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四节说“一”不“二”避免歧义丰子恺先生是现代著名画家。19世纪30年代上海某报刊发表过一篇评论,题为丰子恺画画不要脸。读者见到这一标题,无不大吃一惊:丰子恺先生一向品行高尚,画风端正,他做了什么“不要脸”的事?莫不是小人在对丰先生泼冷水?待读完全文才知道根本不是非议丰子恺,而是赞扬他的漫画别具一格画人物“不要脸”,没有五官,却惟妙惟肖,尽传神态。这篇文章的标题能如此引人入胜,就是因为作者故意利用“不要脸”这一短语的歧义,造成了读者的误解,给人留下了悬念,增强了宣传效果。歧义1什么是歧义?什么是歧义句?明确歧义是指语言文字有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意思,有两种或几种可能
2、的解释。歧义句是指在理解上会产生多种可能的句子;换句话说,就是可以这样理解也可那样理解的句子。2歧义产生的原因有哪些?明确(1)组合层次不同造成歧义。如:“北京人多”,可理解为“北京/人多”或“北京人/多”。(2)结构关系不同造成歧义。如:“进口彩电”,可理解为动宾关系,也可理解为偏正关系。(3)语义不明确造成歧义。如:“他走了一个小时了”,可理解为“行走”,也可以理解为“离开”。(4)词类不同造成歧义。如:“我要炒肉丝”中的“炒”,可理解为动词,也可理解为形容词。(5)词语含义多解造成歧义。如:“躺在床上没多久,他想起来了”,可理解为“他想起了什么事”,也可理解为“他要起床”。(6)句子成分
3、残缺造成歧义。如:“买车、船、饭票在服务台”,此句在“车”后、“船”后丢掉“票”字造成歧义。可理解为“车票、船票和饭票”,也可理解为“买车、买船和买饭票”。(7)口语中由于轻重音不同造成歧义。如:“他一个早晨就写了三封信”中的“就”,若轻读,是说他写信写得快;若重读,则是说他工作效率低,只写了三封信。(8)读音不同造成歧义。如:“到2015年底,他还欠款十万元”,“还”可读“hi”,指“仍旧”;也可读“hun”,是“归还”的意思。3消除歧义的方法有哪些?明确(1)设置具体语境。如:“你为什么打他?”可具体表述为“你为什么打他?应该好好教育嘛”,或者“你为什么打他?该打的应该是我”。(2)增加必
4、要词语。如:“我去上课”,可说成“我去给学生上课”或“我去听老师上课”。“我去医院”,可说成“我去医院上班”或“我去医院看病”。(3)改换词语或调整语序。如:“两个球队的教练”,可改为“两位球队的教练”(更换量词),或者“球队的两个教练”(调整语序)。“几个饭店的服务员”,可改为“几家饭店的服务员”或“几名(位)饭店的服务员”。(4)改变句子结构。如:“围剿土匪的部队”,可改为“土匪的部队被围剿”或“部队围剿土匪”。“这是一位知识十分渊博的王老师的学生”,可改为“王老师知识十分渊博,这是王老师的一个学生”或“这是王老师的一个学生,他知识十分渊博”。(5)增加(改变)标点符号。如:“电视机不要退
5、回”,可改为“电视机不要,(可)退回”或“电视机?不要退回”。4“歧义”与“模糊”“笼统”的区别是什么?明确(1)“歧义”与“模糊”模糊:语言的意义都有模糊性,一个词语的意义与别的词语的意义往往难以绝对划分清楚。歧义:语言文字可以同时具有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意义。在言语交际中歧义可以通过一定手段来消除,而模糊则始终是模糊的。(2)“歧义”与“笼统”笼统:来源于语言的概括性,是对同类事物进行抽象概括而产生的,并非有歧义。示例:“他买了一双鞋”中的“鞋”就是笼统的,并未表明是男鞋还是女鞋,是皮鞋还是布鞋。一、第1句是语法结构歧义中结构层次不同造成的歧义。“一位蛰居海外的华裔作曲家之子”可以理解为“一位
6、蛰居海外的/华裔作曲家之子”,也可以理解为“一位蛰居海外的华裔作曲家/之子”。第2句是语义结构歧义中代词指向不明。“他”既可以指“经理赵春华”,也可以指“副经理”。第3句是语法结构歧义中结构关系不同造成的歧义。“禁止”和“取缔”之间既可能是并列关系(禁止和取缔),也可能是动宾关系(禁止做某事)。第4句是词汇歧义。“看不上”可能是“瞧不起”的意思,也可能是“看不到”的意思。第5句是语法结构歧义中结构层次不同造成的歧义。“3月20日前去教务处报名”既可能是“3月20日前/去”,也可能是“3月20日/前去”。二、移行有断句的作用,这句话的本意是“清华西路断道施工,车辆绕行”,由于移行不当,加上这句话
7、没有标点符号,就变成了“施工车辆绕行”。如果把“车辆绕行”单作一行(即使前一句句末没有标点符号),就不会产生这样的问题。三、1用“修改法”分化歧义:第1句:我们要进口的彩电。/我们要(从国外)进口一些彩电。第2句:我想起什么来了。/我想起床了。第3句:学生和家长都来了。/学生的家长都来了。第4句:连汤都已经凉了。/所有的汤都凉了。第5句:还有没买票的(人)?/还有没有要买票的(人)?第6句:连校长都不认识他。/连校长他都不认识。第7句:我看见李校长坐在图书馆靠门的座位上了。/我坐在图书馆靠门的座位上时看见李校长了。2用“补写法”分化歧义:第1句:我们要进口彩电,不要国产彩电。/我们要进口彩电,
8、不进口冰箱。第2句:我想起来了,他昨天和我说过这件事。/我想起来了,已经睡了9个小时了。第3句:学生家长都来了,但是学生和家长要分开坐。/学生家长都来了,有的还特地向单位请了假。第4句:汤都凉了,别说菜了。/汤都凉了,要不要热一热?第5句:还有没有买票的?不可能吧,我们都有票啊。/还有没有买票的?没有的话就开车了。第6句:连校长都不认识,估计不会再有人认识我了。/连校长都不认识,更别说认识校长太太了。第7句:我在图书馆靠门的座位上看见李校长了,当时我正站在他身边看书。/我在图书馆靠门的座位上看见李校长了,他刚从我身边走过去。1歧义就是一个句子有两种意思,或者说跟原来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相比,“多”
9、出一种意思。造成歧义的原因一般有两种:一种是_;另一种是结构的多样性造成的歧义句。答案:词语的多义性造成的歧义句 2组合歧义中还要区分语法结构歧义和语义结构歧义。语义结构歧义和语法结构歧义的区别在于,语法结构的层次或关系的差别是_的,而语义结构歧义是_的。答案:显性隐性 3指出下列语句产生歧义的原因。甲班和乙班的部分同学参加了这次劳动。开刀的是她父亲。我们三个人一组。答:答案:停顿不同。“部分”可理解为“甲班和乙班”的一部分,也可理解为甲班和“乙班的一部分”。语义不明确。可理解为她父亲是开刀的外科医生,也可理解为他父亲有病,医生给他做了手术。层次不同。可理解为“我们/三个人一组”或“我们三个人
10、/一组”。4调整下面句子的语序,消除句子的歧义。我有很多同龄的孩子所不曾有过的感受。他是原岭南化肥厂厂长。答:答案:可以把“很多”放在“感受”的前面。可以把“原”放在“厂长”的前面。5你认为下面的句子有歧义吗?试简析。小雪背着妹妹买回了几张宣纸。王五看着那些人面带难色。你不该骂他。答:答案:三个句子都有歧义。是多音字造成的歧义语句。“背”读音不同意义也不同。结构层次不同和语义结构不同造成的歧义语句。可以用停顿(书面上可表现为标点)来分化这种歧义。原句中“面带难色”指代不明,因此可以说成“王五看着那些人,面带难色”(王五面带难色),也可以说成“王五看着,那些人面带难色”(那些人面带难色)。广义地
11、说,任何句子都可以用重音去强调不同的词,当强调的词不同时,表达的意思也会有差别。因此这句话中,如果重音在“你”上,意思是“你”不该骂,要由可以骂的人骂;如果重音在“骂”上,意思是不该“骂”,而应采取说服教育的办法;如果重音在“他”上,意思是不该骂“他”,是骂错了对象;如果重音在“该”上,意思是不“该”骂人,即骂的理由不充分。消除歧义歧义就是一个句子有两种意思,或者说跟原来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相比,“多”出一种意思。造成歧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由于对语言缺乏感知能力,往往使真正想表达的意思出现误解,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起来。本节“歧义句”主要属于语病中“表意不明”一类,对于这一点的考
12、查,一般会出现在客观题中,要求你来判断“语义是否明确”。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依托海量的普查成果,我国建成了包括重要地理国情要素、遥感影像及其他相关内容组成的地理国情数据库。B情景体验剧又见敦煌,昨天在新建的专属剧场首演,该剧以全新的观演模式带领观众进行了一次“古今穿越”。C这位前方记者采访到的专家表示,C919的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大型商用飞机的研制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D骑自行车健身时,因为在周期性的有氧运动中使锻炼者能够消耗较多的热量,所以减肥、塑身效果都比较明显。解析A项,句式杂糅。“包括”与“由组成”两种句式杂糅,可删掉“组成”。C项,表意不明。“这位”,可以指
13、前方记者,也可以指专家。D项,结构混乱。可删掉“使”,或删掉“在中”。答案B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除了驾驶员要有熟练的驾驶技术、丰富的驾驶经验之外,汽车本身的状况,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B帮助家境不好的孩子上大学,是我们应该做的,况且这孩子各方面都很优秀,我们一定要帮助她圆大学梦。C说到人才培养,人们往往想到要学好各门课程的基础理论,而对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却常常被忽视。D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身患重病的工人的女儿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对青少年观众很有教育意义。解析本题从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三个角度考查对病句的辨析。A项,搭配不当,两面对一
14、面,“汽车本身的状况”有好有坏,应把“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中的“保证”改为“影响”,或者将“汽车本身的状况”改为“汽车本身良好的状况”。C项,“(人们)对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却常常忽视”和“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却常常被忽视”,句式杂糅。D项,多重限制造成表意不明。“一个身患重病的工人的女儿”有歧义,“一个身患重病的工人的女儿”可以理解为“工人身患重病”,也可以理解为“女儿身患重病”。答案B判断歧义的九个切入点1看相关词语是否存在多义如:(1)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分析:(1)句中“批评的人很多”,一种理解为他在
15、文章中批评了很多人,另一种理解为文章发表后批评这篇文章的人很多。2看重音是否可以落在不同字眼上如:(2)一个季度就生产了五百台录音机。分析:对(2)来说,如果读时重音落在“就”上,句子表达的意思是产量太少了。如果重音落在“五百台”上,句子表达的意思则是产量真不少。由此可知,重音位置不同,同一个句子表达的意思也不一样。因此,这个句子有歧义。3看是否可以在不同位置停顿如:(3)教师节时老师希望学生别送礼品送祝福。分析:对(3)来说,在“礼品”后停顿,可理解为老师希望学生送祝福,别送礼品;在“别”后停顿,可理解为老师希望学生礼品、祝福都不要送。4看同一成分是否能够修饰不同词语5看是否因为标点的关系产
16、生歧义如:(4)会计未按经理的指示,将钱汇给对方,以致产生了误会。分析:对(4)来说,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会计将钱汇给了对方,一种是没将钱汇给对方。把“将”前的逗号去掉,歧义也就消除了。6看相关字眼在句子中是否存在多音现象如:(5)头发长得怪。分析:对(5)来说,如果“长”读chn,是说这个人留了长头发,稀奇古怪,不多见;如果“长”读zhn,则是说这个人长了怪头发。7看成分指向是否不同如:(6)祁爱群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分析:谁高兴?是祁爱群高兴,还是援藏干部高兴?让人搞不明白。8看相关短语结构关系是否有不同理解如:(7)医学家普遍认为,一个人如果不适当地增加
17、饮水,就会影响机体的正常含水量。分析:“不适当地增加饮水”可作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针对饮水很少的人说的,“不”否定的是“适当地增加饮水”;一是针对饮水过多的情况说的,如在运动后大出汗的情况下,“不”否定的是“适当地”。9看“和”字、“与”字是否造成歧义如:(8)天津和北京的部分地区下了雨。分析:可以理解为天津的部分地区和北京的部分地区下了雨,也可理解为整个天津地区和北京的部分地区都下了雨。这是“和”字在作怪。一、基础考查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B因为有了幽默感,他们更善于与其他人沟
18、通,即便表达了反对意见,别人也不会反感。C乡村教师陈发喜扎根山区,倾情助学三十一载,当他荣获“荆楚楷模”称号的消息传来,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都前来向他表示热烈祝贺。D今年4月底,墨西哥和美国的部分地区相继爆发了甲型H1N1流感,世界卫生组织对此高度重视,并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紧急应对措施。解析:选B。A项,有歧义,将“部分”移至“参加”之前,并在“福利院”后加“里”。C项,有歧义,将“其他学校领导”改为“学校的其他领导”或“来自其他学校的领导”。D项,有歧义,在“墨西哥”之后加“全境”。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专家指责化工厂监管不力导致硫酸泄漏,并且在泄漏初期没有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的行为使
19、厂长非常气愤。B人们对“时间都去哪儿了”的集体忧虑,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公众对浪费时间的深深自责以及对生命消逝的无尽怅惘。C邵逸夫的传奇人生令人感慨,他随兄十几岁时闯南洋,饱尝20世纪上半叶的动荡之苦,从命运的夹缝中打拼成功。D王会长告诉记者,自宋朝以来,“李”“王”“张”一直是中国人口较多的姓氏,李姓和王姓的部分人口曾经在北方地区广泛分布。解析:选B。A项,有歧义,厂长气愤的对象是“专家”还是“化工厂”,不明确。C项,有歧义,“他随兄十几岁时”,是他十几岁,还是他兄十几岁,表意不明,将“十几岁时”移至“他”之前。D项,有歧义,将“李姓和王姓的部分人口”改为“李、王两种姓氏的部分人口”或“李姓全
20、部人口及王姓的部分人口”。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本文试图将生活教育理论引入到中学作文教学改革中来,期望能够探索一条从本源上解决现在中学生作文中一些弊病的荆棘之路。B文章还分析了中超球队快速崛起的原因,即加大经费投入,引进巴西国脚、韩国国脚和欧洲的国脚们也是中超球队青睐的对象。C政治气候温和了,我又可以拿起笔来写文章了,主要是写文艺评论和诗歌理论文章,这时,中国掀起了全国性的一场关于朦胧诗的讨论。D目前,国内的大数据人才储备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尤其是缺乏既熟悉行业业务需求,又掌握大数据技术的综合型人才。解析:选D。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项,“探索一条荆棘之路”表意不明。B
21、项,“引进国脚们也是中超球队青睐的对象”句式杂糅。C项,语序不当,“中国掀起了全国性的一场关于朦胧诗的讨论”中应把“一场”提到“全国”之前。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一项是()A8月12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再度贬值超千点,人民币对美元两天已累计贬值约3.5%左右。但发言人表示,从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看,当前不存在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的基础。B10日,徐绍史在雅加达向印尼总统佐科当面呈交中方关于雅加达万隆高速铁路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日本方面此前已经提交有关这一项目的报告,目前是中国唯一的竞争对手。C6月25日,蚂蚁金服发起设立的浙江网商银行终于开业了,开业典礼上,身穿中国风白色上衣的蚂蚁金服实际控
22、制人马云和蚂蚁金服董事局主席彭蕾,一起亮相现场。D一线警察伤亡率居高不下,一方面有犯罪嫌疑人狠毒残暴的因素,另一方面也有国家法制对执勤警察保护不力。当前情况下,警察更应注意提高自身安全意识。解析:选B。A.语义重复,“约”与“左右”语意重复,应删去其中一个。C.表意不明,“身穿中国风白色上衣的”可能是马云,也可能是马云和彭蕾二人。D.成分残缺,“不力”后加“的因素”。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当代社会进步的文化审视杨利英文化是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精神是文化的一个表现层面,人的精神是个体积极向上的动力来源。革命、改革、创新、科技等都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但不论是革命改革还是创新科技,这
23、些行为的实践主体都是人。只有人具备了改革精神、创新精神,才能通过革命、改革或科技创新来推动社会进步。文化能够为社会进步提供智力支持。文化为社会进步提供的智力支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思想基础上的支持,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文化能够让人进行价值思考,并产生一定的思想成果,这对于社会的进步以及人自身的进步都有推动作用。二是文化成为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在文化促进社会进步的过程中,首先是人认同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的思想观念,进而将这种思想转化为实践,使之真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三是目标定位的作用,文化让个体对价值与道德进行反思,并以文化形态的方式在社会内部达成共识,从而形成社会群体共同追求的目标。四是为
24、社会进步提供创新支持。只有文化深植于个体内心,社会才会形成创新思潮,而人类不断创新的过程正是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目前我国的传统文化传承更多是停留在形式层面,而没有实质的进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市场的逐利性也使人们在价值选择上倾向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这便弱化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造成传统与现代的撕裂。因此,尽管我国在文化建设中强调传统文化的地位,但传统文化却没有真正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力。而且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政府将主要精力投入经济建设,并没有过多关注社会文化建设,当个体从传统的集体组织脱离出来后,却又缺乏共同的价值信仰,加之很多个体在价值选择上产生迷茫,导致人们容易陷入封
25、建迷信甚至是邪教思想中。在进入新世纪后,这种西方文化的涌入从早期的自然行为变为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行为。当前,由于我国本土文化建设的滞后,西方文化思潮获得了渗透空间,一部分受蛊惑的民众开始在网络等媒体平台宣扬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质疑社会主义制度、质疑执政党。我国的文化建设应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但对于那些别有用心的文化渗透应该进行抵制。否则,当我国的文化建设不能够成为支撑社会进步的力量时,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果也将受到威胁。公民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实践主体,他们的道德素质能反映一个国家的文化建设水平,而且社会进步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如果人的道德素质下降,那么社会进步仅是一种狭隘的物质进步。当
26、前我国的文化建设对内有传统文化衰落问题,对外有西方文化的冲击,人们诚信意识不强、片面追求享乐,公民道德素质有滑落趋势等问题。所以,我国在文化建设中,必须重视道德文化建设。在具体的道德教育宣传中,我国原本采用的公民道德工程建设、传统美德宣传等方式往往流于形式化,并没有产生较好的宣传效果。所以,在新时期的道德文化建设中,应注重宣传手段的生活化和群众化,让公民易于接受。(节选自人民论坛)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人是革命改革、创新科技的实践主体,通过革命、改革或科技创新来推动社会进步的前提是人必须具备改革、创新精神。B推动社会进步的思想观念要首先成为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才能得
27、到人们的认同,才能将思想观念进行实践,最终推动社会进步。C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政府将主要精力投入经济建设,忽视了传统文化的地位,因而传承传统文化更多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也没有真正推动社会的进步。D我国在道德教育宣传中,采用的方式是公民道德工程建设、传统美德宣传,形式化过多,没有产生宣传效果,令人警醒。解析:选A。B项,逻辑顺序与原文不符,“首先成为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同”不当,应该是“首先是人认同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的思想观念”,才能“成为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C项,“忽视了传统文化的地位”不当,原文中为“尽管强调传统文化的地位”。D项,曲解文意,不是“没有产生宣传效果”,
28、应是“没有产生较好的宣传效果”。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2段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文化能够为社会进步提供智力支持”的观点。B文章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文化对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C作者列举我国当前传统文化的衰落,证明文化对社会进步的作用是有限的。D文章运用“传统文化衰落”和“西方文化的冲击”证明了当前“道德文化建设”的必要性。解析:选C。C项,作者列举我国当前传统文化的衰落,并不是证明文化对社会进步的作用是有限的。而是用来说明“我国在文化建设中,必须重视道德文化建设”这一观点。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化能积极推动社会进步和人自身的进
29、步,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文化能促进人们进行价值思考,也能获得一定的思想成果。B在改革开放之初,政府没有处理好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关系,导致个体缺乏共同的价值信仰,从而在价值取向上产生迷茫。C西方文化思潮通过网络等媒体平台进行渗透,动摇了我国文化建设的根基,我们应该吸收世界先进文化,进行有效的抵制。D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着传统文化衰落和西方文化冲击的压力,出现了诚信意识不强、极端个人主义、片面追求享乐的现象。解析:选D。根据原文“人们诚信意识不强、片面追求享乐,公民道德素质有滑落趋势等问题”一句可知,D项中“极端个人主义”系无中生有。三、表达运用8下面的文字有三处语病,请写出有语病的句子的序号,然后加
30、以修改。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向人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青藏高原的古老故事。有一个部落,它的人民受到周围妖魔的侵扰,生活在灾难之中。部落首领格萨尔王经过艰苦征战,最终降伏了四大妖魔。这部英雄史诗散韵结合的说唱体形式叙述故事。它韵文部分有五十多万行,散韵文共逾一千多万字,堪称世界上最长的史诗。这部史诗除了在我国境内的藏、蒙古和纳西等少数民族地区流传外,还在印度、巴基斯坦和尼泊尔等国流传。不仅它是一幅展现藏族社会生活的多彩画卷,也是一部全面反映藏族历史、宗教、医学、民俗等文化内容的百科全书。答:解析:此类考查句子语病的题目,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句子成分在搭配、句式杂糅等方面的错误,要仔细琢磨、推敲。中
31、应改为“以的说唱体形式”或“用的说唱体形式”相搭配的介词结构。中“逾”与“多”语义重复,应删去其中一个。“它”是整个复句的主语,应置于关联词语“不仅”之前。答案:在“散韵结合”前加“以”(或“用”);删“逾”(或“多”);“不仅”与“它”对调。9好的广告具有强大的诱惑力,能对人产生巨大的心理影响,激发消费者的联想和强烈的购买欲望。试选三则广告,解说诱惑力之谜。(1)到处听说好,中国移动通信。(移动通信广告)(2)阿里山瓜子,一嗑就开心。(阿里山瓜子广告)(3)金利来,足以自豪的世界。(金利来皮鞋广告)(4)实不相瞒,天仙的名气是吹出来的。(天仙牌电扇广告)(5)还你领袖风采。(洗衣粉广告)(6
32、)聪明的妈妈会用锌。(三精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广告)(7)要想皮肤好,早晚用大宝。(大宝日霜和晚霜的广告)答:答案:(1)“听说”在这里有两种理解,既可以理解为一个词,意思是“听别人说”,这表明中国移动通信的网络在广大消费者当中口碑颇佳,被广为称道;也可理解为两个词:“听”和“说”,这就表明移动通信的通讯网络信号强,在任何一个地方,无论是“听”还是“说”都非常清楚。(2)“一嗑就开心”,从词面看,“开心”作形容词用,指心情愉快舒畅;但从广告商的真正意图看,又指阿里山瓜子特别味美易剥,轻轻一嗑仁就裂开,吃起来非常方便,“开心”临时作动宾词组用。(3)“足”既可理解为名词“脚”,表示该款皮鞋穿在脚上非
33、常舒适,感觉与众不同,表明金利来皮鞋的质量好;同时也可理解为副词“足够”,表示金利来皮鞋这一品牌的声誉高,堪称鞋中名牌。(4)“吹”到底是“吹嘘”之意,还是“吹风”之意,抑或兼而有之?这就使得天仙牌电扇为广大消费者所知晓、所接受。(5)“领袖”表面作名词用,指领导者,深层却临时作名词词组解,指衣领和衣袖,这就说明该洗衣粉的质量好、去污能力强,增强了该广告的艺术魅力。(6)“锌”与“心”谐音双关,其目的是建议“聪明的妈妈”对孩子既要用“心”关怀,又要用“锌”补充营养。从而缩短了广告与消费者的心理距离,为该锌营养品打开了销路。(7)“早晚”作短语,广告词理解为“早上用大宝日霜,晚上用大宝晚霜”;早
34、晚作副词,理解为“大宝护肤品是爱美人士迟早要选择的品牌”。例析结构不定造成的歧义1词性不同带来多种理解句子中某个字词可以作多个词性处理,可能产生歧义,即词性两可。 误例: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存入了两家银行。 解析:“和”词性不明,既可以理解为连词,句意为“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两个人,自己去干某种事”;也可理解为介词,句意为“他只背着总经理,跟副总经理一起干某种事”。2动词的支配范围不确定而产生歧义 误例:发现了敌人的哨兵。 解析:动词“发现”的对象是“敌人”还是“敌人的哨兵”?不明确。可据其中一种意思改为“哨兵发现了敌人”。 3介词的管辖范围不确定而产生歧义 误例:警方对报案
35、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 解析:“对”的管辖范围不明确,是“对”报案人愤慨还是“对”围观者的行为愤慨?表意不明确。 4修饰两可而造成歧义 误例:数百位战斗英雄的亲属出席了隆重的表彰会。 解析:数量短语作为定语易出现歧义,“数百位”是修饰“英雄”还是修饰“亲属”?不明确。可将“数百位”调到“亲属”前,消除歧义。 5由停顿不同而造成歧义 在同一句话里,由于标点符号的位置不同,或者在阅读过程中虽然没有标点符号,但因句子比较长而需要停顿,若停顿的位置不同,也会造成意思上的很大差异。 误例: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差旅费,安排住处,领取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 解析:由于逗号停顿的位置不同,原句可有两
36、种不同的意思,其一是:如果“你单位同意报销差旅费”,那么“安排住处,领取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其二是:如果“你单位同意报销差旅费,安排住处”,那么“领取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 6多义词(短语)造成歧义 由于句中某个词或短语是多义的而使句子意思可能有多种解释,即词义两可。 误例:张三借李四一本书。解析:“借”既可以指借入,也可以指借出。这个句子可以理解为“张三借给李四一本书”,也可以理解为“李四借给张三一本书”。7多音多义带来多种理解 句中某个字是多音字,在书面表达时可能有歧义(口头表达时不一定出现)。 误例:他在办公室看材料。解析:“看”读“kn”,表示“看守”;读“kn”时,表示“阅览”。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