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2021学年度般阳中学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一、现代文(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历史的“层次”王立群把快感、联想当作美感,是一般人的误解。当下许多影视作品对历史进行cun( )改,(意图/企图)通过感官刺激来吸引大众,而人们又常常把这些作为审美依据。但“历史”一词的建构实际上包含着四个层次:一是“真实的历史”,二是“记录的历史”,三是“传播的历史”,四是“接受的历史”。“真实的历史”是指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和已经逝去的历史人物。“真实的历史”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唯一性,二是不可重复性。“记录的历史”是历史学家根据当事人与
2、旁观者的口述、回忆、文字记录下来的历史,比如史记。当事人的口述一般来说是可信的,但是,当事人的口述与回忆有时也会存在问题。比如记忆本身的多寡、误记、有意掩盖和无意选择等;而且,当事人只是历史事件的部分经历者,不可能了解历史事件的全过程。至于历史事件发生的独特背景、原因,更难为每一位当事人所知晓。这样,当事人的口述和“真实的历史”之间已经有了误差。如果若干或者一批当事人回忆一个复杂的历史事件,差别会更大。史学家书写“记录的历史”,必然要对自己依据的文献进行选择。这不仅因为历史事件的本身太复杂,太庞杂,没有选择就无法记写。更由于史学家书写历史的本身必然受到种种制约。这种制约包括政治倾向、价值判断、
3、逻辑鉴别、文艺修养、心理倾向、个人好恶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史学家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记载的详略和bo( )贬。我们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看到的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是司马迁“记录的历史”。就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而言,司马迁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重点记录了司马相如的辞赋,对司马相如与县令王吉算计卓文君、卓王孙一事进行了回护,只是在个别叙述文字上透露了“真实的历史”的部分原貌。我们只有细心阅读文本,才能发现琴挑文君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是一场周密计划和安排的事件。“传播的历史”更为复杂。它存在两个极端:一是神化,二是丑化。神化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偶像化。偶像,包括政治偶像、娱乐偶像、学术偶像等
4、。宋元明清直至今天,大量的戏剧、小说演绎着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说明此类故事塑造的卓文君的形象受到了观众和读者的热烈追捧。但是,这些演绎都删掉了司马相如和王吉算计卓文君、卓王孙的相关情节,使得相如“琴挑”文君从“历史”演变成一个美丽的爱情神话。神化也是一种对历史解读的方法,不过它是一种极端的解读。为什么这些远离了历史真实的故事能够如此受到追捧?因为现实需要偶像。现实并不完美,现实本身具有太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偶像恰恰弥补了现实的不足。【甲】历史文献(常常/往往)具有多义性。历史文献本身的多义性也为传播历史带来了神化与丑化的现实可能。特别是“文君夜奔”的多义性更加丰富:第一,浓烈的自由爱情
5、与自由婚姻;第二,不以贫富论婚姻;第三,才子与佳人的完美结合;第四,女儿的慧眼与父亲婚恋观的冲突等等。事件本身的多义性为“解读的历史”带来了两种倾向:批判琴挑和神化琴挑。丑化和神化一样是对“记录的历史”的另类解读。出于某种现实诉求,传播的历史也会出现神化的反面丑化。从“历史”一词建构的四层意义来看,“接受的历史”是“历史”一词的终极意义。【乙】历代百姓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了解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婚姻真相的人少之又少,绝大多数读者是通过小说、戏剧知道了这个美丽的爱情“神话”。【丙】所以,经过数百年的(沿习/沿袭),今天我们如果讲出史记中记录的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婚姻故事,反而会被许许多多的读者和观众看成
6、是有意翻案,刻意颠覆。【丁】可见,人们接受的历史不一定是“记录的历史”,更不一定是“真实的历史”,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传播”。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学”对历史的阐释有时会大大超过“历史”对历史的阐释。“真实的历史”、“记录的历史”不一定会为人信服,“传播的历史”反倒大受追捧,某些曲意传播的“历史”甚至可以成为“接受的历史”的唯一模式。特别是当下,利用大众传媒的工具,警如电影、电视剧等,对历史的传播力量更为强大,由此不得不引起我们更深远的思考。1. 请为空白处选上正确的汉字( )cun( )改 bo( )贬A. 蹿 剥B. 篡 褒C. 汆 煲D. 窜 褒2.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
7、一组是( )A. 意图 往往 沿习B. 企图 常常 沿袭C. 企图 往往 沿袭D. 意图 常常 沿习3. 将下列内容放回原文中,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作为一对艺术偶像满足了广大百姓对理想爱情和理想婚姻的向往,尽管这种理想只是一种神话,但是这种神化的本身也是一种现实的诉求。A. 【甲】B. 【乙】C. 【丙】D. 【丁】4. 下列与“记录的历史”有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记录的历史”若是历史学家根据当事人可信的口述与回忆记录下来的,也就是“真实的历史”。B. 如果若干或者一批当事人回忆一个复杂的历史事件,据此记录的历史与真实历史之间往往有较大差别。C. 因
8、为历史事件本身的复杂性和史学家书写历史本身受到的种种制约,史学家记录的历史必然是有所选择的。D.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重点记录了司马相如的辞赋,而对司马相如与县令王吉算计卓文君、卓王孙一事进行了回护,可见其是“记录的历史”,并不是“真实的历史”。5. 下列与“传播的历史”有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传播的历史存在“神化”和“丑化”两个极端,这两个极端是对“记录历史”的一种另类解读。B. 传播的历史中的“神化”是对历史人物的偶像化,偶像能弥补现实的不足,因而受到大众的追捧。C. 寄托了人们某种理想的“神化”本身也是一种现实诉求;而其反面“丑化”的出现也是出于某种现实的诉求。D. 历
9、史文献本身的多义性使历史在传播过程中必然会走向神化和丑化两种极端。【答案】1. B 2. C 3. A 4. A 5. 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辨识并理解常用汉字的能力。第一处:“蹿”读cun,“向上跳”的意思,与所给读音不符合;“汆”读cun,与所给读音不符合;“篡”读cun,“篡改”指用假的、错的代替正确的东西,用作伪的手段对某些理论或精神实质进行改动或曲解,贬义程度重;“窜”读cun ,“窜改”指错误改动,其感情色彩贬义程度轻。根据语境“当下许多影视作品对历史进行cun( )改”,可知,影视作品反映的历史都是假的,应用“篡”。第二处: “剥”读bo时,指去掉外面的皮或壳的意思;“煲
10、”读bo,指用文火煮食物,慢慢地熬的意思。“褒”读bo,赞扬的意思,与“贬”意思相反,应选“褒”。“褒贬”,意思是赞扬和指责。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近义词语的能力。第一组,意图:希望达到某种目的的打算。企图:图谋;打算。“企图”是贬义词,专指不良图谋。“意图”没有明显的褒贬,强调的是 从言行举止间流露出的目的。根据语境,“当下许多影视作品对历史进行cun( )改,(意图/企图)通过感官刺激来吸引大众”,应用“企图”。第二组,“往往”意指多次且有规律性。“常常”指多次,没有说明规律。根据语境“历史文献(常常/往往)具有多义性”可见,历史文献具有多义性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具有一般的规律性
11、,应用“往往”。第三组,沿袭:按旧例办事。沿习:因袭,还可以作为名词使用,表示一直以来遵循的习惯。“沿袭”,有照样做、照旧做下去等意思。根据语境“经过数百年的(沿习/沿袭)”,应用“沿袭”。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作为一对艺术偶像满足了广大百姓对理想爱情和理想婚姻的向往,尽管这种理想只是一种神话,但是这种神化的本身也是一种现实的诉求。”这句话是用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论述神化是现实的诉求,与甲处的上文“神化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偶像化”“为什么这些远离了历史真实的故事能够如此受到追捧?因为现实需要偶像。现实并不完美,现实本身具有太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12、偶像恰恰弥补了现实的不足。”中“偶像”“神化”“现实”等内容相照应,是对甲处上文“传播的历史”的例证。乙丙丁等处语境是在阐述“接受的历史”,话题不一致。故选A。【4题详解】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项,“记录的历史也就是真实的历史”理解有误,“记录的历史”很难等同于“真实的历史”,因为当事人的口述与回忆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此外,还与史学家在选择文献、记载历史时难免受到种种限制有关。故选A。【5题详解】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D项,“历史文献本身的多义性使历史在传播过程中必然会走向神化和丑化两种极端”说法绝对,原文是“历史文献本身的多义性为传播历史带来了神化与丑化的现实
13、可能”,是“可能”,不是“必然”。故选D。(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守望的角度周国平若干年前,我就想办一份杂志,刊名也起好了,叫守望者,但一直未能如愿。我当然不是想往色彩缤纷的街头报摊上凑自己的一份热闹,也不是想在踌躇满志的文化精英中挤自己的一块地盘。正好相反,在我的想象中,这份杂志应该是很安静的,与世无争的,也因此而在普遍的热闹和竞争中有了存在的价值。我只想开一个小小的园地,可以让现代的帕斯卡尔【注】们在这里发表他们的思想录。我很喜欢“守望者”这个名称,它使我想起守林人。守林人的心境总是非常宁静的,他常年与树木、松鼠、啄木鸟这样一些最单纯的生命为伴,他自己的生命也变得单纯了。他的全部
14、生活就是守护森林,瞭望云天,这守望的生涯使他心明眼亮,不染尘嚣。“守望者”的名称还使我想起守灯塔人。在奔流的江河中,守灯塔人日夜守护灯塔,瞭望潮汛,保护着船只的安全航行。当然,与都市人相比,守林人的生活未免冷清;与弄潮儿相比,守灯塔人的工作未免平凡。可是,你决不能说他们是人类中可有可无的一员。如果没有这些守望者的默默守望,森林消失,地球化为沙漠,都市人到哪里去寻欢作乐?灯塔熄灭,航道成为墓穴, 。(a弄潮儿如何还能大出风头?/ b弄潮儿就不能大出风头了。)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同样需要守望者。守望是一种角度。当我这样说时,我已经承认对待历史进程还可以有其他的角度,它们也都有存在的理由。譬如说,你
15、不妨做一个战士,甚至做一个将军,在时代的战场上冲锋陷阵,发号施令。你不妨投身到任何一种潮流中去,去经商,去从政,去称霸学术,统帅文化,叱咤风云,指点江山,去充当各种名目的当代英雄。但是,在所有这些显赫活跃的身影之外,还应该有守望者的寂寞的身影。守望者是这样一种人,他们并不直接投身于时代的潮流,毋宁说往往与一切潮流保持着一个距离。但他们也不是旁观者,相反,对于潮流的来路和去向始终怀着深深的关切。他们关心精神价值甚于关心物质价值,在他们看来,无论个人还是人类,物质再繁荣,生活再舒适,如果精神流于平庸,灵魂变得空虚,就绝无幸福可言。所以,他们虔诚地守护着他们心灵中那一块精神的园地,其中珍藏着他们所看
16、重的人生最基本的精神价值,同时警惕地瞭望着人类前方的地平线,注视着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在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仰望天空,守卫土地。他们守的是人类安身立命的生命之土,望的是人类超凡脱俗的精神之天。说到“守望者”,我总是想起塞林格的名作麦田里的守望者。许多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大学生的时候,这部小说的中译本印着“内部发行”的字样,曾在小范围内悄悄流传,也在我手中停留过。“守望者”这个名称给我留下印象,最初就缘于这部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被学校开除的中学生,他玩世不恭,厌倦现存的平庸的一切,但他并非没有理想。他想象悬崖边有一大块麦田,一大群孩子在麦田里玩,而他的理想
17、就是站在悬崖边做一个守望者,专门捕捉朝悬崖边上乱跑的孩子,防止他们掉下悬崖。后来我发现,在英文原作中,被译为“守望者”的那个词是Catcher,直译应是“捕捉者”“棒球接球手”。不过,我仍觉得译成“守望者”更传神,意思也好。今日的孩子们何尝不是在悬崖边的麦田里玩,麦田里有天真、童趣和自然,悬崖下是空虚和物欲的深渊。当此之时,我希望世上多几个志愿的守望者,他们能以智慧和爱心守护着麦田和孩子,守护着我们人类的未来。(摘自周国平散文经典心灵守望卷,略有改动)注帕斯卡尔:法国17世纪最卓越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和思想家。他认为“仁爱”是人生价值的最高端。6. 文中横线处的句意有以下两种不同的句式,
18、结合全文选择你认为最恰当的一种,并简要说明理由。a.弄潮儿如何还能大出风头?b.弄潮儿就不能大出风头了。7. 第段中,作者写自己想办杂志而未能如愿的经历有什么用意?8. 第段中,作者围绕“守望是一种角度”这句话阐述了哪些观点?【答案】6. 示例:选择a。理由:反问句式;语气强烈,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深思;更利于表达作者的观点。 7. 意在表白心迹,表达愿望(初衷)。即作者“守望”人生价值和仁爱品格的愿望。开篇提及“守望者”,意在引出下文,也点了题。(此题可从思想表达和构思两方面作答) 8. “守望”是人们对待历史进程的一种方式和态度。在历史进程中我们需要守望者。“守望”不同于其他角度但与其他角度
19、一样有其存在的理由(价值)。“守望”是历史进程中应该有的寂寞的角度。(意思对即可)【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强,更能引起人们的思考。陈述句是陈述一个事实或者说话人的看法。它包括肯定句和否定句两种。“弄潮儿如何还能大出风头?”这句话是反问句式,意思和“弄潮儿就不能大出风头了”这个否定陈述句的意思一样,但是语气更加强烈,和语境“如果没有这些守望者的默默守望,森林消失,地球化为沙漠,都市人到哪里去寻欢作乐?”反问语气一致,更加鲜明地表达作者
20、对守灯塔人的工作的赞扬,更利于表达作者的观点,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深思。故选a句。【7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段落作用的能力。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上两个角度作答。内容上,这段话写自己想办一份名叫守望者的杂志却未能如愿的经历,从文中“在普遍的热闹和竞争中有了存在的价值。我只想开一个小小的园地,可以让现代的帕斯卡尔们在这里发表他们的思想录”可知,这是通过作者想创办这份杂志的初衷是想让有思想的人在这里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是作者对人生价值的守望,所以以此来交代自己内心的初衷,“守望”人生价值和仁爱品格的愿望。结构上,开头段落一般有首尾呼应,奠定感情基调,引起下文等作用。从后文段落中心句“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同样
21、需要守望者。”“守望者是这样一种人,他们并不直接投身于时代的潮流,毋宁说往往与一切潮流保持着一个距离。”等来看,开头杂志守望者,与下文提到的“守望者”话题一致,起到引出下文的作用,自己的初衷与结尾点题句“当此之时,我希望世上多几个志愿的守望者,他们能以智慧和爱心守护着麦田和孩子,守护着我们人类的未来。”相一致,起到点明主题的作用。【8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本题题干是“第段中,作者围绕“守望是一种角度”这句话阐述了哪些观点?”,这限定了答题的区域在第三段,从第三段首句“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同样需要守望者”来看,这本身就是作者的观点,历史需要守望者;“当我这样说时,我已经承认对待
22、历史进程还可以有其他的角度,它们也都有存在的理由。”这句话作者是在阐述对历史的“守望”不同于其他角度,但与其他角度一样有其存在的理由;“但是,在所有这些显赫活跃的身影之外,还应该有守望者的寂寞的身影。”这句话是作者对历史进程中寂寞的职业的肯定和号召。从整段话来看,“守望是一种角度”,是作者由上文守望者的意义承接下来谈对历史进程的看法,表达作者对历史进程的一种态度,作者认为对待历史进程,人们应有“守望”的方式和态度。二、古诗文(30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
23、,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24、,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9.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君当神器之重 当:主持B. 能克终者盖寡 克:能够C. 永保无疆之休 休:休养生息D. 简能而任之 简:选拔10.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臣闻求木之长者
25、居域中之大B. 必固其根本 知其不可C. 而况于明哲乎 貌恭而不心服D. 君人者 则智者尽其谋11.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历代所有的帝王,都承受了上天的重大使命B.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怨恨不在于大小,可畏惧的是百姓心怀怨恨C. 总此十思,弘兹九德全面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发扬光大尚书所讲的九种美德D. 文武争驰,在君无事文臣武将都争着飞奔离开,国君就可以无所事事了1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屈原列传)(2)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
26、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老子)【答案】9. C 10. D 11. D 12. (1)屈原痛心于楚怀王耳朵听不到正确的意见,眼睛也被谗言和谄媚的话所遮蔽,邪恶之人侵害公道,正直之人不为小人所容,所以忧心忡忡,写下离骚这样一首诗。(2)抬起脚尖想提高自己的高度,反而会站不稳。把正常的两步并作一步走路,反而不会走快。凭着自己的眼睛去看反而看不清。只凭着自己的主意去判断事情,反而不会分清是非。自我夸耀的人反而没有功劳。自大自满的人反而不会长久。【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C项,休:美。这里指政权的平和美好。永保无疆之休:永保永无止境的美善。故选C。【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7、。A项,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定语后置的标志。B项,代词,它的;代词,那,那个。C项,连词,表递进;连词,表转折。D项,都是助词,的人。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句子的能力。D项,文武争驰,在君无事,意思是文臣武将争先恐后前来效力,国君没有大事烦扰。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第一句翻译时应注意:疾,痛心;谗谄,谗言,谄媚话;邪曲,邪恶的人;方正,正直之人。第二句翻译时应注意:企,抬起脚后跟站着;不行,不能走路;不明,看不清;伐,夸耀。【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
28、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参考翻译: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
29、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牢固却想要树木生长。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地位低见识浅,(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您这)聪明睿智(的人)呢!国君处于皇帝的重要位置,在天地间尊大,就要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政权的和平美好。如果不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宽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如同)挖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塞源泉而想要泉水流得远啊。(古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他们没有一个不为国家深切地忧虑而且治理成效显著的,但大功告成之后国君的品德就开始衰微了。国君开头做得
30、好的确实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不多,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过去夺取天下时力量有余,现在守卫天下却力量不足,这是为什么呢?通常处在深重的忧虑之中一定能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已经成功,就放纵自己的性情来傲视别人。竭尽诚心,虽然一在北方,一在南方,也能结成一家,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路之人。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臣民)只求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臣民)对国君的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他们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谨慎的。疾驰的马车却用腐烂的绳索驾驭,怎么可以疏忽大意呢?做
31、国君的人,如果真的能够做到一见到能引起(自己)喜好的东西就要想到用知足来自我克制,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定,想到帝位高高在上就想到要谦虚并加强自我约束,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样能够(处于)众多河流的下游,喜爱狩猎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担心(言路)不通受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考虑到(朝中可能会出现)谗佞奸邪就想到使自身端正(才能)罢黜奸邪,施加恩泽就要考虑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全面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弘扬这九种美德,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那么有智慧的人
32、就能充分献出他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使出他的力量,仁爱的人就能散播他的恩惠,诚信的人就能献出他的忠诚。文臣武将争先恐后前来效力,国君没有大事烦扰,可以尽情享受出游的快乐,可以颐养得像赤松子与王子乔那样长寿,皇上弹着琴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不用再说什么,天下人就已经都有教化了。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劳神费思,代替臣下管理职事,役使自己灵敏、明亮的耳、眼,减损顺其自然就能治理好天下的大道理呢!13.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其志洁,_;其行廉, _。(2)静女其姝,_。爱而不见,_。(3)涉江采芙蓉,_。_,所思在远道。(4)子曰:“譬如为山,_,止,吾止也。_,_,进,吾往也。”
33、(5)盖儒者所争,_,_,而天下之理得矣(6)积土成山,_;积水成渊,_。(7)昔闻洞庭水,_。_,乾坤日夜浮。【答案】故其称物芳故死而不容俟我于城隅搔首踟蹰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未成一篑譬如平地虽覆一篑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风雨兴焉蛟龙生焉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俟、隅、搔首、踟蹰、篑、覆、尤、坼。三、作文(4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14. 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某个日子发生过重大事情,或者对你有特别的意义,值得特别纪念?你会用怎样的方式来纪念?请以
34、“我的纪念日”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有细节,有描写。【答案】示例:我的纪念日天空一声惊雷,淋淋沥沥的小雨在耳边“滴嗒滴嗒”地下了起来,滴入我的怀里,泛起波波涟漪。我是一条小溪流,枯枝般瘦削的小水在夹缝中流淌,到最后竟变成了深墨色的“水”,在我的周围堆满着“莆田鞋城”特有的鞋革皮料以及各类生活垃圾等。早上,几声带有乡音的说话声使我从梦中挣扎了出来。只见两个工人,正在我的周围倾倒各种清扫的垃圾,他们边做着手头的活边抱怨着:“这大清早的,来这种地方真受罪,现在都没有地方倒垃圾啊,现在这河流快被垃圾堆满了,不知道下次洪水来了,什么办?”“动作快点吧,早做完早收工,别管它了。”然而,我想我错了。他们
35、放了一把火,便带着绝决的背影马不停蹄地走了。他们在焚烧?不错,这可不是一个好主意。刺鼻的浓烟令我睁不开眼睛,浑身感到难受。角落杂草丛中被遗落垃圾冷眼看着这眼前场面的发生,一副毫不关己又带有不屑。我死气沉沉地闭上了眼,不想去看周围的任何一切。直到有一天挖掘机的鸣笛声冲破天际,我再次睁开了眼睛。我周围围观的人很多,他们不会又要焚烧垃圾了吧!真是够可以的了吧。然而,我想我错了。几天之后,我感觉我的身上再也没有了之前那种痒痒的感觉,周围刺鼻的味道早就已经被清香的泥土味所替代,垃圾箱被重新排放,绿荫跑道也铺在了我的周围,不远处的休闲公园也建立了起来,人来人往。我的天啊,这改变也太快了吧。天空一声惊雷,重
36、获新生的我闪亮登场,可谓是“前途”一片光明。还记得昨天我“水漫金山”和两岸的百姓势不两立,今天哗啦啦的清澈见底,犹如叼着一根棒棒糖快乐地和他们和睦相处,一起看天上云卷云舒,雁落归窠。“老王,这河长制可真是好啊。”“是啊,真好。如今我真也不用整天关掉窗户,待在家里了,出来在这栈道溜达溜达正好耶。”“一切都变得好起来,再也不用闻燃烧垃圾的味道。”“现在这河也变得干净了。这可真是一件令人庆幸的事啊。”“是啊,河长制变害为利!”说完,便和老王爽朗地笑了起来,笑声传的很远很远。我在一旁偷偷地听着,声音轻轻的,配着晨曦的氤氲着的清香,心底泛起波波涟漪,看着他们的背影消失在远方的红白相间的跑道。经济发展与生
37、态环境是一对最佳伴侣。保护生态环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绿水青山也是新时尚的基因,愿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这对“基因”。这一天不仅是我的纪念日,更是整个时代的纪念日。【解析】【详解】审题: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写作时要紧扣主题,立意准确。纪念日,是指在过去的某一天发生了某些值得纪念的事情,在这之后以某种形式来纪念这些事情。从题目及提示语看,“我的纪念日”要记录表达的应是生命之中对自己情感理念、心理历程、 人生认知、生活态度产生振聋发聩、发人深省的特别事件,所以在选材立意上首先要排除一些“无关痛痒”的话题,比如某次餐厅体验、某次洗澡心得,赋予此类日常之事以“重大意义”,总会给人一种牵强附会、妄自穿
38、凿之感。另一方面,切忌海阔天空,云山雾绕地漫谈一通。正确的写作方式应是扎根于现实生活,于生活众多经历当中选取某些给予自己哲思的事情来记录表达,回忆或描述所写的日子相关的情景,表达这一日的精神意义或文化内涵。写作时,要做到叙事与议论相结合,既有具体事例的记述,又有个人情感态度的表达。参考立意:登高临远所引发的思考一条新闻给自已带来的震撼与良师益友的谈话对童年的回忆有意义的一天不平凡的一天素材:(1)心中的秘密是纪念日。一一朗费罗(2)回忆是力量之源,永远不要忘记周年纪念日。开展纪念活动,如同点燃一支火炬。雨果(3)看!在课堂上,学生们紧盯这黑板,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细节;解题目时,一双双眼睛紧盯着稿
39、纸,紧张而有序的攻克着一道道难题。在语文世界中,我们感受到文言文的乐趣,通过它来了解过去,在数学世界里,一个个美妙的符号不断地转变着。我喜欢语文独特的语文带来的乐趣,喜欢攻克一道数学题带来的畅快感觉。喜欢化学实验中那些奇异的颜色变化,喜欢物理用几个给定的量就能得出地球质量的奇妙感每天都是我们的青春纪念日,我们用拼搏来让它更加绚丽。在此期间,我们或哭过,或笑过,或感动过,或痛苦过。然而,我们不曾后悔,因为,这些都是青春纪念日里值得记忆、值得珍藏的片段啊! (4)大雁南飞,在空中留下一抹残影,这是对秋的纪念;海浪翻腾,卷起一层层猛浪,这是对日落日升的纪念;远古化石沉淀了千年,这是对时光的纪念。我用
40、眼泪纪念过悲伤,用笑容纪念过阳光,用照片纪念过过往。但那个纪念日深深印在我心底,无法抹去。(5)70多年前的今天,中国以牺牲3500万人口的巨大代价换来了日本侵略者规规矩矩地坐到桌子前,向世界宣告投降。多年的抗日战争,将中国拖入了一个苦难的深渊,一个地狱的深渊,一个不堪回忆的深渊。作为后来人的我们,站在历史的门槛上,回望这段历史,纪念这次胜利,不禁感慨万千,泪流满面。但是正如习近平主席讲的那样,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铭记和传承那段中国人民英勇抗争史诗中凝聚的民族精神。示例结构:开头交代第一人称“我”是一条小溪,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写
41、周围百姓乱倒垃圾、焚烧垃圾的场面,接着用“挖掘机的鸣笛声冲破天际”作为内容的转折,描写了环境的变化,接着用百姓的对话表达采取环境保护系列措施的好处,然后指出保护生态环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最后点题,这是“我”的纪念日,也是时代的纪念日,深化文章主旨。15. “君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人格的象征。在不同时代,“君子”有不同的精神内涵。也有人认为,“君子”已不符合当今社会的需要。你心目中的君子是什么样的?请以“我看君子”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答案】例文我看“君子” 古人云:“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定义的“君子”;在我眼中,知识与道
42、德都优秀的人就可以称之为“君子”,他们不分性别、年龄、民族、国籍。我眼中的“君子”是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容纳着天下的忧愁,天下的欢乐。他心怀天下,忧国忧民,怎不算是“君子”呢?“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的屈原,尽管自己身处险境,蒙受冤屈,但仍心怀国家安危。怎不算“君子”呢?“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的刘禹锡,感叹国运的哀威,希望统治者能与前车之鉴,忧国忧民,怎不算是“君子”呢? 我眼中的“君子”是启迪人们,感化人们的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让我们明白道路漫漫长远,知识永无止境,需要我们去探索,这才是“君子”
43、;“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鲁迅,让那些麻木的人们在沉默中奋勇反抗,永不屈服,这才是“君子”;“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的孔子,让我们不断的从复习中获得新的知识,提高自身的才能。这才是“君子”。我眼中的“君子”是豪情豁达的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这难道不是“君子”吗?“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苏轼,年老鬓白的他,仍有一腔抱负,豪情让人佩服,这难道不是“君子”吗?古人如此,现在的我们也毫不逊色。任长霞兢兢业业,恪守尽职,怎不算“君子”?张海迪创造奇迹,感动人们,怎不算“君子”?霍金,李丽挑战命运,永不言败,怎不算“
44、君子”?邰丽华用“千手观音”向我们诠释坚强,诠释生命的美好,怎不算“君子”? 有堂堂正正的品行,有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胸怀,有教育启迪人们的哲理,有豪情壮志的豁达人生观,有着坚强,永不言败的信念,才我眼中的“君子”。我看“君子”诗经关雎中说:“关关雎鸠,君子好逑”,在这里,“君子”是对贤德的男子的一种尊称;鲁迅先生则认为“君子”是封建礼教塑造的守礼典范,是对人性的一种束缚。在我眼中,知识与道德都优秀的人就可以称之为“君子”,他们不分性别、年龄、民族、国籍。例如:苏格拉底是一位充满智慧的哲学家,他对美德探索,对知识的追求使他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仍被人们所推崇。有知识没有道德的人往往只能成为小人,例如
45、秦桧、高俅,曾中进士,高俅也曾位列三公。他们不是目不识丁,而是品德低下、心胸狭隘,这样的人也许有识、有官位,但他们决不可称之为“君子”。有道德但却没有知识的人只能成为道德的奴隶例如:郭某人埋儿,他认为自己是孝顺母亲,但他的妻子却又如何能不心疼自己的儿子,其母又如何能不心疼自己的孙儿,这样的“愚孝”难道只有他一人?而像他的这一类人不就是道德的奴隶吗? 知识使人有内在的美,品德使人有外在的美。有知识叫“能”,有高尚的品德叫“贤”,只有“贤能”的但又谦逊的人才配称之为“君子”。 有人自恃才高八斗就狂妄自大,轻视他人,还自以为谁都不如自己,殊不知自负的心理已让他输给了别人。还有的人才貌平平但心气极高,
46、不甘人下,他不是在别人的失败中自省,而是在别人的成功中挑剔人家的毛病,这种人的自满使他在生活中总是停步不前而且人缘极差。 许多贤能的人大都很谦逊,因为只有谦逊的人才会不断进步、才会不断的提高。这些人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能在别人的错误中自省、在别人的成功中找方法,他们一点点的努力,一点点的进步,一点点的靠近成功,在超过别人时仍保持清醒的状态,不骄不馁。 其实天才不常有,蠢才也罕见,只要努力定会有收获。在当今社会不仅要争做知识人才还应拥有高尚的道德,要在“德”、“才”兼备的基础上做一个谦逊的“君子”。这样一个谦谦君子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而社会也才不会是冷冰冰的。我相信,和谐温暖的社会才会有更多的谦
47、谦君子。 我眼中的“君子”是富有智慧的; 我眼中的“君子”是品德高尚的、谦逊的; 我眼中的“君子”是和蔼的、服务于社会的。他们不是在用冷冰冰的教条约束人,而是以“德”服人,以“法”制人,以“知识”引导人。【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写作的能力。此题是命题作文。审题:此题由材料+命题构成,材料先指出君子是什么:即“君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人格的象征。接着,指出在不同时代,“君子”有不同的精神内涵。接着列举对君子的看法:认为“君子”已不符合当今社会的需要,针对这种看法,考生可反驳。从整体上审材,可围绕君子的内涵的界定和演变、君子的当代意义进行阐释,君子是一个具有永久魅力的概念,贯通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8、发展与演变的历史过程,成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为突显也最为稳固的坐标,是中国人不懈追求、奋力攀登的人格高峰。孔子关于“君子”的论述当中,有这样一句话至关重要,“君子不器”,“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要超越自己的个人部分,超越个体的欲望,走向无限,走向普遍;君子是怀有人类抱负、道德理想和文怀情怀的人,君子和圣人、贤人都不同,君子是普通大众都能达到的一条康庄大道。审要求:你心目中的君子是什么样的?请以“我看君子”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命题作文,文体须是议论文。参考立意的角度:1.“君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人格的象征。2.君子要超越自己的个人部分,超越
49、个体的欲望,走向无限,走向普遍。3.君子是怀有人类抱负、道德理想和文怀情怀的人,君子和圣人、贤人都不同,君子是普通大众都能达到的一条康庄大道。4.我眼中的“君子”是和蔼的、服务于社会的。他们不是在用冷冰冰的教条约束人,而是以“德”服人,以“法”制人,以“知识”引导人。作文素材积累:(1)汉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因天气炎热,口燥难耐,巧遇路边也有一棵梨树,行人纷纷前去摘梨,惟独许衡不为所动。“何不摘梨解渴?”有人问他。 许衡回答:“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他迂腐:“世道这样乱,管他是谁的梨呢?”许衡正色道:“梨虽无主,而我心中有主。”若兰花般独自绽放在那片广袤的心灵净土之上,据守着物我交
50、融的本真颜色,在浑浊的乱世中保持一颗干净纯洁的心。我心中有主,如晚风般温柔飘香的话语,吹动了那漂浮在心湖上的萍草,顺着世人远去的脚步和嘲笑似的叹息。那一刻,我终于找到了迷失已久的“君子”。(2)坦坦荡荡如苏格拉底,在临死之前他的学生问他:“老师,你还有什么重要的话要对我们说?”苏格拉底拉着学生的手,郑重其事的说:“我还欠邻居家一只鸡,请你一定要替我偿还给他们。”学生点了点头,说完苏格拉底才慢慢的闭上他那双充满睿智的眼睛。 君子心中有主,是一种修养、一种准则、一种境界、一种精神、一种敢于走自己的路并勇于担当命运的气魄。身处浑浊,即使是面对邻居家的一只鸡!(3)子不为外物所动,永远关注只有自己的内
51、心感受。远离了蝇营狗苟的人群就是为了真实的走进内心,那里有一个比海洋还要为浩大的自由王国。钱钟书和杨绛一辈子过的是一种平淡的生活,白天他们家没有一点声息,各自守着一张书桌,一盏台灯,静静的阅读。有一年春节,权威人士前来拜访,也是人之常情,钱先生拉开门说:“谢谢,我很忙”就把门关上了。还有一次学部通知他去参加国宴,他说:“谢谢,我很忙,我不去。”再有来人替他说:“那就说你生病了?”他说:“不,不不,我身体很好,我不去。”这就是大学者如举办的恬淡,大知识分子似竹般的气节,永远不会八面玲珑。一次,沈从文和钱钟书去宾馆看望一位20年未见面的老友,老友赴宴去了,等了一个小时才回来。原来那是头面人物的宴会
52、,老友兴奋得目中无人,说:“他左边坐着红线女,我坐在她右边,就三个人,上一座桌子菜沈从文坐不下去,说:“老钱,走?”钱钟书说:走!他们各自从宾馆出来怅怅地一言不发,各自回到了自己孤独的家中。(4)黄花碎瓣,却是一身傲骨。在芸芸众生中,以风雪为傲,一剪寒梅傲群姿。透过那早已模糊的视线,轻轻地在心底勾勒了“君子”的轮廓,或许他们早已在短暂的年华里烙下了孤傲的字眼,略去了那些卑鄙无耻的奴颜与献媚。这使我的心底儿不断的反问:还有谁能傲然到如鲁迅般?别人的傲是爬行在金钱与权力的基础上,舞动着那些低俗而又自作高深的调子。而他却是以其铮铮铁骨,支撑起整个民族的灵魂和尊严,面对多灾多难的国运与身遭害国民,他以
53、一个呼唤者的形象,高高的站立在巍峨峰巅,旨在唤醒,唤醒更多充满奴性的国人。 我想,我眼中的君子要有一点如寒梅般不甘孤寂的傲骨。这也使我想起了这么一件有趣的事:对于有些动物,主要是皮值钱,譬如貂;而有些动物主要是肉值钱,譬如猪;人是万物之灵,什么最值钱?骨头。鲁迅先生的骨头是最硬的,因而他的骨头也最值钱。现代人的骨头,如果缺少血性和钙质,支撑不起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只剩下一身华贵的皮和一堆肉,这与貂和猪没什么两样?作文结构示例:作文标题:“我看君子”文章第一段:引言式开头,引出写作话题“君子”。文章第二段:分论点一,我眼中的“君子”是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人。文章第三段:列举古代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人以及与之相关的名言,佐证分论点。文章第四段:分论点二,我眼中的“君子”是启迪人们,感化人们的人。文章第五段:举例论证观点,例证是排例。文章第六段:分论点三,我眼中的“君子”是豪情豁达的人。文章第七段:举例论证。文章第八段:站在现实的高度,列举当代各行各业的“君子”。文章第九段:对全文进行总结:有堂堂正正的品行,有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胸怀,有教育启迪人们的哲理,有豪情壮志的豁达人生观,有着坚强,永不言败的信念,才我眼中的“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