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高考语文作文热点速递 热点3 模仿屈原投江引争议素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36053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语文作文热点速递 热点3 模仿屈原投江引争议素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0高考语文作文热点速递 热点3 模仿屈原投江引争议素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0高考语文作文热点速递 热点3 模仿屈原投江引争议素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0高考语文作文热点速递 热点3 模仿屈原投江引争议素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热点3:模仿屈原投江引争议热点速递端午节当日,一男子模仿屈原投江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只见一名身着传统服饰的男子站在河边石墩上,念念有词,然后张开双臂,身体前倾,直接落入了河中。男子没有挣扎,黑色的衣服在泛黄的河面上飘动,六七秒后才起身,用手抹去脸上的水,望向岸上。这段视频当天引来极大关注,一度登上网络热搜。有市民认为,传统节日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祭典先人应该更诚恳一点。更有人指责其哗众取宠,为的是博取关注,获取流量。当事人贾先生表示:2017年西昌电视台需要拍摄一个屈原跳江的素材,找到他。今年还没到端午节,就有很多人问他今年跳不跳海河,他就在朋友圈里征求意见,说如果半小时之内有200个赞,就马

2、上跳给大家看,结果十分钟就200多个赞。思路提示1.从模仿者的角度立意。传统节日必然蕴含有传统文化,纪念屈原最根本的应当是聚焦于屈原的爱国、为民、求真、向善的民族精神,传承和弘扬爱国爱民的文化意涵,最现实的做法就是要实实在在地爱岗敬业、创新奉献、做出一流业绩。模仿屈原投江,哗众取宠,东施效颦,将端午文化浅俗化,扭曲了文化传承,值不得提倡。2.从围观者的角度立意。贾先生模仿屈原投江其实也是在满足一些好奇的欲望,有人“围观”,才有人“上演”。这些围观者,其实就是鲁迅曾经批评过的看客。他们缺少积极的自我意识,不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找不到生活的目标和意义,常常寻找身边值得起哄打发时间的人和事,加入围观群

3、体正表现出了他们内心的极度空虚。3.从批评者的角度立意。贾先生模仿屈原投江,立即引来市民的口诛笔伐。批评者有批评的权力,就像贾治勇有模仿屈原投江的权力一样。但是我们必须知道,允许多元化的声音和表达方式存在,恰恰会丰富传统文化的形式和内涵,有利于增强传统文化的活力,对于贾先生模仿屈原投江的做法可以一笑了之,不必上纲上线,过度解读。立意参考常规视角:把握节日意涵,拒绝买椟还珠;去哗众取宠之心,增实事求是之意;敬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恶搞民族偶像,就是亵渎历史;循常规,走正道,拒绝极端行为。核心视角:做自觉公民,不当看客;围观,曾经的民族痼疾;增强自我意识,提升国民素质;不纵恶,不作恶,做模范公

4、民;与人为善,将心比心。创新视角:多点文化自信,少点大惊小怪;允许异端,方显强大;创新形式,增强传统文化的活力;尊重个性表达,丰富传统文化;捍卫自身权利,尊重他人选择。精彩片段传统文化不容肢解和扭曲屈原是民族的骄傲,他已经成为民族的文化符号,其核心爱国、为民、求真、向善,屈原投江就是这种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贾先生取其投江的外在形式,舍弃屈原文化的内核,将屈原所代表的民族精神归结一个“死”,这实在是对屈原的低俗化理解,严重地扭曲了屈原文化和端午文化。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身份证明,是民族内在的灵魂和血脉,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是中华儿女携手发展的共同的精神家园。对于民族文化必须永怀虔诚、

5、敬畏之心,容不得任何肢解、扭曲传统文化的行为,否则,我们就将失去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中华儿女就将失去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看客无心,看客无聊贾治勇之所以年复一年模仿屈原投江,是原因有观众,观众希望有人投江给他们看,正是这些看客的“需求”,鼓励了贾治勇的表演。鲁迅对看客现象有过深入的研究,他说中国人缺少坚定信仰,我们的民族就是一个“颇有做戏气味的民族”,一切真实的思想与话语都落入戏场,变成了供看客鉴赏的“表演”。这些“鼓励”贾治勇投江的人,不正是现代看客吗?一切都不过是演戏而已,屈原当年是“演戏”,贾治勇模仿屈原投江也是“演戏”,哪里有什么爱国、为民,他们也根本没有想要从贾治勇的举动里获

6、取什么精神力量,不过是满足一下好奇,打发一下无聊而已。绝对纯洁未必是好事情模仿屈原投江未必是多大坏事情,一未害人,二不违法,至少它对屈原是肯定的,它在形象地提醒人们不该忘记屈原。其实,传统文化没有那么脆弱,不是几个人的不当“表演”就能扼杀它的强大的生命力。相反,文化需要包容,需要多元,需要各种表达方式和传递方式,即便是那些不尽如人意的文化表达,也可以丰富传统文化的形式和内涵,有利于增强传统文化的活力。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烹调如此,文化也是这样。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绝对纯洁未必是好事情,人为地禁绝异端只会扼杀文化的生命力。精美例文恶搞是对历史的亵

7、渎端午期间,某男子模仿屈原投江,视频在网上流传,引发市民不满,纷纷指责其哗众取宠。其实,这样的视频前几年就出现过:“为纪念端午,武汉网友们模仿屈原跳江”,视频中屈原投江的情节被换成了跳蹦极。两者被人吹捧为行为艺术,其实这根本不是什么艺术,不过是恶搞历史吧了。何为恶搞?恶搞,原意指出于恶意的搞笑,现在指在已有资源基础上进行改编,塞进各种搞笑犯贫元素,原来的格调和气氛大变。恶搞首先由日本的游戏界传入台湾,成为台湾BBS网络上一种特殊的现象,这种现象再经由网络传到香港,继而传到内地。近些年恶搞文化十分盛行。沙家浜被演义为“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之间的故事”,抗日英雄阿庆嫂被塑造成“潘金莲;小英雄潘冬子摇

8、身一变,成了一个整日做明星梦的“富家子弟”,潘冬子与胡汉三之间的阶级斗争被恶搞成“参赛歌手”与“评委”之间的脑筋急转弯游戏。颠倒历史,嘲弄高尚,胡编乱造,深受人们喜爱的经典历史人物和深受崇拜的英雄人物形象,则在媳笑怒骂中灰飞烟灭,荡然无存。恶搞文化盛行,中学生也不甘寂寞。课本中正在仰天沉思的杜甫插图被高中生们涂鸦成各种形象:端着狙击枪凝视远方的,跟美女翩翩起舞的,穿着运动服打篮球的,坐在桌前切西瓜的,不一而足,应有尽有。杜甫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精神之光,如此恶搞杜甫,丑化杜甫形象,其浅薄和低俗可见一斑。我们需要娱乐,不能成天一本正经地活着,但是文化不能不恪守民族底线,不能没有精神之光。历史表达当然

9、可以丰富多彩,脱下沉重的外衣,换上轻盈的步伐,是社会进步、思想解放的表现。但是,调侃历史,恶搞历史,以消费历史代替认识历史,以娱乐历史代替思考历史,那样历史就成了一个个笑料。一切都可以被恶搞,一切都可以被消费,无所谓真相,无所谓真理,是非成败、高尚卑劣都不过尔尔,既然如此,还有什么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而言呢!当历史仅归于娱乐之时,也就是社会的价值底座和人们的精神信仰瓦解之日。为什么这些年恶搞文化盛行?原因很多,传统叙事模式的呆板,商业文化的误导,都难脱其责。而国民素质下滑,敬畏之心缺失,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人们心头消失,拿不出高尚、高雅和高洁,不恶搞又能搞什么呢?无聊生恶搞,恶搞促无聊,相辅相成,愈演愈烈。历史是昨天的现实,敬畏历史,就是捍卫良知。人当活在意义的追寻里,娱乐无妨,但要当心被无聊的娱乐消解了灵魂。名师点评文章先叙述两起“模仿屈原投江”事件,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不是行为艺术,而是恶搞历史。接着解释恶搞的含义即来源,从国际背景下阐释恶搞文化的实质,然后结合恶搞红色传统文化、恶搞杜甫,阐释国内恶搞文化的泛滥,分析其社会危害及根源;最后归结论点照应标题。文章针对恶搞现象,紧扣乏娱乐化进行论述,独具慧眼,高屋建瓴,颇有时代感和现实针对性。全文论述集中,层次清晰,层层深入,颇有逻辑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