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专题七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人类遗传病最新考纲: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3伴性遗传()4人类遗传病的类型()5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6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知识网络构建疏漏诊断1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正误判断(1)孟德尔以豌豆为研究材料,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发现了基因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2)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3)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其中,F1产生基因型为YR的卵细胞和基因型为YR的精子的数量之比为11()(4)假定五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则杂交组合AaBBCcDDEeAaBbCCddEe产生的子代中,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四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比率是1/32()2与伴性遗传相关的正误判断(5)摩尔根等人以果蝇为研究材料,通过统计后代雌雄个体眼色性状分离比,认同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6)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7)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所以基因全部位于染色体上()(8)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9)某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了一个红绿色盲的儿子和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该女儿与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子结婚,生出一个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1/4()长句冲关1概述性知识
3、(1)表现型、基因型及环境之间的关系是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的。(2)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3)研究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时,摩尔根及其同事提出的假说是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2程序性诱问(4)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有哪些?请分析。观察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F1形成的两种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F2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等。(5)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他得出这一推论的依据是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6
4、)若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测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但比例为42%8%8%42%,试解释出现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部分初级性母细胞发生交叉互换,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其比例为42%8%8%42%。(7)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据此推测基因的位置及造成性别比例改变的可能原因: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纯合时致死(或雄性显性个体致死)。孟德尔定律及其应用【知识整合】1两大遗传定律的实质2一对等位基因相关的分离比(1)若正常完全显性,则AaAa3(A_)1aa。(2)若是不完全显性,则AaAa1A
5、A2Aa1aa。(3)若是显性纯合致死,则AaAa2Aa1aa。(4)若是隐性纯合致死,则AaAa全为显性。(5)若是显性花粉致死,则AaAa1Aa1aa。(6)若是隐性花粉致死,则AaAa全为显性;XAXaXaY1(XAY)1(XaY)。3两对及两对以上等位基因相关的性状分离比(1)自由组合正常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Bb)常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AaXBXbAaXBY(A、a控制白化病,B、b控制色盲)(2)基因互作变式AaBb自交后代比例AaBb测交后代比例9(33)19611219(331)9713(93)311231211(933)11513193(31)934
6、1121(22)(141)(22)11464100121(931)313331(3)纯合致死变式(4)完全连锁(5)部分连锁与部分组合【高考体验】1(2019高考全国卷)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让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A或B或C或 D或解析:选B。实验中植株甲自交,子代出现了性状分离,说明作为亲本的植株甲为杂合子。实验
7、中植株甲与另一具有相同性状的个体杂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亲本均为杂合子。在相对性状的显隐性不确定的情况下,无法依据实验或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2(2019高考全国卷)假设在特定环境中,某种动物基因型为BB和Bb的受精卵均可发育成个体,基因型为bb的受精卵全部死亡。现有基因型均为Bb的该动物1 000对(每对含有1个父本和1个母本),在这种环境中,若每对亲本只形成一个受精卵,则理论上该群体的子一代中BB、Bb、bb个体的数目依次为()A250、500、0 B250、500、250C500、250、0 D750、250、0解析:选A。由题意可知,1 000对基因型均为Bb的亲本交配,每对
8、亲本只形成一个受精卵,若不考虑致死,一对基因型为Bb的亲本产生基因型为BB、Bb、bb的受精卵的概率分别为1/4、2/4、1/4,1 000对基因型均为Bb的亲本交配,产生基因型为BB、Bb、bb的受精卵的数目分别为250、500、250,由于基因型为bb的受精卵全部死亡,所以该群体的子一代中BB、Bb、bb个体的数目依次为250、500、0,A项符合题意。3(2019高考全国卷)某种甘蓝的叶色有绿色和紫色。已知叶色受2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只含隐性基因的个体表现隐性性状,其他基因型的个体均表现显性性状。某小组用绿叶甘蓝和紫叶甘蓝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让绿叶甘蓝(甲)的植株进行
9、自交,子代都是绿叶实验:让甲植株与紫叶甘蓝(乙)植株杂交,子代个体中绿叶紫叶13回答下列问题。(1)甘蓝叶色中隐性性状是_,实验中甲植株的基因型为_。(2)实验中乙植株的基因型为_,子代中有_种基因型。(3)用另一紫叶甘蓝(丙)植株与甲植株杂交,若杂交子代中紫叶和绿叶的分离比为11,则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_;若杂交子代均为紫叶,则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_;若杂交子代均为紫叶,且让该子代自交,自交子代中紫叶与绿叶的分离比为151,则丙植株的基因型为_。解析:(1)(2)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甘蓝叶色受2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只含隐性基因的个体表现为隐性性状,其他基因型的个体均表现
10、为显性性状。由于绿叶甘蓝(甲)植株的自交后代都表现为绿叶,且绿叶甘蓝(甲)和紫叶甘蓝(乙)的杂交后代中绿叶紫叶13,可推知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乙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实验中aabb(甲)AaBb(乙)Aabb(紫叶)、AaBb(紫叶)、aaBb(紫叶)、aabb(绿叶),故实验中子代有4种基因型。(3)紫叶甘蓝(丙)的可能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甲植株与紫叶甘蓝(丙)植株杂交,可能出现的结果为:aabbAabbAabb(紫叶)、aabb(绿叶)或aabbaaBbaaBb(紫叶)、aabb(绿叶)或aabbAABBAaBb(
11、紫叶)或aabbAABbAaBb(紫叶)、Aabb(紫叶)或aabbAAbbAabb(紫叶)或aabbAaBBAaBb(紫叶)、aaBb(紫叶)或aabbaaBB aaBb(紫叶)或aabbAaBb3紫叶1绿叶,故若杂交子代中紫叶和绿叶的分离比为11,则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Aabb、aaBb;若杂交子代均为紫色,则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F1:AaBb(紫叶),F1自交,F2的基因型为9/16A_B_(紫叶)、3/16A_bb(紫叶)、3/16aaB_(紫叶)、1/16aabb(绿叶),即紫叶绿叶151。答案:(1)绿色aa
12、bb(2)AaBb4(3)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4(2019高考江苏卷)杜洛克猪毛色受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毛色有红毛、棕毛和白毛三种,对应的基因组成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毛色红毛棕毛白毛基因组成A_B_A_bb、aaB_aabb(1)棕毛猪的基因型有_种。(2)已知两头纯合的棕毛猪杂交得到的F1均表现为红毛,F1雌雄交配产生F2。该杂交实验的亲本基因型为_。F1测交,后代表现型及对应比例为_。F2中纯合个体相互交配,能产生棕毛子代的基因型组合有_种(不考虑正反交)。F2的棕毛个体中纯合体的比例为_。F2中棕毛个体相互交配,子代白毛个体
13、的比例为_。(3)若另一对染色体上有一对基因I、i,I基因对A和B基因的表达都有抑制作用,i基因不抑制,如I_A_B_表现为白毛。基因型为IiAaBb的个体雌雄交配,子代中红毛个体的比例为_,白毛个体的比例为_。解析:(1)结合表格分析,棕毛猪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种。(2)亲本都为纯合棕毛猪,F1均表现为红毛,则F1的基因型为AaBb,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据题干信息,控制猪毛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则两对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AaBb)与aabb进行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表现型及比
14、例为红毛棕毛白毛121。F1雌雄交配产生F2,F2的基因型有A_B_、A_bb、aaB_、aabb,其中纯合个体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其中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共4种组合能产生棕毛子代。F2中棕毛个体的基因型为A_bb、aaB_,所占比例为6/16,纯合棕毛个体所占比例为2/16,则F2的棕毛个体中纯合体的比例为1/3。F2中棕毛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212,其中1/3Aabb()1/3aaBb()、1/3Aabb()1/3aaBb()、1/3Aabb1/3Aabb、1/3aaBb1/
15、3aaBb组合后代可以出现白毛,所占比例为(1/3)(1/3)(1/2)(1/2)2(1/3)(1/3)(1/4)(1/3)(1/3)(1/4)1/9。(3)据题干信息,I、i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I/i与A/a、B/b在遗传时也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IiAaBb的雌雄个体交配,后代红毛个体的基因型应为iiA_B_,其所占比例为(1/4)(9/16)9/64,后代白毛个体的基因型为I_、iiaabb,其所占比例为3/4(1/4)(1/16)49/64。答案:(1)4(2)AAbb和aaBB红毛棕毛白毛12141/31/9(3)9/6449/64遗传题是高考生物的必考题和拉分题,是考查学
16、生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好题型。高考对遗传部分内容的考查角度多种多样,不断变化,由一对等位基因到两对等位基因再到多位等位基因,由常染色体遗传到性染色体遗传再到X、Y染色体同源区段遗传,由常规分离比到特殊分离比,由遗传推理和计算到用假说演绎法探究,考查形式推陈出新。特别是突出了试题的实验探究性,均为近年高考对遗传部分内容的“流行”考法。【题组模拟】1人的能卷舌与不能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表为某兴趣小组调查得到的相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组别家庭数父母表现型能卷舌子女不能卷舌子女24都能卷舌28541只有一个能卷舌3322(1)根据调查结果判断显性性状为_,为了初步探究等位基因是否
17、位于X染色体上,调查组应该增加的操作是_。(2)若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那么第组调查结果中能卷舌与不能卷舌的子女数量比与31相差甚远的合理的解释是_。一对能卷舌的夫妇已经生了一个不能卷舌的孩子,若全面放开生育政策,则他们二胎(单胎)和三胎(单胎)中只有一人能卷舌的概率为_。(3)另一个小组对同卵双胞胎也进行了能否卷舌的相关调查,结果如图所示。该小组选择同卵双胞胎进行调查的原因是_,该调查结果说明了_。解析:(1)据组别,父母都能卷舌,却生出了不能卷舌的子女,可判断出能卷舌为显性性状。若要判断相关基因是否在X染色体上,需要看子代的表现型是否和性别相关联,需统计后代男、女中能卷舌和不能卷舌的比例
18、。若后代男女中相关表现型的比例相同,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男女中相关表现型的比例不同,则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以统计不能卷舌(母)、能卷舌(父)家庭子女的情况来判断。(2)若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设相关基因为A、a,那么组别亲代父母的基因型组合有AaAa、AAAa、AAAA,因此后代中能卷舌与不能卷舌的分离比不符合31。能卷舌的父母生了一个不能卷舌的孩子,则亲本的基因型都为Aa,能卷舌父母生出不能卷舌孩子的概率为1/4,生出能卷舌孩子的概率为3/4,能卷舌父母生育的二胎(单胎)和三胎(单胎)中只有一人能卷舌存在两种情况,即二胎能卷舌、三胎不能卷舌和二胎不能卷舌、三胎能卷舌,其概率为(
19、1/4)(3/4)23/8。(3)同卵双胞胎的核遗传物质完全相同,可以通过对同卵双胞胎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情况的调查来研究环境对性状的影响。答案(1)能卷舌统计能卷舌与不能卷舌在男、女中的比例或统计不能卷舌(母)、能卷舌(父)家庭子女的情况(2)父母中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3/8(3)同卵双胞胎核遗传物质完全相同,可以研究环境对其性状的影响能否卷舌受到基因与环境的共同影响(或环境也能影响能否卷舌的性状)2(2019济宁高三模拟)“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荧光点点是夏季一道优美的风景。已知萤火虫的体色红色(A)和棕色(a)是由2号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请回答下列问题:(1)萤火虫的发
20、光需要荧光素、荧光素酶以及ATP等多种物质,其中ATP主要在细胞中的_(填具体的生物膜结构)产生,其发挥作用的机理是_键水解,释放能量。(2)某同学将红色萤火虫与棕色萤火虫进行杂交,子代萤火虫中没有出现棕色,但出现了一种新性状黄色,且黄色331只、红色336只。筛选出黄色雌雄萤火虫随机交配。其后代中没有红色萤火虫,黄色和棕色的数量比约为31,分析出现此结果的原因_。(3)若只有基因B存在时,上述体色才能表现,否则表现为黑色。现有红色萤火虫与黑色萤火虫杂交,F1中红色棕色2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欲判断基因B、b是否位于2号染色体上,现从亲本、F1和黑色(aabb)萤火虫中选取实验材料,设计测交
21、实验,并预测实验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实验方案:_。结果预测及结论:a_。b_。答案:(1)线粒体内膜(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2)控制体色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为:红色基因黄色基因棕色基因(或红色基因对黄色基因是显性,黄色基因对棕色基因是显性,答出显隐关系即可)(3)AaBB和Aabb取F1中红色萤火虫与黑色(aabb)萤火虫进行交配,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a若子代表现型为红色棕色黑色112,则基因B、b不在2号染色体上b若子代表现型为红色黑色11或棕色黑色11,则基因B、b在2号染色体上(a、b顺序可颠倒)3果蝇的灰身、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A、a表示),长翅、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
22、因用B、b表示),A、a和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在25 环境中培养可发育为长翅果蝇的幼虫,如果在35 环境中培养,成体为残翅。现有两只果蝇杂交,将F1幼虫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在25 环境中培养,成体的表现型及比例如图1和图2所示。乙组在35 环境中培养。请回答下列问题:(1) A、a和B、b两对基因的遗传均遵循_定律。(2)亲代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3)F1中黑身长翅果蝇的基因型为_,乙组果蝇的表现型为_,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4)为检测F1中灰身长翅雌果蝇(X)的基因型,让其与_(写个体来源及表现型)雄果蝇杂交,若F2幼虫_,则X果蝇为纯合子。(5)由以上分析可知,生物的
23、表现型由_决定。解析:(1)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2)仅考虑体色,根据甲组成体雌性和雄性中灰身与黑身的比例均为31,可判断双亲相关的基因型均为Aa;仅考虑翅形,根据甲组成体雌性和雄性中长翅与残翅的比例均为31,可判断双亲相关的基因型均为Bb。因此双亲的基因型均为AaBb。(3)AaBbAaBb,F1中黑身长翅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乙组在35 环境中培养,仅考虑翅形,成体均表现为残翅,故乙组表现型为灰身残翅和黑身残翅,纯合子所占比例为4/161/4。(4)检测F1中灰身长翅雌果蝇(X)的基因型,可采用测交方法,让其与甲组中黑身残翅雄果蝇杂交,若F2幼虫在25
24、 环境中培养,成体全为灰身长翅,则X果蝇为纯合子。(5)生物的表现型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答案:(1)基因的分离(2)AaBb、AaBb(3)aaBB或aaBb灰身残翅和黑身残翅1/4(4)甲组中黑身残翅在25 环境中培养,成体全为灰身长翅(5)基因和环境共同4研究人员对荞麦的若干性状进行了研究,包括花果落粒性、瘦果棱形状、花药大小等性状,已知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都不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选择两株纯合荞麦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获得F1,让F1自交得到F2,实验结果见表。请回答下列问题:性状母本父本F1F2(共320株)花果落粒性(落、不落)不落落落落不落24080瘦果棱形状(尖、圆)圆尖尖尖圆2
25、3882花药大小(正常、小)正常小正常正常小183137(97)(1)由实验结果可知,上述三种性状中,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是_。在该荞麦群体内,与这三对相对性状有关的表现型共有_种,基因型共有_种。F2的植株中,花果落粒、尖棱、正常花药的植株占_。(2)仅考虑花药大小这对性状(相应的基因用A/a、B/b、C/c表示),父本、母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F2的小花药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如果让F2的植株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理论上有_株。(3)从F2中随机选择一株正常花药植株与一株小花药植株杂交,杂交后代全部是正常花药植株的概率为_。解析:(1)根据F1自交所得F2中的相关性状分离比为31可知
26、,花果落粒性、瘦果棱形状均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而根据F2中的相关性状分离比为97可知,花药大小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与这三对性状有关的表现型有2228(种),相关基因型由四对基因构成,共有333381(种)。由题表可知,花果落粒、尖棱、正常花药均为显性性状,在F2中花果落粒、尖棱、正常花药个体占(3/4)(3/4)(9/16)81/256。(2)花药大小由2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A_B_个体表现为正常花药,其他基因型个体表现为小花药,根据F2的相关性状分离比为97,可知F1的基因型为AaBb,则父本、母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F2的小花药植株中纯合子有三种基因型,分别
27、为AAbb、aaBB、aabb,故F2的小花药植株中纯合子占3/7。F2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基因型有AABB(1/16)、A_bb(3/16)、aaB_(3/16)、aabb(1/16),共占1/2,因此,F2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理论上有320(1/2)160(株)。(3)从F2中选择一株正常花药植株与一株小花药植株杂交,杂交后代全部为正常花药植株的杂交组合有以下几种情况:AABB(1/9)与小花药植株中任意一种类型、AABb(2/9)与aaBB(1/7)、AaBB(2/9)与AAbb(1/7),故杂交后代全部是正常花药植株的概率为1/9(2/9)(1/7)(2/9)(1/7)11/
28、63。答案:(1)花果落粒性、瘦果棱形状88181/256(2)aabb、AABB3/7160(3)11/63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知识整合】1辨明X、Y染色体“三种”不同区段2牢记“两类”仅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特点3理清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基因的遗传特点4遗传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技巧【高考体验】1(2019高考全国卷)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B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
29、雄株C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解析:选C。控制宽叶和窄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宽叶对窄叶为显性,含基因b的花粉不育,可推出不存在窄叶雌株(XbXb),A正确。宽叶雌株中有纯合子与杂合子,杂合宽叶雌株作母本时,子代雄株可为宽叶,也可为窄叶;纯合宽叶雌株作母本时,子代雄株全为宽叶,B、D正确。当窄叶雄株作父本时,由于含基因b的花粉不育,故后代只有雄性个体,C错误。2(2019高考江苏卷改编)下图为某红绿色盲家族系谱图,相关基因用XB、Xb表示。人的MN血型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型有3种:LMLM(M型)、LNLN(N型)、L
30、MLN(MN型)。已知1、3为M型,2、4为N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3的基因型一定为LMLNXBXBB4的血型可能为M型或MN型C2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2D1携带的Xb可能来自3解析:选C。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分析系谱图,1为红绿色盲患者(XbY),可逆推出2的基因型为XBXb,则3关于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可能为XBXb或XBXB,据题干1、2关于血型的基因型分别为LMLM、LNLN,则3关于血型的基因型为LMLN,综合分析3的基因型可能为LMLNXBXB、LMLNXBXb,A错误;3、4关于血型的基因型分别为LMLM、LNLN,故4关于血型的基因型为LMLN,为MN型
31、,B错误;只考虑红绿色盲,1的基型因为XBY,2的基因型为XBXb,故2是红绿色盲携带者的概率为1/2,C正确;3的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传给女儿,无法传给4,因此1的红绿色盲基因不能来自3,D错误。3(2017高考全国卷)人血友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现有一对非血友病的夫妇生出了两个非双胞胎女儿。大女儿与一个非血友病的男子结婚并生出了一个患血友病的男孩。小女儿与一个非血友病的男子结婚,并已怀孕。回答下列问题:(1)用“”表示尚未出生的孩子,请画出该家系的系谱图,以表示该家系成员血友病的患病情况。(2)小女儿生出患血友病男孩的概率为_;假如这两个女儿基因型相同,小女儿生出血友病基因携带者女孩的概率为_。
32、(3)已知一个群体中,血友病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保持不变,且男性群体和女性群体的该致病基因频率相等。假设男性群体中血友病患者的比例为1%,则该男性群体中血友病致病基因频率为_;在女性群体中携带者的比例为_。解析:(1)联系教材红绿色盲症家系图的绘制,由题中所给信息即可画出该家系的系谱图。(2)假设用H、h表示与血友病相关的一对等位基因,血友病是伴X隐性遗传,由该家系的系谱图可知,母亲的基因型为XHXh,大女儿的基因型为XHXh,小女儿的基因型为1/2XHXh或1/2XHXH,小女儿生出患血友病男孩的概率为(1/2)(1/4)1/8;若这两个女儿基因型相同,即小女儿的基因型为XHXh,则小女儿
33、生出血友病基因携带者女孩(XHXh)的概率为1/4。(3)男性群体中血友病患者的比例为1%,则该男性群体中血友病致病基因频率为001,由于男性群体和女性群体的该致病基因频率相等,所以女性群体的该致病基因(Xh)频率为001,正常基因(XH)频率为099,所以女性群体中携带者(XHXh)的比例为21%99%198%。答案:(1)(2)1/81/4(3)001198%本部分在高考中属于热点和高频考点,主要体现在伴性遗传的特点、类型及传递规律、人类遗传病的类型、特点及遗传系谱图的分析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考查,难度适中,强化相关知识的归纳与整合并加强针对性训练是备考关键。【题组模拟】1某药用植物是
34、雌雄异株的二倍体植物(2N46),其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宽叶与窄叶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A、a控制。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对该药用植物进行基因组测序,需要测_条染色体。(2)某海岛上一大型该药用植物的窄叶种群中,偶然发现一株雌性宽叶植株,若已知该变异由一个基因突变引起,则该突变属于_(填“显性”或“隐性”)突变,为探究该突变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让该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得到F1,选F1中_植株作父本,_植株作母本杂交得F2,观察F2的叶型。若_,则该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_,则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3)若控制其宽叶和窄叶的基因(用A、a表示)位于X和Y染色体
35、同源区段,现利用人工诱变的方式使某窄叶雄株的一个基因发生突变获得一株宽叶雄株,该宽叶雄株的基因型为_,现利用该种群中宽叶或窄叶雌株和上述宽叶雄株进行杂交,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可依据其子代幼苗叶的宽窄区分雌雄。解析:(1)该药用植物是二倍体生物,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共46条染色体,其中常染色体22对(44条),性染色体1对(X、Y或X、X),因此对其进行基因组测序时,需要测22X、Y染色体上所有的基因,因此要测24条染色体。(2)由于只有一个基因突变,所以该植株是杂合子,表现出来的叶型为显性性状,即宽叶是显性性状,该突变属于显性突变。已知性状的显隐性,判断相关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
36、是位于常染色体上,应选用隐性雌株和显性雄株进行杂交,题中只给出了宽叶(显性)雌株和窄叶(隐性)雄株,所以先让该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得到F1,选F1中宽叶植株作父本,窄叶植株作母本杂交得F2,观察F2植株叶的表现型及比例:如果F2中雄株全为窄叶,雌株全为宽叶,说明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如果子代雌雄株中均有宽叶和窄叶,说明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3)分析题干信息可知,该宽叶雄株基因型为XAYa或XaYA。现利用该种群中宽叶或窄叶雌株和上述宽叶雄株进行杂交,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XAYa与XaXa,其后代 XAXa(宽叶)和XaYa(窄叶),可依据其子代幼苗叶的宽窄区分雌雄;若杂交亲本的基
37、因型组合为XaYA与XaXa,其后代为XaXa(窄叶)和XaYA(宽叶),也可依据其子代幼苗叶的宽窄区分雌雄。答案:(1)24(2)显性宽叶窄叶后代雌雄株皆有宽叶和窄叶后代雌株全为宽叶,雄株全为窄叶(3)XAYa或XaYAXAYa与XaXa或XaYA与XaXa2乌骨鸡具有药用、观赏等价值,乌骨鸡乌肤的品质与产蛋率均是在杂交育种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研究发现,乌骨鸡肤色受隐性基因(d)和显性增色基因(B)的控制,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如表所示。研究人员用川南常羽乌骨雄鸡(深乌肤)与白肤蛋鸡(浅肤)的杂交来研究肤色间的遗传关系及其杂交效果,F1中雄鸡均为浅乌肤,雌鸡均为深乌肤,回答下列问题:基
38、因型表现型B_ZdZd(或ZdW)深乌肤B_ZDZ(或ZDW)浅乌肤bbZZ(或ZW)浅肤(1)乌骨鸡肤色的遗传遵循_定律。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_。(2)用F1中雌鸡与亲本川南常羽乌骨雄鸡回交,回交后代肤色表现型为_。让回交后代自由交配,后代雌鸡中深乌肤个体所占比例为_。这表明适当引入浅肤血缘后,仍可保持后代乌骨鸡的乌肤性状。据此初步推断,研究人员用川南常羽乌骨雄鸡(深乌肤)与白肤蛋鸡(浅肤)杂交的目的是_。(3)对选育出的439只纯合乌骨鸡进行肤色观察时发现,有43%的个体由初生时的深乌肤变成浅乌肤,而绝大多数鸡的肤色没有发生变化,保持初生时的乌肤性状。由此推测,乌骨鸡乌肤性状的形成是_。解析
39、:(1)据题中信息可知,D、d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乌骨鸡肤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据题干信息,亲本川南常羽乌骨雄鸡(B_ZdZd)与白肤蛋鸡(bbZW)杂交,子代雄鸡均为浅乌肤B_ZDZ,ZD由亲本雌鸡提供,逆推亲本雌鸡的基因型为bbZDW,子代雄鸡表现型一致,雌鸡表现型一致,说明亲本都是纯合子,进一步推断可知,亲本雄鸡的基因型为BBZdZd。(2)F1中雌鸡的基因型为BbZdW,其与亲本川南常羽乌骨雄鸡(BBZdZd)回交,回交后代的基因型为B_ZdZd、B_ZdW,都表现为深乌肤。F1个体(1/4BBZdZd、1/4BbZd
40、Zd、1/4BBZdW、1/4BbZdW)自由交配,分析后代雌鸡中深乌肤个体所占的比例只需分析1/2BB与1/2Bb随机交配后代中B_所占的比例,1/2BB与1/2Bb产生b配子的概率为1/4,则B_所占的比例为1(1/4)(1/4)15/16,因此后代雌鸡中深乌肤个体所占比例为15/16。据题干信息,乌骨鸡乌肤的品质与产蛋率均是在杂交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而题中适当引入浅肤血缘后,仍可保持乌骨鸡的乌肤性状,因此推断,研究人员用川南常羽乌骨鸡与白肤蛋鸡杂交的目的是提高乌骨鸡的产蛋率。(3)据题干信息,选育的439只纯合乌骨鸡中有43%的个体由初生时的深乌肤变为浅乌肤,而绝大多数鸡的肤色没有
41、发生变化,由此推测,乌骨鸡乌肤性状的形成既受基因控制,也受环境因素影响。答案:(1)基因的自由组合(或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BBZdZd、bbZDW(2)深乌肤15/16获得较高产蛋率的乌骨鸡(提高乌骨鸡的产蛋率)(3)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同时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罕见病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0651的疾病。戈谢病是由人类1号染色体上GBA基因突变引起的罕见单基因遗传病。回答下列问题:(1)调查戈谢病在某地区人群中的发病率,应注意的事项有_(写两点即可)。(2)GBA基因发生突变,导致葡糖脑苷脂酶催化功能和稳定性下降,使大量的葡糖脑苷脂在肝、脾、骨骼和脑组
42、织等中的单核巨噬细胞中蓄积而发病。这一过程体现的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是_。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通过细胞增殖和分化,可在患者体内获得大量含有正常GBA基因的细胞,促进机体产生具有生物活性的_,进而起到对戈谢病持久治疗的目的。(3)血友病是由人类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另一种罕见病,戈谢病与血友病的遗传遵循基因的_定律。(4)公众对罕见病缺乏了解、治疗药品稀缺且昂贵、相关专业医疗人员不足等,是罕见病难诊断、难治疗的主要原因。让公众了解罕见病,让罕见病的诊断与治疗不再艰难,我们应怎么做?_(写两点即可)。解析:(1)调查某种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时应注意随机取样,且样本数量应足够大。(2)根据题意
43、可知,GBA基因可通过控制葡糖脑苷脂酶的合成来控制葡糖脑苷脂的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相关性状。正常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中含有正常的GBA基因,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通过造血干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分化可获得大量含有正常GBA基因的细胞,促进机体产生具有生物活性的葡糖脑苷脂酶,起到对戈谢病持久治疗的目的。(3)根据题意可知,戈谢病与血友病分别由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因此戈谢病与血友病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4)根据题意,罕见病难诊断、难治疗的主要原因有公众对罕见病缺乏了解、治疗药品稀缺且昂贵、相关专业医疗人员不足等。因此,面对罕见病,我们可以做的有很多:通过开展针对罕见病的科普宣传,提高公众
44、对罕见病的了解与认知;培训专业医务工作者;鼓励罕见病药品制造产业发展,降低患者用药成本等。答案:(1)在人群中随机取样、样本数量足够大(答案合理即可)(2)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葡糖脑苷脂酶(3)自由组合(4)开展针对罕见病的科普宣传、培训专业医务工作者、鼓励罕见病药品制造产业发展等(写出两点即可)4下图为某单基因(用A、a表示)遗传病的系谱图,2、3为双胞胎,不考虑突变,请回答相关问题:(1)该病的遗传方式为_,能确定基因型的个体为_。(2)已知2、3为异卵双胞胎,若1患病,2、3基因型不同的概率为_,如果1不患病,2、3基因型同为AA的概率为_。(3)若该
45、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400,则7与正常男性婚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_。答案:(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1、2、3、4、2、5(2)4/91/4(3)1/126 “特殊”遗传现象重点题型【知识整合】【题组模拟】1某科研小组将一对圆眼刚毛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发现其子代的表现型及数目如表所示(Y染色体上无相关基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性状性别圆眼刚毛圆眼截毛棒眼刚毛棒眼截毛雄310105315104雌31210600A题中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由子代性别比推测可能存在致死效应C在子代圆眼刚毛雌果蝇中纯合子占1/6D让子代圆眼截毛果蝇杂交,后代纯合子占2/3解析:选C。亲代均为圆眼刚毛果
46、蝇,子代出现棒眼、截毛性状,说明圆眼(A)和刚毛(B)为显性性状,且在子代雌、雄果蝇中,均存在刚毛截毛31,说明控制刚毛(B)和截毛(b)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而棒眼性状只在子代雄果蝇中出现,说明控制圆眼(A)和棒眼(a)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子代中雄雌(310105315104)(312106)83441821,而不是11,说明雌果蝇中存在致死效应,B正确;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BbXAXa和BbXAY,且子代雌果蝇的致死率约为50%,且致死效应只发生在雌性个体中,说明致死基因型是XAXA,而不是XAXa(母本存活
47、),因此,子代圆眼刚毛雌果蝇中纯合子(BBXAXA)出现的概率为0,C错误;已知子代圆眼截毛果蝇的基因型为bbXAXa和bbXAY,则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XAXA(致死)bbXAXabbXAYbbXaY1111,由此可知,后代纯合子占2/3,D正确。2(2019湖北武汉模拟)某种二倍体动物的血型是由位于某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点上的基因KA、KB、KE、k决定的;KA、KB、KE为共显性基因,且对k均为完全显性。推测这类动物血型的表现型和基因型依次有()A4种和7种B6种和10种C7种和10种 D8种和9种解析:选C。若不考虑共显性的情况,则这类动物血型的表现型有KA_、KB_、KE_和kk,
48、共4种,再考虑共显性的情况,其表现型还有KAKB、KAKE和KBKE,共3种,因此,这类动物血型的表现型共有7种;4种基因型的纯合子共有4种,杂合子有C6(种),基因型共10种。3“母性效应”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现型由母体的核基因型决定,而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椎实螺是一种雌雄同体的软体动物,一般通过异体受精繁殖,但若单独饲养,也可以进行自体受精,其螺壳的旋转方向有左旋和右旋的区分。旋转方向符合“母性效应”,遗传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与螺壳旋转方向有关的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螺壳表现为左旋的个体和表现为右旋的个体的基因型都有3种C让图示中F2个体进行自交,其后代螺壳都将
49、表现为右旋D欲判断某左旋椎实螺的基因型,可用任意的右旋椎实螺作为父本进行交配解析:选D。与螺壳旋转方向有关的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且F1自交后代出现三种基因型,其比例是121,说明与螺壳旋转方向有关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项错误。螺壳表现为左旋,说明母本的基因型为dd,故螺壳表现为左旋的个体的基因型为dd或Dd(2种);螺壳表现为右旋,说明母本的基因型为DD或Dd,故螺壳表现为右旋的个体的基因型为DD、dd或Dd(3种),B项错误。“母性效应”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现型由母体的核基因型决定,而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因此,让图示中F2个体进行自交,基因型为Dd和DD的个体的子代螺壳都将表现
50、为右旋,而基因型为dd的个体的子代螺壳将表现为左旋,C项错误。左旋椎实螺的基因型是Dd或dd,欲判断某左旋椎实螺的基因型,可用任意的右旋椎实螺作父本进行交配,若左旋椎实螺基因型为dd,则子代螺壳均为左旋;若左旋椎实螺基因型为Dd,则子代螺壳均为右旋,D项正确。4科研人员研究核质互作的实验过程中,发现细胞质雄性不育玉米可被显性核恢复基因(R基因)恢复育性,T基因表示雄性不育基因,如图表示其作用机理。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注:通常在括号外表示质基因,括号内表示核基因,如T(RR)()AT基因所在DNA中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在玉米体细胞中R基因和T基因均成对存在C雄性不育玉米的基因型为T(RR)或T
51、(Rr)D基因型为T(Rr)的玉米自交,后代约有1/4为雄性不育个体解析:选D。图中的T基因位于环状DNA(线粒体DNA)上,而环状DNA无游离的磷酸基团,A错误。玉米为二倍体,其细胞核基因可成对存在,而细胞质基因(T基因)不是成对存在的,B错误。T基因控制雄性不育,而R基因可使其育性恢复,即基因型为T(RR)或T(Rr)的个体的表现型应为雄性可育,C错误。自交过程中,T基因可随母本遗传给子代,所以子代中雄性不育个体的基因型应为T(rr); 基因型为Rr的玉米自交,产生基因型为rr的个体的概率为1/4,即雄性不育个体的比例为1/4,D正确。5某甲虫的有角和无角受等位基因T/t控制,而牛的有角和
52、无角受等位基因F/f控制,如表所示(子代雌雄个体数相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物种有角无角某甲虫雄性TT、Tttt雌性TT、Tt、tt牛雄性FF、Ffff雌性FFFf、ffA两头有角牛交配,子代中出现的无角牛为雌性,有角牛为雄性B无角雄牛与有角雌牛交配,子代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中均既有无角,也有有角C基因型均为Tt的雄甲虫和雌甲虫交配,子代中有角与无角的比为35D如子代中有角甲虫均为雄性、无角甲虫均为雌性,则两只亲本甲虫的基因型一定为TTTT解析:选C。已知牛的有角/无角性状遗传属于“从性遗传”,雌性有角牛的基因型一定为FF,则子代个体中一定含有基因F,所以,子代的无角牛一定为雌性,有角牛可
53、能为雌性或雄性,A错误;无角雄牛(ff)和有角雌牛(FF)交配,子代(Ff)雌性表现为无角、雄性表现为有角,B错误;由表格信息可知,某甲虫的有角性状只存在于雄性个体中,属于限性遗传,当基因型为Tt的雌、雄甲虫交配时,子代雄性甲虫中有角无角31,而子代雌性甲虫均为无角,另外,子代雄性雌性11,因此,子代中有角无角35,C正确;由于雌性甲虫的表现型与基因型无关,若子代中雄性甲虫均为有角,则亲本甲虫的基因型为TTTT或TTTt或TTtt,D错误。6控制某种安哥拉兔长毛(HL)和短毛(HS)的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雄兔中HL对HS为显性,雌兔中HS对HL为显性。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1)长毛和短毛在
54、安哥拉兔的雄兔和雌兔中,显隐性关系刚好相反,但该相对性状的遗传不属于伴性遗传,为什么?_。(2)基因型为HLHS的雄兔的表现型是_。现有一只长毛雌兔,所生的一窝后代中雌兔全为短毛,则子代雌兔的基因型为_,为什么?_。(3)现用多对基因型杂合的亲本杂交,F1长毛兔与短毛兔的比例为_。解析:(1)由于控制安哥拉兔长毛和短毛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不在性染色体上,故长毛和短毛的遗传不属于伴性遗传。(2)由于在雄兔中HL对HS为显性,故基因型为HLHS的雄兔的表现型是长毛。长毛雌兔的基因型为HLHL,生下的雌兔全为短毛,则基因型为HSHL。(3)HSHLHSHLHSHS(占1/4,雌雄都为短毛)、HLH
55、L(占1/4,雌雄都为长毛)、HSHL(表现为短毛的雌兔占1/4,表现为长毛的雄兔占1/4),故F1中长毛兔与短毛兔的比例为11。答案:(1)因为控制安哥拉兔长毛和短毛的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或伴性遗传是指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遗传时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2)长毛HSHL因为雌兔中短毛(HS)对长毛(HL)为显性,而子代雌兔全为短毛,所以其必有一个HS基因;又因其母本是长毛兔,基因型为HLHL,故只能遗传HL给子代,所以子代雌兔的基因型为HSHL(3)11遗传实验设计【知识整合】1设计杂交实验,判断性状的显隐性23种方法鉴定个体基因型(纯合子或杂合子)3验证遗传两大定律的常用方法4确定基因的位
56、置(1)调查统计法确定基因位置(2)细胞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设计思路:正交与反交。结果:若正交与反交结果不同,且有母系遗传的特点,则为细胞质遗传;若正交与反交结果相同,则为细胞核遗传。(3)常染色体遗传与伴X染色体遗传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未知的,且亲本均为纯合子,则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判断,即:正反交实验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已知,只需一个杂交组合判断基因的位置,则用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纯合个体杂交方法判断,即:隐性雌显性雄(4)伴X染色体遗传与XY染色体同源区段遗传适用条件:已知性状的显隐性和控制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基本思路一:用“纯合隐性雌纯合显性雄”进行杂交,观察分析F1的性状,即: 基本
57、思路二:用“杂合显性雌纯合显性雄”进行杂交,观察分析F1的性状。即:(5)常染色体遗传与XY染色体同源区段遗传设计思路:隐性的纯合雌性个体与显性的纯合雄性个体杂交,获得的F1全表现为显性性状,再选子代中的雌雄个体杂交获得F2,观察F2表现型情况。即:F2结果推断若F2雌雄个体中都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出现,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F2中雄性个体全表现为显性性状,雌性个体中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该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高考体验】1(2019高考全国卷)玉米是一种二倍体异花传粉作物,可作为研究遗传规律的实验材料。玉米子粒的饱满与凹陷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58、(1)在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中,杂合子通常表现的性状是_。(2)现有在自然条件下获得的一些饱满的玉米子粒和一些凹陷的玉米子粒,若要用这两种玉米子粒为材料验证分离定律,写出两种验证思路及预期结果。解析:(1)在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中,杂合子通常表现为显性性状。(2)欲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可采用自交法和测交法。根据题意,现有在自然条件下获得的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玉米子粒若干,其显隐性未知,若要用这两种玉米子粒为材料验证分离定律,可让两种性状的玉米分别自交,若某些亲本自交后,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若子代没有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亲本均为纯合子,在子代中选择两种性状
59、的玉米杂交得F1,F1自交得F2,若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也可让两种性状的玉米杂交,若F1只表现一种性状,说明亲本均为纯合子,让F1自交得F2,若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若F1表现两种性状,且表现为1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该亲本分别为杂合子和纯合子,则可验证分离定律。答案:(1)显性性状(2)验证思路及预期结果:两种玉米分别自交,若某些玉米自交后,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两种玉米分别自交,在子代中选择两种纯合子进行杂交,F1自交,得到F2,若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让子粒饱满的玉米和子粒凹陷的玉米杂交,如果F1都
60、表现一种性状,则用F1自交,得到F2,若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让子粒饱满的玉米和子粒凹陷的玉米杂交,如果F1表现两种性状,且表现为1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任答两种即可)2(2019高考全国卷)某实验室保存有野生型和一些突变型果蝇。果蝇的部分隐性突变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同学甲用翅外展粗糙眼果蝇与野生型(正常翅正常眼)纯合子果蝇进行杂交,F2中翅外展正常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图中所列基因中,不能与翅外展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的是_。(2)同学乙用焦刚毛白眼雄蝇与野生型(直刚毛红眼)纯合子雌蝇进行杂交(正交),则子代雄蝇中焦刚毛个体出
61、现的概率为_;若进行反交,子代中白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3)为了验证遗传规律,同学丙让白眼黑檀体雄果蝇与野生型(红眼灰体)纯合子雌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1,F1相互交配得到F2。那么,在所得实验结果中,能够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F1表现型是_,F2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_;验证伴性遗传时应分析的相对性状是_,能够验证伴性遗传的F2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_。解析:(1)由题图可知,翅外展基因与粗糙眼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二者能自由组合,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F2中翅外展正常眼(一隐一显)个体所占比例是3/16。紫眼基因与翅外展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二者不能自由组合。(2)焦刚毛白眼雄蝇与野生型(
62、直刚毛红眼)纯合子雌蝇杂交,后代雄蝇中不会出现焦刚毛个体;若反交,子代雄蝇全部为白眼,雌蝇全部为红眼,即子代中白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1/2。(3)欲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可以用双杂合个体自交或测交。让白眼黑檀体雄果蝇与野生型(红眼灰体)纯合子雌果蝇进行杂交,所得F1的表现型为红眼灰体,F1相互交配所得F2的表现型及分离比是红眼灰体红眼黑檀体白眼灰体白眼黑檀体9331;验证伴性遗传时,需要分析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所以要分析红眼/白眼这对相对性状,此时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红眼雌蝇红眼雄蝇白眼雄蝇211。答案:(1)3/16紫眼基因(2)01/2(3)红眼灰体红眼灰体红眼黑檀体白眼灰体白眼黑檀体9331
63、红眼/白眼红眼雌蝇红眼雄蝇白眼雄蝇2113(2018高考全国卷)果蝇体细胞有4对染色体,其中2、3、4号为常染色体。已知控制长翅/残翅性状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控制灰体/黑檀体性状的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某小组用一只无眼灰体长翅雌蝇与一只有眼灰体长翅雄蝇杂交,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眼性别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黑檀体长翅黑檀体残翅1/2有眼1/2雌93311/2雄93311/2无眼1/2雌93311/2雄9331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杂交结果,_(填“能”或“不能”)判断控制果蝇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上述亲本杂交组合
64、和杂交结果判断,显性性状是_,判断依据是_。(2)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用上表中杂交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来确定无眼性状的显隐性(要求: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3)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用灰体长翅有眼纯合体和黑檀体残翅无眼纯合体果蝇杂交,F1相互交配后,F2中雌雄均有_种表现型,其中黑檀体长翅无眼所占比例为3/64时,则说明无眼性状为_(填“显性”或“隐性”)。解析:(1)控制果蝇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无论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两亲本杂交,子代中雌雄个体都可能会出现数量相同的有眼和无眼个体,因此不能根据表中给出的杂交结果判断控制有
65、眼/无眼性状基因的位置。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只有当无眼为显性性状时,子代雌雄个体中才会出现有眼和无眼性状的分离。(2)假设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可让表中杂交子代中无眼果蝇()和无眼果蝇()交配,观察子代的性状表现。若子代中无眼有眼31,则无眼为显性性状,若子代全为无眼,则无眼为隐性性状。(3)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则控制三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由题表所示杂交结果可知,灰体、长翅性状为显性。用灰体长翅有眼纯合体和黑檀体残翅无眼纯合体果蝇杂交,F1中三对等位基因都杂合,故F1相互交配后,F2中有2228(种)表现型。如果黑檀体长翅无眼所
66、占比例为3/64(1/4)(3/4)(1/4),说明无眼性状为隐性。答案:(1)不能无眼只有当无眼为显性时,子代雌雄个体中才都会出现有眼与无眼性状的分离(2)杂交组合:无眼无眼。预期结果:若子代中无眼有眼31,则无眼为显性性状;若子代全部为无眼,则无眼为隐性性状。(3)8隐性本考点常以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遗传实验设计题为高考必考题,信息量大、难度高,也是高考生物学科的压轴题、拉分题。【题组模拟】1果蝇的灰体和黑体是一对相对性状,受基因A、a控制;红眼和粉红眼是一对相对性状,受基因B、b控制。现有甲、乙两个果蝇纯合品系,甲品系为黑体、粉红眼,乙品系为灰体、红眼。甲品系
67、雄果蝇与乙品系雌果蝇杂交,F2为灰体红眼、灰体粉红眼、黑体红眼和黑体粉红眼,比例为9331。请回答下列问题:(1)果蝇的上述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判断依据是_。(2)对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假设有多种:假设控制体色的基因和控制眼色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假设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假设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类似的合理假设还有_种。若要减少假设的种类,可补充F2表现型的_数据。(3)请利用甲、乙两个品系果蝇设计实验,确定上述两对基因的位置为假设、假设还是假设。要求写出杂交方案、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68、实验结果不统计体色性状)。答案:(1)灰体、红眼F2分离比为9331(2)2性别(3)将甲品系雌蝇与乙品系雄蝇杂交得F1,若F1均为红眼,则继续将F1雌、雄个体交配得F2。统计果蝇的眼色和性别;若F1中雌蝇为红眼、雄蝇为粉红眼,则两对基因的位置为假设;若F2中红眼雌红眼雄粉红眼雌粉红眼雄3311,则2对基因的位置为假设;若F2中红眼雌红眼雄粉红眼雌121,则两对基因的位置为假设。2(2019潍坊高三期末)果蝇繁殖能力强、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实验材料。某小组利用纯合的棒眼、后胸正常、灰身、正常肢、且为CO2敏感型的雄性果蝇,与纯合的圆眼、后胸变形、黑身、短肢、且为CO2
69、耐受型的雌性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1,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到F2,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不考虑基因突变):眼形性别后胸正常、灰身、正常肢后胸正常、黑身、短肢后胸变形、灰身、正常肢后胸变形、黑身、短肢CO2的耐受性1/2棒眼1/2雌9331全为耐受型1/2雄93311/2圆眼1/2雌93311/2雄9331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实验结果推断,显性性状是_。(2)根据实验结果推断,控制果蝇眼形的基因位于_(填“常”或“X”)染色体上,理由是_。(3)请解释F2中性状分离比出现9331的原因:_。(4)根据实验结果推断,控制果蝇对CO2的耐受性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为证实该推断,可选择_
70、的杂交组合,观察后代的表现型,作为对照。答案:(1)棒眼、后胸正常、灰身、正常肢(2)X若位于常染色体上,F2的性状分离比应该为31,与结果不符,故为伴X染色体遗传(3)控制胸型的基因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控制体色和肢型的基因共同位于另一对常染色体上,且未发生交叉互换(4)线粒体CO2耐受型雄性果蝇和CO2敏感型雌性果蝇3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但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的位置(X染色体或常染色体)是未知的。下面是3位同学所做的研究。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甲同学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1111。通过甲同学的实验结果,你可以作
71、出_种合理的假设。(2)现有数量相等的灰体和黄体果蝇,且每种体色的果蝇雌雄各半。乙同学只做一代杂交实验,即可证明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的位置,乙同学的杂交方案是_。(3)若已知灰体为显性性状、黄体为隐性性状,丙同学通过对一长期自由交配的果蝇群体进行抽样调查,解决了该等位基因的位置问题。调查方案:寻找_(填体色)的果蝇进行调查,统计_。预测调查结果:若_,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_,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解析:(1)亲本是灰体雌蝇和黄体雄蝇,后代中灰体黄体11,性状显隐性无法判断,假设灰体是显性,则亲本基因型可以是XAXa(灰体雌蝇)和XaY(黄体雄蝇),果
72、蝇体色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遗传,符合题意;亲本基因型也可以是Aa(灰体雌蝇)和aa(黄体雄蝇),也符合题意;假设灰体是隐性,亲本基因型可以是aa和Aa,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灰体雌性黄体雌性灰体雄性黄体雄性1111,符合题意;当亲本基因型是XaXa和XAY时,后代雌蝇全为黄体,雄蝇全为灰体,不符合题意。综上,通过甲同学的实验结果,可以作出3种合理的假设。(2)本题相关性状显隐性未知,所以要确定该对等位基因的位置,应该选择正反交实验,即多对灰体雌蝇黄体雄蝇和多对黄体雌蝇灰体雄蝇(或多对灰体果蝇与黄体果蝇进行正反交),观察正反交结果是否一致。若一致说明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不一致说明相关基因位
73、于X染色体上,并且可以判断显隐性。(3)在一长期进行自由交配的果蝇群体中寻找黄体果蝇进行调查,统计黄体果蝇的性别比例。若黄体果蝇中雄性与雌性个体数目差不多,说明该性状与性别无关,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黄体果蝇中雄性个体数目显著多于雌性,说明该性状与性别相关,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或在一长期进行自由交配的果蝇群体中寻找灰体果蝇进行调查,统计灰体果蝇的性别比例。若灰体果蝇中雄性与雌性个体数目差不多,说明该性状与性别无关,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灰体果蝇中雌性个体数目显著多于雄性,说明该性状与性别相关,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答案:(1)3(2)多对灰体雌蝇黄
74、体雄蝇和多对黄体雌蝇灰体雄蝇(或多对灰体果蝇与黄体果蝇进行正反交)(3)黄体黄体果蝇的性别比例黄体果蝇中雄性与雌性个体数目差不多黄体果蝇中雄性个体数目显著多于雌性或灰体灰体果蝇的性别比例灰体果蝇中雄性与雌性个体数目差不多灰体果蝇中雌性个体数目显著多于雄性4(2019广州高三模拟)某雌雄异株的二倍体植物,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科研人员将抗虫基因M导入该植物一雄株的某条染色体上,使之具有抗虫性。请设计杂交实验来确定基因M所在的染色体,写出简单的思路。(1)杂交实验过程:_。(2)预期结果及结论:若产生的后代中_,则基因M最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若产生的后代中_,则基因M最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若产生
75、的后代中_,则基因M位于常染色体上。解析:(1)将抗虫基因M导入该植物一雄株的某条染色体上,使该雄株具有抗虫性,说明含抗虫基因的染色体只有一条,含相应染色体的个体具有抗虫性状,不含相应染色体的个体不具有抗虫性状。让该抗虫雄株与正常雌株杂交,检测后代的抗虫性。(2)运用假说演绎法进行推理分析是解答探究类遗传题的关键。假设基因M位于X染色体上,则该抗虫雄株与正常雌株杂交,后代中仅雌株具有抗虫性,与性别相关;假设基因M位于Y染色体上,则该抗虫雄株与正常雌株杂交,后代中仅雄株具有抗虫性,与性别相关;假设基因M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该抗虫雄株与正常雌株杂交,后代中不论雌雄均既有抗虫植株,又有不抗虫植株,与性
76、别无关。答案:(1)让该(抗虫)雄株与(正常)雌株杂交,检测后代的抗虫性(2)仅雌株具有抗虫性仅雄株具有抗虫性不论雌雄均既有抗虫植株,又有不抗虫植株专题针对训练1下列遗传现象可以用孟德尔遗传规律解释的是()A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成S型菌B正常双亲生出21三体综合征患儿C同一个豆荚中的豌豆既有圆粒也有皱粒D患线粒体遗传病的母亲生出的孩子均患此病解析:选C。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菌不能用孟德尔遗传规律解释,A不符合题意;21三体综合征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B不符合题意;同一个豆荚中的豌豆有圆粒和皱粒可以用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解释,C符合题意;患线粒体遗传病的母亲生出的孩子均患此病,该病由细胞质中基
77、因控制,而孟德尔遗传规律只适用于细胞核内基因的遗传,D不符合题意。2某理想豌豆种群中只有DD和Dd两种基因型的高茎豌豆,数量比是21。通过自交繁殖一代,理论上子代中DD、Dd、dd的数量之比为()A121B25101C921 D961解析:选C。豌豆种群中DD和Dd分别占2/3、1/3,Dd(1/3)自交,其后代中Dd占(2/4)(1/3)2/12、dd占(1/4)(1/3)1/12、DD占(1/4)(1/3)1/12,DD(2/3)自交,其后代中DD占1(2/3)8/12,则后代中DD、Dd、dd的数量之比为(81)21,C正确。3女娄菜为XY型性别决定的雌雄异株植物,其植株绿色(A)对金黄
78、色(a)是显性,且A、a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研究发现,含a的花粉粒有60%不能成活。现用杂合的绿色雌株与金黄色雄株杂交获得F1,F1随机传粉获得F2,则F2中金黄色植株所占比例为()A7/17 B9/17C7/20 D9/20解析:选B。杂合的绿色雌株基因型为XAXa,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雌配子;金黄色雄株的基因型为XaY,由于含a的花粉粒有60%不能成活,因此它产生的两种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XaY25。杂交后代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AXaXaXaXAYXaY2255,F1产生的雌配子类型及比例为XAXa13,产生的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XAXaY5210,F1随机传粉获得的F2中金黄色植株所占比例
79、为(3/4)(2/17)(3/4)(10/17)9/17,B项正确。4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其幼虫结茧情况受一对等位基因Lm(结茧)和Lme(不结茧)控制。在家蚕群体中,雌蚕不结茧的比例远大于雄蚕不结茧的比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Lm基因和Lme基因位于W染色体上,Lm基因为显性基因BLm基因和Lme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Lm基因为显性基因CLm基因和Lme基因位于W染色体上,Lme基因为显性基因DLm基因和Lme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Lme基因为显性基因解析:选B。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其幼虫结茧情况受一对等位基因Lm(结茧)和Lme(不结茧)控制,且雌蚕(ZW)不结茧的比例远大于
80、雄蚕(ZZ)不结茧的比例,说明Lm基因和Lme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Lme(不结茧)基因是隐性性状,Lm基因为显性基因,故选B。5果蝇(2N8)因个体小、繁殖周期短、相对性状明显等特点,常用来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若下列选项中的每对等位基因独立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基因A、B、C控制的为显性性状,基因a、b、c控制的为隐性性状,且A对a为完全显性,B对b为完全显性),在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的情况下,两亲本杂交得到F1,以后每代随机交配。下列关于几组杂交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若AABBaabb和AAbbaaBB的F2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不同,则A/a与B/b独立遗传B若AAXBXBaaXbY为正交
81、实验,则反交实验产生的F2个体与正交实验产生的F2个体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种类相同C若AABB与aabb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到的F2个体的表现型比例为9331,则Fn个体的表现型比例也为9331D若AABBCCDDEEFF与aabbccddeeff杂交,F2一定能够产生64种基因型的配子解析:选C。两亲本杂交得到的F1的基因型都是AaBb,若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则F1果蝇自由交配得到的F2的表现型比例都为9331,A错误;正交实验AAXBXBaaXbY得到的F1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F1果蝇自由交配得到的F2中A/a控制的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B/b控制的性状雌性都为显性
82、,而雄性中显性和隐性都存在,反交实验AAXBYaaXbXb得到的F1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F1果蝇自由交配得到的F2中A/a控制的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B/b控制的性状雌性和雄性都有显性和隐性,且雌性与雄性中显性与隐性的比例都为11,B错误;AABB和aabb杂交得到F1,F1果蝇自由交配得到的F2个体的表现型比例为9331,说明两对基因独立遗传,F2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BAbaBab1111,随机交配后各代配子的基因频率不变,因此Fn个体的表现型比例仍是9331,C正确;AABBCCDDEEFFaabbccddeeff得到的F1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CcDdEeFf
83、,若每对基因独立遗传,F2能产生的配子种类为2664(种),当有连锁情况发生时,F2产生的配子种类数少于64种,D错误。6(2019安徽安庆高三期末)人工单性化养殖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下图是某科研小组用性反转方法研究某种鱼(2N32)的性别决定方式(XY/ZW)的实验过程。其中含有睾丸酮(MT)的饲料能将雌性仔鱼转化为雄鱼,含有雌二醇(ED)的饲料能将雄性仔鱼转化为雌鱼,但性反转的鱼遗传物质不变,后代的性别仍由性染色体决定(染色体组成为WW的发育成超雌鱼,YY的发育成超雄鱼)。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PQA若P10,Q13,则该种鱼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B若P31,Q01,则该种鱼类的性别决定方
84、式为ZW型C雌鱼乙只产生一种卵细胞,雄鱼丁产生的精子有两种D超雌鱼(超雄鱼)正常雄鱼(正常雌鱼)子代性别只有一种解析:选C。若该种鱼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则XXXXXX,子代中只有雌性,即P10, XYXYXXXYYY121,即Q13, A项正确。若该种鱼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则ZWZWZZZWWW121,即P31, ZZZZZZ,子代中只有雄性,即P01,B项正确。若该种鱼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则雌鱼乙只产生一种卵细胞,雄鱼丁产生的精子有两种;若该种鱼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则雌鱼乙产生两种卵细胞,雄鱼丁只产生的一种精子,C项错误。YYXXXY或WWZZZW,子代性别均只有一种
85、,D项正确。7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由于编码某种跨膜蛋白的基因缺失了三个碱基对,该遗传病不影响患者的生存及生育能力。对该遗传病进行调查,发病率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发病率的调查要选择足够多的患者进行调查C若随机婚配,该地区体内细胞有致病基因的人占D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能降低该遗传病的发病率解析:B。根据题干信息该遗传病是“由于编码某种跨膜蛋白的基因缺失了三个碱基对”可知,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基因突变的结果,A正确;发病率的调查要在人群中随机调查,B错误;若相关基因用A、a表示,则aa为患者,该病的发病率为1/2 500,则a的基因频率为1/50,A
86、的基因频率为49/50,该地区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体内细胞中都含有致病基因,因此含有致病基因的人占(1/50)22(1/50)(49/50)99/2 500,C正确;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能降低该遗传病的发病率,D正确。8芦笋是雌雄异株二倍体,雄株性染色体组成为XY,雌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Y型个体能正常存活且可育)。芦笋幼茎可食用,雄株产量高。以下为两种培育雄株的技术路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丁的染色体数目是甲的二倍B丁培育过程中有减数分裂的发生C乙、丙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XY、XXD植株甲、乙、丙的形成过程均有基因重组解析:选B。丁的染色体数目与甲的染色体数目相同,A错误;在乙与
87、丙杂交的过程中,乙、丙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B正确;如果植株乙为雄株,其性染色体组成为YY,则植株丙为雌株,其性染色体组成为XX,如果植株乙为雌株,其性染色体组成为XX,则植株丙为雄株,其性染色体组成为YY,C错误;植株甲的形成利用的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这一过程中没有发生减数分裂,也就没有发生基因重组,植株乙和丙的培育过程中雄株通过减数分裂产生花粉,该过程发生了基因重组,D错误。9玉米中有一种雄性不育的变异,育种专家在用该种雄性不育植株进行杂交实验时,发现少数父本具有恢复雄性可育的作用,而且证明这种恢复作用是由染色体上显性基因Rf控制的(rf无此效应)。控制雄性可育性的基因在细胞质中,若以(S
88、)代表雄性不育的细胞质基因,(N)代表雄性正常的细胞质基因,且已知以(S)rfrf和(N)RfRf为亲本杂交时,F1均为雄性可育,且(N)rfrf也能正常自交。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由题意可知雄性不育株细胞质中含有_基因,且核基因的相关基因型为_。(2)以(S)rfrf和(N)RfRf为亲本杂交,F1自交,得到的F2的表现型和比例为_;请在下面框图中写出此过程的遗传图解(不要求写配子)。(3)玉米群体中,与雄性不育株杂交,后代均为雄性正常的株系称为恢复系,而与雄性不育株杂交,具有保持其不育性并在世代中稳定传递的株系称为保持系,据此可知玉米种群中恢复系有_种,其相应基因型为_;保持系有_种,
89、其相应基因型为_。解析:(1)由题意“以(S)rfrf和(N)RfRf为亲本杂交时,F1均为雄性可育,且(N)rfrf也能正常自交”可知,雄性不育株需同时具有细胞质不育基因(S)和细胞核基因rf纯合的特点。(2)由题意可知,(S)rfrf为雄性不育株,因此杂交时只能作母本,则(N)RfRf为父本,那么亲本杂交组合可写成“(S)rfrf(N)RfRf”,又因细胞质基因来自母本,细胞核基因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后代细胞质基因为(S),细胞核基因为Rfrf,则F1全为(S)Rfrf,表现为雄性可育,F1自交,F2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雄性可育(S)RfRf雄性可育(S)Rfrf雄性不育(S
90、)rfrf121。遗传图解如下:(3)由题意可知,恢复系指的是与雄性不育株(S)rfrf杂交,后代均为雄性正常的株系,因为雄性不育株(S)rfrf杂交时只能作为母本,则杂交后代细胞质基因可确定为(S),欲使后代均为雄性可育,则父本细胞核基因Rf必须纯合,细胞质基因既可为(N),也可为(S),综上恢复系基因型为(S)RfRf、(N)RfRf,共2种。同理,保持系细胞核基因rf必须纯合,又因为雄性不育株(S)rfrf只能作母本,所以保持系的细胞质基因不能为(S),只能是(N),综上保持系的基因型只有(N)rfrf这一种。答案:(1)(S)rfrf(2)雄性可育雄性不育31(3)2(S)RfRf、(
91、N)RfRf1(N)rfrf10某种山羊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已知其有角和无角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 、a)控制;黑毛和白毛由等位基因(B、b)控制,且黑毛对白毛为显性。请回答下列问题:(1)现用多对纯合有角公羊(AA)和纯合无角母羊(aa)杂交,结果如下:公羊母羊P纯合有角纯合无角F1有角无角F2有角无角31有角无角13对上述实验结果的一种合理解释为:在公羊中,AA和Aa基因型决定有角,aa基因型决定无角;在母羊中,_基因型决定有角,_基因型决定无角。(2)为了确定基因B、b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让多对纯合黑毛母羊与纯合白毛公羊交配,子二代中黑毛白毛31,根据这一实验
92、数据无法作出准确判断,还需要补充数据,如统计子二代_,若_,则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3)假设第(1)题中解释成立,且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用多对杂合无角黑毛公羊和杂合有角黑毛母羊杂交,得到足够多的一代,则F1的基因型有_种。让多只纯合无角白毛母羊与F1中成年有角黑毛公羊交配,所得子代中母羊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解析:(1)已知控制有角与无角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用多对纯合有角公羊和纯合无角母羊杂交,所得F1的基因型为Aa,结合题干信息可判断基因型为Aa的公羊表现为有角,基因型为Aa的母羊表现为无角。根据题表实验结果可推测,公羊中AA和Aa基因型决定有角,aa基因型
93、决定无角;母羊中AA基因型决定有角,Aa、aa基因型决定无角。(2)已知黑毛对白毛为显性,让多对纯合黑毛母羊与纯合白毛公羊交配,子二代中黑毛白毛31,仅根据这一实验数据无法作出准确判断,因为无论该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子二代中性状分离比均为黑毛白毛31。若想进一步判断,还需要统计子二代公羊和母羊的性状分离比是否一致,若白色个体全为雄性,或黑色个体中雌性与雄性的数量比为21,则可判断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3)若第(1)题中解释成立,且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杂合无角黑毛公羊的基因型为aaBb,杂合有角黑毛母羊的基因型为AABb,二者杂交所得F1的基因
94、型为AaBB、AaBb和Aabb,共3种。结合分析可知,纯合无角白毛母羊的基因型为aabb,F1中成年有角黑毛公羊的基因型为1/3AaBB、2/3AaBb,纯合无角白毛母羊和F1中成年有角黑毛公羊交配得到F2,F2中母羊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无角黑毛无角白毛21。答案:(1)AAAa 、aa(2)公羊(母羊)性状分离比(公羊和母羊的性状分离比是否一致)白色个体全为雄性(黑色个体中雌性与雄性的数量比为21或毛色性状与性别相关联)(3)3无角黑毛无色白毛2111北方草原上某种鼠的种群中体色有灰色、黑色和褐色三种,由两对具有完全显隐性关系的等位基因M、m和T、t控制。与体色形成有关物质的代谢过程如图,其中
95、基因M控制合成酶1,基因T控制合成酶2,基因t控制合成酶3。甲物质对细胞有害,在体内积累过多会导致小鼠过早死亡,约有半数不能活到成年。根据题干和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表达过程中与酶的合成有关的RNA有_种,它们共同参与的过程是_。(2)基因型为mm的个体呈灰色的原因是不能合成中间产物乙,推测可能的原因:_。写出种群中灰色鼠的基因型_。(3)让两只基因型为MmTt的黑色鼠多次杂交,若M、m和T、t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则后代成年后表现型及比例为_。若后代只有灰色鼠和黑色鼠,且成年后两者的比例为16,则M、m和T、t两对基因的遗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_,请在下图中画出此种情况
96、下两个亲本鼠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竖线表示染色体,可用黑点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点并标明基因),并写出子代成年鼠的基因型及比例_。答案:(1)3翻译(2)m基因不能表达,无法合成酶1(或m基因表达合成的酶无活性,不能催化物质乙的合成)mmTt、mmTT、mmtt(3)黑色褐色灰色932不符合如图所示MMTTMmTtmmtt24112为探究等位基因D(高茎)/d(矮茎)、R(种子圆粒)/r(种子皱粒)、Y(子叶黄色)/y(子叶绿色)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某兴趣小组用纯种豌豆植株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一:矮茎黄色圆粒矮茎绿色皱粒矮茎黄色圆粒矮茎黄色圆粒矮茎黄色皱粒矮茎绿色圆粒矮茎绿色皱
97、粒9331实验二:高茎黄色皱粒矮茎绿色皱粒高茎黄色皱粒高茎黄色皱粒矮茎黄色皱粒高茎绿色皱粒矮茎绿色皱粒9331实验三:高茎绿色皱粒矮茎绿色皱粒高茎绿色皱粒矮茎绿色圆粒矮茎绿色皱粒矮茎绿色圆粒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实验一可得出的结论是_;根据实验二可得出的结论是_;综合三组实验的结果,能否得出“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结论?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2)为进一步探究“三对等位基因是否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请在实验一、二的基础上,利用纯种高茎绿色皱粒豌豆植株和纯种矮茎绿色圆粒豌豆植株设计实验(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实验思路:_;预期结果和结论:_。解析:(1)由实验
98、一得出的结论是等位基因R/r、Y/y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由实验二可得出的结论是等位基因D/d、Y/y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而根据实验三不能得出等位基因D/d、R/r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通过三组实验不能得出“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结论。(2)根据题意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在实验一、二的基础上,利用纯种高茎绿色皱粒豌豆植株(DDyyrr)和纯种矮茎绿色圆粒豌豆植株(ddyyRR)设计实验,进一步探究“三对等位基因是否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思路是让纯种高茎绿色皱粒豌豆植株和纯种矮茎绿色圆粒豌豆植株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F2, 观察并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若F2的表现型及
99、比例为高茎绿色圆粒高茎绿色皱粒矮茎绿色圆粒矮茎绿色皱粒9331,则D/d、R/r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即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绿色皱粒高茎绿色圆粒矮茎绿色圆粒121,则D/d、R/r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即三对等位基因不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或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答案:(1)等位基因R/r、Y/y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D/d、Y/y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能根据实验三不能得出等位基因D/d、R/r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合理即可)(2)让纯种高茎绿色皱粒豌豆植株和纯种矮茎绿色圆粒豌豆植株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F2,观察并统计F2的表现型
100、及比例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绿色圆粒高茎绿色皱粒矮茎绿色圆粒矮茎绿色皱粒9331,则D/d、R/r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即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绿色皱粒高茎绿色圆粒矮茎绿色圆粒121,则D/d、R/r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即三对等位基因不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或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13已知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红叶与绿叶,紫花与白花,高茎与矮茎三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不知道每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以及控制它们基因的位置关系。现选用红叶紫花矮茎的纯合品种作母本,绿叶白花高茎的纯合品种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个体全部表现为红叶紫花高茎
101、。请回答下列问题:(1)欲探究这三对基因的位置关系,将F1自交,收获并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的全部植株_(填“是”或“不是”)都表现为红叶紫花高茎,为什么?_。(2)F1自交后代中红叶紫花高茎植株所占比例为_时,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判断的理由是_。(3)题中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代F1群体中出现一株红叶紫花矮茎的植株甲,为了弄清植株甲出现矮茎是基因突变造成的,还是生长发育过程中环境中个别偶然因素影响造成的,请设计一个实验进行探究。(要求:写出实验方案、预测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解析:(1)用红叶紫花矮茎的纯合品种作母本,绿叶白花高茎的纯合品种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
102、结果F1个体全部表现为红叶紫花高茎,说明红叶、紫花、高茎为显性性状,且F1中三对等位基因都是杂合子,所以F1的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2)若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而每对基因都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因此就每对性状而言自交后代中显性个体均占3/4,这样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时,三对基因自由组合会有红叶紫花高茎植株所占比例为(3/4)327/64。(3)正常情况下F1表现型为红叶紫花高茎,偶然出现的表现型为红叶紫花矮茎的植株甲中,矮茎为隐性性状。如果该矮茎植株的产生是基因突变造成的,则发生了隐性突变,此个体中控制株高这一性状的基因是纯合的,因此让植株甲自交,后代应全为矮茎。如果此
103、矮茎植株的产生是环境中个别偶然因素影响造成的,则其遗传物质不变,控制株高这一性状的基因仍是杂合的,自交后代会出现高茎和矮茎的性状分离,且分离比接近31。答案:(1)不是因为F1中的三对等位基因都是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2)27/64每对基因都遵循分离定律,自交后代显性性状个体所占比例为3/4,只有三对基因自由组合才会出现红花紫叶高茎植株所占比例为27/64(3)让植株甲自交,若其后代全为矮茎,则植株甲出现矮茎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的;若其后代出现高茎和矮茎的性状分离,且分离比接近31,则植株甲出现矮茎是环境因素造成的。14女娄菜(2N46)为雌雄异株植物,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女娄菜茎均
104、为绿色,有人在田间偶尔发现了一株紫茎女娄菜。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利用现有女娄菜为材料,探究女娄菜绿茎与紫茎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实验方案:_。结果预测及结论:_。(2)若绿茎对紫茎为显性,且受等位基因B/b控制,绿茎植株与紫茎植株杂交,F1均表现为绿茎。欲探究B/b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让子一代绿茎自交,子二代绿茎紫茎31,分别统计子二代中雌雄个体中绿茎与紫茎比例。若_,则说明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若_,则说明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3)已知绿茎(B)、紫茎(b),红花(D)、白花(d),椭圆形叶(E)、披针形叶(e)三对等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若纯合绿茎红花椭圆形叶植株与纯合紫
105、茎白花披针形叶植株杂交,子一代均为绿茎红花椭圆形叶植株。子一代自交,子二代中绿茎白花椭圆形叶植株所占比例为9/16,则说明三对基因位于_对同源染色体上。现用绿茎红花椭圆形叶植株(BbDdEe)与紫茎白花披针形叶植株(bbddee)杂交,若后代绿茎红花椭圆形叶绿茎红花披针形叶紫茎白花椭圆形叶紫茎白花披针形叶1111,则_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若后代绿茎红花椭圆形叶绿茎白花披针形叶紫茎红花椭圆形叶紫茎白花披针形叶1111,则_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解析:(1)要判断紫茎和绿茎的显隐性,可选择紫茎和绿茎女娄菜杂交,分析后代的表现型。由题干信息可推测该紫茎女娄菜应由基因突变产生
106、,有可能为隐性突变,也有可能为显性突变。若为隐性突变,由题干信息,女娄菜茎均为绿色,可知该绿茎植物为纯合子,选择绿茎和紫茎的女娄菜杂交,若后代都是绿茎,即可证明绿茎是显性性状;若为显性突变,突变后得到的紫茎植物可能是纯合子或杂合子,选择绿茎与紫茎女娄菜杂交,若后代都为紫茎或既有紫茎也有绿茎,即可判断绿茎为隐性性状,紫茎为显性性状。(2)本题采用假设法进行分析,假设控制茎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为BB、bb,F1的基因型为Bb,F2的基因型为1/4BB、2/4Bb、1/4bb,雌雄个体中都是绿茎紫茎31;假设控制茎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据题干信息,可知亲本绿茎植株的基因型为XBX
107、B、紫茎植株的基因型为XbY,F1的基因型为XBXb、XBY,F2的基因型为XBXB、XBXb、XBY、XbY,满足题干F2中绿茎紫茎31,F2中雌性个体均为绿茎,雄性个体中绿茎紫茎11。(3)据题干信息,纯合绿茎红花椭圆形叶植株与纯合紫茎白花披针形叶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BBDDEE、bbddee,二者杂交所得F1的基因型为BbDdEe,若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F2中绿茎白花椭圆形叶B_ddE_的概率为(3/4)(1/4)(3/4)9/64,而不是9/16,进一步推断可知这三对基因中有两对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三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BbDdEe与bbddee杂交,后代绿茎红
108、花椭圆形叶绿茎红花披针形叶紫茎白花椭圆形叶紫茎白花披针形叶1111,可判断B/b、D/d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若后代中绿茎红花椭圆形叶绿茎白花披针形叶紫茎红花椭圆形叶紫茎白花披针形叶1111,可判断D/d、E/e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答案:(1)用绿茎和紫茎女娄菜杂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如果子一代植株均表现为绿茎,则绿茎为显性;如果子一代植株均表现为紫茎或同时出现紫茎和绿茎,则紫茎为显性(2)雌雄个体中绿茎与紫茎之比均为31雌性个体均为绿茎,雄性个体绿茎紫茎11(3)两B/b、D/dD/d、E/e15据报道,某种“海水稻”具有耐盐性,其灌溉用水可以使用半咸水,能节约淡水资
109、源。控制水稻的耐盐性和不耐盐性的基因组成有两种可能,据此提出两种假设。假设一,水稻的耐盐性是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假设二,水稻的耐盐性是由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其耐盐性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表:假设假设一假设二可能表现型耐盐不耐盐耐盐不耐盐基因型类型A_A_bb、aaB_、aabb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所提供的假设,推测表中分别为_、_。(2)若该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以耐盐杂合品种为亲本,至少需要连续进行_次自交,可培育筛选得到耐盐纯合体。(3)若假设二成立,现提供“纯种不耐盐”水稻植株若干作为亲本进行实验验证,其中不
110、能选为实验材料的是基因型为_的植株,理由是_。解析:(1)若水稻的耐盐性由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_表现为耐盐,则aa表现为不耐盐。若水稻的耐盐性由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不耐盐植株的基因组成为A_bb、aaB_、aabb,则基因型为A_B_的个体表现为耐盐。(2)若该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Aa的亲本自交,得到的F1的基因型为AA、Aa和aa,F1再进行一次自交才能筛选出基因型为AA的个体。(3)若假设二成立,纯合不耐盐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只有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才能获得基因型为AaBb的耐盐植株,
111、不能用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作为实验材料。答案:(1)aaA_B_(2)两(或二)(3)aabb据表,纯合不耐盐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三种,其中只有当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才可获得基因型为AaBb的耐盐植株或从结果分析,aabb与任何亲本杂交,都不能得到耐盐植株/只有AAbb与aaBB杂交才能得到耐盐植株(A_B_)16下图为雄果蝇染色体组成及X、Y染色体各区段示意图。位于果蝇号染色体上的裂翅基因(D)对正常翅基因(d)为显性,裂翅基因纯合致死。假定每对亲本产生的子代总数相等且足够多,请回答下列问题:(1)一对裂翅果蝇交配产生的子代数目,是一对正
112、常翅果蝇交配产生子代数目的_;将多只裂翅和正常翅果蝇放入饲养瓶中,随机交配多代,子代裂翅比例将会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2)为保存该致死基因,摩尔根的学生想出了一个巧妙的方法:用另一致死基因来“平衡”。黏胶眼基因(G)和正常眼基因(g)是位于号染色体上的另一对等位基因,黏胶眼基因纯合致死。现有裂翅正常眼、正常翅黏胶眼、正常翅正常眼三种果蝇品系,应选择品系_(填序号)交配,在F1中选出表现型为裂翅黏胶眼的果蝇并相互交配,F2中裂翅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不考虑交叉互换和突变)。(3)果蝇的腿部有斑纹对无斑纹是显性,由性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纯合雌雄果蝇若干,欲通过杂交实验确定
113、该对基因位于1区段还是2区段,请写出最简便的杂交方案及预期结果。杂交方案:_。预期结果:若_,则该对基因位于1区段;若_,则该对基因位于2区段。解析:(1)根据题干信息,裂翅对正常翅为显性,裂翅基因纯合致死,可知裂翅果蝇的基因型为Dd,裂翅果蝇(Dd)杂交后代中DD致死。而正常翅果蝇(dd)杂交,后代全部成活,因此一对裂翅果蝇交配产生的子代数目是一对正常翅果蝇交配产生子代数目的3/4。裂翅果蝇的基因型为Dd,正常翅果蝇的基因型为dd,将多只裂翅果蝇与正常翅果蝇同时放入饲养瓶中,随机交配产生的子代中DD致死,导致后代裂翅基因频率下降,裂翅个体所占比例下降。(2)据题中信息,黏胶眼基因纯合致死,因
114、此裂翅正常眼果蝇的基因型为Ddgg,正常翅黏胶眼果蝇的基因型为ddGg,正常翅正常眼果蝇的基因型为ddgg,因此若要从F1中选出表现型为裂翅黏胶眼(DdGg)的果蝇并相互交配,应选择品系和交配,才能产生满足条件的裂翅黏胶眼果蝇,F1中裂翅黏胶眼果蝇相互交配,其产生的配子为Dg、dG,F2的基因型为1/4DDgg、2/4DdGg、1/4ddGG,其中DDgg和ddGG致死,只有DdGg存活,因此F2中裂翅果蝇所占的比例为100%。(3)设控制腿部有无斑纹性状受等位基因E、e控制。要判断控制腿部有斑纹和无斑纹基因是位于1区段,还是位于2区段,最简便的杂交方案是选择“雌隐”“雄显”杂交,即选择腿部无
115、斑纹的雌果蝇与纯合的腿部有斑纹的雄果蝇杂交。若该对基因位于2区段,XeXeXEYXEXe(腿部有斑纹雌果蝇)、XeY(腿部无斑纹雄果蝇);若该对基因位于1区段,XeXeXEYEXEXe(腿部有斑纹雌果蝇)、XeYE(腿部有斑纹雄果蝇)。答案:(1)3/4(或75%)降低(2)100%(或1)(3)让腿部无斑纹的雌果蝇与纯合的腿部有斑纹的雄果蝇杂交,观察子代雌雄(或雄)果蝇腿部有无斑纹子代雌雄(或雄)果蝇均为腿部有斑纹子代雌果蝇均为腿部有斑纹,雄果蝇均为腿部无斑纹(或子代雄果蝇均为腿部无斑纹)17将一只无眼灰体雌果蝇与一只有眼灰体雄果蝇杂交(不考虑相关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表:
116、眼性别灰体黑檀体1/2有眼雌雄11雌31雄311/2无眼雌雄11雌31雄31(1)根据上述杂交结果,_(填“能”或“不能”)判断控制果蝇灰体/黑檀体性状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判断的理由是_。(2)根据上述杂交结果,可以判断果蝇无眼性状一定不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3)某同学以上述果蝇为实验材料,设计只用一个杂交组合实验来判断控制果蝇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的显隐性关系和基因的位置。实验思路:让上述实验中的子代无眼雌果蝇与无眼雄果蝇杂交,统计后代的表现型。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若后代中有眼只在雄果蝇中出现,则无眼基因_;若后代雌雄果蝇中都有无眼和有眼出现
117、,则无眼基因_;若后代中雌雄果蝇全为无眼,则无眼基因_。解析:(1)根据两灰体果蝇杂交,后代中出现了黑檀体,说明灰体对黑檀体为显性。假设控制灰体和黑檀体的基因分别为B和b,如果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XBXb、XBY,则后代中只有雄果蝇才能出现黑檀体,进一步推测可知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2)无眼雌果蝇与有眼雄果蝇杂交,如果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无眼为隐性性状,则后代中的有眼全为雌果蝇,无眼全为雄果蝇,与题中结果不符,因此,无眼性状一定不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性状。(3)如果控制有眼和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无眼对有眼为显性;如果控制有眼和无眼性状的
118、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无法确定。假设控制有眼和无眼的基因为A、a。若控制有眼和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题表中的无眼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XAXa、XAY,二者的杂交后代中有眼性状只在雄果蝇中出现。若控制有眼和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无眼基因为显性基因,则题表中的无眼雌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Aa,二者的杂交后代中雌雄果蝇都有有眼和无眼。若控制有眼和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无眼基因为隐性基因,则题表中的无眼雌雄果蝇杂交的后代均为无眼。答案:(1)能如果控制果蝇灰体/黑檀体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后代雌果蝇不会出现黑檀体(黑檀体果蝇都是雄果蝇),因
119、此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2)隐性(3)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隐性18已知果蝇灰身(A)和黑身(a),直毛(B)和分叉毛(b)各为一对相对性状,A与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与b基因位置未知。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让一只灰身分叉毛雌蝇与一只灰身直毛雄蝇杂交,发现子一代中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身直毛灰身分叉毛黑身直毛黑身分叉毛3311。(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_(填“能”或“不能”)确定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还不足以确定B与b基因的位置。请你以现有的亲本及F1果蝇为材料,继续研究以确定B与b基因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雌果蝇
120、一旦交配过,再次交配变得困难。根据以上信息,写出两种可行方案,并预期实验结果(若为杂交实验,只能进行一次杂交)。方案一:_。预期:若_,则B与b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方案二:_。预期:若_,则B与b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3)果蝇的细眼(E)和粗眼(e)也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纯种的细眼果蝇和粗眼果蝇(雌雄若干),选择_进行一次杂交实验,若F1_,则可判断E、e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或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而不在X、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继续通过一次杂交实验,探究E、e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常染色体上,预测子代的结果并得出结论。杂交方案:_。预测结果及结论:_。解析:(1)只有位于
121、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而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灰身分叉毛雌蝇与灰身直毛雄蝇杂交,若A/a和B/b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子代只能有三种表现型,这与实验结果不符,因此根据题中实验结果可以确定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方案一:若B与b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相关基因型分别是XbXb(分叉毛雌蝇)、XBY(直毛雄蝇),子代的表现型分别是直毛雌蝇(XBXb)和分叉毛雄蝇(XbY); 若B与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Bb()和bb(),子代雌雄果蝇均表现为直毛分叉毛11,因此可通过统计F1中雌
122、蝇、雄蝇的表现型来确定B与b基因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方案二:若B与b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的相关基因型分别是XbXb(分叉毛雌蝇)、XBY (直毛雄蝇),子代的表现型分别是直毛雌蝇(XBXb)和分叉毛雄蝇(XbY),让亲本的直毛雄蝇(XBY)与F1中直毛雌蝇(XBXb)交配,后代雌蝇均为直毛,雄蝇一半为直毛一直为分叉毛;若B与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Bb()和bb(),子代雌雄果蝇均表现为直毛分叉毛11,让亲本的直毛雄蝇(Bb)与F1中直毛雌蝇(Bb)交配,后代雌雄果蝇均表现为直毛分叉毛31,因此可通过让亲本的直毛雄蝇与F1中直毛雌蝇交配,统计子代雌
123、雄果蝇表现型及比例来确定B与b基因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3)根据题中信息仅用一次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哪种染色体上,应选择表现隐性性状的雌性与表现显性性状的雄性纯合子杂交,即选择粗眼雌蝇和细眼雄蝇杂交。如果E、e基因在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亲本基因型为XeXeXEY,则子代中雌果蝇全为细眼,雄果蝇全为粗眼;如果E、e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或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亲本基因型为eeEE或XeXeXEYE,则子代中无论雌雄全为细眼。如果进一步探究E、e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可选择F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结果与结论详见答案。答案:(1)能(2)统计F1中雌蝇、雄蝇的表现型雌蝇表现为直毛,雄蝇表现为分叉毛亲本的直毛雄蝇与F1中直毛雌蝇交配后代雌蝇均为直毛,雄蝇一半为直毛一半为分叉毛(3)粗眼雌蝇和细眼雄蝇无论雌雄均为细眼F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F1中雄果蝇和粗眼雌果蝇杂交)若后代雌雄均有细眼、粗眼,则E、e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后代雌果蝇出现细眼和粗眼,雄果蝇均为细眼,则E、e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若后代雌雄均有细眼、粗眼,则E、e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后代雌果蝇均为粗眼,雄果蝇均为细眼,则E、e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