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汕头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登革热病毒属于单链RNA病毒,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登革热病毒侵染细胞利用了膜的选择透过性B. 构成登革热病毒的含氮碱基有5种C. 登革热病毒和流感病毒都较易发生基因突变D. 患者通过体液免疫即可清除入侵体内的登革热病毒【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病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析】A、登革热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属于大分子物质,所以登革热病毒侵染细胞没有利用膜的选择透过性,A错误;B、构成登革热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含氮碱基只有A、G、C、U共4种,B错
2、误;C、登革热病毒和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单链结构不稳定,所以都较易发生基因突变,C正确;D、病毒侵入人体后能进入细胞,所以患者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才可清除入侵体内的登革热病毒,D错误。故选:C。 2. 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发现了大脑的海马区神经元和内嗅皮层细胞具有专门负责记住位置特征的功能。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神经调节基本方式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 突触一定建立在神经元之间C. 大脑皮层神经中枢参与高级神经活动D. 海马区与记忆有关【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大脑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
3、力【解析】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A正确;B、突触可以建立在神经元之间,也可以建立在神经与肌肉之间,B错误;C、大脑皮层神经中枢属于高级中枢,参与生物的高级神经活动,C正确;D、由于大脑的海马区神经元和内嗅皮层细胞具有专门负责记住位置特征的功能,所以海马区与记忆有关,D正确。故选:B。3.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膜上存在着两种运输葡萄糖的载体SGLT1(主动运输的载体)和GLUT2(协助扩散的载体)。研究人员根据不同葡萄糖浓度下的运输速率绘制如右图所示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葡萄糖浓度极低时只通过主动运
4、输吸收B. 该实验可以探究不同浓度葡萄糖条件下的主要吸收方式C. 小肠绒毛细胞对葡萄糖的两种运输方式可同时进行D. 在较高浓度下,细胞主要依赖主动运输来增大吸收速率【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结合题图信息,通过分析比较与综合对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并得出结论。【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SGLT1是主动运输的载体,GLUT2是协助扩散的载体。分析题图曲线可知,协助扩散发生的同时,主动运输也在发生,只不过很低浓度下,主动运输的载体就达到饱和,高浓度情况下,需要依赖于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提高吸收速率,主要吸收方式是协助扩散,协助
5、扩散是主动运输方式的3倍。A、图中曲线显示,葡萄糖浓度极低时只通过主动运输吸收,A正确;B、由于在不同浓度葡萄糖条件下,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膜上运输葡萄糖的速率不同,所以该实验可以探究不同浓度葡萄糖条件下的主要吸收方式,B正确;C、在一定的葡萄糖浓度范围内,小肠绒毛细胞对葡萄糖的两种运输方式可同时进行,C正确;D、在较高浓度下,主动运输的载体已接近饱和,所以细胞主要依赖协助扩散来增大吸收速率,D错误。故选:D。4. 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部分)的组成及物质和能量流向情况(秃鹫以动物尸体为食),该生态系统中( )A. M代表植物吸收的光能和有机物,N代表热能,P代表CO2B. 共有3条捕食链,秃鹫都是
6、最高营养级C. 图中狼与秃鹫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D. 群落内部的负反馈调节维持着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图形、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A、M代表植物固定的光能,植物不能从外界吸收有机物,A错误;B、由于秃鹫以动物的尸体为食,它与鹿、狼之间不存在捕食食物链,B错误;C、由于秃鹫以动物的尸体为食,它与鹿、狼之间不存在捕食食物链,而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是指在捕食食物链中,C错误;D、生物群落内部的负反馈调节维持着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从而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
7、功能的相对稳定,D正确。故选:D。5. 已知控制果蝇某性状(完全显性)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或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为了依据性状分析其具体位置,右图方案可行的是( )【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结合题图信息,通过分析比较与综合对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并得出结论。【解析】A、由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所以显性纯合个体与杂合子杂交后代都是显性性状,无法判断,A错误;B、显性纯合个体与显性纯合个体杂交后代都是显性性状,无法判断,B错误;C、隐性个体与杂合子杂交,后代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的比例为1:1。如果没有性别差异,则
8、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有性别差异,则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C正确;D、隐性个体与隐性个体杂交,后代都是隐性性状,无法判断,D错误。故选:C。6. 下图为2010年日本、中国、印度三国的人口年龄图解,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日本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B. 印度死亡率相对较高C. 中国人口问题已得到完全解决D. 年龄组成直接决定种群的数量变化【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年龄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预测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关系,从而确定年龄结构【解析】A、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日本人口中60岁以上人口最多,比例最大,所以老龄化较为严重,A正确;B、印度人口中幼年人口
9、多,而老年人口少,比例最小,所以死亡率相对较低,B错误;C、中国人口中幼年人口较多,而老年人口少,呈增长型,所以问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C错误;D、年龄组成可能预测种群的数量变化,出生率与死亡率直接决定种群的数量变化,D错误。故选:A。二、双项选择题24. 右图为某生物体内的一个细胞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细胞可存在于卵巢中B. 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C. 该细胞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D. 该细胞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基因型可能是AB【答案】AD【命题立意】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
10、能根据图示判断该动物的性别及基因型,进行推断该动物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解析】A、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而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所以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该细胞可存在于卵巢中,A正确;B、该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点没有分裂,所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B错误;C、由于染色体上含有3个a基因,所以该细胞在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而不是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C错误;D、该细胞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基因型是AB或aB,D正确。故选:AD。【举一反三】1、概念: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在整个过程只复制一次的细胞分裂方式 2、减数分裂是特殊的有丝分裂,其特殊性表现在:从分裂过程上看:(在减数分裂全过程中)连续
11、分裂两次,染色体只复制一次 从分裂结果上看:形成的子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只有亲代细胞的一半从发生减数分裂的部位来看:是特定生物(一般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特定部位或器官(动物体一般在精巢或卵巢内)的特定细胞才能进行(如动物的性原细胞)减数分裂 从发生的时期来看:在性成熟以后,在产生有性生殖细胞的过程中进行一次减数分裂25. 下列关于实验材料、实验条件、现象、实验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材料实验条件或处理现 象结 论A水绵黑暗,极细的光束照射细菌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叶绿体类囊体薄膜是光合作用的放氧部位B洋葱待长出1cm左右不定根时,在冰箱的低温室内(4 )诱导培养36h部分分生区细胞染
12、色体数目异常低温可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C葡萄扦插枝条0.10.5mg/mL等浓度梯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0.5mg/mL组插条生根数最多0.5mg/mL为促使葡萄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D小鼠注射活S型肺炎双球菌小鼠并发败血症死亡死S型菌可能含有使R型活菌转化为活S型菌的物质注射活R型肺炎双球菌正常注射活R型菌+加热杀死的S型菌小鼠并发败血症死亡【答案】BD【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光合作用、低温可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生长素生理作用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等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
13、行解释、分析、处理【解析】A、将水绵置于黑暗条件下,并用极细的光束照射,发现细菌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说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放氧部位,A错误;B、将洋葱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待长出1cm左右不定根时,再在冰箱的低温室内(4 )诱导培养36h,制成装片后观察发现,部分分生区细胞染色体数目异常,说明低温可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B正确;C、将葡萄扦插枝条用0.10.5mg/mL等浓度梯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发现0.5mg/mL组插条生根数最多,但由于没有设置大于0.5mg/mL浓度的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所以不能说明0.5mg/mL为促使葡萄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C错误;D、由于注射活R型
14、菌+加热杀死的S型菌到小鼠体内后,小鼠并发败血症死亡,而注射活R型肺炎双球菌,小鼠正常,说明死S型菌可能含有使R型活菌转化为活S型菌的物质,D正确。故选:BD。三、非选择题26. (16分)请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山医学院颜光美教授课题组研究发现M1溶瘤病毒能选择性地感染并杀伤包括肝癌、黑色素瘤在内的多种体外培养的癌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无毒副作用(如右图所示)。材料二: 当细胞以异常的模式进行增殖的时候,机体会释放一系列的死亡信号激发细胞的自我摧毁,以免异常细胞变成癌细胞。研究者首次披露一种细胞凋亡抑制蛋白APs)控制细胞凋亡的机制: 通过与细胞凋亡酶结合而抑制细胞凋亡。(1)正常
15、细胞_ (有或无)ZAP蛋白,由图可知细胞凋亡与_(细胞结构)密切相关。(2)基因对黑色素合成的控制是 _实现的。(3)已知癌细胞大量摄入葡萄糖用于呼吸作用,但是其有氧呼吸产生的ATP与正常细胞却大体相当,说明其呼吸产物中有大量的_(物质)。(4)最新研究发现,如果限制体内谷氨酰胺的含量,就可以使肿瘤细胞无法正常吸收葡萄糖,从而抑制它的生长。与此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减少葡萄糖的摄入可使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含量低于正常细胞B. 糖类是包括癌细胞在内的所有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C. 切断肿瘤细胞的“糖路”,可达到饿死肿瘤细胞的目的D. 谷氨酰胺可能用于合成癌细胞的葡萄糖载体蛋白(5)根据资料二
16、可知,癌细胞形成的直接原因是_。(6)根据以上资料提出治疗癌症的两种思路: _ (4分)。【答案】(1)有 内质网 (2)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3)乳酸 (4)AB (5)细胞凋亡抑制蛋白APs与细胞凋亡酶结合而抑制细胞凋亡(6)向患者体内导入M1溶瘤病毒;破坏细胞凋亡抑制蛋白的基因;研制出抑制IPAs基因表达或抑制IAPs功能的药物,从而阻止异常细胞癌变;限制体内谷氨酰胺的含量(摄入量)【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细胞凋亡、癌细胞的形成原因、癌细胞的呼吸作用以及治疗癌症的方法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析】(1)根据题意
17、和图示分析可知:具有ZAP蛋白缺陷的是癌细胞,所以正常细胞有ZAP蛋白。由图可知细胞凋亡与内质网密切相关,它能应激导致细胞凋亡。(2)基因对黑色素合成的控制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实现的。(3)已知癌细胞大量摄入葡萄糖用于呼吸作用,但是其有氧呼吸产生的ATP与正常细胞却大体相当,说明其呼吸方式除有氧呼吸外,还进行无氧呼吸,所以产物中有大量的乳酸。(4)解:A、葡萄糖的功能是提供能量,且癌细胞的糖蛋白水平低于正常体细胞,A错误;B、癌细胞需要更多的葡萄糖才能维持生长,糖类为主要能源物质,为癌细胞的生长提供能量;但ATP是包括癌细胞在内的所有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B错误;C、
18、切断癌细胞的“糖路”,癌细胞缺乏能源供应,可达到“饿死”癌细胞的目的,C正确;D、癌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消耗能量;如果限制体内谷氨酸胺的含量,癌细胞就无法正常吸收葡萄糖,说明谷氨酰胺可能用于合成癌细胞的葡萄糖载体蛋白,D正确故选:AB。(5)根据资料二可知,癌细胞形成的直接原因是细胞凋亡抑制蛋白APs与细胞凋亡酶结合而抑制细胞凋亡。(6)综上所述,治疗癌症的思路有:向患者体内导入M1溶瘤病毒;破坏细胞凋亡抑制蛋白的基因;研制出抑制IPAs基因表达或抑制IAPs功能的药物,从而阻止异常细胞癌变;限制体内谷氨酰胺的含量等。27. (16分)G6PD(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
19、乏症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患者因红细胞中缺乏G6PD而导致溶血。女性的未成熟红细胞内常出现一条X染色体随机性失活,导致红细胞中只有一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研究人员调查发现某个家系存在有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分别是FA贫血症(有关基因用B、b表示)与G6PD缺乏症(有关基因用D、d表示),并构建了该家系系谱模型,已知-3携带FA贫血症基因。请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FA贫血症的遗传方式是 染色体 遗传。(2)-4基因型为_,研究发现-4体内大部分红细胞中G6PD活性正常,因而不表现缺乏症。其原因最可能是大部分红细胞中G6PD缺乏症基因所在X染色体_ 。(3)某男子疑似I-1、I-2失散
20、多年的儿子,为了确定其亲子关系,可采用DNA指纹技术,即提取I-2和疑似男子的DNA,通过_技术扩增,再使用_酶切成片段,利用_法将这些片段按大小分开,并对所得结果进行比对。(4)若-8与-10婚配,所生女儿患FA贫血症的概率是_,所生儿子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_。【答案】(1)常 隐性(2)BbXDXd 失活(3)PCR技术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电泳 (4)1/3 1/6【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能根据遗传系谱图判断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并写出相关个体的基因型的能力及利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进行概率计算的能力【解析】(1)由3和4婚配后的子代7患FA
21、贫血症知FA贫血症为隐性遗传病,又因为3携带FA贫血症基因,故此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由于7患两种遗传病而-4正常,所以-4基因型为BbXDXd。由题意知,G6PD缺乏症是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患者因红细胞中缺乏G6PD而导致溶血,4体内含有致病基因,但是大部分红细胞中G6PD活性正常,结合题干信息可以推断,最可能的原因是G6PD缺乏症基因所在的X染色体失活。(3)某男子疑似I-1、I-2失散多年的儿子,为了确定其亲子关系,可采用DNA指纹技术,即提取I-2和疑似男子的DNA,通过PCR技术扩增,再使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成片段,利用电泳法将这些片段按大小分开,并对所得结果进行
22、比对。(4)由遗传系谱图可知,8患有G6PD缺乏症,但是双亲正常,且有一个患两种病的兄弟,因此基因型为BbXDXd的概率是2/3,10的基因型为bbXDY,因此8与10婚配,所生女儿患FA贫血症的概率是:bb=1/2X2/3=1/3;所生儿子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bbXDY=1/3X1/2=1/6。28. (16分)实验证明,2,4-D(见下图1)能够破坏动物的细胞呼吸,破坏染色体;2,4-D使杂草萎蔫后,因杂草细胞中糖分明显升高,使牛羊等牲畜喜食,牛羊胃肠道中的微生物可将2,4-D转化为亚硝酸盐。下图2表示不同2,4-D浓度对农作物和田间杂草生长的影响。(1)2,4-D属于人工合成的_,构成元
23、素包括_;其促进生长的作用是通过促进细胞_来实现。(2)为确定2,4-D能破坏动物细胞的染色体,可否将适当材料制成装片后,使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_(是/否)。(3)田间管理时可以使用2,4-D作为除草剂,上图2中表示杂草的曲线为_(甲或乙);当残余的2,4-D进入农田附近的自然生态系统后,若仍保持高浓度,则可能导致其抵抗力稳定性_。(4)为验证牛羊胃肠道中的微生物可将2,4-D转化为亚硝酸盐,可在_条件下将牛羊胃肠道中的微生物接种到含有一定浓度_的培养液培养,并定期检测培养液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答案】(1)生长素类似物 C、H、O、Cl 纵向伸长(2)是 (3)甲 下降 (4)无菌 2,
24、4-D【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生长素类似物的生理作用的两重性,意在考查学生理解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理解2,4-D的作用机理【解析】(1)2,4-D属于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根据题意和图1分析可知:其构成元素包括C、H、O、Cl;其促进生长的作用是通过促进细胞纵向伸长来实现。(2)由于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中期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所以要确定2,4-D能否破坏动物细胞的染色体,可将适当材料制成装片后,使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3)植物生长素及其类似物具有相似的作用,其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即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田间管理时可以使用2,4-D作为除草剂,由于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比单子叶植
25、物对生长素敏感,所以图2中表示杂草的曲线为甲;当残余的2,4-D进入农田附近的自然生态系统后,若仍保持高浓度,则可能导致许多双子叶植物不能正常生长,从而使其抵抗力稳定性下降。(4)为验证牛羊胃肠道中的微生物可将2,4-D转化为亚硝酸盐,可在无菌条件下将牛羊胃肠道中的微生物接种到含有一定浓度2,4-D的培养液培养,并定期检测培养液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29. (16分)存在于某些植物中的7,8-二羟基黄酮(7,8-DHF)可对抗雌性小鼠由于高脂饮食诱导的体重增长,但对雄性小鼠没有类似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分别选取了健康、大小相似的成年雌性小鼠和雄性小鼠各20只进行验证实验。(1)实验步骤:将雌性小
26、鼠随机等分为2组,编号A、B;将雄性小鼠随机等分为2组,编号C、D。A、C组每天用足量_饲料饲喂,B、D组每天用等量同种饲料添加_饲喂,各组的其他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连续饲喂30天,每5天称重一次并记录。(2)请预期各组的体重变化情况_(3)请指出实验步骤设计的不合理之处_(4)若实验结果与预期相符,则实验结论为_(5)若发现A组小鼠增重明显高于C、D组, 最可能的原因是_。(6)欲进一步探索7,8-DHF的最佳使用剂量,请写出实验设计思路(4分)。 _【答案】(1)高脂 一定量7,8-DHF(2)A、C、D组体重明显增加,B组增加不明显(3)缺乏实验前测数据(4)7,8-DHF可在雌性小鼠(
27、而非雄性小鼠)中对抗高脂饮食诱导的体重增长(5)雌鼠活动量少,耗能少(6)配制一系列等浓度梯度的7,8-DHF,配合足量高脂饲料,分别饲喂多组雌鼠,比较各组雌鼠体重变化情况【命题立意】本题通过验证植物中的7,8-二羟基黄酮(7,8-DHF)可对抗雌性小鼠由于高脂饮食诱导的体重增长,但对雄性小鼠没有类似作用的实验,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具备设计简单生物学实验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的能力。【解析】(1)实验步骤:设置对照组,控制无关变量。将雌性小鼠随机等分为2组,编号A、B,;将雄性小鼠随机等分为2组,编号C、D。由于要验证7,8-二羟
28、基黄酮(7,8-DHF)可对抗雌性小鼠由于高脂饮食诱导的体重增,所以A、C组每天用足量高脂饲料饲喂,B、D组每天用等量同种饲料添加一定量7,8-DHF饲喂,各组的其他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连续饲喂30天,每5天称重一次并记录。(2)预期各组的体重变化情况为:A、C、D组体重明显增加,B组增加不明显。(3)由于缺乏实验前测数据,所以实验步骤的设计不合理。(4)若实验结果与预期相符,则实验结论为7,8-DHF可在雌性小鼠中对抗高脂饮食诱导的体重增长,对雄性小鼠没有类似作用。(5)若发现A组小鼠增重明显高于C、D组, 最可能的原因是雌鼠活动量少,耗能少。(6)欲进一步探索7,8-DHF的最佳使用剂量,应配制一系列等浓度梯度的7,8-DHF,配合足量高脂饲料,分别饲喂多组雌鼠,比较各组雌鼠体重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