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后限时作业(七)(建议用时:40分钟)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相关部门要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对环境问题要早发现,早查处,早整改,决不能养痈遗患,严防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性损害。不少人为了追求好身材而盲目节食减肥,食不果腹,其实这种做法并不科学,很可能适得其反,影响身体健康。民国风度尽显大师品格在西南联大,面对别人的鄙薄与微词,甚至是蓄意挖苦,沈从文一笑置之,一直保持犯而不校的风度。数十年来,每闻有古籍文物流往国外,钱老总是感喟心伤,辗转搜求,唯恐失之眉睫。高纬度地区的冬天是漫长而寒冷的,但北国的冬天又总是那么诱人,富有魅力,银装素裹,囊萤映雪,常令南方的游客
2、流连忘返。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经常聚集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他们各具民族风格与艺术特色的优美歌声在大厅内交相辉映,久久回荡。ABCDD解析养痈遗患:比喻姑息坏人坏事,结果受到祸害。使用正确。食不果腹:吃不饱肚子,形容生活贫困。望文生义。犯而不校:别人侵犯了自己,也不计较。使用正确。失之眉睫:在眼前错过。使用正确。囊萤映雪:形容学习勤奋刻苦。望文生义。交相辉映:(各种光亮、彩色等)相互映照。不合语境。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女性与男性人格上的平等、权利上的平等及法律上的平等是理应倡导的,也是必须达成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抹杀男女自然属性及其所影响的职业偏好上的差别。B从见字如面到中国诗词大
3、会,再到一播出就广受关注的朗读者,此类节目圈粉无数,赞不绝口。但是,这真是文化复兴的标志吗?C要让大众真正认识传统工艺,首先需要构建起科学的知识体系,对传统手工艺本体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为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和传承提供科学、有效的支撑。D他们热爱自由,并不是自由给他们什么物质利益;他们把自由本身看作一种宝贵而必需的幸福,若失去自由,其他任何东西都不能使他们感到宽慰。D解析A项,成分残缺,应在“自然属性”前加上“在”。B项,搭配不当,“此类节目”与“赞不绝口”不搭配,应在“赞不绝口”前加“让观众”。C项,语序不当,应为“传承和发展”。3下面文段中,作者认为托尔斯泰给沙皇的信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托尔斯
4、泰是一位伯爵,拥有很大的农庄,但是在他的作品复活中,他重新回顾成长过程中身为贵族的沉沦,以及拥有土地和农奴带给他的不安与焦虑,他决定出走。我认为托尔斯泰最伟大的作品不是复活也不是战争与和平,而是在他垂垂老矣时,写的一封给俄国沙皇的信。信中,他没有称沙皇为皇帝,而是称他为“亲爱的兄弟”,他写道:我决定放弃我的爵位,我决定放弃我的土地,我决定让土地上所有的农奴恢复自由人的身份。那天晚上把信寄出去之后,他收了几件衣服,拎着简单的包袱,出走了。最后,他死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火车站,旁人只知道一个老人倒在月台上,不知道他就是大文豪托尔斯泰。(选自蒋勋孤独六讲,有删改)A托尔斯泰体认民贵君轻,实践民主思想
5、。B托尔斯泰目睹贫富差距,慷慨捐财助人。C托尔斯泰揭露民生困苦,唤起社会关注。D托尔斯泰展现悲悯情怀,追求人间公义。D解析分析材料中有关信的内容,根据“他没有称沙皇为皇帝,而是称他为亲爱的兄弟”“我决定放弃我的爵位,我决定放弃我的土地,我决定让土地上所有的农奴恢复自由人的身份”等可知,信中没有“民贵君轻”“贫富差距”“民生困苦”等信息,由此可排除A、B、C三项。故选择D项。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孩子的力量俄列夫托尔斯泰“打死他!枪毙他!把这个坏蛋立刻枪毙!打死他!割断凶手的喉咙打死他!打死他!”人群大声叫嚷,有男人,有女人。一大群人押着一个被捆绑的人在街上走着。这个人身材高大
6、,腰板挺直,步伐坚定,高高地昂起头。这是一个在人民反对政府的战争中站在政府一边的人。他被抓获,现在被押去处决。“有什么办法呢!力量总不在我们一边。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是他们的天下。死就死吧,看来只能这样了。”他想,耸耸肩膀,对人群不断的叫嚷报以冷冷的一笑。“他是警察,今天早晨还向我们开过枪!”人群嚷道。但人群并没有停下来,仍押着他往前走。当他们来到那条横着昨天在军警枪下遇难者尸体的街上时,人群狂怒了。“不要再拖延时间!就在这儿枪毙那无赖,还把他押到哪儿去?”人群嚷道。被俘的人阴沉着脸,只把头昂得更高。但领头的人决定把他押到广场上去,去那里解决他。离广场已经不远,在一片肃静中,人群后传来一个孩子的
7、哭叫声。“爸爸!爸爸!”一个六岁的男孩边哭边叫,推开人群往俘虏那边挤去,“爸爸!他们要把你怎么样?等一等,等一等,把我也带去,带去!”孩子旁边的人群停止了叫喊,他们仿佛受到强大的冲击,人群分开来,让孩子往父亲那边去。“瞧这孩子多可爱啊!”一个女人说。“你要找谁呀?”另一个女人向男孩俯下身去,问。“我要爸爸!放我到爸爸那儿去!”男孩尖声回答。“你几岁啊,孩子?”“你们想把爸爸怎样?”男孩问。“回家去,孩子,回到妈妈那儿去。”一个男人对孩子说。俘虏已听见孩子的声音,也听见人们对他说的话。他的脸色越发阴沉了。“他没有母亲!”他对那叫孩子去找母亲的人说。男孩在人群里一直往前挤,挤到父亲身边,爬到他身上
8、去。人群一直叫着:“打死他!吊死他!枪毙坏蛋!”“你干吗从家里跑出来?”父亲对孩子说。“他们要拿你怎么样?”孩子问。“你这么办。”父亲说。“什么?”“你认识卡秋莎吗?”“那个邻居阿姨吗?怎么不认识?”“好吧,你先到她那儿去,待在那里。我我就来。”“你不去,我也不去。”男孩说着哭起来。“你为什么不去?”“他们会打你的。”“不会,他们不会的,他们就是这样。”俘虏放下男孩,走到人群中那个发号施令的人跟前。“听我说,”他说,“你们要打死我,不论怎样都行,也不论在什么地方,但就是不要当着他的面。”他指指男孩,“你们放开我两分钟,抓住我的一只手。我就对他说,我跟您一起去溜达溜达,您是我的朋友,这样他就会走
9、了。到那时到那时你们要怎么打死我,就随你们。”领头的人同意了。然后俘虏又抱起孩子说:“乖孩子,到卡秋莎阿姨那儿去。”“你呢?”“你瞧,我同这位朋友一起溜达溜达,我们再溜达一会儿,你先去,我就来。你去吧,乖孩子。”男孩盯住父亲,头一会儿转向这边,一会儿转向那边,接着思索起来。“去吧,好孩子,我就来。”“你一定来吗?”男孩听从父亲的话。一个女人把他从人群中带出去。等孩子看不见了,俘虏说:“现在我准备好了,你们打死我吧。”这时候发生了完全意想不到和难以理解的事情。在所有这些一时变得残酷,对人充满仇恨的人身上,同一个神灵觉醒了。一个女人说:“我说,把他放了吧。”“上帝保佑,”又一个人说,“放了他。”“
10、放了他,放了他!”人群叫喊起来。刚才还在憎恨群众的他,竟双手蒙住脸放声大哭起来。他是个有罪的人,但从人群中跑出去,却没人拦住他。(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步伐坚定,高高地昂起头”“阴沉着脸,只把头昂得更高”等动作和神态的描写,生动地塑造了一个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形象。B儿子的出现,使事态发生变化,不仅让警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过错,而且也使得愤怒的群众生出悲悯之心。C“脸色越发阴沉了”表现了警察内心对周围群众的仇恨和对儿子的担心,“竟双手蒙住脸放声大哭起来”表现了他被谅解后内心的愧疚、悔恨以及惊喜之情。D从警察起初的执拗到最后的落泪,从百姓起初的怒不可
11、遏到最后的宽容谅解,小说在巨大的落差中凸显了人性的力量。D解析A项,“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形象”错。B项,“儿子的出现”“让警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过错”错。C项,“表现了警察内心对周围群众的仇恨”错。5小说的开头写人群大声叫嚷的情景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答:_解析作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开头写了什么内容:开头写了人群的喊声,从“打死他”“枪毙他”等句中可以看出人们的亢奋和愤怒。然后思考其与下文(全文)的联系:开头的描写为下文警察的出场作了铺垫,人们此刻的愤怒、仇恨与结尾处的宽容、善良形成了反差,突出了小说主题。最后从读者的角度进行分析:小说一开头就将读者置于紧张的氛围中,设置悬念,引起读
12、者的阅读兴趣。答案表现了人们的亢奋情绪和内心的愤怒、仇恨之情。为下文警察的出场作铺垫。与结尾处人们表现出的宽容、善良形成反差,从而突出小说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的主旨。一开头就将读者置于紧张的氛围中,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6“孩子”的出场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从主题表达、形象塑造和结构安排三个方面探究。答:_解析小说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场人民反对政府的战争中,人们抓获了一名站在政府那一边的警察,并决定处决他。在押解犯人的路上,犯人的孩子哭着来找他。为了安顿好这没有母亲的孩子,犯人请求发号施令的人暂时假装是自己的朋友,好让孩子听自己的话去邻居那里。人们目睹了这一切,从仇恨中走出来,主动提出放
13、了犯人。原本冷漠的犯人在人们“放了他”的喊声中大哭着跑出去,没有人拦住他。由以上分析可知,“孩子”的出场有利于展现文章主题,使得警察和人们的形象更加真实丰满,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作答时,要结合文本内容作具体分析。答案从主题表达上看,孩子的出场有利于展现文章主题。孩子的出现促使仇恨双方再次审视自己,改变了先前的态度,尤其是人们从起初的愤怒、仇恨到最后的宽恕、谅解,前后态度的反差突出了文章的主题:放弃仇恨,回归友善。从形象塑造上看,孩子的出场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原本冷漠高傲的警察,也有父爱温情;原本充满仇恨的人们,心底深处却是善良、仁爱的。从结构安排上看,孩子的出场推动了故事情节
14、的发展。孩子的出现打破了双方的对立,使文章情节从起初的剑拔弩张逆转为后来的充满温情,情节跌宕起伏,悬念迭出,吸引读者。三、语言运用7下面是某校“世界读书日”广播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广播稿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感谢大家倾听今天的节目,今天是“世界读书日”,也是伟大作家塞万提斯、莎士比亚死去的日子。书籍是进步的阶梯,是智慧的源泉,是我们的精神食粮。阅读对一个人的影响甚巨,在“世界读书日”莅临之际,希望大家能在有事没事的时候多多阅读,打开智慧之门。答:_解析“倾听”指细心地听取(多用于上对下),此处的“大家”指听众,用“收听”更合适。“死去”不适用于“伟大作家”,可改为“逝世”或“去世”。
15、“甚巨”是一个文言色彩很浓的词语,广播稿要求用语平实,让所有人都能听懂,所以可改为“很大”。“莅临”指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不能用来修饰“世界读书日”,可改为“来临”。“有事没事的时候”过于口语化,可改为“平时”。答案“倾听”改为“收听”;“死去”改为“逝世(去世)”;“甚巨”改为“很大”;“莅临”改为“来临”;“有事没事的时候”改为“平时”。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如何让故宫文化被青年一代接纳和喜欢,这是故宫文化推广者常常思考的问题。随着故宫文创产品的热销,_。最直观的反映是“80后”和“90后”已成为参观故宫
16、的主力军。当然,_,就要研究年轻人乐于接受的方式,“朝珠耳机”和“奉旨旅行”牌等文创产品就起到拉近距离的作用。北京故宫的文创之路虽然历时不长,_:不是一味迎合大众,而是以严谨而风趣的方式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最终实现文化的传播与再生。这是目前推广故宫文化最好的发展道路。_解析处,根据前文“如何让故宫文化被青年一代接纳和喜欢”和后文“最直观的反映是”可知,应填“故宫文化受到很多年轻人的喜爱”之类的内容。处,根据后文“起到拉近距离的作用”可知,应填“要拉近故宫文化与年轻人的距离”之类的内容。处,根据前文“虽然历时不长”和后文“这是目前推广故宫文化最好的发展道路”可知,应填“却迅速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子”
17、之类的内容。答案(示例)故宫文化受到很多年轻人的喜爱要拉近故宫文化与年轻人的距离却迅速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子9想象自己是初春的一个花蕾,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写一段文字,表达对绽放、盛开的期待。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100字。答:_解析作答时,需要使用第一人称“我”,表达作为初春的花朵对绽放、盛开的期待之情,可运用比喻、拟人、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答案(示例)一缕阳光洒下,和风轻轻地拂过我的面庞。我羞怯地和分别了许久的树枝、嫩芽打招呼,这些老朋友也都友好地招手示意。我试图舒展我的筋骨,我的花瓣在暖阳和风的爱抚下渐渐变得柔软。我想象着有一天自己可以肆意地盛开,就像翩翩起舞的蝴蝶自由地张开翅膀,晾晒春天。10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说明漫画内容,并写出漫画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30个字。拆东墙,垒西墙答:_解析作答本题,注意分析漫画的构成要素房屋、大砖块、人、树枝及公章。结合漫画的文字提示,展开联想和想像,联系社会现实,仔细思考漫画的深层含意。答案(示例)(1)画面左上角树枝上悬挂一枚公章,左下边有一堆砖,上面写一“政”字,中间有一人正抱着“绩”字的砖向左边走来。右边是一座已被拆掉墙脚的房子,房子上面写着“百姓利益”四个字。(2)批评某些部门为了搞政绩、不惜损害百姓利益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