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新课标高考总复习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限时自测 必修二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28374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6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新课标高考总复习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限时自测 必修二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6新课标高考总复习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限时自测 必修二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6新课标高考总复习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限时自测 必修二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6新课标高考总复习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限时自测 必修二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6新课标高考总复习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限时自测 必修二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2016新课标高考总复习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限时自测 必修二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2016新课标高考总复习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限时自测 必修二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2016新课标高考总复习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限时自测 必修二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2016新课标高考总复习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限时自测 必修二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2016新课标高考总复习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限时自测 必修二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2016新课标高考总复习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限时自测 必修二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2016新课标高考总复习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限时自测 必修二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2016新课标高考总复习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限时自测 必修二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2016新课标高考总复习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限时自测 必修二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后限时自测(二十三)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时间:60分满分:100分)(对应学生用书第285页)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1(2015北京四中高三模拟)下列叙述中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A狼和兔子奔跑能力的提高是二者共同进化的结果B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绝灭,会影响到其他物种的进化C马和驴可交配生下骡,说明马和驴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D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解析生物在长期相互选择中共同进化,故A正确。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绝灭,会影响生物群落结构稳定性,从而影响到其他物种的进化,故B正确。马和驴可交配生下骡,但是骡不育,故马和驴之间存在生殖隔离,故C错。环境会选择适应环境

2、的有利性状,故控制该性状的基因频率会上升,故D正确。答案C2(2014浙江省诸暨中学高三模拟)基于对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的理解,你认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基因重组会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B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自然选择提供原材料,但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自然选择的对象是生物的表现型而不是它的基因型D在一个遗传平衡的群体中,杂合体的频率等于两个纯合体频率乘积的平方根的两倍解析改变基因频率的因素有突变、迁移、遗传漂变、非随机交配、自然选择,有性生殖的基因重组不会改变基因频率;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进化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自然选择通过选择表现型从而选择基因型;杂合体的

3、频率为2pq,p2q2就是纯合体的频率乘积,D正确。答案A3(2015江西省高三联考)下图中由于河道改变将某种群隔离开来,使它们之间彼此不能往来接触,失去了交配的机会。长期的自然选择使它们形成了两个新物种甲和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B甲、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两个种群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C甲、乙两个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但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相同D甲、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能进行基因交流解析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A错误。由于彼此不能往来接触,两个种群基因库出现明显的差异,但不会完全不同,B错误。甲、乙两个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两个种群基因库出现明

4、显的差异,两种群的基因频率也会出现不同,C错误。长期的地理隔离,甲、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出现生殖隔离,不能进行基因交流,D正确。答案D4下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Q点表示外界环境发生了变化,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B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C环境条件发生变化使得该种群产生了适应性变异D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解析Q点表示环境开始发生变化,A基因频率变大,说明A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P点两条曲线相交,说明A和a的基因频率相等。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变异本身就存在,不

5、是环境诱导产生的。答案C5(2014衡水中学高三模拟)某电池厂旁的河流淤泥中的蠕虫对镉有抵抗力。清除出河底大部分含镉的沉积物后,经过9代繁衍,研究人员发现蠕虫重新对镉变得脆弱敏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蠕虫对镉有抵抗力是镉定向诱导的结果B清除镉后,环境对相应抗性基因的选择作用减弱C蠕虫重新对镉变得脆弱敏感说明出现了蠕虫新物种D在清除镉后的9代繁衍中,蠕虫种群发生了退化解析蠕虫对镉有抵抗力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并非是在镉的诱导下产生的;蠕虫对镉的抗性减弱,只是环境对相应抗性基因的选择作用减弱;并未产生生殖隔离即没有形成新物种;蠕虫还是在不断进化的。答案B6(2013北京高考)安第斯山区有数十种蝙

6、蝠以花蜜为食。其中,长舌蝠的舌长为体长的1.5倍。只有这种蝙蝠能从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底部取食花蜜,且为该植物的唯一传粉者。由此无法推断出()长舌蝠从长筒花中取食花蜜A长舌有助于长舌蝠避开与其他蝙蝠的竞争B长筒花可以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C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长舌蝠和长筒花相互适应,共同(协同)进化解析这是一道材料分析题,通过阅读题干获取准确而有效的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A项,长舌蝠因为拥有其他蝙蝠不具有的长舌,因此可以取食长筒花的花蜜,避开了与其他蝙蝠的竞争;B项,题干明确指出长舌蝠是长筒花的唯一传粉者,由此可推断长筒花不可能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C项,正如长颈鹿的长颈是

7、自然选择的结果,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也是如此;D项,长舌蝠与长筒花相互选择、共同进化。因此,A、C、D项正确,B项错误。答案B7下列关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频率的改变具有世代连续性B个体的死亡,及其所携带基因的消失,一定会导致其所在种群基因库变小C群落演替过程中优势种的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基因频率的改变会导致生殖隔离解析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受自然选择等多种因素影响,世代间不具有连续性;个体死亡,其所携带的基因消失,但因其所在种群的基因库是由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组成的,所以基因库不一定发生改变;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向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答

8、案C8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物种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被称作基因库B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新物种形成必须经过地理隔离D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解析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但不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所有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经过地理隔离。答案D9科学家发现果蝇具有一种能感受热度的温度传感器,所以果蝇能找到适宜生存和繁衍的温度环境,而不至于受到低温或高温的伤害。“温度传感器”的出现最能体现的是现代生物进化理

9、论中的哪个观点()A为适应复杂的温度环境,果蝇产生了温度传感器B生物能定向产生适应性变异,以适应复杂的温度环境C温度传感器体现了生物的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D个体变异导致生物进化,生物进化的单位是个体解析温度传感器是部分果蝇本身就有的,A错误;变异是不定向的,B错误;果蝇具有“温度传感器”体现了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C正确;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不是个体,且单个个体的变异很难导致生物种群的进化,D错误。答案C10(2015云南玉溪一中高三月考)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如下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图中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

10、则Z是隔离B根据达尔文的观点可认为,X来源于突变和基因重组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自然选择使有利性状的基因频率不断增大D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和新形成的蜥蜴新种组成不同种群解析由图示信息“蜥蜴新种产生”可知Z为隔离;达尔文并未从本质上解释可遗传的变异;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即有利性状的基因频率会增大,不利性状的基因频率减小。答案B11(2014安徽合肥二模)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可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变化B两个种群间的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它们就是两个物种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D共同进化都是通过不同物种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

11、响实现的解析基因突变可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变化,A正确;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B正确;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C错误;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D正确。答案C12(2015山西忻州四校二模)某种群基因库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和a,且A和a的基因频率都是50%,一段时间后,若a的基因频率变为95%,由此判断,错误的是()A此时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5%B该种群所处的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C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产生了新物种Da的基因频率提高,说明a基因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解析一对等位基因频率的和为1,A正确;基因频率改变,

12、说明生物发生了进化,可能是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B正确;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说明生物进化,但是还没有出现生殖隔离,没有形成新物种,C错误;通过自然选择,a的基因频率提高,说明a基因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D正确。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14分)科学家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岛上对其动植物和人群进行研究,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1)将原产于某纬度的一种一年生植物甲,分别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种植,很多年以后再移植到原产地种植,开花时期如图所示。将植物甲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这样原属于同一个物种的种群a、b、c之间形成_,种群b和种群c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传粉,说明已产生了_

13、,它们与_、_共同构成了物种形成过程的基本环节。(2)在对动物乙的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理由是_。(3)下图为岛上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甲病由A和a控制,乙病由B和b控制。已知甲病致病基因与乙病致病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且7没有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10同时患有甲病和乙病。其中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仅考虑甲病,9的基因型是_,13的X染色体来自第代的_号个体。若同时考虑甲、乙两病,10

14、的基因型是_。解析(1)将同一物种引种到不同纬度的区域后,不同区域的种群间出现了地理隔离,由于花期不同,不同种群间不能自由传粉,说明出现了生殖隔离。(2)乙种群原来的基因型为DD和dd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所以基因型为Dd的个体占20%,假设种群个体数为100,则D的基因频率(10220)/200100%20%,d的基因频率80%,第二年D的基因频率(4232)/200100%20%,d的基因频率80%,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变化,所以该种群没有进化。(3)根据3、4、8号个体的表现型可确定甲病为显性遗传病,乙病为隐性遗传病,由于7号个体没有乙病致病基因,所以两对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

15、上。因9号个体患甲病,而8号个体不患甲病,所以4号个体的基因型为XAXa,因为3号个体患甲病,所以9号个体的基因型为XAXA或XAXa。13号个体不患甲病也不患乙病,所以其X染色体只能来自第代的1号个体,10号个体同时患两种病,所以其基因型为XAbY。答案(1)地理隔离生殖隔离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2)没有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3)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XAXA或XAXa1XAbY14(14分)图中地雀A与地雀B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地雀C与地雀A、B之间不能互相交配。图l、2、3是关于地雀的进化、发展过程示意图。图1图2图3(1)上述地雀之间的关系能体现遗传多样性的类型是_,能体现物种

16、多样性的类型是_。(2)若干年后,小岛上出现了地雀C。在这一变化过程中,起到选择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这种新物种的形成方式实质上是由于不同种群内的_发生改变。若图2时期,小岛和大陆的两个地雀种群的相关基因型种类和个体数如表所示。甲基因型AATTAaTTaaTTAATtAaTtaaTtAAttAattaatt总数个体数2022420123982100乙基因型AATTAaTTaaTT个体数19616836400(3)甲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_。(4)种群甲的基因A的频率为_。(5)已知表中乙种群每个个体有2104个基因,每个基因的突变概率都是105,则该种群中出现突变的基因数是_

17、。解析(1)地雀A与地雀B可以交配且产生的后代可育,这表明地雀A与地雀B属于同一个物种,地雀C与地雀A、B之间不能互相交配,表明地雀C与地雀A、B产生了生殖隔离,它们并非同一个物种,因此能体现遗传多样性的类型是地雀A和B,能体现物种多样性的类型是地雀A、B与C。(2)若干年后,小岛上出现了地雀C,在这一变化中起到选择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海洋环境的变化。这种新物种的形成方式实质是不同种群内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3)种群的基因库指的是某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4)种群甲中基因A的频率(2022220212298)/200100%70%。(5)该种群中出现突变的基因数400210410580。答

18、案(1)地雀A和B地雀A、B与C(2)海洋环境的变化基因频率(3)基因库(4)70%(5)8015(12分)(2013上海高考)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材料一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此种蛾中的一部分当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其他改变。当人工使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材料二蛙是幼体生活于水中,成体可生活于水中或陆地的动物。由于剧烈的地质变化,使某种蛙生活的水体分开,蛙被隔离为两个种群。千百万年之后,这两个种群不能自然交配。依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

19、问题:(2)这两则材料中发生的相似事件是_。A适应辐射B地理隔离C生存竞争 D生殖隔离(3)在材料一中,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_的结果。(4)在材料二中,若发生剧烈地质变化后,其中一个蛙种群生活的水体逐渐干涸,种群中个体数减少,导致该种群的_变小。下表为V基因在种群A和B中的基因型个体数。基因型A种群(个)B种群(个)VaVb2000VaVa50120VbVc100200VcVc15050VaVc10080(5)计算Va在A种群中的频率_。(6)就V基因而言,比较A种群和B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并利用表中数据陈述判断依据:_。解析(1)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2)材料一说明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交配不能产生后代,所以二者产生了生殖隔离,材料二中两个种群不能自然交配也产生了生殖隔离。(3)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自然选择或适者生存的结果。(4)种群的基因库由种群中全部个体的基因构成,所以种群中个体数减少,会使种群的基因库变小。(5)A种群中Va的基因频率为:100%33%。(6)因为A种群中的基因型为5种,B种群的基因型为4种,A种群的基因型多于B种群,所以A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高于B种群。答案(1)种群(2)D(3)自然选择/适者生存(4)基因库(5)33%(6)A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高于B种群;因为A种群的基因型为5种,B种群为4种(或A种群基因型多于B种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