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并能翻译浅易的句子。2.体会作者塑造的周公胸怀博大、深沉果断、为国家利益辛劳毕生、鞠躬尽瘁的高岸君子形象以及司马迁对周公那种深厚的景仰之情。3.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知识链接】1.鲁,始建国于公元前十一世纪,在今山东省西南部,都城在曲阜。公元前256年为楚所灭。2.周公,姬旦,亦称叔旦。以其曾祖太王所居周地为采邑,故称周公。周公是我国政治史、文化史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他帮助周武王开创了周王朝八百年的基业,从而也把我国的第一个文明社会形式推向了巅峰,为我国民族融合、政治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他所制定的“礼乐行政”,对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形
2、式,也具有开山的意义,至今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仍涓涓流淌着西周时代那种重伦理、轻逸乐、好俭朴、乐献身的君子风度和集体精神。3.世家,史记体例之一,主要记述世袭封国的诸侯的事迹。4.鲁周公世家是史记三十世家中的第三篇,全文详细地记述了西周开国重臣周公的生平事迹,并择要记载了鲁国经历三十四代君主、历时千余年的历史发展过程。课文节选部分主要记述了周公幼年时代的笃仁纯孝和代理国政时的忍辱负重。【学习过程】一、初读课文。注意字词读音、断句,扫除字词障碍。笃( )仁 钺( )名奭( ) 缪( )卜 开籥( ) 金縢( )匮( ) 有瘳( ) 箕( )子 践阼( ) 弗辟( ) 祉( )福 鸱( )鸮
3、( )揃( ) 谮( ) 奸( )神命 飨( )国 鳏( )寡 诞淫厥佚( ) 昃( )不暇食 肸( ) 寇攘( ) 歭( )尔刍茭 糗( )粮 濞( )立二、疏通课文指出下列居中通假字,并解释。1太公、召公乃缪卜( ) 2无坠天之降葆命( )3我以其璧与圭归( ) 4金縢匮( )5武王蚤终( ) 6其后武王既崩,在强葆中( )7反周公( ) 8治有所淫佚( )9周公乃自揃其蚤沉之河( ) 10故中宗飨国七十五年( )11岁则大孰( ) 12异母同颖( )13东土以集( )指出下列活用的词,并解释。1名词作状语东伐至盟津 史策祝曰于是成王乃命鲁得郊祭文王2使动用法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 曰吉,遂国
4、之见周公祷书,乃泣,反周公 密靖殷国3名词作动词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4意动用法以明示小子不敢臣周公也诸侯咸服宗周指出下列古今异义词,并解释。1用事具多2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3久为小人于外)4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5平易近民,民必归之翻译下列句子1.王其无害,旦新受命三王,维长终是图。2.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3.为人父母,为业至长久,子孙骄奢忘之,以亡其家,为人子可不慎乎!三、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主要内容。第一部分(1-12段)详细记述鲁国公的主要事迹。分六层。第一层(1段)第二层(2段)第三层(3段)第四层(4-6段)第五层(7-10段)第六层(11-12段)第二部分(13-15段)交代鲁国公后世君臣无道,与周公的品德形成强烈对比。四、文本研习1、周公旦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他在历史上建立了怎样的功绩?2、周公对后世的影响是什么?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司马迁对鲁周公的崇敬敬仰之情?五、合作探究本文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来揭露那些腐朽没落的统治者的丑恶本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