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42809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7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4页
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4页
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4页
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为什么今天还要研究优秀传统文化?因为许多思想是古今一脉的。中国很早就产生了民本思想,比如“怀天心”“抱天心”“顺天心”“承天心”“度天心”等。什么是“天心”?天心就是民心,天之所想所欲即民之所想所欲。郭店楚简缁衣引子思的话说“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心好则体安之,君好则民

2、欲之”,形象地阐述了君民之间的紧密关系,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这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习近平同志在一些重要讲话中多次引用“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中国古代对官吏的重要要求包括“廉洁正直”。睡虎地秦简语书记载,“良吏”的表现是“明法律令,事无不能也,又廉洁敦愨而好佐上”;“恶吏”的表现则是“不明法律令,不知事,不廉洁,无以佐上”。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写道,“凡为吏之道,必精洁正直”,认为吏有“五善”“五失”,“五善”之二为“清廉毋谤”,“五失”之三为“居官善取”。这些都清楚地表明中国古代对官吏在清廉方面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标本兼

3、治,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要求。可以看出,古今社会对官吏在清廉方面的要求具有一贯性和延续性,古代的优秀传统和合理规范可以为今天反腐倡廉建设提供借鉴和参照。中国古代典籍中有很多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理念。在古代,山林水泽皆有专人管理,采获捕捞也要求有节制。荀子王制中说,“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天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鳢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再进一步看,古人认为天地为大宇宙,人体为小宇宙,小宇宙的运行要与大宇宙的运行相合,否则就会“悖乱”,此即“天人合一”。出土文献中也有很多古人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资料,如睡虎地秦简田律律文

4、中有“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壅堤水。不夏月,毋敢燕草为灰”这与荀子的记载相互印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思想上的古今一脉决定了我们必须深入研究优秀传统文化,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同时,这也对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提出了新要求。比如,研究出土文献与古文字,既要做好扎实的文本复原、字词考释、义理推阐等工作,又要与现实联系起来,提炼其当代价值。 (选自刘钊从古今一脉看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郭店楚简缁衣)引子思的话,形象地阐

5、述了君民之间的紧密关系,表现出鲜明的民本思想。B. 睡虎地秦简-书清楚地表明中国古代对官吏在清廉方面的要求,可以视作当前反腐倡廉建设的准则。C. 荀子王制中阐明了古代山林水泽皆有专人管理,采获捕捞也要求有节制这一思想理念。D. 当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这与古代保护环境思想理念是相通的。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头从为什么要研究优秀传统文化这一问题进行思考,阐明了全文的论证方向。B. 文章主体部分通过对古今思想观念的分析,充分论证了很多思想“古今一脉”这一中心论点。C. 文章最后一段指出研究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同时对研究优秀传统文化

6、提出了新要求。D. 文章按照总一分一总的结构组织论证过程,主体部分则以层层深入的方式论证观点。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头引用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中的思想,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B. 古代的民本思想与我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是一致的,应该发扬。C. “廉洁正直”是我国古代对官吏的重要要求,是古代区别“良吏”和“恶吏”的首要标准。D. 睡虎地秦简田律的思想反映出古代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理念,进一步发展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理念。【答案】1. B 2. D 3. A【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7、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B项,曲解文意,“可以视作当前反腐倡廉建设的准则”错误,文中说的是“古代的优秀传统和合理规范可以为今天反腐倡廉建设提供借鉴和参照”。故选B。【2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

8、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D项,论证方式错误,“以层层深入的方式论证观点”错误,本文采用的是并列式结构。故选D。【3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B项“应该发扬”与原文“我们党坚持这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不符。C项,错解文意,“是古代区别良吏和恶吏的首要标准”说法错误,“廉洁正直”只是区别良吏”和“恶吏”的标准之一。D项,曲解文意,“进一步

9、发展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理念”与原文不符,原文是“再进一步看,古人认为天地为大宇宙,人体为小宇宙,小宇宙的运行要与大宇宙的运行相合,否则就会悖乱,此即天人合一。”故选A。【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 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

10、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种树魏金枝屋前的小天井里,有两块泥地,本来种着好几样花木:三株冬青,一株杜鹃,两丛竹。对这几样点缀品,曾产生过一些兴趣。如在月夜,有些树木的影子,参差地映到房里,而晴和的日子,也有些小鸟,在树上啁啾。尤其大热天,孩子可躲在树下玩,晒不着太阳。久而久之,竟慢慢地产生了厌

11、倦。尤其是我太太,她总说这房子的光线太差,老是绿暗暗的,分不出朝晚,辨不出昏晓,连缝一个纽扣,也得费尽眼劲。最主要的还是晾晒问题,孩子们是排泄专家,天天总有些尿布衣裤要晾晒,可树木挡住了太阳,挡住了晾竿。一到春天,它们还要尽力将枝伸展开来,进而要拱破玻璃,大有闯入居室的样子。再过一时,又是黄梅天,整天下着牛毛雨,孩子们的小便也跟着竞争似的,越密越多,尿布衣服供不应求。唯一的办法,只好在房里搭着竹竿阴晾,便如万国旗般,飘飘荡荡。水滴固然免不了,而尿味着实难闻。至于蚊子,也是从那些树木下孕育出的,追根问底,自然得怨怪那几株花木。大概也是一个雨天,我像落汤鸡似地逃回了家,换了衣,躺在藤椅上息力。忽然

12、,一滴尿布上的水滴,正巧滴在我的鼻梁上,我只嫌恶地抹去换了座位,第二个水滴,又滴在额上。这把肚里的陈年老火升了上来,我顺手拿了把菜刀,冲出去,对准大一点的冬青,狠命地砍了几刀。刀是钝的,不能猛地砍下去,可树枝上的水滴,淋了我一身。我真恨透了,加足了劲,心想一下子砍光天井里所有的花木。但结果更坏,因为刀卷了口,从树皮上滑了去,有几下,甚至滑到脚边,擦伤了皮肤。太太出来了,看见我那副光火的呆劲,怕我会砍断自己的脚,连忙夺了刀,坚决地说一等天晴,她就借把快刀,将所有树木,砍个精光。过了黄梅,天晴了,猛烈的太阳,有时也从枝叶间溜进房内,我们的心情,也好似开朗了些所以砍伐的计划,也就没有进行。来了个秋季

13、大霖雨,又潮湿,又闷热,然而室内,又不得不晾满了尿布,水滴也照常滴沥。哪知天遂人愿,一夜大风,竟把那最大的一株冬青连根拔起。旁边的两株冬青,两丛竹,一株杜鹃,大抵淹了水,也都枯萎下去,接着都死了。当砍到最大的死冬青,我就发觉冬青的枝原来还交叉着另一株树木的枝丫,是一株法国梧桐。它,原来被冬青茂密的枝叶遮蔽着,乎无法露出真面目,而现在,它既不受风灾,也不受水灾,才侥幸地生存下来。大概由于一点怜恤吧,我就将这受害者留着,心想,它可以舒畅地生活了。虽然这样,然而它靠着墙,很难自由地伸展它的枝干。它只得像负隅的野兽般,将背脊贴住墙,它的枝叶,则如驼背的老人,向前伛偻,必须吃力地支持自己,才能免于颠扑。

14、而同时,砍去了树木,自然多了些光明,也有晒晾的地方,然而一少了它们,又觉得太寂寞了,没有鸟声可听,月影可看。大概我们自己也是生物吧,往往多了一个生物,有时觉得多一份麻烦,但一旦少了一个,又会觉得寂寞,真是人类可笑的矛盾。偶然的一天,我又习惯地窥视天井,看见那方泥地上,笔直地插着两三块劈开的柴片,我断定,是孩子们在天井里玩,把柴片当为旗杆之类插在那里。有一天晚饭的时候,我又探头看天井,忽然看见木片拔去了,换上三根鹅毛,插在原地。“鹅毛,哪里来的鹅毛?”我终于问了。“是的,鹅毛,后门对家杀了鹅,她就去要了来。”“我是问,谁把它插在地上的?”妻子终于笑了,她指指身旁的孩子。“这呆子,”她说,“她要种

15、出许多鹅毛来。”“那么,那些柴片,也是你插的?”我问,“长些柴片给妈妈烧饭吧?”她皱起眉,认真地答道:“不,那是长出树来的。”“可是你又拔了它!”“它不长,长了也会给你砍去的。”她抗议着,“现在我种鹅毛了,让它笔直地长上去,长上去,长得天那般高,你就砍不着它了。”自然,鹅毛不会在泥里生长起来。然而我不想辜负孩子的幻想,植树节的当口,去买几株容易长大的杨柳,种起来。仍使月夜,有点参差的树影可看,有几只小鸟来树上啁啾,孩子们仍能在树下玩,而那躲在墙边的法国梧桐,也可多几个伴。4.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围绕“树”展开,由砍树到种树,又交织着“我”由爱树到厌

16、树,继而恨树,最终回复到爱树,情节浑然一体,且跌宕起伏,曲折有致。B. 在砍伐“大有闯入居室”的冬青时,那株以为会强壮起来,没想到依旧是柔弱的梧桐,勾起了“我”的怜悯之心,同情弱者,是“我”想种树的一个感情因素。C. 没有了树木,也就没有了鸟鸣月影,与开篇庭院的生机形成了强烈的对照,让“我”认识到砍树行为的错误,呼吁人们要爱树植树,保护自然。D. 激发起“我”种树想法的是孩子的愿望:插下几块柴片,期待长出一片绿荫;种上几根鹅毛,以为能长得天一样高,孩子的言谈举止虽然可笑,但引人深思。5.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我”一家人的形象性格特征。6. 文章题为“种树”,可通篇重在写“砍树”,只有在篇末才写

17、到“我”想种几株树,这样安排有哪些好处?请简要分析。【答案】4. C 5. “我”的迂拙、善于自省:砍树时的窘态砍树后的反思;妻子的贤惠、体贴:防止“我”受伤,妻子抢夺“我”手里的钝刀;孩子的执着、天真:插了柴片,又插鹅毛,希望鹅毛长得天一样高。 6. 砍树即无树,种树即有树,文章将无树与有树的情景、感受,形成强烈的对照.揭示出一个深刻的道理:人和生物界一样,是相争相容、互为依存的。文章实写“砍树”以及“砍树”之后的情景与感受.突出了种树的重要性.从而引出了种树的情节.行文自然,文章在篇末再写种树,并虚写了种树后的图景,给读者留下了充分地想象,比具体描写种树的艰辛与乐趣更具有艺术魅力。【解析】

18、【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C项,错在“呼吁人们要爱树植树,保护自然”,过分拔高,文中无此意。结合文本后面内容“然而我不想辜负孩子的幻想。植树节的当口,去买几株容易长大的杨柳,种起来。仍使月夜,有点参差的树影可看,有几只小鸟来树上啁啾,孩子们仍能在树下玩,而那躲在墙边的法国梧桐,也可多几个伴”分析可知,文章实写“砍树”以及“砍树”之后的情景与感受,突出了种树的重要性,从而

19、引出了种树的情节。揭示人和生物界一样,是相争相容、互为依存的道理。故选C。【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解答此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我”一家人的形象性格特征,文中“我”一家人包括“我”、妻子、孩子,结合文本内容分析鉴赏人物性格特征。结合“我顺手拿了把菜刀,冲出去,对准大一点的冬青,狠命地砍了几刀。刀是钝的,不能猛地砍下去,可树枝上的水滴,淋了我一身。我真很透了,加足了劲,心想一下子砍光天井里所有的花木。但结果

20、更坏,因为刀卷了口,从树皮上滑了去,有几下,甚至滑到脚边,擦伤了皮肤”“然而一少了它们,又觉得太寂寞了,没有鸟声可听,月影可看”“植树节的当口,去买几株容易长大的杨柳,种起来”分析可知,“我”的迂拙、善于自省;结合“太太出来了,看见我那副光火的呆劲,怕我会砍断自己的脚,连忙夺了刀,坚决地说,一等天晴,她就借把快刀,将所有树木,砍个精光”分析可知,妻子的贤惠、体贴;结合“那么,那些柴片,也是你插的让它笔直地长上去,长上去,长得天那般高,你就砍不着它了”分析可知,孩子执着、天真。点睛:本题做法即通读全文,把握与人物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人物的生活经历或人生轨迹;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个性

21、;把握人物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把握作者对人物的态度与评价;把握人物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等。筛选归纳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特质、与众不同之处等)。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的要先概括然后结合文章的列举出能表现该种性格的事例。【6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作品结构安排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文章题为种树,可通篇重在写砍树,只有在篇末才写到我想种几株树,这样安排有哪些好处”,需要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砍树”“种树”的原因,然后结合文本主旨等分析。结合“本来种着好几样花木:三株冬青,一株杜鹃,两丛竹。

22、对这几样点缀品,曾产生过一些兴趣。如在月夜,有些树水的影子,参差地映到房里。而晴和的日子,也有些小鸟,在树上啁啾。尤其大热天,孩子可躲在树下玩,晒不着太阳”“砍去了树后,自然多了些光明,也有晒晾的地方,然而一少了它们,又觉得太寂寞了,没有鸟声可听,月影可看”“大概我们自己也是生物吧,往往多了一个生物。有时觉得多一份麻烦,但一旦少了一个,又会觉得寂寞,真是人类可笑的矛盾”分析可知,文章将无树与有树的情景、感受做了对照,揭示道理,人和生物界一样,是相争相容的。结合文末内容“植树节的当口,去买几株容易长大的杨柳,种起来。仍使月夜,有点参差的树影可看,有几只小鸟来树上啁啾,孩子们仍能在树下玩,而那躲在

23、墙边的法国梧桐,也可多几个伴”分析可知,虚写了种树后的图景,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砍树”后情景的变化及与孩子的对话,让人感受到树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结合“然而我不想辜负孩子的幻想”分析,自然引出下文“种树”的内容,行文自然。(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河南农村“空心化”问题尤为严重。一方面是人的“空心化”。据统计,河南农村户籍人口5171万人,是中国农村人口唯一突破5000万人的省份。然而,其中外出务工的农民工高达2876万人,超过农村户籍人口的二分之一。另一方面是村的“空心化”。改革开放以来,许多村子住宅用地规模急剧扩张。不少农民把新房建在了村外临近公路等

24、较为便利的可耕地中,原有的房屋被抛弃成荒。报告指出,这就导致一户多宅、村庄布局混乱,村中原有宅基地大量闲置,土地资源严重浪费。(摘编自农村“空心化”问题引关注)材料二:市场在人才责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若任凭乡村人口流失,造成农村“空心化”,不利于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与城镇相比,乡村有其独特优势,优质绿色农产品市场需求旺盛,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成为投资风口,青山绿水、清新空气是不少人记忆中的乡愁,对于那些有意愿、有能力、有感情的人才,把他们引回来的同时,更应倍加珍惜,努力创造优良环境,让他们留下来,扎根农村。留住人才,要提供精准服务,确保优惠政策落地。为了吸引人才返乡,各地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

25、,但有的好政策没落地,有的缺乏针对性,人才不“解渴”。优惠政策应精准对接需求,变“大锅烩”为个性化跟踪式服务。除了真金白银,更应多些真情实意,分担他们在事业发展上的后顾之忧。 留住人才,更要建立用才、育才、惜才的长效机制。对于从事农业产业的人,可将其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在教育培训、社会保障、金融服务上提供服务。对于基层干部、科技人员、乡村教师等,可探索挂职交流、定向培养、挂包服务等方式,促进人才流动,妥善考虑他们在生活保障、后续发展等方面的诉求。同时加强对乡村种植能手、乡村工匠等本土人才的挖掘和培养,进一步夯实乡村人才队伍。(摘编自王浩(农村人才引进来还要留得住材料三:“城乡发展的不平衡

26、不充分,必然会导致农村空心化现象的出现,进而诱发一系列问题的产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分析说,“这并不一定是坏现象,需要辩证看待。”农村空心化现象并不可怕,关键是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如何避免乡村的表退,这正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目的。在吴普特看来,乡村振兴战略是综合性的工程,对资金、人口、产业、土地、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统筹考虑,旨在系统解决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其中,“产业兴旺是基础和前提条件”。一直以来,人们普遍担心,农村空心化会带来没人种地的问题。然而,在有关代表委员看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新型经营主体包括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

27、企业、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多种组织形式。他们将在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方面发挥引领示范的作用。在吴普特看来,改造农村、发展现代农业,不能仅靠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儿童,必须引进先进生产要素,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摘编自秦志伟从“空心化”看乡村振兴“新”在哪)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农村空心化包括人的“空心化”和村的“空心化”两方面,作为我国农村人口唯一突破5000万人的省份,河南目前农村空心化尤为严重。B. 当前我国大力培育的一些新型经营主体,如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形式,解决了一直以来人们普遍担心的没人种地的问题。C. 乡村不仅有青山绿水、清新空

28、气的独特优势,优质绿色农产品市场需求旺盛,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也是吸引并留住人才的有利因素。D. 吴普特认为,改造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光靠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儿童无法实现,应引进先进生产要素,培育新型职业农民。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农民把新房建在了村外临近公路等较为便利的可耕地中,原有的房屋被抛弃成荒,这也是农村“空心化”的一种现象,它造成了土地严重浪费。B. 要留住人才光出台优惠政策还远远不够,还要让政策落实,具有针对性,精准对接需求,变“大锅烩”为个性化跟踪式服务。C. 建立用才、育才、惜才的长效机制才是解决农村人才问题的关键,只有利用真金白银,让他们没

29、有经济上的后顾之忧,才可进步夯实乡村人才队伍。D. 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看来,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必然会导致农村空心化现象,农村空心化的现状需辩证看待。9. 请结合材料分析出现“空心化”问题的原因及其解决措施。【答案】7. B 8. C 9. 材料-侧重报道了农村“空心化”的现状,材料二侧重分析了农村如何引进并留住人才应对农村出现“空心化”问题,材料三侧重分析了如何看待与应对农村出现“空心化”问题。【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

30、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B项,“一些新型经营主体如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形式,解决了一直以来人们普遍担心的没人种地的问题”错误,材料三说的是“然而,在有关代表委员看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大力培育新型經营主体”,由此可知,“在有关代表委员看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只是一种设想,故“解决了”错误。故选B项。【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

31、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C项,“只有利用真金白银,让他们没有经济上的后顾之忧”错误,“只有”的说法过于绝对化,而文中针对不同人才,提出了不同方式,并非“只有利用真金白银”这一办法。故选C项,【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三则材料报道的侧重点各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据”,然后结合三则材料的出处来梳理概括材料的内容,指出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材料一出自农村“空心化”问题引关注,从材料来看,主要以河南农村为例,从“人的空心化”和“村的空心化”两个方面介绍农村“空心化”的现状;材料二出自

32、农村人才引进来还要留得住,结合“留住人才,要提供精准服务,确保优惠政策落地”“留住人才,更要建立用才、育才、惜才的长效机制”可知,材料二主要是分析如何引进并留住人才来应对农村“空心化”问题,属于如何解决问题;材料三出自从“空心化”看乡村振兴“新”在哪,结合“这并不一定是坏现象,需要辩证看待”“在美普特看来,改造农村、发展现代农业,不能仅靠留中老人、留守妇女和儿童,必须引进先进生产委素,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直以来,人们普遍担心,农村空心化会带来没人种地的问题。然而,在有关代表委员看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大力培育新型經营主体”等内容来看,材料三主要是谈如何看待和应对农村的“空心化”现象。考生

33、围绕这些内容作答即可。【点睛】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则材料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表,会读选项。会读文或图表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材料显示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还要细对,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命题者往往会在细处着手,这就需要考生细心筛选信息点和命题点。接着就要严排查,就是在细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息不一致的地方,

34、进行确定答案。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唐介,字子方,江陵人。知莫州任丘县,当辽使往来道,驿吏以诛索破家为苦。介坐驿门,令曰:“非法所应给,一切勿与。稍毁吾什器者,必执之。”皆帖伏以去。沿边塘水岁溢,害民田,中人杨怀敏主之,欲割邑西十一村地猪涨潦,介筑堤阑之。民以为利。通判德州,转运使崔峄取库绢配民而重其估。介留牒不下,且移安抚司责数之。峄怒,数驰檄按诘,介不为动。既而果不能行。转殿中侍御史。介遂劾宰相文彦博守蜀日造间金奇锦,缘阉侍通宫掖,以得执政,请罢之而相富弼。又言谏官吴奎表里观望,语甚切直。 帝怒却其奏不视且言将远窜介徐读毕曰臣忠愤所激鼎镬不避何辞于

35、谪帝急召执政示之曰:“介论事是其职。至谓彦博由妃嫔致宰相,此何言也?进用冢司,岂应得预?”时彦博在前,介责之曰:“彦博宜自省,即有之,不可隐。”彦博拜谢不已,帝怒益甚。贬春州别驾,王举正以为太重,帝旋悟,明日取其疏入,改置英州,而罢彦博相,吴奎亦出。又虑介或道死,有杀直臣名,命中使护之。梅尧臣、李师中皆赋诗激美,由是直声动天下,士大夫称真御史,必曰唐子方而不敢名。介嫌于右宰相,请外,以知荆南。神宗立,以三司使召。先时,宰相省阅所进文书于待漏舍,同列不得闻。介谓曾公亮曰:“身在政府而文书弗与知,上或有所问,何辞以对?”乃与同视,后遂为常。帝欲用王安石,公亮因荐之,介言其难大任。安石既执政,介自是

36、数与安石争论。安石强辩,而帝主其说。介不胜愤,疽发于背,薨,年六十。(选自宋史唐介列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A. 帝怒/却其奏不视/且言将远窜/介徐读毕/曰/臣忠愤所激/鼎镬不避/何辞于谪B. 帝怒/却其奏/不视且言将远窜/介徐读毕/日/臣忠愤所激/鼎镬不避/何辞于谪C. 帝怒/却其奏/不视且言将远窜/介徐读毕/曰/臣忠愤/所激鼎镬不避/何辞于谪D. 帝怒/却其奏不视/且言将远窜/介徐读毕/曰/臣忠愤/所激鼎镬不避/何辞于谪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驿,文中指驿站,古代传递文书人员中途休息换马的处所。B. 中使,皇帝派出的使者,因

37、其出自宫中,所以称作“中使”。C. 请外,请求“外放”或“放外任”,即京官到地方任职。D. 神宗,庙号。庙号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按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唐介义正词严。唐介任县令时,针对辽使勒索驿吏的现实,下令说:“不是法令规定应该供给,一概不给。稍微损毁我方器物的,一定追捕他。”B. 唐介为民谋利。边界上塘水漫溢侵害农田,唐介筑堤拦水,百姓因此得利;转运使崔峄将库绢提高价格分配给百姓,唐介扣住公文没有下达C. 唐介刚直敢言。唐介弹劾宰相文彦博通过宦官侍从结交后宫,因此才得到执政的职位,请求皇上罢黜文彦博宰相之职。D. 唐介遭受排挤。皇

38、帝想要任用王安石,遭到唐介的反对,王安石执掌政事后,得到皇帝的支持,对唐介打击报复,唐介含愤而死。1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峄怒,数驰檄按诘,介不为动。(2)由是直声动天下,士大夫称真御史,必曰唐子方而不敢名。(3)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4)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5)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舜亡。【答案】10. A 11. D 12. D 13. (1)崔峄发怒,多次迅速传檄按察盘问,介不因此动摇。(2)因此忠直的名声轰动天下,士大夫称赞他是真正的御史,一定叫他唐子方而不敢叫他的名。(3)再说且水积攒的不多不深,那么它就没有力量负载

39、大船。(4)孔子这些人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人,因此后世没有流传。我没有听说过这事。(5)天的运行规律是永恒的,不因为尧是圣王而存在,不因为桀是暴君而消亡。【解析】【10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比如本题:“

40、不视”是说皇帝大后,退下他的奏章不看。所以应在“不视”后停顿,排除B、C项。“臣忠愤所激”的意思是我激于忠愤。句中“所激”是说因为忠愤,所以应在“所激”后停顿,排除D项。断句后,疏通语意:皇帝大怒,退下他的奏章不看,而且说要将他贬到边远地区。唐介慢慢读完,说:“我激于忠愤,鼎镬之罪也不逃避,对于贬谪有什么可推辞的。译句合乎原文的意思。故选A。【11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相关的知识,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D

41、项,错在“庙号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按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庙号是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的名号,大臣无庙号。故选D。【12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D项,曲解文意,“得到皇帝的支持,对唐介打击报复”说法错误,原文意思是说王安石执掌政事后,唐介从此多次与王安石争辩

42、。王安石强词夺理,而皇帝支持王安石的说法。故选D。【13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1)句关键点:“数”:“多次”;“驰”:“迅速”;“按诘”:“按察盘问”;“为”:“因此”。第(2)句关键点:“由是”:“因此”;“动”:“轰动”;“名”:“名字”。第(3)句关键点:“厚”:“深”;“则”:连词,“那么”;“负”:“负载”。第

43、(4)句关键点:“之”:代词,“这”;“无道”:“没有讲述”;“是以”:“因此”;“未之闻”:宾语前置句,“没有听说过这事”。第(5)句关键点:“常”:“规律”;“为”:“因为”。【点睛】解答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要点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还有细节方面容易出题,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

44、,特别是细节处,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参考译文:唐介,字子方,江陵人。任莫州任丘县令,任丘县正是辽国使者往来的通道,驿站官吏苦于被他们勒索与损坏屋舍。唐介坐在驿站门口,下令说:“不是法令规定应该供给,一概不给。稍微损毁我方器物的,一定追捕他。”都服帖地离开。沿边塘中的水每年泛滥,侵害农田,宦官杨怀敏主管这件事,想要割去乡邑以西十一个村的土地用来屯住积水,唐介筑堤拦住它,百姓因此得利。任德州通判,转运使崔峄取出库绢分配给百姓而提高绢的价格。唐介扣住公文没有下达,而且移文安抚司责罚他。崔峄发怒,多次迅速传檄按察盘问,唐介不因此动摇

45、。不久果然不能实行。转任殿中侍御史。唐介弹劾宰相文彦博驻守蜀地时制作间金奇锦,通过宦官侍从结交后宫,因此得到执政的职位,请求罢免他而任用富弼为宰相。又上言谏官吴奎表里不一,犹豫观望,言辞急切率直。皇帝大怒,退下他的奏章不看,而且说要将他贬到边远地区。唐介慢慢读完,说:“臣激于忠愤,鼎镬之罪也不逃避,对于贬谪有什么可推辞的。皇帝急忙召见执政大臣告诉他们说:“唐介议论政事是他的职责。至于说文彦博是通过妃嫔位至宰相,这是什么话?选用宰相,哪容得他人参与?”当时文彦博在前面,唐介斥责说:“文彦博应该反省自己,如果有此事,不能隐瞒。”博不停拜谢否认此事,皇帝更加生气。贬唐介为春州别驾,王举正上言认为责罚

46、太重,皇帝立即醒悟,第二天拿着他的奏章入朝,改为安置在英州,而免去文彦博宰相,吴奎也离朝出京。又担心唐介死于途中,有杀害忠直大臣罪名,命宦官护送他。梅尧臣、李师中都赋诗赞美,因此忠直的名声轰动天下,士大夫称赞他是真正的御史,一定叫他唐子方而不敢叫他的名。唐介与右宰相有嫌隙,请求到外地任职,因此任荆南知县。神宗即位,以三司使召回。以前,宰相在待漏舍审阅所进的文书,同列官员不得获知。唐介对曾公亮说:“人在政事府却不能知道文书,皇上有时有所询问,该怎么回答?”就同宰相一起审阅,以后就成为常制。皇帝想要任用王安石,曾公亮因此推荐了他,唐介上言他难以委以重任。王安石执掌正事后,唐介从此多次与王安石争辩。

47、王安石能言善辩,而皇帝支持王安石的说法。唐介气愤不过,背疽发作,去世,享年六十岁。(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其九)高适朝从北岸来,泊船南河浒试共野人言,深觉农夫苦。去秋虽薄熟,今夏犹未雨。耕耘日勤劳,租税兼舄卤。园蔬空寥落,产业不足数。尚有献芹心,无因见明主。注诗人高适隐居淇上时,曾乘舟沿黄河河道游览沿岸各地,此诗即为当时所作。浒:水边地。舄卤:盐碱地。献芹:典出列子杨朱篇此处指向皇帝进献嘉言。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开头两句写自己由北而南的行程,表明下文所见之事并非偶然,而是社会普遍现象。B. “深觉农夫苦”总领中间六句叙述,

48、直白地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感受,情感深挚沉痛。C. 五六句“虽”“犹”强调天灾不断,点明了“园蔬空寥落,产业不足数”的根本原因。D. 此诗运用白描的艺术手法,并融叙事、抒情于一体,语言自然朴素,不加藻饰。15. 结尾两句是怎样抒发诗人的情感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14. C 15. (1)用典抒情(间接抒情)。诗人化用列子中“献芹”的典故,抒发自己虽有良策要献给皇上但却无法进见的苦闷之情。(2)直抒胸臆。诗人在前面描写了农民疾苦的基础之上,结尾直接抒发了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自己无法救民的愤懑心情。【解析】【14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

49、形象、表达技巧和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选项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C项,曲解诗意,错在“天灾不断,点明了园蔬空寥落,产业不足数的根本原因”。从全诗来看,根本原因并不是“天灾不断”,而是租税的繁重。故选C。【15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结尾两句是怎样抒发诗人的情感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此题的考点是分析诗歌内容、手法和思想情感。读懂全诗,根据具体诗句分析。这首诗作于开元末年高适从河南北部的淇河南游,渡过黄河途中。“朝从北岸来,泊船南河浒。”开始二句暗示出他所写的是从北

50、到南,满目所见皆是如此。这样就自然引出三、四句。因他一路所见良多,心潮难平,故才有“试共野人言”之举。诗人以深挚、沉痛的语言抒发自己强烈的感慨:“深觉农夫苦!”表达了对老百姓的同情。“去秋虽薄熟”二句,指出去年收成本来就不好是应为天灾。“兼舄卤”三字,感情凝重,深刻揭示出“农夫”所遭受的惨重剥削。这两句就侧重在写人祸。诗人通过天灾、人祸及造成的恶果的逐层揭露,表现出对人民苦难的高度同情。“尚有献芹心,无因见明主”二句用典,意在说明自己有济世救民的良策,欲献之君主。但“无因见明主”。诗人以委婉而深沉的笔调抒发自己报国无门的愤慨,在激愤的对比中显示出诗人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怀。与前面“深觉农夫苦”相呼

51、应,使自己的感情得到进一步拓展和升华。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托物寓理。回答本题首先要回答出诗人在表情达意方面使用的抒情手法,然后结合相关诗句的内容进一步分析出诗人的情感表达。其中有关诗人情感的每一个答题要点要包含以下内容:既要明确指出诗人的情感,又要指出诗人因何事、何景而产生的这种情感。本题在抒情时,这两种手法都用上了。结合注释可知文联中的“尚有献芹心”是借用列子杨朱篇中的典故来抒情,抒发自己虽有良策要献给皇上,却无法进见的苦闷。“无因见明主”一句,直接抒发了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自己无法救民的愤懑心情。【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

52、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比如本诗,考生可以结合诗歌的题材以及诗歌的内容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以及表现情感的方式

53、。(三)名篇名句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_,_,_”。(2)杜甫在登高中既抒发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又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句子是“_,_”。(3)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因为岁月流逝,年长色衰只能“_”,回想自己昔日“五陵年少争缠头”的时光也只能“_”。【答案】 (1). 剑阁峥嵘而崔嵬 (2). 一夫当关 (3). 万夫莫开 (4). 万里悲秋常作客 (5). 百年多病独登台 (6). 老大嫁作商人妇 (7). 梦啼妆泪红阑干【解析】【详解】试题分析: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

54、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如剑“峥嵘”“崔嵬”“莫”“常”“作”“嫁作”“妆”“阑”,理解字义去记忆。【点睛】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分为三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者查字无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定的技巧。理解性背诵是基

55、础。要想做对名篇名句情景式默写题,首先要下大功夫苦功夫,把原文要求背诵的段落背会。这是做对这类题的前提条件。否则,要谈默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背诵的时候要注意要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进行背诵,不要死记硬背。要背得认真,记得准确,不要一知半解,似是而非。把握语境审好题是关键。高考名篇名句情景式默写,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和内涵的理解。因此在默写的时候,要在紧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好情景式默写题。三、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阿尔卑斯山脉在法国境内最出名的是勃朗峰,它坐落在法瑞意三国交界处,其中一面就位,于法国萨瓦勃朗峰地区。萨瓦勃朗峰地区的博日自然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地质公

56、园。2005年博日山区发起了法国第一个森林宪章,旨在提高公民对森林资源的认识以及对森林的管理为目的,并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对当地木材资源进行评估和开发。广阔的牧场间,奶酪生产加工车间 。 在博日山区,不同的地质活动和微气候造就了_ 的风土条件,博日山地的高山牧场可以出产奶酪,而尚贝里以北十公里的萨瓦背斜谷则以出产优质的葡萄酒而闻名。作为葡萄酒“老字号”产区,萨瓦地区有着_ 的土壤条件。在广阔的阿尔卑斯山麓间,斑驳的石墙,潺潺的溪流,蜿蜒的小径和间错的房舍,( )。阿尔卑斯山被称为“大自然的宫殿”,多元化的自然景观为当地带来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当地人通过发掘这些优质的山地旅游资源来吸引游客,并根据不同

57、季节开发丰富多彩的体验式项目。到了夏季,这里是 的户外运动圣地,山地徒步,峡谷漂流,帆板皮划艇,山地自行车.夏日的户外运动选择更加丰富多样。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以提高公民对森林资源的认识以及对森林的管理为目的,并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对当地木材资源进行评估和开发。B. 旨在提高公民对森林资源的认识以及对森林的管理能力为目的,并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对当地木材资源进行评估和开发。C. 旨在提高公民对森林资源的认识以及促进对森林的管理,并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对当地木材资源进行评估和开发。D. 以提高公民对森林资源的认识以及促进对森林的管理为目的,并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对当地

58、木材资源进行评估和开发。18. 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鳞次栉比截然不同相得益彰鹤立鸡群B. 鳞次栉比大相径庭得天独厚首屈一指C. 星罗棋布大相径庭相得益彰鹤立鸡群D. 星罗棋布截然不同得天独厚首屈一指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在天地山水间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点缀在葡萄园中B. 点缀在葡萄园中,在天地山水间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C. 葡萄园被点缀,在天地山水间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D. 天地山水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点綴在葡萄园中【答案】17. C 18. D 19. B【解析】【17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文中划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

59、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搭配不当,“提高管理”不搭配;成分残缺,应在“可持续发展”前加上“以”。B项,句式杂糅,错在“旨在提高公民对森林资源的认识以及对森林的管理能力为目的”,改成“旨在提高公民对森林资源的认识以及对森林的管理能力”或“以提高公民对森林资源的认识以及对森林的管理能力为目的”。D项,成分残缺,应在“可持续发展”前加上“以”。故选C。【18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依次填入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这是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

60、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成语的使用是否合乎语境。注意今义成语之间的区别。星罗棋布:像星星似的罗列着,像棋子似的分布着,形容多而密集。鳞次栉比:多用来形容建筑物、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鳞次栉比”和“星罗棋布”都形容数量多、分布密。但“鳞次栉比”强调“次”、“比”;排列有序;多用于房屋等整齐的东西;语气较重;“星罗棋布”强调“罗”、“布”;散布的范围广;形状整齐的或不整齐的(如大小岛屿、库、塘、坝等)。“奶酪生产加工车间”的分布方式与“星罗棋布”相吻合,应选用“鳞次栉比”。截然不同:事物之间界限分明,完全不一样。大相径庭: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大相径庭”侧重的是相差远。“截然不同”突出的

61、是完全不一样。后文说两者因风土条件不同产出的事物完全不同,两者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用“截然不同”恰当。得天独厚:独具特殊优越的条件,也指所处的环境特别好。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示出各自的好处。句意不是说两者互相帮助,互相补充,应选“得天独厚”。首屈一指:表示居第一位。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鹤立鸡群”的使用对象是人,而语境中说的是阿尔卑斯山麓这一旅游胜地,使用对象不合语境。所以此处选用“首屈一指”。故选D。【19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这是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

62、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的角度选取。此题考核选填衔接句,此题注意语意的衔接。阅读该语段,分析各个备选选项。A项,两句话逻辑关系不恰当,应是“点缀”之后,再形成一个整体。C项,“石墙”“溪流”“小径”“房舍”,下文主语应与其保持一致。D项,“石墙”“溪流”“小径”“房舍”,下文主语应与其保持一致;两句话逻辑关系不当。故选B。【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

63、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20.阅读红楼梦时,小说中哪个情节给你触动最大,请说明理由。要求:理由充分,条理清晰,不超过200字。【答案】宝玉挨打这一情节给我触动最大。从表层来看,宝玉挨打是因为在外游荡,结交优

64、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侮辱母婢;从深层来说,是因为宝玉不走仕途,不好四书五经,与封建“学而优则仕”的正统思想不符。同时他不计身份地位,与大观园里的女孩厮混,结交优伶,违背了封建社会里“男女授受不亲”“尊卑有序”的礼法。所以,宝玉与贾政的冲突说到底是封建社会里进步思想和腐朽思想的斗争。【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熟记名著阅读能力。这道题考的是熟记名著红楼梦中令自己触动最大的情节,并说明其理由。首先要明确给你触动最大的情节是哪个,然后结合情节的具体内容进行简明叙述该情节,最后根据情节展开论述这个情节令自己最感触的原因,原因可以是表层的,深层的,都得分析出来。注意理由充分,条理清晰,字数

65、有限制。比如:宝玉挨打这一情节给我触动最大。然后要阐述直接原因:宝玉结交优伶,表赠私物,侮辱母婢。根本原因:宝玉不走仕途的想法违背了封建社会里“男女授受不亲”“尊卑有序”的礼法。最后可以指出该情节的深层意义:宝玉与贾政的冲突说到底是封建社会里进步思想和腐朽思想的斗争。【点睛】名著阅读的方法:1、感知内容,把握情节。通过阅读首先是要感知作品内容,了解它写的是什么地方、什么人、什么事,故事的情节是怎样发生、发展、达到高潮且结束的,矛盾又是怎样解决的等等。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及主题思想都是在情节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渐展现出来的,因此阅读小说首先必须熟悉并把握故事情节。小说情节的魅力主要体现在八个字以上,即

66、“出其不意,写其不备”。2、了解作者、作品背景,把握作品环境。要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倾向,了解一些作品写作的历史时代背景、作者的创作动机以及作品问世以来人们的评价等,这些背景性资料的了解对理解作品、把握人们很有帮助。3、分析人物形象。不同的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可能表现的侧重点不同,例如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侧重于通过人物的外在肖像、语言、行动去体现人物性格;而外国小说尤其是现代小说更侧重于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腻展示,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的主要特征及个性是分析理解人物形象的关键。一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是多侧面多层次的,一般来说少见单一集中的,可是在诸多方面中往往有能够集中鲜明体现其主导

67、思想性格的因素,使他有别于其他人物而不雷同。4、理解作品思想主题和意义。小说主题蕴藏于作品的所有艺术形象中,它有待于读者去寻找、去挖掘、去发现、去获得。有些小说的主题不是单一的、可确定性的,而是立体的、多层次的、不确定性的,还需要读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去理解。有些名著需要多次阅读,每读一次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新的收获。5、感悟与收获。在阅读过程中,要及时抓住感悟,可以采用圈点批注法、抄录精彩片段法,写读书随笔、札记、读后感、人物评论、书评、艺术评论等,随着读书量的增多与质的深入,必将会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与能力。除此之外,小说作家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为学习写作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68、四、写作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这句话被认为是时代最强音。大国工匠、高铁超级焊工李万君手下的焊件被公认为“艺术品”,业内高手如此评价李万君:“以焊枪为刀,在钢铁上施雕,一招一式、一件一物都彰显着艺术之美。”河北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国教授在太行山区的35年里,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余次,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许多果农都成了“技术把式”。李保国教授被誉为开创山区脱贫道路的“新时代愚公”。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做好新时代的答卷人时代是出卷人

69、,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始终以旺盛的精神和斗志担负时代赋予的使命,不断开创云南跨越发展新局面,向党和人民交出合格的答卷。做好新时代的答卷人,要坚定信心和方向。党的十九大指明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高举旗帜,凝心聚力,沿着党的十九大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要切实增

70、强人民是阅卷人的意识,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答题”的目标指向和准则,大力弘扬比学赶超精神,主动作为,快马加鞭,让一项项民生政策尽快落实落细,让一件件惠民实事顺利开花结果,奋力推动跨越发展,不断提高全省各族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做好新时代的答卷人,要努力创造新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思想灯塔和行动指南。我们必须持续不断地主动学、深入学,学好用好,切实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全面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

71、领,建设成为高素质专业化的“云岭铁军”,在干事创业上敢于拼搏、善于学习,不甘落后、勇争一流,用具体行动和实际成效完成好新时代的云南试卷。新时代的宏大考卷已经展开,一道道考题等待我们挥毫落笔。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我们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行动起来,紧盯目标任务,对标卓越一流,聚精会神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促进跨越式发展,谱写好实现中国梦的美好篇章。【解析】【详解】命题方式:新材料作文审题要点:本次材料作文的审题可以根据材料的关键词和主旨进行立意。具体过程:抓住材料的关键句是“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材料的关键词是“时代”、“人民”、“答卷人”

72、。理解关键词句:1、“时代是出卷人”。这个时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2、“我们是答卷人”。答卷人必须以博大雄厚的政治底气,审好题,答好题;答卷人必须以历史的眼光审视现实,不忘初心,勤于学习和思考,积极学习,提高综合素质。3、“人民是阅卷人”。做好历史的答卷人,必须实实在在。作为新时代的一份子,要紧跟时代,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做一个合格的答卷人,让阅卷人放心,才能在新时达的开局阶段做好决战起步。【立意】阅读所给的三则材料,第一则材料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最强音:

73、“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第二、三则材料以李万君、李保国的事例生动地阐述了第一则材料,材料的关键词是“时代”、“人民”、“答卷人”。综合材料的关键词和含意,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做好时代的答卷人,经得起人民的评判等角度写作。【素材】1. 龙福高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村民。过去几年,苦于在家乡找不到发展机会,他另辟蹊径,去乌克兰做起了窗帘布批发生意,如今小有积蓄。今年回乡过年,龙福高有感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一番斟酌后,决定留下来投资农副产品,并打算向村里养蜂专业户龙先兰取经,把甜蜜的事业做大。“返乡创业,不仅是因为看准家乡的发展越来越好,可复制的经验

74、越来越多,更从乡亲们精气神儿的变化上感受到,这里的穷根已被彻底拔掉。在国家扶贫政策引导下,人们的思想解放了,干事创业的氛围浓厚了,等靠要的思想一去不复返。”龙福高说。十八洞村,这座位于武陵山区的苗寨,是习近平总书记首倡“精准扶贫”之地;而这里近年来的发展与变化,是中国扶贫开发事业的一个缩影。2.“中国减少贫困人口取得的成绩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故事之一。”世界银行行长金墉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高度评价。3. 在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茂兴代表眼中,中国的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在世界范围内前所未有,“在中国,扶贫工作是关乎一个政党道路与命运的重大政治任务。党中央作出的精准扶贫重大战

75、略决策,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遵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有力彰显”。4.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紧相连。把握机遇、应对挑战,需要不断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展现新担当新作为。面对时代命题,中国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中国愿同世界各国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拓展友好合作,走出一条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让世界更加和平安宁,让人类生活更加幸福美好。【结构】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并列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由此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并列的方式进行论述

76、,并列式注意分论点的提取,如此题可围绕“做好时代的答卷人,经得起人民的评判”这一中心论点从“做好新时代的答卷人,要坚定信心和方向”“做好新时代的答卷人,要努力创造新作为”两个角度论述;最后回扣论点总结全文。【点睛】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多样:一、提炼中心法。这是最常见且最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二、抓关键句法关键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句可以作为立意的突破口。它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三、由果溯因法。事物有时是以因果关系互相联系的。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

77、象或结果推究出它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四、由物及人法写。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需要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五、分析关系法。六、明确褒贬法。材料中的语句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审题时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确立最佳的立意。七、多向辐射法。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可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比如,既可着眼于甲事物或乙事物立意,还可以着眼于甲乙两事物的关系立意;既可联系事物的正面立意,还可以联系其侧面和反面立意。八、舍次求主法。材料往往会牵涉许多人和事。因此,审题时要明确材料的主要人物(事件)或次要人物或(事件),并舍次立主。九、求异同法。十、寻互补法。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还有很多,可以综合运用几种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