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史观【概念内涵】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逐渐融合成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这种全球一体化进程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主导趋势。依据这一史观,世界历史绝不是所有国家、地区及民族和文化的总和,它所关注的是整个人类和全球整体,即要求从全球整体的大视角去研究世界历史。这一史学理念,打破了以往“西欧中心论”和国别史拼凑世界史的传统史学框架,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来考查历史,全面探讨世界历史各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发展主流和总体趋势,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渗透。【主要内容】(1)世界发展“从分散到整体”、“从封闭到开放”的历程
2、;(2)世界上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相互隔绝的状态逐渐被打破;(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外扩展;(4)资本主义制度逐步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和扩展;(5)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6)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关键词】全球化、联系、整体、交流【真题回顾】1.(2020全国卷35)1992年,墨西哥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以后,又制定了一系列负面清单,如规定外资占商业银行的投资比例不得高于普通股本的30%,外资不得经营内陆港口、海运及空港等。这些规定旨在 A发展国家特色产业 B改善对外贸易的机制和环境 C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D巩固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成果【答案】C【解析】材料墨西哥限制外资在本国经济中所占的
3、比重,旨在避免外资控制本国经济,有利于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故选C项;墨西哥的这些规定旨在保护本国经济,而非发展特色产业,排除A项;墨西哥对外资的限制,不利于改善对外贸易的机制和环境,排除B项;墨西哥的这些规定旨在保护本国经济,不利于区域经济集团内部的合作和巩固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成果,排除D项。2.(2020全国卷28)18941914年,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有所增加,各行业所占比例如图9所示。据图9可知,当时A运输业成为列强扩大权益的重要途径B中国的对外贸易已由逆差转向了顺差C国际资本垄断日益趋于和缓D民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答案】A【解析】由材料信息18941914年外国在华企业投资中,运输业
4、所占比例有明显的增加,结合所学,甲午战后西方列强在中国投资修筑铁路,进而攫取铁路沿线的物产资源,因此运输业成为列强扩大权益的重要途径,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情况,并未提及中国的对外贸易,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情况,无法体现国际资本垄断的趋势,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外国企业而非民族企业,排除D项。3.(2020全国卷31)1978年底,中央工作会议上印发了战后日本、西德、法国经济是怎样迅速发展起来的以及新加坡、韩国等经济发展情况的材料,主要是为了讨论A增强国营企业活力 B积极利用外资和先进技术C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D调整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答案】B【解析】由材料“1
5、978年底,中央工作会议上印发了战后日本、西德、法国经济是怎样迅速发展起来的以及新加坡、韩国等经济发展情况的材料”可知1978年底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做出改革开放的决定,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情况的讨论有助于解放思想,为引进外资和技术奠定思想基础,故选B项;增强企业活力是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内容,时间不符,排除A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中并未提及中国工业结构的调整,排除D项。4.(2020全国卷35)1958年,美苏签订“文化、技术和教育领域的交流协议”。两国展开了一系列文化往来,赴美的苏联学者90%为科学家、
6、工程师,而赴苏联的美国学者90%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这表明A美国旨在缓和与苏联的紧张关系 B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C冷战格局下美苏交流与对抗并存 D苏联旨在对美国输出先进科技【答案】C【解析】由材料“1958年,美苏签订文化、技术和教育领域的交流协议。两国展开了一系列文化往来”可知两极格局下美苏两国依然保持文化往来,美苏两国既有全面的对抗也有文化的交流,故选C项;20世纪50年代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美苏两国处于对峙抗衡的状态,排除A项;材料主要提及的是美苏两国的文化技术交流,无法体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且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应该是在两极格局瓦解后,排除B项;材料强调美苏两
7、国的文化交流而非苏联交流的目的,排除D项。5.(2020江苏卷,6).自19世纪中叶洋纱大量进口后,农家不再自己纺纱,逐渐购人洋纱织布。手工织布不但没有在机织棉布面前立即败退,反而得到一度的兴盛和繁荣,日益从农家分离出来而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行业。到1894年,手工织布工场已相当普遍。这主要反映了( )A. 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B.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初步发展C. 进口机织棉布在中国滞销D. 传统手工业专业化程度提高【答案】D【解析】鸦片战争后,洋纱首先涌入中国市场,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简化了手工织布业的生产程序,客观上使手工织布业的专业化生产程度有所提高,促进了手工织布业的
8、发展,故选择D项;“纺”“织”分离,表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排除A项;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初步发展是在19世纪末29世纪初,且手工织布工场没有使用机器生产,不属于近代民族工业,排除B项;手工织布只是“一度的兴盛和繁荣”,且进口机织棉布的销售情况材料没有反映,排除C项。6.(2020山东卷,1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现代欧洲联合思想之父”库登霍夫卡莱基倡导建立“欧洲合众国”并发起了“泛欧运动”,在欧洲引起了强烈回响。这是因为A. 战争削弱了欧洲的国际地位B. 凡尔赛体系缓和了欧洲各国矛盾C. 美国联邦制为欧洲提供了借鉴D. 国际联盟奠定了欧洲合作的基础【答案】A【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在
9、欧洲进行,战争削弱了英法德等西欧国家实力,而美国在战争中实力大增,成为战后世界经济霸主,国际格局发生了变化,欧洲国际地位遭受挑战,正是在此背景下,库登霍夫卡来基倡导建立“欧洲合众国”,A正确;凡尔赛体系激化了法德矛盾,排除B;美国联邦制确立时间是在1787年,与库登霍夫卡来基的倡议提出时间相隔久远,而且“欧洲合众国”的构建模式不是联邦制模式,排除C;国际联盟中不仅仅有欧洲国家,而且德国在1926年才加入国联,排除D。7.(2020浙江卷24)1951年,西欧六国政府签订巴黎条约,建立了一个管理煤钢事务的超国家机构。这个机构有权决定六国的煤钢生产、投资、价格和原料分配,以至发展或停闭某些企业。该
10、机构的设立有利于( )。奠定欧洲一体化基础促进六国经济发展推动法国与联邦德国和解建立独立防务体系A. B. C. D. 【答案】A【解析】1951年西欧六国签署巴黎条约,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一体化进程开始,故正确;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使六国的煤钢工业置于共同的管理之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了六国经济发展,故正确;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使法德逐渐消除了战争留下的积怨,推动了法德和解,故正确;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开始,没有涉及防务,故错误,因此选择A项符合题意,排除包含有的BCD。8.(2020天津卷13)下图是不同类型国家的进出口依存度变化示意图。该图适合用来说
11、明 A发展中国家经济高速增长 B世界经济区域化的发展 C发达国家经济陷入了滞胀 D世界贸易全球化的加强【答案】D【解析】材料中不同类型国家的进出口依存度在1996年相对于1980年都有所上升,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世界各地联系加强,贸易全球化不断发展,故选D项;材料呈现的是不同类型国家的进出口依存度,无法看出其经济发展状况,排除A项;材料并未呈现这些不同类型国家的地区来源,无法体系经济区域化的发展,排除B项;198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逐渐摆脱了滞胀危机而不是陷入,排除C项。9(2019江苏高考20)“在世界许多地方,普遍的商业化和通过外来影响对国家或地区文化的重塑,刺激人们寻找回归,寻求他们
12、本身的传统和价值。”作者意在强调,在全球化进程中应重视()A传统文化的价值 B文化理念的趋同C商业的文化功能 D外来文化的影响【答案】A【解析】“刺激人们寻找回归,寻求他们本身的传统和价值”表明作者强调的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故A项正确;文化要多元化,理念不能趋同,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全球化进程中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没有涉及到重视商业的文化功能,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全球化进程中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没有涉及到重视外来文化的影响,故D项错误。10(2018新课标全国卷高考35)20世纪607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这一变
13、化的原因是()A马歇尔计划开始发挥作用 B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动C西欧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答案】B【解析】材料给出的地区是法、德、意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地区,结合所学知识推断,应是三国交界的山区地带。此三国都是欧共体成员,综合60-70年代的信息(1967年,欧共体成立),推断,导致变化的原因可能是经济一体化。马歇尔计划40年代末实施,五十年代就发挥出重要作用,A选项说法错误。福利制度在二战后就逐渐建立起来,70年代后逐渐削减,而材料提供的时间是60-70年代,C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是在1971年,故D项错误。11(2018.4浙江高考24)下表为经济全球化大事年表(
14、部分)。下列项中,对该表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大事年表1947年关贸总协定建立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建立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1992年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1995年世贸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1999年欧元正式问世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A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形式多样B世贸组织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必然归宿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事件D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答案】B【解析】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反映出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形式多样,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必然归宿,故B项错
15、误,符合题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全面融入世界,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事件,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2(2018江苏高考20)西方学者弗里德曼认为,全球化包括不可阻挡的市场一体化,民族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全球化也会使某些国家遭到不公正对待并远远落在后面,从而在这些国家出现强烈的反作用。由此可知,该学者()A指出了全球化带来的利弊 B批评现存的反全球化思潮C强调了全球化的消极作用 D提出了应对全球化的策略【答案】A【解析】材料中“民族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是利,材料中“民族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
16、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是弊,故A项正确;批评反全球化思潮与材料中“同时全球化也会使某些国家遭到不公正对待并远远落在后面”的客观现实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该学者是辩证看待,并不是单纯强调消极作用,故C项错误;材料中是辩证看待全球化,并没有涉及应对策略,故D项错误。13.(2020海南卷,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 15、16世纪是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转折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在亚欧大陆农耕世界的内部,首先在西欧,社会经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根本变化。人类历史的前资本主义时期因这个变化而归于结束,资本主义又开始以其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出现在历史的地平线上。据吴于廑、齐世荣主
17、编世界史根据材料,围绕“15、16世纪以来的西欧与资本主义世界”,自拟论题,并结合具体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答案】略【解析】据材料“首先在西欧,社会经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根本变化资本主义又开始以其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出现在历史的地平线上”可知,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使世界历史出现重大转折;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第一次建立起跨越大陆和海洋的全球性联系,初步形成了全球交通网络;各个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西欧国家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扩张与掠夺,采用重商主义政策,大力扶植和发展工商业,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大量原始资本,世界市场进一步
18、拓展;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促进了西欧思想的解放,进一步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最后,升华论题即可,欧洲从殖民掠夺、经商贸易和奴隶贸易中获得的财富最终转化为资本,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大变革的时代。14(2019江苏高考23)(14分)新航路开辟之后,出现了物种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被称为“哥伦布大交换”,其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美洲被征服的过程中,大量印第安人死于屠杀和折磨。更悲惨的是,新大陆没有天花、白喉等疾病,印第安人对这些疫病毫无免疫力,欧洲人带来的这些疾病造成他们死亡的数量可能更大,有的村子因此整个灭绝。据估计原来有1000万到2500万人口的新西班牙(阿
19、兹特克帝国),到17世纪初只剩下不到200万人,同时期印加人从约700万减少到只有约50万随着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劳动力来源日趋紧张,于是殖民者又从非洲运来黑人,迫使他们在种植园里劳动。王加丰世界文化史导论材料二 (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来停止,依然在进行。 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征服美洲的后果。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征服美洲的经济
20、动因。(6分)(2)据材料二,概括“哥伦布大交换”的特点。(5分)(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哥伦布大交换”的积极影响。(3分)【答案】(1)后果:大量印第安人被屠杀;新疾病肆虐;非洲黑人被贩卖;种植园经济出现。动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对黄金等财富的渴求。(2)特点:欧洲具有主导性;内容具有丰富性;范围具有全球性;结果具有两重性(积极和消极);时间具有长期性。(3)积极影响:促进了全球动植物(物种)的多样化,丰富了人类经济生活;密切了世界经济的联系;有助于文明的交流与融合。【解析】(1)第一小问(后果),据材料一“大量印第安人死于屠杀和折磨欧洲人带来的这些疾病造成他们死亡的
21、数理可能更大原来有1000万到2500万人口的新西班牙从约700万减少到只有约50万殖民者又从非洲运来黑人,迫使他们在种植园里劳动”从人口屠杀、疾病肆虐、奴隶贸易、种植园经济产生等角度归纳后果。第二小问(动因),结合所学知识从新航路开辟的背景,主要从经济根源、社会根源等进行分析。(2)据材料二“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引发的生物大交换从人类观点视之-正负参半两半球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从欧洲发挥的作用、内容、范围、时间及历史影响等方面归纳特点。(3)综合上述两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物种交流及人类生活丰富多样化、世界经济联系及文明的交流融合等方面进行分析。【模拟训练】1(2021湖南常
22、德一模15)2017年1月美国正式宣布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2018年特朗普威胁退出世界贸易组织(WTO)、2020年11月印度最终选择退出东盟10国和中日韩澳新共15个亚太国家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这些现象表明()A美国丧失全球化主导地位 B经济全球化道路艰难曲折C传统国际经济秩序的崩溃 D冷战思维影响政府的政策【答案】B【解析】上述组织都是区域经济组织或者经济全球化组织,有些国家选择退出这些组织是由于近期对本国利益不利,这说明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下,国家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会有矛盾和冲突,也意味着经济全球化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故选B项;目前在全球化过程中,美
23、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依然居于主导地位,排除A项;题干体现的是经济区域性组织或者全球性组织面临着困难,不是说国际经济秩序崩溃,排除C项;冷战思维虽然还存在,但是这里的现象并没有体现出冷战思维,一些国家“退群”主要是由于暂时感觉它们对自己国家不利,排除D项。2(2021天津部分区一模12)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民族工业被消灭了,新的工业得以建立;“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国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由此可知()A资产阶级摧毁了各国的民族工业 B世界市场缩小了各国的差距C资产阶级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世界市场
24、推动了贸易制度化【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国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可以看出,殖民扩张使得世界范围内的不同国家不同程度的参与了国际性的商品交换和生产,是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体现,故选C项;“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国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可见马克思强调的是“摧毁民族工业”后的影响,而非“摧毁民族工业”本身,排除A项;每个国家在世界市场中扮演的角色并不相同,殖民地半殖民地沦为了世界市场的附庸,这一不平等地位加剧了国家间的发展差距,排除B项;
25、贸易制度化的形成是在二战之后,时间不符,排除D项。3(2021河南中原名校高三下学期质量考评35)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报告指出,跨国公司全球50强的跨国化程度从1998年的37%增加到1999年的39%,跨国公司全球25强的跨国化程度从26%增加到32%。有些公司,如瑞士ABB电气公司的跨国化程度为891%,雀巢为942%。这说明跨国公司的发展()A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B拉大了国家间的贫富差距C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 D加快区域经济集团化进程【答案】A【解析】据材料“跨国公司全球50强的跨国化程度从1998年的37%增加到1999年的39%,跨国公司全球25强的跨国化程度从26%增加到3
26、2%”,可知跨国公司推动跨国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有利于经济全球化,故选A项;材料并没有提到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问题,排除B项;当今国际经济新秩序正在形成过程中,并没有建立,排除C项;跨国公司与区域经济集团化并无直接关系,排除D项。4(2021浙江宁波“十校”高三3月联考16)1516世纪,欧洲的朗姆酒、布匹、枪炮及其他金属产品运到非洲,非洲的奴隶运到美洲,美洲的蔗糖、烟草和金银运到欧洲。这样就形成了美洲、东欧生产原料,非洲提供劳动力,亚洲提供奢侈品,而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的局面。这种新的世界性经济关系的影响在于()国际分工逐渐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推动了商品的世界性
27、流动与交换 出现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趋势A B C D【答案】D【解析】据材料“这样就形成了美洲、东欧生产原料而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的局面”可知,国际分工逐渐形成,故正确;1516世纪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才出现,远未发展到成熟阶段,故错误;据材料“欧洲的朗姆酒美洲的蔗糖、烟草和金银运到欧洲”可知,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与交换发展起来,故正确;“而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的局面”体现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趋势,故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5(2021河北石家庄一模15)美国学者赫尔德在民主的模式一书中写到:“政治远不再是从前那种首先单纯地围绕国家和国家间事务的活动国家运作于一个空前复杂的国际体系中,
28、这限制了它们的自主性。”该学者意在说明()A全球化冲击了传统民族国家的主权 B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加入经济区域集团C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的必要性 D国际组织已经成为多极化的主导力量【答案】A【解析】据材料“国家运作于一个空前复杂的国际体系中,限制了自主性”可知材料突出全球化时代,国家运作的自主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故选A项;材料侧重全球化对民族国家的影响,未具体指向某种类型的国家,排除B项;材料侧重全球化与民族国家的关系,并非对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的消极评价,因此与“必要性”无逻辑关系,排除C项;“国际组织已经成为多极化的主导力量”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6(2021浙江高三模拟考试20)新世纪之初,
29、中国迎来诸多机遇。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同一年,在某次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中国提出:“加强合作,使各成员从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中受益,是亚太经合组织应为之努力的目标。”会后,发表了上海共识等文件。结合所学,以下说法最为正确的是()会议的召开地在中国上海 同年中国推动成立上海合作组织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会议在经济全球化加快的背景召开A B C D【答案】D【解析】材料“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同一年”“上海共识”说明这是2001年在中国上海举办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义会议,故正确;2001年,在中国的推动下,上海合作组织成立,故正确;1991年,中国同中国台北
30、和中国香港一起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故正确;材料“使各成员从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中受益”说明会议在经济全球化加快的背景召开,故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7(2021辽宁葫芦岛一模13)表1是新航路开辟后各大洲之间的事物扩散和交流,对此理解正确的有()表1类型人口动植物疾病动物植物举例美洲族群混合牛玉米天花影响民族融合、新民族形成农耕技术的传播有利于人口增长,贫瘠地区得到开发造成大量美洲和大洋洲原住民的死亡和原有社会解体美洲族群混合现象主要是殖民活动的产物人口迁移促进了世界动植物向美洲的迁移人口和动物的全球流动导致各种疾病传播全球物种大交换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A B C D【答案】B【解析】美洲族群
31、融合现象是因为欧洲殖民者大量移民美洲并且贩卖黑奴到美洲导致的的结果,故正确;人口迁移不仅仅促进了世界动植物向美洲迁移,也向亚洲、欧洲等全球范围迁移,故错误;人口和动物的全球流动会导致疾病随之迅速传播,故正确;全球物种大交换改变了物种的分布状况,但并不影响国际政治格局,故错误;故选B项。8(2021浙江温州高三3月选考适应性考试23)WTO协定规定:“包括在附件1、2、3中的各项协议及附属法律文件是本协定的组成部分,对所有成员方均具约束力。”“各成员方都要保证使其法律、规章与管理办法均符合本协定附件中规定的义务。”这表明()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B经济全球化是一把 “双刃剑 ”C以法律形式调
32、整国际贸易的规则开始形成D世界贸易自由化将在更加有序的基础上进行【答案】D【解析】材料说明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对各成员国具有法律约束力,这有利于世界贸易自由化在更加有序的基础上进行,故选D项;19世纪中后期,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使世界经济交流更加理智,信用增强,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排除A项;经济全球化既有利又有弊,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关贸总协定开始形成以法律形式调整国际贸易的规则,排除C项。9(2021湖南A佳大联考高三拓展卷15)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的人们穿着蓝色牛仔裤、T恤衫。唱着亚瑟小子(蓝调歌手)或者埃米纳姆(说唱歌手);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在世界各地进行较
33、量;麦当劳和必胜客等快餐店到处出售它们标准化的食品。这反映()A经济全球化缩小了东西方经济差距 B美国化文化模式在批评中统治世界C全世界范围内文化同质化现象明显 D世界文化的共享和影响具有双向性【答案】C【解析】据材料“世界各地的人们穿着”、“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在世界各地”、“快餐店到处出售”可见由于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文化同质化现象明显,故选C项;材料侧重同质性,而非东西方的经济差距大小,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世界范围内的文化的同一性,并无特指某一国家,排除B项;材料侧重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未提及影响,排除D项。10(2021山西太原一模35)20国集团,由原八国集
34、团以及其余十二个重要经济体组成。旨在推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2009年取代G8成为全球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这表明()A发达国家丧失经济主导地位 B国际关系民主化趋势增强C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D国家间经济合作成效显著【答案】B【解析】据材料“旨在推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可知G8交流的主要方式是讨论和研究,说明国际关系民主化趋势增强,故选B项;据所学世界经济中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排除A项;据所学到目前为主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并未建立,排除
35、C项;材料强调G8的宗旨,没有涉及G8产生的效果,排除D项。11(2021安徽安庆二模35)1973年13个讲英语的前英国殖民地组成的单一文明的加勒比共同体,进行了多种多样的合作,特别是在某些小团体之间有更密切的合作。然而,建立更广泛的组织以便在加勒比区域英语与西班牙语的断层线上架设桥梁的努力不断失败。由此可见()A文化认同影响区域合作 B语言隔阂阻碍经济合作C殖民体系瓦解尚待时日 D区域合作不宜规模过大【答案】A【解析】由题干可知,讲英语的前英国殖民地组成的加勒比共同体合作顺利且密切,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都受英国文化影响,文化认同度高,而“英语与西班牙语的断层线上架设桥梁的努力不断失败”,说明
36、阻碍合作的是英语区和西班牙区的文化认同存在差异,表明文化认同影响区域合作,故选A项;语言隔阂只是表面现象,阻碍经济合作的是西班牙和英国文化归属不同,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不同文化背景下国家合作困难,与殖民体系是否瓦解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区域合作的成功与否与规模大小没有必然关系,主要由共同利益决定,排除D项。12(2021山东聊城一模11)“8月3日出发,到西印度群岛后,10月12日在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华特林岛)登陆,到了岸上,探险队员在岸边升起旗子。”宣布该岛归西班牙所有这次远航()A开辟了绕道非洲好望角到印度的航线B实现了由大西洋西行到达中国的目的C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
37、行D推动了南瓜、玉米等农作物向世界传播【答案】D【解析】据材料“西印度群岛”、“到了岸上,探险队员在岸边升起旗子”、“该岛归西班牙”可知此次航行是1492年哥伦布的美洲发现之旅,推动了美洲作物的传播,故选D项;开辟了绕道非洲好望角到印度的航线是迪亚士,排除A项;实现了由大西洋西行到达中国的目的是麦哲伦,排除B项;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是麦哲伦,排除C项。13(2021河南新乡二模33)英国学界流行一种“日不落帝国”殖民统治“互利”说,该论调包含:一是将英帝国与进步联系起来;二是在帝国内部宗主国同殖民地之间存在经济互相依存的关系;三是帝国有助于全球化。以下可以作为辨驳该观点的史实是()
38、A中国逐步卷入了世界市场 B近代印度棉纺织业的发展C美国赢得独立与颁布宪法 D德国产业工人的生产过剩【答案】C【解析】据材料“日不落帝国殖民统治互利说”的具体内容可知,该论调是在为英国的殖民统治作辩护,片面强调其作用。而因为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由此爆发了美国独立战争,这与“日不落帝国”殖民统治“互利”说相违背,可以作为辩驳该观点的史实,故选C项;中国不属于英国的殖民地,且中国被迫逐步卷入了世界市场,促使其自然经济逐渐瓦解,不能作为辩驳该观点的史实,排除A项;“近代印度棉纺织业的发展”是受到英国工业文明的影响,这不能作为辩驳该观点的史实,排除B项;德国不是英国的殖民地,排除D
39、项。14(2021广东肇庆二模16)19811985年,美国把危害生态的投资35%放在发展中国家;全球每年有害垃圾5亿吨,90%来自发达国家,大部分被转移到第三世界。据此可知,经济全球化()A加剧了世界经济的风险 B完全被发达国家所控制C导致了第三世界长期落后 D引发了南北之间新的矛盾【答案】D【解析】题干大意是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发达国家把更多的生态和环境问题转嫁给发展中国家,这使得南北之间的新矛盾出现,故选D项;题干体现的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不是整个世界经济问题,排除A项;题干仅提到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利益失衡问题,并不是发达国家完全控制全球化问题,排除B项;第三世界的
40、长期落后是由于西方国家的长期侵略导致的,不是全球化导致的,排除C项。15(2021广东肇庆二模13)工业革命前,资本主义扩张是建立在船坚炮利以及商业资本主义扩张基础之上的;工业革命后,其扩张是建立在占据工业发展优势的基础之上的。这一变化说明工业革命()A宣告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 B推动了人类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C加强了资产阶级对外扩张和掠夺能力 D改变了西方列强对外侵略扩张的方式【答案】C【解析】工业革命前后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基础由坚船利炮以及商业资本变为工业发展优势,也就是经济优势,这说明资产阶级对外扩张有了更强的能力和基础,故选C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
41、纪初,不是工业革命时期,排除A项;题干强调的是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扩张之间的关系,不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排除B项;工业革命前后西方列强扩张的方式基本是一致的,就是武力加商业扩张,排除D项。16(2021山西一模35)2005年,欧盟向中国鞋企征收165%的反倾销税。之后中国154家鞋企积极抗辩和申诉,一审败诉。但奥康公司认真研究欧盟反倾销法,继续上诉,2012年欧盟高等法院宣判奥康胜诉。这反映了()A国际经济秩序发生了根本变化 B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逆转迹象C发展中国家的权利得到了维护 D遵循规则是经济全球化的保障【答案】D【解析】据材料“奥康公司认真研究欧盟反倾销法胜诉”说明遵循规则是经济全
42、球化发展的保障,故选D项;21世纪,国际经济秩序基本呈现公正、合理,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排除A项;反倾销税是为了保护欧盟产业的利益,抵御恶性竞争,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逆转无关,排除B项;只有奥康一家公司胜诉,不足以代表发展中国家的权利得到了维护,以偏概全,排除C项。17(2021广东湛江一模16)据统计,截至2017年,亚、非、欧、美各大洲都已组成数十个不同水平、不同规模的区域经济或跨区域经济集团,如东盟、拉美南方共同市场、东南非共同市场、亚太经合组织、欧亚合作组织等。这反映出()A各国都倾力加强区域经济联系 B贸易保护主义在各地区的盛行C发展中国家对外经济依赖性强 D经济全球化趋势得到不断发展
43、【答案】D【解析】据材料“截至2017年,亚、非、欧、美各大洲都已组成数十个不同水平、不同规模的区域经济或跨区域经济集团”可知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和跨区域经济集团大量建立,体现了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故选D项;“各国”的说法太绝对,排除A项;区域经济合作不代表贸易保护主义,排除B项;区域集团的增多不能说明发展中国家对外经济依赖性强,排除C项。18(2021山东济宁高三3月高考模拟15)表2为19501979年世界出口(货物和服务业)在全球GDP(生产总值)中的百分比。下列相关的解释较为合理的是()表2年份百分比()年份百分比()1950791973151195811019741
44、921963111197518319661131976184197011519771771971117197817319721251979189A关贸总协定加快了世界贸易的发展速度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促进了贸易发展C国际经济旧秩序阻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D世界贸易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答案】D【解析】从上面表格中可以看出19501979年世界出口在全球GDP中的百分比都是在提高,表明世界贸易的发展,贸易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故选D项;关贸总协定对世界贸易有促进作用,从上表可以看出世界贸易的发展并不是一直在加快,排除A项;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本身就促进了
45、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能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促进贸易发展,排除B项;19501979年世界出口在全球GDP中的百分比都是在提高,故经济全球化进程在不断发展,排除C项。19(2021甘肃山一模35)近年来,美国等西方大国对全球化规则体系开始改弦更张特别是近来英国脱欧、美国奉行“美国优先”、贸易战等现象,引发国际社会高度警觉。这一现象将导致()A单边主义成为西方大国的共识 B互利共赢原则遭国际社会抵制C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分崩离析 D贸易保护主义掣肘经济全球化【答案】D【解析】由材料“英国脱欧、美国奉行美国优先、贸易战”可知这些逆全球化的现象会加大贸易保护主义对经济全球化的阻碍,故选D项;“共识”不符
46、合史实,表述错误,排除A项;互利共赢原则是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目标,遭国际社会抵制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分崩离析”表述错误,排除C项。20(2021河南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35)1997年全球跨国公司有53万家。1990年跨国公司实现全球并购11300次,并购金额约4000亿美元;1995年实现全球并购22700次,并购金额猛增至8000亿美元。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从1990年的235529亿美元增至1999年的8650亿美元。这反映了()A经济全球化即是全球经济趋同化 B跨国公司是资源优化的唯一途径C跨国公司实现对全球市场的垄断 D跨国公司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答案】D【解析】据材料“并购金额猛增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从1990年的235529亿美元增至1999年的8650亿美元”可知跨国公司扩大了国际投资,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故选D项;经济全球化指的是生产要素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相互融合成一个整体的过程,而不是各国经济趋同,排除A项;跨国公司是资源优化的途径之一,还有国家调控等途径,排除B项;材料中只提到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增长,没有在全球市场的占比,无法说明实现对全球市场的垄断,排除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