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讲练: 第3单元 第14课 虞美人(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41551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讲练: 第3单元 第14课 虞美人(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讲练: 第3单元 第14课 虞美人(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讲练: 第3单元 第14课 虞美人(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讲练: 第3单元 第14课 虞美人(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讲练: 第3单元 第14课 虞美人(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讲练: 第3单元 第14课 虞美人(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讲练: 第3单元 第14课 虞美人(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4课虞美人学习目标1.鉴赏这首词的思想艺术。2.理解李煜怀念故国的思想感情。浪淘沙令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赏析这首词把惨痛欲绝的国亡家破的感情,通过伤别与惜春表现出来。上片通过梦醒前后两种境界的对照,抒写了诗人当时的生活感受。下片写凭栏远眺的情怀。“春去也”三字,包含了多少留恋、惋惜和无可奈何的悲哀!一、作者简介李煜,字重光,南唐中主李璟之子,史称南唐后主,在位十五年。李煜通晓音律,善诗文,能书画,作为文学家的他得到后世的景仰。后人评价:“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二、背景

2、简介宋太宗三年(978年),李煜作虞美人,命乐伎在他的生日七月七日之夕演奏,加上徐铉出卖,太宗极为震怒,用牵机药将他毒死,时年41岁。这首词作为李煜的绝笔词,所表现的是作者的故国之恋。一个亡国之君念念不忘他过去的美好生活,自然会招来杀身之祸。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虞美人(y)李煜(y)罗衾(qn)晌午(shn) 沏茶(q) 挈带(qi)2辨形组词。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春花秋月何时了:了结,终止不堪回首:可,能春意阑珊:将尽,衰落雕栏玉砌:雕花的栏杆和玉石的台阶,代指南唐的宫殿只是朱颜改:红颜,少女的代称,这里指南唐旧日的宫女4文学文化知识。“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这是凭吊南唐后

3、主的句子,南唐后主是指李煜。其通音律,善诗文,能书画,尤以词著名。他的词善用比喻,情景交融。“虞美人”是A(A.词牌B题目C曲牌D宫调)。他最终被宋太宗毒死。后人评价:“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一、整体把握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以水写愁的名句,体会一下这写“愁”的语句妙处所在。并联想其他诗词句中写“愁”的句子。答:_答案举例: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白居易长相思)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

4、年有。(冯延巳鹊踏枝)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冯延巳鹊踏枝)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摊破浣溪沙)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二、细部探微2“春花秋月”是美景,作者为什么要追问它“何时了”?答:_答案一个被囚禁的亡国之君要忍受无尽的屈辱,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只是意味着这种屈辱生活的延续罢了,他对人生已经绝望,遂不觉厌恶春花秋月之无休无尽,感情之极端悲苦可以想见。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答:_答案这两句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词人既深且重、难以遏止的愁绪。以春水来比喻愁绪,

5、既巧妙地呼应了“春花”“东风”等点明季节的词语,又把抽象的愁绪形象化了。既写出了愁绪的汹涌浩荡、奔流不息,又写出了愁绪的连绵不绝、无休无尽。一、中心主旨这首词的整体感情基调是悲哀伤感的。词中有不堪回首的回忆,有痛苦难耐的现实,有诘问,有自问。通过写词人在秋月之夜登高望远,引发对故国的怀念,抒发怀念故国的悲伤哀痛之情和如“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满腹愁绪。二、写作特色1问答式结构,起伏跌宕的笔法。这首词通篇采用问答的形式,以问起,以答结,表达了词人悲恨相续的心理活动。“春花秋月”,人多以为美好,可是,过着囚徒般生活的后主李煜,见了反而心烦,他劈头怨问苍天:春花秋月,年年花开,岁岁月圆,要到什么时候才能

6、完了呢?他对人生已经绝望,于是厌恶春花秋月之无休无尽,其感情之极端悲苦可以想见。接着发问:“往事知多少?”一下转到社会现实中来了,“往事”,指他当皇帝时的事,可是,以往的一切都没有了,他深深叹惋人生之短暂无常。“小楼昨夜又东风”点明又过一年,时光在不断消逝,引起他无限感慨。“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放笔呼号,是一声深沉的浩叹。夜阑人静,幽囚在小楼中的人,倚栏远望,对着那一片沉浸在银光中的大地,多少故国之思,凄楚之情,涌上了心头,不忍回首,也不堪回首。“只是”二字的叹惋口气,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之感。2多种修辞手法,抒写真情实感。这首词运用了比喻、象征、对比、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尽

7、致地表达了词人的真情实感。尤其是这首词的结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读着它,令人想象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词人此刻仿佛回到了他的故都金陵,站在城上望着浩荡东流的长江,觉得自己的愁情简直跟这江水一样,无时无刻不在波浪翻涌地流向东海。这种写法,跟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一样,把抽象的愁情形象化,可以确切地感受到作者感情的深度。绝代才子,千古词帝清代评论家赵翼有言:“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国破家亡,李煜陷入了对故国的无限思念和对往日的不绝悔恨之中。当比他早4年亡国、此时也在汴京的南汉国主刘岩奴颜婢膝事宋时,他却在宋君臣面前始终保持沉默,“无言独上西楼”,任由“剪不断,

8、理还乱”的离愁在心头纷扰缠绕。于是在寂寞梧桐的深深庭院,有他“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的苦苦追忆;在春意阑珊的冷冷雨夜,有他“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的切切悔悟;在“林花谢了春红”的满地狼藉中,有他“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无奈感慨。春已逝,梦已空。故国不再,情何以堪。“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凄凄楚楚的吟唱终令宋太宗心生恼怒,一壶鸩酒让这个不识时务的“违命侯”魂赴黄泉。“做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李煜用字字血泪字字珠玑的词句去诉说国破家亡的深仇剧痛,血泪之词成就了他“词中之帝”的文名,可惜一杯毒酒结束了他42年短暂而幽恨深长的生命。“

9、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绝笔之作,唱出了他一生的愁绪,也成就了世代流传的千古绝唱。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寂寞是一根断了的红线,有心人紧紧抓着它,默默等待另一头的牵线人,即使那人早已远去。“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每每读到这句,不禁感叹细雨与闲花的寂寞。当那迷蒙的小雨,一点一滴打在罗衫之上,谁说这感情不滂沱?不然怎的浸湿了整件衣裳?当那柔美的花朵,飞舞旋转飘落在青石路上,谁说这感情不壮烈?不然怎的铺满了整条幽径?然而它们却是“看不见”“听无声”。每个人都在心灵深处有一处花冢,埋藏那些滂沱凄美却不为外人道的情感。而这座花冢,被寂寞上了一道锁。纳兰是寂寞的。他的好友曾

10、叹:“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无疑,他是相国公子,御前侍卫,人人歆羡。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却埋着深深寂寞。他在小院中拾得翠翘,却“何恨不能言”,只能叹一声“已经十年踪迹十年心”。他向往平淡与朴实,然而这愿望在世人眼中便如那细雨,任是将自己打得全身冰冷,也只是无声而已矣。纳兰的寂寞是一个人的悲伤。李煜也是寂寞的。王国维说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那些打小便坐在龙椅上的孩子们,往往是没有朋友的。即使终日纸醉金迷,终日灯红酒绿,也抵不过夜深人静时无人诉衷肠的寂寞。尤其是南唐灭亡之后,家国之恨降临在这个还不成熟的皇帝身上,更是加了一抹寂寞的灰色在他心头。他的寂寞也是无声的,但却不是

11、无形的。他以自己的真性情将那一片片寂寞的花瓣铺在宣纸之上,将其化为“一江春水”,化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人间词话中有批语:“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李煜的寂寞是那个动荡年代的悲伤,但却开启了词的新时代。陆游在沈园写下“红酥手,黄縢酒”将寂寞定格在唐婉的记忆之中。王维在叹“遍插茱萸少一人”时,将寂寞注入知音好友心中。元稹以阳刚之手书下“白头宫女在,闲坐话玄宗”,道出了那红墙深院里,一个个寂寞灵魂的心声。诗人手中那根红线,另一端系着笔。巨大的情感沉淀后,化为无声,也化为挥笔的动力,让细雨的闲花,变得铿锵有力,永不磨灭。其实,还有一些人的寂寞,甚至不

12、止于文学上的作用。林则徐被贬伊犁,他的寂寞岂是常人能及,但他却高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造福了一方百姓。韩愈被发配潮州,爱女死于途中。他的寂寞悲叹却化为了治国的动力,他在那个边远小城兴教育,修水利,受到所有百姓的拥戴,那潮州的山水竟尽姓了韩。他们的细雨不止于沾湿了衣裳,更落在了厚重的土地,滋润了一方水土;他们的闲花也不止于铺满路面,更深嵌土地,“化作春泥更护花”。他们的红线那端,是苍生百姓!他们将寂寞化为动力,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一个人的寂寞可以被印在书上,刻在碑上,这寂寞是美丽的,是供人欣赏的。但没有哪一座碑可以永恒过山水,韩愈的故事告诉我们,那些英雄的寂寞是奉献,我

13、们应该恭敬地去仰望。赏析这篇文章最突出的特点是立意深刻,脉络清晰。文章开篇点题,由诗句感叹寂寞,把“细雨闲花”的“迷蒙”“柔美”拓展为情感的滂沱壮烈,即“每个人都在心灵深处有一处花冢”,“而这座花冢,被寂寞上了一道锁”。接着以纳兰性德和李煜为典例,来阐释寂寞为何,即“寂寞的意义”。第六段列举陆游、王维、元稹,将寂寞升华为“巨大的情感沉淀后,化为无声,也化为挥笔的动力,让细雨的闲花,变得铿锵有力,永不磨灭”。第七段内容上又进了一层,由“一个人的寂寞可以被印在书上,刻在碑上,这寂寞是美丽的,是供人欣赏的”拓展为“林则徐、韩愈式的寂寞是奉献,让人仰望”。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

14、的一项是()A玉砌(q)强劲(jn)订正(dn)择菜(zhi)B罗衾(qn) 似的(s) 刹那(ch) 挫折(cu)C一晌(shn) 蜕变(tu) 连累(li) 马匹(p)D崇拜(chn) 迫切(p) 编纂(zun) 模糊(m)答案D解析A“劲”读jn,“订”读dn。B.“似”读sh。C.“累”读li。2下列句子,按风格分类正确的一项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A/ B/C/ D/答案B解析属于婉约派风格。属于豪放派风格。3下列句中无语序倒装现象的一项是()A

15、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B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C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D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正确把握诗句语序的能力。正确语序应为:A.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B.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D.自古多情伤离别。二、文本阅读4阅读本课,然后回答问题。分析“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中“只是”的表达作用。答:_答案“只是”二字的叹惋口气,表达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惆怅之感。三、课堂延伸5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相见欢李煜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1)“胭脂泪,留人醉”

16、一句中,“胭脂”本无泪,作者为何这样写?如何理解“留人醉”中的“醉”字?答:_(2)“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一句蕴涵着作者怎样的感情?答:_答案(1)胭脂本无泪,是惯于“以我观物”的作者移情于彼,将其人格化。作者身历世变,泣血无泪。“醉”非陶醉,而是指凄惘悲伤而心迷醉。写出了如痴如醉、眷恋难舍的情态,极为传神。(2)“人生长恨”不仅仅是抒发一己的失意情怀,而且涵盖了整个人类所共有的生命的缺憾,是一种融会和浓缩了无数痛苦的人身体验的浩叹。6阅读下面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清平乐李煜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黄庭坚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1)两首词都写到了春,可是表达的内容有所不同,请分析它们分别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2)李词中“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好在何处?答:_答案(1)两首词分别表达了离愁别恨和爱春惜春之情。(大意对即可)(2)李词的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物喻情,用春草喻离愁别恨生动而贴切,意蕴丰富,充分传情。春草一望无际,如同离愁之绵远;春草之细密,如同离愁之盘曲郁结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