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高一历史单元测试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31(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40212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一历史单元测试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31(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2高一历史单元测试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31(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2高一历史单元测试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31(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2高一历史单元测试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31(人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2高一历史单元测试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31(人教版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12高一历史单元测试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31(人教版必修2).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2012年温州一模14)在古代中国,农业被统治者看做立国之“本”,与农业发展相关的文献汗牛充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吕氏春秋提出了后世长期遵循的重农原则 B四民月令记载了北魏至唐前期的土地制度 C早期史书将河渠书、沟洫忠列为专篇D元朝王祯所著农书记载了水排鼓风冶铁解析:B。本题考察农本思想。四民月令,是东汉后期叙述一年例行农事活动的专书,不是北魏至唐前期的土地制度,故选B。2(2012年丽水一模12)某位学者对中国古代农业提出这样的观点: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实现了革命性的突破。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有牛耕和铁

2、农具使用 土地私有制确立 县制出现重农抑商政策提出 商业中心出现A B C D解析:C。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进步。维护小农经济,没有实现农业的革命;是城镇经济发展的结果。3(2012年金华十校调研5)下列关于唐代农业发展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关中农民创造了“井渠” 使用高转筒车 曾推行均田制 出现了曲辕犁 A B C D解析:D。本题考查了汉、唐农业发展的概况,根据所学来判断,第项关中农民创造了“井渠”是在汉代,本题选D项。第2课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1(2012年宁波调研1)图1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的大盂鼎、大盂鼎拓片(钟鼎文)及其部分译文,联系商周历史,以下结论正确的是丕

3、显文王,受天有大命。在武王嗣文作邦,辟厥匿,匍有四方。图1现存的商周时期青铜器大多为礼器商周时期的青铜铸造以煤炭为燃料钟鼎文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拓片部分内容涉及到西周王朝建立A B C D解析:A。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商周时期手工业发展特点的准确掌握。根据所学商周时期青铜铸造的燃料主要是木炭,最早在冶金业使用煤是在汉朝,故应排除。2. (2012年浙江金丽衢12校调研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四民月令所反映的是东汉晚期一个世族地主庄园,一年十二个月的家庭事务安排。全书内容大致包括: 一、祭祀、家礼、教育以及维持改进家庭和社会上的新旧关系; 二、按照时令气候,安排耕、种、收获粮食

4、、油料、蔬菜; 三、纺绩、织染、漂练、裁制、浣洗、改制等女红; 四、食品加工及酿造; 五、修治住宅及农田水利工程; 六、收采野生植物,主要是药材,并配制法药; 七、保存收藏家中大小各项用具; 八及九、粜籴及杂事。(1)根据材料概括汉代田庄的主要经济活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田庄经济的基本特征。(4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所学概括汉代田庄的主要经济活动和主要特征。从材料中可以了解到汉代田庄的主要经济活动有手工业活动包括纺织制衣、食品加工、建筑等,主要特征根据所学指自给自足。(1)主要经营农业;手工业活动包括纺织制衣、食品加工、建筑等;也涉及些商业活动。特征:自给自足。(4分)第3课 古代中国的商业

5、经济1(2012年杭州调研4)图1反映的是清代北京前门商业区的情况,对该图的解读,正确的有反映了清朝的城市生活丰富多彩清朝的商业在农业、手工业进步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商业的繁荣说明此时重农抑商政策已有所松动不是历史的真实反映,在重农抑商政策下,清朝不可能出现商业的繁荣A B C D解析:A。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商业发展。从图片可以反映当时北京商业繁华,故正确;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商业繁荣,故正确;重农抑商政策是古代经济政策,明清时期不断加强,故不正确;重农抑商政策是古代经济政策,但仍出现商业繁荣现象,图片表明商业繁华现象,故不正确。唐长安城胡商云集的西市2. (2012年浙江四校一模13)13. 唐

6、朝时,波斯和大食商人把珠宝玉石等奢侈品带到(长安)西市来卖,然后购买丝绸、瓷器等中国特产运回转卖,西市的繁荣超过了东市。下列诗句的描写符合右图所反映的西市场景的是A.“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B.“五陵少年金市东”,“笑入胡姬酒肆中”。C.“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D.“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解析:A。项反映了唐代草市的概况;C项是描写唐代后期夜市的情况;D项是陆游反映宋代草市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的概况。本题选B项,描写唐代西市繁华场景。3(2012年杭州高中一模15)明清数百年来,杭州人将十座城门的名字及其特色编成了杭曲大调:百官门外鱼担儿,坝子门外丝

7、篮儿,正阳门外跑马儿,螺蛳门外盐担儿,草桥门外菜担儿,侯潮门外酒坛儿,(注:篮儿竹篮,杭州方言喜在词后加“儿”字。)从中反映出明清时期: A杭州开始成为商业大都会 B杭州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C官府对杭城进行了区域功能划分 D杭城市民的经济文化生活较为丰富解析:C。考查明清商业的发展知识点。从题干中可知,百官门、坝子门、正阳门、螺蛳门等分别是鱼、丝篮等交易地点,说明了区域功能的特征。ABD项无从体现。4. (2012年绍兴调研5)关于唐代是否存在夜市,下列两则材料有着不同的叙述。材料一来自于唐六典:“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材料二来自唐代诗人王建夜看扬州

8、市:“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这两则材料理解最合理的是A两则材料相互矛盾,不能判断唐代是否已有“夜市”B材料一比材料二更具权威性,可以判断唐代没有出现“夜市”C两则材料反映的地区情况不同,因此两者并不矛盾D反映了当时“市”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了解析:D。考查唐代商业的发展。材料一来自于唐六典,是唐初政府的法令,而材料二来自中晚唐诗人的诗作,是现实的反映,故初唐的法令不适应中晚唐商品经济的发展,选择D项。5. (2年宁波调研4)图2是某校学生在开展以“明清商业发展”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中收集到的图片资料。对图中事物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它是管理商业贸易的政府机构B它是行业

9、性活动加强的产物C它的出现与明清商帮密切相关D它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图2解析:A。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明清商业发展特点的理解。根据所学商业会馆是私商为了联系本乡本土的人士和促进商业往来而在北京城修建的私人会所。6.(2012年浙江五校调研2)下列诗句中,可以获取我国唐代农村商品经济发展信息的是A“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 B“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C“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 D“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解析:D。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发展。南北朝时期在偏远地区出现了草市,到唐朝时期草市逐渐成为地方商业中心,夜市繁荣的景象。AB项描述的是夜市,C项描述的是盗贼

10、猖獗的景象。因此应选D项。7.(2012年湖州调研10)下表是明朝万历(15731620)年间湖州所属一州六县的商业市镇分布情况。县 名镇 名乌 程乌镇 南浔 菁山 妙西归 安菱湖 埭溪 练市 双林 安 吉马家渎 递铺 梅溪长 兴四安 和平 合溪 水口 阜塘德 清塘栖 新市武 康三桥埠 上柏埠孝 丰若干下列各项中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A湖州所属州县基本上都出现了商业市镇,自然经济日趋瓦解B商业市镇的出现是湖州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C从表格中看,湖州所属州县的市镇在地区分布上较为平衡D湖州的市镇经济比其它地区发达,解析:B。考察对古代商业发展的理解。A项自然经济日趋瓦解不对;B项结合时间是明朝,应是商品

11、经济发展的结果;C项市镇在地区分布上并不平衡;D项从材料中反映不出来。故选B。8.(2012年杭州调研26)(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宋开国前后,四川通行的是铁钱。铁钱体重值小,买卖交易用钱量大。大铁钱每千枚重二十五斤,小铁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买一匹绢,需用两万个小铁钱,重量共达一百三十斤,得用车载驴驮,极为不便。于是在淳化、至道年间出现了交子。 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材料二:宋代的“市”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华处也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罢” 吴自牧梦粱录请回答:(1)根据材料

12、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出现交子的原因。(4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及产生的根源。(7分)解析:第一问根据材料“铁钱体重值小,买卖交易用钱量大”、“ 极为不便”以及所学知识交子出现与商品经济发展有关。第二问第(1)小问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宋代商业发展表现。第(2)小问商业发展与农业、手工业发展相关。(1)铁钱体重值小,交子作为纸币使用方便;商品经济发展。(4分)(2)表现:时间、空间均不再限制(答城市中坊市限制被打破也可);“草市”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纸币的出现与大量使用;以商业为中心的大城市出现;海外贸易发达;(5分)根源:农业及手工

13、业的发展。(2分)第4课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1. (2012年浙江五校调研5)明朝张瀚松窗梦语记载:“毅庵祖家道中微,以酤酒为业。成化末年值水灾,时祖居傍河,水淹入室,所酿酒尽败因罢酤酒业,购机一张,织诸色紵币(帛),备极精工。每一下机,人争鬻之。计获利五当一。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商贾所货者,常满户外,尚不能应。自是家业大饶。”从材料看毅庵祖“家业大饶”的原因有 ( )适时改行易业 丝织品品种多 丝织品质量高 注重扩大再生产 A B C D解析:D。本题考查明朝时期资本主义萌芽。题干中“因罢酤酒业,购机一张”体现了“织诸色紵币(帛),备极精工”体现了;“计获利五当一。积两旬,复增一

14、机,后增至二十余”体现了。2. (2012年浙江四校一模16)十三行史料展记述“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上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对18-19世纪上半期十三行贸易兴盛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B当时中国民间贸易的兴盛和发展 C十三行是清代官方特许的外贸机构 D广州历来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港解析:B。十三行是鸦片战争前广州港口官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的总称。明清时期中国对外实行海禁政策,闭关锁国,阻断民间的贸易活动。分析各选

15、项,ACD三项与十三行贸易兴盛紧密相关,B项说法错误,本题选B项。3(2012年金华十校调研4)西汉初年,晁错在论贵粟疏中说:“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下列对这则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有 西汉政府并未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政府鼓励商业是造成商人富贵的原因 西汉初期存在官商勾结的情况 商业资本回流于土地造成了农民流亡 A B C D解析:B。“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大意是:(商人)依仗自己富厚的钱

16、财,与王侯接交,势力超过官吏,凭借资产相互倾轧这就是商人兼并农民土地,农民流亡在外的原因。当今虽然法律轻视商人,而商人实际上已经富贵了;法律尊重农民,而农民事实上却已贫贱了。据此可以判断出项说法正确,第项错误,西汉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材料反映政策没有取得实效;第项错误,与材料不符。4. (2012年浙江金丽衢12校调研2)“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下列措施中属于汉代实行“抑商”政策的是: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 设“五均官”,控制市场物价 市籍制度 通番禁令 A B C D解析:D。本题考查了汉代“抑商”政策的表现,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各选项中,第项“设五均官,控制市场物价”是在王莽的

17、新朝;第项明朝实行通番禁令,本题属于汉代的选D项。5. (2012年金华十校调研27)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随着农村商品经济水平的提高,在明代中后期,一批乡村市镇脱颖而出,成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广东茂名梅策墟,地处水陆交驰的交通线上,各地商人来这里坐肆列市。清初叶梦珠记述,松江府朱泾镇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松江府新场镇以盐场新迁而名,赋为两浙之最,是著名盐业市镇,正德年间姑苏志载该府市镇达73个之多,以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为例,东南至新杭市5里,东至王江泾镇6里,北至平望镇15里,西至震泽镇30里,至南浔镇50里。 摘编自中固全史,吉林大学出版社,2

18、011年版(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江南乡村城镇化的主要原因和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江南乡村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0分)(1)原因: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2分) 特点:专业性强;(2分)分布密集。(2分) 影响:发挥了商品集散中心的作用,促进了地区间的经济分工与合作(或答“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2分)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与发展。 (2分)解析:本题考查了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第1问指出明清时期江南乡村城镇化的主要原因和特点,可根据对材料一的概括来回答,材料一可反映出主要原因是“随着农村商品经济水平的提高”。特点是指专业性强;分布密集。江南乡村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从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促使资萌产生等角度来回答。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