了中国向科技之峰的登顶;于是,便有了世人对中国力量的赞叹;于是,便有了焕然一新的生活面貌。明亮的光霭下,一列科技的快车,承载着人们的欢声笑语与幸福生活,正以中国力量向远方飞驰。那个远方,织绘着千千万万人心中梦一般的美好。【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能力。这一道材料命题作文,对于材料命题作文,既要分析所给材料,获取有用信息,又要抓住所给题目的关键词构思,弄清关键词之间的关系。【审题】作文

78、题目中关键词是“中国”与“力量”;根据材料引文,我们应该看到,“今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力量令国人自豪,令世界震惊”等内容,即可根据自己生活所感受的,在媒体上所见到的,能够体现现今中国强大的“综合国力”的内容,表达自己的感受,这种感受应该是正向的,如自豪、骄傲,或激励人心,让青年学生也满怀为国增添“力量”的豪情;而“思考”的内容则较为复杂,既可以是“中国力量”是如何形成的(歌颂为一代代为中国国力增强而奋斗的中国人),也可以是“中国力量”如今是否已经足够(环境问题、国际地位与国际关系问题),还可以是“中国力量”仍有未顾及的“角落”(偏远乡村、老龄化),“中国力量”除了物质成就,也要有精

79、神成就等。写作范围较广,体裁也较为宽泛,学生确立中心后,可抒发自己的真实感受或展现理性的思考。【立意】1中国力量,令人自豪。2中国力量,从何而来。3人人都为中国贡献力量。4中国已经足够强大了吗?5除了经济力量,也要有文明、环保力量。【素材】1.新型冠状病毒来袭,在国家的号召下,中国人民毅然投身入抗疫行动当中。中国政府率先响应,短短八天的时间内,建成了火神山医院。集中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在政府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号召下从全国各地抽调了1400名医护人员承担武汉火神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专科医院医疗救治任务。短短的时间内做好了抗击疫情的准备,这就是中国的力量。2.各地也涌现出无数

80、感人肺腑的凡人善举:卡车司机耿师傅与他弟弟开着辆挂着“驰援湖北”的横幅,载着满卡车的酒精赶赴疫情最严重的湖北;志愿者们自愿赴往湖北疫区进行消毒作业,在社区管卡把控好体温检测:有车的市民无私奉献,义务帮助接送医护人员和病弱人员,运送口罩与药品,他们奉献出自己最大的一份力,不求回报,帮忙,出力,捐赠,运送。在逐步稳定的疫情后,是一个个中国人民的奔劳的身影,他们是抗疫战场上的中坚力量,支撑着中国的脊梁永不弯曲。一个个凡人善事凝聚着中国人民心底的力量,这股凝聚力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的心紧系在一起,汇聚成一股暖人心扉的暖流。这是中国人民共同的力量!3.中国的发展速度让世界惊叹,基建实力更是世界闻名,公路、

81、铁路四通八达,“穿山”、“入水”、“上天”几乎都不在话下,一项又一项中国基础建设项目令世界感叹,在全球的基建市场上留下了“基建狂魔”的名号。世界桥梁高度前十名,我国占了前8位;高速公路里程全球第一,拥有修建难度最高的公路;中国式速度目前我国高铁平均运行速度达到了350km/h,从上海坐高铁到北京仅需4个小时55分钟!4.“2017年,中国将确保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到2020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所有贫困县摘帽”,这是中国向全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而产业扶贫是扶贫攻坚的重头戏、主战场。我国多年的扶贫经验证明,产业扶贫是解决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手段,是脱贫的必由之路。没有产业发展

82、带动,很难脱贫,缺乏产业支撑的脱贫,也难以持续。给钱给物只能是救急解渴,兴办产业才能开流活源,打赢脱贫攻坚战才有了可靠的保障。纪录片中国力量定位于“产业扶贫”这一主题,通过产业扶贫在实际推进中,因地制宜产生的不同扶贫模式,讲述各具特色、具有示范性、典型性的扶贫模式。【结构】文章以“古老中国”与“科学技术”的结合,让中国力量“为世人所知晓”为开端,分别从科学技术发展、基础设施完善、生活方式改善三个角度,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中国力量下中国人民幸福的生活,体现了“中国力量”为中国人民带来的幸福生活,表达了对“中国力量”的赞美之情。【点睛】命题作文是指命题人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考生根据这个给定的题

83、目进行写作。这个题目可以是一个概念,也可以是一个短语,如“季节”“诗意地生活”“我能”等等。命题作文是我国传统的作文方式,至今仍有其存在的价值。首先有利于直接体现作文的意图,避免考生写作时偏向一方面;其次,有利于考生的思想迅速集中,能在较短的考试时间内按要求完成写作。命题作文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限制性,命题作文给出的作文题目,要求所有考生用同一个题目写作,这是文章标题的限定。实际上,在限定标题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选材的范围和文章的立意方向。因此考生作文就多了一些比较点,就评卷而言,便于比较,容易分出优劣;二是富于启发性,命题作文只给一个概念或者短语让考生写作,要考生根据这个概念或短语

84、联想自己的生活经历或想象未来的生活情景,再对此做理性的思考后进行写作。不管哪咱类型的写作,主要是从审题、立意、选材、安排结构以及语言表达五个方面来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2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免疫力是指机体抵御外来侵袭,维护体内环境稳定性的能力,我们常用它来指个人或组织对社会生活中不健康因素的自我抵制能力。机体失去免疫力,生命就没有了保障;头脑失去免疫力,精神大厦就会坍塌请以“免疫力”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自选角度;语言得体。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答案】例文:免疫力小嘉的爸爸前几天才升到了副总经理的宝位,昨天开始,她家门铃就开始唱个不停了,一会

85、儿送来几瓶五粮液,一会儿又捧上长白山的人参,并美言曰:“给经理补补身子。”随后临走时又不忘说上一句:“以后请多多照顾!”小嘉烦透了这些奉承的无聊之人。咦,奇怪了,从昨天开始就没有看到爸爸,送礼的人都是妈妈接待的,爸爸去哪了?小嘉疑惑地去问妈妈,妈妈神秘地说:“你爸呀,失踪了!”小嘉缠着妈妈,非要问爸爸的去向,妈妈被缠得没办法,只好告诉她:“你爸他住院了。”“什么,住院了?他生病了吗?生的什么病?我怎么不知道?”小嘉着急地拉着妈妈的胳膊摇个不停。看着女儿焦急的样子,妈妈安慰她说:“别急别急,听我慢慢跟你说。”她拉着小嘉坐在沙发上,你爸爸他没生病,你也看到了从昨天开始,咱家的客人就接连不断,都是你

86、爸那个副总经理所赐,似乎他们都认为总经理快要退休了,以后总经理的宝座非你爸莫属了,所以有-些人就要和你爸爸套近乎走关系,以便以后在有什么事找他帮忙。你爸这个人最怕这个了,所以就想找个地方躲避一阵子,最后就想到了医院。”哦,小嘉明白了,怪不得前天晚上妈妈为他收拾衣物和行李呢,当时自己还觉得奇怪,现在总算明了。“那他躲到哪个医院了?他们就不会去医院送礼吗?”“不会的,因为他们永远也找不到你爸爸的。”妈妈非常自信,“你小姨帮他安排了一间单独的妇产科病房,有谁会去那里找他呢?”小嘉听了大笑起来,一想就知道是妈妈出的主意。然而她又突然不笑了,“妈,这样做是最好的办法吗?”小嘉妈妈不明白女儿为什么突然之间

87、严肃起来。“妈妈,爸爸当上了副总经理后不接受送礼是件非常好的事,他躲避那些送礼的人也没有错,可是他不能把那个妇产病房当成自己的保护层,它也永远不能成为温暖的避风港。这样躲下去,总有一天会失去现有的一切。其实许多事情要爸爸亲自处理,最主要是自身具有免疫力就不会惧怕任何病毒的侵入。妈妈,让爸爸回来吧,让他凭着自身强大的免疫力去处理这些属于他的事情!”妈妈没有想到女儿如此懂事和成熟,她高兴地说:“行,乖女儿,妈妈过会儿就去把你爸爸接回家!”【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的能力。审题是高考写作的第一步,也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是考生写作的重中之重。虽然高考写作时间很有限,但“磨刀不误砍柴工”,必须

88、舍得花5分钟来审清题意。不同类型的作文在审题上有不同的侧重点。立意力求新颖、高远而深刻。没有统帅的军队是乌合之众,而没有主题的文章则是无根之木。立意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立意是否新颖、高远、深刻是拉开作文档次的关键。要使立意深刻高远并非要宏大叙事,而是要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要能用看似不起眼的生活小事,甚至是一个动作、一句话、一次微笑、一个眼神等来揭示重大的思想意义,反映震撼人心的主题,来反映考生正确而高尚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作文”与“做人”相统一,才能提高作文的思想格调与社会价值,才能用笔下的文章启发人、感染人。审题:本题是一道命题作文。从题干来看,这是一则“材料+命题”式的命题作

89、文。对于命题作文,考生要先分析命题的类型,是字,是词,或是短语;是动词,是形容词,还是名词。接着就要分析命题的意思,如表面意思是什么,深层意思是什么,或象征意思是什么。明确了这些之后,再进行立意作文即可。本次作文的题目是“免疫力”,免疫力是一个名词,百度百科给出的解释有两条,一、指由于具有抵抗力而不患某种传染病的能力。二、又比喻对社会生活中不健康的因素自我抵制的能力。了解了“免疫力”的具体含义,再来看题目所给的材料。材料的第一句话给出了免疫力的医学方面定义,指出免疫力是指机体抵御外来侵袭,维护体内环境稳定性的能力。然后指出人们常用免疫力来指个人或者组织对社会生活中不健康因素的自我抵制能力。也就

90、是说生活中免疫力指个人或组织对社会生活中不健康因素的自我抵制能力。这是说“免疫力”的比喻义。接着指出免疫力的重要性,机体失去免疫力,生命就没有保障,头脑失去免疫力,精神的大厦就会倾塌根据以上分析,具体作文时,应该由医学方面的“免疫力”引申开来,谈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免疫力”,即有关道德、政治等的话题,谈免疫力的重要性,免疫力的价值等等。比如,就个人而言。要有一定的免疫力,抵抗住各种不健康的事物的诱惑。抵抗住困难、挫折、失意和失败的打击,等等;要有一定的分辨能力,分辨清真善美和假恶丑,分辨清“香花”和“毒草”。读书时也应有所选择,分辨好坏、优劣,就是同一部书,内容也有利有弊,等等;应该

91、具有生存能力,克服惰性,具有顽强的意志,具有乐观的精神。等等;作为独生子女,应该自信、自立、自强,才不致陷于溺爱的陷阱,而经受不住各种打击和考验,应该具备独立生活、自立于社会的能力。等等。总之,作为个人,“免疫力”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免疫力”,才能在21世纪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立于不败之地。就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而言,更应该具有很强的“免疫力”,比如对于外来文化的吸收,就要具备“免疫力”等等。本题文体限制为“记叙文”。参考立意:1.中学生生活在一个既适合生存又充满危险的环境,要想获得发展,需要非凡的免疫力;2.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要想走得更远,需要我们拥有健康的体魄,坚韧的毅力,这些都是

92、免疫力带来的;3.要有一定的免疫力,抵抗住各种不健康的事物的诱惑;4.我们要能抵抗住困难、挫折、失意和失败的打击;5.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有一定的分辨能力,分辨清真善美和假恶丑。参考素材:1.免疫力作文(议论文):世事征程,有和风细雨、春暖花开,也不免有虫豸啮啃、迷雾阴霾。一路上,我们奋然前行,然而,面对这些侵蚀时,免疫力不可或缺。需要免疫力,原因在于我们都有属于人性的弱点。畏惧、怯懦、犹豫、欲望,无时无刻不环绕我们,攻击我们。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有理念引领,就在于能够实现价值、追求境界。在这个过程中,只是依靠勤奋和执着,理想往往难以实现。君不见,善始者繁多,善终者寥寥;君不见,几多人前半程意

93、气风发、志得意满,后半程误入歧途、黯淡落幕?原因何在?缺乏免疫力而已。免疫力是我们与病毒搏斗的铠甲,是我们一路前行的保护神。免疫力可以让我们拥有健康的体魄,抵挡一路的风雨。我们的一生是短暂的,而梦想和追求又总是离我们很遥远,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想孔夫子除了想说明时光流逝之快外,更想表达生命之短暂与“任重而道远”之间的矛盾所引发的伤感与无奈吧!因此我们要努力延长生命的长度,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可以走得更远,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可以做出更多。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头脑和精神需要有免疫力。苏子曰“古今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个“志”不就来源于免疫力吗?当我们陷入困

94、境时,不会让多变的外界环境掠走清醒的理智;当我们面对各种诱惑时,不会让这些诱惑侵蚀纯洁的心灵。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人生路上心无旁骛、寻梦不止。那些我们敬仰的人们,都是对这些“病毒”有着极强的免疫力。辛弃疾因不得志而欲辞官归隐时,其子以田产未置阻之,稼轩赋最高楼一词叱之。袁隆平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为国为民,可谓功绩赫然,而他坦然面对外界的风言风语,也不羡慕那些可以让人光鲜亮丽的功名利禄。人类发展史上,被我们铭记的多是这样的人。谁能说,这些人没有受过各种各样的冲击,只不过,他们强大的免疫力战胜了这些冲击,他们坚守了自我的本色,没有让自己的精神大厦坍塌。免疫力并非生来具有,而是在我们

95、不断地学习中形成并强大的。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那些颠扑不破的道理,还有那些用一生去探寻人生价值的楷模,这都应该成为我们学习的对象。学习之,思考之,内化之,我们就会拥有强大的免疫力。民族和国家中有我们,我们每个人都是民族和国家的分子。强大的免疫力使民族和国家有了韧性,也使我们永远纯净!免疫力,不可或缺。2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病毒、细菌等),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是人体识别和排除“异己”的生理反应。3免疫力指由于具有抵抗力而不患某种传染病的能力。又比喻对社会生活中不健康的因素自我抵

96、制的能力。4一个美国孩子一出生就完全没有免疫力,科学家只能把他放在一个完全无菌的玻璃罩里生活。就在这种环境里,在一个科学小组的严密护理之下,这孩子活了下来,一直长到十一岁。因为一次很小的疏忽。外界的空气被泄漏到玻璃罩内。孩子被感染,由于没有免疫力很快就死了。孩子由于自身没有免疫力,无论外界环境给他提供怎样的保护措施,最终还是失去了生命,可见对于一个生命的成长来说,自身的免疫力是最重要的。5数百万年来,人类生活在一个既适合生存又充满危险的环境,人类能得以续存,是获得了非凡的免疫力。所以说免疫力是生物进化过程的产物。6随着各地复工复产有序推进,一批号称可以抵御病毒、预防新冠肺炎的商品在网络和实体店

97、热卖,有的打着“高科技”旗号,有的则是人们熟悉的“老面孔”。但这些所谓的防疫“神器”靠谱吗?据调查,这些商家口中神乎其神的“黑科技”,都是典型的“噱头大于内容”。不仅难言科学,更跟抵御病毒不搭边。倘在平时,大伙恐怕还会有所警惕、多问一句,但面对疫情,就可能“宁可信其有”了。事实上,各路商家也恰恰是抓住了大众对新科技的好奇和推崇心理,制造信息不对称,引得大家纷纷解囊。这样的套路,与其说是“商业营销”,不如说是“借疫生财”。对夸大功效、误导购买的行为,需要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主动出击、从严处罚、形成震慑。但我们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不能停留于执法层面。需要看到,从非典时期的板蓝根,到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引发

98、的食盐抢购,每有突发事件来临,诸如此类的“抢购”就会再现。如此这般,除了不确定性所带来的信息获取焦虑,也折射出一些人科学素养亟待提升的现实。7.近些年来,高科技日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新技术新概念层出不穷,但与此同时,各种“伪科技”产品也鱼目混珠。比如,科技热词“区块链”被一些不法分子借机炒作,以“虚拟币”之名行“传销币”之实;一些保健品企业进行虚假宣传;非法培训机构的“量子波动速读”骗局,也忽悠了不少家长在信息时代,知识的“保质期”越来越短,“折旧率”越来越高,但越是如此,就越需要对新事物、新概念秉持一份冷静甄别的理性意识,涵养一份“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精神。看文章别被“标题党”牵着走,遇到

99、新信息不妨多方求证、避免踏进陷阱。当科学素养的“免疫力”不断增强,伪科学的“病毒”自然式微。长此以往,更多人便能涵养起科学理性的思维定力。8.近年来,公众科学素养水平快速提高,但在不同人群中还存在不平衡现象,需要进一步厚植求真务实、善辨真伪的科普土壤。突如其来的疫情,映照出一些人科学素养的不足,却也无比真实地告诉大家,这样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也是最好的科普课堂。我们看到,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一些专家以“硬核大白话”收获一众粉丝,在答疑解惑的同时,提高战胜疫情的信心;一些网站推出系列科普防护知识,通过接地气的问答方式,帮大家敲开了新冠病毒的“坚硬外壳”;一些应用程序发布“实时疫情”,基于数据产品

100、的分析解读,让大家面对疫情多了些笃定。事实证明,多开动脑筋、多创新思路,科普也可以有另一种打开方式。9.战胜疫情离不开科学,既要加强科研攻关,也需要我们在防控中坚持科学态度、树立科学精神。提升公众科学素养,让科普更接地气,必将剥开“伪科技”的外衣,种种“神器”也就没有市场。结构示例:由于是命题作文,要求写记叙文,作者首先写下文章题目“免疫力”, 然后写给爸爸送礼的人由妈妈接待而引出一个悬念爸爸去哪儿了?之后妈妈在小嘉的死缠烂打下告诉小嘉说爸爸为躲避这些送礼的人而住院了,突出了小嘉爸爸和妈妈的境界。最后小嘉劝妈妈把爸爸接回来,并告诉妈妈“让他凭着自身强大的免疫力去处理这些属于他的事情!”,从而突

101、出了小嘉的境界更高并点题。本文作为一篇记叙文,从拟题目到情节的设置都有独到之处,在作者的笔下,父母的境界高,而女儿的境界更高,从而增强了文章的深度。思想深刻,构思巧妙,语言流畅。【点睛】命题作文是传统的作文考试方式。有人说命题作文是“戴着镣铐跳舞”。意思是命题作文限制得过死,不利于同学们发挥习作个性。其实,我们只要把握命题作文的写作规律,一样可以写得精彩。命题作文,审题非常关键,拿到作文题目,要解决三方面问题:1.确定文章体裁;2.划定取材范围;3.掌握写作重点。要写好一篇命题作文,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步:精细审题。一般情况下,审题应做到“瞻前顾后、一字不漏”,明确题目的范围及重点,找准“题眼”。第二步:精深立意。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中心犹如文章的灵魂,必须正确、集中、深刻。第三步:精心选材。力争用与众不同的材料,写出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第四步:精彩表达。表达包括结构和语言两个方面。确立了中心,选好了材料,就要考虑文章的谋篇布局。此外,还要精心锤炼词语,巧用修辞手法,力求让文章语言“活”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