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7年全国百校联盟高考最后一卷历 史(第一模拟)【命题报告】本套试卷是依据2007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在充分研究了近年来高考试卷体现的命题趋势的基础上,围绕目前高考备考的重点、难点而命制的。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以能力立意,坚持基础知识与能力并重。在能力的考查上,涉及到大纲的各项能力要求,非选择题突出考查对各种材料信息的解读和概括问题的能力;从知识上,突出考查主干知识试卷做到了容易题、中等题和难度题分布适中,以中等难度的题为主。 第二,以文明史范式指导试题的命制,突出新课标的理念、试题的设计有意引导考生从人类文明史(物质文明史、政治文明史、精神文明史)演进的视角解读历史,用文明史的观点
2、去认识、分析、理解问题。 第三,以隐性介入的方式反映社会热点问题:。本套试题中除了对长效社会热点,如建立和谐社会(关注民生)、和平崛起、祖国统一、科教兴国等有所涉及外,还考查了周年热点问题,如香港回归十周年等。试题力图通过内涵领悟来反映社会热点问题,从而实现对历史学科知识的考查。将历史与考生生活、社会热点有机结合,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点上考查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以人
3、为本,关注民生”是古往今来安国兴邦的基本经验;回答1-4题;1下列言论能体现民本思想的是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 兼相爱,交相利 A B C D1B 【解析】 、分别是孔子和孟子的主张,是墨子的主张,三者都具有民本思想。是法家的思想,主张严刑峻法,对人民实行镇压,有悖于民本思想。2下列中国占代重要的历史现象中,体现了“关注民生”政策取向的是 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唐朝完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A D C D2c 【解析】、明显体现了对民生问题的关注,而是秦朝在教育方面实行的专制措施
4、,是元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不能体现出对民生问题的关注。3唐朝的两税法和清朝的摊丁入亩都曾起到减轻农民负担的作用,共同的原因主要是 A纳银代役的规定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B。废除了延续一千多年的人头税 C以田地的多少作为主要征税标准 D扩大了税源,相对减轻丁农民的负担3C 【解析】 税赋的轻重关键取决于征税的标准,以田地的多少来征税, 对少地的农民就能起到减轻负担的作用。4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为解决民生问题、促进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所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B稳定物价,统财经C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D“放宽政策”、“休养生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D 【解析】题干隐含
5、的时间限制条件是“19491952年”,D项虽属于国家关注民生,解决民生问题的重大举措,但明显不在此时间范围内。 文物是重要的历史资料,是文明演进的见证:回答5-8题:5从对下列文物的比较中,能够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天文学的发展 法律制度的发展 文字的发展和演变 书写材料的发展和进步 A. B C D6对下列文物的叙述,正确的是图一反映了秦汉时期人们对音乐歌舞的喜爱 图二可作为唐朝和非洲已有交往的证明图三的历史价值主要在于反映了指南针的发明 图四所示艺术盛行的朝代是元朝A B C D7下列对右图中文物的说明正确的是 是西藏政府的权力象征 用于确定达赖、班禅的继承人 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登
6、峰造极的象征 与其相关的制度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达赖、班禅转世的监督 A B C D8右图文物是“义和团长新镇北街坎字团防总局虎头牌”,牌中有“义和天心同保大清,“皇恩嘉义召入神京”等文字,对此文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出现的年代是1900年 反映出义和团运动的局限性 是奉光绪皇帝旨意颁发给义和团的 反映出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招抚”和利用A. BC D中国近代史上,在追求经济近代化的同时,也经历了一个政治近代化的过程。回答912题。9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中立党在政治上主张实行 A君主专制 B共和制
7、C君主立宪制 D联邦制10在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过程中,具有实质性意义的重要一步是 A百日维新 B预备立宪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11“吾人于共和政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这种情景的出现最早可能始于 A.清政府百日维新后 B清政府实行“新政”后 C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D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220世纪40年代末,中共对革命胜利后中国社会的构想是 A由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 B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C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 D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20世纪,中国经历了大国的耻辱、新生、崛起的历程。回答1316题。131840年以来,列
8、强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备受屈辱,都城也几度遭列强攻占。下列侵华战争中,中国都城曾被攻占的有 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A. B C D,14“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一场爱国运动像火山一样爆发了。下列口号不是在这场运动中提出的是 A“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废除二十一条”15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于中华民族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具体表现在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大大增强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鼓舞了被压迫、遭侵略的国家进行
9、民族解放战争的信心和勇气 A B C D16“国耻烟消两制统,中华儿女显风骚。”令诗中“中华儿女显风骚”的事件得以实现的因素包括“一国两制”的构想 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 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A. B C D工业革命直接导致了人类从古代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实现,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回答17-20题。17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这里所说的“革命”具体是指 A.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 B人类社会进人蒸汽时代 C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 D造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18下列对法国工业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A.法兰西帝国极盛
10、时期工业革命进程加快B能够成为仅次于英国的工业国家主要得益于资本投入大C采用和推广机器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方法,推动了机器的普及D工业劳动力相对缺乏,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工业革命发展的进程1919世纪中期,美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第四号工业强国。但在1860年,一位资深经济观察家却说:“我们本来应当做得更好。”这位经济观察家发出这样的感叹主要针对的应是 西进运动使印第安人遭到血腥屠杀 原料大批销往英国 从英国输入大量工业品 奴隶数量的扩充和奴隶制在西部的扩展 A B C D20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政治领域产生了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即社会主义运动、民族主义运动和自由资本主义。以下属于其中主流的事件
11、是A.最后的战斗 B“解放”农奴 C“大政奉还” D英国殖民军队进攻德里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回答2123题。21有学者认为,从1492年哥伦布远航美洲使东西两半球会合之日起,全球化进程已经开始了;导致全球化进程开始的根本原因是 A.政治因素 B经济因素 C宗教因素 D技术因素22下列组织最能体现经济全球化特征的是 AAPEC BEU CWTO DNAFTA23面对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迅速发展,中国政府的重大举措是 A.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B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开始提出和阐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2、体制 在各国的现代化过程中,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回答2425题。24拿破仑建立公立中学和法兰西大学与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创办新式学校的主要共同目的是 A.为发展资本主义培养人才 B加强中央集权 C.稳定政局 D改造封建文化25曾长期担任新加坡总理的李光耀在1982年的一次演说中说:“新加坡能够成功,是因为我们了解人才是成功的最重要的关键。”下列能验证李光耀的观点的是新加坡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新加坡重视道德教育 70年代末,新加坡的科技人员比50年代初增加了十几倍 新加坡科技人员设计的计算机程序占领了欧美相当一部分市场 A. B C D第卷(非选择题 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
13、分。26(12分)观察下面两幅地图,回答问题。(1)概括图一和图二各自反映的当时政治局势的特征。(4分)(2)从政治的角度分析导致图一政治局势形成的原因!(4分)(3)比较图一、图二,指出其变化反映了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4)图二中的政权是如何加强对西南和东南边疆地区管辖的?(2分)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通商者,天地自然之理,人之所藉以自存也:故言理财之学者,当并国之差别限界而无之: 梁启超(史记货殖列传)今义 材料二 “生产之要素三:曰土地,曰劳力,曰资本。我国土地劳力皆胜居优,惟苦乏资本:故利用外贸,诚为中国今日生计政策之最妙法门。”(外资)“用之于生产者,往
14、往食外资之利;用之于不生产者,势必蒙外资之害。” 梁启超利用外资与消费外资之辩 材料三 张謇十分重视农业的改革,他向朝廷奏请开办农会时说“凡有国家者,立国之本不在兵也,立国之本不在商也,在乎工与农,而农为尤要。盖农不生则工无所作,工不作则商无所鬻。”“天下之大本在农,今日之先务在商,不商则农无所输之功。” 中国近代经济史。 材料四 张謇在九录中说:“至于铁矿需本(资金)尤重,非用开放主义,无可措手、但使条约正当,权限分明。既籍以发展地质之蕴藏,又可赡贫民之生活。” 中国近代经济史 (1)根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的经济思想。(4分) (2)根据材料四、五概括张謇的经济思想。(6分) (3)你认为他
15、们的主张在当今我国的经济建设中有哪些可以借鉴?(2分)28(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31940年苏联经济发展情况表产品单位1913年1928年 1940年生铁百万吨4233150 钢百万吨4243183煤炭百万吨291355166石油百万吨921173l电力十亿千瓦时2548谷物百万吨808273955毛织物百万米9587120皮鞋百万双283670苏联兴亡史 材料二 20世纪8090年代苏联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统计表 年份1881-1985年1986-1988年1989年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 32282454 苏联兴亡和社会主义革命前景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以
16、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中国经济在过去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保持年均9以上的高速度,创造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刷新了世界纪录。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2(1)据材料一,说明苏联19281940年经济发展的大体趋向,并简析其政策原因。(3分)(2)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经济在1928年以后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3分)(3)据材料二,概括说明苏联这一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变化趋势。导致这种发展趋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4)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这一时期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3分)29(14分)中、美、日三国是环太平洋地区的三个重要国家,近代以
17、来经历了崛起和正在崛起的历程。回答下列问题。 (1)概述美国崛起的主要过程并分析其崛起的原因。(9分) (2)日本在近代崛起的主要途径和采取这种途径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3)你认为,今天中华民族的崛起应走什么样的崛起之路?(2分)2007年全国百校联盟高考最后一卷(一)参考答案与解析热点梳理与押题预测复习中需要关注的现实热点问题:和谐社会的构建(关注民生);大国崛起问题(中国的和平崛起);“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西部开发(青藏铁路的开通);以法治国、以德治国、科教兴国;祖国统一;环太平洋地区;朝核问题;周年热点问题。测试评价与备考策略本套试题力图通过内涵领悟来反映社会热点问题
18、,注意了热点问题和历史知识点的有机链接。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选择题的第1组是对以上热点中第1、3个热点问题的考查;选择题第4组及非选择题第29题则是对第2个热点问题的考查;选择题第3组及选择题第7组是对第5个热点问题的历史链接;而选择题第7题及选择题第16题则分别是对第4、8个热点的预测。本套试卷具有适宜的难度和较高的区分度,整体难度与2006高考试题基本相当,适于进行押题训练:从测试的结果来看,可以看出学生对主干知识的把握已经比较扎实,但还需要在今后的复习中加强练习,达到知识的活学活用。练习是掌握知识、提高学科能力的必经过程。如何使练习发挥最高的效率呢?笔者认为,在
19、高考复习后期的练习中一定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纠“三错”。 同学们做练习或多或少地总要出错,出现的错误就历史学科来说可归纳为三类:一是知识识记性错误;二是知识理解性错误;三是审题、解题方法错误。每次练习后,同学们都应该有意识地对自己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归类,看哪些是由知识记忆不准导致的,哪些是因未能对知识深刻理解造成的,哪些是由审题不清、方法不当而造成的。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去解决、去矫正:每次练习、考试都获得满分是不现实的,但我们应给自己定下这样一个目标:每一次练习、考试后要对自己出现的各种错误进行纠正,做到“考后一百分”。 二、达“三知”。 所谓“三知”,即对所做的练习都要知其然(正确的
20、答案是什么),知其所以然(该答案的正确原因是什么),还要知其所以不然(自己解答错误的原因和该题错误选项的错因)。一般同学在练习、考试后都能注意做到“知其然”,对于“知其所以然”和“知其所以不然”就不太上心了,而这恰恰是提高练习效率的关键:如能做到达“三知”,做一个练习就能激活一串知识点,并能较快地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三、忌“三贪”。“三贪”指的是练习中的贪多、贪难、贪新。一般同学都会拥有大量资料,导致许多同学课下埋头于题海之中,接近高考了还在千方百计地搜集一些盲目求新求异的试题,对于其中的一些难怪题目也不惜时间地钻牛角尖,这样的练习效率其实很低、正确的方法是:越接近高考越要做精选试
21、题,试题练习应以中等难度的题目为主,以“经典试题”为主,包括近几年的高考题,这些题今年高考虽不可能再考,但它在能力训练方面的作用是别的题目无法相比的。【参考答案】1B 【解析】 、分别是孔子和孟子的主张,是墨子的主张,三者都具有民本思想。是法家的思想,主张严刑峻法,对人民实行镇压,有悖于民本思想。2c 【解析】、明显体现了对民生问题的关注,而是秦朝在教育方面实行的专制措施,是元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不能体现出对民生问题的关注。3C 【解析】 税赋的轻重关键取决于征税的标准,以田地的多少来征税, 对少地的农民就能起到减轻负担的作用。4D 【解析】题干隐含的时间限制条件是“19491952年”,D
22、项虽属于国家关注民生,解决民生问题的重大举措,但明显不在此时间范围内。5B 【解析】 比较三个文物,可以得出“书写材料的发展和进步”及“文字的发展和演变”的信息。记有日食的甲骨文、秦律确实分别反映了当时的天文学成就和法律制度,但各自与另外两个文物无此方面的可比性,无法说明“发展”。6C 【解析】 四幅图片均选自于课本(图三、图四是课本正文前的彩色图片),审题时应注意从文物的文字说明中获取信息,再调动运用所学知识从文物反映的年代、特征去分析判断。7B 【解析】 此文物是乾隆帝颁赐给西藏地方政府的金瓶,此文物的用途是确定达赖、班禅的继承人;乾隆年间建立的金瓶掣签制度,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达赖、班禅转世
23、的监督和任授权力。8C 【解析】由虎头牌中的文字“召入神京”联系义和团进京的时间,可知出现的时间应是1900年;此时光绪帝已被囚禁,不可能颁旨给义和团,由此排除。9C 【解析】由题干材料“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可判断文中中立党指的是维新派,他们在政治上主张通过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10C 【解析】 题干强调的是实质性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过程中具有实质性意义的重要一步。11C 【解析】从“共和政体之下”判断C、D两项符合,从“最早”一词判断应选C项。12D 【解析】 本题实际上是对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内容的考查,毛泽东在这次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提出了“中国
24、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13C 【解析】甲午中日战争在中国的战场集中在渤海、黄海附近地区,但北京并没有被攻占。而其他三次战争中列强分别攻占过中国当时的都城北京或南京。14A 【解析】 由题干可判断这场运动指的是五四运动、“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是在一二九运动中提出的口号15B 【解析】 是对于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的表现,是对于世界文明进步的意义的表现。16C 【解析】从时间和诗句中的“两制统”,可判断出这一事件指的是1997年香港回归:都是香港得以回归的因素,17A 【解析】本题是对工业革命概念的考查,B、C、D三项是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18D 【解析】
25、法国从19世纪20年代起工业革命进程加快,而法兰西帝国极盛时期是在1810年左右,A项错误;法国工业资本相对缺乏,B项错误;C项是美国工业革命的内容。19B 【解析】结合美国内战的背景,调动运用课本知识,可排除含的组合。是西进运动的消极影响,但对于美国经济的发展而言,西进运动起到丁关键的推动作用,它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和原料产地,为美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20B 【解析】 三股进步潮流的主流是自由资本主义,要求通过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资本主义:B反映的是俄国1861年改革,符合题意;A、D反映的是另外两股潮流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主义运动;C反映的
26、是明治维新前幕府表面上同意奉还政权的事件。21B 【解析】 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分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等经济因素是根本原因。22C 【解析】 A、B、D分别是亚太经合组织、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都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表现,相比而言,世界贸易组织最能体现经济全球化的特征,故选C。23D 【解析】 从题干时间90年代”即可判断A、B、C不符合题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提出的。24A 【解析】拿破仑建立公立中学和法兰西大学与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创办新式学校的主要共同目的是为发展资本主义培养人才,以适应时代潮流。 25B 【解析】李光耀的话强调的是新加坡在经济
27、发展过程中注重了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正体现了这一点:、是印度在培养科技人才方面的成就,应排除。26【解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地图和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答有关问题的能力。回答第(1)问,要正确分析两幅地图,根据图中的文字等信息,概括两幅地图各自反映的政治局势的特征;第(3)问在第(1)问的基础上进行对比,概括表述即可。第(2)、(4)问主要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本题对培养和加强学生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和地区分裂的观念具有较强的作用:试题答案 (1)图一是南宋与金、西夏对峙:(2分)图二是元朝统一全国。(2分)(2)北宋后期,女真族兴起,建立金政权:先后灭辽、北宋。南宋建立
28、后,偏安东南。南宋虽进行抗金斗争,但终因投降派占上风,与金签订“绍兴和议”,形成对峙局面,南宋对金称臣:(每点2分,共4分)(3)趋势:由民族政权对峙到走向统一。(2分)(4)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设澎湖巡检司,加强对琉球(台湾)的管辖。(每点2分,共4分) 知识拓展 实行文科综合考试以来,历史地图已经成为考查历史学科内综合以及跨学科综合能力的重要载体,在高考前的复习中应重视对历史地图的复习。对历史地图中的“疆域图”应重点把握的是疆域四至、相邻国家或政权、都城、中央和地方行政区划等。对中国历代疆域图的综合分析应把主题放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上,从历代疆域变化、都城变化、周边少数民族的演
29、变、中央政权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各族人民在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经济中心的演变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由此深刻领会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等。27解题思路 本题是一道典型的材料解析题,所引材料是关于近代史上两位重要历史人物,属于对教材知识的拓展。第(1)、(2)问应主要从材料本身入手,读懂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概括作答;第(3)问属开放性设问,但要注意密切联系现实,言之成理。【试题答案】 (1)发展商业;引进外资用于工业生产:(每点 2分,共4分)(2)以农为本,大力发展农业,以适应机器工业对原料的需要; 鼓励发展工商业;引进外资,以发展本国经济。(每点2分,共 6分)(3)重视农业
30、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积极引进外资等。(每点1分,共2分)知识拓展1 梁启超、张謇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经济思想的来源: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早期维新派发展商业,保护本国经济的思想;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学、经济学。28解题思路 本题前三问解答的关键是对两则图表材料的正确分析,首先要对静态的数据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分析出变化的趋势和存在的问题,原因的分析则须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第三则材料选自新课标教材,不难读懂,构思应从宏观角度出发;【试题答案】(1)趋势:经济高速发展:(分)原因: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政策,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2分)(2)基础工业与重工业发展较快,(1分)
31、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相对缓慢,(1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1分)(3)变化趋势:国民经济生产的增长率逐年下降,直至呈现负增长(2分)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分)(4)主要因素: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国科技水平显著提高;中国国内社会环境的安定以及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等:(每点1分,共3分)知识拓展 中苏社会主义建设一成一败的启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声力的发展;只作一些局部调整而不从根本上变革的改革是难以成功的;任何改革和政策的制定都应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不能照搬某一固定模式;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要加速经济建设,改善人民生活;要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32、警惕西方的资本主义和平演变。29解题思路 本题设问紧扣大国崛起这一核心问题、第(1)问,美国崛起的过程要抓住主要步骤,崛起的原因要从多角度分析,如革命、科技、战争机遇、优越的地理位置等:第(2)问要联系近代日本崛起的过程去概括其崛起的主要途径、分析其原因:第(3)问,今天中国的崛起令世人瞩目,我国一再表明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要突出和平崛起这个概念: 试题答案 (1)过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二战后美国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3分)原因:通过两次资产阶级革命,扫清厂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阻碍:通过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提高厂生产力水平,确立厂技术领先的地位;抓住了
33、两次世界大战的机遇,大发战争横财:进行对外扩张,掠夺海外资源与市场:(任意答出3点即可,共6分)(2)途径:军事扩张;(1分)原因:走向资本主义道路时的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竭力推行军国主义;(2分)(3)评分说明:可自由发挥,答出两点即町;如走和平崛起之路,科教兴国之路,改革开放之路等(2分)【方法总结】 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是高考重点考查的一项能力:概括可分为概述式概括和概要式概括两种类型: 所谓概述式概括是在叙述中根据表达的需要和题意的要求,不作过细的详述,只粗略地勾勒轮廓,反映出历史事物的广度,使历史事物完整、全面:概要式概括就是使繁杂的历史事物简约化,具体的历史事物抽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