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2)课时作业:专题4 第1课时.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32360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13.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2)课时作业:专题4 第1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2)课时作业:专题4 第1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2)课时作业:专题4 第1课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2)课时作业:专题4 第1课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2)课时作业:专题4 第1课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2)课时作业:专题4 第1课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2)课时作业:专题4 第1课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专题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第1课时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学习目标】了解列宁提出的“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理解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意义,感悟在实践中应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阐释列宁对社会主义与市场关系的有关论述,理清列宁对商品、货币、价值规律等问题认识的前后变化,理解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认识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体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与时俱进的科学。一、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与意义1新经济政策提出的背景(1)“十月革命”后,为了夺取战争胜利的需要,苏俄采取了_政策。(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农业方面实行_工业方面全部_收归国有商业方面实行国家_

2、实行主要消费品的配给制度(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质采取_手段,按_原则调节国家的生产和分配。(4)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作用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保证了_的胜利,保卫和巩固了新生的_。(5)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随着条件的改变,这一政策的实施使_出现裂痕,带来了1921年春的危机。2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1)以_代替_。这是向新经济政策过渡的标志。(2)以_代替贸易国有化和_。(3)发展_。3新经济政策的意义(1)巩固了_,巩固了_政权。(2)恢复了_。(3)找到了一条向_过渡的新道路。二、列宁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1在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前,列宁把_看作社会主义社会的对立物。2认识的

3、进步3局限性:当时列宁仍然把这些变化当成解决困难的一种_。1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与意义角度阐释实行新经济政策的背景什么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质是采取军事非常手段,按军事主义原则调节国家的生产和分配。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益处:这一政策的实施,使苏维埃政府在残酷的战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保证了国内战争的胜利,保卫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随着条件的改变实施这一政策的弊端:使工农联盟出现裂痕,带来了1921年春的危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每年以赋税的形式将一部分余粮交给国家;上缴的税额,政府在春耕前公布,秋收时增产不增税,并对贫困户和因灾

4、减产的农户减税或免税;纳税后的剩余农产品由农民自行处理,可到市场自由买卖。以粮食税来取代余粮收集制,这是向新经济政策过渡的标志。以自由贸易代替贸易国有化和实物配给制。政府放弃产品交换的做法,允许私人买卖、自由贸易。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在保证企业所有权属于国家的前提下,苏维埃政府把一些企业租给国内外资本家或私人经营。承租者必须接受国家的监督和指导,遵守苏维埃的法令,按期缴纳租金和一定比例的利润,到期后把企业完好地交还苏维埃国家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意义巩固了工农联盟。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维护了农民的利益,顺应了农民的要求,受到农民的欢迎,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恢复了国民经济。新经济政策满足了劳

5、动者的利益要求,极大地调动了劳动者特别是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快速发展。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道路。列宁提出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落后国家采取间接迂回的或“改良主义”的方法,实现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即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2.列宁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阶段阐释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前,列宁把商品货币看作社会主义社会的对立物苏俄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显然没有达到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设想的高度,因而不具备消灭商品经济的条件。列宁当时把商品货币看作社会主义社会的对立物列宁对商品货币、市场作用认识的变化从主

6、张消灭商品经济,到提出共产党人要学会经商,从主张由政府直接控制商业,到提出由国家调节商业,表明随着苏俄社会条件的改变和经济政策的调整,列宁对商品货币、对市场作用的认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列宁把这些变化看成是为解决当时所面临的困难而采取的一种权宜之计1辨别几组易混概念(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农业余粮收集制粮食税工业工矿企业国有,政府经营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租赁经营商业国家垄断经营,主要消费品配给制自由贸易意义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保证了国内战争的胜利,保卫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巩固了工农联盟,恢复了国民经济,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道路(2

7、)国家资本主义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同点基础企业所有权属于国家生产资料所有权私有目的实现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巩固资本主义制度实质社会主义过渡阶段“改良主义”的主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范围内的局部调整相同点依靠国家力量对经济进行干预(3)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都是在特殊情况下采取的对经济进行重大调整的政策,都是在经济发展不成熟时进行的,体现了对经济发展的探索。但因二者所从属的经济形态不同,故其就有了根本的区别。2为什么说新经济政策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道路(1)按照马克思的设想,社会主义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实现的。俄国是一个

8、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小农经济占优势的落后国家,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如何建立起公有制的经济基础,是一个崭新的课题。(2)实践证明,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条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的道路在俄国走不通。在这种情况下,列宁提出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采取间接迂回的或“改良主义”的方法,实现从国家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3)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道路。这也揭示了一个道理:任何国家的发展模式,都要从本国实际出发,都要走适合本国国情的路,这才是正确之路。基础达标知识点一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与意义1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震惊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帝国主义列强力图把新生的苏维

9、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之中。1918年夏,国内外反革命势力勾结起来,对苏维埃政权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为了夺取战争的胜利,苏维埃政府实行了()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自由贸易主义政策 D国家资本主义政策2十月革命后,为了应对苏维埃政权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苏俄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列属于该政策的是()实行余粮收集制实行主要消费品的配给制以自由贸易代替贸易国有化和实物配给制工矿企业收归国有,由各级政府统一安排生产A BC D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质是采取军事非常手段,按_原则调节国家的生产和分配,保证战争的需要;新经济政策的实行是把工作重心转向_()A计划配给经济建设 B军事主义经济建设

10、C计划配给自由贸易 D军事主义自由贸易4苏俄在1921年开始实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的标志是()A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B以自由贸易代替贸易国有化和实物配给制C商业方面实行国家垄断经营D实行主要消费品的配给制度5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给苏联的农民带来了极大的鼓舞,受到农民的欢迎,是因为()A可以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B发展了资本主义C巩固了工农联盟D满足了劳动者的利益和要求6“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人民群众的结合。”由此可知,新经济政策的实行()A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B是实现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需要C是巩固工农联

11、盟的需要D是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的需要7实施新经济政策有巨大意义,表现为()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恢复了国民经济实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道路A BC D知识点二列宁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8在实施新经济政策前,列宁把商品货币看作社会主义的对立物。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A没有正确地认识到苏俄的生产力水平B没有建立社会主义政权C政府没能直接控制商业D没有看到共产党人还没学会经商9列宁关于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认识曾作过精辟的论述:“试图完全禁止、堵塞一切私人的非国营的交换的发展就是在干蠢事,就是自杀。”对此观点认识正确的是()A商品生产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B苏俄已经具备消

12、灭商品经济的条件C苏俄要创造条件消灭商品生产D商品生产在苏俄当时落后的经济条件下仍要发挥其重要作用10在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列宁先是提出由政府直接控制商业,后又进一步提出由国家调节商业。列宁这一主张的变化说明()A认识到当时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存在的客观性B社会主义条件下要消灭自由贸易C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已被消灭D国家组织的商品交换要占主导地位111921年5月26日,列宁在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会议上指出:“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的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又说:“如果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一个农民国家来说就更是如此。”这说明,列宁认识到,建设社会

13、主义必须()A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 B重视发展生产力C依靠工人阶级 D维护农民的利益121921年10月,列宁号召共产党员要“学会经商”,学习由国家来调节商业关系,学会做经济工作。这表明()A列宁对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作用的认识有了进步B列宁对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作用有了完全正确的认识C列宁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认识没有改变D列宁为建设社会主义作长久之策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综合提升131921年2月苏俄彼得格勒附近的海军基地喀琅施塔得发生了反政府兵变。提出“没有布尔什维克的苏维埃”的口号。结合本课时内容请回答:(1)发生反政府兵变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新经济政

14、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何不同之处?为什么能取得成效?14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津巴布韦总理穆加贝时,曾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作过评价。他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新经济政策实施前后,列宁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有何变化?【答案解析】知识清单一、1.(1)战时共产主义(2)余粮收集制工矿企业 垄断经营(3)军事非常军事主义(4)国内战争苏维埃政权(5)工农联盟2.(1)粮食税余粮收集制(2)自由贸易实物配给制(3)国家资本主义 3(1)工农联盟苏维埃(2)国民经济(3)社会主义

15、二、1.商品货币2.(1)商品经济学会经商(2)控制商业调节商业3.权宜之计课时作业1B面对反革命势力的军事进攻,需要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保证了战争的胜利,保卫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因此选B项。A、C、D三项不符合题意。2C本题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以自由贸易代替贸易国有化和实物配给制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排除;符合题意,故选C项。3B此题意在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前者是采取军事非常手段调节生产和分配,是应对战争的需要,应是军事主义原则的体现;后者则是为了经济建设。故选B项。4A此题考查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标志,答案选A。5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受到农民的欢迎表

16、明其符合农民的利益,因此选D项。A项的观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目的;其意义之一是巩固了工农联盟,但不是受到农民欢迎的原因,C项不可选;新经济政策是通过发展国家资本主义迂回过渡到社会主义,而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B项也不可选。6C本题考查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意义。由题中观点可知,新经济政策使无产阶级同农民相结合,巩固了工农联盟,C项正确。7C的观点有误,并没有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故不能入选。8A商品货币存在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列宁没能正视苏俄当时是小农经济为主的社会现实。故选A。9D题中观点说明列宁主张利用商品货币关系的作用来建设社会主义,也就是通过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A项不

17、符合题意,列宁只是把发展商品生产看作解决困难的权宜之计;B、C两项否定商品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存在,也不正确。D项准确地表明了题中的观点。10AB、C两项的观点是否定商品生产,不符合题意;D项主张商品经济占主导地位则不是列宁的观点。11B12.A13(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反映了苏俄国内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不同之处:目的不同,前者要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后者要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手段不同,前者侧重于军事政治手段,而后者侧重于经济手段。原因:适合俄国国情和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解析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特点。回答第(1)问审清题目要求是“直接原因”;第(2)问,应从

18、多角度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出比较。14实施新经济政策前,列宁把商品货币看作社会主义社会的对立物,主张消灭商品经济,由政府直接控制商业。实施新经济政策后,列宁提出共产党人要学会经商,由国家调节商业。不过,当时列宁仍然把这些变化当成解决困难的一种权宜之计。解析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注意将新经济政策前后列宁的观点对比分析。教材题解1(1)应当如何评价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作用?(2)苏俄如何才能摆脱1921年春天的危机?提示(1)积极作用:使苏维埃政府在残酷的战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保证了国内战争的胜利,保卫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消极作用:使工农联盟出现裂痕

19、,带来了1921年春的危机。(2)要摆脱危机,在新的条件下,必须把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并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及时制定新的方针政策。2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带来了哪些变化?有什么重要意义?提示新经济政策的实施顺应了农民的要求,巩固了工农联盟,恢复了国民经济,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道路。3(1)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与后来出现的社会主义国家所面临的生产力状况一样吗?(2)苏俄具备消灭商品经济的条件吗?提示(1)不一样。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建立在发达生产力基础上的,而后来出现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都相对较低。(2)不具备,因为苏俄的生产力水平没有达到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应具有的生产力水平的高度。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列宁对商品生产、商品交换作用的认识发生了什么变化。提示(1)列宁对商品生产、商品交换作用的认识的变化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主张消灭商品经济,到提出共产党人要学会经商;第二阶段从主张由政府直接控制商业,到提出由国家调节商业。(2)列宁对商品货币、对市场作用的认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仍然把这些变化当成解决困难的一种权宜之计。- 7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