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汕头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39064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汕头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广东省汕头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广东省汕头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广东省汕头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广东省汕头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广东省汕头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广东省汕头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广东省汕头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广东省汕头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广东省汕头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广东省汕头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广东省汕头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广东省汕头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广东省汕头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中山国位于周王朝北部,长期以来被中原诸国当做外族人。战国时期一些儒家经典却认为,其他诸侯国都不同程度发生过以下犯上僭越周制的动乱,只有中山国是正统的“中国”。这反映了,当时( ) A.地理位置是文化认同的核心B.宗法分封制维系了周朝统一C.“中国”一词已具有文化内涵D.西北地区是中国的文化中心2.有学者认为,汉初刘邦选择了郡国并行制是无奈之举,只有这种制度才能维持一个大一统的局面,才能使他这个皇帝得到更多人的拥护。该学者的看法表明,汉初( ) A.新、旧政治势力交织并存B.中

2、央集权制得到广泛支持C.已不存在分封的社会基础D.郡县制更有利于国家统一3.北魏均田制规定,男丁(1570岁)授露田40亩,实际授田却达80亩,政府收税只收40亩。这一措施( ) A.有利于政府准确掌握全国户口B.不利于中原地区经济的恢复C.导致地主土地所有制逐步崩溃D.解决了土地兼并严重的问题4.唐代有很多造船基地,主要分布在浙江的杭州、绍兴、临海、金华、湖州,江苏的镇江、常州、苏州、扬州,江西的九江、南昌,山东的登州,安徽的宣城,还有东南沿海的泉州、福州和广州等。这些基地所造船只数量多、吨位大,工艺水平先进。这说明,唐代( ) A.政府鼓励发展海外贸易B.经济重心南移趋势加强C.大运河推动

3、了商业发展D.实际上放弃了重农抑商5.宋太祖一方面大幅度降低商税,并且明确公布详细税种和税率;另一方面发布法令,严厉打击走私行为,如私自贩盐十斤者,处死。这些措施( ) A.有效缓解了宋代财政危机B.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C.加强了对地方经济的控制D.有利于规范商业活动6.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大明通行宝钞(纸币)的发行机构曾发生重要变化。观察如图,这种变化产生的背景是,当时( ) A.商品经济高度发展B.白银大量流入中国C.行政中枢发生变化D.赋税制度开始调整7.19世纪30年代,安徽的茶叶外销路线往往是自安徽经江西至广东,19世纪40年代后,安徽的茶叶外销路线逐步转为自安徽至上海。这主要是因为

4、( ) A.近代交通方式的进步B.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C.南方反清斗争较激烈D.南京条约的签订8.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英国文书俱用英文书写,遇有文词辩论之处,以英文为标准。这一规定( ) A.推动了近代教育产生B.损害了中国的主权权利C.有利于中国融入世界D.促进了近代工业的产生9.1872年轮船招商局创办以来,业绩骄人,郑观应等商人认为,政府应主动退出招商局,由商人自行承担盈亏责任;李鸿章则认为创办洋务企业的目的是“富国强兵”,政府必须握有企业经营主导权。两者的分歧反映了,当时( ) A.清政府禁止民间资本的发展B.洋务运动取得了重大成就C.官僚资本与民间资本的矛盾D.民族资产阶

5、级的力量壮大10.20世纪前期,上海很多工厂职工热衷于自发组织兄弟会、姐妹会和关帝会等,以及加入广东帮、宁波帮和山东帮等地方帮口,希望以这些组织为靠山。这说明了,当时( ) A.成立共产党组织的必要性B.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C.上海的阶级矛盾比较尖锐D.上海的社会治安比较混乱11.某学者在研究九一八事变中所谓的“不抵抗命令”时查阅到两则重要史料(如图),从史料实证的角度看( ) A.证明蒋介石与不抵抗命令无关B.证明张学良下达了不抵抗命令C.当时并不存在所谓不抵抗命令D.材料类型单一尚未形成证据链12.1943年1月,美国国会议员倡议,废除限制中国移民的排华法案,准许华人入境,12月,撤废排

6、华案正式成立。美国废除排华案( ) A.减缓了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B.促使种族歧视政策走向消亡C.有利于中美合作抗击法西斯D.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13.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这一认识( ) A.是由新中国的国情所决定B.否定了国民政府的对外政策C.否定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推动了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14.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确立了不法申诉制度,即公民大会或五百人议事会的决议,如有违反现行法律或不合立法程序者,任何公民皆可提出申诉,由抽签选出的公民

7、陪审法庭负责审理。这一制度( ) A.导致了公民大会的权力被削弱B.维护了奴隶主贵族既得利益C.一定程度弥补了直接民主缺陷D.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基本原则15.日本战国时代(14671615年)基督教信徒增长到30余万人,当时日本南部的大型多扇屏风上经常出现葡萄牙、荷兰等国的船只、航海、枪炮等元素,从而形成了所谓的“南蛮文化”。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 ) A.日本政府开始向西方学习B.中国对日本的影响力下降C.葡萄牙垄断了东西方贸易D.新航路开辟各地联系加强16.如图为著名历史学家贡德弗兰克绘制的一幅全球贸易路线图。 据上图可知,该图描绘的是( )A.12001400年的贸易状况B.14001

8、800年的贸易状况C.18001900年的贸易状况D.19002000年的贸易状况17.下表是19世纪下半叶世界贸易情况统计表。年份世界贸易总额(单位:亿马克)主要国家所占比重()英国法国美国德国185014523.310.38.9187037424.5129.1619009711991213据上表可推知()A.英国对外贸易总额逐步减少B.工业化推动了世界贸易发展C.美国工业生产能力超过英国D.世界经济中心已转移到美国18.1867年美国国会通过任职期限法案,规定总统不得从政府机关中罢免任何经过参议院提名和同意后而被任命的联邦官员,但五十多年后这一法案被最高法院裁决违宪。美国最高法院做出这一裁

9、决的依据可能是,该法案( ) A.违反了三权分立的原则B.违反了民主共和的原则C.违反了联邦制的原则D.违反了权利平等的原则19.某文献诞生后,欧美各国不断再版,被誉为“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所有国家的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这一文献是( ) A.人权宣言B.1787年宪法C.共产党宣言D.独立宣言20.“它总是经过筛选的,残缺不全的只可能是作者当年经历的一部分,有些被记住了,有些被遗忘了。记住的东西,未必都是重要的;而被遗忘的东西,也可能是重要的。记住什么,遗忘什么,情况十分复杂,因人而异。”以上描述的是( ) A.回忆录类史料的特点B.实物史料的特点C.神话传说类史料的特点D.官修正史

10、的特点21.如图是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一幅宣传画,上半部分描绘的是苏联人民制定计划开展经济建设,下半部分描绘的是西方国家制定计划对苏联进行军事包围与封锁。由此可知( ) A.列宁新经济政策取得较大成效B.两极格局及冷战局面已经形成C.斯大林模式形成有其特殊条件D.经济危机导致了国际关系恶化22.美国商业周刊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做过专项调查,证实“有不少人不再喜欢美国了,有的已经离开美国,有的正设法离开”。在整个三十年代美国向外移民的人数远超流入美国的移民数量。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内战导致严重社会动荡B.经济衰退人们信心动摇C.政府限制外来移民迁入D.世界市场已经正式形成23

11、.1949年起美国的广播电台开始在伊朗通过使用波斯语向当地民众进行广播宣传美伊友善关系并提醒要警惕来自北方的威胁,次年美国又接替英国大规模地增加了对伊朗的直接援助。美国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在关键地区遏制共产主义B.与英国争夺世界领导权C.加强对欧洲国家的控制D.对新中国进行孤立封锁24.20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不顾美国反对关闭了国内所有的美国基地并改善了与莫斯科的关系,西德也与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特别是东德达成了和解。法国与西德的举措( ) A.加速了两极格局的瓦解B.推动了欧洲煤钢共同体形成C.体现了独立自主的倾向D.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第25题

12、20分,第26题12分,第27题20分,共计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官吏选拔问题,史书称为选举。汉武帝在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下了一道严令郡国必须举人的诏书。自此以后,举孝廉制度形成并得以贯彻执行。当时各郡国人口多少不一,大郡人口多至五六十万,小郡人口只不过二十万,两者所举孝廉名额相同,事实上很不平均。名额不均,必然引起异议,所以至东汉和帝永元之际,又改以人口为标准,率二十万人岁举孝廉一人。不满二十万,二岁一人;不满十万,三岁一人。此后,和帝对于边郡少数民族杂居地区,又实行优宽政策,规定:“缘边郡口十万以上岁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二岁举一人;五万以下,三岁举一人。”

13、稍后又有限年之制,非到规定年龄者,不得膺选。又后复加一度之考试,以检核被选举人之相当学养。如是,则孝廉二字,遂完全成为当时一种获得参政资格之名号,与原来奖励孝子廉吏之意义,不复相应。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材料二:自七世纪以来,中国历代统治者就已规定了文字考试,人们通过科举考试就有资格成为高级文职官员。1901年,清政府开始废除八股文章。代替它的是要求更清楚地解说四书、五经以及论述中国历史、政治和西方政治及学术的文章,并在1902年的各省考试中开始实行。政府认识到需要一种西式公立学校制度,决定把书院改建为西式学堂。为了吸引学生进入新学堂,政府同意给予学堂毕业生文官候选人的待遇。同时决定在国

14、外高等学校水平以上学校毕业的学生也有资格取得进士或举人的功名,但需要按照他们回国时考试的成绩来决定。绅士文人阶级在政府废除科举后则另辟办学堂,因为学堂也能授予毕业生进士、举人和生员的学衔。绅士家族送其子弟入学,希望以此保持他们的特权。摘编自美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国晚清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代孝廉选举制有何特点?并说明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晚清官吏选拔制度有何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世界史专著世界现代化进程的目录(部分):第二章:走出中世纪:现代化的准备阶段人的解放地理大发现,商业精神的发展民族国家的建

15、立,专制王权第三章:摆脱专制:英国、美国与法国经济起飞的条件,专制王权的束缚作用摆脱专制的首次尝试:英国革命与光荣革命美洲的特殊性:美国独立与美国宪法法国强大的专制制度,推翻专制的革命大风暴第四章:摆脱专制:德国、日本和俄国德意志滞后:统一与专制的悖论:1848年德国革命沙皇专制:“各民族的监狱”;推翻沙皇制度:1917年革命日本幕府制与西欧封建制;1868年明治维新:建立统一的日本第五章:工业化的准备阶段工业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内涵原工业化:工业化的准备阶段原工业化向工业化过渡原工业化向工业化过渡的方式第六章:自由主义的工业化模式英国的工业化法国的工业化美国的工业化第七章:统制式的工业化德国的工

16、业化日本的工业化俄国的工业化第八章:计划指令型工业化苏联模式苏联的工业化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摘自钱乘旦、杨豫、陈晓律世界现代化进程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世界现代化”的主题,从材料中提取任意一个观点,并结合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67年之后,清政府就应不应该修建铁路吵翻了天。很多大臣认为,铁路是“惊民扰众,变乱风俗”的有害之物,修建铁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会惊动山神、龙王等神灵,招来巨大灾难。也有人提出,“以中国之贸迁驿传”,根本不需要铁路。洋务实干人物曾国藩也认为,铁路网络一旦修成,商品流通和人口流动势必大大加快

17、,新的贫富悬殊和社会动荡将可能发生。1880年,李鸿章、刘铭传上书要求修建铁路,朝廷有人上奏指责两人看上去像是一对“卖国贼”,朝廷因此驳回李、刘的建议。摘编自吴晓波著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材料二在大清国国内,关于在这个帝国的领土上筹建铁路和铺设电报设施的事情正闹得沸沸扬扬。这是可以理解的,铁路的兴建,可能导致众多苦力、车夫和船夫的失业,一场反抗、叛乱乃至起义的发生或者就迫在眉睫了一俟铁路建设成功大清政府担心外国人的势力会变得过于强大。铁路和电报有望在清国出现,1867年6月3日,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报道(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政府反对修建铁路的理由。 (2)结合所学历史知识,从上述

18、反对修建铁路的理由中任选一种加以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答案解析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答案】 C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解析】【分析】A.未反映材料所表达的主旨,故排除;B材料中“中山国位于周王朝北部,长期以来被中原诸国当做外族人”可见并未反映宗法、分封制维护了周统一。C项通过材料中山国以前被中原诸国认为外族人,而战国一些儒家经典却认为只有中山国是正统的“中国”故中国一词已具有文化内涵,D项材料并未涉及,故排除;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侧重考查了学生对史料的阅读理解能力,根据战国时期一些儒家经典却认为,.只有中山国是

19、正统的“中国”。便可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2.【答案】 A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解析】【分析】本题侧重考查了对史料的阅读理解能力,根据汉初刘邦选择了郡国并行制是无奈之举,便可知当时新旧势力交织并存,故A项正确;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是无奈之举,故并非都支持中央集权;排除B、C、D项; 故答案为: A【点评】本题侧重了对郡国并行制度的考查,根据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度及其相关史实便可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3.【答案】 A 【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解析】【分析】本题通过“男丁(1570岁)授露田40亩,实际授田却达80亩,政府收税只收40亩。”可知利于恢复经济发展的同时把农民束缚在

20、土地上,便于政府准确掌握全国户口;故A项正确;排除B项;均田制只是国家将无助的荒地平均分配给了农民耕种,并不会导致地主土地所有制逐步崩溃 ,也不会解决了土地兼并严重的问题,故排除C、D项, 故答案为: A。【点评】本题侧重考查了均田制,可结合均田制的概念及意义便可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4.【答案】 B 【考点】商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通过史料唐代造船基地,主要分布在浙江的杭州、绍兴等,江苏的镇江、常州等,江西的九江、南昌,山东的登州,安徽的宣城,还有东南沿海的泉州、福州和广州等。这些基地所造船只数量多、吨位大,便可放映出经济重心南移趋势加强。故B项正确;A项、C项、D项材料并未反映; 故

21、答案为: B。【点评】本题侧重考查了学生对史料的阅读理解能力,根据史料中造船基地的分析便可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5.【答案】 D 【考点】商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通过北宋一方面大幅度降低商税,并且明确公布详细税种和税率;另一方面发布法令,严厉打击走私行为,可知宋太祖这些行为利于规范商业活动。故D项正确;宋太祖这一行为利于商业经济发展,但不会解决财政危机,也体现不出加强了对地方经济的控制,故排除A、B、C项。 故答案为: D。【点评】本题侧重考查了学生对史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可根据史料所表达得主旨便能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6.【答案】 C 【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解析】【分析】本题通

22、过中书省准奏印造到户部准奏印造机构的变化,可直接分析得出行政中枢机构发生了变化,故C项正确;A、B、D项材料反映不出来。 故答案为: C。【点评】本题属于图片类型选择题,侧重考查 了学生观察图片的能力,可根据图片颁发机构的变化便可分析从符合题意的选项。7.【答案】 D 【考点】两次鸦片战争 【解析】【分析】本题根据19世纪40年代后,安徽的茶叶外销路线逐步转为自安徽至上海。结合1840年鸦片战争后通过南京条约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便可确定D项为正确选项;故排除A、B、C。 故答案为: 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找到材料中的关键信息,19世纪40年代,上海,结合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的内容即可选出符

23、合题意的选项。8.【答案】 B 【考点】两次鸦片战争 【解析】【分析】本题通过天津条约规定,嗣后英国文书俱用英文书写,遇有文词辩论之处,以英文为标准。可判断体现了英国的侵略色彩,有损中国的主权,因此B项正确;因为材料体现的是列强的侵略,主观意图维护英国利益,但客观上利于 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中国融入世界,促进洋务运动兴起,仅仅是客观上的进步性,故排除A、C、D。 故答案为: B。【点评】本题侧重考查学生对史料的阅读理解能力,根据史料遇有文词辩论之处,以英文为标准。便可分析这一规定有损中国主权,带有侵略色彩。9.【答案】 C 【考点】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其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解

24、析】【分析】本题通过郑观应等商人认为,政府应主动退出招商局,由商人自行承担盈亏责任;李鸿章则认为创办洋务企业的目的是“富国强兵”,政府必须握有企业经营主导权分析,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代表,而郑观应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代表,由此可知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存在矛盾分歧。故C项正确。A、B、D材料没有反映出来,故排除; 故答案为: C。【点评】本题侧重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解答本题关键是把握材料的主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李鸿章及郑观应所代表的派别,就可选出正确选项。10.【答案】 A 【考点】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解析】【分析】本题通过材料中上海很多工厂职工热衷于自发组织兄弟会、姐妹等,以及加

25、入广东帮、宁波帮帮等地方帮口,希望以这些组织为靠山。分析得知成立工人阶级组织的必要性,因此成立共产党组织的必要性,由此A项正确;B、C、D项材料没体现出来,故排除; 故答案为: A。【点评】本题侧重考查了对史料的阅读理解的阅读理解能力,根据史料所表达的主旨信息进行分析即可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11.【答案】 D 【考点】抗日战争 【解析】【分析】本题史料选自记者采访张学良,以及张学良的口述,不能充分证明证明蒋介石与不抵抗命令无关,证明张学良下达了不抵抗命令,也不能证明当时并不存在所谓不抵抗命令故排除A、B、C项,而恰恰反映出材料类型单一,不能形成完整证据链,故D项正确。 故答案为: D。【点评】

26、本体侧重考查了学生的史学素养,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仔细阅读材料内容并看材料出处,尤其是材料的出处便可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12.【答案】 C 【考点】抗日战争 【解析】【分析】本题通过1943年美国国会议员倡议有废除限制中国移民的排华法案,准许华人入境,12月,撤废排华案正式成立。结合1943年一月国民政府对外宣布灿姐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史实可知有利于中美合作抗击法西斯。故C项正确。排除A、B、D选项。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时间,根据1943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而此时美国介入,国民政府也对外宣战。13.【答案】 B 【考点】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 【解析】【分

27、析】本题通过材料中“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结合所学知识我们知道我们坚定的选择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而国民党统治时期是以美国为靠山独裁内战,因此否定了国民党的对外政策。故B项正确。A、C、D材料没涉及。 故答案为: B。【点评】本题通过史料侧重考查了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结合材料中的一边倒及所学知识便可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14.【答案】 C 【考点】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解析】【分析】本题通过史料“公民大会或五百人议事会的决议,如有违反现行法律或不合立法程序者,任何公民皆可提出申诉,由

28、抽签选出的公民陪审法庭负责审理。”可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雅典直接民主的缺陷。故C项正确。排除A、B、D选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了雅典的民主政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到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即如有违反现行法律或不合立法程序者,任何公民皆可提出申诉,由抽签选出的公民陪审法庭负责审理结合雅典的直接民主容易形成集体暴政的缺陷,可知C项正确。15.【答案】 D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本题通过1467-1615年基督教信徒增长到30余万人,当时日本南部的大型多扇屏风上经常出现葡萄牙、荷兰等国的船只、航海、枪炮等元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故D项正确。A、B、C材料没反映

29、。 故答案为: D。【点评】本题侧重考查了学生对史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可根据史料中1467-1615年,及基督教,葡萄牙荷兰等的信息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16.【答案】 B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本题通过地图中所显示区域,贸易路线从海上通往东方及三角贸易联系所学知识便可知属于新航路开辟时期,故B项符合题意。排除A、C、D选项。 故答案为: B。【点评】本结合所学知识便可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题属于图片类选择题,根据图片中所设计的地图及三角贸易和白银流动方向及贸易方向17.【答案】 B 【考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本题通过1850-1900年英国美国德国世界贸易所占比重的不断

30、增加及世界贸易总额不断增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推动了这些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加速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故B项正确。排除A,通过英国主要国家所占比重美国依然低于英国,由此C、D项排除。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属于表格式材料分析型选择题,根据表格中数据信息英美德主要国家所占世界贸易比重并根据时间结合所学知识便可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18.【答案】 A 【考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解析】【分析】本题根据“国会通过任职期限法案,规定总统不得从政府机关中罢免任何经过参议院提名和同意后而被任命的联邦官员,但五十多年后这一法案被最高法院裁决违宪。”可知违反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故A项符合题意。而B、

31、C、D材料没反映。 故答案为: A。【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史料的阅读理解能力,根据史料“国会通过任职期限法案,.但五十多年后这一法案被最高法院裁决违宪”便可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19.【答案】 C 【考点】共产党宣言 【解析】【分析】本题通过被誉为“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所有国家的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可知工人的共同纲领指的是共产党宣言故C项正确,排除A、B、D项。 故答案为: C。【点评】本题考查了共产党宣言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中工人的共同纲领可知指的是共产党宣言。20.【答案】 A 【考点】共产党宣言 【解析】【分析】本题通过“它总是经过筛选的,残缺不全的只可能是作者当年经历的一部分,

32、有些被记住了,有些被遗忘了。”判断可知属于回忆录类史料的特点。故A项正确。排除B、C、D选项。 故答案为: A。【点评】本题侧重考查了学生对史料的阅读理解能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个人经历,记住、遗忘便可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21.【答案】 C 【考点】“斯大林模式” 【解析】【分析】本题通过苏联人民制定计划开展经济建设,下半部分描绘的是西方国家制定计划对苏联进行军事包围与封锁,结合20世纪30年代苏联建设史知识可知考查的是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条件,在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包围封锁的情况下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并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便可知C项正确。而A、B、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

33、为: C。【点评】本题通过两幅图片考查了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条件,可根据材料中提示的文字信息结合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即可。22.【答案】 B 【考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本题通过20世纪30年代初有不少人不再喜欢美国了,有的已经离开美国,有的正设法离开分析可知此时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是美国大量向外移民。故B项正确。A项从时间上不符合;C项材料没体现,故排除;D项材料没体现排除。 故答案为: B。【点评】本题侧重考查了美国经济危机的相关知识,可根据材料中20世纪30年代并根据美国大量向外移民可分析出符合题意的选项。23.【答案】 A 【考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本题通过1949年,起美国的

34、广播电台开始在伊朗通过使用波斯语向当地民众进行广播宣传美伊友善关系并提醒要警惕来自北方的威胁,次年美国又增加了对伊朗的直接援助。可知美国为了遏制苏联,属于冷战时期的表现,故A项正确;排除B、C、D选项。 故答案为: A。【点评】本题 侧重考查了学生对史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可根据1949年美国的举措结合冷战时期子相关知识分析便可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24.【答案】 C 【考点】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解析】【分析】本题通过20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改善与莫斯科的关系,西德也缓和了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关系,可知法国与西德不顾美国控制体现了独立自主的倾向,故C项正确。A、B、D材料并没体现故排除

35、; 故答案为: C。【点评】本题侧重考查了对史料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在两级格局对峙背景下法国和西德与苏为首的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和解便可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第25题20分,第26题12分,第27题20分,共计52分。) 25.【答案】 (1)特点:皇帝强制执行;名额分配方式不断调整,最后按人口比例分配名额;名额分配上向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倾斜;孝廉选举制不断完善(逐渐有年龄限制;逐渐增加考试考核);孝廉选举从注重品行到成为一种参政资格;越来越注重公平公正性。历史背景: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增加;儒家成为正统思想;汉代重视地方治理;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军功爵和贵族政治

36、的衰落,急需创新选官方式;化夷为夏等思想的影响。(2)变化:考试内容上,用中外政治、历史和学术文章取代八股文章;授予新式学堂毕业生文官候选人待遇;用授予功名奖励优秀海外留学生回国;选官途径多样化(从科举选官向多种方式选官发展);原因: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被迫改革;八股取士无法适应近代化发展需要;创办新式学堂、新式教育成为历史趋势;八国联军侵华后制度改革呼声高涨;传统“学而优则仕”观念根深蒂固。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解析】【分析】(1)下了一道严令郡国必须举人的诏书;.事实上很不平均。名额不均,必然引起异议,所以至东汉和帝永元之际,又改以人口为标准,率二十万人岁举孝廉一人。不满二十万

37、,二岁一人;不满十万,三岁一人.和帝对于边郡少数民族杂居地区,又实行优宽政策.稍后又有限年之制,非到规定年龄者,不得膺选便可分析概括出特点;并可根据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清政府开始废除八股文章。代替它的是要求更清楚地解说四书、五经以及论述中国历史、政治和西方政治及学术的文章,.为了吸引学生进入新学堂,政府同意给予学堂毕业生文官候选人的待遇。同时决定在国外高等学校水平以上学校毕业的学生也有资格取得进士或举人的功名,但需要按照他们回国时考试的成绩来决定.绅士家族送其子弟入学,希望以此保持他们的特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加以概括,第二小问便可根据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即可

38、。 【点评】本题侧重考查了学生对史料的分析、阅读理解能力,考查了学生根据史料从中进行有效信息提取,概括,并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6.【答案】 示例1:观点:新航路开辟为欧洲现代化准备了条件。论述: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航路辟的开辟,欧洲发生“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原始资本的积累。新航路的开辟同时也加强了世界各地经济、文化联系,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世界市场的不断拓展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条件。新航路开辟后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为欧洲现代化转型提供了条件。示例2:观点:摆脱专制是现代化的重要表现。论述:17世纪英国爆发了反封建

39、专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光荣革命后英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确立并不断完善君主立宪制,逐步形成现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美国独立战争后摆脱了英国专制统治,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民主共和制,开创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新模式,为美国的现代化提供了重要保障。通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摆脱了专制统治,使欧美社会由人治转向法治,建立起现代民主政治,是现代化在政治领域的重要表现。示例3:观点:工业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内涵。论述: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中叶,英国率先开始并完成了工业革命,机器大工业取代了传统的手工生产,社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改变,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20世纪初,欧美国家相继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实现了工业化,逐步建

40、立起现代化的社会生产方式与经济体制,并推动了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工业化使人类社会由落后的农业社会转变为现代工业社会,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其他源自材料围绕世界现代化的观点亦可得分,具体论述模式可参考以上案例。如:苏联的现代化模式是指令计划型的工业化、现代化具有多种模式等均可。)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本题可根据材料信息围绕世界现代化为主题进行观点任命,并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 围绕观点加以论述,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点评】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仔细审题,按题干要求结合史料围绕世界现代化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41、即可。27.【答案】 (1)修建铁路扰民和破坏风水;中国原有的交通网络足以满足需要;造成新的贫富悬殊;造成大量民众失业和社会动荡不安;认为铁路是西方的东西,修建铁路就是卖国行为;使清政府进一步受制于西方列强。(2)示例1:观点:以破坏风水为由反对修建铁路反映了近代国人缺乏科学知识。评述:铁路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领先部门,有效地改善交通运输加强各地联系,促进经济发展。鸦片战争后铁路等西方工业文明事物传入中国,但也带来了中西方文化冲突。认为修建铁路会惊动山神、龙王等神灵而招来巨大灾难,是传统风水迷信观念的表现,反映了当时封建迷信思想根深蒂固,科学教育落后的状况。示例2:观点:修建铁路可能引发社会动荡

42、的理由具有部分合理性。评述: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结构受西方工业文明冲击而逐渐解体,大量农民、手工业者破产使矛盾加剧社会动荡,修建铁路一定程度会导致苦力、车夫、船夫等旧式交通运输行业者失业,从而引发社会矛盾。这种担忧具有一定合理性。但是,兴建铁路能够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利于国计民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解决旧行业衰落引发的社会矛盾。这些矛盾是新旧转型的必然过程,通过进一步加快近代化建设可以得到解决。 【考点】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1)可根据材料中铁路是“惊民扰众,变乱风俗”的有害之物遇水架桥会惊动山神、龙王等神灵,招来巨大灾难“以中国之贸迁驿传”,根本不需要铁路。洋务实干人物曾国藩也认为,铁路网络一旦修成,商品流通和人口流动势必大大加快,新的贫富悬殊和社会动荡将可能发生“卖国贼”直接概括即可。(2)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可依据题意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进行评述,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点评】本题侧重考查了学生根据史料并从史料中最大限度的获取信息即可,第二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可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进行评述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