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27949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Cl-35.5;Na-23;S-32;Ba-137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1.下列获得金属的方法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梦溪笔谈“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B. 天工开物“凡炉中炽铁用炭,煤炭居十七,木炭居十三”C. 杂曲歌辞浪淘沙“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D. 天工开物“炉甘石(碳酸锌)十斤,然后逐层用煤炭,发火缎红,冷淀,即倭铅(锌)也”【答案】C【解析】【详解】A“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发生反应是Fe置换铜,有新物质生成,

2、是化学变化,故A错误;B“凡炉中炽铁用炭,煤炭居十七,木炭居十三”是用碳还原冶炼金属铁,有新物质生成,故B错误;C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是利用物理方法把沙子与金分离,不涉及化学变化,故C正确;D用碳酸锌和碳反应制备锌,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答案为C。【点睛】考查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把握物质的组成、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2.下列实验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A. 浓缩硝酸钾溶液,应选择装置B. 粗盐的提纯,应用到装置C. 从碘水中分离出I2,应选择装置D

3、. 分离汽油和水,应选择装置【答案】D【解析】【详解】A浓缩硝酸钾溶液,可用蒸发的方法,选择装置正确,故A正确;B粗盐的提纯,涉及到溶解、过滤和蒸发,选择装置正确,故B正确;C从碘水中分离出I2,可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选择装置正确,故C正确;D汽油和水互不相溶,分离汽油和水应用分液操作,应选择装置,故D错误;故答案为D。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少量AlCl3溶液滴入过量氨水中:Al3+4NH3H2O= AlO2- 4NH4+ +2H2OB. Cl2与水的反应:Cl2 + H2O = 2H+ + Cl+ ClOC. 等物质的量的NaHCO3溶液和Ba(OH)2溶液混合:HCO3-

4、Ba2+OH= BaCO3H2OD. 氢氧化钡溶液跟稀硫酸反应:Ba2+ + OH+ H+ + SO42= BaSO4 + H2O【答案】C【解析】【详解】A少量A1Cl3溶液滴入过量氨水中,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氯化铵,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A错误;BHClO是弱酸,则Cl2与水的反应时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l2 + H2O = H+ + Cl+HClO,故B错误;C将含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Ba(OH)2溶液混合,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HCO3-+Ba2+OH-=BaCO3+H2O,故C正确;D氢氧化钡溶液跟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

5、a2+ +2OH+ 2H+ + SO42= BaSO4 + 2H2O,故D错误;故答案为C。【点睛】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检查反应能否发生,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等。4.在 2L 由 NaCl、MgCl2、BaCl2 组成的混合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大小如图所示,则此 溶液中 Ba2的物质的量是A. 3.0molB. 2.0molC. 1.0molD. 0.5 mol【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图示可知钠离子浓度为1.0mol/L,镁离子浓度为0.5m

6、ol/L,氯离子浓度为3.0mol/L,则依据电荷守恒可知:1.0mol/L1+0.5mol/L2+c(Ba2+)2=3.0mol/L1,解得c(Ba2+)=0.5mol/L,故答案为D。5.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氧化反应就是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反应,还原反应就是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反应B. 一种物质被氧化,必然有另一种物质被还原C 失电子越多,还原性越强,得电子越多,氧化性越强D. 阳离子也可以有强还原性【答案】D【解析】【详解】A一种物质得到或偏向电子,这种物质就被还原或说发生了还原反应,其中元素的化合价就会降低;一种物质失去或偏离电子,这种物质就被氧化或说发生了

7、氧化反应,其中元素的化合价就会升高,故A错误;B氧化还原反应既可以发生在不同种物质之间也可以发生在同种物质之间,故B错误;C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与得、失电子的能力有关,而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故C错误;D阳离子也可以有强还原性,如Fe2+具有强还原性,极易被氧化,故D正确;故答案为D。6.现有以下反应:16H+10Z+2XO4=2X2+5Z2+8H2O2A2+B2=2A3+2B2B+Z2=B2+2Z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 X2+是XO4的还原产物B. 还原性强弱的顺序为A2+ B-Z- X2+C. 在溶液中可能发生:8H+ + 5A2+ +XO4=X2+ +5A3+ +

8、4H2OD. 中l mol还原剂反应,则氧化剂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0 mol【答案】D【解析】【详解】A反应中X元素化合价降低,XO4-为氧化剂,则X2+是XO4-的还原产物,故A正确 ;B中Z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还原性ZX2+,中A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还原性A2+B,中B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还原性BZ,则还原性A2+BZX2+,故B正确;C若8H+ + 5A2+ +XO4=X2+ +5A3+ +4H2O在溶液中能发生,则还原性A2+X2+,与B中还原性强弱分析吻合,故C正确;D反应中X元素的化合价降低,XO4-为氧化剂,X元素由+7价降为+2价,则l mol还原剂Z参加反应,则参加反应的氧

9、化剂XO4-为0.2mol,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故D错误;故答案为D。7.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 Na+、Fe3+、SO42-、SCN-B. H+、Fe2+、SO42-、NO3-C. Ca2+、Al3+、NO3-、Cl-D. K+、NH4+、CO32-、OH-【答案】C【解析】【详解】AFe3+、SCN-之间发生络合反应,溶液呈红色,同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H+、Fe2+、NO3-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Ca2+、Al3+、NO3-、Cl-之间不反应,能够大量共存,故C正确;DNH4+、OH-之间发生离子反应生成弱电解

10、质NH3H2O,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答案为C。【点睛】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 Fe3+和 SCN-)等。8.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L CCl4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5NAB. 常温常压下,4.4g由CO2和N2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6NAC. 0.2mol/L Na2SO4溶液中含Na+数为0.4NAD. 1mol Na2O2与H2O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答案】D【解析】【详解】A标况下

11、四氯化碳为液态,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标准状况下22.4L CCl4的物质的量,也无法判断含有的原子数目,故A错误;BCO2与N2O的摩尔质量均为44g/mol,故4.4g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0.1mol,且均为3原子分子,故0.1mol混合物中含0.3NA个原子,故B错误;C由n=cV可知,0.2mol/L Na2SO4溶液的体积未知,无法计算溶液中含有的Na+数目,故C错误;D1molNa2O2中有2mol氧原子,与H2O完全反应时,1mol氧原子失去电子,1mol氧原子得到电子,则转移1mol电子,即转移电子数为NA,故D正确;故答案为D。9.下列有关电解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液

12、态HCl不导电,所以HCl是非电解质B. 熔融NaCl可以导电,所以NaCl是电解质C. 液态Cl2不导电,所以Cl2是非电解质D. SO2水溶液能够导电,所以SO2是电解质【答案】B【解析】【详解】A液态HCl不导电,但是溶于水能够导电,所以氯化氢为电解质,故A错误;BNaCl是化合物,且熔融NaCl可以导电, 则NaCl是电解质,故B正确; C氯气为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 DSO2本身不能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属于非电解质,故D错误; 故答案为B。【点睛】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例如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等,凡在上述情况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13、叫非电解质,例如非金属氧化物、一些氢化物和一些有机物如蔗糖和酒精等;特别注意能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且非电解质的水溶液也可能导电,如SO2的水溶液导电,是因为生成亚硫酸的缘故;另外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既要排除单质又要排除混合物。10.下列关于Na、Al、Fe三种金属单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常温下,Na能被氧气氧化, Al、Fe不能B. 钠能与冷水剧烈反应,Al、Fe能与沸水反应C. 将三种金属单质分别投入CuSO4溶液中,都能置换出单质铜D. 等质量的三种金属与足量稀硫酸反应,铝放出H2最多【答案】D【解析】【详解】AAl、Fe为活泼金属,常温下Fe、Al也易被氧气氧化而变质,故

14、A错误;BFe与沸水不反应,在高温下可与水蒸气反应,故B错误;C钠性质活泼,易与水反应,不可能置换出Cu,则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氢气,故C错误。DNa的化合价为+1价,Fe+2价、Al为+3价,则等质量的三种金属与足量稀硫酸反应,铝失去电子最多,放出H2最多,故D正确;故答案为D。11.将0.1mol明矾溶于水形成100mL溶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明矾是由K2SO4和Al2(SO4)3按照物质的量比1:1组成的混合物B. 溶液的焰色反应为紫色,这是化学性质C. 加入Ba(OH)2溶液至SO42-恰好完全沉淀,Al3+全部转化为AlO2-D. 明矾净水是利用了明矾的强氧化性【答

15、案】C【解析】【详解】A明矾是纯净物,属化合物,不是混合物,故A错误;B钾元素的焰色反应为紫色,焰色反应为元素的物理性质,故B错误;C加入Ba(OH)2溶液至SO42-恰好完全沉淀,溶液中的溶质为偏铝酸钾,则Al3+全部转化为AlO2-,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2SO42-+2Ba2+4OH-AlO2-+2BaSO4+2H2O,故C正确;D明矾中的铝离子在溶液中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性,所以明矾能净水,明矾没有强氧化性,故D错误;故答案为C。12.为了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其中符合实验要求且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离子反应实验结论A

16、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浅绿色溶液变成棕黄色溶液2Fe2Cl2=2Fe32ClFe2具有氧化性B在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锌片浅绿色溶液变成无色溶液Fe2Zn=FeZn2Zn具有还原性C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棕黄色溶液变成浅绿色溶液Fe3Fe=2Fe2铁单质具有还原性D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铜粉棕黄色溶液变成蓝色溶液2Fe3Cu=2Fe2Cu2Fe3具有还原性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详解】A项、Fe2具有还原性,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Fe2离子被氯水氧化生成Fe3离子,溶液由浅绿色变成棕黄色,故A错误;B项、Fe2具有氧化性,Zn具有还原性,在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锌

17、片,锌与Fe2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Fe和无色的Zn2离子,溶液由浅绿色变成无色,故B正确;C项、氯化铁溶液与铁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故C错误;D项、氯化铁溶液与铜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反应前氯化铁溶液为黄色,反应后氯化亚铁溶液为浅绿色,氯化铜溶液为淡蓝色,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为蓝绿色,说明Fe3+具有氧化性,故D错误;故选B。【点睛】氯化亚铁中+2价的铁为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氯化铁中+3价的铁为高价态,具有氧化性。13.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甲乙丙。下列有关物质的推

18、断不正确的是()A. 若甲为NaOH溶液,则丁可能是CO2B. 若乙为Al(OH)3,则丁可能是NaOHC. 若甲为Fe,则丁可能是Cl2D. 若丁是O2,则甲可能为C【答案】C【解析】【详解】A甲为NaOH溶液,则丁是CO2,乙为Na2CO3,丙为NaHCO3,则满足转化关系,故A正确;B乙为Al(OH)3,丁为NaOH,则丙为NaAlO2,甲为AlCl3,NaAlO2溶液和 AlCl3溶液混合有Al(OH)3沉淀生成,则满足转化关系,故B正确;C甲为Fe,丁为Cl2,则乙为FeCl3,而FeCl3与Cl2不反应,无法满足转化关系,故C错误;D甲为C,丁为O2,则乙为CO,CO在氧气中燃烧生

19、成CO2,CO2与C在加热条件下生成CO,即丙为CO2,满足转化关系,故D正确; 故答案为C。14.硅及其化合物在材料领域中应用广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SiO2可与水反应制备硅胶B. SiO2与NaOH和HF均可反应,属于两性氧化物C. 玻璃、水泥、陶瓷都是硅酸盐产品D. 晶体硅可做光导纤维【答案】C【解析】【详解】A二氧化硅与水不反应,故A错误;B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能和强碱反应,反应方程式为SiO2+2NaOHNa2SiO3+H2O;但也能和特殊的酸氢氟酸反应,反应方程式为:SiO2+4HFSiF4+2H2O,但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故B错误;C制备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纯碱、石灰石、

20、石英,制备水泥的主要原料是黏土、石灰石,制备陶瓷的主要原料是黏土,石英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黏土属于硅酸盐,故都属于硅酸盐产品,故C正确;D光导纤维是二氧化硅,而不是硅,故D错误;故答案为C。【点睛】考查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硅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常用作半导体材料,为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而二氧化硅具有熔点高、硬度大的特点,常用于制备耐高温材料和光导纤维,注意虽然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但它能和特殊的酸氢氟酸反应。15.“绿色化学实验”进课堂,某化学教师为“氯气与金属钠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与操作以替代相关课本实验操作:先给钠预热,到钠熔融成圆球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见钠着火燃烧,

21、并产生大量白烟。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 钠着火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并生成大量白烟B. 管中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球是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以免其污染空气C. 管右端浸有淀粉KI溶液的棉球颜色变化可判断氯气是否被碱液完全吸收D. 实验过程中氯元素原子并不都是被还原【答案】A【解析】【详解】A钠着火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反应生成NaCl,反应时有大量白烟,故A错误;B氯气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氯气易与NaOH溶液反应而被吸收,故B正确;C氯气有强氧化性,能与KI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碘,当浸有淀粉KI溶液的棉球未变色,表明氯气已被碱液完全吸收,故C正确;DCl2溶于NaOH生成NaClO和NaCl,

22、氯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故D正确;故答案为A。【点睛】考查钠和氯气的性质,氯气性质活泼,易与活泼金属钠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aCl,火焰呈黄色,氯气易与NaOH溶液反应而被吸收,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与碘化钾发生置换反应,选项A是易错点,错误判断钠在氯气中燃烧的火焰颜色。16.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出各自的性质。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 加入有色布条,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Cl2存在B. 加入NaOH溶液,氯水浅黄绿色褪去,说明氯水中有HClO分子存在C. 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有Cl-存在D. 溶液呈浅黄绿色,且有刺激性

23、气味,说明氯水有Cl2存在【答案】D【解析】【详解】A氯水中含有次氯酸,可使有色布条褪色,故A错误;B加入NaOH溶液,氯水浅黄绿色消失,是由于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与次氯酸无关,故B错误;C加入盐酸酸化,引入Cl-,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AgCl白色沉淀,则无法说明氯水中有Cl-存在,故C错误;D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溶液呈浅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故D正确;故答案为D。【点睛】考查氯水的成分及氯水中各微粒的性质,明确离子、分子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新制氯水中存在Cl2+H2OH+Cl-+HClO,所含分子只有Cl2和H2O、HClO分子,所含的离子只有H+、

24、Cl-、ClO-和OH-。17.将SO2分别通入下列4种溶液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试管a中实验可以证明SO2具有漂白性B. 试管b中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强氧化性C. 试管c中蓝色退去,说明还原性:SO2I-D. 试管d中无明显现象,说明SO2不是酸性氧化物【答案】C【解析】【详解】ASO2与KMnO4酸性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表现了SO2的还原性,故A错误;BSO2使品红溶液褪色,表现了SO2的漂白性,故B错误;C二氧化硫能使含有碘的淀粉溶液褪色,说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碘是氧化剂,二氧化硫是还原剂,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2+SO2+2H2O=4H+2I-+SO42-,还原剂的还

25、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表明I-的还原性比SO2弱,即还原性:SO2I-,故C正确;DSO2是酸性氧化物,NaOH溶液中通入SO2,生成Na2SO3和水,无明显现象,故D错误;故答案为C。18.在一定条件下,将充满NO2和O2的试管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为原混合气体体积的,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O2的体积之比是A. 8:1B. 7:3C. 1:7D. 4:1【答案】B【解析】【分析】NO2和O2的混合气体通入倒立于水槽中盛满水的试管中,发生反应可能为:4NO2+O2+2H2O=4HNO3、3NO2+H2O=2HNO3+NO,剩余气体的体积为原混合气体的,试管中剩余体积的可能

26、为NO或O2,结合反应方程式列式计算。【详解】发生反应为:4NO2+O2+2H2O=4HNO3、3NO2+H2O=2HNO3+NO,剩余气体的体积为原混合气体的,则试管中剩余体积的为NO或O2。设NO2和O2的总体积为V,当剩余气体为NO时,说明氧气不足,生成V体积的NO消耗二氧化氮的体积为:V3=;则反应4NO2+O2+2H2O=4HNO3中总共消耗二氧化氮和氧气的总体积为:,原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为:=V,原混合气体中二氧化氮的体积为:,原混合气体中NO2和O2的体积比为:V=7:1;当氧气过量时,剩余的V体积为O2,说明NO2不足量,则参加反应4NO2+O2+2H2O=4HNO3中总共消

27、耗NO2和O2的总体积为,混合气体中二氧化氮的总体积为:=,O2总体积为,故原气体中NO2和O2的体积比为:=7:3,故合理选项是B。【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的知识,把握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差量法计算为解答的关键,注意掌握氮的氧化物与氧气及水的反应的性质。正确判断剩余气体的成分是解答的基础。19.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滴加入到固体B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若A为浓盐酸,B为Na2CO3,C中盛有Na2SiO3溶液,则C中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证明酸性:H2CO3 H2SiO3B. 若A为浓盐酸,B为KMnO4,C中盛石蕊试液,则C中溶液最终呈红色C. 若A为较浓硫酸,B为Na

28、2SO3固体,C中盛有Na2S溶液,则C中溶液变浑浊D. 装置D起干燥气体作用【答案】C【解析】【详解】A浓盐酸挥发的HCl在C中也能与Na2Si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则无法判断H2CO3的酸性一定比H2SiO3强,故A错误;BA为浓盐酸,B为KMnO4,则反应生成的氯气通入C中,Cl2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其中HClO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则C中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色,后褪色,故B错误;CA为较浓硫酸,B为Na2SO3固体,两者反应生成的SO2气体通入C中,因SO2有氧化性,则与C中Na2S溶液反应有淡黄色S生成,可观察到C中溶液变浑浊,故C正确;D仪器D为球形干燥管,则可以起到防止

29、溶液倒吸的作用,故D错误;故答案为C。20.某溶液中含如下离子组中的几种K+、Fe3+、Fe2+、Cl-、CO32-、NO3-、SO42-、SiO32-、I-,某同学欲探究该溶液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用铂丝醮取少量溶液,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火焰另取原溶液加入足量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此时溶液颜色加深,但无沉淀生成取反应后溶液分别置于两支试管中,第一支试管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KSCN溶液,上层清液变红,第二支试管加入CCl4,充分振荡静置后溶液分层,下层为无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溶液中肯定不含Fe2+、NO3-、SiO32-、I-B. 原溶液中肯

30、定含有K+、Fe3+、Fe2+、NO3-、SO42-C. 步骤中无色气体是NO气体,无CO2气体产生D. 为确定是否含有Cl-可取原溶液加入过量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答案】C【解析】【详解】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火焰,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K+;另取原溶液加入足量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此时溶液颜色加深,但无沉淀生成,证明含有NO3-、Fe2+,一定不含有SiO32-、CO32-;取反应后的溶液分置于两支试管中,第一支试管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即为硫酸钡,证明含有SO42-,再滴加KSCN溶液,上层清液变红,即出

31、现了三价铁离子,是过程中亚铁离子被硝酸氧化的结果;第二支试管中加入CCl4,充分振荡静置后溶液分层,下层无色,证明一定没有I-;Fe3+、Cl-是否存在无法确定;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O3-、Fe2+,故A错误;BFe3+是否存在无法确定,故B错误;C根据分析可知,步骤中无色气体是NO气体,无CO2气体产生,故C正确;D原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干扰了氯离子的检验,故D错误;故答案为C。二、非选择题(本题1道题,20分。)21.为探究H2O2、SO2、Br2的性质,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i打开弹簧夹,通入N2一段时间,关闭弹簧夹,打开A中

32、分液漏斗活塞,滴加浓硫酸A中有气泡产生,B中红棕色溴水褪色,C中有白色沉淀取C中沉淀加入盐酸C中白色沉淀不溶解打开B中分液漏斗活塞,逐滴滴加H2O2开始时颜色无明显变化;继续滴加H2O2溶液,一段时间后,混合液逐渐变成红棕色(1)在滴入浓硫酸之前要通入N2一段时间的目的是_。(2)该实验可以证明SO2具有_性;H2O2的氧化性_Br2(填“强于”“弱于”)。(3)B中红棕色褪去的原因_,B中重新变成红棕色的原因_(均用离子方程式表示)。(4)C中产生的白色沉淀是_。(5)甲同学通过C中产生白色沉淀,得出结论:SO2能与BaCl2反应产生沉淀。乙同学认为不能得出此结论,并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在B和

33、C之间增加盛放_的洗气瓶。再次进行实验时,则C中未产生沉淀。(6)为进一步研究SO2的性质,分别用煮沸和未煮沸过的蒸馏水配制Ba(NO3)2和BaCl2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实验A中,没有观察到白色沉淀,但pH传感器显示溶液呈酸性,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C中出现白色沉淀比实验B快很多。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若实验B、C中通入足量的SO2后,溶液酸性:B_C(填“强于”“弱于”“等于”)。(7)Na2SO3固体因贮放不慎发生变质。现取样品1.8克溶于水得溶液A,在A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得沉淀B,将沉淀B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后,沉淀不仅不消失,反而增加了0.16g(假如沉淀完全转化)

34、。样品中Na2SO3的质量分数是_。【答案】 (1). 排净装置内空气 (2). 还原性 (3). 强于 (4). SO2+Br2+2H2O=SO42-+2Br-+4H+ (5). 2Br-+H2O2+2H+=Br2+2H2O (6). BaSO4 (7). CCl4 (8). SO2+H2OH2SO3 (9). 在水溶液中O2氧化SO2的速率比NO3快 (10). 弱于 (11). 70%【解析】【详解】(1)装置中含有空气,空气中的氧气能和SO2在水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H2SO4,在滴加浓硫酸之前应增加一步操作,先排尽空气,则滴入浓硫酸之前要通入N2一段时间的目的是排净装置内空气;(

35、2)SO2使溴水褪色,体现了SO2具有还原性;实验中在含有Br-的水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一段时间后,混合液逐渐变成红棕色,说明Br-被氧化为Br2,则由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可知,H2O2的氧化性大于Br2;(3)B中红棕色褪去是Br2被SO2还原为Br-,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SO2+Br2+2H2O=SO42-+2Br-+4H+;在含有Br-的水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一段时间后,混合液逐渐变成红棕色,说明Br-被氧化为Br2,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Br-+H2O2+2H+=Br2+2H2O;(4)C中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盐酸,则此沉淀应为BaSO4;(5)由于溴单质有挥发性,

36、溴单质在水溶液可以将SO2氧化成H2SO4,再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则应该在B和C之间增加洗气瓶D来除去挥发的溴蒸气,D中盛放的试剂是CCl4或苯或饱和NaHSO3溶液;(6)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溶液呈酸性,涉及反应为SO2+H2OH2SO3,生成的亚硫酸再发生电离:H2SO3H+HSO3-;实验C中出现白色沉淀比实验B快很多C中未煮沸,则有氧气参与反应,速率较快,则说明在水溶液中O2氧化SO2的速率比NO3快,C生成更多的硫酸,溶液的酸性强,即B中酸性弱于C中;(7)部分氧化的Na2SO3固体溶于水得溶液A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生成的沉淀B为BaSO4和B

37、aSO3的混合物,再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后,沉淀不仅不消失,反而增加了0.16g,说明全部转化为BaSO4沉淀;已知1molBaSO3完全转化为1molBaSO4,质量增重233g-217g=16g,则沉淀增加0.16g,说明参加反应的BaSO3为=0.01mol,则样品中Na2SO3的质量分数是100%=70%。【点睛】二氧化硫的性质主要有:将SO2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体现SO2的漂白性;将SO2通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体现SO2的酸性;将SO2通入酸性高猛酸钾溶液中,溶液由紫色变为无色,体现SO2的还原性;将SO2通入氢硫酸中,溶液中出现淡黄色沉淀,体现SO2的氧化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