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上海市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29927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1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上海市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解析》上海市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解析》上海市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解析》上海市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解析》上海市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解析》上海市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解析》上海市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解析》上海市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解析》上海市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解析》上海市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解析》上海市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解析》上海市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解析》上海市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解析》上海市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解析》上海市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解析》上海市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解析》上海市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解析》上海市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解析》上海市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3.答题前,务必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在答题纸反面清楚地填写姓名。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文明起源是多中心的。下列有关文明起源与辐射示意图,较符合事实的是BACD【答案】B【KS5U解析】考察人类文明的起源及发展。从图中箭头所示人类文明

2、的起源与发展方向来看,B项最合题意。故应选B。2右侧为古代雅典居民结构的比例图,观察图示信息,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叙述准确的是A雅典超半数的居民拥有公民权B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C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D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答案】B【KS5U解析】考察雅典的民主政治。古代雅典的民主是本城邦成年男性公民享有的民主,故可排除C、D两项;由题干中的图片可知当时雅典人口约有40万,享有民主的自由民只有16.8万,故A项中“超半数”的说法与其不符。故应选B。3在历史长河中,有些年份,因为发生了重大历史事件而变得不平凡。如,公元476年对于当时的西欧具有不平凡的意义,这是因为

3、在这一年发生了:A罗马帝国的建立 B罗马帝国的分裂C西罗马帝国灭亡 D东罗马帝国灭亡【答案】C【KS5U解析】考察罗马帝国的历史发展。罗马帝国建立于公元前27年;分裂于395年;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故应选C。4. 某一时期,欧洲各地开始出现一种团体,成员需学习古代希腊哲学、基督教神学与人文学知识。后来,法学与医学逐渐成为重要的学习科目。这些成员学成后多担任教师或进入政府与教会服务,该团体是:A行会 B大学 C修道院 D等级代表会议【答案】B【KS5U解析】考察西欧大学的发展概况。中世纪,西欧产生了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大学。大学中不仅学习哲学,还学习基督教神学及人文学知

4、识,后来又增加法学和医学等内容。培养出来的学生进入政府或教会工作。故应选B。5.为了参观历史博物馆举办的微笑彩俑汉景帝的地下王国,老师要求同学们先阅读相关的背景资料。同学们应参考下列哪些图书?春秋左氏传 战国策 史记 汉书 资治通鉴A B C D【答案】D【KS5U解析】考察中国古代的重要史书。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春秋左氏传,记载中国春秋时期历史的编年史书;史记记载的是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汉景帝乃是汉武帝之父,当在史记记载之中记载;汉书是记载西汉时期历史的史书;资治通鉴记载的是从战国到五代时期的历史。故应选D。6、他说:“郑樵

5、有史识而未有史学,曾巩具史学而不具史法,刘知几得史法而不得史意,此余文史通义所为作也。”志隅自序。“他”还主张A学术研究当“经世致用” B历史学家“三长”说C治史当“有资于治道” D进行一场“史界革命”【答案】A【KS5U解析】考察历史人物章学诚。题干中“此余文史通义所为作也”可知“他”是章学诚,其著作是文史通义。清初进步思想家黄宗羲开创了浙东史学学派。浙东史学具备两个最鲜明的特点:即倡导经世致用之学和注重史学的研究。至乾嘉时代,章学诚成为这一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故应选A。7、上海土地章程的订立具体规定了鸦片战争后西人的租地方法、范围、使用界定、市政管理原则等内容,它是以那个条约为主要依据的A、

6、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答案】B【KS5U解析】考察近代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及其附件,在虎门条约中规定:一、片面最惠国待遇,中国“有新恩施及各国,应准英人一体均沾”。二、准许英人在五口租地造屋,永久居住。后来英国据此加以典解,于1845年在上海强迫清政府划定“租界”,各国相继效法,纷纷在通商口岸建立侵略据点。故应选B。8、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 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A.

7、 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崇儒尚佛、兼收并蓄D. 以法为教、焚书坑儒【答案】A【KS5U解析】考察中国古代的文化。由“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可知,这一时期正是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文化上的突出特征就是“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西汉时期实行的;“崇儒尚佛、兼收并蓄”是唐朝时期的;“ 以法为教、焚书坑儒”是秦朝实行的。故应选A。9、下列是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的示意图,其演化的先后顺序是A BC D【答案】C【KS5U解析】考察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是秦汉时期的中央官制;是元朝时候的中央集权制度;是明朝时期的中央官制;是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 故

8、应选C。10、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了一道法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这项措施的影响是A地方豪强势力膨胀 B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C分封制被彻底取消 D地方取得较大自主权【答案】B【KS5U解析】考察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王国问题尾大不掉。为加强中央集权,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这样,王国控制范围逐渐减少,再也无力对抗中央,中央集权得到加强。故应选B。11据史书记载,13世纪前中国历史上曾有个政权,其版图“方圆二万余里,东临黄河,西至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

9、漠”。该政权是A辽 B西夏 C金 D蒙古【答案】B【KS5U解析】考察中国古代的民族政权。从时间上来说,可排除“辽”,其存在于916至1125年;金疆域盛时北达今外兴安岭,南抵淮河,东临于海,西至陕西,不合题意;蒙古政权在中国的北方,也不合题意。故应选B。12、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市市长河村隆之2012年2月20日在会见友好城市南京市代表团时,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下列反驳河村的史料最直接的是 ( ) A东京日日新闻(19371213) B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遗址 C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D电影南京!南京!【答案】A【KS5U解析】考察日本对中国的侵略。B项在东北,不合题意;C是后人为纪念遇难者而建

10、,是间接证明;D是文艺作品,不能作为依据。A是当时亲历者的所见,是历史图片,是可信的。故应选A。13、下列关于列强在中国获取下列特权的先后顺序是 ( )领事裁判权公使驻京权协定关税权开矿设厂权ABCD【答案】B【KS5U解析】考察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是1843年南京条约的附件五口通商章程中所规定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天津条约中获得的;是1842年南京条约中规定的;是1895年马关条约取得的。故应选B。14、十三行史料展记述“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

11、上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导致十三行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 ) A民间贸易的兴盛和发展 B三角贸易的形成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答案】C【KS5U解析】考察清朝前期的对外贸易。清朝时期实行闭关自守的政策,只留广州一地对外进行交往,题干正是这一现象的反映,这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标志是工业革命的完成,这是中国国门已被迫打开,对外交往的港口已不止广州一地。故应选C。15、康有为曾说:“设上下议院,无事讲求时务,有事集体会议,议妥由总理衙门代奏。事虽议于下,而可否之权仍操之于上,庶免泰西君民争权之弊。”这种观点主张 ( ) A议院

12、的功能在于限制君权 B议院独立于政府之外 C议院是朝廷的咨议机构 D议院由民选,君民共治【答案】C【KS5U解析】考察中国近代中国维新运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大意,抓住关键词语 “事虽议于下,而可否之权仍操之于上”,说明议院仅仅是咨议机构,而最终的决策权仍归皇帝。故应选C。16、在近代中国,改名成为一种时尚,如胡适原学名胡洪骍,他在上海因听人讲解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进化论原理,而改名为胡适;诗人柳亚子原名慰高,号安如,因仰慕法国思想家卢梭,改字人权,号亚卢,意为亚洲之卢梭,后觉不够谦逊,改为亚子。上述材料反映了A. 崇尚西方思想文化 B. 改名已趋向政治化 C. 全盘否

13、定本国文化 D.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答案】A【KS5U解析】考察近代中国的社会风俗变化。C项过于绝对,错误;D项发生在1915年,与题干时间不合;改名只是自己的个人行为,与政治关系不大;从题干的意思来看,反映的是西方思想传入对中国知识分子所产生的影响,表明中国人对西方思想的推崇。故应选A。17、清高宗实录、“文景之治”、永乐大典三个专名中的“高宗”、“文景”、“永乐”依次分是A尊号 谥号 庙号 B谥号 年号 庙号C庙号 尊号 年号 D庙号 谥号 年号【答案】D【KS5U解析】考察中国古代的谥号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高宗”是庙号、“文景”是谥号、“永乐”年号。故应选D。18、某班历史兴趣小组

14、研究“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之路”这一课题,收集了以下相关历史史料:太平天国运动 国民大革命运动 中国共产党诞生 维新变法运动 五四运动 辛亥革命。你认为符合该课题研究的史料有 【答案】B【KS5U解析】考察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与新民主主义的分界线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国民大革命运动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故含有这三项的均可排除。故应选B。19、有学者惋惜:1840年至1860年使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光阴。其意指是A当时知识分子反抗西方侵略,人才大量牺牲B满清致力修补对外关系,无暇进行内部变革C鸦片战争爆发中断了魏源等筹划的改革工作D鸦片战争

15、后满清仍以天朝自居,延误改革时机【答案】D【KS5U解析】考察近代中国的探索与抗争。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国门洞开。但清王朝并没有从战争失败中清醒过来,依然不思改革,以致酿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惨祸。之后,幡然有所悟,才进行洋务运动,以致错失20年大好时机。故应选D。20、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服若干剂未见转机”主要是因为此“药方”。 A在政局动荡年代难以发挥作用 B不符合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C盲目自大以“天朝上国”自居 D对西方制度文明缺乏认识【答案】D【KS5U解析】考察洋务运动。“拟方

16、名曰洋务清火汤”可知是指洋务运动,A不对,洋务运动发挥了作用,迈出近代化的第一步;B不对,符合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C不对,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天朝上国”观念;洋务运动单纯引进西方科技不能够使中国富强起来。故应选D。21、右图是美国总统胡佛与罗斯福面对经济大危机采取的措施,这些措施带来的负面影响分别是胡佛措施:提高税率,减少政府开支 罗斯福措施:放弃金本位,以工代赈,推行社会保险法A.减少了政府收入/刺激了对外出口B.加剧了经济危机/扩大了政府赤字C.增加了政府收入/减少了对外出口D.提高社会购买力/减少了政府赤字【答案】B【KS5U解析】考察胡佛与罗斯福采取措施的影响。面对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

17、大危机,当时的总统胡佛依然坚持放任自流的政策,减少政府的开支,造成危机更加严重;之后上台的罗斯福坚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推行社会保险法,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但同时也使国家开支加大,政府赤字增加。故应选B。22某教材写道“英国旧律,更定税则必由民举议员定之,因请立美洲议院,如英制。英廷不允,侨民大愤,不奉令,虽妇人孺子亦主持自立,起与英抗。”文中“侨民”是指A欧洲移民 B中国华侨 C印第安人 D非洲黑人【答案】A【KS5U解析】考察英国对美洲的殖民统治。在美洲的外国移民主要是欧洲人。故应选A。23晚清重臣端方上奏朝廷称:要消灭革命党人,“唯有于政治上导以新希望”。他所指的“新希望

18、”是A利用义和团 B颁布明定国是诏C预备立宪 D南北和谈【答案】C【KS5U解析】考察近代清王朝的新政。清政府晚期革命力量风起云涌,清政府摇摇欲坠,为挽救统治危机,清政府酝酿改革,企图实行“预备立宪”,欺骗国民,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故应选C。24、以下为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的航海路线图,其中1487年8月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进行航海探险最终到达的地点是【答案】B【KS5U解析】考察新航路的开辟。是哥伦布穿越大西洋到达美洲;是迪亚士沿非洲西海岸到达非洲南端好望角;达伽马到达印度;是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故应选B。25“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

19、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做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材料中的“他们”为西方近代思想发展过程中同一时代的杰出代表,其中一位是 A彼特拉克 B莎士比亚 C马丁路德 D伏尔泰【答案】D【KS5U解析】考察启蒙思想家。题干中“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即可明确这是指启蒙运动,而A、B两项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C项是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故应选D。26有的学者认为: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危害”和“机会”两层含义。就当今的资本主义发展而言,“机会”是指 A国家获得了对对外扩张的时机

20、 B调整供求矛盾,经济重新获得活力C跨国企业获得重新获得了发展的生机 D给部分政客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时机【答案】B【KS5U解析】考察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从题干“危机”一词包含的意思中获得信息,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危害和机会两方面的因素。由此通过这两方面的提示表明通过资本主义自身的调整解决了危机且得到了发展。故应选B。27、观察右边漫画,图中蜈蚣寓意着A德国 B俄国 C日本D美国【答案】C【KS5U解析】考察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图中的蜈蚣足迹遍布中国的东北、山东和福建,以及朝鲜,根据所学知识,这正是近代日本对亚洲国家的侵略。故应选C。281872年成立的上海轮船招商局,它经营的原则是由官府掌

21、握企业的用人及理财权,具体业务由商人经营。80年代初,它开始发售股票,当时在市场上往往以超过票面额的价格为社会所争购。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B上海轮船招商局已经完全具有近代企业制度的特征C上海轮船招商局是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特殊结合D上海轮船招商局所需资金全部来自民间资本【答案】C【KS5U解析】考察洋务运动。依据题干中的信息,一方面“官府掌握企业的用人及理财权”,另一方面又“发售股票”并在市场上销售,这体现了上海轮船招商局是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特殊结合故应选C。29. 观察右图,其“胜负”决断于A等级君主制确立 B君主专制建立C斯图亚特王朝建立 D英国革命结束【

22、答案】D【KS5U解析】考察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的光荣革命,使英国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权,次年通过权利法案,逐渐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故应选D。右侧的文件最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个历史事件的后面:A 武昌起义胜利B 清朝皇帝退位C 临时约法颁布 D 二次革命爆发30.【答案】A【KS5U解析】考察辛亥革命。从文件中的时间“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可知是中华民国成立时的事情。清帝退位是1912年2月;临时约法颁布是1912年3月;二次革命爆发是1913年7月;武昌起义胜利发生在1911年10月。故应选A。以下每小题3分,共15分,每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3

23、1、“罗马帝国历史不是罗马一城的历史,也不是意大利的历史,而是当时地中海地区的历史”。作者在这里强调的是A罗马建立起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B罗马扩张使世界开始联为一体C罗马文明对对地中海文明产生巨大影响 D罗马帝国不断对外扩张【答案】C【KS5U解析】考察罗马帝国的影响。经过不断的扩张,罗马帝国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罗马文明随着对外扩张也逐渐传播到其所控制的地区,对当地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在法制方面。故应选C。32有学者认为,偌大的清王朝亡于孙文的“三把利剑”。三剑一击,清王朝就玩完儿了。关于清末这“三把利剑”的正确说法是 A“三把利剑”指的是三民主义理论,是比较完整地资产阶级

24、革命纲领B“三把利剑”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C“三把利剑”能够彻底解决封建制度下农民的土地问题D“三把利剑”推动了当时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答案】A【KS5U解析】考察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题干中的“三把利剑”指的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是不彻底的资产阶级土地纲领,因而辛亥革命得不到农民支持。A、B、D三项,A项表述最为准确,故最佳答案应选A。331846年,美国传教士约翰逊在福州创办福音精舍,以学习圣经为主,兼修国文和自然科学。这是在福建开办最早的新式普通中学教育。这直接说明( )A洋务运动推动了福建教育近代化 B教育受到西方影响C宗教思想是教会学校教授的内容

25、之一 D新式学校教育与传统国学教育并存【答案】D【KS5U解析】考察近代中国教育。从时间上排除A项;B、C只是一个方面;D项最全面,符合题意。故最佳应选D。3418世纪90年代的英国,学徒童工的使用达到了高峰。1870年,英国政府颁布的初等教育法规定对5-12岁儿童实施强迫义务教育。下列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童工无法接受基础教育 B政府通过社会立法来缓和社会矛盾C大量使用童工曾是英国的一个社会现象 D童工问题得到社会的关注【答案】B【KS5U解析】考察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大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结束,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于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较之工业革命时期高很多,童工不能满足生

26、产的需要。为解决大量使用童工与经济发展这一矛盾,英国采取措施,颁布初等教育法等,规定对5-12岁儿童实施强迫义务教育。故应选B。351922年签订的九国公约中规定:“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对此段文字最准确的理解是 A反映了美国“门户开放”的主张 B针对一战期间日本独占中国的状况而发 C重新回到列强共同控制中国的局面 D真正维护了中国的主权独立和完整 【答案】C【KS5U解析】考察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毛泽东指出,九国公约又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控制的局面,是列强对中国的新一轮侵略,根本不可能维护中国的主权独立与完整。故最佳应

27、选C。二、非选择题(共75分)36中世纪商业发展(10分)10世纪时,虽然欧洲各地已可见到商人,但他们经营的商品绝大多数是奢侈品。到14世纪时,商业已从日常生活的边缘性活动发展成为日常生活的核心内容。尽管从事商业的人只占总人口的一小部分,但中世纪后期商业的巨大发展,对整个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城市作为地方贸易和地方行政的中心,开始慢慢地出现。这一发展给欧洲商人带来了地位及权力,这在欧亚大陆是独一无二的。例如,在中国商人被视为下等人和不受欢迎的人;在西北欧,商人则拥有社会地位,其财富和政治权力也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是的,没有一个地方,除了欧洲。在欧洲,商人的政治权力及经济力量正稳步增长,他们

28、正成为伦敦的市长、德意志帝国自由市的参议员、荷兰的州长。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问题: (1)从材料看,从10到14世纪,西欧商业活动呈现怎样的发展?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因素是什么?(4分)(2)那时中国商人低下的社会地位主要是受到什么思想的影响?(1分)(3)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0-14世纪西欧商人社会地位提高的时代背景。(5分)【答案】 (1)发展:经营的商品由以奢侈品为主发展为涵盖日常生活所需;虽然人数不多,但对西欧社会的影响加强;作为商业活动中心的城市产生并逐渐发展。(3分)根本原因:生产力的提高。(1分)【KS5U解析】第(1)问要紧扣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如“1

29、0世纪时,虽然欧洲各地已可见到商人,但他们经营的商品绝大多数是奢侈品。到14世纪时,商业已从日常生活的边缘性活动发展成为日常生活的核心内容”。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古代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商人地位不高。第(3)问结合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从城市的兴起、市民阶层的扩大、大学教育的出现、封建王权发展的需要等方面回答。37英国崛起(11分)“英国崛起的进程是从16世纪开始的,直到19世纪,每个世纪都有其突出特征,使近代英国的历史节奏好像是以世纪为单位:16世纪社会和经济的变动首先迈步,推动着17世纪政治和思想改造,反过来又促进18世纪的经济“起飞”,带来社会的深刻变革,19世纪英国进入最

30、辉煌时代。近代英国崛起的历程,似乎在验证着某种历史规律性。”大国衰落之鉴262 请回答:(1)推动16世纪英国社会和经济变动的有利因素有哪些?(4分)(2)17世纪英国的政治和思想改造主要表现在哪里?(3分)(3)19世纪英国主要创造了哪些辉煌的成就?(2分)(4)近代英国崛起的历程,你认为验证着怎样的历史规律性?(2分)【答案】(1)新航路开辟,英国成为世界商路和贸易中心;民族国家和君主专制的形成,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4分)。(2)政治:英国发生革命,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和议会至上原则(2分);思想:霍布斯提出国家学说,洛克提出分权学说(1分)。(3)完成工业革命,

31、成为世界工厂(1分);占有广阔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帝国(1分)。(4)大国崛起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或回答大国发展多是经济、政治和思想相互作用的结果。(2分)【KS5U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航路开辟,使英国成为世界贸易和航路的中心,同时,封建王权的加强需要借助资本主义,这一切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变化。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分析回答。第(3)问,结合学过的知识可知,这一时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同时,大力对外侵略扩张,号称“日不落帝国”。第(4)问,开放性题目,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归纳总结。38.“我们需要变革”(13分)材料一:美国的

32、第一位非洲裔总统奥巴马及其竞选口号:“我们需要变革”。材料二:“美国真正的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今晚在我脑海中一直浮现的,是亚特兰大一位女性选民安尼克松库伯,她已经106岁了。我思考着她所经历的这一个世纪的美国她出生的时候正是奴隶制度解除之后,像她一样的人那个时候是没有选举权的,因为她是女人,还因为她皮肤的颜色当绝望和大萧条袭来的时候,她看到了一个民族通过新的政策、新的工作和新的共同目标战胜了恐惧。是的,我们可以!” 摘自:2008年 奥巴马总统就职演说注:从法律层面最终废除奴隶制在19世纪晚期问题: (1)结合材料,简要指出美国政治文明演进的轨迹(2分)。(2)结合19世纪中期以后100年

33、的历史,叙述美国经济发展程度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9分)(3)美国经济发展的改变,给你的启示如何?(2分)【答案】 (1)轨迹:从性别歧视向男女平等演进;从种族歧视向种族平等演进。(2分)(2)趋势:从19世纪中期的一个后起的工业化国家到20世纪初发展为世界头号工业化国家,并一直保持至今。(1分)原因:19世纪中期的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并以民主的方式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迎来了美国工业化的新高潮。(2分)【KS5U解析】第(1)问要紧扣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如“因为她是女人,还因为她皮肤的颜色”一句,归纳其轨迹“从性别歧视向男女平等演进;从种族歧

34、视向种族平等演进”。第(2)问结合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美国由一个殖民地到获得独立,由一个落后国家逐渐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分析其原因可从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黑奴制的废除,土地问题的解决以及对外的侵略扩张、科技发展、政策的不断调整等方面来分析回答。第(3)问,开放式问题,从其发展历程并结合其原因来回答。39、“个人与时代”(16分)2012年年2月7日,英国各界纷纷举行仪式,纪念著名小说家狄更斯诞辰200周年。狄更斯笔下多有对失业、贫困等生活在社会底层“小人物”生活遭遇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狄更斯生活的时代正值英国历史上的“维多利亚时代”(1837年1901年)。在其

35、名作双城记中,狄更斯称:“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问题: (1)“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的说法矛盾吗?说明理由。(4分)(2)对于“社会底层小人物生活遭遇”现象,当时的政府持什么态度?(2分)你怎么看待政府的态度?(2分)(3)“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给当时的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危机?面对危机,中国是如何反思和应对的?(8分)【答案】(1)该时代正值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以“世界工厂”的雄厚实力称霸世界。(2分)但该时期工业革命的生活矛盾也逐渐显露,工人工作环境恶劣、劳动时间长、工资低廉、城市平民贫困化、得不到必要的教育等矛盾突出。(2分)所以这种说法不矛盾。(2)

36、欧洲一些国家的政府为维护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发展,缓和社会矛盾,制定了一些关于劳动、报酬、教育、卫生、社会救济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社会立法从工厂法开始,逐渐扩大到社会其他领域。(2分)上述做法虽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公平、公正问题,也无法消弭各类矛盾,但政府以社会立法的方式处理社会矛盾,能以法律保障社会底层民众的基本权利,对改善工人生活缓和矛盾与冲突,起到积极作用。(2分)【KS5U解析】第(1)问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从时间维多利亚时代”(1837年1901年)可 知,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占有广阔的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帝国”;但同时,工人的生活状况却没有多大改善,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环

37、境恶化等。故狄更斯称“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从学过的知识可知,政府面对各种社会问题,通过立法进行解决,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民众的基本权利得到一定保障,这是有积极意义的。第(3)问结合材料可知正是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期。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大门,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后又通过一系列侵略活动,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面对这种情况,中国人民奋起抗争,先有林魏“开眼看世界”,后有洋务运动,再有康梁维新变法,最后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本题实际上考查列强一步步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中国人民抗争与探

38、索的过程。40孔子的形象(25分)汉代董仲舒极力推崇孔子所作的春秋一书,认为“春秋之道,大得之则王,小得之则霸”。春秋一书具有“大一统”的观点,追求“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包含了国家政治版图与意识形态的双重统一。宋代理学家朱熹说过:“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 晚清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把孔子塑造为维新运动的祖师。认为“六经”是孔子为了“托古改制”,按照自己的政治理想,假托古人尧、舜的言论而亲自写成的作品。“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陈独秀号召青年:“以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塞绝与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明末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中国传教史中说:“中国最伟大的哲学

39、家是孔子他所说的或所写的,没有一个中国人不奉为金科玉律;直到现在,所有的帝王都尊敬孔子,并感激他留下的遗产。” 著名哲学家德国黑格尔虽然说过“孔子的哲学就是国家哲学,构成中国人教育、文化和实践活动的基础”,但认为“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不能算是哲学家。(注:黑格尔本人不懂中文,他对孔子思想的了解只是限于传教士的译本,黑格尔是欧洲中心主义者,轻视东方文化,他甚至不无偏见地认为汉语不宜思辨。)18世纪法国一批学者高度赞赏孔子,几乎认定孔子是个完人。大思想家伏尔泰认为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言基督未曾说过。他在自己的礼拜堂中挂了孔子的画像,朝夕礼拜。摘自孔子在中国与世界历史上的十种形象2

40、007.9.30解放日报第7版(有删节)问题:(25分)(1)董仲舒极力推崇春秋的根本目的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请问董仲舒在哪些方面对孔子的儒学进行了改造?(3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请问朱熹对孔子的学说进行了哪些新的改造?(3分)(3)从陈独秀的角度出发,当时的青年人要怎么做才能摆脱“孔教”的影响?(2分)(4)明末清初,西方人进一步了解孔子的途径是什么?(1分)(5)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孔子在中外历史上的不同形象?(15分) 【答案】(1)意在使儒学在西汉获得“独尊”或“正统化”的地位。(1分)兼采阴阳五行,讲天道与人事相比附,系统提出“天人感应”;政治上倡导“

41、君权神授”;提出“三纲五常”。(3分)(2)提出“天理论”,认为天理既是宇宙的本原,又存在于现实世界中,所以要“明天理,灭人欲”。(3分)(3)用民主反对封建专制和军阀独裁;用科学反对迷信、盲从和武断。(2分)(4)西方传教士(1分)(5)本大题采用分项评分方法。【KS5U解析】第(1)问要紧扣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汉初经济的发展使国力强大起来,但同时亦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思想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结合董仲舒的主张分析其对孔子思想的改造。第(2)问,宋明时期,儒学发展到“理学”的阶段,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第(3)问结合新文化运

42、动的内容分析回答。第(4)问,联系这一时期的“西学东渐”可知,通过西方的传教士来了解东方。第(5)问,开放式题目,结合每一个时期的社会环境来分析回答。上理工附中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月考三答题纸一、选择题31、 32、 33、 34、 35、 二、非选择题36、中世纪商业发展(10分)(1)发展:(3分) 根本原因(1分): (2)思想:(1分) (3)时代背景(5分): 班级姓名学号 37、英国崛起(11分)(1)有利因素(4分): (2)表现:(3分) (3)成就(2分): (4)历史规律(2分): 38、“我们需要变革”(13分)(1) 轨迹(2分): (2)变化趋势及原因(9分)

43、: (3)启示(2分) 39、“个人与时代”(16分)(1)理由:(4分) (2)政府态度:(2分) 你的看法:(2分) (3)危机(4分) 反思与应对(4分) 40孔子的形象(25分)(1)目的:(1分 ) 董仲舒改造(3分) (2)朱熹改造:(3分) (3)2分: (4)途径(1分) (5)(15分) 上理工附中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历史期中考试答案一、 选择题(75分)3分 1分 1分 O分 31 C A D B 32 A B D C 33 D B C A 34 B C D A 35 C A B D36中世纪商业发展(10分)(1)发展:经营的商品由以奢侈品为主发展为涵盖日常生活所

44、需;虽然人数不多,但对西欧社会的影响加强;作为商业活动中心的城市产生并逐渐发展。(3分)根本原因:生产力的提高。(1分)37英国崛起(11分)(1)新航路开辟,英国成为世界商路和贸易中心;民族国家和君主专制的形成,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4分)。(2)政治:英国发生革命,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和议会至上原则(2分);思想:霍布斯提出国家学说,洛克提出分权学说(1分)。(3)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1分);占有广阔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帝国(1分)。(4)大国崛起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或回答大国发展多是经济、政治和思想相互作用的结果。(2分)38、“我们需要变革”(13分)

45、(1)轨迹:从性别歧视向男女平等演进;从种族歧视向种族平等演进。(2分)(2)趋势:从19世纪中期的一个后起的工业化国家到20世纪初发展为世界头号工业化国家,并一直保持至今。(1分)原因:19世纪中期的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并以民主的方式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迎来了美国工业化的新高潮。(2分)39、“个人与时代”(16分)(1)该时代正值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以“世界工厂”的雄厚实力称霸世界。(2分)但该时期工业革命的生活矛盾也逐渐显露,工人工作环境恶劣、劳动时间长、工资低廉、城市平民贫困化、得不到必要的教育等矛盾突出。(2分)所以这种说法不矛盾。(2)欧洲一些国家的政府为维

46、护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发展,缓和社会矛盾,制定了一些关于劳动、报酬、教育、卫生、社会救济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社会立法从工厂法开始,逐渐扩大到社会其他领域。(2分)上述做法虽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公平、公正问题,也无法消弭各类矛盾,但政府以社会立法的方式处理社会矛盾,能以法律保障社会底层民众的基本权利,对改善工人生活缓和矛盾与冲突,起到积极作用。(2分)40(1)意在使儒学在西汉获得“独尊”或“正统化”的地位。(1分)兼采阴阳五行,讲天道与人事相比附,系统提出“天人感应”;政治上倡导“君权神授”;提出“三纲五常”。(3分)(2)提出“天理论”,认为天理既是宇宙的本原,又存在于现实世界中,所以要“明天理,灭人欲”。(3分)(3)用民主反对封建专制和军阀独裁;用科学反对迷信、盲从和武断。(2分)(4)西方传教士(1分)(5)本大题采用分项评分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